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正式)

合集下载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 目的为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约检修时间,特制订本制度。

2 范围本制度规定了设备缺陷发现,处理管理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本厂设备缺陷的管理。

3 职责3.1 生产设备技术部为设备缺陷管理单位。

3.2 生产车间负责本车间设备缺陷登记、消除等工作。

3.2 维修车间负责消除设备缺陷工作的具体实施。

4 程序内容4.1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是我厂安全经济生产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必须加强设备缺陷管理工作。

4.2 各有关部门均应做好设备缺陷管理工作,努力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消除,并通过统计分析掌握其发生规律,认真采取相应对策,确保生产设备及其系统安全经济运行。

4.3 设备缺陷管理要认真贯彻责任制,各部室、车间要落实到点检员,维护单位要落实到车间、班组、岗位或个人,严格考核。

4.4 消除设备缺陷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严禁无工作票工作,而且要按期保质完成。

4.5 各维护单位应主动利用一切机会积极消除设备缺陷,在大修和小修中应全面开展消缺工作,防止同类缺陷的重复发生。

4.6 各部室、车间要严格贯彻执行点检定修制度,充分发挥点检员的能动性,做好缺陷的预知和预防工作。

4.7 运行人员巡检发现缺陷后即在系统缺陷管理系统进行登记,通知设备点检人员。

设备点检员确认缺陷后登陆系统创建工单,填写工作票。

组织维护单位及时消缺。

4.8 设备点检人员点检发现缺陷后登陆缺陷管理系统填写缺陷记录,创建工单,填写工作票。

并组织维护单位及时消缺。

4.9 维护单位根据维护质量标准配备足够的人力物力,保证消缺质量及消缺及时性。

4.10 由点检员汇总本专业缺陷并根据缺陷性质列入月检修计划,不能短时间消除的缺陷应列入机组停机检修计划里。

4.11 维护单位检修人员根据检修计划,安排消缺任务。

4.12 由点检员,运行人员及检修维护人员共同参与验收,合格后结束消缺工作。

4.13 紧急消缺:紧急情况下,值班人员可直接通知维护单位检修人员消缺,缺陷消除后运行人员详细做好当班记录,检修维护人员做好检修交代记录及相应的补充手续,以便及时保证设备及人身安全。

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

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

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保障自动化系统设备的运行安全和稳定,规范设备缺陷的管理流程,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效率。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自动化系统设备的缺陷管理。

三、定义1.设备缺陷:指自动化系统设备出现的任何故障、故障引发的严重错误、设备性能下降或无法正常运行等情况。

2.设备缺陷管理:指对设备缺陷进行识别、记录、分析、修复和验证的整个过程。

四、管理流程1.设备缺陷的发现(1)设备操作人员或巡检人员发现设备异常,并及时向设备管理员或相关责任人报告。

(2)设备监控系统自动检测到设备异常,并及时向设备管理员报警。

2.缺陷记录与报告(1)设备管理员在设备缺陷管理系统中创建缺陷记录,包括设备编号、设备名称、缺陷描述、发生时间等信息,并指定责任人负责处理。

(2)设备管理员将缺陷报告上报给设备维修部门或相关单位。

3.缺陷分析与修复(1)设备维修部门接收到缺陷报告后,根据缺陷描述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确定修复措施。

(2)设备维修部门做好修复计划,并与责任人协商确定修复时间。

(3)设备维修人员按照修复计划进行设备维修,修复完成后进行验证测试。

4.缺陷验证与关闭(1)设备维修人员进行设备验证测试,确保设备缺陷已经修复并能正常运行。

(2)设备管理员对修复后的设备进行复查,并核实设备是否完全修复和恢复正常运行。

(3)设备管理员在设备缺陷管理系统中记录修复信息和验证结果,并关闭缺陷记录。

(4)如设备缺陷未能完全修复或出现其他问题,重新打开缺陷记录,并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处理。

五、责任与义务1.设备操作人员有责任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并向设备管理员报告。

2.巡检人员有责任定期巡检设备,发现设备缺陷及时上报。

3.设备管理员有责任及时记录和报告设备缺陷,指定责任人处理,并跟踪整个处理流程。

4.设备维修部门有责任及时修复设备缺陷,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5.相关责任人有义务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时间节点处理设备缺陷,并协助维修部门进行设备维修和验证。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相关推荐设备缺陷管理制度(通⽤20篇)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会去使⽤制度,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分重要的作⽤。

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是⼩编精⼼整理的设备缺陷管理制度(通⽤20篇),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 1、要规范设备管理,做到实物、帐⽬分类标签,资产编号统⼀,每学期由分管领导组织有关⼈员将帐物核对⼀次。

2、所有电教设备应科学分类,根据设备不同类型定橱定位,做到有序放并作好登记编号。

3、所有电教设备要做到专室、专⽤、专⼈保管,学校电教设备只能⽤于教学、教育活动,不得移作它⽤,⾮经学校分管领导同意,不得借出。

4、严禁任何⼈使⽤电教设备接收、散布、录放谣⾔,⼩道消息或淫秽录⾳、录像。

5、严格实⾏借⽤、归还、验收制度,借⽤须办理借⽤⼿续,⽤后归还时由管理⼈员验收,并作好记录。

如有丢失、损坏,由审批和借⽤⼈员负全责。

6、电教⼈员必须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管理⽔平,经常检查所负责的电教设备,并作好保养。

⼒争⼩修不出校,使设备性能处于良好状态。

7、严格执⾏赔偿制度,对因管理不善、私拆玩弄、擅⾃借⽤或⽤于⾮教育活动⽽致设备损坏丢失,⼀律由管理⼈员按价赔偿。

对于因不熟悉性能或操作不慎⽽致设备损坏,视情节轻重由管理⼈员负部分责任或全责。

8、凡属正常报损设备,必须严格履⾏⼿续,经专业⼈员鉴定,并填报固定资产报损表,由校长室审批,总务处、电教组销帐后,统⼀由总务处处理。

9、加强对设备存放处的安全防范,每天下班前必须检查电源、消防、防盗、防⽕状况。

10、定期向校长室汇报设备管理和使⽤情况,并根据教学需要请⽰补充必要设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2 ⼀、⼩学科学实验室应以符合配备标准的仪器设备和科学规范的管理,为教师演⽰实验、学⽣分组实验以及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有⼒的保证。

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3篇)

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3篇)

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系统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自动化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企业生产经营和效益至关重要。

然而,自动化系统设备很可能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可能导致设备的故障和停机,进而影响企业的生产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对于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和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目的制定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设备缺陷的报告、处理和追踪流程,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降低设备故障和停机的风险,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概述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缺陷的发现、报告、处理和追踪流程。

具体内容如下:3.1 设备缺陷的发现设备缺陷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发现:- 设备操作人员的日常巡检和观察- 设备故障报警系统的报警信息- 设备维护人员的定期巡检和维护3.2 设备缺陷的报告一旦设备缺陷被发现,相关人员需要立即进行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以下信息:- 缺陷描述:对设备缺陷的具体描述,包括故障现象和影响- 缺陷级别:根据缺陷的严重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划分- 报告人信息:报告人的姓名、部门和联系方式3.3 设备缺陷的处理设备缺陷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确认缺陷:相关人员需要对报告的设备缺陷进行确认,确保其真实存在- 分析原因:对设备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定造成缺陷的根本原因- 制定修复计划: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和对生产的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修复计划,并确定修复的优先级和时间表- 修复设备:按照修复计划,进行设备的修复和维护工作- 验收测试:对修复后的设备进行验收测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3.4 设备缺陷的追踪一旦设备缺陷被处理完毕,需要对其进行追踪和记录,包括以下内容:- 缺陷解决情况:记录设备缺陷的解决情况,包括所花费的时间和费用- 效果评估:评估设备缺陷的修复效果,是否完全解决了问题,是否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了影响- 统计分析:对设备缺陷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缺陷的类型、频率和影响程度等,为后续的设备维护和改进提供依据4.责任和义务在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中,相关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如下:- 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日常巡检和观察设备,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并及时报告- 设备维护人员:负责定期巡检和维护设备,及时修复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和协调设备缺陷的处理工作,制定修复计划和监督执行情况5.改进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设备缺陷管理的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定期组织设备缺陷的汇总和分析会议,以共享经验和提出改进建议- 加强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设备缺陷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建立设备缺陷的知识库,记录和总结设备缺陷的处理经验和方法- 增加设备维修备件的储备量,以缩短设备修复的时间6.总结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缺陷管理制度

缺陷管理制度

四川大渡河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缺陷管理制度一、总则缺陷是危及公司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及时准确地发现缺陷并消除缺陷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为使缺陷从发现到消除的全过程实现闭环管理, 为确保公司安全经济运行,贯彻“隐患可控,缺陷必除”的原则,特制订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公司本部、各站、各分公司及控股子公司。

二、目的规范缺陷管理,建立缺陷定义、分类、发现、消除、验收、统计和考核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降低缺陷发生率,提高消缺质量和消缺率,使消缺率达百分之百,全面提高设备健康状况,提高设备综合利用率。

确保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最终为实现零缺陷目标而努力。

三、缺陷管理原则1.当发现缺陷时应及时消除。

不能及时消除且威胁安全的重大缺陷,相关部门应制定监视措施,做好事故预想,以防止扩大。

2.明显危及设备、设施及人身安全的缺陷,应按事故处理规定处理。

并尽早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

3.处理缺陷,必须遵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进行。

4.处理缺陷必须有监护人,检修后要经有关部门组织验收。

四、一般规定:1.班组成员巡视设备时应严格按照规定认真检查,提高巡视质量,及时发现异常和缺陷,并及时汇报调度和主管部门。

2.对带缺陷运行的设备应在巡视中重点检查,了解缺陷的发展情况。

3.运行人员必须掌握所辖变电站主、辅设备的严重、危急缺陷,并应掌握主、辅设备的一般缺陷情况。

班长和值长、站(所)长定期检查缺陷处理环节的流转情况,督促有关部门尽快处理。

4.缺陷管理严格执行闭环管理制度。

凡通过巡视检查、预防性试验所发现的缺陷以及在检修中发现的并未能及时消除的缺陷,都应详细记录在《运行设备缺陷记录簿》上。

运行人员应掌握所辖设备的缺陷,并按缺陷内容严重程度进行初步分类,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在设备大小修前提出需要消除的缺陷。

已处理的缺陷,检修人员应在缺陷记录簿上,详细登记处理情况和日期,运行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进行验收。

5.缺陷管理必须实现微机化闭环管理。

生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文

生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文

生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公司内部生产设备缺陷的管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解决设备缺陷问题,确保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的生产设备相关部门和人员。

三、定义1. 生产设备缺陷:指生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损坏或不正常情况。

2. 设备缺陷管理:指对生产设备缺陷进行识别、分析、处理和改进的管理过程。

四、制度要求1. 设备巡检与维护1.1 每日巡检:每个班次开始前,相关人员应对设备进行巡检,确保设备状态正常。

1.2 定期维护: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制定的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1.3 故障报修:一旦发现设备故障,相关人员应立即上报,并启动维修流程。

2. 设备缺陷分析2.1 缺陷识别:对设备缺陷进行准确的识别和描述,并记录在设备缺陷报告中。

2.2 缺陷分类:根据设备缺陷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将其分类为严重、一般和轻微,并由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和判断。

2.3 缺陷原因分析:对设备缺陷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找出导致缺陷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 设备缺陷处理3.1 临时处理:对于轻微的设备缺陷,可以进行临时处理,以确保生产不受影响,并制定详细的处理记录。

3.2 维修和更换:对于严重的设备缺陷,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并确保设备在维修期间的替代方案。

3.3 设备改进:针对频繁出现的设备缺陷问题,应组织专业团队进行设备改进和更新,以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4. 设备缺陷报告和记录4.1 缺陷报告:对每个设备缺陷进行详细记录和报告,包括设备信息、缺陷描述、处理措施、处理结果等。

4.2 缺陷分析:对设备缺陷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改进方向,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4.3 缺陷追踪:对设备缺陷的改进过程进行跟踪和监控,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实施和效果。

五、责任与义务1. 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备使用和维护,及时报告设备故障。

某选煤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

某选煤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

某选煤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一、背景介绍本选煤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设备缺陷的处理流程,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此制度适用于选煤厂所有设备的缺陷管理。

二、设备缺陷报告1. 操作人员在发现设备缺陷后,应立即向设备管理人员报告。

2. 设备管理人员收到缺陷报告后,应及时记录并进行初步评估,确定缺陷等级和处理优先级。

三、设备缺陷等级划分1. A级缺陷:严重威胁设备运行安全,需要立即停机维修。

2. B级缺陷:影响设备正常运行,但不会造成严重后果,需尽快维修。

3. C级缺陷: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可在设备计划维修期间修复。

四、设备缺陷处理流程1. A级缺陷处理流程:a. 设备管理人员立即向主管领导报告,并通知运行人员停机。

b. 维修人员及时响应,到达现场后进行受控停机并开始维修。

c. 维修完成后,设备管理人员进行验收,并通知运行人员恢复设备正常运行。

2. B级缺陷处理流程:a. 设备管理人员将缺陷报告转发给维修人员并告知维修优先级。

b. 维修人员在合理时间内进行维修,维修期间设备可继续运行但需注意安全。

3. C级缺陷处理流程:a. 设备管理人员将缺陷报告转发给设备计划维修人员,将修复计划纳入下一个维修周期。

五、设备缺陷记录和分析1. 设备管理人员应对每一起设备缺陷进行记录,包括缺陷描述、处理流程、维修时间和维修人员等信息。

2. 定期组织设备缺陷分析会议,对常见的设备缺陷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制定改进措施。

六、设备缺陷控制措施1. 对于频繁出现的设备缺陷,设备管理人员应采取控制措施,如加强维护保养、更换易损件等,以降低设备故障率。

2. 设备管理人员应每年对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进行回顾和修订,确保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七、设备缺陷管理的责任1. 设备管理人员有责任制定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并确保其执行和落实。

2. 维修人员有责任按照制度要求及时进行维修,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3. 运行人员有责任及时报告设备缺陷,确保设备缺陷得到及时处理。

设备设施缺陷管理制度

设备设施缺陷管理制度

设备设施缺陷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设备设施管理,规范设备设施缺陷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事故发生,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特制订本制度。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设备设施的运行、检修、保养、修理、更新等活动,设备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机器设备、电气设备、仪表设备、通讯设备、环境设备等。

三、设备缺陷分类设备缺陷是指运行设备及其它生产设施发生的影响工艺生产安全、经济的异常现象,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况出现:设备或部件损坏造成设备的被迫停止运行或安全可靠性降低;设备或系统的部件失效,造成渗漏(汽、水、气、油等);设备或系统的部件失效,造成运行参数长期偏离正常值;设备或系统的状态指示、参数指示与实际不一致。

具体分为一类缺陷、二类缺陷和三类缺陷。

一类缺陷:是指需要停机且没有备品备件更换或技术复杂、工作量大、工期长、耗用器材多、费用高等缺陷。

二类缺陷:是指需要停机且有备品备件更换,在两日内可以修复的缺陷。

三类缺陷:是指不需停机即可消除,在当日内可以修复的缺陷。

四、缺陷的发现和消除要求设备缺陷的发现应包括自查、定期检查和事故分析等多种方式,各个部门应配合完成缺陷发现的任务,仔细记录每个缺陷的名称、类型、区域、设备设施编号、缺陷出现的原因和状态,并及时向上级管理层报告。

一类缺陷无备品备件的做应急处理并暂停使用设备设施,有备品备件的,必须尽快消除。

二类缺陷必须在停机后立即进行消除。

三类缺陷应当及时维修或更换。

设备渗漏、文明生产均属于设备缺陷,纳入设备缺陷管理。

设备上的标示牌及安全标示牌管理纳入设备缺陷管理中进行,发现标示牌损坏丢失或无标示牌,应录入设备缺陷,缺陷类别为三类。

值班人员要制作临时标示牌置于需要处,同时汇报制作正式标示牌,标示牌到后,立即替换安装。

五、缺陷的管理职责为了优化设备设施缺陷管理工作,每个缺陷应按照级别进入缺陷管理系统,由该项设备设施的责任人负责进度跟踪,并及时填写缺陷处理记录以及完成情况汇报。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5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5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一、一般规定1、站领导、检修技术人员、检修班长是具体抓好设备管理负责人。

2、凡是设备在运行备用中出现缺陷,运行人员有责任采取必要的运行措施,防止缺陷扩大,出现故障要通知有关人员及时消除。

3、各运行、检修班应将发现的设备缺陷及时记录,以利于查阅和作出处理。

4、设备缺陷消除后,消除者应在记录簿上交代清楚。

5、记录簿应保持整洁,并存档,以备查考。

二、缺陷分级管理权限1、运行任务(1)巡视检查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并作好记录和报告有关人员。

(2)及时消除属于运行维护工作范围的设备缺陷,应及时采取必要运行措施消除缺陷。

防止缺陷扩大,并向有关人员汇报。

(3)凡本班有权调度停用或不停用也能消除的缺陷,应通知检修人员及早消除。

(4)参加设备缺陷消除后的验收。

2、检修班任务(1)负责从运行、试验、检验方面及时了解所管辖设备的缺陷并作出记录。

(2)了解运行情况,查阅记录簿,及时发现和主动消除设备缺陷,做到小缺陷不过班,大缺陷不过天。

(3)在运行中无法消除缺陷,应记入本班的记录簿内,在大小修或临时予以消除。

3、站领导的任务(1)领导督促各班认真搞好设备缺陷的消除工作,负责质量验收的组织工作。

(2)定期巡视设备,掌握设备存在的缺陷。

(3)分析造成缺陷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4)拟定消除重大设备缺陷的技术组织、措施,结合小修计划使其实现。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2)是一个用于解决和管理设备缺陷的规定和流程。

其目标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个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1. 缺陷报告:任何人员发现或怀疑设备缺陷,应立即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

报告应包括缺陷的描述、可能的原因和可能的影响。

2. 缺陷评估:设备管理部门收到报告后,应进行缺陷评估。

评估包括对缺陷的调查、测试和分析,以确定缺陷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3. 缺陷修复: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和紧急性,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修复计划和时间表。

华能电厂缺陷管理制度

华能电厂缺陷管理制度

华能电厂缺陷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和优化电厂设备运行管理,发挥设备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保障生产稳定运行。

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华能电厂的设备缺陷管理工作。

三、缺陷管理流程1.缺陷发现(1)设备运行人员在日常巡检、操作、维护中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并需要进行缺陷处理时,应当及时记录并报告。

(2)设备维修人员在维护作业中,如果发现设备存在缺陷,应当立即通知设备运行人员,停机处理。

2.缺陷确认设备运行人员和维修人员共同确认设备存在缺陷,并对缺陷进行详细描述和记录。

确认缺陷后,设备运行人员应当对设备进行停机处理。

3.缺陷分类根据缺陷的性质、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对缺陷进行分类,分为A类、B类、C类缺陷。

A类缺陷为重大缺陷,需立即停机处理;B类缺陷为一般缺陷,需在计划维修时处理;C类缺陷为一般缺陷,需持续关注及跟进。

4.缺陷处理(1)A类缺陷:设备运行人员应当立即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维修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修复,并确认处理结果。

(2)B类缺陷:设备运行人员应当在计划维修时处理,维修人员应当按照维修计划进行修复,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3)C类缺陷:设备运行人员应当持续关注设备运行情况,并定期检查、跟进,确保设备不影响生产运行。

5.缺陷验证设备运行人员和维修人员对已处理的缺陷进行验证,确认设备已经修复完毕,并恢复正常运行。

6.缺陷记录和报告对所有发现的缺陷,都应当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缺陷的描述、处理过程、处理结果等信息,并在设备管理系统中进行归档保存。

7.缺陷分析和改进对重大缺陷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制定改进措施,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

四、责任与义务1.设备运行人员:及时发现并报告缺陷,遵守缺陷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设备维修人员:及时处理缺陷,按照规定程序维修设备,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3.设备管理人员:对缺陷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缺陷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和执行。

生产系统缺陷管理制度

生产系统缺陷管理制度

生产系统缺陷管理制度一、缺陷管理的重要性1. 提高生产效率生产系统中的缺陷会影响生产效率,导致生产过程中出现故障或停工,影响产品的交付时间和生产成本。

通过建立缺陷管理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缺陷,减少因此造成的生产停滞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 保证产品质量生产系统中的缺陷会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影响产品的品质和可靠性。

通过建立缺陷管理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产品质量问题,保障产品的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3. 降低生产成本生产系统中的缺陷会导致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损失,增加生产成本。

通过建立缺陷管理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生产过程中的问题,降低生产成本。

4. 提高员工满意度生产系统中的缺陷会给员工的工作带来困扰,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

通过建立缺陷管理制度,能够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二、生产系统缺陷管理制度的建立1. 制定缺陷管理政策企业应该明确制定生产系统缺陷管理的政策,包括缺陷检测和处理的标准、流程和责任人。

缺陷管理政策应该明确公司对缺陷管理的重视和要求,为缺陷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2. 设立缺陷管理团队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缺陷管理团队,负责生产系统的缺陷检测、记录、分析和处理。

缺陷管理团队应该由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组成,能够有效地进行缺陷管理工作。

3. 建立缺陷记录系统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缺陷记录系统,记录生产系统中出现的所有缺陷情况,包括缺陷的类型、影响范围、处理方式等。

缺陷记录系统能够为企业提供数据支持,帮助企业了解生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4. 制定缺陷处理流程企业应该制定缺陷处理流程,包括缺陷检测、分析、处理和跟踪等环节。

缺陷处理流程应该明确不同类型缺陷的处理标准和流程,确保缺陷能够及时得到有效处理。

5. 进行缺陷分析企业应该定期对生产系统中的缺陷进行分析,找出缺陷发生的原因和规律。

通过缺陷分析,企业能够不断改进生产系统,预防缺陷的再次发生。

6. 定期评估和改进企业应该定期对缺陷管理制度进行评估,检查缺陷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

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

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的管理,确保设备缺陷及时被发现、记录、处理和跟踪,以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和试验活动的顺利进行。

适用于电气设备试验区内的所有设备缺陷管理工作。

二、缺陷的定义设备缺陷是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损伤、边界超限等不符合正常运行要求的问题。

三、设备缺陷管理流程1. 缺陷发现(1)设备操作人员在设备运行中发现设备异常,应立即上报设备缺陷。

(2)设备维护人员对设备进行巡检、维护、保养等工作中,发现设备故障或损伤,应立即上报设备缺陷。

(3)设备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时,如发现原始的设备缺陷,应将其记录并报告给设备维护部门。

2. 缺陷记录(1)设备缺陷应在设备缺陷管理系统中进行记录,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缺陷的具体描述、设备缺陷的发现时间和地点等。

(2)设备缺陷记录应由专人进行管理,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缺陷处理(1)设备缺陷应由设备维护部门进行处理,处理包括设备维修、更换设备部件或进行其他适当的修复措施。

(2)设备缺陷处理应根据设备缺陷的级别进行分类,缺陷级别包括重大缺陷、一般缺陷、轻微缺陷等,不同级别的缺陷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 缺陷跟踪(1)设备维护部门应在设备缺陷处理完成后,对处理结果进行确认,并在设备缺陷管理系统中进行记录。

(2)设备缺陷处理完成后,应进行设备的巡检、测试或试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设备缺陷处理完成后,应及时向设备操作人员进行通报,告知设备缺陷已经得到处理。

五、责任与义务1. 设备操作人员应:(1)认真负责地执行设备操作规程,及时上报设备缺陷。

(2)配合设备维护人员的工作,确保设备缺陷得到及时处理。

(3)在设备缺陷处理完成后,进行设备巡检、测试或试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设备维护人员应:(1)认真负责地进行设备的巡检、维护、保养等工作,及时上报设备缺陷。

(2)根据设备缺陷的级别,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确保设备缺陷得到及时处理。

20 生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修)

20 生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修)

生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为了加强设备管理提高机组综合竞争能力,特制订本《生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1 缺陷概述1.1 缺陷定义: 设备缺陷是指现场运行和备用中的设备、系统、生产设施以及生产附属设施随时发生的影响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电厂效益等异常现象。

具体如:(1)系统、设备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达不到设计出力(已变更并办理变更手续视为等同于设计状态)影响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及经济运行。

(2)泄漏包括漏油、漏水、漏汽、漏风(气)、漏灰、漏煤、漏粉、漏烟等。

(3)运行设备和备用设备发生异常。

(4)系统或设备标志不全、不规范。

(5)生产区域热网、水管道故障或损坏。

(6)厂房区域空调、玻璃门窗故障或损坏。

(7)生产现场卫生间盥洗设施,照明、门窗损坏。

1.2 缺陷分类:A类:影响人身和设备安全,导致主辅机跳闸,降低机组出力或者主要辅机设备不备用以及显著影响机组经济性的缺陷。

主要辅机设备如下:凝泵组循泵组真空泵开式泵闭式泵电泵组一次风机送风机引风机磨煤机碎渣机给煤机密封风机输煤皮带皮带秤入厂、入炉煤取样机空预器微油点火装置汽泵组定冷水湿磨机旁路挡板原、净烟挡板循环浆液泵 550/110KV开关主变起备变高厂变保安电源对外电量表计 CEMS烟气监测装置仪表等B类:可导致一般辅机跳闸但不连带机组降出力,或者影响机组经济性、严重影响文明生产,或者一般辅机不备用(主要辅机以外均为一般辅机)。

C类:包括一般辅机附属部件类缺陷、影响机组生产清洁和不影响生产设备运行的生产附属设施类缺陷。

1.3 缺陷消除时间界定:1.3.1 正常消缺:属A、B类缺陷计划完成时间24小时(需紧急抢修时除外),属C类缺陷计划完成时间为36小时,如在计划时间内完不成,检修单位须提前2小时提出相关申请,办理缺陷延期申请单,经1.3.4所列人员之一批准后方可延期,属于装置性违章的缺陷,必须立即消除。

1.3.2 列入技术攻关的缺陷规定为一周内完成,否则安生部专业专工须提出申请经检修副总或(1.3.4)所列人员之一批准后方可延期.1.3.3 属于无备品的缺陷在备品到货后转入正常消缺管理各类备品到货时间规定如下:A. 国外备品:有现货的十个周到厂无现货需制作的六个月到厂。

2024年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2024年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2024年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文一、目标为确保生产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效管理因生产需求无法立即停修的有缺陷设备(在不会导致设备故障或事故的前提下),防止设备缺陷恶化为故障或事故,特设立带缺陷运行设备档案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淀粉一、二车间及机修车间。

三、管理内容及要求(1)在设备巡检中发现设备缺陷时,由运行车间和机修车间共同评估。

根据生产状况及设备缺陷情况,确定是否立即停修。

若生产允许,设备缺陷可及时消除,或设备缺陷严重必须停机维修。

经评估能够维持运行且不会导致设备故障或事故的设备,定义为带病运行设备(利用停机时间进行维修)。

对于带病运行设备,运行车间和机修车间需实施跟踪监控,制定防止缺陷扩大的预防措施、设备缺陷处理方案及消缺计划,并调查缺陷原因。

(2)运行车间和机修车间分别建立设备缺陷档案,档案存放于一、二车间值长室和机修车间办公室。

淀粉一、二车间需在每天7:20和16:20前将设备缺陷报告提交至机修车间。

由报告责任人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值长、班组长进行设备会诊。

根据会诊结果,由淀粉一、二车间值长和机修车间技术人员分别填写设备档案。

机修车间维修人员将每天的巡视情况报告给机修车间办公室,由机修车间对缺陷进行汇总,并在每天9:00和16:00前反馈至淀粉一、二车间。

机修车间副主任或技术人员会组织相关人员对带缺陷设备进行会诊并填写运行设备档案。

(3)设备缺陷档案应填写完整,包括缺陷设备名称、异常发生时间、缺陷原因、防范措施、处理方案、处理时间、消缺责任人、会诊人员(由相关技术人员、值长、班组长组成)、缺陷处理后的验收情况。

(4)设备消缺后,由机修车间消缺责任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并签字。

如验收不合格,验收人员应如实填写验收记录,并根据设备缺陷和生产情况决定是否开机或继续维修。

四、考核(1)如运行设备参数异常未记录在设备缺陷档案中,每发现一台缺陷设备,将对淀粉一、二车间、机修车间部门负责人、当值值长、分管技术员各罚款____元。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发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1设备缺陷管理由总工程师牵头,检修副总工程师负责,生技部组织及设备管辖各单位分级管理,贯彻责任制直至落实到班组、岗位或个人;各级管理机构要严格要求、严格考核,认真搞好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确保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1.2 设备缺陷消除需遵循“安全、及时、有效、彻底”的原则。

1.3本制度适用于我厂生产设备管理各单位。

2. 设备缺陷的定义设备缺陷是指:主、辅设备及其系统在发电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对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有直接影响的各种异常情况。

如振动、摩擦、松动、变形、过热、异音、渗漏、指示不准、部件短缺、标志、保温不全等。

3. 设备缺陷的分类3.1一般缺陷(一类):指不影响机组出力和正常运行参数及系统运行方式条件下能够消除的缺陷。

3.2重大缺陷(二类):指机组、主系统、厂用电系统或主要辅助设备发生对安全、经济生产有重大影响的缺陷,需要改变机组出力或切换系统才能处理的缺陷。

3.3危急缺陷(三类):指严重威胁设备、系统及人身安全,必须立即停机停炉进行消除的缺陷。

4.1运行方面:由运行各岗位人员在认真执行《设备巡回检查制度》、《备用设备定期切换制度》等制度的基础上,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提出设备缺陷的具体部位、内容、发现时间,同时录入微机设备管理系统。

4.2.检修方面:由检修设备管理各岗位人员在认真执行《设备巡回检查制度》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及时了解所辖设备状况,对存在的缺陷或由其它原因引起的设备检修后遗留的缺陷录入微机设备管理系统。

5. 缺陷管理职责5.1发电部缺陷管理职责:5.1.1发电部运行人员应按《巡回检查制度》要求,对设备进行巡检并将发现的设备缺陷及时录入联网微机的设备管理系统,并负责通知检修责任单位,做到通知及时(10分钟以内)、部位准确、内容明确。

5.1.2运行值班员负责设备缺陷消除后的验收工作,验收合格后及时(60分钟以内)在微机管理系统中予以注销并录入消缺人、验收人姓名、处理结果等信息。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设备在企业的生产和运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设备可能出现缺陷,对企业的正常运营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对于保障企业的生产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进行详细描述。

二、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首要原则是安全第一。

任何设备缺陷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管理制度的核心目标是保障员工和设备的安全。

2. 预防为主原则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核心理念是防患于未然。

通过制定严格的设备巡检、保养和维修制度,及时发现和排除可能的设备缺陷,以减少事故风险。

3. 综合管理原则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不仅仅涉及设备维修和保养,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和人员密切合作,形成综合管理的机制。

通过设备运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及时调整和改进管理措施。

三、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内容1. 设备巡检制度(1)设备巡检范围:所有生产设备和工具。

(2)巡检频率: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重要程度,制定巡检频率。

关键设备应每日巡检,其他设备可以适当调整巡检频率。

(3)巡检内容:主要包括设备整体状况、零部件的磨损和松动情况、润滑情况等。

(4)巡检报告:对每次巡检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2. 设备保养制度(1)设备保养计划: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生产量,制定设备保养计划。

对于重要设备和易损件,应制定更为详细的保养方案。

(2)保养内容:主要包括设备清洁、润滑、调整和更换易损件等。

(3)保养记录:对每次保养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对于重要设备和易损件的保养记录应保存更长时间。

3. 设备维修制度(1)设备维修流程: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上报设备维修部门。

设备维修部门应根据故障的紧急性和重要性制定维修计划,并及时进行维修。

(2)维修记录:对每次维修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对于重要设备的维修记录应保存更长时间。

(3)维修评估:对维修结果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以减少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修订版)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修订版)

目录一、总则 (2)二、目的 (2)三、设备缺陷管理原则 (2)四、设备缺陷定义 (2)五、根据设备缺陷的性质,对缺陷进行分类 (3)六、关于缺陷消除时间的规定 (4)七、设备缺陷分工 (4)八、设备缺陷处理流程 (5)九、设备缺陷处理原则 (5)十、设备缺陷管理办法 (7)十一、设备缺陷考核办法 (9)一、总则设备缺陷是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及时准确地发现缺陷并消除缺陷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为使设备缺陷从发现到消除的全过程实现闭环管理,而制订本制度。

二、目的规范设备缺陷管理,建立设备缺陷定义、分类、发现、消除、验收、统计和考核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降低缺陷发生率,提高消缺质量和消缺率,使消缺率达百分之百,全面提高设备健康状况,提高设备综合利用率。

确保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最终为实现零缺陷目标而努力。

三、设备缺陷管理原则1.当发现设备缺陷时应及时消除.不能及时消除且威胁安全的重大缺陷,相关部门应制定监视措施,做好事故预想,以防止扩大。

2.明显危及设备及人身安全的缺陷,应按事故处理规定处理。

并尽早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

3。

处理缺陷,必须遵照原国家电力公司《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进行.4。

处理缺陷必须有监护人,检修后要经有关部门组织验收。

5。

运行部对设备做巡视检查和缺陷处理应结合岗位责任制进行,检修部、校验部、安装一、二队、计量科、电机部等相关消缺部门(以下简称“检修部门")生技部应设专(兼)职负责设备缺陷的日常管理工作。

四、设备缺陷定义指生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影响安全、经济运行和环保要求的异常情况.如:泄露、温度异常升高、振动、卡涩、松动、断裂、变形、摩擦、缺油、计算机系统程序异常、偏离运行参数等情况。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称有缺陷设备.1。

设备零部件损坏、老化、缺少,技术性能不良,以致不能在额定参数下运行或安全构成威胁者;2。

由于外界原因,构成威胁设备安全运行的现象;3.按设备定级不能评为一类设备者;五、根据设备缺陷的性质,对缺陷进行分类1。

生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3篇)

生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3篇)

生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总则1.1为了加强设备缺陷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特制定本制度;1.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风电场。

2.生产设备缺陷定义2.1生产设备缺陷是指风电场生产设备发生的对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有直接影响的各种异常情况。

2.2本制度所指设备包括:风力发电机组、110kV系统及设备、35kV系统及设备、10kV供电系统、380V供电系统、接入系统设备、消防报警系统、消防水系统、站内监视系统、变电站生产区域内建(构)筑物等。

3.设备缺陷的分类3.1一类缺陷:在发现缺陷后____小时内,可以消除的缺陷;3.2二类缺陷:在发现缺陷后____小时内,无法消除的缺陷。

4.设备缺陷的汇报与记录4.1风电场发现、消除设备缺陷后,应在《缺陷管理台帐》内登记;4.2登记为二类的缺陷,应经安全生产部同意;4.3二类缺陷的信息通过OA系统呈报总工程师及安全生产部。

5.设备缺陷的处理5.1风电场发生任何威胁人身、设备安全的缺陷应立即布置安全防护措施,并由安全生产部负责检查;5.2设备缺陷由风电场自行组织及时处理(特殊天气情况除外);5.3对于风电场无法自行处理且需要对外联系的缺陷应及时汇报安全生产部,安全生产部协助处理。

6缺陷转类风电场在消缺过程中发现无法自行组织处理时,可提出转类申请,经安全生产部审核后,由一类缺陷转为二类缺陷。

7.缺陷管理职责7.1安全生产部职责:7.1.1对风电场缺陷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考核;7.1.2协助对二类缺陷进行处理,负责安全措施、消缺方案的审查;7.1.3定期对缺陷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论改进管理流程,或列入检修、技改计划;7.2风电场职责7.2.1负责对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发现缺陷,组织消缺工作;7.2.2对未能及时消除的缺陷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7.2.3每月对缺陷进行统计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

8.缺陷管理的奖惩考核8.1风电场对及时发现运行设备缺陷、重大缺陷以及积极消缺的情况提出奖励申请,由安全生产部审核后,报分管领导批准;8.2安全生产部对发现缺陷不及时、消缺不及时等情况提出考核意见,经分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XX公司设备缺陷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范围本规定适用于XX公司各专业设备缺陷管理工作。

第二条目的(一)为了规范XX公司设备缺陷管理工作,保证设备的健康水平,确保机组安全、经济、稳定、文明运行.(二)建立健全设备缺陷管理的全过程管理机制,即缺陷定义、分类、提出、消除、验收、评价、记录、总结、监督管理形成闭环管理。

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三条设备缺陷管理规定引用《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

第三章术语定义第四条术语缺陷定义:设备缺陷指设备在运行及备用中发生的威胁安全生产,影响出力、经济运行、环保要求,妨碍文明生产及设备功能作用发挥的异常情况。

(一)紧急缺陷:指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随时可能酿成事故,严重影响设备继续运行、使用寿命和供电质量及可能造成保护误动或拒动,危及系统安全稳定而必须立即组织进行处理的缺陷.(二)一类设备缺陷:指威胁安全生产或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影响机组正常出力或正常参数运行、属于技术难度大、需通过技术改造、更换重要部件或更新设备、花费重大资金、在安排大小修才能消除的缺陷.(三)二类设备缺陷:指停止主设备运行或辅助设备运行影响主机出力才能消除的缺陷。

(四)三类设备缺陷:指设备在运行中发生的一般性质的,在机组运行中随时可消除的缺陷。

第四章职责分工第五条设备管理部门职责设备管理部门为缺陷管理部门,负责缺陷检查、指导消除、验收、汇总分析、监督管理工作。

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宣贯股份公司设备缺陷方面的管理制度,制定XX公司设备缺陷管理规定。

(二)对各部门设备缺陷管理工作及缺陷的消除情况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设备管理规定的部门进行指导、监督管理。

(三)对一、二类缺陷制定检修计划,报给安全生产处安排检修时间,会同各部门共同完成消缺工作。

(四)各专工对所属片区内未消除的一、二类缺陷进行重点巡检关注、并做好点检记录.(五)对无法消除或技术难度大的缺陷、事故、设备异常状态研究分析,协助缺陷消除工作。

参加重大设备缺陷的处理与验收及设备事故原因分析.(六)各专工对所辖片区内缺陷消除情况进行跟踪分析总结,对重复发生的缺陷,找出缺陷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整改措施.(七)负责外协施工单位、维修单位的联系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161-60 生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总则
1.1 为了加强设备缺陷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风电场。

2. 生产设备缺陷定义
2.1生产设备缺陷是指风电场生产设备发生的对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有直接影响的各种异常情况。

2.2本制度所指设备包括:
风力发电机组、110kV系统及设备、35kV系统及设备、10kV供电系统、380V供电系统、接入系统设备、消防报警系统、消防水系统、站内监视系统、变电站生产区域内建(构)筑物等。

3. 设备缺陷的分类
3.1一类缺陷:
在发现缺陷后24小时内,可以消除的缺陷;
3.2二类缺陷:
在发现缺陷后24小时内,无法消除的缺陷。

4.设备缺陷的汇报与记录
4.1风电场发现、消除设备缺陷后,应在《缺陷管理台帐》内登记;
4.2登记为二类的缺陷,应经安全生产部同意;
4.3二类缺陷的信息通过OA系统呈报总工程师及安全生产部。

5.设备缺陷的处理
5.1 风电场发生任何威胁人身、设备安全的缺陷应立即布置安全防护措施,并由安全生产部负责检查;
5.2 设备缺陷由风电场自行组织及时处理(特殊天气情况除外);
5.3 对于风电场无法自行处理且需要对外联系的缺陷应及时汇报安全生产部,安全生产部协助处理。

6 缺陷转类
风电场在消缺过程中发现无法自行组织处理时,
可提出转类申请,经安全生产部审核后,由一类缺陷转为二类缺陷。

7. 缺陷管理职责
7.1安全生产部职责:
7.1.1对风电场缺陷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考核;
7.1.2 协助对二类缺陷进行处理,负责安全措施、消缺方案的审查;
7.1.3 定期对缺陷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论改进管理流程,或列入检修、技改计划;
7.2风电场职责
7.2.1 负责对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发现缺陷,组织消缺工作;
7.2.2 对未能及时消除的缺陷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7.2.3 每月对缺陷进行统计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

8. 缺陷管理的奖惩考核
8.1 风电场对及时发现运行设备缺陷、重大缺陷以及积极消缺的情况提出奖励申请,由安全生产部审核后,报分管领导批准;
8.2 安全生产部对发现缺陷不及时、消缺不及时等情况提出考核意见,经分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9. 本制度从下发之日起试行,最终解释权归安全生产部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