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水分生理

合集下载

植物的水分生理

植物的水分生理
10MPa),作物吸水困难。
第四节 植物的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 (transpiration) -植物体内的水 分以气态散失到 大气中去的过程。
一、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和方式
(一)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1.蒸腾拉力是植物吸水与转运水分的主要动 力 2.促进木质部汁液中物质的运输 3.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夏季,绿化地带的气温比非绿化地带的气温 要低3-5 ℃) 4.有利于CO2的吸收、同化
(二)渗透作用
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 象
由渗透作用引起的 水分运转
a.烧杯中的纯水和 漏斗内液面相平; b.由于渗透作用使 烧杯内水面降低而
漏斗内液面升高
(通过渗透计可测 定渗透势、溶质势)
(三)植物细胞可以构成一个渗透系统
原生质层:包括 质膜、细胞质 和液泡膜看成 一个半透膜 液泡内的细胞 液含许多溶解 在水中的物质, 具有水势。
➢风干种子中,处于凝 胶状态的原生质的衬 质势常低于-10MPa, 甚至-100MPa,所以吸 胀吸水就很容易发生。
➢未形成液泡的幼嫩细 胞能利用细胞壁的果 胶、纤维素以及细胞 中的蛋白质等亲水胶 体对水的吸附力吸收 水分。
降压吸水
-因ψp的降低而引发的细胞吸水 ➢蒸腾旺盛时,导管和叶肉细胞的细胞
蔓陀萝叶气孔 小麦叶气孔
引起气孔运动的主要 原因是:保卫细胞的 吸水膨胀或失水收缩
细胞的压力势 (press potential)
原生质体、液泡 吸水膨胀,对细胞 壁产生的压力称为 膨压(turgor pressure)。 胞壁在受到膨压 作用的同时会产生 一种与膨压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的壁 压,即压力势。
➢压力势一般为正值,它提高了细胞的水势。 ➢草本植物叶肉细胞的压力势,在温暖天气的午后为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

2. 角质层蒸腾:叶片,5 %~10%左右
3. 气孔蒸腾:叶片,可占蒸腾总量的 80%~90%。 (三)蒸腾作用的指标(3种) 1.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 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通过蒸腾作用所散失水 分的量称为蒸腾速率,也可称为蒸腾强度。一般用每小时每平方米叶面积蒸腾水量的克数表 示(g.m-2.h-1或 mg.dm-2.h-1 )。现在国际上通用 mmol.m-2.s-1来表示蒸腾速率。 2.蒸腾效率(transpiration ratio TR) 指植物在一定生长期内有光合作用所积累的干物质与 蒸腾失水量之比,也就是每蒸腾1kg水所形成干物质的g数。常用 g.kg-1 表示。
ψw=ψS+ψm+ψP+ψg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1、纯水的水势(ψ0w) 所谓纯水是指不以任何物理的或者化学的方式与 任何物质结合的水,完全是自由水,纯水的水势为0。
2、溶质势(ψS) 指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 在标准大气压下,溶液的水势就等于其溶质势,溶液的溶质越多,其溶质势 越低,且任何一种溶液的水势均低于纯水的水势而为负值。在渗透体系中, 溶质势表示了溶液中水分子潜在渗透能力的大小,所以,溶质势又可称为渗 透势。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二、水的移动 水的移动方式有3种式:扩散、集流和渗透作用。 (一) 扩散 是物质分子(包括气体分子、水分子、溶质分 子)从高浓度(高化学势)区域向低浓度(低化学势)区域 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 (二)集流 是指液体中成群的原子或者分子(例如组成 水溶液各种物质的分子)在压力梯度(水势梯度)的作用下 共同移动的现象。 (三)渗透作用 是物质依水势梯度移动。指溶液中的溶 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现象。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共54张PPT)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共54张PPT)

水分通过胞间连丝的吸收。移动速度较慢。

由于水势梯度引起水分进入中柱后产生 的压力。
和 现象可以证明根压的存在。
伤流(bleeding)
吐水(guttation)
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溢 从未受伤叶片尖端或边缘向
出液体的现象
外溢出液滴的现象
水、无机盐、有机物、植物激素(细胞 分裂素)。
伤流液的数量和成分,可以作为根系活 力强弱的指标。
lower epidermis more than in the upper epidermis.
• In grain plants, those distribution is nearly equal in the lower epidermis to in
the upper epidermis.
• T—absolute temperature
• 植物细胞膜的特点—生物膜(质膜、液泡
膜),半透膜,选择透性,水分子易于通 过,而对溶质则有选择性;而且细胞液与 外界溶液具有Ψw 差。
• 质壁分离(Plasmolysis)和质壁分离复原
( Deplasmolysis)现象可以验证之。
高浓度溶液中, 细胞失水,质壁 分离。
扩散 依浓度梯度进行,短距离运输 集流 依压力梯度进行,长距离运输
A. 单个水分子通过膜 脂双分子层进入细胞
B.多个水分子通过水孔蛋白形成的水
通道进入细胞
水分移动需要能量做功,该动力来自于 渗透作用。
渗透作用:
通过半透膜移动的现象。
发生条件:半透膜,膜两边有浓度差。
1 mol物质的自由能。
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用Ψ表示,
0.5
0
-0.5

第1章 植物水分生理

第1章 植物水分生理
水的化学势差。
2、水势
水势(water potential):是指在等温等压下,体系
中每偏摩尔体积的水与纯水的化学势差。
ψw=(μw-μwO)/ Vw,m μwO :纯水的化学势。 μw-μwO :表示水的化学势差,单位为J/mol。 Vw,m :表示水的偏摩尔体积,单位为m3/mol。是指在恒温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
水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环境条件。植物一切正常生 命活动只有在细胞含有一定的水分状况下才能进行; 否则,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阻,甚至死亡。所 以,在农业生产中,水是决定收成有无的重要因素之 一。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就是这个道理。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称为植物的水分代谢(water metabolism)。
植物细胞高含水量及水的不可压缩性,使细胞产生 静水压,维持一定的紧张度,使植物保持固有姿态。 5、水调节植物体温和环境气候
水份可维持体温相对稳定。蒸腾散热,调节体温; 低温时灌水护苗;高温干旱时灌水调节温度和湿度。
早春寒潮降临时,秧田灌水可保温抗寒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一、植物细胞的水势
1、自由能与化学势 系统中物质总能量=束缚能+自由能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水分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第三节 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第四节 植物的蒸腾作用 第五节 植物体内水分向地上部分的运输 第六节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第一节 水分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一、水分子的结构
二、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1、高比热容 2、高气化热 3、高溶解热 4、水的密度 5、水的蒸汽压 6、水的内聚力、粘附力和表面张力 7、水的高抗张(拉)力及不可压缩性 8、水的介电常数及溶解性

名词解释00403

名词解释00403

名词解释第一章水分生理1.渗透势:也称溶质势,渗透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的水势。

2.压力势:是指细胞的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种作用力,与此同时引起富有弹性的细胞壁产生一种限制原生质体膨胀的反作用力。

3.质外体:是指植物体中的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木质部导管的连续系统。

4.共质体:是指由胞间连丝将细胞的原生质联系起来的连续系统。

5.质外体途径:是指水分或溶质只通过质外体,即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木质部的导管,为被动运输,速度快。

6. 共质体途径:是指水分或溶质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率较慢。

7.跨膜途径:是指水分或溶质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通过液泡膜,故称之为跨膜途径。

移动速率较慢。

8.细胞途径:共质体途径和跨膜途径同称为细胞途径。

移动速率较慢。

9.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称为渗透作用。

渗透作用是水分跨膜运输的动力。

10.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片),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11.蒸腾速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

一般以每小时没平方米叶面积蒸腾水量的质量表示。

12.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

一般为孕穗期和灌浆期。

13.水分生理:水分的吸收、水分在质外体内的运输和水分的排出,称为水分生理。

14. 质壁分离:植物细胞由于液泡失水而使原生质体和细胞壁分离的现象称为质壁分离。

第二章矿质营养1.矿质营养: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称为矿质营养。

2.被动运输:是指离子(或溶质)跨过生物膜不需要能量,是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运输的方式。

被动运输包括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

3. 主动运输:是指离子(或溶质)跨过生物膜需要代谢供给能量,是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运输的方式。

被动运输包括质子泵和离子泵。

4.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中有通道蛋白构成的孔道,控制离子通过细胞膜。

植物生理学整理版

植物生理学整理版

植物⽣理学整理版第⼀章植物的⽔分⽣理●⽔势:⽔溶液的化学势与纯⽔的化学势之差,除以⽔的偏摩尔体积所得商。

●渗透势:亦称溶质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的⾃由能,因⽽其⽔势低于纯⽔⽔势的⽔势下降值。

●压⼒势:指细胞的原⽣质体吸⽔膨胀,对细胞壁产⽣⼀种作⽤⼒相互作⽤的结果,与引起富有弹性的细胞壁产⽣⼀种限制原⽣质体膨胀的反作⽤⼒。

●质外体:植物体内原⽣质以外的部分,是离⼦可⾃由扩散的区域,主要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导管等部分。

●共质体:指细胞膜以内的原⽣质部分,各细胞间的原⽣质通过胞间连丝互相串连着,故称共质体。

●渗透作⽤:⽔分从⽔势⾼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根压:由于⽔势梯度引起⽔分进⼊中柱后产⽣的压⼒。

●蒸腾作⽤:指⽔分以⽓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主要是叶⼦),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蒸腾速率:植物在⼀定时间内单位叶⾯积蒸腾的⽔量。

●内聚⼒学说:以⽔分具有较⼤的内聚⼒⾜以抵抗张⼒,保证由叶⾄根⽔柱不断来解释⽔分上升原因的学说。

●⽔分临界期:植物对⽔分不⾜特别敏感的时期。

1.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和1mol/L 蔗糖溶液中,细胞的渗透势、压⼒势、⽔势及细胞体积各会发⽣什么变化?答:在纯⽔中,各项指标都增⼤;在蔗糖中,各项指标都降低。

2.从植物⽣理学⾓度,分析农谚“有收⽆收在于⽔”的道理。

答:⽔,孕育了⽣命。

陆⽣植物是由⽔⽣植物进化⽽来的,⽔是植物的⼀个重要的“先天”环境条件。

植物的⼀切正常⽣命活动,只有在⼀定的细胞⽔分含量的状况下才能进⾏,否则,植物的正常⽣命活动就会受阻,甚⾄停⽌。

可以说,没有⽔就没有⽣命。

在农业⽣产上,⽔是决定收成有⽆的重要因素之⼀。

⽔分在植物⽣命活动中的作⽤很⼤,主要表现在4个⽅⾯:⽔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

细胞质的含⽔量⼀般在70~90%使细胞质呈溶胶状态,保证了旺盛的代谢作⽤正常进⾏,如根尖、茎尖。

如果含⽔量减少,细胞质便变成凝胶状态,⽣命活动就⼤⼤减弱,如休眠种⼦。

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第一章水分生理(一)名词解释自由水:远离植物细胞原生质胶体颗粒而可以自由移动的水分。

束缚水:又叫结合水,由于植物细胞原生质胶体颗粒紧密吸附而不易流动和流失的水分。

水势:溶液中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蒸腾速率:又称蒸腾强度或蒸腾率,是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

蒸腾效率:也称蒸腾比率,是指植物每蒸腾1kg水所形成干物质的克数。

水分临界期:指植物在生命周期中对水分缺乏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

(二)问答题1、植物细胞的水势由哪几部分组成?说明成熟植物细胞从萎蔫到充分膨胀的过程中,各个组分的变化情况。

含水体系的水势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水势(ψw)= 溶质势(ψs)+衬质势(ψm)+压力势(ψp) +重力势(ψg)。

对于一个已形成液泡的成熟细胞来说,其ψw=ψs+ψp。

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细胞体积会发生变化,渗透势和压力势因之也会发生改变。

在细胞初始质壁分离时(相对体积=1.0),压力势为零,细胞的水势等于渗透势,两者都呈最小值(约-2.0MPa)。

当细胞吸水,体积增大时,细胞液稀释,渗透势増大,压力势増大,水势也増大。

当细胞吸水达到饱和时(相对体积=1.5),渗透势与压力势的绝对值相等(约1.5MPa),但符号相反,水势为零,不吸水。

蒸腾剧烈时,细胞虽然失水,体积缩小,但并不发生质壁分离,压力势就变为负值,水势低于渗透势。

2、简述气孔运动机理的无机离子泵学说。

无机离子泵学说又称K+泵假说。

在光下,K+由表皮细胞和副卫细胞进入保卫细胞,保卫细胞中K+浓度显著增加,溶质势降低,引起水分进入保卫细胞,气孔就张开;暗中,K+由保卫细胞进入副卫细胞和表皮细胞,使保卫细胞水势升高而失水,造成气孔关闭。

这是因为保卫细胞质膜上存在着H+-ATP 酶,它被光激活后能水解保卫细胞中由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生成的ATP ,并将H+从保卫细胞分泌到周围细胞中,使得保卫细胞的pH 升高,质膜内侧的电势变低,周围细胞的pH 降低,质膜外侧电势升高,膜内外的质子动力势驱动K+从周围细胞经过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的内向K+通道进入保卫细胞,引发气孔开张。

植物的水分生理

植物的水分生理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名词解释水势: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渗透压:恰好能够使从半透膜一侧通过到另一侧的水分子数目平衡的在较高浓度溶液的液面上施加的额外压强称为渗透压。

质外体:由细胞壁及细胞间隙等空间(包含导管与管胞)组成的体系。

渗透作用:指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以半透膜(允许溶剂分子通过,不允许溶质分子通过的膜),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现象。

思考题4.水分是如何进入根部导管?水分优势如何运输到叶片?答:进入根部导管有三种途径:①质外体途径: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

②跨膜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通过质膜,还要通过液泡膜。

③共质体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这三条途径共同作用,使根部吸收水分。

根系吸水的动力是根压和蒸腾拉力。

运输到叶片的方式:蒸腾拉力是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使水分在茎内上升到达叶片,导管的水分必须形成连续的水柱。

造成的原因是:水分子的内聚力很大,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从而使水分不断上升。

5.植物叶片的气孔为什么在光照条件下会张开,在黑暗条件下会关闭?答:气孔运动主要受保卫细胞的液泡水势的调节。

调节保卫细胞水势的渗透调节物有下列几种。

因为光照时保卫细胞内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水势降低,周围的水分流向保卫细胞,气孔就开(1)K+:在保卫细胞质膜上有ATP质子泵,分解由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产生的ATP,将H+分泌到保卫细胞外,使得保卫细胞的pH升高。

质膜内侧的电势变得更负,驱动K+从表皮细胞经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钾通道进入保卫细胞,再进入液泡。

在K+进入细胞内时,还伴随着少量氯离子的进入,以保持保卫细胞的电中性。

保卫细胞中积累较多的钾离子和氯离子,水势降低,水分进入保卫细胞,气孔就张开。

(2)苹果酸:照光下,保卫细胞内的二氧化碳用于光合碳循环,pH升高,导致淀粉分解生成PEP与二氧化碳反应,形成草酰乙酸转变成苹果酸,苹果酸和氯离子共同平衡钾离子。

植物生理学植物的水分生理

植物生理学植物的水分生理
*高水势外液中(低渗溶液) 细胞吸水 体积增大 图 *等水势外液中(等渗溶液) 细胞水分交换动态平衡 体积不变 *低水势外液中(高渗溶液) 细胞失水 体积变小(咸菜、果脯等制作)
➢水孔蛋白(AQPs):一种存在于生物膜上的、分子量为28,000 、具有通透水分功能的内在蛋白。也称之为水通道蛋白。 (图)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称为植物的水分代谢(water metabolism)。
植物从环境中不断吸取水分,以满足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 但是,植物又不可避免地要丢失大量的水分到环境中去。这样就形 成了植物水分代谢的三个过程: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水分在植 物体内的运输、植物通过气孔排出水分。(图)
➢ 导管上部呈开放状态,不产生压力,于是水柱就在指向上方 的压力下向上移动。
这样就形成了根压
有人指出:根压是由于根内外皮层存在水势梯度而产生的一种 现象,它可作为根产生水势差的一个量度,但不是一种动力,因 为水流的真正动力是水势差.
2. 被动吸水
动力――蒸腾拉力
➢ 蒸腾拉力(transpirational pull):指因为叶片蒸腾作用而产 生的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图)
ψw=ψs+ψp
Ⅱ.植物细胞吸水达到紧张状态 ψw=0,ψs = -ψp 体积最大 , 细胞吸水能力最小。
Ⅲ.植物细胞初始质壁分离状态 ψw =ψs,ψp=0 体积最小,细胞吸水能力最大。
Ⅳ.植物细胞水为蒸汽状态 ψp<0, ψw≤ψs+ψp
三、相邻细胞间水分的运转
相邻细胞的水分移动方向决定于两细胞间的水势差异,
或边缘的水孔向外溢 出液滴的现象。
✓吐水现象可作为根 系活动的生理指标, 并能用以判断植物苗 长势的强弱。 ★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水分存在的两种状态:束缚水和自由水。

束缚水:靠近胶粒而被胶粒吸附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不参与代谢作用,含量与植物抗性大小有密切关系。

自由水: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参与代谢,与植物代谢有关。

植物细胞吸水主要有三种方式:扩散,集流和渗透作用。

扩散是一种自发过程,指分子的随机热运动所造成的物质从浓度高的区域向浓度低的区域移动,扩散是物质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适合于短距离迁徙。

集流是指液体中成群的原子或分子在压力梯度下共同移动。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此外还有吸胀吸水(未形成液泡的植物细胞)降压吸水(压力降低引起)土壤中的水分可以分为:重力水、毛细管水和束缚水重力水:指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土壤颗粒间的空隙下降的水分毛细管水:存在于土壤颗粒间毛细管内的水分束缚水:土壤颗粒或土壤胶体的亲水表面所吸附的水合层,植物一般不能利用根吸水的途径有三条:质外体途径、跨膜途径和共质体途径。

(后俩者为细胞途径)质外体途径: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的部分移动,阻力小,所以这种移动方式速率快跨膜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通过质膜还要通过液泡膜共质体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率较慢水势:相同温度下一个含水的系统中一偏摩尔体积的水与一偏摩尔体积纯水之间的化学势差称为水势。

把纯水的水势定义为零,溶液的水势值则是负值。

根系吸水的两种动力:根压(主动)和蒸腾拉力(被动)。

根压:生理活动引起的靠根部水势梯度使水沿导管上升的动力。

(离子通过主动运输从内皮层进入中柱,水势降低)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溢出液体的现象。

流出的汁液是伤流液。

吐水:从未受伤叶片尖端或边缘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

由根压引起,判断根系生理活动的指标。

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子),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植物生理学-第一章植物水分代谢

植物生理学-第一章植物水分代谢
i:解离系数,C:溶质浓度 R:气体 常数,T:绝对温度
细胞中含有大量溶质,其溶质势为各 溶质势的总和。
(2)压力势(pressure potential)
由于压力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改变的 数值,用ψp表示。
原生质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压力, 而细胞壁对原生质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 这就是细胞的压力势。
(3)衬质势(matric potential)
Ψm :衬质势,由于细胞胶体物质亲 水性和毛细管对自由水的束缚而引起的水 势降低值。恒为负值。
未形成液泡的细胞有一定的衬质势(如干燥 种子的可达-100MPa)。
干燥种子的水势:ψw = ψm
已形成液泡的细胞衬质势很大,但绝对值很小 (趋于零),可忽略不计,故具有液泡的成熟细胞:
2.水势单位: 帕(Pa)、巴(bar)、大气压
(atm)。
兆帕(MPa) 1Mpa=106 Pa
1bar (巴)=0.1 MPa
=0.987 atm (大气压)
1标准atm=1.013×105 Pa
=1.013 bar
化学势是能量概念,单位为J/mol [J=N(牛 顿)·m],
偏摩尔体积的单位为m3/mol,
细胞吸水情况决定于细胞水势。 典型细胞水势ψw是由3个势组成的:
ψw = ψs +ψp+ ψm
水 渗 压衬 透 力质
势 势 势势
(1)溶质势(solute potential) 渗透势(osmotic potential)
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体系水 势降低的数值。用ψs表示。
ψs =ψπ=-π(渗透压)=-iCRT
两者相除并化简,得N/m2,成为压力单位帕Pa
这样就把以能量为单位的化学势转化为以压力为 单位的水势。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1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1
(重力势是水分因重 力下移与相反力量相 等时的力量。 )
压力势 细胞壁在受到膨压作 草本植物叶肉细胞的ψ p,在温暖天气的 用时会产生与膨压大 午后为0.3~0.5MPa,晚上则达1.5 MPa ψp
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壁压,即压力势, ψ p一般为正值.
特殊情况下ψ p也可为负值或零,初始质 壁分离时,细胞的ψ p为零;剧烈蒸腾时, 细胞壁出现负压,即细胞的ψ p呈负值
细胞渗透吸水的三种情况
Ø 植物细胞置于浓溶液中,由 于细胞壁的伸缩性有限,而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大,当 细胞继续失水时,原生质层 便和细胞壁慢慢分离开来, 这种现象被称为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Ø 把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在水势较高的稀溶液或清水中, 外液中的水分又会进入细胞,液泡变大,原生质层很快会恢 复原来的状态,重新与细胞壁相贴,这种现象称为质壁分离 复原。利用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可以判断细 胞死活,同时,也证明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2.细胞的压力势 原生质体、液泡吸水膨胀, 对细胞壁产生的压力称为膨压 (turgor pressure)。 细胞壁在受到膨压作用的同时 会产生一种与膨压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壁压,即压力势。
Ø 压力势一般为正值,它提高了细胞的水势。 Ø 草本植物叶肉细胞的压力势,在温暖天气的午后为0.3~ 0.5MPa,晚上则达1.5MPa。 Ø 在特殊情况下,压力势也可为等于零或负值。 例如初始质壁分离时,细胞的压力势为零; 剧烈蒸腾时,细胞壁出现负压,细胞的压力势呈负值。
(七)植物细胞间的水分移动
相邻两个细胞之间水分移动的方向,取决于两 细胞间的水势差,水分总是顺着水势梯度移动。
Ψπ = -1.5MPa Ψp = 0.7MPa Ψw = -0.8MPa

植物生理学-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植物生理学-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一、名词解释1.水分代2.自由水3.束缚水4.扩散5.集流6.渗透作用7.水势8.渗透势9.压力势10.衬质势11.质外体途径12.共质体途径13.根压14.蒸腾拉力15.聚力学说16.蒸腾作用17.蒸腾速率18.蒸腾系数19.蒸腾比率20.水分临界期21.跨膜途径二、缩写符号翻译1. ψw2. ψp3. ψm4. ψs5. ψπ6. MPa7. WUE三、填空题1.植物细胞吸水方式有、和。

2.简单扩散是物质依而移动,集流是物质依而移动,而渗透作用是物质依而移动。

3.植物散失水分的方式有和。

4.植物细胞水分存在的状态有和。

5.细胞质含水较多呈状态,含水较少呈状态。

6.自由水/束缚水比值越大,则代;其比值越小,则植物的抗逆性。

7.一个典型细胞的水势等于;具有液泡的细胞的水势等于;干种子细胞的水势等于。

8.形成液泡后,细胞主要靠吸水。

9.风干种子的萌发吸水主要靠。

10.溶液的水势就是溶液的。

11.溶液的渗透势决定于溶液中。

12.在细胞初始质壁分离时,细胞的水势等于,压力势等于。

13.当细胞吸水达到饱和时,细胞的水势等于,渗透势与压力势绝对值。

14.相邻两细胞间水分的移动方向,决定于两细胞间的。

15.植物根系吸水方式有:和。

16.证明根压存在的证据有和。

17.叶片的蒸腾作用有两种方式:和。

18.某植物制造10克干物质需消耗5公斤水,其蒸腾系数。

19.小麦的第一个水分临界期是,第二个水分临界期是。

20.常用的蒸腾作用的指标有、和。

21.影响气孔开闭的因子主要有、和。

22.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子主要是、、和。

23.田间一次施肥过多,作物变得枯萎发黄,俗称,其原因是土壤溶液水势于作物体的水势,引起水分外渗。

24.可以较灵敏地反映出植物的水分状况的生理指标有、、和。

25.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的灌溉方式有、和。

四、选择题1.植物的根系结构中,共质体是指()。

A.原生质B.胞间连丝C.细胞壁D.导管和管胞2.一般而言,进入冬季越冬作物组织自由水/束缚水的比值:()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规律3.有一个充分为水饱和的细胞,将其放入比细胞液浓度低10倍的溶液中,则细胞体积:()A.变大B.变小C.不变D.可能变小,也可能不变4.水势单位用帕(Pa)表示,一般用兆帕(MPa),两者关系为()A. 1MPa=l06PaB. 1MPa=105PaC. 1Pa=106MPaD. 1Pa=105Mpa5.已形成液泡的细胞,其衬质势通常省略不计,其原因是:()A.初质势很低B.衬质势不存在C.衬质势很高,绝对值很小D.衬质势很低,绝对值很小6.充分浸泡大豆和水稻子粒,结果大豆种子膨胀的体积比水稻的大,原因主要是大豆种子()。

植物生理学 第一章

植物生理学 第一章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束缚水自由水水分在植物细胞内通常呈束缚水和自由水两种状态。

束缚水——靠近胶粒而被胶粒吸附束缚不已自由流动的水分。

自由水——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

这两种状态水分的划分是相对的,他们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扩散集流渗透作用植物细胞吸水主要有三种方式:扩散、集流和渗透作用,最后一种方式是前两种方式的组合,在细胞吸水中占主要地位。

扩散——是一种自发过程,指由于分子的随机热运动所造成的物质从浓度高的区域向浓度低的区域移动,扩散是物质顺着浓度梯度向下移动。

不需要能量,适合于水分短距离的(如细胞间)迁徙。

集流——指液体中成群的原子或分子在压力梯度下共同移动。

(如水分在木质部中远距离运输,水分从土壤溶液流入植物体。

)集流是物质一压力梯度向下移动。

水分集流与溶质浓度梯度无关。

渗透——指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而移动的现象。

渗透作用是物质依水势梯度而移动。

水势——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纯水的自由能最大,水势也最高,纯水的水势定为零。

溶液的水势为负值。

溶液越浓,水势越低。

细胞水势由渗透势(溶质势)、压力势、重力势和衬质势。

渗透势——(负值)在标准压力下,等于溶液的水势,决定于溶液中溶质颗粒(分子或离子)总数。

温带生长的大多数作物叶组织的渗透势在-1~-2Mpa,而旱生植物叶片的渗透势很低,达-10Mpa。

压力势——(正值)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增加水势的值。

重力势——(正值)水分因重力下移与相反力量相等是的力量,重力组分通常省略不计。

衬质势——(负值)细胞胶体物质如蛋白质、淀粉粒、纤维素等亲水性和毛细管(凝胶内部的空隙)对自由水束缚而引起水势降低的值。

未形成液泡的细胞具有较低的衬质势,已形成液泡的细胞的衬质势只占整个水势的微小部分,也常忽略不计。

根压蒸腾拉力根系吸水有两种动力:根压和蒸腾拉力,后者较为重要。

根压——由于水势梯度引起水分进入中柱后产生的压力。

根压把根部的水分压倒地上部,土壤中的水分便不断补充到根部,就形成了根系吸水过程,这是由根部形成力量引起的主动吸水。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② 代谢理论 认为呼吸释放的能量参与根系的吸水
过程。
根压是根系主动吸水的动力
2、蒸腾拉力(transpirational pull)
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是指水分以 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从体内散 失到体外的现象。
蒸腾拉力是根系被动吸水的动力
根压一般不超过0.2MPa, 只能使水分上升20.4m。
(2)压力势
由于压力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改变的数值,用ψp 表示。
原生质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压力,而细胞壁对原生质会 产生一个反作用力,这就是细胞的压力势。细胞压力势一般为正 值,只有在蒸腾过旺时为负值。
(3)重力势
由于重力存在而使体系水势改变的数值,
用ψg表示 。
当体系的两个区域高度相差不大时, 重力势可以忽略不计。
2. 共质体途径(symplast pathway):是指水分从
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plasmodesma)移动 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共质体是细胞质的连续体。
3. 跨膜途径(transmembrane pathway):是指水分从 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通过质膜和液泡膜。
二、根系吸水的动力 1、根压(root pressure):0.05-0.5MPa (1) 伤流(bleeding )现象
途径:气孔
叶面扩散层
大气
蒸腾速率大小的决定因素: 气孔下腔和外界之间的蒸气压差
内部因素
❖ 气孔的频度 ❖ 气孔的大小 ❖ 叶片内部的面积
时间较长,就形成无氧 呼吸,产生和累积较多 酒精,根系中毒受伤, 吸水更少。
(3)土壤温度
低温能降低根系的吸水速率
① 水分本身的黏性增大,扩散速率降低;
② 细胞质黏性增大,水分不易通过细胞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原生质呈现溶胶状态时,植物代谢旺盛;凝胶状态时,代谢缓慢, 但对不良环境的抗性增大。
1、3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1. 水分是原生质的主要成分 (70~90%),水分的多少决定植物代谢 活动的强弱。 2. 水分是代谢过程的反应物或产物。
3. 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4. 水分使植物保持固有姿态,枝叶挺立,以进行各种活动(光合作 用在缺水10~12%时受影响,缺水20%明显受抑制)。
渗透作用示意图
植物细胞可以看作一个渗透系统,质壁分 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可以证明。
渗透吸水 植物细胞与环境溶液构成渗透系统 质壁分离现象
高渗溶液
质壁分离(plasmolysis)与质壁分离复原(deplasmolysis)
通过质壁分离现象可以: •判断细胞死活
•测定细胞渗透势
3、 植物细胞水势的组成
§ 1、植物对水分的需要 1、1植物的含水量
⑴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
• 水生植物90%;旱生地衣6%,一般植物55~85%
⑵同一植物生长在不同环境含水量有变化
⑶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和不同组织含水量不同
生长旺盛部位如根尖、芽、幼叶60~90%; 生长缓慢部位如主干35~60%;体眠种子5~15%
凡生命代谢活动旺盛处含水量高。
2. Ψp is

the pressure potential(压力势)
压力势是指外界(如细胞壁)对细胞的压力而使水势增大的值. 规定在标准 状况下(1atm)下溶液的压力势为0,膨胀的细胞其压力势>0,而在剧烈蒸腾 时细胞压力势<0 。
3. Ψg 是重力势(gravity potential),是水分因为重力下移与相反力量相等时的力量。
• B物质从体系1→体系2,当 μB <0时,可自发发生,不需能; 反之不能自发发生。
3.)水势
在植物生理学中,通常不用水的化学势而用水势来 考虑水做功的能量,以及其流动。
定义为体系中水的化学势与同温同压下纯水化学势 的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或称为偏摩尔体积水的 化学势,用Ψ表示。
Ψ= (μw-μw0)/Vw 单位(Nm/mol)/(m3/mol)
水孔蛋白的两篇文献
• Chrispeels Maarten J., Crawford Nigel M., and Schroeder Julian I. . (1999) Proteins for Transport of Water and Mineral Nutrients across the Membranes of Plant Cells. The Plant Cell, 11:661–675 • 侯彩霞,黄昊,汤章程。植物细胞的水孔蛋白。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7,33(2):151-156
细胞间水分移动
甲细胞
已细胞
Ψs=-8巴 Ψp=4巴 Ψw=-4巴
Ψs=-10巴 Ψp=5巴 Ψw=-5巴
•问题:
(1)甲、乙两细胞,甲放在0.4M的蔗糖溶 液中,充分平衡后,测得其渗透势为-0.8RT; 乙放在0.3M的NaCl溶液中,充分平衡后,测得 其渗透势为 -0.7RT,假定i蔗糖=1,iNaCl=2, 问① 甲、乙两细胞谁的压力势大:②取出两细胞后 紧密接触,水分流动方向如何?③若破坏细胞 壁和质膜,水分又如何流动?
0.6
0.4 0.2
39.8
39.0 37.8
几种常见化合物水溶液的水势
溶液 纯水 0
ψw(MPa)
Hoagland营养液
海水 1mol · -1蔗糖 L 1mol· -1KCl L
-0.05
-2.69 - 2.50 - 4.50
2、渗透作用是指水透过半透膜的一种迁移方式, 它是物质依浓度梯度和压力梯度移动的过程,渗 透作用是由膜两侧的水势差所驱动的。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的水势
§3 根系吸水及水分向上运输
1.3.1 植物根系吸水 1.3.1.1 根系吸水的部位
水分跨膜运输途径示意图(Buchanan et al. 2000) A.水分子通过水孔蛋白形成的水通道 B.水分子通过膜脂间隙进人细胞
水孔蛋白的结构(依据Buchanan et al. 2000修改)
水孔蛋白的三维结构模型 (引自Maeshima, 2001)
2003年诺贝尔奖
• 10月8日诺贝尔化学奖名单上的两位科学家是美 国人阿格雷(Peter Agre)和麦金农 (Roderick MacKinnon),他们的发现都涉及到 了“细胞膜上的通道”。 • 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生物化学教授 Agre 发现了水孔蛋白。 • 洛克菲勒大学的MacKinnon完成了一项几乎不可 能的任务:绘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张钾离子通道 (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图。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Chapter 1 Plant Water Metabolism
• Contents in brief: Absorption of water Transport of water Loss of water(transpiration) Irrigation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植物对水分的需要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第三节 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第四节 蒸腾作用 第五节 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 第六节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单位:帕斯卡(Pa),巴(1bar=105Pa),Mpa, atm(1标准 大气压=1.01325×105Pa) 规定纯水的水势为0,溶液为负值。
水总是从水势高处向水势低处流。
4. ) 偏摩尔体积(partial molar volume V):在恒温恒压下,向一足够 大的某一浓度的溶液中加入1mol的物质, 引起体系体积的变化量; 也可以说是在恒温恒压下,1mol某组分在体系中所体现出来的体积。 如20℃,1atm下1mol甲醇的体积是40.5cm3,向任何体积的纯甲醇 中加入1mol甲醇,体积都 会增加40.5cm3,但如果是向甲醇的水溶 液中加甲醇,体积的增加就不再是40.5cm3 ,而是小于40.5cm3 。故 称为偏摩尔体积。 甲醇/水溶液的摩尔分数 1:0 0.8 甲醇的偏摩尔体积 40.5 40.4
成熟的有液泡的植物细胞水势时只考虑:
ψw = Ψπ + ψp;
另外,干种子:Ψ=Ψm;质壁分离时:Ψw= Ψπ
植物细胞吸水的方式
•一般说来,植物细胞在形成液泡前,是 靠吸胀作用(imbibition)吸水,即通过 亲水胶体的低衬质势吸水,而在形成液泡 后靠渗透作用吸水。这些方式都是被动的, 不消耗代谢能。 •细胞间水流的方向:高水势细胞→低水 势细胞。
二、集流(mass flow):是指液体中成群的原子或分子在 压力梯度下的共同移动。动力为压力梯度。 植物体内水分的集流主要通过质外体,尤其是导管系统。 细胞间水分集流则通过膜上的水孔蛋白(aquaporin),包 括质膜上和液泡膜上的内在蛋白。
水分的跨膜运送与水孔蛋白
•水孔蛋白(aquaporin)是 一种位于质膜、液泡膜 和某些细胞器膜上的主 要内在蛋白(MIP), MW26~30KD,它由6个 α-helix跨膜而成通道, 允许水分子通过。 •水分通过水孔蛋白迁移 的速度远远大于通过脂 双分子层的速度。
5. 水分能使细胞保持紧张度,细胞只有处于膨胀状态才能扩大、 分裂,这是植物生长、繁殖的基础。
6. 水可以调节环境微气候,增加湿度,改善土壤及地表大气成分, 具生态作用。
§2 、植物细胞对水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吸收
•植物细胞吸水主要有3种方式:扩散、集流和渗透 作用。
一、扩散(diffusion):水分子的随机热运动所造成的水 分从浓度高的区域向浓度低的区域移动。动力为浓度梯度。
即细胞对抗水分因为重力作用下移的力量。
4. 在提到干种子、细胞壁、干土壤时,经常提到水势的另 一组分——衬质势ψm
ψm is the matric potential (衬质势)
衬质势是由于胶体物质的亲水性和毛细管对水的束缚 而引起水势降低的值。 一般说,在植物细胞形成液泡前衬质势很低(负值很 大),而在形成液泡后衬质势很小。
测定含水量的指标: • 含水量=(鲜重-干重)/鲜重 ×100% WC=(FW-DW)/FW ×100%
• 相对含水量=(鲜重-干重)/(饱和鲜重-干重) ×100% RWC=(FW-DW)/(SFW-DW) ×100%
干重的测定:105 ℃杀青15 min,85 ℃烘干至恒重(一般48 h)。
1、2 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
三、渗透作用(osmosis) 动力为水势梯度。 水势的概念及水的迁移
1、自由能、化学势、水势
1. )自由能(free energy):体系内可以用于做功的能量。而束缚 能(bound energy)是不能用于做功的能量。
2. )化学势( chemical potential):指一个体系中,在恒温恒压下 1mol某物质的自由能(偏摩尔自由能),用μ表示。它衡量物质 反应或做功的能量。规定纯水的化学势为0焦耳/摩尔(N m/mol)。
•水分在植物体内以束缚水和自由水两种状态存在。 束缚水(bound water):是指牢固地与细胞内的胶体颗粒吸附而不易 流动的水。 自由水(free water):距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移动的水。
•自由水可参加细胞的各种代谢活动,而束缚水不能。
•自由水与束缚水的比例决定了原生质胶体所处的状态:比例大时, 原生质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颗粒之间联系弱,胶体呈溶液状态, 这种胶体称为溶胶sol;反之,原生质胶粒相互联结成网状而水分子 分布于网眼中,胶体失去其流动性而凝结为固体的状态,称为凝胶 gel。
本书内容
• 第一篇 植物的物质生产和光能利用
包括水分生理、矿质营养和光合作用
• 第二篇 植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
包括呼吸作用、有机物代谢(次生代谢)、有 机物运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