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苏教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2专题 《氓》课件
氓
情境导入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 研读课文 课文小结 布置作业
爱情是人类的永恒主题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浪漫;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追求;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
不见,如三岁兮。”
——相思;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无悔;
左盼右盼不见你的影,不由得泪水簌簌的掉下来。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载……载……:一边…… 边……] 一等再等到底见你来,眼泪不干就把笑口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体:卜筮的卦象。咎:灾祸] 。 只为你求神问过卦,卦词儿偏偏还不坏。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财物,这里指嫁妆] 我让你打发车儿来,把我的嫁妆一起带。
1-2章,追叙恋爱生活。姑娘既痴情,又温柔, 充满幸福的憧憬。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沃若:新鲜润泽的样子] 桑树叶儿不曾落,又绿又嫩真新鲜。 于(xū)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叹息声] 斑鸠儿啊,见着桑葚千万别嘴馋!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男子的通称。耽,沉迷。] 姑娘们啊,不要同男子迷恋爱情!
大雅 颂
小雅
周颂 商颂 鲁颂
风
民间乐歌
雅
宫廷乐歌
颂
宗庙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舞歌
赋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包括一般陈述和
铺排陈述两种情况。
比 “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
兴 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字词正音
听录音,诵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读音。
氓:méng 蚩:chī 愆:qiān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及:同。 ] 当初说过和你过到老,这样到老那才真够冤,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8课诗经《氓》课文
诗经《氓》原文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予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伴。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氓》译文农家小伙笑嘻嘻,抱着布币来换丝。
原来不是来换丝,找我商量婚姻事。
我曾送你渡淇水,直到顿丘才告辞。
并非我要拖日子,你无良媒来联系。
请你不要生我气,重订秋天作婚期。
我曾登那缺墙上,遥望复关盼情郎。
望穿秋水不见人,心中焦急泪汪汪。
既见郎从复关来,有笑有说心欢畅。
你快回去占个卦,卦无凶兆望神帮。
拉着你的车子来,快用车子搬嫁妆。
桑叶未落密又繁,又嫩又润真好看。
唉呀班鸠小鸟儿,见了桑堪别嘴馋。
唉呀年青姑娘们,见了男人别胡缠。
男人要把女人缠,说甩就甩他不管。
女人若是恋男人,撒手摆脱难上难。
桑树萎谢叶落净,枯黄憔悴任飘零。
自从我到你家来,多年吃苦受寒贫。
淇水滔滔送我回,溅湿车帘冷冰冰。
我做妻子没过错,是你男人太无情。
真真假假没定准,前后不一坏德行。
结婚多年守妇道,我把家事一肩挑。
起早睡晚勤操作,累死累活非一朝。
家业有成已安定,面目渐改施残暴。
兄弟不知我处境,见我回家哈哈笑。
净思默想苦难言,只有独自暗伤悼。
“与你偕老”当年话,老了怨苦更增加。
淇水虽宽有堤岸,沼泽虽阔有边涯。
回顾少年未婚时,想你言笑多温雅。
海誓山盟还在耳,谁料翻脸变冤家。
违背誓言你不顾,那就从此算了吧。
附:诗经《氓》赏析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
苏教版必修四《氓》课件
语气 差错
但男子行为上有过失。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男子的品行却不专一) 男子的爱情没有定准,
无 准则 三心二意
在他的品德上三心二意。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多年来作为你的妻子,
wéi 作为 没mǐ有 家务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不以操持家务为劳苦 (家中的劳作没有不干的)。 早起晚睡,
早sù起
一日,一天 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风:多是各地民歌; 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 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赋、比、兴是诗经的最基本,最常用的主要三 种表现手法之一。
《诗经》三种表现手法
朱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熹 的 解
释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 死何为?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不是我有意拖延日期, 而是你没有好的媒人来求婚。
qiāng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请你不要生气,
把……当做 就把秋天订为我们的婚期。 愿,请
chéng guǐ yuán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登上那垮塌的土墙,
登上
连词,表目的,来 来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没有看见复关,
zài 眼泪泪流不断的样我子的眼泪不断掉下来。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秦风 无衣》
补充(成语) 1、二三其德 时而二,时而三。形容没有一定的主张。(二三:没有定准) 2、夙兴夜寐 早起晚睡,形容勤劳。(夙:早。兴:起来。寐:睡)
3、白头偕老 夫妇共同生活到老。常用以称赞婚姻美满。(偕老:一同到老)
4、总角之交 指儿时就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指代幼年)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专题《氓》教学课件(共35张PPT)
无形,容没词有活。用作准名则词。。 贫苦的生活。
围(三着j心iā车n二)子意,的。浸布湿幔。。不差专错一不,,专这指一里变。指了爱心情。
译文:桑树凋落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坠落。自从我嫁到你 家,多年来过着贫苦的生活。淇水的水势很大,浸湿了车上 四周的布幔。我对爱情始终如一,男子却怀有二心。男子的 行为没有准则,在品德上三心二意。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 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 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指想示。代代词词,,这你,指代违誓反言。。语思气了想词结,连,考用终虑,止。加。强语气,表示感叹。
译文:本想与你百年偕老,如今年老了却使我产生怨恨。淇 水也有岸,沼泽总有边。少年时代多么欢乐,有说有笑是那 样的开心。当年的誓言是多么的诚恳。不想现在却变了心。 违反誓言不念情,那就让这场爱情了结了吧!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的它东读(于西作x,,sūj通粮ìi时ē“)食,吁,”意感”意为叹。。“词另供。外养当, 给……吃”。
之间的结桑构之助词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
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
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连(词d,ān和),,跟迷,恋同,。沉溺用。法同“桑通之“未脱落””,。解尚脱且。,还。
《氓》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氓》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氓》,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诗文的背景、作者、文学特色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领会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懂得珍惜美好时光,努力提高自己,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背景、作者、文学特色等基本知识。
2. 诗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1. 诗文中的难点词汇、句子结构的解析。
2. 诗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2. 采用提问、讨论、解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3.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诗文中所描绘的景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诗文的背景、作者、文学特色等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文,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诗文中的难点词汇、句子结构,解析诗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体会。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能力。
七、教学反思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
高中教材《氓》注释研究——以苏教版和人教版为例
高中教材《氓》注释研究——以苏教版和人教版为例摘要《氓》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诗经》当中,而《诗经》诞生的年代相较于大部分文学作品而言都更为久远,因此字句也就更为晦涩难懂,学生更需要借助课下注释来读懂本诗,进而把握诗歌所传达的情感。
因此,研究《氓》这一篇目的注释内容就显得尤为必要。
当前学术界有关古诗文注释的研究成果已经较为丰富,然而单独把《氓》作为研究对象的却寥寥无几。
关于《氓》的研究,大多数人仍然停留在教学设计或个别字词的音形义层面,对不同版本教材注释内容不同的比较研究就更为稀少。
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将以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间的差异为切入点对《氓》的课下注释进行研究,旨在为教材的编写和本文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建议。
论文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首先论证比较分析两种版本教材《氓》选篇课下注释的必要性。
接着从注释的数量与内容两个方面对比分析两版教材课下注释的不同,比较后发现:两版教材注释大体一致,但也有一版作注而另一版未作注、同一注释对象作注内容不同等现象。
第二章为论文重点章节,侧重从注音、字词释义两个角度探讨人教版、苏教版《氓》一文注释存在的问题。
在注音方面,《氓》一文注释存在不当注而注、未解释读音变化发生的原因等问题。
在字词释义方面,则存在注释术语混用、注释存在分歧、注释存在偏误等。
此外还对注释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
第三章针对存在的诸多问题分别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三个方面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在教材编写方面,编写者应该明确统一的注释标准、限定清晰的注释内容、听取专家和师生的意见及建议;在教学方面,教师要培养自身批判性思维、利用差异推进学生合作探究、指导学生自主学会利用大型工具书等;在学习方面,学生要加强文言知识的积累、自主扩大课外阅读数量。
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研究的成果与不足,表明了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下注释;《氓》A study on the rabble annotation of high school textbooks——taking Jiangsu version and Pep version as examplesAbstractThe Common People is selected from the earliest collection of realistic poetry The Book of Songs in China, however,The Book of Songs is much older than most literary works,the words are therefore mor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students also need to read the poem with the help of notes after class,and then grasp the emotion conveyed by the poem.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necessary to study the annotated content of the rabble.At present, academic research on ancient poetry annotation has been relatively rich,yet The Common People has been studied by very few people alone.In the study of it, most people remain at the level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or the phonological meaning of individual words,there are few 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different notes in different versions of textbooks.Therefor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ll tak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extbook of the people's education edition and the textbook of the Jiangsu education edi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study the out-of-class annotation of The Common People,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compilation of the textbook and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this paper.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The first chapter demonstrates the necessity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wo versions of the textbook,then the differences in the number and content of notes between the two edition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The notes in the two editions are roughly the same,however, there are cases where one edition is annotated and the other is not annotated,at times, the same comment object for different content and so on phenomenon.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key chapter,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annotation in the jiangsu edition and people's education from the two angles of pronunciation and interpretation.In phonetic transcription,there are serious problems such as some notes should not be annotated,no explanation why the pronunciation changes.In terms of word interpretation,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mixeduse of annotation terms and the divergence of annotation.In addition, the reasons for these problems in annotation are analyzed systematically.The third chapt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ving strategies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extbook compilati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I n the compil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editors should make clear and uniform annotation standards and limit the annotation contents to th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of experts, teachers and students.In terms of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cultivate their own critical thinking and use differences to promote students' cooperative inquiry and guide students to independently learn to use large reference books.In learning, students should strengthen the accumul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knowledge to expand the number of extracurricular reading.The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e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of this paper and indicates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efforts.Key words:Senior Chinese education in China;Class notes;The Common People目录摘要 (III)Abstract (V)绪论 (1)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1)二、研究对象 (3)三、研究现状 (3)四、研究方法 (7)第一章《氓》选篇注释的比较与分析 (8)第一节不同版本教材对比研究的必要性 (8)第二节苏教版和人教版《氓》选篇基本情况 (9)一、原文内容及注释数量比较 (9)二、苏教版及人教版《氓》注释内容比较 (11)第二章高中教材《氓》注释存疑分析 (14)第一节字音注释 (14)一、注音情况 (14)二、注音存在的问题 (14)第二节字词义注释 (17)一、注释术语问题 (17)二、注释存在争议 (18)三、注释存在偏误 (21)四、不当注而注 (23)第三节《氓》注释存疑的原因分析 (24)一、古诗文自身的特殊性 (24)二、缺乏统一的注释标准 (25)三、对学情的错误预估 (25)四、教材的倾向性不同 (26)第三章高中教材古诗文注释问题的解决策略 (28)第一节关于教材编写的解决策略 (28)一、明确统一的注释标准 (28)二、限定清晰的注释内容 (29)三、定期听取专家和师生的意见 (30)四、建立严格的校对体系 (31)第二节关于教师教学的解决策略 (32)一、培养自身的批判性思维 (32)二、利用差异开展探究学习 (32)三、指导学生自主利用工具书 (33)第三节关于学生学习的解决策略 (33)一、主动积累文言知识 (33)二、提高课外阅读量 (34)结语 (36)参考文献 (38)附录 (42)致谢 (51)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52)绪论一、研究缘起及意义(一)研究缘起高中语文教材主要包括四大基本系统,分别是:范文系统、助读系统、知识系统和作业系统,其中助读系统又可以分为图像类、提示类、注释类、练习类、附录类这五种。
氓-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件(共18张PPT)
安定
(诚恳的样子)(第二人称,你)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这,代誓言) (止,了结)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
根据上面的概括,这首诗如果按照情节的发展
可以分成几个层次?
一 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恋爱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二 男女恋人相思、结婚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三 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1)女主人公婚前婚后形成对比。
婚前:幸福“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 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婚后:痛苦“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劳累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精神痛苦,辛苦而又蒙受 耻辱
(2)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
婚前:忠厚“氓之蚩蚩”、 “信誓旦旦” 。
婚后:变心、凶暴“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 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
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疏通课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
(主谓之间)
(非,不是)
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就) (渡) (到达)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
(拖延)
(愿,请)
秋以为期。
(介词 把)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
(毁坏、倒塌/墙) (连:来)
(没有,无)
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
(早起晚睡)
(实现,遂顺)
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第五章:补叙多
(自身) (伤心)年的苦楚和处境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共同,一起)
泮 宴:①安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2专题 《氓》名师课件2
2. 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你认为“氓”是 个什么样的人?
参考意见:1、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 在 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 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
2、性格影响。
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时的一个代表性 的人物。在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的感情是真挚的,但 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的渐衰,他的爱情也 随风而去,全然不念往日的恩爱,无情地遗弃了妻子, 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始乱终弃的家伙。
··
诗 经 卫 风 氓
学习字词(正音)
氓:méng 将:qiāng 筮: shì 徂: cú 罔: wǎng 咥:xì
蚩: chī 垝:guǐ 咎: jiù 汤:shāng 靡:mǐ 隰: xí
愆: qiān 垣: yuán 陨: yǔn 渐:jiān 夙:sù 泮:pàn
文
氓之蚩蚩— 媸
言 知
怨恨, 沉痛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五 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
决绝 六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清醒, 刚强
问题探究: 1. 《氓》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几组对比来。
析:(1)女主人公婚前婚后形成对比。
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我”生活幸福,温柔、纯真、热情。
泣涕涟涟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以我贿迁 古义,财物,赠送
今义,贿赂,用财物收买
古今义
体无咎言
体:古义——卜筮的卦象 今义——身体
三岁食贫 三岁:古义——多年
今义——三岁的年龄
女也不爽
爽:古义——差错 今义——爽快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氓》85
《氓》教学设计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金沙高级中学曹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理解《氓》的含义及掌握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能力目标:1、抓住对比,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
2、熟读成诵,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1、同情《氓》的女主人公不幸的爱情遭遇。
2、使学生探究课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及领会赋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教学难点】1、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中人物情感。
2、背诵课文【教学方法】1、讨论法。
2、诵读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些唯美的句子都是出自哪里呢?——《诗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经》中的诗篇《氓》。
(二)《诗经》的相关知识:《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
《诗经》按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板书),,今天所学的《氓》就属于《卫风》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三)听录音,注音。
(四)集体朗读。
提示:四言诗的诵读节奏,一般读成“二/二”节拍,逗号稍短促,句号稍拖长,章节之间要比句间停顿更长些。
(五)整体感知课文提问:刚刚大家都读了这首诗,对它应该有了个初步了解,谁能告诉我说了一个什么故事?明确:《氓》是一首叙事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女主人公与“氓”从初恋、结婚到被遗弃的痛苦经历,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女性形象,故事相当完整。
(六)疏通课文字词。
(七)思考:谈谈本文中最打动你的地方。
第二课时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听一个女子倾诉了他凄美的爱情故事,那么这个故事里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地方呢?请大家谈谈看。
(学生一一发言,大家交流感受,预计时间15分钟)(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补充遗漏细节,预计时间15分钟)一、汇总学生可能标书的感受如下:1不见复关,涕泣涟涟。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单元-氓ppt课件
[常识·速览] [识作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 诗歌305篇。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 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内容上包括:①社会政 治诗,对生活愤懑忧伤,抒发感慨,对政治或赞美或讥讽、抨击;②爱情诗, 歌颂美丽的爱情;③史诗,记载民族的历史,歌颂祖先的功勋;④反映兵役、 劳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不幸。《诗经》中的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 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 咏唱的特点。
乘彼 垝 垣,以望 复关。不 见复关,泣 涕 登上那倒塌的墙,遥望那复关。没有看见复关,我的眼泪
涟
涟。
既见复 关,载 笑载言。
乘:登上。
簌簌地掉下来。终于看见了复关,我就又说又笑。彼:那。垝
垣:倒塌的墙壁。垝,毁坏,倒塌。以:用法同“而”。复关: 重关,这里指男子居住的远方城关。泣:低声哭泣。涕:泪。
) ) )
【答案】 (1)动词,愿,请/动词,扶,持/名词,将领/助词,无实义/动 词,带领,率领 (2)语助词,乃,就/动词,充满,满/名词,年,岁 (3)同 “忒”,过失,偏差/数词作动词,不专一,有二心,跟“壹”相对 (4)动词, 无,没有/动词,倒下 (5)动词,实现,遂顺/副词,终于/动词,成功,实现 (6)介词,把/连词,表目的,来/介词,用/介词,因为/副词,通“已”,已经/ 介词,凭
涟涟:泪流哭泣的样子。 尔卜尔筮, 体 载:语助词,乃,就。 你用龟板、蓍(shī)草占卦,
无咎
言。以 尔 车来, 以 我 贿 迁。
没有不吉利的预兆。你用车来接我,我带上 财物嫁给你。
《氓》苏教版
《史记· 孔子世家》也说:“古者 《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取其重, 取可施于礼义。……305篇,孔子皆 歌弦之。”一般认为,现存的《诗经》 基本上经孔子删汰选编而成的。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我 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 是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政治 上主张严格遵守“礼”,特别强调 “仁”,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做出了 重大贡献,整理编定了古代的文化典 籍《诗经》《尚书》《礼记》《乐》 《周易》《春秋》。其言论,主要记 载在《论语》中,其思想,从汉朝后, 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那个人忠厚老实,
忠厚的样子 Méng chī 同“非”,不 是 交换财物,交易 拿着布匹来换蚕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其实不是真的来换蚕丝,
走近,靠近 而是到我这里来商量婚事的。 我送你渡过淇水,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一直送到顿丘。 到 不是我故意拖延日期,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而是你没有好的媒人。 qiān 延误
《诗经》的语言特点及手法
“赋”是“敷陈其事而 直言之”,即直陈其事,描 述一件事情的经过; “比”是“以彼物比此 物”,即打比方,用一个事 物比喻另一个事物; “兴”字的本义是 “起”,是“先言他物以引 起所咏之辞”,是从一个事 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
《诗经》的语言特点及手法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 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 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赋”即“铺陈其事”,即直接 的叙事和抒发感情。包括一般陈述 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这种铺陈排 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关于“赋”的手法的运用,我们在 初中就学过。如《木兰诗》中的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 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 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 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氓》苏教版
《氓》苏教版《<氓>苏教版》《氓》是《诗经》中的一首著名诗篇,被选入苏教版语文教材。
这首诗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讲述了她从恋爱到婚姻,最终被抛弃的悲惨经历,生动地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女性在爱情和婚姻中的无奈与悲哀。
诗中的女子在年轻时与氓相识相恋。
氓最初表现得憨厚老实,对女子百般殷勤,让女子陷入了爱情的漩涡。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这段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氓假装来换丝,实则是来商量婚事的情景。
女子在爱情面前没有太多的防备,轻易地相信了氓的甜言蜜语,以为找到了可以托付终身的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子的命运开始发生了转折。
在婚后,氓逐渐暴露出了他的本性。
他对女子不再温柔体贴,而是变得粗暴和冷漠。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女子日夜操劳家务,却得不到氓的一丝感激和关爱。
她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还要忍受氓的变心和背叛。
更让人心痛的是,氓在外面有了新欢,竟然毫不留情地抛弃了曾经深爱的女子。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女子感到无比的委屈和愤怒,她自问自己没有做错什么,为何会遭到这样的对待。
但在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她的反抗显得如此无力。
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女性的地位低下和命运的悲惨。
女子在婚姻中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一旦嫁入夫家,就只能依附于丈夫。
如果丈夫变心,她们往往只能默默忍受,无处申诉。
这种不平等的婚姻制度,给无数女性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伤害。
从文学角度来看,《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先,它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塑造了一个丰满而真实的女性形象。
女子的喜怒哀乐、内心的挣扎和痛苦都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其次,诗歌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样的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苏教版的教材中,《氓》的入选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氓》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学习重点】1.掌握《诗经》的相关常识,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2.分析把握诗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体会女人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一、文学常识《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原本叫做“诗”,因其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并收录诗歌305首,所以又称“诗三百”。
到了汉代,被儒家奉为经典(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才更名为“诗经”。
(“五经”与“六经”的区别是“六经”本是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儒家经典。
其中《乐经》已失传,所以通常称“五经”。
《诗经》按其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主要是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多属于现实主义作品,后人把它和屈原的浪漫主义作品《离骚》并称为“风骚”。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可分为赋、比、兴三种。
“赋”,朱熹在他的《诗集传》中说:“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铺陈直叙,它不借助于更多的形象化的修辞手段,而是直截了当地铺陈叙述,把要表达的内容有层次地叙述出来,给人以明确完整的印象。
“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它是用打比方的方式使被比喻的事物形象生动,以增强诗的感染力量。
“兴”,就是托物起兴,即先写自然界的事物(山川草木、鸟兽虫鱼、风云雨雪、日月星辰),然后再由物及人,或写人的情绪,或写人的情感,或写人的心理,或写人的容貌,或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等等。
正所谓“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即由此物引起他物。
如歌中唱的“鱼儿离不开水呀,瓜儿离不开秧。
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
《诗经》中运用“兴”的方法大致有三种情况:象征、联想、比喻。
如:由雎鸟成双和鸣、相依相恋的情景,联想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以盛开的艳丽桃花象征新娘的美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周南•桃夭》);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卫风•氓》)来比喻女子年青的时候美丽的容貌。
部编苏教高中必修4《氓》张雨婷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2017青年教师汇报课作课人:张雨婷1文言文专题复习之《氓》教案【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巩固基础字词、深入理解诗歌,熟练掌握诗歌中文言常识?培养对诗歌的感悟力和理解能力。
?掌握比兴的表现方法。
2、【学习重点】基础字词、比兴手法的掌握3、【学习难点】比兴手法、链接高考考点【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文学常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社会生活。
原本只称《诗》,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b.《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c.《诗经》表现手法可分为赋、比、兴三类,与 |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三、基础字词、内容串讲第一节:之:主谓之间取独蚩蚩:忠厚老实的样子匪:通非,不是即:靠近谋:商量涉:渡诃第二节:乘:登上垝垣:破颓的墙以:连词表目的,来复关:诗中男子的居住地,借代在复关的男子第三节:之:主谓间取独沃若:新鲜润泽的样子于:通“吁”,叹息声耽:沉迷第四节:陨:坠落徂:往汤汤:水势很大的样子渐:浸湿帷裳:围着车子的布幔爽:差错贰:有二心罔:无极:准则|2017青年教师汇报课作课人:张雨婷2第四节:靡:没有室劳:劳苦的家务活夙兴:早起言:句首助词既:已经遂:满足心意至于:达到……的地步第五节:及:和,与怨:怨恨淇:淇水。
隰:低湿的地方泮:通畔,岸、水边总角:古时儿童两边梳辫,如双角,指少年时代四、比兴手法赋: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打比方,即以彼物比此物。
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
思考:诗中哪些诗句是比兴句?好处是什么?明确:“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作用:①结构上:A.叙事中插入比兴句,避免了平铺直叙。
B.起过渡作用。
②内容上:比兴句唤起人丰富的联想。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分别比拟女子容颜的润泽和衰老,并推测女子年长色衰是“氓”变心的重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shì 卦象不吉利 jiù 预兆 占卜
你用龟甲蓍草占卦, 卦象没有不吉利的预兆。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用 把
用你的车来接我, 财物,指嫁妆我就把嫁妆搬到你家。
总结
• 第一部分 • 1-2章,追叙恋爱生活。姑娘既痴情,又温 柔,充满幸福的憧憬。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史记· 孔子世家》也说:“古者 《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取其重, 取可施于礼义。……305篇,孔子皆 歌弦之。”一般认为,现存的《诗经》 基本上经孔子删汰选编而成的。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我 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 是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政治 上主张严格遵守“礼”,特别强调 “仁”,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做出了 重大贡献,整理编定了古代的文化典 籍《诗经》《尚书》《礼记》《乐》 《周易》《春秋》。其言论,主要记 载在《论语》中,其思想,从汉朝后, 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诗经》的语言特点及手法
《诗经》的语言特点: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 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常常采用重 章叠唱的形式,大量使用双声、叠韵、 叠字的语汇。《诗经》是中国诗歌,乃 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 《诗经》的重章叠唱: 《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来表达思想 感情,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 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 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充分 的抒发了情怀。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 词。风、雅、颂都得名于音乐,三类名称系按所 配乐曲的性质所划分。 “风”包括周南、召南、邶(bè i)、庸、卫、 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 (bīn)等15国风,是各诸侯的土风歌谣,大部 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 共160 篇,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风” 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 思乡 《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 南调。各国国情不同,民歌的风格也有区别。比 如郑风,它歌唱爱情,就比别的国家要大胆,要 放肆(郑风淫)。
《诗经》中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 西周初期,根据《尚书》上所说, 《豳风· 鸱鸮(chī xiāo)》为周 公姬旦所作。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 期中叶,据郑玄《诗谱序》,是《陈 风· 株林》,跨越了大约600年。关于 《诗经》的收集和编选,有“王官采 诗”和“孔子删诗”的说法。 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删诗说不可信。 但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吾自 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 所,”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 只不过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古乐失 传,《诗三百》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 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集。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无 准则 三心二意
男子的爱情没有定准, 在他的品德上三心二意。
第四章概说自己的不平遭遇。“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使用了“兴”的手法。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没有 家务 wéi 作为 mǐ
多年来作为你的妻子, 家中的劳作没有不干的。 早起晚睡, 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你的心愿)已经满足了, 就逐渐对我凶狠起来了。
• 3---5章追叙婚后的不幸生活。其中的3、4 两章采用了“兴”的手法,与后文诗意相 连,含有隐喻。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原想)和你白头到老,与,同 共同但相伴到老会使我怨恨。
淇水(再宽)总也有个岸, 低湿的地方(再大)也有个边。 xí 低湿的地方 通“畔”,边岸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回想少年时的快乐, 指代少年时代欢乐 欢乐和悦的样子 我们有说有笑,欢乐和悦。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你的)誓言真挚诚恳, 没有想到你会违背誓言。 诚恳、诚心诚恳的样子 违反
“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 (4篇)和商颂(5篇),共40篇。 颂是宫廷用于宗庙、祭祀的舞曲、 歌词。 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 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 思乡 形见绌,诗味不多。从思想性和艺 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 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 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 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 生 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 压迫与反 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 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 所反映。可以说,《诗经》从各个侧面广泛 思乡 地展示了古代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图景, 是周代社 会的一面镜子。而《诗经》的语言 是研究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 的最重要的资料。
卫风· 氓
诵读提示: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 成“二、二”节拍,即读二字后稍 作延长或停顿。
•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 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主谓之间
通“吁”,叹词 xū
桑树没有落叶的时候, 润泽的样子 它的叶子新鲜润泽。 唉,斑鸠啊, 不要贪吃桑葚。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男子 迷恋
唉,女子啊, 不要同男子沉溺于爱情中。
男子沉溺于爱情之中, 还可以解脱。 女子沉溺于爱情之中, 就无法解脱了。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主谓之间 tuō 通“脱”,解脱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那个人忠厚老实,
忠厚的样子 Méng chī 同“非”,不 是 交换财物,交易 拿着布匹来换蚕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其实不是真的来换蚕丝,
走近,靠近 而是到我这里来商量婚事的。 我送你渡过淇水,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一直送到顿丘。 到 不是我故意拖延日期,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而是你没有好的媒人。 qiān 延误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第三章总说自己的生活教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使用了“兴”的手法 。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主谓之间 往,到 cú
桑树落叶的时候, 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下来。 它 顺承 坠落,掉下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自从我嫁到你家后, 多年 贫苦的生活 多年来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
淇水波涛滚滚, 浪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 cháng 水势很大的样子 shāng 溅湿,浸湿 jiān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女子又没有什么过错, 但男子在他的品行上却不专一。 加强语气 差错 不专一
愿,请
qiāng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请你不要生气,
把„„当做
就把秋天订为我们的婚期。
登上那垮塌的土墙, 登上倒坍的墙壁 chéng guǐ yuán 连词,表目的,来 来遥望复关。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没有看见复关, 我的眼泪不断掉下来。 眼泪泪流不断的样子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已经看见复关了, 我就又说又笑。 已经 zài 又,且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早起 sù 一日,一天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了解 语助词 Xì 笑的样子
语助 已经 称心如意,使得到满足 词
我的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 都讥笑我啊。
静下来想想我的处境, 只能独自悲伤了。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自身 伤心
第五章细诉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内心痛苦
第二部分
诗经简介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 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的305首诗歌,反映了 500年间的社会生活。《诗经》分为“风” (即15国风,大多为民间歌谣)、“雅” (又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创 作的宫廷乐曲歌词)、“颂”(宗庙祭祀 乐歌)三大类。 • 《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 道路。
诗经简介 2
• 《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普遍采用“赋”、 “比”、“兴”的艺术手法。 • “赋”:陈述铺叙的意思。 • “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 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 “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 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
卫风 . 氓(méng)
• 《卫风 . 氓》表现女主人公从恋爱、 结婚到被遗弃的生活经历和怨恨感情, 鲜明的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 的妇女形象。 • 全诗六章,以“我”(女主人公)的 口吻叙述,采用对比写法。
《诗经》的语言特点及手法 “比”也就是譬喻和比拟。是《诗经》 开创的修辞方法。如《信天游》中的 “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产党是我们的 领路人。” “兴”即借用别的事物作为开头,再 引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诗经》中 的“兴”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内 容作铺垫。“兴”是《诗经》首创的修 辞形式,也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 比较独特的手法。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 一章诗的开头。大约最原始的“兴”, 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 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兴的 运用,极大地加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 动性,使它更具艺术感染力。如初中学 过的《关雎》“关关雎鸠,在河……”
《诗经》的语言特点及手法
“赋”是“敷陈其事而 直言之”,即直陈其事,描 述一件事情的经过; “比”是“以彼物比此 物”,即打比方,用一个事 物比喻另一个事物; “兴”字的本义是 “起”,是“先言他物以引 起所咏之辞”,是从一个事 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
《诗经》的语言特点及手法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 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 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赋”即“铺陈其事”,即直接 的叙事和抒发感情。包括一般陈述 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这种铺陈排 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关于“赋”的手法的运用,我们在 初中就学过。如《木兰诗》中的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 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 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 闻黄河流水鸣溅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