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十二式古传易筋
易 筋 经 十 二 式
易筋经十二式易筋经是一种以强身壮力为主的锻炼方法,“易”有变易的意思,“筋”指筋脉。
它的主要特点是动静结合,内静以收心调息,外动以强筋壮骨。
易筋经健身之法,首见于《易筋经》,该书据近人考证为明代天台紫凝道人于天启四年(1624年)撰成。
【基本内容和方法】易筋经包括内功和外功两种锻练方法,各有12势。
易筋经内功采用站式,以一定的姿势,借呼吸诱导,逐步加强筋脉和脏腑的功能。
大多数采取静止性用力。
呼吸以舒适自然为宜,不可迸气。
古代相传的易筋经姿式及锻炼法有12势,即韦驮献杵(有3势)、摘星换斗、三盘落地、出爪亮翅、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马刀、青龙探爪、卧虎扑食、打躬势、工尾势等。
易筋经外功注重外壮,《易筋经外经图说》指出:“凡行外壮功夫,须于静处面向东立,静虑凝神,通身不必用力,只须使其气贯两手,若一用力则不能贯两手矣。
每行一式,默数四十九字,接行下式,毋相间断。
行第一式自觉心思法则俱熟,方行第二式。
速者半月,迟者一月,各式俱熟,其力自能贯上头顶。
此炼力炼气,运行易筋脉之法也。
”(一)易筋经内功1.韦驮献杵第一式: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
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口诀)自然呼吸,两腿挺膝,两足跟内侧相抵,脚尖外撇,成立正姿式,躯干正直,头顶之百会穴与裆下的长强穴要成一条直线;两掌自然下垂于体侧;目平视,定心凝神;然后双手向前分抬合十,停于胸前膻中穴外,式定后约静立一分钟。
(详解)2.韦驮献杵第二式:足趾拄地,两手平开。
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接上式;自然呼吸,两掌从胸前向体侧平开,手心朝上,成双臂一字状;同时两足后跟翘起,脚尖着地,两目瞪睛平视;心平气合。
式定约静立半分钟。
3.韦驮献杵第三式:掌托天门目上视,足尖著地立身端。
力周骽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
舌可生津将腭抵,鼻能调息觉心安。
两拳缓缓收回处,用力还将挟重看。
接上式;逆呼吸,两掌分别上抬,至双臂成U字状时,双肘微弯,掌心朝上,尽力上托;同时咬齿,舌抵上腭,气布胸际。
易筋经十二势(严蔚冰)
易筋经十二势(严蔚冰)衙门藏版《易筋经》云:“易筋者,谓人身之筋骨,由胎禀而受之,有筋驰者、筋挛者、筋靡者、筋弱者、筋缩者、筋壮者、筋舒者、筋劲者、筋和者种不,悉由胎禀如驰则病、筋挛则瘦、筋靡则痿、筋弱则懈、筋缩则亡、筋壮则强、筋舒则长、筋劲则刚、筋和康。
国术古本《易筋经》属拳操类柔术,以炼筋壮骨入门功夫。
十二势均可独立习练,以站桩为基本功。
◎十二势之外的功夫一预备势和收势《易筋经》之十二势流传甚广,世人有习练。
既已习练十二势,那十二势之外的功夫又作何解?按照我的老师唐金元先生的传承,《易筋经》有一预备势,名日:屈伸呼吸。
此势系门内所传,以热身、松筋、拔骨、吐纳为主。
其势要点为:团身下蹲,同时吐气,观想如在母腹。
团身倾时抻拔“踵”;起身时两手按膝,上身前躬抻拔膝后之“筋,'I两手十指交叉,翻掌心向下抻拔“腕骨”;两手上举,同时吸气,重心前移向上“抻拔”;叉手抱后脑,抬头挺胸、挺腹、挺小腹、挺腹股沟,随即放松,同时“咳”出声响;两手左右分开,从体侧慢慢放下,与肩平,两手.“握固”,依次放松肩、肘、腕、掌、指。
收势系由南怀瑾先生亲传,2002年6月我在香港亲近国学师南怀谨,南师说,《易筋经》之“掉尾势”并非收势,凡练功一定要有收势,否则就如只知播种,不懂收获。
很多人不知其重要,如果只练功,没有收功,功效会大打折扣。
言毕,南师指第十二式图下有一诀日:“左右膀伸七次”,此乃收势。
即练完十二式后,承上式,左右膀伸七次,两手合掌“守中”,此乃形、气、意兼收。
切记。
后再两手合掌对搓,待手掌热,先用右手拍左手内关七次,外关七次,然后用左手拍右手内关七次,外关七次;两手拍环跳穴七次,拍足三里七次。
以上所述预备势和收势系传承所得,不敢独享,供养大家。
希望世人得以窥《易筋经》之原貌,完整修习,事半功倍。
即使有习练者受条件所限,影响正常煅炼,可单练预备势和收势,可弥补停练的缺憾,亦有“易筋”之功效。
◎关于十二式《易筋经》之要领“精于心,简于形。
易筋经十二式功法
易筋经十二式功法第一式韦驮献杵--韦驮捧杵身体直立如柱,两眼平视半垂帘,头悬如顶天,足立如入地三尺,两手劳宫相对,徐徐升起与肩平,两手劳宫慢慢相合曲肘,双手心相合,置于气会檀中穴处,两足与肩同宽.。
体验评论:“身体直立如柱,头悬如顶天,足立如入地三尺”气力从腰出,下到脚,上必须出于手。
四肢出筋骨随,肾气现。
顶天立地接天地气。
可见这是身体内外气的练习。
这也是天人观念,天地人相合,形正、心正、气正,三正天地气合于身。
“两眼平视半垂帘”放松身心,精神内守,更好释放经络气,发动气机。
“两手劳宫相对,徐徐升起与肩平,两手劳宫慢慢相合曲肘,双手心相合”这个是利用了关键穴位激发感应的原理,目的在于激发气。
劳宫是非常重要的内外气通道。
经络穴位左右合必开其中穴,激发檀中行气。
经常做,两手劳宫与肘都有气在互相吸引与牵扯的感觉,同时檀中穴处与双手心也有相通的体验。
这个的机理在医学上,外经雷公曰:请言心主之经。
岐伯曰:心主之经即包络之府也,又名膻中。
心包经之荣穴在劳宫,募穴在膻中。
就是说劳宫又引通心包经的作用,而心包经之气血是在檀中聚集的,从经络气走向上看,劳宫之部位之气沿着心包路线充实于檀中,这是人体的自然机能。
那么,加强劳宫天部之气,必定增加对心包经从手心到檀中的气血回流,使得心包经的墓穴汇集更多更强的心包气血。
人一身,心主之。
养身,不过养气血。
练习功夫么,也不过强气血。
那么关键是从何处入手? 这个易筋经显然是从主要处开始。
这里也最容易激发,也是养神之处,可以说立足非常巧妙。
也符合黄帝内经的气血论述---气血相依。
何况兼顾了神。
气聚则神足,神是以气和血作为基础,所以很容易体验到气血和精神的关系。
还借助气血最丰富的上肢展开激发导引。
这就是《易筋》入门练习的巧妙之处。
第二式韦驮献杵--横担降龙双手两侧分开,如展翅向上与肩平,掌心向下升降沉浮三运气,引气下丹田,然后地气上升,如青龙丝丝向上。
体验评论:双手两侧分开,如展翅向上与肩平。
(整理)易筋经十二式每招效果大揭秘
(整理)易筋经十二式每招效果大揭秘
易筋经是一本传统的武学秘籍,其中有着十二种招式。
下面是
对每种招式的效果进行大揭秘:
1. 金刚不坏功:练此功可以增强身体的抗打击能力,增加身体
的耐力和防御力。
2. 崩山拳:这种拳法注重内外力的结合,练后可以增强攻击力,打破敌人的防御。
3. 逍遥游:通过练此招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敏捷度,使你
在战斗中更加机敏和灵活。
4. 侧步盾:此招可以使你迅速侧移躲避敌人攻击,同时增加自
身的防御能力。
5. 火焰掌:练此掌法可以使你的掌力发出火焰,增强攻击力,
并且对敌人造成燃烧伤害。
6. 雷震掌:雷震掌练后可以使你的掌力带有雷电之力,增强攻击力,并且对敌人造成电击伤害。
7. 盾击:此招将使用盾牌进行攻击,具有较强的防御和攻击能力。
8. 疾风步:练后可以使你的速度达到极致,迅速接近敌人或逃离战斗。
9. 冰冷掌:此招练后可以使你的掌力发出寒冷之气,增强攻击力,并且对敌人造成冰冻伤害。
10. 影夜闪:练后可以使你在夜间行动变得无声无息,增强隐蔽能力。
11. 疾风脚:此招练后可以使你的腿部力量增强,提高踢击的力量与速度。
12. 回灵步:练后可以使你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达到极致,轻松避开敌人攻击。
以上是易筋经十二式每招的效果揭秘。
通过练习这些招式,你
可以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武术技能,并在战斗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易筋经十二式(有图解)
易筋经十二式(有图解)2006-12-29 11:13易筋经十二式(有图解)(未完)易筋经是一种以强身壮力为主的锻炼方法,“易”有变易的意思,“筋”指筋脉。
它的主要特点是动静结合,内静以收心调息,外动以强筋壮骨。
易筋经健身之法,首见于《易筋经》,该书据近人考证为明代天台紫凝道人于天启四年(1624年)撰成。
【基本内容和方法】易筋经包括内功和外功两种锻练方法,各有12势。
易筋经内功采用站式,以一定的姿势,借呼吸诱导,逐步加强筋脉和脏腑的功能。
大多数采取静止性用力。
呼吸以舒适自然为宜,不可迸气。
古代相传的易筋经姿式及锻炼法有12势,即韦驮献杵(有3势)、摘星换斗、三盘落地、出爪亮翅、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马刀、青龙探爪、卧虎扑食、打躬势、工尾势等。
易筋经外功注重外壮,《易筋经外经图说》指出:“凡行外壮功夫,须于静处面向东立,静虑凝神,通身不必用力,只须使其气贯两手,若一用力则不能贯两手矣。
每行一式,默数四十九字,接行下式,毋相间断。
行第一式自觉心思法则俱熟,方行第二式。
速者半月,迟者一月,各式俱熟,其力自能贯上头顶。
此炼力炼气,运行易筋脉之法也。
”(一)易筋经内功1.韦驮献杵第一式: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
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口诀) 自然呼吸,两腿挺膝,两足跟内侧相抵,脚尖外撇,成立正姿式,躯干正直,头顶之百会穴与裆下的长强穴要成一条直线;两掌自然下垂于体侧;目平视,定心凝神;然后双手向前分抬合十,停于胸前膻中穴外,式定后约静立一分钟。
(详解)2.韦驮献杵第二式:足趾拄地,两手平开。
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接上式;自然呼吸,两掌从胸前向体侧平开,手心朝上,成双臂一字状;同时两足后跟翘起,脚尖着地,两目瞪睛平视;心平气合。
式定约静立半分钟。
3.韦驮献杵第三式:掌托天门目上视,足尖著地立身端。
力周骽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
舌可生津将腭抵,鼻能调息觉心安。
两拳缓缓收回处,用力还将挟重看。
接上式;逆呼吸,两掌分别上抬,至双臂成U字状时,双肘微弯,掌心朝上,尽力上托;同时咬齿,舌抵上腭,气布胸际。
易筋经十二式
易筋经十二式易筋经,又称易筋十二式,是中国古代武术经典之一。
易筋经十二式是易筋经中最关键、最核心的十二种拳法。
这些拳法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演化,融合了道家、佛家、儒家的思想,具备独特的内外兼修之道,可达到强身健体、开发潜能的效果。
第一式:金刚护体金刚护体是易筋经十二式中最基础的一式,注重发力与舒展身体。
练习者需保持深蹲姿势,同时用意念将全身肌肉收缩,以达到内外兼修的效果。
第二式:瑜伽伸展瑜伽伸展是易筋经十二式中注重柔韧度的一式,主要通过各种伸展动作来放松肌肉,增加关节活动性,达到灵活的身体效果。
第三式:太极融合太极融合是易筋经十二式中注重身体平衡与正气运行的一式。
练习者需模仿太极拳的动作,通过缓慢的流动动作来调整身体的气血流动,达到和谐的状态。
第四式:静坐禅修静坐禅修是易筋经十二式中注重内功修炼的一式。
练习者需采取莲花坐姿,通过专注呼吸来调整身心状态,增强内心力量。
第五式:丹田锻炼丹田锻炼是易筋经十二式中注重呼吸与能量聚集的一式。
练习者需深度呼吸,通过意念将气息聚集于丹田,以增强身体能量。
第六式:五禽戏五禽戏是易筋经十二式中借鉴动物形态的一式,通过模仿鹿、虎、熊、猿、鸟等动物的动作,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灵活性与协调性。
第七式:蛟龙出海蛟龙出海是易筋经十二式中注重上升气势的一式。
练习者需以蹬腿为主,迅速将肩部展开,以达到拔地而起的效果。
第八式:飞燕穿林飞燕穿林是易筋经十二式中注重速度与灵活性的一式。
练习者需保持快速的跳跃与转身动作,模仿飞燕穿越林间的姿态,以提升反应能力。
第九式:霹雳火霹雳火是易筋经十二式中注重力量与爆发力的一式。
练习者需通过连续快速的拳脚动作,以迅猛的力量来表达出雷电的震撼效果。
第十式:狂风劈浪狂风劈浪是易筋经十二式中注重攻防与站稳脚步的一式。
练习者需保持身体的平衡,以风劲般的拳脚动作来应对敌人的攻击。
第十一式:无边真意无边真意是易筋经十二式中注重心境与意念的一式。
练习者需通过集中注意力,以提升对拳法的洞察力和领悟力。
12式易筋经详细图解
12式易筋经详细图解
经历了先秦时期,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才初具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文化繁盛期,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一个辉煌期。
文化的繁荣也开始初步影响到武术。
先秦繁荣的文化在很多方面影响着武术,使武术从一门搏杀技术开始,发展至初具中国文化特色。
如果当时的文化繁荣能够一直持续,现在的武术文化将相当辉煌,但是历史没有这样。
卧势揉摩操腹,乃佛传易筋、易经秘功,以动化静,以静运动,合乎阴阳,顺乎五行,发其生机,神其变化。
故能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消内生之百症。
补不足,泻有余,消长之道,妙应无穷,何须借药烧丹,自有却病延年之实效。
易筋经十二式,最全练法详解(收藏)
易筋经十二式,最全练法详解(收藏)【橙语】虎扑食前俯卧,鹰高飞前低伏,都为蓄势待发。
人在低谷时,需安静努力。
站在高处时,须小心谨慎。
《易筋经》原分上下两卷,为佛家达摩尊者所创造,般刺密谛译师翻译的。
内容包括“静功”与“动功”。
关于静功的练法,历代传授,逐渐失真。
现在留传的动功十二式,系王祖源氏得自嵩山少林寺的东西,与原来的“静功图”、“击技谱”已有些不同。
我曾访问请教过一些前辈,皆无法鉴定其优劣,大体的评论,认为王氏这种选择是精美的。
我根据前辈黄箴老的指导,也曾试练过易筋经的方法,运用起来,全身气脉流注合度,一直未发现过有迟速痞滞的偏倚迹象,证明前辈的批判是正确的。
兹将得自黄箴老传授密义,分条介绍其操作方法如下:一、韦驮献杵第一势(一)口诀:立身期正下,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二)动作姿势1、预备桩功:两脚平行站立,与肩等宽,双膝微屈,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五指自然并拢微屈,两眼平视前方,继而放松,轻轻闭合,眼若垂帘。
心平气和,神能安祥,洗心涤滤,心澄貌恭。
全身自上而下头颈、肩、臂、平、胸、腹、臀、大腿、小腿、脚依次放松,躯体各关节及内脏放松,做到身无紧处,心无杂念,神意内收。
继而再做内观放松,神意内收,导引气血内观泥丸,自觉头脑清新,清莹如晨露。
引气下行,内观咽喉,自觉颈项放松。
引气下行,内观小丹田,自觉心胸开阔,神清气爽。
引气下行,内观脾骨,自觉中焦温涧,胃脘舒适。
引气下行,内观下丹田,自觉命门相火温煦,无气充沛,腹内暖意融之。
引气下行,内观会阴,自觉会阴放松。
引气沿两腿内侧下行,内观涌泉,自觉无限生机自足下涌出。
2、拱手当胸:两臂徐徐前手举,掌心相对与肩等宽,两臂平直,再屈肘,肘节自然向下提坠,两手慢慢内收,距胸约一拳后,两手指尖相叠,拇指轻触,掌心向内。
此时要求沉肩坠时,含胸拔背,气沉丹田,舌抵上腭,面带微笑。
二、韦驮献杵第二势(一)口诀:足趾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易筋经十二势
易筋经十二势易筋经,又称《易筋洗髓十二势》是中国古代一部以修炼身体和提升武功的功法经典。
易筋经十二势是该经典中重要的拳术套路,通过练习这十二个姿势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武艺水平。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十二个姿势以及练习方法。
第一势:巨鹿冲山巨鹿冲山姿势要求腿部半蹲,上体微微前倾,双臂自然下垂。
练习时,双臂前伸,迅速张开,同时用力推手掌,仿佛要推开一座大山。
此姿势主要锻炼腿部和手臂的力量,增强腿部爆发力和上肢力量。
第二势:若耶溯源若耶溯源姿势要求身体保持直立,双臂挥至两侧收与臀部相齐,在踮足的同时做扭腰动作,尽量使腰部扭转幅度增大。
此姿势能帮助调整身体内脏,增加腰部灵活度,提高腰部力量。
第三势:振锥齐顶振锥齐顶姿势要求身体挺直,双臂下垂自然。
练习时,将双臂迅速向上挥起,使双掌呈锥形,用力向上顶起,仿佛要顶翻一座高峰。
此姿势锻炼腰部和上肢的力量,增强起身和爆发力。
第四势:鳌山推突鳌山推突姿势要求身体保持直立,双腿微微张开。
练习时,将双臂微微弯曲,手心朝上,手掌呈拳状。
迅速将双臂向前推出,同时用力用手肘向外推,仿佛要推开一座巨石。
此姿势主要锻炼背部、腰部和手臂的力量,增强推手和攻击力。
第五势:海龙摆尾海龙摆尾姿势要求身体保持直立,双腿微微张开。
练习时,将身体向右侧倾斜,同时将上体向后转动,右手放在腰部后方,左腿跨出,仿佛向右侧摆尾。
然后恢复身体直立,并向左侧做同样的动作。
此姿势能够增加腰部灵活度,提高旋转力和敏捷性。
第六势:北斗摇指北斗摇指姿势要求身体保持直立,双腿并拢。
练习时,将双臂至臀部位置,手掌呈掌心向下,然后将双臂迅速向后摇出,同时用力挥指,仿佛要指向北斗星。
此姿势主要锻炼腿部力量和手部灵活度,增强挥指力。
第七势:猛虎跳涧猛虎跳涧姿势要求身体保持直立,双臂自然下垂。
练习时,将身体向右侧倾斜,同时腿部用力跳跃,手臂迅速向上抬起,仿佛要跳过一条宽阔的山涧。
此姿势能够提高腿部爆发力和跳跃力。
第八势:狮子开喉狮子开喉姿势要求身体保持直立,双手合十置于腰部前方。
达摩易筋经十二式图解
易筋经图解《易筋经》全名《达摩易筋经》,共十二式,故又称《达摩易筋经十二式》或《易筋经十二式》。
《易筋经十二式》是少林气功的组成部分之一,为李靖等根据《景德传灯录》脱胎取名,后世托名为达摩祖师所传,来源经不起推敲,但功法内容颇具价值,常练能疏通筋络、调理阴阳,振神健体、祛病延年。
现国家以将《易筋经十二式》为蓝本的《易筋经》编入四大健身气功教材。
1、韦驮献杵第一式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
气定神皆敛,心诚貌亦恭。
自然呼吸。
两足开立,成八字形,中距五寸;两腿伸直、挺膝;身胸挺直(头顶百会穴与裆下的长强穴成一条直线);两臂、掌自然下垂于体侧;两目平视,定心凝神;然后两手同时缓缓上抬,屈肘于胸前(膻中穴外)合掌。
定式后静立一分钟。
2、韦参献杵第二式接上式;自然呼吸,两掌从胸前向体侧平开,手心朝上,成双臂一字状;同时两足后跟翘起,脚尖着地,两目瞪睛平视;心平气合。
式定约静立半分钟(图2)。
3、韦参献杵第三式接上式;逆呼吸,两掌分别上抬,至双臂成U字状时,双肘微弯,掌心朝上,尽力上托;同时咬齿,舌抵上腭,气布胸际。
式定后约静止半分钟(图3)。
4、摘星换斗式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单吸不呼法,两脚后跟落地,全脚掌着地。
左掌回收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扭项,目视右掌。
式定后要气布胸际,深长鼻吸自由鼻呼,约静立半分钟(图4)。
左式:左右手势互换,右掌下落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左掌自体后擎天而起,扭颈,目视左掌。
式定后用逆呼吸单吸不呼法,约静立半分钟(图4)。
5、倒拽九牛尾式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右脚跨前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掌从体后向体前变握拳,翻腕上抬,拳心朝上停于面前。
左掌顺式变拳,拳心朝上停于体后,两肘皆微屈;力在双膀,目视右拳。
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图5)。
左式:左右手腿势互换,左腿蹬力,身体随之前移,重心落于右腿,继左脚提起跨前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拳从体后向体前翻抬,右拳从面前向体后翻落,成左式;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图5)。
古传内功易筋经十二势易筋经内功心法全文
古传内功易筋经十二势易筋经内功心法全文易筋经内功心法全文易筋经,是一本强身健体的武术经典,其中包含了古传内功易筋经十二势。
这十二势是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方法来锻炼身体的内在力量,从而达到练气、强体、健身的效果。
下面将为大家一一介绍易筋经内功心法的全文。
第一势:势必高勾引人势必高勾引人,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一式。
这一势通过高举双臂向上拉伸躯干,同时深吸一口气,将气息集中在腹部。
这个动作有助于打通气血循环,并增强背部和手臂的力量。
第二势:产长使大器产长使大器,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二式。
这一势需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然后弯腰向前伸展双臂,尽力触碰脚尖。
这个动作能够拉伸腰部和背部的肌肉,增强骨骼的灵活性,同时还能够调整呼吸,增加肺活量。
第三势:凡感窑洞乃通凡感窑洞乃通,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三式。
这一势需抱肘微曲,双腿膝稍屈,然后屈腰精通向前,同时深吸一口气,将臀部的力量集中,向下施力。
这个动作能够增强臀部和腿部的力量,提升下半身的灵活性。
第四势:番种今肅大难番种今肃大难,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四式。
这一势需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然后双臂向两侧分开,手心向上,同时注视前方。
这个动作能够调整身体的平衡,增强腿部和腰部的力量,并提升专注力。
第五势:立世大势恒殊立世大势恒殊,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五式。
这一势需双脚并拢,身体挺直,然后双手置于胸前,十指互扣。
这个动作能够强化腿部和背部的力量,改善体姿,增强气血循环。
第六势:罕慢一世根堅罕慢一世根堅,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六式。
这一势需双腿分开与肩同宽,然后屈膝下蹲,尽量使大腿和小腿呈90度的弯曲。
这个动作能够强化腿部肌肉,增加腿部的力量和耐力。
第七势:完如老實气元完如老實气元,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七式。
这一势需屈膝下蹲,一手放在胸前,一手置于腰间,同时眼睛注视前方。
这个动作能够增强腿部和腰部的力量,调整呼吸,平衡体内能量。
第八势:炯炯二目恒鑒炯炯二目恒鑒,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八式。
易筋经十二式图解(综合版)
后至左侧背部肩胛骨下方,掌心向内。左手掌前按, 蹲,同时两掌心翻转向下按至膝关节外侧,两脚缓缓伸直,同时
肘向后摆,项部用力后仰,身体随势充分向左拧转, 两掌心翻转向上,上托至与肩平,再屈膝下蹲,同时两掌心翻转
目向左视。双手同时撤力,身体转正,两臂呈侧平 举。收势:先深吸气,然后慢慢呼出,两手同时下 落于体侧,收左足,并步直立。以上为左式动作, 右式与左式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
• 循序渐进,心脏病及哮喘
• 发作期忌用。注重动静结
• 合,保持精神宁静的状态,
• 全神贯注,呼吸自然和保
• 持气息运动的和谐。
2021/10/10
图3
图4-1
图4-2
4
•
第五式:倒拽九牛尾式
①预备 两足并步直立,头正如顶物,双目平视前方,沉肩垂
肘,胸部内含,背部挺拔,腹部内收,腰部竖直,头顶之百会
• 收势:先深吸气,然后慢慢呼出,两手同时下落于体侧,
后慢慢呼出,同时放下两足及足跟,收左足,并步直立。
收左足,并步直立。
• ③动作要领:两手一字平开与肩平,两足跟提起,足尖着
• ③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沉肩垂肘,脊背舒展,上虚下实, 力,。两膝伸直内夹,提高动作稳定性。
各部肌肉放松,动静结合。体虚者慎练,量力而为,循序 渐进。
穴与裆下的长强穴要成一条直线。双臂自然下垂置于体侧,膝
关节微屈不超过足尖。心平气和,精神内守,神态安宁,呼吸
自然。
• ②动作 右式:右脚跨前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掌从体后向 体前变握拳,翻腕上抬,拳心朝上停于面前。左掌顺势变拳, 拳心朝上停于体后,两肘皆微屈;力在双膀,目视右拳。
• 左式:左右手腿势互换,左腿蹬力,身体随之前移,重心落于 右腿,继左脚提起跨前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拳从体后向体 前翻抬,右拳从面前向体后翻落,成左式;
易筋经十二式全文,少林易筋经十二势
易筋经十二式全文,少林易筋经十二势易筋经十二式应当为十二势。
很多武侠小说都将《易筋经》描写为修练上乘内功的武术秘笈。
根据金庸在《笑傲江湖》,易筋经初为达摩所著。
达摩涅盘后,二祖慧可带着仍不理解的佛经与易筋经群访高僧,虽佛理明白,但武学仍无法透彻。
后,隋末唐初于长安大道上,遭遇一个武功高强的青年畅谈三天三夜,终于明白个中道理。
后来那青年成为唐朝开国将领卫国公李靖,而《易筋经》也自此发扬光大。
少林易筋经少林易筋经是一种健身目的十分明确的武术套路。
“易”的含义即变易、活动、改变,引伸为增强之义;“筋”指筋脉、肌肉、筋骨;“经”为方法。
因此,“易筋经”从字面上理解即活动筋骨,以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方法。
实际上,它更是一种十分经典的气功功法。
易筋经共计十二势,其预备式为:两腿开立,头端平,目前视,口微闭,调呼吸。
含胸,直腰,蓄腹,松肩,全身自然放松。
第一势:韦驮献杵第一势。
两臂曲肘,徐徐平举至胸前成抱球势,屈腕立掌,指头向上,掌心相对(10厘米左右距离)。
此动作要求肩、肘、腕在同一平面上,合呼吸酌情做8-20 次。
诀曰: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剑,心澄貌亦恭。
第二势:韦驮献杵第二势。
两足分开,与肩同宽,足掌踏实,两膝微松;两手自胸前徐徐外展,至两侧平举;立掌,掌心向外;两目前视;吸气时胸部扩张,臂向后挺;呼气时,指尖内翘,掌向外撑。
反复进行8-20 次。
诀曰:足指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第三势:韦驮献杵第三势。
两脚开立,足尖着地,足跟提起;双手上举高过头顶,掌心向上,两中指相距3厘米;沉肩曲肘,仰头,目观掌背。
舌舐上腭,鼻息调匀。
吸气时,两手用暗劲尽力上托,两腿同时用力下蹬;呼气时,全身放松,两掌向前下翻。
收势时,两掌变拳,拳背向前,上肢用力将两拳缓缓收至腰部,拳心向上,脚跟着地。
反复8-20 次。
诀曰: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着地立身端。
力周腿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
舌可生津将腭舐,鼻能调息觉心安。
12式古传易筋功(大力功)
12式古传易筋功(大力功)朋友们都知道,武术的外形易练,实质难求,要将功力练上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中国武术门派众多,高手林立,打法各异,每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但细究其深层,则不难发现,他们的前提都是同样的四个字——功力深厚!那么,功力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功力,它是武术的本质内容,是习武者整体素质的综合体现,从广义而言,一个武术家所具备的所有武术内容都是功力的体现,比如身体的体格,身体攻击武器的定位发力,运动发力,不顺畅状态发力,身法变化的速度、力质,步法的速度、力感、变化的能力以及帮助发力层次,对来力的承接、转化、应激能力,出击的速度,防守的等同能力,攻防的切换、反应能力,本能发挥,突发应变,以一敌多,持械混战等等内容,都是功力的表现,因为如果没有深厚的功力,一切都是虚的,都是无用的;而如果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功力,那么,它就仅指人体的实力与发力,在本文中,笔者就先针对实力与发力的功力训练向朋友们系统地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从实力的训练开始,众所周知,一个武术家若没有良好的身体实力是不行的,所以,实力的训练就成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它将伴随着一个武术家的一生。
实力的练习各门各派都不一样,但目的都相同,都是通过练习,强筋坚骨,结实肌肤,内壮五脏,笔者就将百花门的实力修炼法介绍给朋友们(训练实力,一定要远离它的误区,即进行健美式的身体锻炼,这种锻炼对于拳学的训练没有任何好处,只能取得适得其反的反作用,而其它诸如跑步、跳绳、打球、游泳等现代体育方式,对拳学也是有着一定作用的,但不能作为终极的训练手段,它们只能作为辅助,是无法取代与武术技击息息相关的拳学实力训练法的)。
百花武学的实力修炼包括12式古传易筋功、搓把功、倒墙功、撑地式、抖大杆、操重兵械、揉重球等内容,其中抖大杆、操重兵等项目需要有一定的发力基础及冷兵技法方可练习,容以后再作专门介绍,在本期中,我们就先把12式古传易筋功介绍给您。
第一式:韦驮献杵此式共分三个动作,第一动,环抱式:双足开立,双膝弯曲,双臂在胸前合抱,指尖相对,臂弯在135度左右(图1)。
经典《易筋经》十二式
经典《易筋经》十二式第一势韦佗献杵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也恭。
一、韦驮献杵第一式两手慢慢上抬,由下向头上缓缓划弧,使两掌在头上相附(图2)。
接上动作。
两掌由上向两侧工弧,然后屈肘叠掌于肚脐前,右掌在上,左掌在下(图3)。
两手由内向上环展,然后由外向内环抱,两掌附按贴住膻中穴,目视前方。
完成动作后持续半分钟(图4)。
第二势韦佗献杵足趾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韦驮献杵第二式接上式。
两足不动;两肘夹肋伸掌,掌心相对,掌指向前(图5)。
接上式。
两手向两侧展臂,使两臂成一字状,同时,两足跟翘起,掌心向下,目视前方。
意注眉心。
(图6)。
第三势韦佗献杵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著地立身端;力周骽肋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舌可生津将腭抵,鼻能调息觉心安;两拳缓缓收回处,用力还将挟重看。
注:骽:意同腿,音亦读“腿”。
韦驮献杵第三式接上式。
逆呼吸,两足跟落地;同时,两臂向内屈肘托掌,两掌心向上,掌指向后,目平视(图7)。
接上动作。
两掌向上直臂托掌,使两手臂成U字形,掌心向上,掌指微向后(图8)。
接上动作。
两足跟相抵翘起,两腕外转,使两掌指端贴近;同时咬齿,舌抵上腭,气布胸际。
定式后静立半分钟(图9)。
第四势摘星换斗单手擎天掌覆头,更从掌内注双眸;鼻端吸气频调息,用力收回左右侔。
注:侔(móu),相等,齐。
四、接星换斗式右式接上式。
逆呼吸,两足跟落地;同时两掌向外、向下划弧,然后两掌变拳,屈肘,抱于腰际,目平视(10)。
接上动作。
两拳变掌,右掌屈肘向左,停于下腹左侧,掌心向下;左手背于腰后,目视右手(图11)。
接上动作。
右掌由左向右、向上划弧运掌,掌架头上右侧,掌心向前上方,掌指向左;同时,左掌尽力下按,头向右扭,目视右手。
意注劳宫(12)。
左式接上式。
左手由后向上、向前上方交会划弧,与右手在头前上方相附,掌心向前,目视两手(图13)。
接上动作。
两手由上向下划弧,下落腰际时变拳,抱于腰间,拳心向上,目视前方(图14)。
古本易筋经十二式
古本易筋经⼗⼆式古本易筋经⼗⼆势导引法预备势这个动作可以疏导任脉和督脉,放松全⾝筋⾻,动作重复3次。
⼀ .古本易筋经⼗⼆势导引法韦驮献杵第⼀势这⼀势可以疏导⼿太阴经筋,导引肺经,动作需重复7次。
⼆.古本易筋经⼗⼆势导引法韦驮献杵第⼆势这⼀势可以疏导⼿少阳经筋,导引三焦经,消除疲劳,动作需重复7次。
三 .古本易筋经⼗⼆势导引法摘星换⽃势这⼀势疏导⼿少阴经筋,导引⼼经,消除⼼、腹疾病,左势右势合为⼀次,动作需重复7次。
四 .古本易筋经⼗⼆势导引法出⽖亮翅势这⼀势可以疏导⼿阳明经筋,导引⼤肠经,对头⾯、颈项、肩背有很好的调理作⽤,动作需重复7次。
五.古本易筋经⼗⼆势导引法倒拽九⽜尾势可以疏导⾜阳明经筋,导引胃经,提⾼胃功能,预防胃肠疾病,左势右势合为⼀次,动作需重复7次。
六 .古本易筋经⼗⼆势导引法九⿁拔马⼑势可以疏导⾜太阳经筋,导引膀胱经,缓解下肢不畅、胸椎颈椎痛等,左势右势合为⼀次,动作需重复7次。
七.古本易筋经⼗⼆势导引法三盘落地势可以疏导⼿厥阳经筋,导引⼼包经,缓解胸闷、胀痛,保护胸腹部,动作要重复7次。
⼋.易筋经⼗⼆势导引法青龙探⽖势可以疏导⾜少阳经筋,导引胆经,有利全⾝⽓⾎运⾏,缓解腰腿、肩背、颈项拘紧,左势右势合为⼀次,动作需重复7次。
九.古本易筋经⼗⼆势导引法卧虎扑⾷势可以疏导⾜厥阴经筋,导引肝经,吐故纳新,有疏肝解郁的功效,左势右势合为⼀次,动作需重复7次。
⼗.古本易筋经⼗⼆势导引法打躬势可以疏导⾜少阴经筋,导引肾经,有固肾壮腰的功效,动作要重复7次。
⼗⼀.古本易筋经⼗⼆势导引法⼯尾势可以疏导⼿太阳经筋,导引⼩肠经,对⽿鸣、⽿痛、颈椎病、肩关节痛等都有调理功效,需要顿地21次。
⼗⼆.古本易筋经⼗⼆势导引法收势可以疏导⾜太阴经筋,导引脾经,有醒脾养胃的功效,预防脾胃相关疾病,左势右势合为⼀次,动作要重复7次。
古传外功易筋经十二势
古传外功易筋经十二势本易筋经,刚多柔少,即以力行气之法也。
以力为主,增加实力,一年之后,则精神委顿者,立可振作,而精神健旺者,则实力增加,神完气足,洵有易筋换骨之妙!久练气力必较未练时增加数倍,而收身强力壮之效,足以却病延年矣。
1、第一势练法:面向东方而立,两足分开,中间相距约一尺开阔。
足之位置,须趾与跗同一方向,切忌踏成八字形。
凝神调息,摒除一切杂念,鼓气于腹,毋使走泄。
头部向上微昂,口宜紧闭,牙齿相接,舌尖舔住牙关,两目向前睁视,睛珠须定,不可稍有启闭。
然后,将两手折腕昂起,使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再缓缓屈其肘节,将手提起少许,至腰部稍下处为度。
唯两手虽上提,而两臂之气力,必须下注,如按桌踊身之状。
略加停顿之后,乃将十指运力,向上翘起,而掌根则运力捺下。
行时须极徐缓,至极度后,再停顿片刻,乃放下手指,提起掌根,回复原状。
如此一翘一按,是为一度,徐行四十九度,而第一势功夫完毕。
要点:须默记其按,此势名混元一气之势,先天之象也。
一翘一捺,得乎动机;停顿贯气,得乎静定,动静相因,而阴阳判,万物生矣。
故以下各势,皆由此势而化生者也。
行时,宜全神贯注于指掌之间,不可相离。
日久之后,则气随神到,而运于内;力由气生,而行于外,内外相合,而超乎一切矣。
若神气涣散、力不专注,是为大忌!在两手上提之时,切不可过至腰上,否则,非但不得其益,且有损于筋骨,慎之!慎之!2、第二势练法:行前势功夫既毕之后,则将气力收起,复平常小立状态,使全身筋骨稍为舒展,以免过劳之弊。
其休息之时间,则不必限定。
行第二势时,先将两足紧并,全身正立,鼓气闭口,突视昂首,与第一势完全相同。
两手则将指屈转握拳,唯大指伸直。
此时握拳极松,不可用力。
握定之后,则将拳移置于大腿之前面,拳心与腿面相贴,两大指则遥遥相对。
至此略略停顿,之后,即将每手之大指向上翘起,以至极度;同时,两手之其余四指则用力紧握,务用全力。
而两臂之力则须下注,切不可有丝毫提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花十二式古传易筋
首先,我们从实力的训练开始,众所周知,一个武术家若没有良好的身体实力是不行的,所以,实力的训练就成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它将伴随着一个武术家的一生。
实力的练习各门各派都不一样,但目的都相同,都是通过练习,强筋坚骨,结实肌肤,内壮五脏,笔者就将百花门的实力修炼法介绍给朋友们(训练实力,一定要远离它的误区,即进行健美式的身体锻炼,这种锻炼对于拳学的训练没有任何好处,只能取得适得其反的反作用,而其它诸如跑步、跳绳、打球、游泳等现代体育方式,对拳学也是有着一定作用的,但不能作为终极的训练手段,它们只能作为辅助,是无法取代与武术技击息息相关的拳学实力训练法的)。
百花武学的实力修炼包括12式古传易筋功、搓把功、倒墙功、撑地式、抖大杆、操重兵械、揉重球等内容,其中抖大杆、操重兵等项目需要有一定的发力基础及冷兵技法方可练习,容以后再作专门介绍,在本期中,我们就先把12式古传易筋功介绍给您。
第一式韦驮献杵
此式共分三个动作
第一动环抱式
双足开立,双膝弯曲,双臂在胸前合抱,指尖相对,臂弯在135度左右。
要求:
1、五趾抓地,脚踝紧绷,圆裆合胯(裆部撑开,但胯又要有向里的合力,这两股劲要对立而统一,
合为一体)。
2、提肛溜臀(即向里裹臀),齿叩唇闭,舌抵上腭,双目平视。
3、尾骨沉坠、颈椎上拔。
4、双膀向两侧对挣,即左膀向左用力,右膀同时向右用力(膀:此处指人体背阔肌至肩胛骨这一
段)
5、两臂向前合抱,肌肉用力要拉长式用力,手指也要拉拔式用力。
6、肋骨肌紧张,要保持提住状态,腹部肌顺其自然地随同肋骨肌一起紧张,不要刻意用力。
7、自然呼吸36次收功。
第二动铁扁担
双膝挺直,双脚踮起,双臂两侧平伸,五指张开。
要求:
1、手臂向两侧尽量伸展,要感觉双臂越拉越长。
2、身挺拔,沉肩,提肛溜臀,双目瞪圆平视,好似要把眼角瞪裂一般。
3、两臂感觉分别提着一块千斤巨石,将此三条要求做好,则身体其他部位自能随同到位。
4、自然呼吸36次收功。
第三动力托天门
双脚开立,弯曲,身向后仰,头仰视天,双臂上托,掌心向天,臂弯135度左右。
要求:
1、双脚尽量弯曲、前顶,身体尽量后仰,双掌上托,好似天上掉下一块千斤巨闸,你要用力把它
撑住,但力不能往回屈收,而要主动向上撑出。
2、肋骨肌着重用力。
3、收式起身时注意腰部不要扭曲受伤(南拳中的铁板桥功夫即由此演变而来)。
4、自然呼吸36次收功。
第二式摘星换斗
双足开立,脚跟踮起,双膝挺直,左手握拳,别于腰后,右手成爪,伸向天空,尽量伸直,身挺拔。
要求:
1、手尽量上伸,劲贯全身,五指用力保持,意想手伸向天空,将天上星辰抓下。
2、别于腰后之手握拳用力保持。
3、自然呼吸36次后收功。
第三式倒拽九牛尾
右弓步,左手成爪,置于身后,右手握拳,肘弯135度左右。
要求:
1、手指成爪要保持紧绷之力,不得放松。
2、五趾抓地,双腿保持强劲的蹬力、顶力。
3、前手意想抓住九头牛尾,牛向前奋力挣扎,你则牢牢拽住,不让其拖动一丝一毫,肋骨肌着
重用力。
4、自然呼吸36次后收功。
第四式出爪亮翅
此式对于增长前臂、手腕、指爪之力有绝对的效果,诚望朋友们能用心练习。
双足开立,双手掌心向下,缓缓提起至胸部,突然翻腕成爪,双爪向前探出。
双手翻腕,成掌心向上,同时握拳,缓缓回收于胸部两侧,然后再突然翻腕成爪,再向前探出,翻腕握拳,缓缓回收胸部两侧,再翻腕成爪,如此反复7次收功。
要求:
1、自始至终劲贯全身,保持绷劲。
2、双爪探出时,双脚要踮起,在握拳回收时再落下。
爪探至极端,以绷劲保持2个呼吸再握拳,
握拳时宜缓慢,双爪探出也宜缓慢。
3、握拳收回时,要想像将身前的景物拽回,然后保持劲力不散,猛翻腕成爪,开始第二次。
第五式九鬼拔马刀
此式练习颈部力量,其效如神。
习者两腿开立,左手握拳别于腰后,右手从脑后绕过伸手按住左耳,头部曲屈。
要求:
1、手与头颈的力量要对挣,手往下按头颈往上挣。
2、力量要保持,默数36次呼吸后换式。
第六式三盘落地
两脚开立,双手提起于两侧分开,掌心向下,双掌缓缓下按,双膝随同一起弯曲,两掌一直按到膝盖下方,双膝蹲成矮桩,保持矮桩架约2个呼吸后,猛然翻掌,力托千斤,缓缓立起,到高马桩架时停住,然后再翻掌下按,从头开始。
要求:
1、自始至终要一直保持用劲状态,不得放松。
2、双手下按,双膝弯曲成矮桩,以及双手上托至高桩过程,一定要慢,越慢越好。
3、动作连续做3遍收功,如功力增加,也可将次数做多。
第七式恨地无环
两脚开立,双手自然垂于体侧,向前俯身,双手向地面抓去,意想地上有两个铁环,被牢牢抓住,双手猛然上提,同时双膝弯曲下蹲成马桩。
要求:
1、双手提,双腿蹲,这两股力要合而为一,要对挣。
2、要有把整个地球提起的感觉。
3、保持强劲绷力,自然呼吸36次收功。
第八式青龙探爪
站成右弓步,双手握爪,右爪收于腰侧,左爪向前缓缓探出,左爪探至尽头时,身左转成左弓步,左爪回收,同时右爪举起,向前探出,然后再转成右弓步,探左爪,如此连续7遍收功。
要求:
1、肩背用力,劲贯指梢。
2、动作宜缓。
3、左右各一次为一遍。
第九式卧虎扑食
伏于地面,十指撑地,右腿伸直,脚尖着地,左腿在前弯曲,亦脚尖着地,昂首挺胸,身尽量前探。
要求:
1、腿伸直前顶,力压前腿及十指。
2、自然呼吸36次收功。
3、随着功力加深,将五个手指着地逐步减少成三个手指或二个手指。
第十式打躬式
双脚并拢,身前折,双手抱头,两腿伸直。
要求:
1、背不弯,手下压,腰背及头颈上挣。
2、自然呼吸36次收功。
第十一式掉尾式
双脚并拢,两腿伸直,身前折,抬头,双手于体前下垂,手心朝上,十指相对,然后将脚踮起、放下,反复21次收功。
要求:
1、背不弯,手下坠,腰背及头颈上挣。
2、脚踮起、放下要慢,要用暗劲。
第十二式收式
收式的养生效果极佳,不能等闲视之。
双足开立,弯膝,双手相叠,拇指相对,置于小腹前,双目平视。
要求:
1、五趾抓地,撑裆合胯,提肛溜臀。
2、上半身及双手完全放松,意想上半身肌肉、筋络一点一点地往下松坠。
3、腹式深呼吸(吸气时小腹微内收,呼气时小腹微微鼓出充实,鼻吸鼻呼,唇闭齿叩,舌抵上
腭,气息要匀、细、长)呼吸49次收功,也可延长呼吸次数。
总体要求:
在练习中,如感每个动作36次太多,无法坚持,可减至24个、12个,甚至减到6个呼吸。
式与式之间可以放松稍稍休息一二分钟。
要求做的动作次数如果无法达到,就以自己的体能承受力来决定,随功力的加深,再逐步达标。
如果十二式易筋功您无法一气呵成,可以分成三组或二组在一天内完成,也就是说您可以早晨做五式,傍晚做六式,或早晨做三式,中午和傍晚各做四式,但每次做都得练习收式,收式的养生效果不可忽视,每一次练习都得认真对待,无论是早晨、中午还是傍晚,您都不可以将其省略。
收式也可以做为任何一个拳种的养生调节练习。
刚开始阶段,可能十分吃力,在比较疲劳的一段时间里,要注意节制房事,不要酗酒,不要过量吸烟,一切对身体有影响的习惯都要克服。
12式古传易筋功您只需按照要求,切实的投入,一经训练,您立即就能感觉到它对你一身功夫所能产生的巨大帮助及功效
【有不足之处,望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