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合集下载

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赣州市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炭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共4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公元2世纪中叶,张骞受汉武帝派遣凿空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早在张骞之前,东西方通道已有雏形。

商周玉器是通过“玉石之路”从新疆和田运来的。

《管子》多次谈到“月氏之玉”,也许就是从这条“走私”路上贩运来的。

张骞之后,丝绸之路才真正建立和发展起来。

先秦时期,玉石之路上的商品往来具有私人贩运性质,贩运的主体可能是西戎民族。

秦穆公称霸西戎,对于东西贸易开拓有一定促进作用。

秦朝及汉初,匈奴几乎垄断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也垄断了通道贸易。

汉武帝凭借祖父几代休养生息政策积累起来的国力,果断采取反击匈奴政策,才有张骞的出使。

张骞来到大月氏(今阿富汗),引起他注意的是蜀地的竹制品和纺织品。

当地人告诉他,这些物品是从印度来的。

由此,张骞不经意间就发现了经四川、云南到缅甸而至印度的商贸通道。

张骞第二次出使,携带了更多的物品分送出使诸国,虽不算官方贸易,却促进了西域诸部族和邦国来华。

这些外邦来使,与其说是向风慕义,不如说是为了经贸往来。

继汉武帝建立河西四郡后,昭宣时代和东汉王朝致力于建立西域地区军事管理体制——西域都护,从而保障了这条贸易通道的畅通。

唐朝设立安西四镇和伊西北庭都护府,对葱岭东西地区的羁縻府州实行了有效的控制,从而使唐朝的丝绸之路,比之于汉代有了长足发展。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大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大考语文试卷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大考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独立不迁”是屈原人格美的核心。

它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养育了自己的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二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决不随波逐流。

屈原的一生便是“独立不迁”的最好诠释。

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毫不动摇,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说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也曾打算像战国时代一般士大夫那样周游列国。

去寻找了解自己的君主。

但是,对于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的深挚感情,使屈原不能他迁,最后只好身投汨罗,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

与“独立不迁”相联系着,屈原在诗歌《橘颂》中还提出两条为人的准则:无求与苏世。

《橘颂》中说:“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一个人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才能顶天立地,保持独立的人格。

《橘颂》又说:“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必须头脑清醒,是非明辨,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而不至于随波逐流。

无求与苏世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使之臻于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

《渔父》的中心思想也是“独立不迁”。

不过这首诗人们多以为伪作。

王逸既说是“屈原之所作”,又说是楚人追记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本来就自相矛盾。

但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已采用它的内容作为事实来叙述,因此可以设想,这篇作品的文字虽然不一定出自屈原之手,而渔父与屈原的问答却实有其事。

屈原的答话可以作为了解屈原思想的可靠资料。

渔父问屈原何以被放逐,他答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又问他:“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他答曰: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渔父和屈原对话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三次大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唐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
江西省吉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乱后归山
杜荀鹤
乱世归山谷,征鼙喜不闻。
诗书犹满架,弟侄未为军。
山犬眠红叶,樵童唱白云。
此心非此志,终拟致明君。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点题,照应了“乱后”与“归山”,着一“喜”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B.“比喻”分析错误。应该是“借代”,“征鼙”代指战争。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此心非此志”从字面上看,意思是“我虽珍惜这个环境而志向并不在此”,即否定了要在田园生活中安居的意思。诗的末句意思是,相信自己最终还能辅助中兴的明君。对诗人的内在思想感情进行了解说,就是要出仕,辅佐圣明君主成就一番事业。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拟人手法”错误。是比喻,用“飘瓦”“蓬草”比喻漂浮不定的人事。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出门惊两翁”,“出门”句生动描绘主客初见的细节,一个“惊”字见深情,表达了久别重逢的惊喜。
“人事等飘瓦,生涯各转蓬”,人事就好像随时可能坠落的瓦片,人生就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表达了颠沛流离的苦楚。
“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意思是算起来也只有陶渊明,是我的跨越时空的知音。尝尽世态炎凉,宦海浮沉,回归田园依旧躬身耕耘;“都是斜川当日景”意思是这山水田园是渊明境界,真真是当年斜川再现。这些词句表达了作者被贬后的旷达,都说明了朝政险恶,词人被贬后,却应对以躬耕东坡,自食其力,说明作者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和陶渊明何其相似。

江西省赣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西省赣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赣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本试题分第Ι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Ι卷阅读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下的文学生态无疑是“多元化”的。

首先,作家不再是少数的精英人士,借助网络等新媒体,我们着实进入了全民写作时代。

全民写作的机制,导致文学作品爆发性增长。

CIP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申报出版的文学类图书达到50230种,比2015年增加8.0%。

网络文学作品存量更大,每天发表的网文超过1000万字,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出版社一年的出版量。

与此同时,文学类型迭代速度加快。

文学已进入产业化、大数据和IP时代,消费式的类型文学阅读和鉴赏式的纯文学阅读并存,面对特定读者群“定制”文学作品已成趋势,文学产业的粉丝效应日益彰显。

这种多元的文学生态造就了多元的批评格局。

借鉴蒂博代的观点,当下是全民批评的时代,存在着三种批评。

第一种批评群体以媒体、读者代表为主,依靠网络等媒介表达批评态度和观点。

第二种批评群体,就是依附于高校、作协等体制内的专业批评家。

第三种批评群体是作家个人以撰写“作家阅读笔记”的方式进行批评。

在多元化批评格局中,专业批评本应起到引领作用,因为“专业批评承担着两种不可替换的功能:其一,使文学的整个过去保持现实性;其二,因为对所处时代的作品的了解,亦因为对人文科学的了解,给予文学更准确、更具技术性、更科学的描述和阐释”。

尤其在当下,专业批评更应诚投身于时代的洪流中,正本清源,有力回应新问题,把握文学发展趋势。

然而遗憾的是,而对全民写作的环境与文学的产业化趋势,专业批评界出现了失语的危机。

这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文学批评日益成为文学理论的附庸,不少批评者热衷于生造概念、套用空头理论,却无法解释真问题。

其二,文学批评的尺度缺失,要么以文学审判官自居,对作品吹毛求疵,一切批评沦为纯粹批判;要么就是人情化、商业化批评泛溢,批评沦为宣传的附庸。

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社会给人两个相互矛盾的印象:一方面,它十分注重平等;另一方面,它又十分注重纲常伦理,表现出严格的等级秩序。

不过,无论如何解释这种印象,它至少说明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同时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差异两个问题。

在西方由正义原则加以处理的人与人之间平等与差异的关系问题在中国社会同样存在,而且同样也需要某种协调机制。

概而言之,从功能的角度看,中国传统社会,特别是在儒家思想中,对这一关系的处理,是通过“仁”“礼”“义”三项基本原则彼此支撑、相互为用实现的。

“仁”是对他人之爱,在儒家的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所以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仁”的基础则是对亲人之爱,所谓“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孟子进一步指出:“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亲亲,仁也。

”并且孟子认为,这种爱的基础,是“不忍人之心”,即同情心。

同情即同样的感情,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一心理事实的体现。

因此,“仁”的生发机制,是一个推己及人,由近及远的过程,即把对亲人之爱扩展为对邻人之爱,再扩展到对天下人之爱,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与“仁”所体现的“合和”精神不同,“礼”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尊卑贵贱(纵向)、亲疏厚薄(横向)的差秩格局和纲常秩序,反映“别”与“分”的一面。

“礼”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事实,“礼,国之干也。

”“礼”提供了一套基本的政治架构,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有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后者因此也被称为“礼治社会”。

儒家强调“礼”治,但目的不是造成一个等级森严、上下隔阂的社会,而是通过“礼”的规范与约束,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睦。

用以平衡“仁”与“礼”的就是“义”的原则。

在中国传统文献中,“义”是一个含义比较丰富的概念。

赣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赣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赣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D(D强加因果,前后二者没有因果关系。

)2.D(“不能做个过客”有误,混淆了“做个过客”和“做客”的含义,原文说“人来天地间说到底都是‘过客’”,“既然来了一趟,就不能仅仅是‘做客’,而是要做些有益的事情”,做“过客”不代表不做“有益的事”。

)3.C(“侠客的社会影响更大”的原因是“武侠小说和影视作品的渲染和传播”。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4.C(分析有误。

清华园之美与枸杞树的独特神韵并无高下之分。

)5.①第一处抓住雨天之后,夕阳的余晖落在枸杞树顶而创造出的如诗如画般的美妙意境,刻画出枸杞树在夕阳之中的独特神韵,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②第二处是作者离开枸杞树后,脑海中浮动的枸杞树的幻影,对枸杞树在夕阳中的美丽神韵记忆犹新,传达出对往日岁月的铭记与怀念。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

)6.①枸杞树历经岁月洗礼,成长为一棵苍老高大的树,昭示着一个真理——搏击风雨、饱受忧患方能让自己更加敦厚丰盈;②枸杞树引起作者的驻足以及丰富的联想,是因为枸杞树以其静默与敦厚给了年轻时候的自己以精神上的慰藉;③岁月变换,但枸杞树在雨中独特的韵致却一直鲜活在作者心中,因此,有时候简单朴素的美丽不逊色于任何绚烂极致的美。

(每点2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7.A(应为“打造成‘无现金城市’标杆”。

)8.B E(A应是“武汉地铁5条线路”。

C应是“使用人次增长2.34倍,超过100万人次”。

D应是“蚂蚁金服将把”。

)(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9.①无现金交通出行,公交、高铁、停车、网约车等多个出行场景均实现网络支付;②无现金商业服务,购物、娱乐、交易结算均通过网络支付平台完成;③无现金民生服务,医疗挂号、就诊,生活缴费、充值等均通过网络支付;④无现金政务服务,交通违法罚款、预约办理证件可由网络平台完成。

(每点1分)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0.C(根据上文,皇帝下诏加罪的应该是王徽等人,而不是“诸给事”,“罪”后应断开,排除A、B 两项;叶盛、陈音相继请求挽留王徽,不被皇帝接纳,“不纳”前应断开,故选C项。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

赣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1. B (“世界上其它国家少数民族管理都不能保留与少数族群活态文化传统的联系”错误,原文有“……更多体现其强势的当地民族特征”,意思是世界其他国家更突出少数民族特征;另外“除……之外”句有不妥之处)2.C (“土司制度……与行省管理呈双轨制特征”错误,原文是“在行省之内实行双轨制”,意思是在行省内有流官管理的府州县,也有土司管理)3.D (“在土司的推动下”于文无据,原文是“在土司制度的推行下”“在外来因素的不断影响下”)(二)4.D(卢娜丰富的内心世界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心理独白展示出来的)5.①热爱文化,有自信:热爱阅读书籍和经营书店,这给了卢娜自信与满足。

②克服困难,有恒心:能够在艰难处境中坚持经营,甚至用老公工资垫付支出。

③执着追求,有梦想:十多年没好日子过仍执着经营,开办书店是卢娜的事业,更是她的人生梦想。

④责任感强,有担当:坚信书籍能传播知识与文化,甚至能改变人的命运,她的坚守体现了一份责任和一种担当精神。

(答对其中三点即给满分)6.①结构上,和小说开头形成对比,开头写到书店环境昏暗,结尾则通体透亮,书店前后境遇完全不一样。

②内容上,写到书店的经营环境改善将方便顾客,暗示了书店的美好前景,“明光书店”终将光明。

③形象上,写出了主人公坚持不懈、内心明朗、充满希望的形象。

④主题上,寄寓了一种希望,希望知识和文化成为指引人前行的一盏明灯,希望国民认真读书,汲取知识和智慧,提高修养和素质。

(答对其中三点即给满分)(三)7.C(解析:“旧金山湾区”错误,已经超越了,是旧金山湾区的2倍了,不是具备了跻身的条件和基础;“圈”也有误)8. A.E.( B. 通过对比明确大湾区的优势,而没有对比劣势,C.“环珠江口湾区……功能相同,承载了港澳产业的转移工作”于文无据,D是或然不是已然,“可以大显身手”不是“大显了”)9.①广东是中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量最大、人文交流最密切的省份,其中“环珠江口湾区”能打破地区间的行政堡垒,实现地区间的合作、发展。

江西省赣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江西省赣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赣州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答案1.B (选项中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仁爱'思想”有误,从文中可知是习近平同志把儒家“讲仁爱”放在第一位。

)2.B (选项中的“忠孝是五常八德的核心”有误,从文中“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它是五常的扩展,而以忠孝为核心。

”可知忠孝只是是八德的核心。

)3.C (A项中的周襄王是应邀前往,实则也是被逼无奈,《春秋》中用了曲笔手法,即狩猎于河阳;B项中鲁昭公是在逃亡的路上,《春秋》有意掩盖这一事实,只用“在”字记录那段历史;D项中高贵乡公被弑,而在《三国志》中却只用了表示死亡的“卒”字, 这也属于曲笔的用法).①表现在学校教育上,就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并重,启发式教学,教学相长)②表现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就是敬畏自然,天人合一(天生人成,赞天地之化育,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③表现在家庭邻里上,就是尊重体贴,远亲不如近邻(亲仁善邻,救灾恤邻)。

④表现在国际外交上,就是礼尚往来,命运与共(协和万邦,讲信修睦,近悦远来,化干戈为玉帛)。

4.用意:①一褒一贬真实展现了管仲的形象:称赞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是评价他的德行与功绩,而“树塞门,有反拈”则是批评管仲不尊重“礼”。

②一褒一贬形成对比,更突出了孔子的思想,即仁与礼的重要性,希望弟子们能真正“行仁”“知礼”。

5. A (“流露出对如“我” 一样的人的同情”有误)6.C (“我对世界的不甘心和无言反抗”错误,是显示自己的无用,不被认可。

)7.①情节上:为文末画作上“一地虚无”做铺垫,让情节突转在情理之中;推动情节发展, 让故事情节实现三步腾挪--借笔,用笔,笔“断”画空;②人物上:丰富“我”沧桑满身的外感形象,连最重要的作画工具都遗失了;③主旨上:以小见大,虽是小物却让“沧桑”显得意味深长,表达对人生不断遭遇沧桑变故的深层喟叹。

(以上三类四点,每点两分,任意答对三点给全分).①雇美术作业的主题;血是父亲沧桑的背影和由壮年健康,期待到老年衰病,牵挂的变化;③是古城沧桑的诗意;④是“我”遭遇的满地沧桑的现实--画作因为笔断水一大片空白;⑤是作者要表达的对人生不断遭遇沧桑变故的深层感喟,也许是悲,也许存喜, 也许有诗意、冷暖,也许仅是一次次冷静下来的回顾,引发读者体味思考:人生的百味在于品尝。

赣州市2017-2018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 试卷

赣州市2017-2018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 试卷

赣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试题2018年2月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炭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文化交流的整体态势上看,近年来,我国的文化贸易渠道得到了扩展,但这一扩展在戏曲领域并不明显。

戏曲出口作品结构仍然单一,多以海外旅居华人为主要消费群体。

从交流路径上看,目前我国的戏曲院团大多仍然沿用文化交流的出口渠道,而非纯粹的商业运作模式进入外国文化市场。

从品牌建设上看,我国现在还没有能占领国际市场的戏曲文化产品,尤其是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品牌性戏曲产品。

对于传统艺术来说,我们不能片面地以贸易中的经济数据来评价。

作为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文化艺术产品本身就有超越物质以外的影响和作用。

传统艺术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符号性象征,积淀体现着国家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不可否认的是,文化产品的贸易水平也可以是衡量一种文化产品在世界范围内被观众接受的直接标准。

从文化贸易的内容来说,戏曲艺术是一种现场表演艺术,不同于影视文化这样的大众文化产品,现场表演艺术很难进行规模化的生产和大众化的复制传播。

从文化经济学角度看,作为现场表演艺术,它又存在“成本疾病”,其创作成本并没有因为技术的发展而降低。

最重要的是,文化经济学认为,在文化贸易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贴现。

文化贴现,指因文化背景差异,国际市场中的文化产品不被其它地区受众认同或理解而导致其价值的降低。

相对于大众文化产品,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在对外传播活动中的文化贴现更加明显。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科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共23小题友情提示: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XXX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XXX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

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XXX《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成心味的世界。

XXX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

成心境的作品和普通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但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并且超出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考试题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考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大考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独立不迁”是屈原人格美的核心。

它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养育了自己的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二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决不随波逐流。

屈原的一生便是“独立不迁”的最好诠释。

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毫不动摇,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说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也曾打算像战国时代一般士大夫那样周游列国。

去寻找了解自己的君主。

但是,对于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的深挚感情,使屈原不能他迁,最后只好身投汨罗,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

与“独立不迁”相联系着,屈原在诗歌《橘颂》中还提出两条为人的准则:无求与苏世。

《橘颂》中说:“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一个人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才能顶天立地,保持独立的人格。

《橘颂》又说:“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必须头脑清醒,是非明辨,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而不至于随波逐流。

无求与苏世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使之臻于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

《渔父》的中心思想也是“独立不迁”。

不过这首诗人们多以为伪作。

王逸既说是“屈原之所作”,又说是楚人追记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本来就自相矛盾。

但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已采用它的内容作为事实来叙述,因此可以设想,这篇作品的文字虽然不一定出自屈原之手,而渔父与屈原的问答却实有其事。

屈原的答话可以作为了解屈原思想的可靠资料。

渔父问屈原何以被放逐,他答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又问他:“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他答曰: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渔父和屈原对话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

江西省赣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江西省赣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江西省赣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沏茶颓圯一炷香诘屈聱牙B . 噱头姑息肇事者别出心裁C . 怄气沟通明信片开门缉盗D . 涅槃疏浚结骨眼黔驴技穷2. (2分) (2016高一·龙江月考)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英国政府奉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借助外国资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对此____________。

②这个森林像个迷宫,还好,我们的原住民向导对它,我们才不致迷失方向。

③从慢镜头仔细来看,这球的确是奥斯卡假摔,主裁判____________ ,做出了正确的判罚。

A . 明察秋毫了如指掌洞若观火B . 了如指掌洞若观火明察秋毫C . 洞若观火明察秋毫了如指掌D . 洞若观火了如指掌明察秋毫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近日,我国利用性能最高的超级服务器曙光3000实现了关键的基因测序和组装分析工作,率先完成了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

B . 在这次韩国内阁的大换血中,著名的梨花女子大学前校长张裳被提名担任新总理。

一旦韩国国会批准这一任命,张裳将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

C . 欧盟的高级代表15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没有必要对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害一事立即改变欧盟与叙利亚的关系。

D . 希丁克认为,中国球员只要有正确的态度,并融入自身的特点和民族特性,中国队一样可以取得希腊式的成功。

4. (2分) (2018高一下·天水开学考) 下列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城市文明与乡村传统在碰撞:当城市的汽车尾气熏闷着忙碌日子的无奈时,特别怀念故乡炊烟缓缓地升腾,抚平着平淡日子的孤寂:当城市的纯净水在______________时,特别怀念故乡甘甜的井水,______________。

赣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赣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赣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8分)1. (8分)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西礼仪的差别①我国传统礼节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礼节,根本上说是相同的,都强调人际交往要友善,要礼让,举止要文明等。

,由于传统、信仰、习俗的影响,二者是形式还是内涵都有明显差别。

②先说见面礼。

我国的传统礼节,基本上都属于非肢体、非肌肤接触性礼节,如跪拜、作揖、拱手、鞠躬等等。

施礼时,双方身体保持一定距离,特别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如果出现男女肢体、肌肤接触,就会有伤风败俗之嫌。

西方则不同,不论男女,其礼节多属肢体、肌肤接触性的,如拥抱、吻手、接吻以及握手等。

西方人认为,以肢体、肌肤接触对方,更能直接表达自己的亲密、亲热的情感,而我国传统认为,礼、德互为表里,即“礼发诸外”,“德辉动于内”(《礼记》),在人与人交往中,强调礼要发自内心,强调礼是内心敬意的自然流露。

③再说座次。

我国古代是非常讲究座次的。

因为座次要分尊卑。

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堂”是举办活动的地方,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

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

“室”是用来居住的,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容,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

至于“左”与“右”,谁尊谁卑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

周朝规定,请候朝见天子,宴饮时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

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

直到明朝建立之后,オ固定“左尊右卑”,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在西方,人们通常把主人右边的座位看成贵宾席,这种习俗的来源很有意思。

正好像西方人见面握手总是先伸出右手一样,这些习俗的背后,又常常出于某种具体的需要,在每个人都佩戴武器的时代,伸出右手表明“我不会向你施加武力”,这种朴素的表达友好的方式,久而久之,就成了西方表示礼节的一种习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2018年2月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炭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土司制度是一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体现了元明清中央政府“齐教修政”“因俗而治”的统治方针。

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一时难以派官管理的地区,采取这样一种过渡性的管理方式,将其纳入中央政府的管理体制之内,为日后的郡县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它体现了古代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管理智慧。

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也认定,中国的土司制度保留了与少数族群活态文化传统的联系,与其他国家中由少数民族统治的行政中心更多体现其强势的当地民族特征是完全不同的。

作为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土司制度创建了一种区域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即在行省之内实行双轨制,既有流官管理的府州县,又有土司自治的地区。

土司制度推行长达六百多年,虽经三个朝代的更迭,这一政策仍得到有效的实施,其基本点在于维持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就西南边疆地区而言,唐代的羁縻制度堪称完备,但至其末世分崩离析,不但脱离中央控制,而且处于分裂状态。

相比之下,土司时期的西南边疆地区始终处于中央政府的有效控制之下,没有出现分裂和独立的态势。

土司制度得以推行,不是封建统治者的单边行为,从根本上说是符合当时当地社会发展的,是符合该地区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的。

在土司制度推行过程中,中央政府与该地区少数民族(至少是上层统治者)之间在某种程度上是存在一定的和济与协调的。

它的运作,对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社会文明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土司制度是在保留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建立的。

当地民族的宗教信仰、传统文化、生活习俗继续保留、发展,形成了促进该地区社会稳定,以及民族和谐共处的长效机制,从而促进了多民族文化的共处与包容,保护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传承。

清代在四川等地新设土司,不强求那里的少数民族剃发易服。

从制度层面上说,土司制度也许不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但可以肯定,它是适合当时西南等地少数民族社会实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

土司制度也有其弊端,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带有一定的割据性。

当土司势力膨胀,会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威胁中央。

同时,土司内部争袭夺印之事,土司之间的相互争地事件也常有发生,造成地方动乱,影响社会稳定。

因此,改土归流政策一直伴随着土司制度,即朝廷废除个别土司,将其领地改为由流官管理的府州县。

在土司制度下,土司的奢华与土民的贫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二者之间的矛盾也始终存在着。

土司制度的推行,使土司地区与内地的交往日渐频繁。

土司地区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外来因素的不断影响下,悄然发生着变化,在知识、信仰、行为、心态、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各个方面都展现出了新的面貌。

这些都是土司文化的重要内容,可谓积淀丰厚,形式多样。

(节选自《文史知识》,2016年第4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明清时期,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并一时难以派朝廷官员管理的地区,中央政府采取了土司制度这种过渡性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B.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认为,除中国使用土司制度管理少数民族外,世界上其它国家少数民族管理都不能保留与少数族群活态文化传统的联系。

C.唐代的羁縻制度在西南边疆很是完备,但至唐朝后期社会动乱,这些地区就脱离了中央控制,后来土司制度的实行使这些地区没有出现分裂态势。

D.土司制度的运作,使中央政府与实施土司制度的该地区少数民族,至少是与上层统治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和济与协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齐教修政、因俗而治”是元明清三代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的统治方针,土司制度在这种方针下和特定的区域内,推行长达六百多年还能有效实施。

B. 土司制度从根本上说是符合当时当地社会发展需要,符合该地区少数民族根本利益,适合当时当地少数民族社会实际的一种管理制度。

C.土司制度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与行省管理呈双轨规制特征,创建了一种区域社会管理新模式,既有流官管理的府州县,又有土司自治地区。

D.一直伴随着土司制度的改土归流政策,即中央政府废除个别土司,将其领地归为由流官管理的府州县,可以保持当地的社会稳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土司制度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理体制,体现了古代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管理智慧,为日后在这些地区实施郡县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B.土司制度能使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传承得到保护,原因是土司制度能保留、发展当地民族文化,并形成促进社会稳定和民族和谐共处的长效机制。

C.土司制度的弊端主要有两个:一是土司势力膨胀,容易造成与中央政府对抗的局面;二是土司内部的争权夺利会形成地方动乱,影响社会稳定。

D.土司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土司地区的文化在土司的推动下受到影响并发生变化,展现出新局面,形成丰厚多样的土司文化。

现代文阅读(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4分)把灯光调亮张抗抗“关店吧!”卢娜下定了决心。

差不多从七八年前开始,书店的销售额就开始下降,像秋分以后的气温,一天天往下落。

资金周转不灵,常常拆东墙补西墙,老公交到她手里的月工资,转眼让她垫付了员工的工资。

如今已是严重亏损,真的山穷水尽了。

她早早来到书店。

她想让自己一个人静一静,仔细再仔细地盘点一番:店里现有的库存书、书柜书架沙发桌椅灯具电脑等所有的家当,总共能折算多少钱?……她必须速速把明光书店的“后事”料理完毕。

她开锁进店,觉得光线有点暗,顺手开了灯,一时灯光亮得晃眼。

她抬头,看见了天花板上前些天新换的灯泡,心里突然一阵刺痛:把灯光调亮?她气呼呼地顺手把灯关掉了,能省一点是一点。

这家昏暗的书店里,只剩下她的心里,还有一朵小火苗,那么小,那么弱。

而今,这朵风里雨里挣扎太久的小火苗,也终于快要熄灭了……不怪我不怪我,她对自己第1页(共8页)第2页(共8页)说,我实在是已经尽力了哦…… 手机铃声响起,她走到窗口去拿包取手机,顺手把窗帘刷地拉开了。

顷刻间,书店里洒满了亮晃晃的阳光,一格格在书架上跳跃,把书店染得一片金黄。

还是太阳好啊,她对自己说。

把灯光调亮,就算再亮,也是夜里。

她自嘲地笑了笑。

手机里传来一个爽快的声音。

电话是文化局的人打来的,就是上次让她填申请表的那个干部,让她赶紧到局里去一趟,要办手续——什么手续?就是省政府的那笔书店奖励基金,明光书店评上了!你变百万富翁了……卢娜站在窗口一动不动,然后肩膀轻轻地抖动起来,身子开始颤栗。

她伸出双手捂住了脸,泪水透过指缝,从脸颊上哗哗淌下来。

她似乎意识到什么,往前挪移了一步。

是的,她想躲开那堆书,怕自己的泪水把书弄湿了……一百万是多大的一笔钱啊?这么说,明光书店就要起死回生了?可以把这几年累计的债务亏空都补上了,早就想添置的新书柜,也有了着落。

老公的工资不用再贴补书店了,积攒起来给儿子上大学交学费。

退一万步说,假若书店继续赔钱,一年赔几万块,这笔补贴的钱,也够她再亏损十几年了……她一直想着能把隔壁那家闲置的小阳台买下来,和自家书店打通,在二楼的咖啡吧旁边,再扩建一个儿童书屋,孩子们放学了,尽管可以到这里来读书嬉戏做梦……卢娜从文化局回到店里,已近中午。

她从街上的灯具店里,买了一盒40瓦的飞利浦灯泡——把灯光再调亮一点!她要让明光书店的老顾客们,老远就看到书店的灯光。

如果她的资金宽裕,最好把书店临街的窗户也扩大一倍,等到夜幕降临,玻璃窗内的灯光雪亮雪亮,明光书店就像一座透明的水晶宫,所有的书都在闪闪发光……这么多年,书本没有改变我的命运,但改变了我。

我办了明光书店,我的书店给人送去知识,知识可以帮别人改变命运……这么一想,卢娜的眼泪又流下来了——不对!不是知识改变命运,是文化!不对,文化也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可以改变人!我不再是那个高考落榜的自卑女孩,我活得对人有用,我充实、我知足…… 就在这天晚上,明亮的灯光下,出现了一个人影。

卢娜眯起眼打量,忽然想起他就是几个月前那个买了二十多本书并建议她把书店灯光调亮一点的省城顾客。

他快步朝她走过来,抬起头环顾天花板的灯池,笑容满面地说:嗬,灯光调过了?书店亮了许多哦!我老远就看见了。

接下来的事情,完全出乎卢娜的意料。

这个人对卢娜说了很多话,她好像听见他说,县城新区的整体规划中,需要有一家中等规模的书店。

他想到了明光书店,他推荐了明光书店,明光书店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开在新区再恰当不过了。

新区将为书店预留五百平方米门面房,作为公益书店,房租优惠到可以忽略不计。

他还提到了城市发展战略,提到了公民的文化权利,提到了热爱、尊重、介入什么的,卢娜下意识嗯嗯地点头,只觉得他的话音一声声落下,头顶的灯光一盏盏亮起来。

那天晚上,卢娜回到家,和老公一五一十地说了今天书店里发生的一连串怪事。

老公开口说:卢娜,我晓得你开书店十多年,没一天好日子过。

但是,假如你从此不开书店,恐怕就活不成了。

命总比钞票要紧,你年纪还轻呢,我要你活着!卢娜鼻子一酸,眼圈就红了。

心里那朵奄奄一息的小火苗,呼地一下蹿上来,燃成了一蓬金红色的火焰。

隔着一条街,隔着几道墙,卢娜看见“明光书店”四个字,在夜空里通体透亮。

(选自张抗抗《把灯光调亮》,有删节)4.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标题“把灯光调亮”意味深长,有丰富的意蕴,“把灯光调亮”,作为一种建议,传达的是一种鼓励与期待;作为一种行为,表达的是经营者的自信与担当。

B.小说开头写到明光书店生意萧条,处境艰难,以及卢娜下定决心关店等境况,可以说是当下社会一些民营书店生存境遇的缩影。

C.文中“不对,文化也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可以改变人!”这句话内涵丰富,意味着女主人公自己改变了自己,同时也希望书籍和文化能给顾客带来改变。

D.小说塑造女主人公形象主要采用了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以及卢娜三次流泪的细节描写,卢娜丰富的内心世界主要是通过系列的动作描写展示出来的。

5.文中女主人公卢娜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 分)6.小说最后写到“卢娜看见‘明光书店’四个字,在夜空里通体透亮”,这样写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 分)现代文阅读(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 -9题(12分)材料一:广东省社科院发布的主题报告《“一带一路”框架下粤港澳合作的新动力、新领域、新机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世界级的海港群、空港群,2015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7500万标准箱,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约1.8亿人次,进出口贸易额约1.5万亿美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