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性心律失常RFCA治疗

合集下载

医院心内科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健康教育

医院心内科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健康教育

医院心内科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健康教育一、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概念】是经皮穿刺动脉的方法,将球囊导管送至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扩张狭窄冠状动脉,使血管内径增大,通过改善心肌血供,从而缓解症状的一种心导管治疗技术。

【重点观察内容】1.心律失常:是PTCA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

术后安置在 CCU病房1~2 d,严密观察有无频发早搏、室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等,有无T波及 ST段等心肌缺血的改变。

2.血压:术后每小时测血压1次,血压异常者每15~30 min 监测1次。

PTCA时低血压的发生常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血容量不足、扩血管药物的应用、心包填塞等引起;有些患者会出现高血压,与手术使患者情绪紧张及原有高血压病史有关。

3.拔管综合征:PTCA术后拔出动脉内的鞘管,局部压迫止血。

有些患者在拔管时心理过分紧张及疼痛,反射性引起米走神经兴奋,而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隆、恶心、呕叶、出冷汗,甚至低血压休克。

拔管前应观察患者心理状况并予以安慰。

4.急性并发症:大约有 20%急性血管闭塞发生在术后24h内,故患者回病房后应严密观察神志、心电监护及血压变化,有无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症状。

【一般观察内容】1.术后抗凝期的观察:PTCA术后患者常规给予抗凝治疗,可预防术后血栓形成而导致血管栓塞,抗凝治疗过程中,应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活动性血肿及其他部位有无出血,如有新鲜出血,评估出血量,画出血肿的范围。

监测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注意尿液的颜色。

2.体温及伤口:拔管后,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伤口有无红、肿、热、痛,及时更换敷料,早期发现感染征象。

3.卧位:保持平卧休息,下肢制动,如观察到手术肢体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皮肤颜色、温度改变、疼痛、麻木、刺痛、运动及感觉减弱或消失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4.饮食:饮食应低盐、低脂易消化,不含高维生素K,防止降低抗凝药物的疗效。

此外,还应避免产气食物,以防腹胀。

【重点健康教育】1.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目的、大致过程及手术所需的时间以及术后的注意事项,术前禁饮食4 h。

射频消融术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经验总结

射频消融术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经验总结

射频消融术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经历总结射频消融(RFCA)是90年代迅速开展起来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新技术,因其具有损伤小、平安、有效、可重复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

它利用射频能量作用于引起心律失常之折返还,使环路因受热而发生了不可逆的损伤,从而消除参与心动过速的折返环,到达根治心动过速的目的。

但它属创伤性治疗方法,如处理不当,可引起血气胸、心包填塞、房室传导阻滞或相关局部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年1月~年1月收治施行RFCA患者20例,现将手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和护理经历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收治陈发性室上速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8~60岁,手术时间1~4小时。

方法:此项技术均由医生操作,护士配合,并进展术中监护。

置电极至相应部位进展消融。

消融成功后拔出电极导管,穿刺点压迫止血后加压包扎。

常规做好各种抢救和开胸手术的准备工作,备好整套的心肺复苏设施如除颤器,临时心脏起博器等,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各种危症。

结果本组20例手术成功率100%,无1例死亡,但有5例出现并发症。

1例血栓栓塞,其余4例均属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经仔细观察,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护理,均痊愈出现。

术后随访0.5~18个月,均无其他并发症。

见表1。

讨论原因分析:①穿刺股动脉部位出血、血肿:本组2例发生穿刺部位出血,其中1例由于术毕整理衣裤,术侧肢体弯曲,抬高发生出血。

另1例,患者术后平卧1天,因不习惯床上使用便器,在未告知医护人员的情况下,擅自从床上坐起,造成穿刺处出血。

2例血肿,均由于压迫位置、方法不当或患者撤除沙袋或活动较早造成。

②血栓栓塞:血栓栓塞与穿刺动脉血管时使用肝素剂量缺乏,及导管的移动刺激导致血管内膜破损,引起动脉血栓或栓塞。

或穿刺口包扎过紧也可导致动脉血栓形成。

本组1例小动脉栓塞患者,29岁,男性,术后1天,突然感到穿刺侧下肢,小腿内侧及足底部疼痛,触摸时疼痛加剧,不能忍受,检查足背动脉有搏动,肢体温度和颜色均与健那么相同,给予肌注杜冷丁50mg,局部热敷等处理,疼痛缓解不明显,经静滴5% GS 250ml加蝮蛇抗拴酶0.75U,1次/日,1周后疼痛逐渐缓解并痊愈出院。

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断和处理

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断和处理

0.4
0.2
RR 0.95
0.2
95% Cl 0.81-1.11
P=0.56
0.0
0.0
0
1
2
3
0
Years
Torp-Petersen: NEJM, 1999
RR 0.91 95% Cl 0.76-1.09
P=0.23
1
2
Years
3
CP984358-71
DIAMOND-AF
Probability of Maintaining SR
Previous stroke or TIA
2.5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1.6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1.4
Advanced age (continuous/decade) 1.4
Diabetes mellitus
1.7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1、ECG:有時間容量不足,不易描記微弱心臟電活動,及 不能正確反映激動在傳導系統中的傳導情況等局限性。
2、DCG:可視為常規ECG在時間容量的增大,彌補ECG記 錄時間短暫和不足。
3. Reveal 4、食道調搏:瞭解竇房結功能,房室結功能,檢出AVNDP, 隱性和隱匿性預激,誘發PSVT,及終止PSVT。 5、腔內電生理:明確心律失常的機制,部位及介入性治療。
DIAMOND-CHF
Survival
1.0
CHF (LVFE<35%)1.0
MI
0.8
多非利特 (n=762) 0.8
多非利特 (n=749) 230 deaths
0.6

基层医院开展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21例体会

基层医院开展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21例体会

基层医院开展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21例体会目的:通过总结本院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VST)21例的临床资料,探讨这一技术在基层医院开展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行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 VNRT)14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 VRT)7例,手术未成功2例,并发急性心包填塞1例,成功率90.5%,并发症率4.8%,无复发病例。

结论:射频消融术是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一项有效、安全微创手术,可以在各级基层医院开展。

标签:射频消融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基层医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快速性心律失常,目前,射频消融术是能根治该病的一项有效方法,但由于该操作需借助电生理及影像学相关知识在心腔内完成,总体操作风险较大,故难以在基层医院开展,特别是西部基层医院。

现总结兴义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09-2011年行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VST)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基层医院开展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VST)的有效性、方法及该手术在西部基层医院开展的安全性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1例患者均有多年阵发性心动过速发作史,表现为突发突止,均能明确描述心动过速发作时的不适感。

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17~75岁,平均年龄46岁。

术前15例有院外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电图,4例入院后经食道调搏诱发明确诊断室上速,2例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明确,合并冠心病并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2例。

术前均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1.2 方法1.2.1 术前准备术前常规作12导联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查血电解质、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等完善相关检查。

术前没有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电图者,均行食道调搏检查尽量诱发心动过速。

同时详细通俗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制及整个手术操作过程及可能所需的手术时间,让患者及家属有术前心理准备。

心律失常—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表单1(EPSRFCA

心律失常—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表单1(EPSRFCA

心律失常—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表单1(EPS+
RFCA)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ICD-10:I47.203);
行电生理检查+经导管消融术(EPS+RFCA)(ICD-9-CM-3:37.26+(37.34/37.94))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三、心律失常—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执行表单2(ICD)*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ICD-10:I47.203);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ICD-9-CM-3:37.34/37.94)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 6-10 天
附件1.室速的EPS+RFCA常见适应证
附件2.持续性室速临床症状分类及处理方法。

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进展

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进展

室性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指发生心脏猝死的危险
性大,发作时临床上几乎都 有血液动力学和体征的表现 (如:晕厥、心功不全、低 血压等),包括长QT综合征, Brugada综合征。
室性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
常见的有五种类型: 1.心室率≥230bpm的持续单形室速; 2.心室率逐渐加速的室速,或有蜕变
心房颤动的非药物治疗
早期电重构是离子通道适应 心房率加快的电生理现象容 量逆传。
到后期出现解剖学重构,而 演变为不易逆转的病理现象。
心房颤动的非药物治疗
针对房颤的不同机制,以心电 生理证据为依据,可采用不同 方法来各个击破。
如:导管射频消融、体内心房 除颤、心房多部位起搏和心外 科迷宫手术等。
心房颤动的非药物治疗
随着较简单的心律失常得以根 治,房颤重新成为研究的热点 之一,是新世纪亟待攻克的领 域之一。目前对房颤机制的认 识突破了“多发小折返”学说 的“一言堂”。其机理主要有 两种
(1)多子波心房内析返;
(2)单源异位激动(局灶性房
心房颤动的非药物治疗
单源异位激动: 包括局灶触发(focal trigger), 局灶驱动(focal driver)引起的房 颤,阵发房颤大部分为局灶性。当 房颤时间延长(48h or 72h)时,心 房电生理发生重构(电位↓不应期↓ 传导速度↓),致房颤更易持续。
新标测技术和消融技术临床应用
随着心脏磁电解剖标测,非接 触性多电极三维立体标测以及 心腔内超声成像等技术的临床 应用,一些复杂心律失常的解 剖基质将逐步确定,为体外消 融提供定位依据。
新标测技术和消融技术临床应用
Ensite 3000三维立体彩色标测 系统: Ensite 3000 能在完成传 统心电生理记录分析的基础上, 实时显示立体心腔解剖图和心 腔电活动过程,可完成心电活 动复杂,心脏解剖结构异常的 电生理标测。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
closely m onitoring and tim ely m anagem ent on com plications are essential to m inim ize com plications and raise operative successful rates. Radi0frequency ablation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an effective protocol for treating arrhythmia.
维普资讯
西部医整 2007年 5月 第 19卷第 3期 Med J West China,May 2007,Vo1.19,No.3
射 频 消 融 治 疗 快 速 心 律 失 常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及 防 治
邓 锐 (四川 省 人 民 医 院 心 内二 科 ,四川 成 都 610072)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快 速 心 律 失 常 经导 管 射 频 消 融 治 疗 过 程 中 的 并 发症 及预 防 。方 法 在 DSA 下 经 导 管射 频 消 融 治
疗 450例 快速 心 律失 常 。其 中左 侧 旁 道 205例 ,右 侧 旁道 153例 ,房 室 结 双 径 路 67例 ,房 扑 15例 ,房速 1O例 。结 果 射 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消 融 治 疗 450例 患 者 中 发 生 并 发 症 17例 ,发 生 率 为 3.78 (1.76 ~ 5.54 )。其 中 Ⅱ度 房 室 传 导 阻 滞 4例 ,发 生 率
o.89 ;迷 走 神 经 反射 5例 ,发 生率 1.11 ;局 部 血 肿 3例 ,发生 率 0.67% ;气 胸 1例 ,发 生 率 0.22 ;心 前 区 疼 痛 4例 ,发 生

快速性心律失常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诊疗常规

快速性心律失常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诊疗常规

快速性心律失常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诊疗常规
【概述】
快速性心律失常是心律失常中最为常见的一大类型,由于在其发生的当时心室率增快并超过正常生理情况下静息时的窦性频率,因此这一大类心律失常被称为快速性心律失常。

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非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与颤动等。

导管射频消融是指利用高频正弦交流电可以产生热效应的原理,将带有上述高频正弦电流的导管经外周血管导人心脏,并置于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键部位,释放高频电流使局部产生热损伤,毁损心律失常的关键部位,从而达到根治心律失常的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高频正弦交流电的频率在:300~1000kHz;导管电极.心肌组织界面温度要求>50C但又V1O(TC,这样既可保证局部心肌发生不可逆性损伤一一凝固性坏死,电极表面又不至于形成碳化。

目前临床上应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心律失常类型有:特发性窦性心动过速、某些类型房性心动过速、I型房扑、局灶性房颤、预激并房扑房颤、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某些类型室性心动过速(特别是无器质性心脏病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等。

最近有人用射频消融治疗有症状的频发性室
性早搏、器质性心脏病室速、某些室颤,取得一定成果。

射频消融术(RFCA)护理常规

射频消融术(RFCA)护理常规

射频消融术(RFCA)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患者心律失常发作原因,性质,时间,心电图及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以及发作后用药情况及终止原因。

2、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看法,支持,关心程度以及经济承受能力。

3、患者及家属是否得到术前、术后的健康指导。

4、患者有无担忧术后复发的不良情绪。

5、穿刺部位(血肿、渗血、动静脉漏、假性动脉瘤、皮肤破损、感染情况)和术侧肢体情况(温度、感觉、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护理问题】术前1、知识缺乏:与第一次接受手术有关。

2、焦虑、恐惧:表现为紧张、失眠、烦躁不安等,与对介入手术不了解,担心手术不成功有关。

术后1、出血:与术中穿刺血管有关。

2、排尿困难:与病人不习惯床上排尿有关。

3、自理缺陷:与医疗制动有关。

【护理措施】术前1、向病人和家属介绍射频消融术目的、效果及安全性,消除病人的疑虑恐惧心理,取得合作。

2、询问患者有无出血性疾病及近期有无出血史。

确定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

3、术前换穿开衫病人服,情况允许可洗澡。

练习床上大小便,带腕带。

4、完善术前检查化验,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输血前四项、胸部X线片、12导联ECG、心脏彩超等。

5、一般采取局麻无需禁食禁水,如行全麻禁食12小时,禁水6小时。

7、术前晚保证睡眠,必要时可用镇静剂。

8、入导管室前排空膀胱。

术后1、平移患者至病床,嘱患者平卧,保持穿刺术肢平伸制动6—8小时。

穿刺侧肢体约束。

动脉穿刺点沙袋压迫穿刺点4小时。

静脉穿刺点伤口压迫2小时。

2、严密观察穿剌部位有无渗血、血肿、血管杂音;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肢端温度。

3、持续心电、血压监测,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有无胸闷、胸痛、气促等症状,4、术后3〜5天常规每天复查心电图。

观察有无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包填塞、血气胸、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如有并发症及时告知医生配合处理并酌情延长监测时间及卧床时间。

5、如有床上排尿困难,可采用热敷腹部、听流水声、会阴冲洗等诱导排尿的方法。

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RFCA围术期血浆DD、GMP—140水平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RFCA围术期血浆DD、GMP—140水平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m 弃之 不用 , 取 4 m ) 用 2 二 乙胺 四 乙酸 ( D l 再 r, % E—
消融( F A) R C 治疗人类快速心律失常 以来 , 已成为 其 折 返性 心 动 过 速 的首 选 治疗 方 法 。随 病 例 数 增 多 , 有 关血 栓栓 塞 并 发症 的报道 增 多 , 国 内外 资料 3 , 显示 发生率为 0 6 ~ . % , . % 13 而部分处于亚临床 状 态 的患者 尚未 包 括 在 内。20 06年 1 O月 ~ 0 7年 20 6月 , 我们观察了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 R C F A围术期 血浆 D二聚体 ( D 、 一 一 D ) 颗粒膜糖蛋 白( M 一 0 水 G P1 ) 4 平变化 , 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 旨在为临床判断患 者 血凝 状态 提供依 据 。 1 临床 资料 本组 3 快 速 性 心律 失 常 患 者 , 1 O例 男 2例 , 女 1 例; 8 年龄 1 7 (24 6 岁 。其 中房室旁路 1 7~ 1 4 1 ) - 2 例( 右侧旁路 4例 , 左侧 8 例)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 , 速1 5例 , 房性 心动过 速 1例 , 、 侧 室 性 心动 过 速 左 右 各 1例 。均 无 血栓栓塞 及 出血性 疾 病病 史 , 、 肝 肾功 能, 血小板计数 , 凝血指标均在正 常范 围内, 术前 无 服 用 影 响凝 血 药 物 史 , 停用 抗 心 律失 常药 物 5个 均
自 18 97年 B rge ogrf … 首 次报 告 经 导 管 射频 e等
22 血 浆 G 一 0 D . MP1 、 D测 定 分别 于术 前 、电生 4 理检查 ( P ) 即刻 、 F A后 即刻及 术后 3d7d ES后 RC 、 、 1 月 、 月 抽 取 静 脉 血 ( 管 内采 血 时 先 抽 取 4 个 2个 鞘

RFCA指南修订版

RFCA指南修订版
3 房室旁路
3.1 电生理检查与初步标测
3.1.1常规标测 需放置标测电极于冠状静脉窦、右室前间隔(希氏束部位)、右室心尖部及高右房部位。电生理检查内容包括房室传导顺序、房室传导特性、室房逆行传导顺序、室房逆行传导特性及诱发心动过速。
3.1.2 对初步标测结果的解释和判断
3.1.2.1 偏心性室房逆行传导顺序可确诊为房室旁路
1.1 明确适应证
(1)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并快速心室率
(2)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速、典型房扑和正常心脏室速呈反复发作性者
(3)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速、典型房扑和正常心脏室速合并有心动过速心肌病者
(4)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速、典型房扑和正常心脏室速有血液动力学障碍者
此次修订指南的着重点在于规范操作、解决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工作中的实际临床问题与技术难点以及切实有效的减少并发症、提高成功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RFCA的整体水平。
1 适应证选择
此次修订指南的适应证仍分为明确适应证﹑相对适应证和非适应证三种。其中明确适应证不等同于绝对适应证,只是表明目前多数医疗中心或多数专家认为这类患者应接受RFCA治疗;相对适应证指有争议的适应证,临床判断中应考虑实施RFCA对患者的综合影响或利弊得失;非适应证不完全等同于禁忌证,只是表明大多数医疗中心或专家认为这类患者目前的病情不宜接受RFCA治疗。
2.1.1 完善术前检查: RFCA术前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获取重要脏器的功能资料,从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价。肝、肾功能和出、凝血异常者应慎重评价其对RFCA的影响,患者是否可耐受RFCA。合并肺部疾患,如肺气肿或肺大泡者,应考虑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不慎导致气胸时可能对患者的肺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对于并存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应对其心脏结构和功能进行全面评价,了解心脏结构异常(如主动脉瓣狭窄)可预测术中导管操作的难易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控制心绞痛、纠正或改善心功能不全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高血压患者术前应尽可能使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对于老年患者应考虑到年龄和动脉硬化造成的血管迂曲或走行异常可能会增加血管穿刺和导管操作的难度。

射频消融术后的护理

射频消融术后的护理

射频消融术后的护理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快速心律失常行射频消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要点。

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了射频消融术;术后发生并发症2 例,其中心包填塞1 例,穿刺部位渗血、血肿1 例,经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均好转出院。

结论:加强对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可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于已经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给予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关键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护理射频消融术(radio 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是一种新兴的介入性治疗技术,经皮穿刺送入心导管,利用射频能源通过导管在心内损毁靶点,以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一种心导管治疗技术。

通过心内电极导管输入一定的物理能量,利用热能造成局部细胞蒸发、脱水,导致细胞不可逆性坏死,从而破坏心动过速病灶或折返途径,达到根治或控制心律失常的一种介入治疗方法。

射频消融术是应用心导管技术,经皮将一特殊的电极导管送入心脏内,通过射频电流能量将其附加旁道消融,根治心律失常[1]。

回顾性分析30例快速心律失常行射频消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要点,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2月到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30例快速心律失常行射频消融术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9.8岁。

通过食道调拨等电生理诊断:左侧旁路15例,右侧旁路10例,房室结双径路5例。

1.2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快速心律失常行射频消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要点。

手术床上安放特制橡胶床垫,以防病人与周围金属直接接触,造成短路,粘贴体表心电图电极片,同时将导电糊均匀涂抹于无干电极上,并准确安放到病人腰水平以上背部正中处,使电极板均匀地与皮肤接触。

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c t ee a lto a prv d g dei s o f rh r l i a wo k . M e ho Th c i c l x ei n e o ah tr b ai n nd o i e ui l f r u t e ci c l ne n rs t ds e l a e p re c s f ni
s mma ie u rz d. T lnc lo t o s f 4 p te t wih a h c r i o u d r e t r d or q e y c t ee he ci ia u c me o 1 7 ain s t tc y ad a wh n e 8 w n a ife u nc ah t r
r d or q e c c t ee a l t n or ain s i t c y a d a n u d p r n d r g 1 y a s a if u n y ah tr b ai f p t t e o e w t a h c r i i o r e at h me t u n e r we e i 5 r
昆 明 医学 院学 报
2 1 , ( ) 8 -9 00 8 :8 2
CN 3—1 4 / 5 o 9 R
J u n l fKu mig M e ia ie st o r a n n dc l o Unv ri y
R C F A治 疗快速 性心 律失 常 的临床分 析
盖起 明 ,薛 强 ,左 明鲜 ,邓 洁 ,尹 昵 ,张小 勇 ( 昆明 医学院 附属延 安 医院心 内科 ,云 南心血 管病 医院 ,云 南 昆 明 6 0 5 ) 50 1
[ 要] 目的 摘 作.方法 顾性分 析.结果 分析 总结 经导管射频消融 ( F A 治疗 快速性心律 失常 的疗 效 ,以进 一步指导 临床工 RC )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V T A R )患者 80例 ,计有旁道 8 9条 ,其中左侧 旁开展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 常 1 5 a的工作进行总结 ,对 14 8 7例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 回

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1268例临床分析

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1268例临床分析

高。烧 伤后 机体铁分布改变可解释 为 : 伤后大量 红细胞 损 烧 伤被巨嗜细胞俘获 , 获后的铁无法有效 释放供红 细胞循 环 俘 使用, 故造成贫血 的发生 。 本 研究 还尝试 用酶联 免疫检 测仪 代替分 光光度 计测 定
吸光度 , 线性关 系 良好 , 样 品用量 少 (0 ) 这 为研 究机 且 10 ,
白求恩军 医学 院学报 (oma f e ueMit yMei l ol e20 Ju l t n la oB h ir dc l g)08年 l aC e 2月第 6 卷第 6期

32 ・ 5
脾脏铁含量 上升 , 脾脏铁/ 肝脏 铁 比值 也显 著升高 , 这种 铁分 布变化也被 认为是贫血 的特征之一 l , 6 这进一 步证 实烧伤性 J
5 杨峻 明, 戴水 田, 安桂枝 , . 等 烧伤所致贫血 的实验 室研 究 . 中华 医 学杂志 ,9 86 (1 :3.4 . 18 ,8 I )6860
6 R y C Ma o N, k HH, p n I ta He c d n a t co i e t e ta s Ak a ,e 1. p i i n i r b a p p i r n — mi l d g ncmiee hb t e tr so he a e ao i a ci c x i i fa u e ft n mi f n mma in. lo 2 0 1 9 l f t o B o d, 0 7, 0
例。房室结折 返性心 动过速 ( v R )5 。室性心动过速和 室性早搏 6 , A N T 43例 2例 房性心动过 速 l , 8例 心房扑动 l , 房颤动 3 7例 心 6
例。射频消融总成 功率为 9 .%, 中房室结双径路和左侧房室 旁道介导 的阵发性室上速 射频消融成 功率高达 9 .%。射频 消 75 其 98 融术后复发率为 2 4 .%。并 发症发生率为 0 7 .9%, 中 2 其 例患者并发永久性 I。 I 房室传导阻滞而安置永久性 心脏起搏器 。结 论 I 射频 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 常安全 、 有效 、 成功率高 、 并发症发生率低 。适合 于各类人群 , A R 以 V T和 A N T V R 的效果最佳 。

心导管射频消融术质量控制标准

心导管射频消融术质量控制标准

心导管射频消融术质量控制标准
1.心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是通过心导管将射频电流引入心脏内,以销蚀特定部位的心肌细胞、消除病灶、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

射频电流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导入心脏组织后,在局部产生阻抗性热效应,导致不可逆的干燥性坏死。

其创伤范围小,因而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2.术前禁食、进水6小时,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

术后3~5天每日复查心电图,遵医嘱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

3.注意有无局部出血、血肿、血气胸、血栓栓塞、房室传导阻滞、心脏压塞等并发症。

4.其余同心导管检查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心律失常—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表单1EPSRFCA

心律失常—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表单1EPSRFCA
□一级护理
□心电、血压和血氧饱 和度监测
临时医嘱:
□描记12导联心电图
□Holter
□信号平均心电图(按 需)
□平板运动试验(按需)
□遗传性心律失常基因 检测(按需)
□心脏卬⑺(按需)
□抗心律失常药(按需)
□补充电解质(按需)
长期医嘱:
□心内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心电、血压和血 氧饱和度监测
临时医嘱:
□心理及生活护理
□心理及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相关治 疗和检查活动
变异
口无口有,原因:
口无口有,原因:
口无口有,原因: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3天(手术日) 术前术后
住院第4天 (手术后第1天)
诊 疗 工 作
□ ^WECG
□术后伤口观察。
□术后给予抗菌药物
(必要时)
□EPS + RFCA术后患者 有植入ICD指证,转 入“建0植入术流程”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注意事
项,预约复诊时间
□将出院记录的副本交给居
口准备出院带药
如果患者不能出院,在病程记录中 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的方案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心内科护理常规
□全麻下建0植入术后护

□一级护理
临时医嘱:
□调整抗心律失常药
□X线胸片
□Holter
□术后ICD程控
出院医嘱:
□ICD植入术的患者出院(或住院第9
□心悸、心慌
□漏搏感
首选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
血流动力学 不稳定
晕厥前症状
□头晕
□乏力
□虚汗
□面色苍白
静脉麻醉后直流电转复

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处理及预防

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处理及预防

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处理及预防
余爱萍
【期刊名称】《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5(015)002
【摘要】射频消融术(RFCA)是介入心脏病学的一项重要进展,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

但RFCA是一种有创伤的治疗手段,难免有并发症的发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并对各种并发症及时进行处理,加强护理非常重要。

现对我院接受RFCA治疗87例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总页数】1页(P129)
【作者】余爱萍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宁波,315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术前体位活动指导对预防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J], 李宇萌
2.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J],
3.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J], 徐宇红
4.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J], 沈小清;张妮娜
5.术前体位活动指导对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J], 居鹤婷; 李佳英; 冯秋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射频消融治疗特殊类型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

射频消融治疗特殊类型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

射频消融治疗特殊类型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
李文清;郝献芳;叶丽君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年(卷),期】2007(023)003
【摘要】@@ 经导管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是近年来心脏病治疗学中重大的进展之一[1].1987年,在Huang[2]及其合作者首次应用射频能量采用闭胸式导管技术消融房室结以来,采用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越来越普遍.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李文清;郝献芳;叶丽君
【作者单位】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肺静脉相关的心房颤动合并其他类型快速心律失常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经验[J], 杨东辉;黄丽萍;杨延宗;刘少稳;高连君;夏云龙;李世军;林治湖
2.心理护理及治疗护理在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J], 孙欣
3.特殊类型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 [J], 张金盈;董建增;邱春光;陈庆华;陈魁;张彦周;李凌
4.射频消融治疗特殊类型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 [J], 李文清;郝献芳;叶丽君
5.特殊类型“慢——快”型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后的随访[J], 徐日新;何胜虎;屠莉莉;顾翔;李寿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内电激动标测-RVOT
频发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通常情况下不需要治疗。对于
伴有明显症状的患者,可考虑使用药物
治疗。对该类患者选择消融治疗也有较
高的成功率
室早的消融治疗

基本与室速的消融方法类似
Thank You
RFCA
射频消融治疗是怎么回事?
心内科 陈太波
RFCA的机制


高频交流电 电极头与组织界面电热 效应,使目标组织发生 凝固性坏死 温度可人为控制,有效 的温度为50-80℃
RFCA的机制
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室性心动过速(VT) 心房扑动(AFL) 心房颤动(AFIB) 早搏(PVC,PAC)
正常经房室结传导:向心性
显性预激的消融
隐性预激的消融
心动过速时,标测消融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消融

为什么能够折返?


存在快径和慢径;快径传导快,不应期长; 慢径传导慢,不应期短。 由于快径与慢径不同的传导特性,适当时机 便会造成在快径与慢径之理 论上都可以造成折返。
消融治疗的成功率与安全性

PSVT消融成功率99%以上,复发率 2%~ 5%,大多再次消融成功
并发症可有:心包填塞、房室传导阻滞、 出血、血栓栓塞、冠状动脉损害等;我 国统计总的并发症发生为1.8%

消融治疗术前与术后

术前 术后



卧床时间 穿刺点观察 血栓栓塞的预防

术后部分病人有时可能会出现心动过速 发作的感觉(但并没有发作),此现象 可持续1~2个月。
心房扑动-射频消融


右房峡部线形消融 一型房扑治疗成功率可达90-95%以上,复 发率小于5% II型房扑的消融还需要探讨
心房纤颤
•局灶机制(阵发性房颤)
•局灶消融 •维持机制(慢性房颤)
•左房线性分割
室速的消融治疗

一般局限于非器质性心脏病 标测分为起搏标测和激动标测。
起搏标测-12导联心电图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消融

怎么确定存在慢径?

通过电生理检查,发现房室结传导存在双径 现象,即跳跃现象,可确定存在慢径。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消融

什么是跳跃?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消融

如何消融?

依靠解剖定位
房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通过心内标测,寻找房速发作时心房电位最 早出现的地方。房早的消融同样道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房性心动过速(AT)
心内标测
穿刺途径:
冠状窦:颈内静脉
CS
HRA
希氏束:股静脉 右房:股静脉 右室:股静脉
HIS
RVA
消融导管(大头):股动 脉或股静脉
心内标测
心内电生理检查


利用不同的刺激方法确定心律失常的机 制 诱发心动过速 治疗后进行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