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设备运行工作程序

合集下载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4.4.4.1零类缺陷:立即组织,不间断处理。 4.4.4.2 一类缺陷:需在停机或计划检修中处理,按计划时间控制。 4.4.4.3 二类缺陷:限时在2小时内开工,具备消除条件的在8h内消 除。 4.4.4.4 三、四类缺陷:具备消除条件的在48h内消除。
上述时限包含办理工作票和运行隔离措施的时间,未在规定时限 内消除缺陷属于消缺不及时缺陷。 4.5 缺陷责任认定 4.5.1 运行发现缺陷及时性认定
不间断处理,尽量缩短消缺时间。 4.3.2 一类缺陷:由安技部、检修部、发电部和燃运部共同组织人员制 定缺陷消除方案和防止缺陷扩大的措施,经厂领导批准后,落实到计划 检修项目中。 4.3.3 二类缺陷:由检修部提交工作票,运行安排倒换设备,隔离系 统,检修安排进行处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在保证负荷的前提 下进行消缺工作)。 4.3.4 三、四类缺陷:由检修部在设备运行条件允许时组织消缺。 4.3.5 对于登记的缺陷,检修、运行有异议时,应该及时配合进行复 查,确实达不成统一意见,由安技部组织确认。检修人员不能擅自填写 该缺陷错误或不存在的意见。 4.3.6 缺陷处理完毕后,如有系统变动或需要运行注意的事项,应该填 写检修交待。 4.3.7 对于暂时不能处理的缺陷,检修部向安技部提交待修申请,经安 技部确认同意后转为待修,将该缺陷挂起。 4.4 消缺及时性要求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促进公司的安全文
明生产,充分发挥各级人员的管理职能和检修、运行的工作职能,做到 职责明确,分工到位,使设备管理规范化,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特 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本管理制度规定了设备缺陷的分类、处理原则、处理程序及考核标 准。
本管理制度规定了设备计划消缺工作的要求及考核标准。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自备电厂各部门设备缺陷管理及计划消缺工作。 3 职责 3.1安技部 3.1.1负责缺陷的发现、处理及计划消缺工作执行情况等过程的监督检 查和考核等管理。 3.1.2负责重大缺陷处理方案和防范措施的审核。 3.1.3负责设备消缺情况统计、消缺率、消缺及时率的认定。 3.1.4负责对缺陷登记的准确性认定。 3.1.5 在月度安全经济分析会上,负责对设备的消缺率、消缺及时率进 行通报,并提出考核意见。 3.1.6负责周检修计划、月度检修计划的编制与下发,负责对周检修计 划与月度检修计划情况的统计、汇总及考核。 3.1.7 负责对二类及以上的缺陷进行确认。 3.1.8各专工及时组织和开展设备分析,掌握设备运行及检修状态,有 针对性进行设备的整治和检查,每月出具设备状态分析报告。 3.1.9各专工每周四负责对本专业的设备消缺率、及时性进行统计检查 汇总,周四检修平衡会进行落实,在周一生产例会通报消缺情况和考核 意见。

变电站设备缺陷管理规定流程

变电站设备缺陷管理规定流程

变电站设备缺陷管理规定流程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设备缺陷管理的目的:缺陷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正在运行的线路、设备存在的问题,以便按轻、重、缓、急消除缺陷,提高线路和设备的健康水平,保障线路设备的安全运行。

另一方面,对缺陷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其变化规律,为大修、更新改造线路、设备提供依据。

2.设备缺陷的分类:设备缺陷根据其严重程度,一般分为三类:(1)一般缺陷:指线路、设备状况不符合规程要求,但近期内不影响线路、设备和人身安全。

(2)重大缺陷:指线路设备有明显损坏、变形,近期内可能影响线路设备和人身安全。

(3)紧急缺陷:指线路、设备缺陷直接影响线路、设备安全运行,威胁人身安全,随时有可能发生事故,必须迅速处理的缺陷。

3.设备缺陷的处理:建立设备缺陷记录簿,供电所、电工在巡视中发现的缺陷应及时记录在设备缺陷记录簿上,写明缺陷情况,提出处理意见。

重大及以上缺陷应立即向领导回报,并根据缺陷严重程度进行处理。

线路、设备存在缺陷但不影响安全运行时,应加强监视,针对缺陷发展做出分析和事故预想。

4.设备缺陷消除的期限:缺陷消除的期限一般规定为:紧急缺陷应予24h内消除;重大缺陷视其严重程度在1个月内安排处理;一般缺陷可列人季度或年度大修计划进行处理或在日常维护工作中消除。

缺陷消除的期限一般规定为:急缺陷应予24h内消除;重大缺陷视其严重程度在1个月内安排处理;一缺陷可列人季度或年度大修计划进行处理或在日常维护工作中消除。

5.处理设备缺陷的原则:处理缺陷时要严格执行有关规程规范,严禁违章作业。

附:1.填写范围设备缺陷记录应填运行中的高压线路及配电室内的配电装置存在的缺陷。

2.填写要求(1)发现时间、消缺时间要写明年、月、日。

(2)发现人、处理人要由本人签字。

(3)缺陷内容及程度要填写清楚明了。

缺陷程度分为:一般、重大、紧急三大类。

设备缺陷处理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处理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处理管理制度一、引言设备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其正常运转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缺陷,对于这些设备缺陷,企业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处理管理制度,以确保设备故障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保障企业生产运营的正常进行。

二、设备缺陷的分类设备缺陷可分为两大类别:一是运行时设备突发故障,包括设备损坏、设备停机等问题;二是设备设计、制造或者安装不合理带来的潜在缺陷,比如设备功能不完善、设备硬件不合理等。

三、设备缺陷处理流程1.设备缺陷发现设备缺陷可以通过设备巡检、设备维护记录、员工报修等途径发现,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设备缺陷发现机制,确保设备缺陷能够及早被发现。

2.设备缺陷评估一旦设备缺陷被发现,企业应立即进行缺陷评估,判断缺陷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影响,以确定是否需要立即处理。

3.设备缺陷处理根据缺陷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式:(1)立即修复:对于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缺陷,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修复,确保设备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转。

(2)暂时性处理:对于一些稍有缺陷但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问题,可以采取暂时性处理措施,以确保设备继续使用,同时准备进行长期性的维修或更换。

(3)设备更换:对于无法修复的严重缺陷,企业应及时更换设备,并对原设备进行报废处理。

4.设备缺陷记录与分析企业应建立设备缺陷记录系统,对每一处缺陷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缺陷分析,找出缺陷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以便进一步改进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

四、设备缺陷处理的责任1.设备责任人企业应明确设备缺陷处理的责任人,负责设备缺陷的发现、处理和记录,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维修和更换工作。

2.相关部门责任企业设备相关部门应配合设备责任人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协助,确保设备缺陷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3.员工责任企业员工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及时上报设备缺陷,并配合设备责任人的工作,确保设备缺陷得到及时处理。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设备缺陷管理工作,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合理利用设备资源,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本制度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设备缺陷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缺陷的发现、报告、排查、整改、验收等环节。

三、设备缺陷的分类设备缺陷分为严重缺陷、一般缺陷和轻微缺陷三个级别。

1. 严重缺陷:指设备故障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缺陷,需立即停机处理。

2. 一般缺陷:指设备故障对生产效率及设备寿命有较大影响的缺陷,需及时处理。

3. 轻微缺陷:指设备故障影响生产效率不大、可暂缓处理的缺陷。

四、设备缺陷管理流程1. 发现缺陷:设备操作人员在日常使用中发现设备缺陷后,应及时向设备管理员或相关部门报告,并填写设备缺陷报告表。

2. 缺陷确认:设备管理员或相关部门接收到报告后,进行现场确认并评估缺陷级别,确定后续处理方案。

3. 整改措施:按照缺陷级别确定整改时间和方式,由相关部门制定具体整改方案,并通知设备操作人员配合。

4. 整改验收:整改完成后,设备管理员或相关部门进行验收,确认设备缺陷已经得到有效处理。

5. 记录备案:对设备缺陷的发现、处理过程及结果进行记录,建立设备缺陷档案,供日后参考。

五、责任分工1. 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整改跟踪及验收工作。

2. 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缺陷的发现和报告工作,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整改措施。

3. 相关部门:负责设备缺陷的现场确认、评估、整改方案制定及验收工作。

六、设备维护保养1. 定期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预防设备缺陷的发生。

2. 维护记录:建立设备维护记录卡,记录设备维护情况,便于跟踪设备运行状况。

3. 维护培训:定期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设备维护培训,提高其对设备运行情况的了解及维护意识。

七、设备故障处理1. 设备故障应立即停机,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严禁私自操作。

2. 对于常见故障,设备操作人员应掌握相应处理方法,避免因误处理造成更大损失。

变电站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3篇)

变电站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3篇)

变电站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一、制度目的变电站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统一变电站设备缺陷的管理流程,确保变电站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电网供电的安全和稳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变电站设备缺陷管理工作。

三、管理责任1. 变电站设备缺陷管理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缺陷的记录、分析和整改工作。

四、管理流程1. 缺陷发现阶段a. 任何人员发现设备缺陷,应立即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

b. 设备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将设备缺陷记录在缺陷登记册,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和评估。

2. 缺陷分析阶段a. 设备管理部门根据现场检查和评估结果,将设备缺陷进行分类和分级。

b. 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缺陷的分类和分级,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并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

3. 缺陷整改阶段a. 设备管理部门根据整改方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设备缺陷的整改工作。

b.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跟踪和监督整改工作的进展,并及时对整改情况进行记录。

4. 缺陷评估阶段a. 设备管理部门在设备缺陷整改完成后,进行设备缺陷的评估和验收。

b. 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评估和验收结果,将设备缺陷的整改情况记录在缺陷登记册中。

五、其他规定1. 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设备缺陷的分析会议,总结和推广管理经验。

2. 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缺陷的统计与分析系统,及时掌握设备缺陷的情况。

3. 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设备缺陷的风险评估,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六、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设备管理部门所有,并于颁发后生效。

设备管理部门应将本制度进行宣传和培训,并确保各级人员的理解和遵守。

以上为变电站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范文,具体的制度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变电站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2)一、制度目的为规范和加强变电站设备缺陷的管理,确保变电站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变电站设备的缺陷管理。

三、管理制度1. 缺陷管理责任(1)变电站设备责任人负责变电站设备缺陷的管理工作,包括设备巡检、缺陷发现和处理等。

某选煤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

某选煤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

某选煤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一、背景介绍本选煤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设备缺陷的处理流程,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此制度适用于选煤厂所有设备的缺陷管理。

二、设备缺陷报告1. 操作人员在发现设备缺陷后,应立即向设备管理人员报告。

2. 设备管理人员收到缺陷报告后,应及时记录并进行初步评估,确定缺陷等级和处理优先级。

三、设备缺陷等级划分1. A级缺陷:严重威胁设备运行安全,需要立即停机维修。

2. B级缺陷:影响设备正常运行,但不会造成严重后果,需尽快维修。

3. C级缺陷: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可在设备计划维修期间修复。

四、设备缺陷处理流程1. A级缺陷处理流程:a. 设备管理人员立即向主管领导报告,并通知运行人员停机。

b. 维修人员及时响应,到达现场后进行受控停机并开始维修。

c. 维修完成后,设备管理人员进行验收,并通知运行人员恢复设备正常运行。

2. B级缺陷处理流程:a. 设备管理人员将缺陷报告转发给维修人员并告知维修优先级。

b. 维修人员在合理时间内进行维修,维修期间设备可继续运行但需注意安全。

3. C级缺陷处理流程:a. 设备管理人员将缺陷报告转发给设备计划维修人员,将修复计划纳入下一个维修周期。

五、设备缺陷记录和分析1. 设备管理人员应对每一起设备缺陷进行记录,包括缺陷描述、处理流程、维修时间和维修人员等信息。

2. 定期组织设备缺陷分析会议,对常见的设备缺陷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制定改进措施。

六、设备缺陷控制措施1. 对于频繁出现的设备缺陷,设备管理人员应采取控制措施,如加强维护保养、更换易损件等,以降低设备故障率。

2. 设备管理人员应每年对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进行回顾和修订,确保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七、设备缺陷管理的责任1. 设备管理人员有责任制定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并确保其执行和落实。

2. 维修人员有责任按照制度要求及时进行维修,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3. 运行人员有责任及时报告设备缺陷,确保设备缺陷得到及时处理。

发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发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发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一、缺陷管理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发电厂设备缺陷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工作效率,保证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原则:发电厂设备缺陷管理的原则是综合管理、预防为主、维修为辅、及时处理、全员参与。

二、缺陷管理的流程和责任:(一)缺陷的识别:发电厂设备缺陷的识别可以通过设备巡检、设备状态监测、设备故障统计等方式进行,对于发现的设备缺陷应及时登记、记录和报告。

(二)缺陷的评估和分析:对于登记、记录的设备缺陷,应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缺陷的危害程度、优先级和处理方式。

(三)缺陷的处理和跟踪:对于评估和分析确定的设备缺陷,应制定相应的处理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设备维修或更换,并对处理结果进行跟踪和评估。

(四)缺陷的总结和改进:对于设备缺陷处理的结果和教训应进行总结,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在制度中进行记录和归档。

三、缺陷管理的工具和方法:(一)设备巡检和检修:通过定期巡检设备,及时发现设备的问题和缺陷,防止设备的故障和事故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设备故障,应及时进行检修和维修,确保设备的及时恢复和正常运行。

(二)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统计:通过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统计,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的缺陷和故障问题。

(三)故障树分析和风险评估:对于重要设备和故障较为频繁的设备,可以采用故障树分析和风险评估的方法,识别设备故障的潜在原因和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四)经验分享和培训教育:对于设备缺陷管理经验的分享和培训教育是提高缺陷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内部讨论会、开展培训课程等方式进行。

四、缺陷管理的考核和改进:(一)考核指标:发电厂设备缺陷管理的考核指标可以包括设备的可靠性指标、停机时间指标、故障处理效率指标等。

(二)改进措施:对于缺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并加以实施和跟踪,不断优化和改进缺陷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5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5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一、一般规定1、站领导、检修技术人员、检修班长是具体抓好设备管理负责人。

2、凡是设备在运行备用中出现缺陷,运行人员有责任采取必要的运行措施,防止缺陷扩大,出现故障要通知有关人员及时消除。

3、各运行、检修班应将发现的设备缺陷及时记录,以利于查阅和作出处理。

4、设备缺陷消除后,消除者应在记录簿上交代清楚。

5、记录簿应保持整洁,并存档,以备查考。

二、缺陷分级管理权限1、运行任务(1)巡视检查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并作好记录和报告有关人员。

(2)及时消除属于运行维护工作范围的设备缺陷,应及时采取必要运行措施消除缺陷。

防止缺陷扩大,并向有关人员汇报。

(3)凡本班有权调度停用或不停用也能消除的缺陷,应通知检修人员及早消除。

(4)参加设备缺陷消除后的验收。

2、检修班任务(1)负责从运行、试验、检验方面及时了解所管辖设备的缺陷并作出记录。

(2)了解运行情况,查阅记录簿,及时发现和主动消除设备缺陷,做到小缺陷不过班,大缺陷不过天。

(3)在运行中无法消除缺陷,应记入本班的记录簿内,在大小修或临时予以消除。

3、站领导的任务(1)领导督促各班认真搞好设备缺陷的消除工作,负责质量验收的组织工作。

(2)定期巡视设备,掌握设备存在的缺陷。

(3)分析造成缺陷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4)拟定消除重大设备缺陷的技术组织、措施,结合小修计划使其实现。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2)是一个用于解决和管理设备缺陷的规定和流程。

其目标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个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1. 缺陷报告:任何人员发现或怀疑设备缺陷,应立即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

报告应包括缺陷的描述、可能的原因和可能的影响。

2. 缺陷评估:设备管理部门收到报告后,应进行缺陷评估。

评估包括对缺陷的调查、测试和分析,以确定缺陷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3. 缺陷修复: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和紧急性,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修复计划和时间表。

华能电厂缺陷管理制度

华能电厂缺陷管理制度

华能电厂缺陷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和优化电厂设备运行管理,发挥设备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保障生产稳定运行。

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华能电厂的设备缺陷管理工作。

三、缺陷管理流程1.缺陷发现(1)设备运行人员在日常巡检、操作、维护中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并需要进行缺陷处理时,应当及时记录并报告。

(2)设备维修人员在维护作业中,如果发现设备存在缺陷,应当立即通知设备运行人员,停机处理。

2.缺陷确认设备运行人员和维修人员共同确认设备存在缺陷,并对缺陷进行详细描述和记录。

确认缺陷后,设备运行人员应当对设备进行停机处理。

3.缺陷分类根据缺陷的性质、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对缺陷进行分类,分为A类、B类、C类缺陷。

A类缺陷为重大缺陷,需立即停机处理;B类缺陷为一般缺陷,需在计划维修时处理;C类缺陷为一般缺陷,需持续关注及跟进。

4.缺陷处理(1)A类缺陷:设备运行人员应当立即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维修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修复,并确认处理结果。

(2)B类缺陷:设备运行人员应当在计划维修时处理,维修人员应当按照维修计划进行修复,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3)C类缺陷:设备运行人员应当持续关注设备运行情况,并定期检查、跟进,确保设备不影响生产运行。

5.缺陷验证设备运行人员和维修人员对已处理的缺陷进行验证,确认设备已经修复完毕,并恢复正常运行。

6.缺陷记录和报告对所有发现的缺陷,都应当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缺陷的描述、处理过程、处理结果等信息,并在设备管理系统中进行归档保存。

7.缺陷分析和改进对重大缺陷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制定改进措施,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

四、责任与义务1.设备运行人员:及时发现并报告缺陷,遵守缺陷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设备维修人员:及时处理缺陷,按照规定程序维修设备,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3.设备管理人员:对缺陷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缺陷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和执行。

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

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

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的管理,确保设备缺陷及时被发现、记录、处理和跟踪,以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和试验活动的顺利进行。

适用于电气设备试验区内的所有设备缺陷管理工作。

二、缺陷的定义设备缺陷是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损伤、边界超限等不符合正常运行要求的问题。

三、设备缺陷管理流程1. 缺陷发现(1)设备操作人员在设备运行中发现设备异常,应立即上报设备缺陷。

(2)设备维护人员对设备进行巡检、维护、保养等工作中,发现设备故障或损伤,应立即上报设备缺陷。

(3)设备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时,如发现原始的设备缺陷,应将其记录并报告给设备维护部门。

2. 缺陷记录(1)设备缺陷应在设备缺陷管理系统中进行记录,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缺陷的具体描述、设备缺陷的发现时间和地点等。

(2)设备缺陷记录应由专人进行管理,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缺陷处理(1)设备缺陷应由设备维护部门进行处理,处理包括设备维修、更换设备部件或进行其他适当的修复措施。

(2)设备缺陷处理应根据设备缺陷的级别进行分类,缺陷级别包括重大缺陷、一般缺陷、轻微缺陷等,不同级别的缺陷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 缺陷跟踪(1)设备维护部门应在设备缺陷处理完成后,对处理结果进行确认,并在设备缺陷管理系统中进行记录。

(2)设备缺陷处理完成后,应进行设备的巡检、测试或试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设备缺陷处理完成后,应及时向设备操作人员进行通报,告知设备缺陷已经得到处理。

五、责任与义务1. 设备操作人员应:(1)认真负责地执行设备操作规程,及时上报设备缺陷。

(2)配合设备维护人员的工作,确保设备缺陷得到及时处理。

(3)在设备缺陷处理完成后,进行设备巡检、测试或试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设备维护人员应:(1)认真负责地进行设备的巡检、维护、保养等工作,及时上报设备缺陷。

(2)根据设备缺陷的级别,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确保设备缺陷得到及时处理。

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模版

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模版

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与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的管理流程,保障设备安全运行,提高设备可靠性和效率。

适用于电气设备试验区内的所有设备缺陷处理工作。

二、定义1. 设备缺陷: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破损、故障或异常等问题。

2. 缺陷管理:指对设备缺陷进行分析、记录、排除和预防的管理活动。

3. 设备缺陷处理人员:指负责设备缺陷处理的专门人员或部门。

4. 缺陷报告:指对设备缺陷进行详细描述并报告给缺陷处理人员的文件或记录。

5. 缺陷处理记录:指对设备缺陷处理过程进行详细记录的文件或记录。

三、设备缺陷管理流程1. 缺陷发现1.1 设备使用人员或维修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设备存在缺陷时,应立即向设备缺陷处理人员报告。

1.2 设备缺陷处理人员应及时接收并记录相关缺陷报告,并对缺陷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估。

2. 缺陷分析2.1 设备缺陷处理人员应对收到的缺陷报告进行详细分析,了解缺陷的性质、原因和影响。

2.2 基于缺陷分析的结果,设备缺陷处理人员应制定相应的缺陷处理方案,并确定处理的优先级。

3. 缺陷处理3.1 根据制定的缺陷处理方案和优先级,设备缺陷处理人员应按照要求进行缺陷处理。

3.2 在进行缺陷处理过程中,设备缺陷处理人员应及时记录处理的情况和结果,并将记录归档。

4. 缺陷验证4.1 缺陷处理完成后,设备缺陷处理人员应对处理结果进行验证,确保缺陷得到有效解决。

4.2 设备缺陷处理人员应记录缺陷验证的过程和结果,并与缺陷处理记录进行关联。

5. 缺陷预防5.1 设备缺陷处理人员应对缺陷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预防措施。

5.2 设备缺陷处理人员应将缺陷预防的措施纳入设备维护和管理计划中,并负责执行和监督。

四、缺陷报告和处理记录1. 缺陷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缺陷的发现时间、地点和发现人员;- 缺陷的具体描述和症状表现;- 缺陷对设备运行的影响;- 缺陷处理人员的处理意见和建议。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3篇)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3篇)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全面掌握设备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设备缺陷,认真分析设备缺陷产生的原因,积极摸索设备运行规律,是妥善安排设备检修、校验和测试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设备缺陷是指:设备本体磨损,劣化、自然老化,或由于装置不当,外力影响等使设备运行发生不安全情况。

二、按照缺陷性质可分为以下二类:1、紧急缺陷,性质严重,情况危急,必须立即处理,否则会发生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及停电事故。

2、一般缺陷,性质一般,情况轻微,对安全运行影响不大。

三、发现缺陷的处理与汇报1、紧急缺陷从发现后____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无法停电处理的应采取紧急措施(转移负荷或限制负荷)并立即通知电气负责人或向上级领导汇报。

四、紧急和重要缺陷未处理好前,应加强监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展成事故。

五、任何缺陷均应记录在缺陷记录簿内,对于在操作、检修、试验等工作中发现的缺陷而未处理的均应登记。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2)是指为了保障配电室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建立的一套缺陷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内容示例:1. 缺陷管理责任:明确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的责任方,并明确各个责任方的职责和权限。

可能的责任方包括设备管理部门、维修人员、使用部门等。

2. 缺陷报告流程:明确缺陷报告的流程和要求,包括缺陷的报告方式、报告内容、报告的接收方、报告的记录和跟踪等。

3. 缺陷识别和分类:制定一套缺陷识别和分类的方法,以便对不同类型的缺陷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处理。

例如,可以将缺陷分为紧急、重要、一般三个等级,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4. 缺陷处理流程:明确缺陷处理的流程和要求,包括缺陷的处理时限、处理的方式和方法、必要的维修措施、相关部门的配合等。

5. 缺陷记录和分析:建立缺陷记录和分析的制度,包括缺陷的记录方式、记录的内容、记录的保存期限等。

还可以对缺陷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根据数据进行预防措施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6. 缺陷改进措施:根据缺陷的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或改进现有的设备管理和维修方法,以避免同类缺陷再次发生。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设备缺陷管理规定国网(运检3)297-2014(文号国家电网企管〔2014〕752号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设备缺陷管理规定国网(运检3)297-2014(文号国家电网企管〔2014〕752号

规章制度编号:国网(运检/3)297-2014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设备缺陷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电网设备管理,提高缺陷闭环管理水平,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公司相关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电网设备缺陷管理主要包括缺陷的发现、建档、上报、处理、验收等全过程的闭环管理和检查考核等工作。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总(分)部、各单位及所属各级单位(含全资、控股、代管单位)电网设备缺陷管理工作。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电网设备缺陷管理工作实行归口管理。

国网运检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以下简称“省公司”)运检部、省检修(分)公司运检部、地市(区、州)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地(市)公司")运检部、县(市、区)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县公司")运检部(以下简称“各级运检部门”)为电网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国网设备状态评价中心、省设备状态评价中心(以下简称“各级评价中心”)负责电网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的技术支撑,省检修公司中心(分部)、地(市)公司检修分公司、县检修(建设)工区(以下简称“运检单位”)为电网设备缺陷管理的具体实施单位。

第五条国网运检部职责:(一)负责制订公司电网设备缺陷管理的制度标准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二)指导设备缺陷管理工作,完善公司标准缺陷库,组织研究解决电网设备缺陷管理工作中的管理问题和重大技术问题;(三)负责组织编制公司输变配电设备缺陷统计分析报告,组织开展设备运行评价工作,指导反事故措施、大修技改计划的制订和设备选型;(四)完善技术支持手段和装备配置,组织研究、推广先进实用的带电检测和状态监测技术;(五)负责公司系统具有代表性的电网设备家族缺陷发布,组织协调公司系统家族缺陷的排查治理工作;(六)负责公司输变配电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七)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各省公司技术人员缺陷诊断分析和处理技能水平。

设备缺陷管理

设备缺陷管理

设备缺陷管理一、设备缺陷管理程序1 设备缺陷实行全员全过程的闭环管理。

运行人员、修试、试验人员,验收人员、各级工程技术人员都有责任发现、汇报设备存在的缺陷。

2 缺陷管理要严格按缺陷处理流程进行,即:发现-记录(分析、分类后)-审核(批)-汇报-处理-消除—验收。

2.1 发现缺陷(1)运行人员在设备巡视中,通过巡视设备发现的缺陷;(2)在进行设备的操作过程中发现设备存在的缺陷;(3)通过表计、信号等监视装置发现的缺陷。

(4)在设备维护及定期修、试、校过程中发现的缺陷;(5)通过定期安全检查发现的缺陷;(6)各级领导、技术人员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发现的缺陷;(7)新建、扩建、改建、验收时发现的缺陷;(8)通过其他途径发现的缺陷。

2.2 缺陷记录(1)缺陷记录的规定格式、规范化语言应按上级下发的标准统一进行规范;(2)凡在巡视、试验、检查中发现的设备缺陷,运行人员应及时按有关规定的要求记录到设备缺陷记录中,并由当班运行人员组织分析,正确地判断设备缺陷类型;(3)缺陷记录要求清楚、准确、详细;运行人员应对登记缺陷的正确性负责,登记设备缺陷内容应清晰、明了,并填写有关必要的参数。

2.3 缺陷审核(批)权限(1)Ⅰ、Ⅱ、Ⅲ类缺陷由运行队设备缺陷管理专责人审核;(2)难以确定的缺陷由生产技术管理部门的设备缺陷管理专责人复核。

2.4 缺陷上报Ⅰ类缺陷一经发现,必须在现场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缺陷势头的发展,并立即向上级领导及调度汇报,必要时队领导及时向分管生产领导汇报,并会同检修部门制订设备的消缺方案。

Ⅰ类缺陷应立即安排消缺处理;其他缺陷按照缺陷管理规定进行,但不得超过规定的处理时限。

2.5 缺陷处理时限(1)Ⅰ类设备缺陷消除时间不超过24小时;(2)Ⅱ类设备缺陷消除时间不超过一个月;(3)Ⅲ类设备缺陷的消除时间不超过三个月;2.6 缺陷消除(1)凡属于运行人员维护工作范围内的设备缺陷,运行人员应及时进行处理。

如经过处理后仍未能消除或属运行人员无法消除的设备缺陷,运行人员除加强监视检查外,应尽可能地采取必要的技术、安全措施,防止设备缺陷扩大,并及时通知检修人员处理。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设备缺陷管理规定国网 运检 文 国家电网企管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设备缺陷管理规定国网 运检 文 国家电网企管

规章制度编号:国网(运检/3)297-2014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设备缺陷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电网设备管理,提高缺陷闭环管理水平,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公司相关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电网设备缺陷管理主要包括缺陷的发现、建档、上报、处理、验收等全过程的闭环管理和检查考核等工作。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总(分)部、各单位及所属各级单位(含全资、控股、代管单位)电网设备缺陷管理工作。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电网设备缺陷管理工作实行归口管理。

国网运检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以下简称“省公司”)运检部、省检修(分)公司运检部、地市(区、州)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地(市)公司”)运检部、县(市、区)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县公司”)运检部(以下简称“各级运检部门”)为电网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国网设备状态评价中心、省设备状态评价中心(以下简称“各级评价中心”)负责电网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的技术支撑,省检修公司中心(分部)、地(市)公司检修分公司、县检修(建设)工区(以下简称“运检单位”)为电网设备缺陷管理的具体实施单位。

第五条国网运检部职责:(一)负责制订公司电网设备缺陷管理的制度标准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二)指导设备缺陷管理工作,完善公司标准缺陷库,组织研究解决电网设备缺陷管理工作中的管理问题和重大技术问题;(三)负责组织编制公司输变配电设备缺陷统计分析报告,组织开展设备运行评价工作,指导反事故措施、大修技改计划的制订和设备选型;(四)完善技术支持手段和装备配置,组织研究、推广先进实用的带电检测和状态监测技术;(五)负责公司系统具有代表性的电网设备家族缺陷发布,组织协调公司系统家族缺陷的排查治理工作;(六)负责公司输变配电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七)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各省公司技术人员缺陷诊断分析和处理技能水平。

运行管理-设备缺陷管理

运行管理-设备缺陷管理
分布式项目开发管理部工作指南
5.1运行管理-设备缺陷管理
一、工作目的
为规范设备缺陷管理流程,形成缺陷的发现、整改、消除闭环管理长效机制,特制定本指南。
二、参与岗位
发现人、消缺人、监督检查人
岗位对照表:
岗位
发现人
消缺人
监督检查人
责任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全体员工
检(维)修人员、外委单位
集控中心负责人、分管领导
三、岗位职责
消缺情况
处理结果:
工作负责人:月日时分
验收结果:
工作监护人:月日时分
监督检查
中心负责人:月日时分
分管领导:月日时分
备注
集控中心值班人员接到缺陷汇报,立即通知检(维)修人员。
检(维)修人员根据现场缺陷情况,确认自己是否能够消除,不能消除的通知检(维)修外委单位进行处理。
2、消除缺陷
检(维)修人员根据现场缺陷情况,按照时间节点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缺陷消除。
我方此项工作监护人对处理过程、处理结果、达到效果进行验收,并给出意见。
3、监督检查
分管领导、集控中心负责人对缺陷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附件
设备缺陷管理登记样表
设备缺陷管理登记样表
缺陷情况
发现缺陷过程简述:
发现人:联系电话:月日时分
已采取相应的处理及临时措施:
操作人:监护人:月日时分
通知情况
通知集控中心检维修。
通知电站检维修外委单位。
通知人:月日时分
1、发现人
负责发现缺陷及缺陷的登记工作。
2、消缺人
负责缺陷的消除工作。
3、监督检查人
负责缺陷整改、消除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形成闭环管理。

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

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

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保障自动化系统设备的运行安全和稳定,规范设备缺陷的管理流程,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效率。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自动化系统设备的缺陷管理。

三、定义1.设备缺陷:指自动化系统设备出现的任何故障、故障引发的严重错误、设备性能下降或无法正常运行等情况。

2.设备缺陷管理:指对设备缺陷进行识别、记录、分析、修复和验证的整个过程。

四、管理流程1.设备缺陷的发现(1)设备操作人员或巡检人员发现设备异常,并及时向设备管理员或相关责任人报告。

(2)设备监控系统自动检测到设备异常,并及时向设备管理员报警。

2.缺陷记录与报告(1)设备管理员在设备缺陷管理系统中创建缺陷记录,包括设备编号、设备名称、缺陷描述、发生时间等信息,并指定责任人负责处理。

(2)设备管理员将缺陷报告上报给设备维修部门或相关单位。

3.缺陷分析与修复(1)设备维修部门接收到缺陷报告后,根据缺陷描述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确定修复措施。

(2)设备维修部门做好修复计划,并与责任人协商确定修复时间。

(3)设备维修人员按照修复计划进行设备维修,修复完成后进行验证测试。

4.缺陷验证与关闭(1)设备维修人员进行设备验证测试,确保设备缺陷已经修复并能正常运行。

(2)设备管理员对修复后的设备进行复查,并核实设备是否完全修复和恢复正常运行。

(3)设备管理员在设备缺陷管理系统中记录修复信息和验证结果,并关闭缺陷记录。

(4)如设备缺陷未能完全修复或出现其他问题,重新打开缺陷记录,并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处理。

五、责任与义务1.设备操作人员有责任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并向设备管理员报告。

2.巡检人员有责任定期巡检设备,发现设备缺陷及时上报。

3.设备管理员有责任及时记录和报告设备缺陷,指定责任人处理,并跟踪整个处理流程。

4.设备维修部门有责任及时修复设备缺陷,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5.相关责任人有义务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时间节点处理设备缺陷,并协助维修部门进行设备维修和验证。

设备缺陷处理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处理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处理管理制度概述设备缺陷处理管理制度是保障生产设备正常运行和提高设备利用率的重要保障措施。

该制度主要针对设备故障、损坏、性能下降等情况进行处理和管理,确保设备及时得到维修,以保障工作进度的顺利完成。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类生产设备及办公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办公电脑、打印机、电话等设备的故障处理。

同时,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设备缺陷处理的员工。

管理程序故障报修流程1.发现设备故障或缺陷时,应立即通知上级或设备管理部门,并填写设备缺陷报告单;2.设备管理部门收到报告单后,负责及时分派相关维修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和处理;3.维修人员在现场了解故障孰轻孰重后,与设备管理部门进行沟通,确定需要哪些备件和工具;4.设备管理部门和维修人员协商好维修计划,并告知报修人员设备的维修进度;5.设备维修完毕后,维修人员针对维修情况填写维修报告单,设备管理部门收到报告单后进行审核;6.设备管理部门审核无误后,确认维修任务完成。

设备巡检周期和内容1.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巡检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巡检;2.巡检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机械、电气、液压、气动等方面的状态检查以及清洁保养等工作;3.巡检周期应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环境要求来定期制定。

设备维修和保养1.对于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设备管理部门应制订定期保养计划,明确保养单位和明确保养工作内容;2.设备保养内容应满足设备所处环境、工作条件以及制造商推荐等要求并做好相应的记录;3.各类设备保养内容不同,应按照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具体的制订,加强现场维护和班组自主维修能力。

设备缺陷处理的注意事项1.在检修和故障排除过程中,需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安全;2.设备管理部门和维修人员需确保维修和保养工作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将记录存档备查;3.发现设备缺陷或故障后,应立即报修,不能随意私自处理问题,并在处理过程中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进一步损坏设备;4.对于多次重复发生的故障,设备管理部门应结合生产流程和设备质量状况,及时对设备进行更新或更换。

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二篇)

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二篇)

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系统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自动化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企业生产经营和效益至关重要。

然而,自动化系统设备很可能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可能导致设备的故障和停机,进而影响企业的生产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对于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和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目的制定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设备缺陷的报告、处理和追踪流程,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降低设备故障和停机的风险,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概述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缺陷的发现、报告、处理和追踪流程。

具体内容如下:3.1 设备缺陷的发现设备缺陷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发现:- 设备操作人员的日常巡检和观察- 设备故障报警系统的报警信息- 设备维护人员的定期巡检和维护3.2 设备缺陷的报告一旦设备缺陷被发现,相关人员需要立即进行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以下信息:- 缺陷描述:对设备缺陷的具体描述,包括故障现象和影响- 缺陷级别:根据缺陷的严重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划分- 报告人信息:报告人的姓名、部门和联系方式3.3 设备缺陷的处理设备缺陷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确认缺陷:相关人员需要对报告的设备缺陷进行确认,确保其真实存在- 分析原因:对设备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定造成缺陷的根本原因- 制定修复计划: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和对生产的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修复计划,并确定修复的优先级和时间表- 修复设备:按照修复计划,进行设备的修复和维护工作- 验收测试:对修复后的设备进行验收测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3.4 设备缺陷的追踪一旦设备缺陷被处理完毕,需要对其进行追踪和记录,包括以下内容:- 缺陷解决情况:记录设备缺陷的解决情况,包括所花费的时间和费用- 效果评估:评估设备缺陷的修复效果,是否完全解决了问题,是否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了影响- 统计分析:对设备缺陷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缺陷的类型、频率和影响程度等,为后续的设备维护和改进提供依据4.责任和义务在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中,相关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如下:- 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日常巡检和观察设备,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并及时报告- 设备维护人员:负责定期巡检和维护设备,及时修复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和协调设备缺陷的处理工作,制定修复计划和监督执行情况5.改进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设备缺陷管理的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定期组织设备缺陷的汇总和分析会议,以共享经验和提出改进建议- 加强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设备缺陷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建立设备缺陷的知识库,记录和总结设备缺陷的处理经验和方法- 增加设备维修备件的储备量,以缩短设备修复的时间6.总结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陷设备运行工作程序
一、在每日的巡视中,将有缺陷的设备设施记录于《缺陷设备设施登记表》中。

二、对一般的轻微的影响不大的缺陷设备应立即更换,并做好记录存档。

三、对一般的轻微的影响面宽的缺陷应尽量的将维修时间安排在下班后或住户休息后进行,在此之前应将需更换的材料全部准备好,并将维修时间通告所有商家/业主,维修完毕后做好维修记录并存档。

四、对缺陷已很严重的设备设施应立即口头通知工程维修主管和所有商家/住户,同时立即着手进行维修,并以书面形式将通知张贴于通告栏,维修完毕后做好维修记录并存档。

五、对暂时无法维修而缺陷已很严重的设备设施,应立即上报公司,同时将停止使用的原因及恢复使用时间公告于告示栏,并在限期内维修完毕。

六、对需进行外委修理的设备设施,应上报公司与管理,并限期维修完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