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1.总论

1.1 项目介绍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执行时间表

1.1.3 项目管理组织

1.1.4项目执行组成部分

1.1.5项目背景

1.1.6项目特征

1.2 法规文件

1.2.1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这一部分,应包括世界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环境保护总局、农业部、项目所在省的有关环境法律法规。

1.2.2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1.2.3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规范

1.2.4 项目有关文件

1.3 评价标准

1.3.1 环境质量标准

包括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的环境质量标准。

1.3.2 污染物排放标准

包括国家及省级标准,一般优先采用省级标准。

1.4 评价范围和级别

1.4.1 评价级别

评价级别通过影响因子和环境状况来确定。

1.4.2 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为项目所在地的所有村镇。

1.5 环境保护目标

敏感因子应当特别重视,如自然保护区、文物古迹、饮用水源地和学校等。

2. 项目简介

2.1 项目基本信息

2.1.1 项目目的

2.1.2 项目范围

表2-1项目省市及县的名称

2.1.3 项目组成的主要内容

(1)农户生态家园

重点建设以户用沼气技术为纽带的集高效植物的种植、高效动物的养殖以及农村太阳能利用技术为一体的家庭生态农牧场模式。共建设56.57万个农户单位,其中包括56.67万个8~10立方米的户用沼气池及其附属设备;改建或修复56.57万个农户单位庭院(园)内路面、厨房、洗澡间、厕所、自来水;改建或修复56.57万个面积在1~15亩的小型一体化养殖种植园;改建或修复部分田间道路和桥梁。

户均总投资0.49万元,各项目区因气候、农作物、养殖业及生产规模的差异,农户投资额和建设模式有所不同,根据各项目区的实际情况,本项目共设计10个农户模式。参与农户为56.57万户。

各省区每种模式的农户户数参见表2-2。

(2)新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强化

建设和完善与WTO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有农牧业及农村能源生态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产业一体化经营所需的市场和营销体系、无害化农业生产检测体系、农村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消除有关技术、生产、市场、政策、体制等方面的障碍。主要用于省、地、县、乡四级培训、监测的能力建设。

(3)项目实施管理能力建设

将对项目管理部门有关人员进行项目实施、资金管理、支付、采购、报帐、专业技术培训和考察。

表2-2 各省区每种模式的农户户数

2.2 潜在环境影响分析

包括对所有工程影响评估的讨论,无论影响是严重的、累积的或者敏感的。基于此,根据世界银行和中国政府的分类系统对工程进行分类。如果工程存在严重的或者敏感的潜在影响或者累积的环境影响,应该进行讨论以证明这种分类是否合理。例如,农村道路建设可能对耕地或丘陵等敏感区域产生间接影响。

通过对工程内容和生产技术的初步分析,来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并判断其影响是否积极的或者消极的,影响的程度,是否能够取消或者不能取消等等,以及若不可控因素存在应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这种潜在的影响发生。

影响分析按照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分别进行。

2.2.1 施工期的潜在环境影响

对项目在施工期活动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减缓措施。

2.2.2 运营期的潜在环境影响

对项目运营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重点是正面影响;对不利影响提出减缓措施。

2.3确定重点评价因子

将那些对环境有有潜在的、直接的或者间接的影响并需要在工程设计和实施过程解决的因子确定为重点评价因子。

3 项目区域的环境概况

3.1 自然环境和资源

包括山脉、水系、气候、土壤、农田、森林覆盖率、坡地(>25°)、高程、土壤类型、植被、主要作物、经济作物。

3.2 社会经济现状

包括少数民族、国民生产总值、总体和分项的农业概况(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教育、交通、能源、医疗服务。

3.3 环境现状评价

本节通过监控数据对项目区域的环境现状进行评价。数据来自当地的环境保护和农业监测机构,包括SO2、TSP、COD、BOD、土壤肥力、森林覆盖率等指标。环境现状评价应在各个项目省分别进行。

3.3.1 水环境评价(地表水、地下水)

3.3.2 大气环境评价

3.3.3 土壤环境评价

3.3.4 生态环境评价

4 环境影响分析

4.1 工程组成

描述以沼气工程为主的一池三改内容和社区配套工程,包括道路建设和引水到户等,以及农户种植模式。

4.2 工程的环境影响

4.2.1 水环境影响

(重点:农户水平的影响,村庄水平的影响)

4.2.2 大气环境影响

(重点:农户水平的影响,村庄水平的影响)

4.2.3 固废环境影响

(重点:农户水平的影响,村庄水平的影响)

4.2.4 生态环境影响

(重点:村庄水平的影响)

5减缓、预防措施

根据第4章的分析,提出相关的减缓或预防措施,应用于减轻负面影响。在预备期,应考虑这些措施并改进相关的工程内容。

6 最佳做法指导原则

该项目为B类,故不需要制订环境管理和监控计划。但应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不利影响和风险,如沼气的安全使用,防范泄露引起火灾或中毒,沼液、沼渣使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大肠菌群、蛔虫卵等)和过量使用沼肥对地下水的不利影响等方面提出最佳做法的指导原则,包括必要的管理制度、培训计划、科研计划、监测指标和监测计划以及监测单位的落实等内容。

7公众参与与信息发布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今年3月发布的关于公众参与的文件精神,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公告应该在大众传媒进行发布,项目区的群众应该知道该项目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且当地群众应该得到有关的公开报道。

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和报告书简本将在网站公布。公众参与的主要方式包括参加有关座谈会和参与问卷调查,并可通过各种方式提出意见。

8 评价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项目选址的合理性和项目在环境上的可行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