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神弦曲【唐】李贺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呕心沥血的苦吟之诗──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

呕心沥血的苦吟之诗──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在唐代的诗人中,李贺是一个奇才,由于他在诗歌创作中广采博取,搜奇猎艳,驰骋自己丰富的想像力,用新奇诡异的语言,描绘出许多令人惊叹的神秘而幽美的艺术境界,有人甚至称他为“鬼才”。
他虽然只活了27岁就离开人世,可以说是夭折了的年轻诗人,却留下了许多构思奇特、风格独具的诗歌作品,令后世的读者赞叹不已。
毛泽东就曾经极力向陈毅推荐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
”(《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在唐代,曾经流传过很多关于李贺的故事。
有个故事说,李贺每天早上骑着一头瘦驴,背上背着一只破旧的背囊,就出门了。
路上想到什么好的诗句,就当即记下来,塞进背囊里。
晚上回到家,他的母亲就叫仆人接过背囊,把里面写了诗句的纸条统统倒出来。
看到儿子写下的诗句,他的母亲常常叹息说:“我的儿啊,你非得把心都呕出来才肯罢休吗?”这个故事说明,李贺的诗都是苦吟之作,并不是天才的妙句偶得。
更有传奇色彩的是,据说李贺将死的时候,在大白天忽然见到一个穿红衣服的人,骑着一条红色的龙,手里拿着一块木板,上面的文字也不知道是用上古时代的篆文还是石鼓文写的,嘴里嚷着要带李贺走。
李贺也看不懂上面写的是什么字,就从床上爬起来,跪在地下恳求,说自己的母亲年老多病,不能跟他走。
那个穿红衣服的人笑着说:“天上的玉帝刚刚建成一座白玉楼,现在就要请你去为这座楼撰写诗文记盛呢!天上的日子多快活啊,哪里像人间这样辛苦!”过了一会儿,就从李贺常住的屋子窗口飘出一缕青烟,空中还传来车子启动的声音和音乐声。
李贺的母亲连忙阻止大家不要哭,过了一顿饭的工夫,李贺就死了。
这个故事竟把李贺诗歌作品里的梦幻般的境界,搬到现实生活中来了,连他的死都被赋予神秘的神话般的色彩。
但是,这也确实反映出李贺是一个奇才,连天上的玉帝都极为赞赏。
李贺的这首《李凭箜篌引》,是一首写音乐的诗。
在唐诗里,有好多写音乐的诗,其中有三首最为著名,一首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一首是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还有一首就是李贺的这首《李凭箜篌引》了。
古诗神弦·女巫浇酒云满空翻译赏析

古诗神弦·女巫浇酒云满空翻译赏析《神弦·女巫浇酒云满空》作者为唐朝诗人李贺。
其古诗全文如下:女巫浇酒云满空,玉炉炭火香咚咚。
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窸窣鸣旋风。
相思木贴金舞鸾,攒蛾一啑重一弹。
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
终南日色低平湾,神兮长在有无间。
神嗔神喜师更颜,送神万骑还青山。
【前言】《神弦》作者唐朝李贺。
这首诗揭露了女巫装神弄鬼的欺骗行为。
中唐以降,尚巫之风日盛。
诗人由笔下《神弦曲》、《神弦》和《神弦别曲》三首诗。
【注释】浇酒:泼酒于地,用以迎接神仙。
云满空:是指女巫请神时烟雾腾腾,充满天空。
玉炉:用玉石雕刻的香炉。
冬冬:鼓声。
纸钱:烧化给鬼神当钱用的纸张。
窸窣:轻微细碎的声音。
这里指烧纸钱的声音。
相思木:即相思树,这里指相思木做成的琵琶。
唐代女巫常弹奏琵琶。
金舞鸾:金色的鸾凤飞舞的图案。
攒蛾:紧皱眉头。
啑:这里指女巫喋喋不休地唱曲念词,每唱一次就弹一次琵琶。
歆:鬼神享用的祭品。
山魅:山中的鬼怪。
森寒:毛骨悚然。
终南:即终南山,在今天陕西省西安市。
平湾:指山凹。
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有无间:好像有,好像无。
嗔:生气发怒。
师:指女巫。
更颜:变化颜色。
这句是说神鬼的喜怒从女巫的脸色显露出来。
【鉴赏】《野歌》在李贺的诗作中别具一格。
“野歌”是在田野中放声高歌的意思。
李贺是一个青年诗人,但在他的作品中出现的“死”字却达20多个,“老”字多达50多个,反映了他对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
王母、嫦娥等神话人物,银浦、月宫等天国风光,出现在《天上谣》、《梦天》等名作中,极奇丽谲幻之观。
而在《古悠悠行》、《官街鼓》、《神弦》、《神弦曲》等作品中则写到神仙的虚诞和沧桑的变化。
既然死亡无法逃避,于是李贺诗中又出现了对另一种鬼魅世界的描写:“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秋来》)、“百来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神弦曲》)。
幽灵出没,阴森可怖。
李贺写的这种神怪诗并不多,总数不过十余首,却占其名作的一半以上,因此宋人钱易、宋祁等称李贺为“诗鬼”。
李贺那些细思极恐的诗

李贺那些细思极恐的诗大唐诗人太多,名垂千古的诗人也不少,相比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李贺算是一个异数。
李商隐撰写的小传称其“细瘦,通眉,长指爪。
”按照相术的说法,通眉的人往往个性强,刚毅倔强,胸襟不甚豁达,命运都较坎坷。
这在李贺身上都体现出来,他出身唐宗室远支,其家道早已中落,父亲只做到一个小吏,而他自己也仅仅靠恩荫做了个从九品的奉礼郎,并且只活了27岁。
这个穷苦坎坷的诗人虽然只活了27岁,但却以独特的方式在中国文学上大放异彩。
毛泽东本人的诗词也颇受李贺诗的影响,在其词句中经常可见到李贺的影子。
所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词中“一唱雄鸡天下白”及《念奴娇·井冈山》中“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即点化李贺《致酒行》中“雄鸡一声天下白”而成。
在1949年写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中,“天若有情天亦老”更是一字不差地引用了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之句,只是毛泽东的诗中赋予了新的含意。
毛泽东多次圈划李贺的《致酒行》中“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之句,对之百读不厌。
毛泽东曾对随行人员谈到李贺“专门做鬼怪的诗”,其作品“是鬼诗,不是人诗”。
的确,李贺被后人称为“诗鬼”,他有四字真言:“鬼、泣、血、死”。
我就问你看到这四个字的哪一个你不害怕?造成李贺这种阴气森森的诡谲诗风跟一生失意的人生境遇有关,但是王维失意时隐居辋川,可以“行到水深处,坐看云起时”;李贺不行,他仿佛非要杜鹃啼血般用力呐喊:“我苦闷,我压抑,我做鬼也要在坟头唱鲍照诗”,他就是这样真实,赤裸裸的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愤懑,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
对于李贺,早有杜牧进行过洋洋洒洒的评价,他说: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陇,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李贺简介1000字

李贺简介1000字李贺简介1000字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关于李贺的生平大家知道吗?李贺个人资料中文名:李贺别名:字长吉、李昌谷、鬼才、诗鬼信仰:道教性别:男民族:汉族国籍:唐朝所处时代:唐朝时期出生地: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出生时间:约公元790年逝世时间:约公元87年职业:诗人成就:开创“长吉体”诗歌代表作品:《神弦曲》、《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简介李贺(约公元79年-约8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人(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代表作品有《神弦曲》、《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名篇。
李贺的诗词作品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李贺生平简介李贺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出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洛阳宜阳县三乡)一个破落贵族之家,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属于唐宗室的远支,武则天执政时大量杀戮高祖子孙,到李贺父亲李晋肃时,早已世远名微,家道中落,隐沦昌谷。
大历三年(768),李晋肃去蜀任职,曾与表兄杜甫相遇于公安,“漂泊”一生,到李贺出生的贞元年间,晋肃稍得升迁,任陕县令,但不久老死。
母亲郑氏,生一女二子,长守昌谷。
大女出嫁后,家境愈贫寒。
李贺兄弟二人外出谋生,欲饱肌腹。
“欲将千里别,特此易斗粟”,凄凉之状,于此可见。
李贺自幼体形细瘦,通眉长爪,长相极有特征。
他才思聪颖,七岁能诗,又擅长“疾书”。
相传贞元十二年(公元796)李贺正值七岁,韩愈、皇甫?造访,李贺援笔辄就写就《高轩过》一诗,韩愈与皇甫?大吃一惊,李贺从此名扬京洛。
李贺《李凭箜篌引》原文

李贺《李凭箜篌引》原文李贺《李凭箜篌引》原文《李凭箜篌引》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
此诗运用一连串出人意表的比喻,传神地再现了乐工李凭创造的诗意浓郁的音乐境界,生动地记录下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也表现了作者对乐曲有深刻理解,具备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贺《李凭箜篌引》原文,欢迎阅读!李贺《李凭箜篌引》原文1李凭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鉴赏:音乐是一种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它的音响只存在一瞬,转瞬即逝。
音乐形象比较抽象,难以捉摸,要用文字将其妙处表达出来就更困难了。
李贺这首诗在众多的描写音乐的唐诗中脱颖而出,获得读者的挚爱,人们将李贺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并列为“摹写声音之至文”,这是有道理的。
但是李贺这首诗与白居易、韩愈的诗不同。
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主要通过比喻、象声等手法,力图描绘出音乐的形象。
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等就是。
李贺在诗中虽然也用了“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来描写李凭弹箜篌的音乐形象(这两句固然写得很妙),但李贺主要不是使用描写的手法去精雕细刻音乐的形象,而是着重写“感”,写音乐给人的感受,写音乐强烈的、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在描绘李凭箜篌弹奏的乐声给人们的感受、描绘乐声艺术效果时,诗人李贺没有按一般的思维轨迹去叙述;而驰骋自己大胆的幻想和丰富的联想,形成神奇变幻、令人应接不暇的艺术境界来表现乐声。
这里试以新诗的形式,把它翻译出来。
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睛朗的深秋。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那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李贺简介,名人故事

精心整理李贺简介,名人故事李贺个人资料中文名:李贺别名:字长吉、李昌谷、鬼才、诗鬼信仰:道教阳县)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着名诗人。
代表作品有《神弦曲》、《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名篇。
李贺的诗词作品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李贺生平简介李贺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出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洛阳宜阳县三乡)一个破落贵族之家,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属于唐宗室的远支,(804指称顺宗并非病故,而是遇害而死。
李贺成年后,得知此事,做《汉唐姬饮酒歌》讽刺。
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十八岁岁左右,即已诗名远播,元和三、四年间(公元808?809年),李贺写《雁门太守行》谒韩愈,又闻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
据说,韩愈与皇甫?曾一同回访,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
本可早登科第,振其家声,但“年未弱冠”,即遭父丧。
当时,服丧“务必以三年全期为限,所以直到元和五年(80年)韩愈才与李贺书,劝其举进士。
该年初冬,二十一岁的李贺参加房式主持,韩愈参与组织的河南府试,作《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并一举获隽,年底即赴长安应进士举。
可是“阖扇未开逢?犬”,妒才者放出流言,谓李贺父名“晋肃”、“晋”与“进”犯“嫌名”。
尽管韩愈“质之于律”“稽之于典”为其辩?),达3了知识领域,在诗歌创作上大获丰收。
所谓贺诗“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大多数作品就产生在这一时期。
由于迁调无望,功名无成,哀愤孤激之思日深。
加之妻又病卒,李贺忧郁病笃,元和八年(83年)春告病回昌谷休养了一段时日。
但他不甘沉沦,又举足南游,希望在南楚或吴越一展才华。
李贺的神弦曲原文赏析

李贺的神弦曲原文赏析本文是关于李贺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李贺的神弦曲原文是怎样的呢?李贺的神弦曲原文精彩之处在哪里?李贺的神弦曲原文有哪些重要的词语注释呢?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李贺的神弦曲原文赏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神弦曲作者:李贺西山日没东山昏,旋风吹马马踏云。
画弦素管声浅繁,花裙綷縩步秋尘。
桂叶刷风桂坠子,青狸哭血寒狐死。
古壁彩虬金帖尾,雨工骑入秋潭水。
百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
神弦曲注音:xī shān rì méi dōng shān hūn ,xuán fēng chuī mǎ mǎ tà yún 。
huà xián sù guǎn shēng qiǎn fán ,huā qún zú cài bù qiū chén 。
guì yè shuā fēng guì zhuì zǐ ,qīng lí kū xuè hán hú sǐ 。
gǔ bì cǎi qiú jīn tiē wěi ,yǔ gōng qí rù qiū tán shuǐ 。
bǎi nián lǎo xiāo chéng mù mèi ,xiào shēng bì huǒ cháo zhōng qǐ 。
神弦曲赏析:李贺是善写鬼魅的诗人。
集中以神话传说、鬼怪故事为题材的诗不少。
以神弦为题的诗有三首,除这首《神弦曲》外,另两首为《神弦别曲》和《神弦》。
姚文燮《昌谷集注》云:唐俗尚巫。
肃宗朝遣女巫乘传,分祷天下名山大川。
巫皆美容盛饰,所至横恣赂遗,妄言祸福,海内崇之,而秦风尤甚。
李贺《神弦·女巫浇酒云满空》翻译赏析

李贺《神弦·女巫浇酒云满空》翻译赏析《神弦·女巫浇酒云满空》作者为唐朝诗人李贺。
其古诗全文如下:女巫浇酒云满空,玉炉炭火香咚咚。
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窸窣鸣旋风。
相思木贴金舞鸾,攒蛾一啑重一弹。
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
终南日色低平湾,神兮长在有无间。
神嗔神喜师更颜,送神万骑还青山。
【前言】《神弦》作者唐朝李贺。
这首诗揭露了女巫装神弄鬼的欺骗行为。
中唐以降,尚巫之风日盛。
诗人由笔下《神弦曲》、《神弦》和《神弦别曲》三首诗。
【注释】浇酒:泼酒于地,用以迎接神仙。
云满空:是指女巫请神时烟雾腾腾,充满天空。
玉炉:用玉石雕刻的香炉。
鼕鼕:鼓声。
纸钱:烧化给鬼神当钱用的纸张。
窸窣:轻微细碎的声音。
这里指烧纸钱的声音。
相思木:即相思树,这里指相思木做成的琵琶。
唐代女巫常弹奏琵琶。
金舞鸾:金色的鸾凤飞舞的图案。
攒蛾:紧皱眉头。
啑:这里指女巫喋喋不休地唱曲念词,每唱一次就弹一次琵琶。
歆:鬼神享用的祭品。
山魅:山中的鬼怪。
森寒:毛骨悚然。
终南:即终南山,在今天陕西省西安市。
平湾:指山凹。
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有无间:好像有,好像无。
嗔:生气发怒。
师:指女巫。
更颜:变化颜色。
这句是说神鬼的喜怒从女巫的脸色显露出来。
【鉴赏】《野歌》在李贺的诗作中别具一格。
“野歌”是在田野中放声高歌的意思。
李贺是一个青年诗人,但在他的作品中出现的“死”字却达20多个,“老”字多达50多个,反映了他对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
王母、嫦娥等神话人物,银浦、月宫等天国风光,出现在《天上谣》、《梦天》等名作中,极奇丽谲幻之观。
而在《古悠悠行》、《官街鼓》、《神弦》、《神弦曲》等作品中则写到神仙的虚诞和沧桑的变化。
既然死亡无法逃避,于是李贺诗中又出现了对另一种鬼魅世界的描写:“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秋来》)、“百来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神弦曲》)。
幽灵出没,阴森可怖。
李贺写的这种神怪诗并不多,总数不过十余首,却占其名作的一半以上,因此宋人钱易、宋祁等称李贺为“诗鬼”。
诗鬼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

诗鬼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一李贺,晚唐诗人,字长吉,又因家乡在河南昌谷,又称李昌谷,因其诗风有秋坟鬼唱鲍家诗的风格,所以又送雅号“诗鬼”,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并提的唐代著名诗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有一位天才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在世仅二十七年,七岁得名,十五岁已誉满京华,又加上李唐皇室宗亲王孙的身份,颇有抱负,然因有人嫉妒,借其父“晋肃”之“晋”字与“进士”之“进”同音而不得参加进士考试。
李贺只得以门荫身份为从九品奉礼郎,后又辗转于幕府之中,沉沦下僚。
时藩镇割据,时局动荡,又兼李贺身体病弱,返乡整理所存诗作后病逝。
二李贺诗歌精于炼字,想象奇特,思路飘忽,又合情合理。
这篇《李凭箜篌引》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唐代写音乐的诗歌很多,李白《听蜀僧濬弹琴弹琴》,“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川为静其波,鸟为罢其鸣”等等。
清代方扶南认为:“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
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写了颖师弹琴的种种不同风格,或昵昵儿女语,或勇士赴敌场;白居易的《琵琶行》写琵琶演奏的过程,从“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再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李贺的这首《李凭箜篌引》却用音乐塑造了一个想象的、奇幻而瑰丽的世界。
“吴丝蜀桐张高秋”表明制作箜篌的材料精益求精,选的是吴地的丝和蜀地的梧桐,张高秋,点出的是弹奏箜篌的季节,是在清冷的秋季。
“空山凝云颓不流”,声音一起,山中的白云不再随风飘荡,而是因被这琴声打动而凝神静听,整个世界静止了下来。
李贺著名的诗

李贺著名的诗“诗鬼”李贺15首经典唐诗,首首皆是“呕心沥血”的佳作李凭箜篌引【唐】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这首诗是作者听了乐工李凭弹奏箜篌,有所感慨而作的。
诗中极写李凭演奏的美妙,竟致云凝不流,神女感动,物候为之变易,鱼龙为之起舞。
全诗构思奇特,想象丰富,语言富有创造性。
成语“石破天惊”,就出自这首诗中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句。
但诗中只写乐工技艺的感天动地,毫不涉及一般人的反应,实系暗示佳音妙曲,尘世知希,曲折地透露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伤。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首诗描写守城将士半夜出兵、奔袭敌军的情景。
首二句写边城受到敌军的严重威胁,戒备森严;三、四两句写在军号满天、秋风萧瑟之中,塞上的燕脂草凝聚着夜色中的紫色,气氛肃杀可怖;五、六两句写轻骑夜驰,奔向阵地,冒寒将战;末尾两句援用旧典,表现了将士誓死报国的英雄气概。
全诗色彩浓烈,意境苍凉,语调悲壮,深得《楚辞·国殇》的神理。
金铜仙人辞汉歌【唐】李贺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致前殿。
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
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金铜仙人是汉武帝刘彻在京城长安铸造的一个仙人铜像,“高二十丈,大十围”,手托巨盘,以承接天上的甘露。
武帝用甘露和着玉屑服食,以求长生。
魏明帝为求长生不老,下诏把金铜仙人搬往魏国京都洛阳。
李贺《李凭箜篌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李贺《李凭箜篌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李贺《李凭箜篌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梦入神仙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出自唐·李贺《李凭箜篌引》,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具体的物象,赞扬了李凭高超的演奏技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贺《李凭箜篌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译文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
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赏析此诗大约作于公元811年(唐宪宗元和六年)至公元813年(元和八年),当时李贺任职于长安,官奉礼郎(执掌祭祀的九品小官)。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李贺诗歌中的死亡意象

李贺诗歌中的死亡意象李贺诗歌中的死亡意象在浩瀚的唐诗海洋里,有一组瑰丽的浪花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那就是李贺的诗歌。
一、李贺诗歌中的死亡意象李贺(790-816),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
他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
一生困苦,百疾缠身,仅做过三年从九品的奉礼郎,因病于二十七岁卒。
李贺天赋异禀,才思敏捷,志向远大。
据说他“七岁能辞章,名动京邑”。
但由于他的父亲名叫“李晋肃”,当避父讳,所以不能举进士。
韩愈曾就此事作了一篇《讳避》,批判不公现实,并鼓励李贺应试。
但“洛风送马入长关,阖扇未开逢犬。
那知坚都相草草,客枕幽单看春老”,礼部官员的昏庸无能,使得李贺未能顺利应试,没有完成他的理想。
因为科举和仕途上的失意,李贺将自己所有的热情都倾注在了诗歌创作上。
他的很多作品都抒发了自己对理想、抱负和现实的失望,情感真挚,感人肺腑。
由于对现实世界的极度失望和伤心,从小就接触了很多道教轶闻、神鬼故事的李贺便更喜欢在虚幻的神话传说和鬼仙世界里遨游。
他以大胆奇诡的创造力,构建出了令人目眩神迷的诡异的艺术世界。
李贺的诗歌创作,深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白、杜甫和韩愈等的多方面影响,又经过了自己的熔铸贯通,形成了非常独特的风格:在内容的构建上想象奇诡,在语言的使用上雕琢求奇,在意象的选择上更是别出心裁。
李贺对于一些意象的使用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在这位年轻而薄命的诗人笔下,“老”、“死”、“坟”、“血”、“病”、“鬼”、“魂”、“鸦”等等消极灰暗的字眼多次出现(附表见下)。
附表格:李贺诗歌中出现的主要的死亡意象。
横排诗句诗题坟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秋来》耕势鱼鳞起,坟科马鬣封。
《王浚墓下作》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将进酒》冢黄龙就别镜,青冢念阳台。
《送秦光禄北征》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塞下曲》相如冢上生秋柏,三秦谁是言情客? 《许公子郑姬歌》鬼鲸鱼张鬣海波沸,耕人半作征人鬼。
【诗歌鉴赏】李贺《神弦》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李贺《神弦》原文及翻译赏析李贺《神弦》原文女巫浇酒云满空,玉炉炭火香咚咚。
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鸣旋风。
相思木贴金舞鸾,攒蛾一?重一弹。
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
终南日色低平湾,神兮长在有无间。
神嗔神喜师更颜,送神万骑还青山。
李贺《神弦》注释、浇酒:泼酒于地,用以迎接神仙。
2、云满空:是指女巫请神时烟雾腾腾,充满天空。
3、玉炉:用玉石雕刻的香炉。
4、??:鼓声。
5、纸钱:烧化给鬼神当钱用的纸张。
6、??:轻微细碎的声音。
这里指烧纸钱的声音。
7、相思木:即相思树,这里指相思木做成的琵琶。
唐代女巫常弹奏琵琶。
8、金舞鸾:金色的鸾凤飞舞的图案。
9、攒蛾:紧皱眉头。
0、?:这里指女巫喋喋不休地唱曲念词,每唱一次就弹一次琵琶。
、歆:鬼神享用的祭品。
2、山魅:山中的鬼怪。
3、森寒:毛骨悚然。
4、终南:即终南山,在今天陕西省西安市。
5、平湾:指山凹。
6、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7、有无间:好像有,好像无。
8、嗔:生气发怒。
9、师:指女巫。
20、更颜:变化颜色。
这句是说神鬼的喜怒从女巫的脸色显露出来。
2、万骑:指的是送神时候烧的许多纸人纸马。
李贺《神弦》翻译待更新李贺《神弦》赏析《神弦》是唐代诗人李贺的诗词作品,这首诗揭露了女巫装神弄鬼的欺骗行为。
中唐以降,尚巫之风日盛。
诗人由笔下《神弦曲》、《神弦》和《神弦别曲》三首诗。
《神弦》一首诗具有另外两首诗的基本特征即对尚巫之风作了如实的记录,而且是艺术记录。
更加可贵的是,还对女巫装神弄鬼的形象作了巧妙的讽刺。
“神嗔神喜师更颜”一语绝佳。
神的喜怒哀乐全在女巫的面部表情中,尽管于此,人们还是十分虔诚地把鬼神送还青山。
读此诗,不禁为李贺炉火纯青的讽刺艺术而拍手叫绝。
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李贺的诗词全集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李贺鬼诗三十首

李贺鬼诗三十首1、《过华清宫》李贺春月夜啼鸦,宫帘隔御花。
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
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
蜀王无近信,泉上有芹芽。
2、《秋来》李贺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3、《梦天》李贺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4、《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致酒行》李贺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6、《李凭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7、《巫山高》李贺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
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8、《秦王饮酒》李贺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一更。
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黄鹅跌舞千年觥。
仙人烛树蜡烟轻,清琴醉眼泪泓泓。
9、《汉唐姬饮酒歌》李贺御服沾霜露,天衢长蓁棘。
金隐秋尘姿,无人为带饰。
玉堂歌声寝,芳林烟树隔。
云阳台上歌,鬼哭复何益。
铁剑常光光,至凶威屡逼。
强枭噬母心,奔厉索人魄。
相看两相泣,泪下如波激。
鬼气森森的诗句

鬼气森森的诗句
以下是一些鬼气森森的诗句及出处:
-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出自唐代李贺的《秋来》,表现了鬼魂的冤屈与怨恨,读起来令人毛骨悚然。
-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出自唐代李贺的《苦昼短》,此句诗充满了神话和奇幻色彩,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的渴求。
- 西山日没东山昏,旋风吹马马踏云。
出自唐代李贺的《神弦曲》,这首诗描绘了黄昏时分神灵降临的景象,充满了神秘和诡异的气氛。
这些诗句均充满了诡异、神秘的气息,其作者通过描绘幽怨的鬼魂、神话中的神灵等元素,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生命的思考。
《神弦曲》赏析

《神弦曲》赏析《神弦曲》是一首神曲,创作于中唐,作者是李贺。
常言道,千金易得,知音难觅。
刘勰就曾感慨地说过:“得其知音,千载其一乎?”但音乐家李凭总算遇到了李贺这样的“知音”;诗人不但有一副音乐的耳朵,更有一支把音乐美转化为诗美的神笔!这的确是李贺的幸运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神弦曲》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神弦曲作者:李贺西山日没东山昏,旋风吹马马踏云。
画弦素管声浅繁,花裙綷縩步秋尘。
桂叶刷风桂坠子,青狸哭血寒狐死。
古壁彩虬金帖尾,雨工骑入秋潭水。
百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
神弦曲注音:xī shān rì méi dōng shān hūn ,xuán fēng chuī mǎ mǎ tà yún 。
huà xián sù guǎn shēng qiǎn fán ,huā qún zú cài bù qiū chén 。
guì yè shuā fēng guì zhuì zǐ ,qīng lí kū xuè hán hú sǐ 。
gǔ bì cǎi qiú jīn tiē wěi ,yǔ gōng qí rù qiū tán shuǐ 。
bǎi nián lǎo xiāo chéng mù mèi ,xiào shēng bì huǒ cháo zhōng qǐ 。
字词解释:⑴《神弦曲》:乐府古题,属清商曲辞。
《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引《古今乐录》曰:“《神弦歌》十一曲,一曰《宿阿》,……十一曰《同生》。
”王琦按:“《神弦曲》者,乃祭祀神祇弦歌以娱神之曲也。
唐代诗人李贺的《野歌》内容介绍

唐代诗人李贺的《野歌》内容介绍《野歌》是有“诗鬼〞之称的唐代诗人李贺所创作的一首诗作。
如果你想深入的了解这首诗作内容,那么你就更加不能错过这篇文章了,希望这些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野歌》作品原文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
【诗作介绍】《野歌》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前四句紧扣诗题叙事,后四句诗人脱口抒怀,表达了诗人“屈穷心不穷〞的高远志向,寄寓了诗人对未来的热情向往。
全诗以写景收结,寓议论、抒情于景物描写之中,意境深远,脉络清晰,音节浏亮,基调昂扬,充满了激情。
注释译文【注释】野歌:在田野中放声高歌。
鸦翎羽箭:用乌鸦羽毛做成的箭。
山桑:即桑树,木质坚韧,可制弓箭。
衔芦鸿:口衔着芦苇的大雁。
传说大雁为躲避对手,经常衔着芦苇而飞。
麻衣:这里指寒士穿的粗布麻衣。
黑肥:形容衣服肮脏肥大。
屈穷:指有才志而不能施展。
屈:不伸。
穷:困。
枯荣:贱贵。
指人生的得意和失意。
嗔:生气发怒。
天公:老天。
看即:随即,转眼。
【译文】拉开山桑木制成的弓,仰天射出用乌鸦羽毛作箭羽的箭,弦响箭飞,高空中口衔芦苇疾飞而过的大雁应声中箭,跌落下来。
穿着肥硕宽大的黑色粗麻布衣服,迎着吼叫的北风,在田野里烧烤着猎获物,饮酒高歌,直到暮色四起,黄昏来临。
大丈夫虽身受压抑遭遇困窘,才志不得伸展,但心志不可沉沦。
愤怒问天公:上天为什么要作有枯有荣这样的安排?凛冽寒风终将过去,即将到来的应是温暖春风拂绿枯柳。
到那时缀满嫩绿的柳条看上去正好似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
诗作鉴赏《野歌》在李贺的诗作中别具一格。
诗的开头两句:“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表象地看是写仰天射鸿的高超射技,实际上是借此喻指诗人凭借出众才华来到京都准备在应举考试中摘冠折桂。
其中“弓〞、“箭〞喻指诗人的文学才华,诗人要仰望的天街是京都,诗人要射落的“鸿〞是要折桂中举。
诗人以形象化的比喻描绘出自己的理想宏愿。
【诗歌鉴赏】李贺《天上谣》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李贺《天上谣》原文及翻译赏析李贺《天上谣》原文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够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李贺《天上谣》注释、回星:运转的星星。
2、银浦:天河。
学水声:诗人由天河引起联想,说行云像发出声音的流水一样。
3、仙妾:仙女。
缨:系则玉佩的丝带。
4、秦妃:指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借指仙女。
5、植:倚。
青凤小:小青凤,因为押韵所以倒转。
6、王子:王子乔。
周灵王太子,名晋,传说擅长吹笙,这里指仙子。
鹅管:行状像鹅毛的笙管。
7、耕烟:在云烟中深耕。
瑶草:灵芝一类的仙草。
8、粉霞:粉红色的衣衫。
绶:丝带。
藕丝裙:纯白色的裙子。
藕丝:纯白色。
9、青洲:明邱,南海中草木茂盛的仙洲。
步拾:边走边收集。
兰苕:兰草的茎。
泛指香花香草。
0、羲和:神话中给太阳驾车的神。
、海尘:海地卷起的尘土。
李贺《天上谣》翻译天上的银河夜里还在潺潺,荡漾着闪闪群星,银河两岸的流云们,调皮地恶搞着水声叮咚。
月宫金色桂花树,从来就是花掉异萼盛开盛开,仙女轻盈改采桂花,纤手高超歌声之句作响佩缨。
天宫的弄玉,划破宝帘关上玉窗,又一个芬芳的拂晓,窗前梧桐树永远枝繁叶茂,拎他们夫妻飞天的小青凤,还是没有长大依然那么高挑,神仙夫妻当然永远年长红颜容易旧。
王子又刮起玉笙例如凤鸣,笙管及长长,秀色真好,他悠然微笑在云烟里,叫卖着龙耕地,种下万顷仙草。
抠一条粉霞制成白绶带装饰着天女们的藕丝仙裙,笑语嬉笑她们飞至南海青洲改采仙草,又去大赏早春。
慢看看呀东边,羲和驾为着天马,车里有载着太阳又而下了,焰火纷纷。
人间石山下的海水又一次消退变为陆地,飞起至灰尘。
李贺《天上谣》赏析《天上谣》就是唐代诗人李贺的诗词作品,这就是一首七言古诗,一首游仙诗,此诗虚构了一个尽善尽美的仙境,抒发了诗人心怀壮志而生不逢时的感叹和因宝贵的青春年华被白白地浪费而怨恨不已的心情,整体表现出来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崇尚。
关于李贺的古诗精选

关于李贺的古诗精选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贫寒家境的困扰,使得这颗唐代诗坛上闪着奇光异彩的新星,于公元816年过早地殒落了,年仅27岁。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李贺的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河阳歌朝代:唐朝|作者:李贺染罗衣,秋蓝难著色。
不是无心人,为作台邛客。
花烧中潬城,颜郎身已老。
惜许两少年,抽心似春草。
今日见银牌,今夜鸣玉晏。
牛头高一尺,隔坐应相见。
月从东方来,酒从东方转。
觥船饫口红,蜜炬千枝烂。
走马引朝代:唐朝|作者:李贺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
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
朝嫌剑花净,暮嫌剑光冷。
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句朝代:唐朝|作者:李贺不见山巅树,摧杌下为薪。
日睹井中泥,上出作埃尘。
(《箜篌谣》。
一作岂甘井中泥,时至出作尘。
)情知一丘趣,不谢千里印。
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
(以上并见《海录碎事》。
) 代崔家送客朝代:唐朝|作者:李贺行尽柳烟下,马蹄白翩翩。
恐随行处尽,何忍重扬鞭。
巴童答朝代:唐朝|作者:李贺巨鼻宜山褐,庞眉入苦吟。
非君唱乐府,谁识怨秋深。
莫愁曲朝代:唐朝|作者:李贺草生龙坡下,鸦噪城堞头。
何人此城里,城角栽石榴。
青丝系五马,黄金络双牛。
白鱼驾莲船,夜作十里游。
归来无人识,暗上沈香楼。
罗床倚瑶瑟,残月倾帘钩。
今日槿花落,明朝桐树秋。
莫负平生意,何名何莫愁。
神仙曲朝代:唐朝|作者:李贺碧峰海面藏灵书,上帝拣作神仙居。
清明笑语闻空虚,斗乘巨浪骑鲸鱼。
春罗书字邀王母,共宴红楼最深处。
鹤羽冲风过海迟,不如却使青龙去。
犹疑王母不相许,垂露娃鬟更传语。
平城下朝代:唐朝|作者:李贺饥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
别剑无玉花,海风断鬓发。
塞长连白空,遥见汉旗红。
青帐吹短笛,烟雾湿昼龙。
日晚在城上,依稀望城下。
风吹枯蓬起,城中嘶瘦马。
借问筑城吏,去关几千里。
惟愁裹尸归,不惜倒戈死。
唐代诗人李贺被人尊称为什么

唐代诗人李贺被人尊称为什么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那么你知道李贺这位被人尊称为什么?如果你想知道这个问题,那么你就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哦!答:诗鬼诗人介绍李贺,字长吉,公元790年出生在福昌(今河南宜阳)一户贵族家庭。
从小聪明好学,7岁就会写诗。
李贺20岁那年,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
因他父亲名为晋肃,与进士同音,就以冒犯父名取消他的考试资格。
后由于他的文学名气很高,担任了一名奉礼郎的卑微小官,留在京城。
在这段时间内,他的诗歌才华受到广泛的称誉,王孙公子们争相邀请他参加宴会,作诗助兴,但没有帮助他在仕途上升迁。
李贺本来胸怀大志,性情傲岸,如今作了这样一个形同仆役的小官,感到十分屈辱,就称病辞去官职,回福昌老家过上隐居的生活。
回到故乡以后,李贺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诗歌创作上。
他经常骑着一头跛脚的驴子,背着一个破旧的锦襄,出外寻找灵感。
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贫寒家境的困扰,使得这颗唐代诗坛上闪着奇光异彩的新星,于公元816年过早地殒落了,年仅27岁。
他的诗被后世广为流传,“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至今传诵不已,成为唐代诗苑中的一株奇葩。
宗室王孙李贺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出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洛阳宜阳县三乡)一个破落贵族之家,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属于唐宗室的远支,武则天执政时大量杀戮高祖子孙,到李贺父亲李晋肃时,早已世远名微,家道中落,隐沦昌谷。
李贺对自己有李唐宗室高贵血统这一点十分自豪,在他的降里一再提起:“唐诸王孙李长吉”、“宗孙不调为谁怜”、“为谒皇孙请曹植”。
但实际上,他这个“宗室王孙”恐怕连大郑王房的嫡脉也不是,至少是家道早就衰落了。
李贺自述家境时说:“我在山上舍,一亩嵩硗田。
夜雨叫租吏,舂声暗交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