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谣”与五四新文学的生成
五四新文学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五四新文学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五四新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在文学形式、主题内容、思想观念等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和影响。
本文将介绍五四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以及它对中国文学史和社会变革的深远影响。
一、五四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五四新文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这场抗议运动标志着中国青年对封建文化和外来压迫的反抗。
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新文学迅速兴起,以文学革命为旗帜,呼吁“革新文学、拜倒传统”,并通过创新的文学形式来表达新时代的精神。
五四新文学的代表人物有胡适、郭沫若、陈独秀等,他们倡导了白话文的使用,与此同时,新的文学派别也纷纷兴起,如新诗派、小说派、戏剧派等。
这些派别都试图通过各自的文学形式来反映现实社会的问题,展现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二、五四新文学的主要特点五四新文学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带来了重大变革,体现了对传统文学的挑战与超越。
首先,五四新文学推崇用白话文进行创作,打破了古文的束缚,使作品更贴近人民群众。
其次,五四新文学关注社会现实,以真实、鲜活的生活为创作素材,呈现出犀利的社会批判和对不公平现象的揭示。
此外,五四新文学还注重形式上的创新,如新诗派采用了自由诗的形式,小说派注重个人心理的描写,戏剧派对传统戏剧进行了改革等。
这些特点使五四新文学成为了独具风格的文学流派。
三、五四新文学的历史影响五四新文学对中国文学史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五四新文学推动了白话文学的发展,使得白话文成为主流文学形式,为后来的现代文学和白话小说奠定了基础。
其次,五四新文学的批判精神和反传统的态度,为中国文艺界注入了一股新的创作潮流,激发了众多文学家的创作热情。
五四新文学的影响还体现在思想观念上,它倡导了现代主义的思潮,追求自由、民主、科学的精神,对中国的社会进步和民主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五四新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为中国文学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中国青年对封建传统和外来压迫的反抗,标志着文学形式、主题内容、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革。
“歌谣运动”中的歌谣研究与新诗创作——以朱自清为中心
㊀㊀2018年8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学㊀术㊀交㊀流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Aug.,2018总第293期㊀第8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AcademicExchange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erialNo.293㊀No.8㊀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收稿日期]2017-09-21[作者简介]牟学苑(1977-),男,山东淄博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从事比较文学研究㊂ 歌谣运动 中的歌谣研究与新诗创作 以朱自清为中心牟学苑,张亚君(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摘㊀要] 歌谣运动 从一开始就包含着 文艺的 和 学术的 两种诉求㊂作为新诗创作者的朱自清一直从 文艺的 角度进行歌谣研究,试图将歌谣作为新诗创作的资源㊂但在研究中朱自清逐渐走向自己的反面,否定了新诗创作与歌谣之间的联系㊂朱自清的这种探索与转变过程是 歌谣运动 的一个缩影,对于理解 歌谣运动 的机制和进程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㊂[关键词]歌谣运动;歌谣研究;新诗创作;朱自清[中图分类号]I206.6㊀[文献标志码]A㊀[文章编号]1000-8284(2018)08-0152-07一般研究者在探讨 歌谣运动 时,较少关注到朱自清的作用,实际上,朱自清也是 歌谣运动 中的一个重要人物㊂1918年2月,刘半农㊁沈尹默等人在校长蔡元培的支持下,设立了北京大学歌谣征集处,面向全国各地征集歌谣,此为 歌谣运动 之肇始㊂朱自清于1916年来京,其时还只是北京大学中国哲学门的一年级学生,自然无缘参与其中,但身处运动中心的他,也不免受到深刻的影响㊂毕业后,已成长为白话诗人的朱自清多次撰文探讨歌谣问题,进行歌谣研究㊂从1929年起,身为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师的朱自清专门开设了 歌谣 课程,根据课程讲义编订的‘中国歌谣“一书则是 歌谣运动 中较为突出的实绩,考虑到 歌谣运动 当时已处于相对低潮,此书的写作愈发显得难能可贵㊂更为重要的是,朱自清是新诗草创期的重要诗人和理论家之一,他对于歌谣的研究,对于我们考察 歌谣运动 中歌谣研究及新诗创作的复杂关系,有着特殊的意义㊂㊀㊀一㊁ 歌谣运动 中的差异化诉求歌谣运动 从诞生之初就与新诗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㊂刘半农1927年时曾经回忆说,在九年前大雪之后的一天,他与沈尹默正在散步时,突然提议进行歌谣征集,沈尹默表示赞同,并建议提请蔡元培支持㊂第二天,刘半农将章程拟好,即此后于1918年2月1日发表于‘北大日刊“的‘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呈交北大校长蔡元培㊂蔡元培阅后表态支持,命将章程印刷5000份分发各地官厅学校, 中国征集歌谣的事业,就从此开场了 [1]180㊂刘半农所回忆的时间,根据情理判断,应该是在1918年1月份㊂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在这年1月份,‘新青年“第四卷第一号上发表了胡适㊁刘半农㊁沈尹默的9首白话诗,这是新诗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㊂按照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㊃诗集㊃导言“中的看法,这是新诗的第一次出现㊂刘半农㊁沈尹默既是 歌谣运动 的发起者,又是新诗最早的创作者,这也就意味着, 歌谣运动 与新诗的草创是同时发生的,也是由同一批人首倡的㊂至于刘半农倡导 歌谣运动 的目的,按照他‘ 国外民歌译⓪自序“中的说法,只是因为对歌谣的欣赏和喜爱,因为歌谣里也有 很好的文章 ㊂他热爱歌谣的天然㊁自由,不加雕饰,喜欢其中情感的自然流露,所以其注意点 始终是偏重在歌谣的文艺方面的 [1]181㊂钟敬文在‘ 五四 前后的歌谣学运动“中评价说: 刘半农在那些时期,一方面从事新诗创作和发表激烈的新文学理论,另一方面又亲自采录江阴船歌,用 四句头山歌 形式仿作新民歌㊂他更多的是把人民诗歌作为自己创作的养料和借鉴的㊂沈尹默是新文学运动初期的优秀诗人之一,同时又是古典文学的研究者,他的主持歌谣搜集㊁编选工作,自然跟他的新诗创作和文学研究工作有密切关系㊂ [2]也就是说, 歌谣运动 从其原初的意义上来说,一是为了欣赏,挖掘㊁探索歌谣的文学价值,提升其文学史地位,二是为了提供参考和养料,助力于新诗的创作㊂但随着 歌谣运动 的扩大和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诉求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㊂在1918年2月1日‘北大日刊“发表的简章中可以看到,参与歌谣征集活动的有四人:沈尹默㊁刘复(半农)㊁钱玄同㊁沈兼士㊂主要工作由首倡的沈尹默㊁刘半农,特别是刘半农担任㊂刘半农还担任来稿之初次审订,钱玄同㊁沈兼士则负责考订方言㊂但在同年3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三号(该卷的轮值编辑即为刘半农)转载的简章中,则说明由五人分任其事:沈尹默㊁刘复㊁周作人㊁沈兼士㊁钱玄同㊂周作人加入进来,并且排名在沈兼士㊁钱玄同之前㊂1918年9月21日,‘北京大学日刊“刊登的‘征集歌谣之进行“一文中说道, 由刘复㊁周作人两教授担任撰译关于歌谣之论文及记载 [3],同期 附张 中再次刊发的‘简章“在说明人员分工时改由沈尹默㊁周作人 主任一切 ,周作人的排名上升到刘半农之前(只是人数仍循前文,误作 四人 )㊂这说明周作人已实质性参与工作㊂后因刘半农赴欧洲留学,在1920年2月3日‘北京大学日刊“上发表的‘歌谣征集处启事“中干脆宣布所有事务都已移交周作人接管,周作人成为了歌谣运动的主导者㊂周作人其实也是优秀的新诗人,而且当时正是他新诗创作的高峰期,但他研究歌谣的目的却主要是人类学㊁民俗学意义上的㊂周作人留日期间就深受民俗学理论的影响,回国后,还利用在绍兴县任教育会长的机会,独力搜集过当地儿歌,发表了‘童话略论“‘童话研究“‘儿歌之研究“等文章㊂可以说,他的这种民俗学角度的歌谣研究,不但早于北大的 歌谣运动 ,而且更有准备㊂所以,从周作人参与歌谣征集活动,到1920年2月接管歌谣征集处,再到当年12月19日成立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直到1922年12月17日‘歌谣“周刊创办, 歌谣运动 的民俗学色彩越来越重是非常自然的㊂周作人在1922年发表的‘歌谣“中说,对于歌谣的研究存在两个方面: 一是文艺的,一是历史的㊂从文艺的方面我们可以供诗的变迁的研究,或做新诗创作的参考㊂ 历史的研究一方面,大抵是属于民俗学的㊂ [4]同年年底创刊的‘歌谣“周刊‘发刊词“①中则说得更加明白: 本会搜集歌谣的目的共有两种,一是学术的,一是文艺的㊂ [5]在该文中, 学术的 明确指出就是民俗学研究,而且被放在了 文艺的 之前㊂此后 歌谣运动 的发展越来越偏向于 学术的 ,许多人甚至将其视为民俗学内部的一个事件了㊂但有意思的是,即便在这篇对 歌谣运动 的民俗学转向有着重要意义的‘发刊词“中,也并没有否认歌谣整理与新诗创作的关系: 这种工作不仅是在表彰现在隐藏着的光辉,还在引起未来的民族的诗的发展㊂ [5]那么新诗创作为什么会与民间歌谣发生关系?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但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首先是 新文化运动 对于白话文学㊁通俗文学的推崇㊂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的 八事 最后一条就是 不避俗字俗语 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中也提出 三大主义 ,主张要建设平易的㊁通俗的 国民文学 和 社会文学 ㊂在 革命 的文学观念下,原本为人轻视的歌谣不但具备了文学地位,甚至因其通俗和大众,还有了政治正确的意味㊂其次是以原本在民间长期存在并受压抑的白话散文文学作为基础的新文学得以替代贵族的㊁庙堂的文言文,迅速占据主流地位,自然会让人联想到,在诗歌界统治中国千余年的古体诗也应该被民间的 诗 所取代㊂而现成的民间的 诗 ,自然就是歌谣㊂最后是国外的影响㊂欧洲人文主义文学㊁浪漫主义文学的发生与民间文学的挖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刘半农对民间歌①关于‘歌谣“周刊‘发刊词“的作者是否为周作人,学界仍有争论,但可以肯定的是,文章中的观点与周作人的一贯表述是一致的,而且作为歌谣研究会的主事者,该文即非周作人执笔,也必然是其观点和意志的体现㊂谣的推崇,其所谓 情感的自然流露 便与华兹华斯的理念相合㊂此外,欧洲诸民族形成现代国家的过程中,往往有民间文学㊁民族史诗整理的作用,这对于充满自新图强民族主义理想的新文学者来说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㊂意大利人卫太尔(BaronGuidoVitale)认为在中国的民间歌谣之上或许能产生出一种新的 民族的诗 的说法被周作人㊁胡适㊁朱自清等人反复征引,即由此而来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新诗的创作困境㊂当时的新文学,在写小说和应用文方面,毕竟还有几百年来的白话文学作为基础,考虑的是如何推广㊁普及和发展的问题,而在用白话作诗方面,正如向远在‘初期白话诗简述“中所说的, 是一个创业的问题 [6]㊂在这种白手起家㊁无所依傍的情况下,有的诗人借鉴外国诗,有的自创新形式,而有的则转向民间,希望从使用白话俗语的歌谣中汲取养料,这也是新诗初创时期的一种必然㊂㊀㊀二、朱自清的歌谣研究首倡 歌谣运动 的新文学干将们,如刘半农㊁周作人㊁胡适等,虽号召进行歌谣研究,并在理论上加以探讨,但真正沉潜的研究并不多㊂这也是 歌谣运动 后来逐渐民俗学化的一个重要原因㊂反倒是进入歌谣研究较晚的朱自清,留给我们‘中国近世歌谣叙录“‘中国歌谣“等重要著述㊂而且朱自清研究歌谣,主要是从文学研究的视角出发,与周作人提倡并在后来成为主流的民俗学意义上的 学术 是不太一样的㊂那么,朱自清为什么会介入歌谣研究呢?这仍然要归因于当时新诗发展的困境㊂朱自清是以诗人的身份进入文坛的㊂从1919年2月发表‘睡吧,小小的人开始“,至1926年 洗手 为止,朱自清的新诗创作虽不丰厚,却自成一家,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价值,‘中国新文学大系㊃诗集“的‘导言“由他来写,也不为无因㊂所以,他对新诗发展中的问题,也就看得更加清楚㊂1922年,他在为俞平伯的诗集‘冬夜“所写的序中说: 从 五四 以来,作新诗的风发云涌,极一时之盛㊂就中虽有郑重将事,不苟制作的;而信手拈来,随笔涂出,潦草敷衍的,也真不少㊂所以虽是一时之 盛 ,却也只有 一时 之盛;到现在 到现在呢,诗炉久已灰冷了,诗坛久已沉寂了! [7]45在1927年2月发表的‘新诗“中,他的描述更加严重: 在 四面楚歌 中,新诗的中衰之势,一天天地显明㊂ 总之,新诗热已经过去,代它而起的是厌倦,一般的厌倦㊂ [7]210作为新诗创作的先行者,朱自清对于这种现状是有焦虑感的㊂在这种情况下,可能的出路有两条:一是转向中国的古典文学和民间文学,寻找新诗发展可借鉴的资源;二是学习西方的诗学理论,模拟仿作西方诗歌㊂但由于语言的差异,西方诗歌的韵律主要体现在轻重音和长短音上,而白话诗的韵律主要体现在声调和韵母上,所以新诗模拟西方诗歌有诸多困难,而仿古更为常见㊂早在1919年,胡适就指出: 我所知道的 新诗人 ,除了会稽周氏弟兄之外,大都是从旧式诗㊁词㊁曲里脱胎出来的㊂ [8]仿古虽然更为便利,但由于生活的空虚,新诗很快便落入了新的窠臼㊂形式上是自由体,内容依然是伤春悲秋的老套㊂在这种困境下,来自民间的歌谣作为一种可能的路径便呼之欲出了㊂(一)朱自清歌谣研究的文学史背景朱自清的文学观念,有两个基础,一是胡适式的文学革命论和文学进化观,二是周作人式的人道主义精神㊂这是他的歌谣研究的基础和底色㊂胡适在1926年自编‘词选“的序中总结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无法逃避的公式: 文学的新方式都是出于民间的㊂ [9]民间的新形式出现久了之后,文人学士受到吸引,便采用这种新形式来进行创作㊂然而,这种新形式运用得多了,劣等的文人便来模仿,模仿的结果往往是得其形而忘其神,于是这种新形式逐渐变成了俗套,失去了生命㊂文学的生命只好向民间再去寻找新的形式㊂所以无论是贵族的㊁庙堂的文学,还是草野的㊁民间的文学都有值得研究的价值㊂胡适甚至认为 今日民间小儿女唱的歌谣,和‘诗“三百篇有同等的位置 [10]㊂而朱自清在‘论中国诗的出路“中说: 中国诗体的变迁,大抵以民间音乐为枢纽㊂ 按照上述的传统,我们的新体诗应该从现在民间流行的,曲调词嬗变出来㊂ [7]289他在‘歌谣与诗“中又说: 按我们的文学史说,诗体全出于歌谣中的乐歌㊂ [11]275这种重视民间传统的文学史观,显然与胡适同声相应㊂而周作人专注于 人的文学 平民的文学 的 为人生 的态度,亦为朱自清所接受㊂朱自清赞赏周作人所提倡的人道主义 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 的文学,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㊃诗集㊃导言“中说,周作人的人道主义 是时代的声音,至今还为新诗特色之一 [7]367㊂因为这种人道主义态度,朱自清对于歌谣中平民㊁大众㊁通俗的成分持肯定态度㊂早在1921年的‘民众文学谈“中他就倡导 为民众的文学 ,建议 搜集民间歌谣㊁故事之类加以别择或修订 [7]29㊂因为朱自清的这种文学观念,他对于歌谣的研究,大多是在文学史框架下进行的:从文学史的意义考察歌谣,探讨歌谣的文学史地位以为新诗张目㊂朱自清的歌谣研究显然为新诗的文学史地位提供了学理依据㊂从新文化运动开始,胡适等人为白话文学争取地位的斗争就是从文学史入手的㊂朱自清的逻辑也是通过将新诗与歌谣发生联系为新诗的文学史地位提供合理的依据㊂通过对歌谣的研究,朱自清提升了歌谣的价值和地位, 西方文化的输入改变了我们 史 的意念,也改变了我们的 文学 意念㊂我们有了文学史并且将小说㊁词曲都放进文学史里 新文学运动加强了新的文学意念的发展 民间歌谣和故事也升到了文学里 [12]㊂然后又通过与歌谣的类比,为新诗的发展争取空间㊂他在‘诗的语言“中说: 诗先是口语:最初诗是口头的,初民的歌谣即是诗,口语的歌谣,是远在记录的诗之先的,现在的歌谣还是诗㊂ [11]337既然最早的诗是口语的歌谣,那么以口语写就的新诗自然也就具有了天然的诗歌地位㊂(二) 歌谣 课程及‘中国歌谣“1929年4月,朱自清发表了‘中国近世歌谣叙录“一文㊂这篇文章实际上是一篇研究综述,它总结了歌谣运动的概况,以北京大学㊁中山大学所出版的歌谣资料为主,按照总集㊁论著和期刊将其分类列出,并做了简要的介绍㊂该文不仅进行资料梳理,还对歌谣概念进行了文学史考察,分析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意义变迁㊂暑假后,朱自清就在清华大学开设了 歌谣 课程㊂据朱的同事浦江清回忆,在相对保守的中文系,这门课程显得 突出而新鲜 [13],颇能引起学生的兴趣㊂‘中国近世歌谣叙录“一文应该就是为开设此课所做的资料准备㊂ 歌谣 课程在当时的中国大学中虽非第一次出现,但在 歌谣运动 转入低潮,活动重心南移至中山大学且以民俗研究为主的情况下,朱自清的这门课程是具有特殊意义的㊂此外,为了准备这门课程,朱自清还编订了资料‘歌谣“, 收入‘古谣谚“一书中的 凡例 和郭绍虞研究论文的摘要,除了对歌谣的定义㊁歌谣与谚语的区别㊁歌谣的分类和缘起有所说明外,作者还编选了‘歌谣举例“,收入140多条歌谣及有关资料 [14]㊂1931年,朱自清根据自己的课程讲义增补编订了‘中国歌谣“,对歌谣进行系统的研究㊂该讲义被后人编辑于1957年成书出版㊂该书共分为十章,包括:歌谣释名㊁歌谣的起源和发展㊁歌谣的历史㊁歌谣的分类㊁歌谣的结构㊁歌谣的修辞㊁歌谣的评价㊁歌谣研究的面面㊁歌谣搜集的历史和歌谣叙录㊂后四章由于历史原因,只存目㊂但即便从现存的六章来看,其体系之宏大,考辨之严谨,都是歌谣研究史上未有之事㊂民俗学者高有鹏赞誉说, 自从朱自清出现以后,中国现代歌谣学才真正得到成熟发展 [15]㊂但朱自清研究中国歌谣,总体上依然是在文学史意义上进行的,继承的是五四 歌谣运动 之 文艺的 传统㊂所以王瑶认为,朱自清的‘中国歌谣“一书之所以对中国的歌谣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其 目的就是为新诗创作提供借鉴 [16]㊂(三)歌谣研究对于新诗创作的作用朱自清作为新诗的创作者和研究者,自然关注歌谣对于新诗创作的作用,但他不像刘半农那样对歌谣的作用充满乐观的理想主义,朱自清对周作人提出的将歌谣 做新诗创作的参考 一事一直是抱审慎态度的㊂事实上,朱自清的态度有其矛盾的一面㊂因为按照他的文学史观,歌谣作为民间的㊁口语的㊁国民的文学,应该成为新诗发展可供借鉴的资源,而且从技术层面来看,歌谣也存在着诸多的优点,例如率真㊁自然,注重格律等㊂此外, 歌谣以重叠为生命 [17]290,对于新诗创作不无借鉴意义,因为 诗是精炼的语言 精炼靠着暗示和重叠 [17]190㊂再者,歌谣最长于譬喻, 在创造譬喻这一点上,是值得新诗取法的 [18]385㊂歌谣中的幽默也可以拓宽新诗的表现方式㊂因为 人生里短不了幽默,语言里短不了幽默,诗里也该不短幽默 ,而幽默 歌谣里最多,特别是儿歌里 ,如果新诗不敢使用幽默, 倒将它看窄了 [18]338㊂如果借鉴歌谣的风格㊁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应该是可以推动新诗创作发展的㊂但朱自清反对新诗学习歌谣,也是从技术层面出发的㊂作为一个几乎没有走过拟古弯路,一出手就能创制新风格的新诗创作的高手,朱自清对诗歌创作的要求很高,然而民间的歌谣往往重在表现曲调,意义反而不太重要㊂除非是经过文人润饰的作品,那些真正原生态的民歌 字句大致很单调,描写也极简略㊁直致,若不用耳朵去听而用眼睛去看,有些竟是浅薄无聊之至 [19]66㊂所以严格来说,歌谣只可以 供诗的变迁的研究 ,也即文学史意义的研究㊂在1927年10月的‘唱新诗等等“中,朱自清提出了一种新的设想,即新诗的音乐化,以西洋音乐或是大鼓甚至皮黄为新诗配乐,促进新诗的发展㊂ 新诗若有了乐曲的基础,必易入人,必能普及,而它本身的艺术上,也必得着不少的修正和帮助 [7]223㊂朱自清这种看似奇特的设想有其文学史的依据,因为古来诗词曲的演变,都是跟着乐曲而变化的㊂所以新诗的产生也应该有其音乐的基础㊂朱自清还亲身实践,为清华的学生等创制过许多歌曲㊂ 但歌谣的音乐太简单,词句也不免幼稚,拿它们做新诗的参考则可,拿它们做新诗的源头,或模范,我以为是不够的㊂ [7]222朱自清的这种提议也算是他对于自身文学史观念和新诗创作矛盾的一种突破吧㊂朱自清对新诗音乐化的关注保持了很长时间㊂从现存的‘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讲义中可以看到,朱自清在1929年2月开设的 中国新文学研究 课程中,就经常关注类似的观点㊂第四章中即说康白情认为 新诗也可以唱的 [11]86,对于俞平伯的‘冬夜“,则点明其模拟过小曲的音调㊂其余如杨振声㊁陶晶孙㊁赵元任㊁蜂子㊁刘复等人的观点或试作均作了专门说明㊂而在1931年左右的‘论中国诗的出路“中,朱自清几乎作了与‘唱新诗等等“中完全相同的表述㊂他认为按照文学史的规律,中国诗体的变迁大抵以民间音乐为枢纽㊂所以新诗应该从民间流行的曲调中演生变化出来,他甚至举例说 如大鼓等似乎就有变为新体诗的资格 [7]288㊂但新诗人之所以不去模仿民间乐曲,是因为受到外国的影响太重,阻断了传统㊂而对于改造新诗的办法,朱自清则放弃了音乐化的唱诗设想,改为主张创制新格律㊂这新格律当然可以借鉴歌谣等传统形式,不过,朱自清更希望有系统的译介外国诗作为新格律的材料㊂但到了1937年的‘歌谣与诗“中,朱自清犹疑两可的态度为之一变㊂他认为从文学史的意义上说,歌谣是诗,诗起源于歌谣,问题是不大的㊂但歌谣缺乏严肃性,无论是对于读者还是听者,都是一种 玩艺儿 ,即使是歌咏悲情的时候,往往也还是轻快的味道,这就伤害了歌谣的艺术性,所以不算是真诗㊂此外,歌谣的风格和方法都很难表现现代人的情思,从这一点上来说,歌谣连作为 创作新诗的参考 的价值也没有㊂所以,对于现代人来说,歌谣的价值就是供人做文学史的研究,供人欣赏,也可以供人当一种 玩意儿 偶然模仿, 却不能发展为新体,所以与创作新诗是无关的 [11]276㊂应该说,朱自清对于歌谣的品位和艺术,一直是有点质疑的,但这只是从技术层面出发,而在‘歌谣与诗“中,他不但明确否认了歌谣对于新诗创作的参考价值,甚至否认了歌谣作为诗歌之起源和分支的文学史地位,认为其不是 真诗 ,这种观念已经与歌谣运动中 文艺的 观念相去甚远了㊂等到1944年的‘新诗杂话“时,朱自清对于歌谣的排斥愈发明确和激烈,甚至对于胡适及其支持倡导的 歌谣运动 都进行了批判: 胡先生自己的新诗,也是借镜于外国诗,一翻‘尝试集“就看得出㊂他虽然一时兴到的介绍歌谣,提倡 真诗 ,可是并不认真的创作歌谣体的新诗㊂他要真,要自然流利,不过似乎并不企图 真 到歌谣的地步, 自然流利 到歌谣的地步㊂ [18]380所以曾经轰轰烈烈的歌谣运动,虽然名义上有 文艺的 目的,其作用却只是为了研究和欣赏,而非提供写作的范本㊂朱自清曾经赞扬过的刘半农㊁俞平伯等人仿作歌谣的尝试,也转而遭到了否认:首先,作者本身并不认为是新诗国㊂其次,此为偶然,之后并没有尝试第二次㊂至于歌谣对于新诗创作的价值,朱自清则基本延续了‘歌谣与诗“中的否定态度㊂只是出于对文学史观念和一些特殊案例的尊重,他在表述上稍微松动了一点,认为 新诗虽然不必取法于歌谣,却也不妨取法于歌谣 [18]387,可以说到这个时候,朱自清与他参与 歌谣运动 的初衷已经渐行渐远了㊂㊀㊀三、结论朱自清参加 歌谣运动 较晚,也非核心人物,却是 歌谣运动 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甚至不妨说,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㊂ 歌谣运动 的首倡,便是由新诗人发起,随后又加入了学术研究的要求,即所谓 文艺的 和 学术的 ㊂但如仅有 学术 特别是民俗学意义上的学术,而与新诗无涉, 歌谣运动 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㊂人们希望通过歌谣的整理和研究,创造出一种新的 民族的诗 出来,这在 新文化运动 时期,无疑是最具号召力的大旗㊂ 文艺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是 歌谣运动 的主流诉求, 歌谣。
启蒙与革命四次歌谣运动的事件化阐释
启蒙与革命:四次歌谣运动的事件化阐释邱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100871)内容摘要: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主题词是“启蒙”与“革命”,与之相关的四次颇具影响力的歌谣运动学堂乐歌、北大歌谣运动、红色歌谣、民歌改造,在晚清维新变法、“五四”新文化运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延安大生产运动与抗日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试图把这四次歌谣运动整合进现代歌谣的发展历程并进行事件化的阐释。
歌谣运动中的“歌谣”已经不同于纯粹民间化、原生性的歌谣,由于各种主体的介入,歌谣成为极富现实性和功利性的文艺形式渗透到社会运动中,成为具有审美冲击力和大众参与度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现代歌谣;启蒙;革命;事件在传统认识中,“有乐调配唱的叫作歌,无乐调配唱的叫作谣”①。
《诗经毛传》释:“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②《尔雅》释:“徒歌谓之谣。
”③但在实际情况中,“歌”“谣”并非泾渭分明!同样的作品,既可以合乐配唱,也可以离乐清唱、吟诵!现代歌谣的发展已经不再纠缠于是否有乐调配唱,而是与“民歌”“民谣”等概念融合为一个整体!周作人认为,“歌谣这个名称,照字义上说只是口唱及合乐的歌,但平常用在学术上与’民歌’是同一的意义”④。
简言之,现代歌谣突出了“民”的特性,是来自民间的、大众的歌唱!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现代歌谣在中国社会转型以及文化建构中占有重要位置!晩清以降,原本处于民间的、大众的歌谣,在多次有组织的、有预设的运动(movement)中转化为社会的精神力量。
学堂乐歌、北大歌谣运动、红色歌谣、民歌改造,是四次颇具影响力的歌谣"作者简介:邱健,北京天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雅博士后#①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上),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95页。
②[晋]郭璞注,[宋]邢籨疏:《尔雅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75页#③[晋]郭璞注,[宋]邢籨疏:《尔雅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74页#④周作人:《歌谣》,钟敬文:《歌谣论集》,北新书局1928年版,第31页#43运动。
清末学堂乐歌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
乐 ,以激 发进 取 心 和集 体 精 神:故 吾 对 于音 乐改 良 “
问题 ,而不得 不 出一 改弦更 张之 辞 , 日:西乐哉 , 则
曲、 盲词 ,其 中所包 合 者 , 不 出科名 、男女 、强盗 均 三 大类 。固吾 国之 历 史 , 是 三者 外 , 无 他 足 以 舍 更
号 召人 们 :欲增进 群 治 , 自改 良社 会 始 ; 陶融社 “ 必 欲
会 ,必 自振 兴音 乐始 。 ”I) 们认 识 到音 乐 的 审美 Us (他 P 感 染 力 当 中蕴涵 着 启 发 国 民精 神 、 良社会 风俗 的 改
想 ,而又 造 国 民合 同一 致之 志意 。 晚清 乐论 已经具 ” 有 与 五 四启蒙 运 动 同样 的世 界 眼光 : 界 不 大 同也 “ 世
则 已 , 界而 大 同也 , 世 舍乐 无 尚矣 。”l5 [' 1 ̄ ( t 4
晚清音 乐 教育 家们 编创 的学 堂乐歌 充 分体现 了
VoI 4 N0- . 2 3
J n2 0 u .01
清未学 堂 乐歌对“ 五四" 文 学的影响 新
曾 目 锋 ■ f
f 东金 融 学 院传媒 系,广 东 广 州 5 0 2 ) 广 15 1
摘 要 : 期 白话 诗 与音 乐有 密切 的 关 系 ,清末 学 堂 乐歌 是 五 四 文 学 启 蒙 运 动 的前 奏之 一 ,学堂 乐歌 歌 词 还 是 初
及 临 阵 , 教师 为作军 歌 , 巴达 人诵 之 ,勇 气 百 此 斯
倍 , 以获 胜 。甚 矣声 音 之道 感人 深矣 。”}2 遂 14 3 ) ( I 7
发现女性的光辉:《歌谣周刊》的妇女歌谣研究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61 EASTERN FORUM—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No. 6, 2023发现女性的光辉:《歌谣周刊》的妇女歌谣研究李传军 张 娇青岛大学 历史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摘□要:妇女歌谣自《歌谣周刊》创刊之初便是歌谣搜集与研究的一大重要主题。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歌谣与妇女所具有的内在天然联系和外部妇女解放运动的社会背景合力作用的结果。
《歌谣周刊》作者们对妇女歌谣的研究一定程度上补充了研究底层乡村妇女命运的历史和社会材料的不足,有利于引起社会大众对于这一群体的关注。
然而需要留意的是,《歌谣周刊》的作者们在分析妇女生活时侧重于揭露乡村妇女在家庭中的凄惨境遇,这种选择性的文本阐释忽略了对妇女能动性的认识。
同时,由于《歌谣周刊》本身“学术”“文艺”的办刊目的,其能为妇女解放所起到的实质作用无疑也是十分有限的。
更进一步来讲,透过《歌谣周刊》对妇女歌谣研究的逐渐丰富与深入,也可窥见20世纪初期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逐步建立的过程。
关键词:《歌谣周刊》;妇女歌谣;妇女解放;民俗学20世纪初,《苏州白话报》《新小说》《吴郡白话报》《宁波白话报》《直隶白话报》《潮声》《农工商报》《竞业寻报》《星期小说》《民视日报五周纪念汇刊》《通俗教育杂志》《儿童教育画》《余兴》等报刊杂志陆续开始刊载零星的歌谣。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大学发起征集运动的四年前,周作人曾于《绍兴县教育会月刊》第4号上刊登征集儿歌童话的启事——“征求绍兴儿歌童话启”,无奈应者寥寥。
1918年2月,《北京大学日报》正式发表《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向全国征集歌谣,1922年12月《歌谣周刊》a在《发刊词》中明确指出歌谣搜集的学术、文艺两大目的,并在歌谣分类、歌谣方言研究、音韵学研究、民俗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进展。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文学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一)、文学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 “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文学自身发展的历史 必然,是经历了清末民初20余年的文学现代化 准备期后的爆发。
(2)周作人发表《人的文 学》倡导新文学内容要从
“肉”与“灵”的统一中 去表现“人”,,主张 “用人道主义为本,对于 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 究的文学”;进而在《平 民文学》提出“为人生的 文学”口号。
【周作人】 (18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967)
我们承认人是一种生物。他的生活现象,与别的动物 并无不同,所以我们相信人的一切生活本能,都是美 的善的,应得完全满足。凡有违反人性不自然的习惯 制度,都应该排斥改正。 但我们又承认人是一种从动物进化的生物。他的 内面生活,比别的动物更为复杂高深,而且逐渐向上, 有能够改造生活的力量。所以我们相信人类以动物的 生活为生存的基础,而其内面生活,却渐与动物相远, 终能达到高上和平的境地。凡兽性的余留,与古代礼 法可以阻碍人性向上的发展者,也都应该排斥改正。 ( 周作人《人的文学》)
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文学革命实现了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双重革新,开 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 。 1、在语言层面上,白话取代了文言,现代汉语得 以确立,为20世纪中国走向现代化迈出了重要的 一步。 2、在思想内容上,现代意义的人学思想得以确立, 人道主义的文学观取代了“文以载道”“代圣贤 立言”的封建文学观。“五四”时期的文学作品 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五四运动(注:指新文化运动)的最大成功, 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从前的人,是为君 而存在,为道而存在,为父母而存在,现在的 人才晓得为自己而存在。(郁达夫《中国新文 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二、社团流派与文艺论争 (一)文学社团流派 1、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4日成立 文学研究会 于北京,1932年解体。是五四新文 学运动中成立的第一个纯文学社团, 也是《新青年》后第一个主张文学 革命的团体。 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叶绍钧、 茅盾等12人,会员有200余人。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 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人 生而艺术。
Hale Waihona Puke 创作方法上倾向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 实主义。 是文学史上的人生派。 主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 《诗》等 创作方面:描写真实生活,反映社会问题, 注重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促进了20 年代问题小说的繁荣。 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论争,形成了现代文 学中两种文学观念的互补。 批评了鸳鸯蝴蝶派的游戏和消遣文学观, 对打破其对文坛的垄断起了重要作用,扩 大了新文学的读者阵地和影响。 局限:夸大了文学的现实社会作用,过分 强调文学的社会价值。
《新青年》是中国现代思想的发端。 主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周作人、傅斯年等 陈独秀:《敬告青年》,是新文化振 聋发聩的宣言书。向青年提出“自主 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 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 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伪 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六点希 望。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文学而 新政治、新社会;要写平民、写实、 社会的文学,废除贵族、古典、山林 的文学。
3、新月社 新月社:1923年在北京徐志摩、 新月社 胡适等发起聚会,1924年底发展为 新月社俱乐部,成员较复杂,文人、 银行家、政客、交际花都有。1933 年消亡。 发起人:胡适、徐志摩、闻一多、 梁实秋等。主要探讨新格律诗的创 作,对新诗进行了有意义的创作实 践和理论探讨,推动了新诗形式上 的发展与繁荣。 推崇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和个 人主义,强调文学表现人性的纯正 与文学的形式革新。
《歌谣》对“五四”新文学的贡献
是可以从歌谣 中汲取营养 的,说希望这个杂 志能 “ 引起将 来 的 民族 的诗 的发 展 ”I 歌谣 》 刊所 选 } 3 。《 周 歌谣 涉及 的生 活面极 广 阔 ,在 它 的第 一卷 共 9 6期 选 登 的两千 多首 歌谣 中 , 囊 括 了民 间大众 生 活和 就 情感 的方 方 面面 : 一 类是 情 歌 ; 二 类是 描 写 妇 第 第 女生 活和情 歌 ,更多是 写 女子婚 后 生 活 的不 幸 ; 第 三类是 写 民间大 众 的 日常 生活 情景 和 生活 态度 ; 第 四类主要是对权威的嘲讽 :嫁郎要嫁读书郎, “ 白扇 摇 摇 入 学 堂 , 年下 州 考 两摆 , 真 半 假 秀才 娘 ” 一 半 ,
现 当代文学研究
语 文知识
20 年第 3期 09
《 歌谣》 五 四" 对“ 新文学的贡献
苑 旭
( 州大 学文 学 院 , 南 郑 州 4 0 0 ) 郑 河 50 1
摘 要 :五 四 ” 文 学运 动之初 , 代知 识 分子将 关注 的眼光 投 向 以“ 谣 ” “ 新 现 歌 为代 表 的  ̄ r文化 , . - I 刘半 农 、
谣》 创刊号于北京大学二十五周年纪念 日, 12 即 92 年 l 2月 1 日正 式 出 版 ,9 3年 1 7 12 2月 1 7日独 立 发 行 ,9 5年停 刊 ,9 6年复 刊 ,97年抗 战 前一 12 13 13 个 月停 刊 。
一、Βιβλιοθήκη 对早 期 白话诗 的贡 献
西方社会学家树立了一个“ 大传 统” 小传 与“ 统” 对立 的观念 , 图为 已经 成 了“ 局 ” 试 定 的历 史发
的文学期 刊 , 新青年》 , 如《 等 有关研究 已经颇 多 , 值得 注 意 的是 ,一 个 在 当 时似 乎 和新 文 学关 系并 不紧密的《 歌谣》 刊 , 周 其实对 白话新文学也作 出 了重 大贡 献 。从 11 到 12 年 , 半农 、 适 、 98年 95 刘 胡 周作 人 等 “ 四” 五 知识 分 子掀 起 了一场 歌 谣 征集 和 研究 运 动 。他 们从 本 土化 的角度 思 考 中国新 文 学 的建 设 , 现 了 民间 的文 化 、 学 中蕴 含 的 丰 富 的 发 文 精神 、审美 资 源 ,并 将其 纳 入新 文 学 的建 设 过 程 中 ,歌 谣 》周 刊 的创 立 体 现 了这 样 自觉 的文 化 追 《 求 。钟敬文说“ 这份从传统学术观点看来 , 不乏有 点离经叛道性质 的小刊物 ,却在 当时文化新潮怒 涌的环境 中起着 巨大的应和与推动作用 。她唤起 了广 大学 界 对那 些 原来 被 忽视 乃 至 蔑视 的 民族 民
新诗的发展历程
新诗的发展历程
新诗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它是现代汉语诗歌的一种形式。
以下是新诗的主要发展历程:
1. 新文化运动(1915年-1923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中国的文化启蒙和变革。
在这一时期,诗人们开始追求个人表达和自由创作,摒弃了传统古诗的格律和题材限制。
胡适、郭沫若等人提倡自由诗,探索新的诗歌形式和主题。
2. 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运动,也对新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一时期,大量诗人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运动,并通过诗歌表达对旧体制的批判和对自由、民主的向往。
五四运动后期,以艾青、徐志摩等为代表的新诗派崛起,强调诗人的个人体验和情感表达。
3.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在抗日战争时期,新诗成为了抗战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诗人通过诗歌宣扬抗战精神,表达对敌人的愤怒和对祖国的热爱。
这一时期,郁达夫、闻一多等人的抒情诗、抗战诗广泛流传。
4. 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对新诗发展造成了重大冲击。
在这一时期,诗歌创作受到严格限制,很多作品被批判和禁止发表。
然而,一些诗人仍然通过秘密地创作和传播诗歌,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这段时期的新诗多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呈现。
5. 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迎来了一系列的变革,对新诗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诗人们开始拥抱自由主义和个体主义的思潮,表达对现代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此时期的新诗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和主题,包括抒情诗、社会诗、自然诗等。
开辟新文学的另一种传统——《歌谣》周刊活动与五四新文学的构建
1摘要:《歌谣》周刊对五四新文学的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开辟了新文学的另一传统——民间传统。
在“文学的国语”建设方面,主要体现在为新国语提供新鲜活泼自由的血液;在“国语的文学”建设方面,主要体现在方言文学为新文学提供新质料,为新诗提供情调和形式方面的借鉴。
在破除“贵族文学”、提倡“平民文学”方面,它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方面它为新文学扩大了范围、提供了范本,但另一方面它的粗俗和表现力不丰富等弱点也是十分明显的。
关键词:《歌谣》国语文学贵族文学平民文学新文学传统《歌谣》周刊创刊于1922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歌谣研究会出版,前后由常惠、魏建功等任主编。
断续两次,1937年6月26日终刊,共出三卷计150期。
据统计,在前后15年间,研究会共收集歌谣13,339首(但只发表了一两千首),结集出版的歌谣选著有刘复的《瓦斧集》(1926),刘复、李家瑞《中国俗曲总目稿》(1932),罗常培《北京俗曲百种择韵》(1942)等。
《歌谣》创刊的目的何在?发刊词有云:“本会汇集歌谣的目的共有两种,一是学术的,一是文艺的。
”并特别指出其文艺上的作用“在于引起当来的民族的诗的发展”所谓“学术方面”主要指民俗价值,“文艺方面”,除了民族新诗之外,还有语言即国语建设方面的需要。
国语不成熟的状况与文学家势单力薄的情形,是国语草创时期的严峻现实;补救中国语体文语汇贫乏、文法粗疏之弊仰仗古文与外来语的被动形势,使他们不得不把眼光转向具有深厚资源的方言。
“要是只靠文学家独力做去,年深月久也可造成‘文学的国语’,但总是太费力,也太迂缓了,在这时国语家便应助他一臂之力,使得这大事早点完功。
……方言调查如能成功,这个希望便可达到,我相信于国语及新文学的发达上一定有不小的影响。
”五四新文学运动有一种很清高的目的,就是把这次运动自比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在此基础上,中国的歌谣运动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运动就有了某种联系,当时意大利使馆男爵Guido Vitale 就是这样认识歌谣研究的。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1)汉乐府民歌
“乐府”原指国家音乐机构,后代将乐府收 集编辑的可以配乐演唱的歌辞也称为乐府。 汉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多 数是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有感而发, 通俗易懂,长于叙事,富有生活气息,句式 以杂言、五言为主。代表作有《陌上桑》《 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诗歌 史上第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长篇 叙事诗,被称为“长诗之圣”
马致远
叹寒儒,谩读书,读书须索题桥柱。 题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 且看了长安回去! 马致远
双调· 沉醉东风· 渔父 白朴 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扬堤红蓼滩 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 江白鹭沙鸥。傲煞人间万户侯,不识 字烟波钓叟。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 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2)、文人五言诗
在汉乐府的影响下,文人五言诗逐渐发展成 熟。在东汉五言取代四言成为新的诗歌样式, 东汉末年出现的《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文人 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如《青青河边草》、《 明月何皎皎》等,这是有一组寒门文人创作 的抒情短诗,多写游子思妇之情。
4、魏晋: 三曹七子 五言诗歌、刚健有力 竹林七贤 政治抒情、孤独苦闷 太康诗风 讲究形式、辞彩华丽 陶谢诗歌 田园诗派、山水诗派 南北朝: 南朝诗歌 题材狭窄、风格艳丽 讲究声律 (永明体—音韵严格) (“三萧”创作—宫体艳情诗) (庾信) 北朝诗歌 题材广泛、语言直率、风格刚 健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 》)
五四之后中国新诗的行成与发展
五四之后中国新诗的行成与发展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新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全面盘点五四之后中国新诗的形成与发展。
一、新诗的起源与诞生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文化运动,它为中国新诗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四运动后,白话文逐渐成为主流,诗歌形式也逐渐从传统古体诗转向自由体新诗。
新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胡适、沈尹默等人的创作。
胡适的《尝试集》和沈尹默的《月夜》等作品,标志着中国新诗的诞生。
二、现代派诗歌的兴起20世纪20年代,中国新诗迎来了现代派诗歌的兴起。
现代派诗歌强调对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借鉴与融合,代表诗人有戴望舒、何其芳等。
他们的作品注重表现内心感受,追求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抗战诗歌的繁荣抗战时期,诗歌成为激励人民抗战斗志的重要力量。
艾青、田间、冯至等诗人以诗歌为武器,宣传抗战、鼓舞士气。
他们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表现了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四、朦胧诗派的崛起朦胧诗派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一股诗歌势力。
朦胧诗派强调对个人内心感受的关注,作品具有强烈的个性和批判精神。
北岛、舒婷、顾城等诗人成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后朦胧诗派的崛起后朦胧诗派是朦胧诗派之后兴起的一股诗歌势力。
后朦胧诗派注重对语言和诗歌形式的探索和创新,代表诗人有海子、西川等。
他们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突破。
六、当代诗歌的多元发展进入21世纪,中国新诗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
在网络平台的推动下,草根诗人和网络诗人群体逐渐崛起,他们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传播途径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各种诗歌流派和风格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为中国新诗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结:五四之后中国新诗的形成与发展历经曲折,但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从起源到现代派诗歌的兴起,再到抗战诗歌的繁荣和朦胧诗派的崛起,中国新诗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成熟。
在五四时期投身音乐事业结合五四新思潮和平民文学
在五四时期投身音乐事业结合五四新思潮和平民文学“五四”时期是新文化与旧文化的交锋期,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反映了中国近代文化的进步,开拓中国歌曲艺术上的新境界,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得到了社会的推动,也是我国艺术歌曲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重要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强烈反应了时代要求和人心所向。
本文在阐述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历史价值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唱特色,旨在深入了解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
关键词: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音乐风格;演唱特色前言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标志的五四时期,深刻地影响了当时我国的音乐作品及其创作,为当时艺术歌曲的推广和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音乐家们在五四时期创作的艺术歌曲,形成了这一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
与此同时,五四时期歌曲的演唱特色也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无论是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还是中国音乐歌曲的演唱特色,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
因此,研究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唱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唱特色进行了探讨。
一、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历史价值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五四时期以新文化运动为起点,立足于发展本民族的文化艺术,其历史价值主要表现在有助于声乐风格的形成,歌曲水准的提升和中国声乐的发展,具体内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助于声乐风格的形成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学唱这些艺术歌曲,对于形成中国声乐的艺术风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五四时期中国的声乐作品丰富且优秀,其中就包括赵元任、萧友梅等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
演唱这些艺术歌曲,对于表达民族感情,表现民族风格,体现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有助于声乐风格的形成。
2.有助于提升歌曲的水准中国语言是悠久文化的再现,学唱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有助于练习歌唱中的咬字、吐字。
“劳工神圣”、歌谣运动与五四“新悯农诗”的产生
( 东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济 南 2 0 1 ) 山 50 4
摘 要 : 四“ 五 新悯 农 诗 ” 的产 生 , 有 着 中 国传 统 悯 农 诗 的 文 化 背 景 和 思 维 渊 源 , 有 着 新 的 五 四 时 代 文 化 既 又 思潮 的 强 大 影 响 。 五 四 时 期 蔡 元 培 等 人 提 出“ 工 神 圣 ” 想 和其 主 政 北 大 时 倡 导 的 歌 谣 运 动 , “ 悯 农 诗 ” 生 劳 思 对 新 产
劳工 的世界”_11 。 ]9 9年 5月 , 大 钊 发 表 了 《 的 马 3 李 我
人 正 当谋 生 的 、 引 以 自豪 的生 存 方 式 。克鲁 泡 特 并
金 主 张 , 动 是 人 的 生 理 需 求 , 提 出脑 力 劳 动 与 体 劳 并
力 劳动合 一思 想 。 2 0世纪 初期 , 尔斯 泰 的“ 劳 动 主义 ” 一 步 托 泛 进
是 ,9 8年 1 月李 大钊在 中山公 园举 行 的演讲 会 上 11 1 发表《 民 的胜利 》 演讲 , 庶 的 把俄 国十月 革 命 的胜 利 、 世界革命 浪潮联 系起来 , 出“9 7 的俄 国革命 , 指 11 年 是 2 世 纪 中世界 革命 的先 声” “ 知今 后 的世 界 , 成 0 、须 变
一
、
五 四 “ 工 神 圣 ” 潮 的 兴 起 劳 思
分子 作 家所 接受 。刘 师复评 说 ,为人 孤 介 , 嗜欲 , “ 寡 薄荣 利 , 慕 托尔 斯泰 的做 人 。 l 很 ”】
“ 工 神 圣 ” 思 想 , 然 在 无 政 府 主 义 和 托 尔 劳 的 虽
鸦 片战争 后 , 随着外 国资 本 主义势 力 的入侵 , 中 国封建 自给 自足 的小 农 经 济 加速 解 体 , 国 民族 资 中 本 工业有 了初 步 的 发展 。第 一 次世 界 大 战期 间 , 由
民间与启蒙论五四时期歌谣学运动的意义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2年3月Mar.,2012收稿日期:2011-09-23基金项目:2010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世纪早期中国现代审美主义思想研究”(2010SJD750006)作者简介:黄皎碧(1978—),女,江苏溧阳人,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与批评。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洪流中,中国思想界、文化界、学术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肩负启蒙重任,多心系国家命运走向,积极参与政治秩序的建构,他们所传播的各种文化思想也因此带上了浓厚的学术-政治张力,1918年肇始于北京大学的歌谣征集活动无疑是具有这种特殊意味的一起学术事件。
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同年12月改名为《新青年》,就此为新文化运动搭设了一座大舞台。
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革命的主张。
紧接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愈加明确了“文学革命”的任务和目标。
北京大学的歌谣征集活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场的,可以说它是文学革命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操演。
这次活动从发起到结束前后跨度达8年,一般将其分成三个阶段。
1918年至1926年的活动为第一阶段,刘半农和沈尹默首先提议,得到蔡元培校长的支持,1918年2月1日,《北京大学日刊》发表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的简章;1920年冬天,北京大学成立歌谣征集处,即歌谣研究会,至此,歌谣运动在全国范围内风行开来。
1922年12月17日,《歌谣》周刊创刊,成为我国第一个专门的民间文学刊物。
《歌谣》周刊出到第97号(1925年6月28日)停刊,被并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
1927年至1934年是活动的第二个阶段,随着顾颉刚、董作宾等学者的南下,广州的中山大学成为歌谣、民俗研究的新中心,歌谣学运动由主要对歌谣的征集转向更为宽泛意义的民俗学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1935至1937年,由胡适主持,北京大学重新恢复《歌谣》周刊,但很快因抗战爆发而停止,这是歌谣学运动的第三个阶段。
超星之第4章五四时期新诗.
第4章五四时期新诗在座的同学诸君,正是诗歌的年龄,喜欢写诗、读诗,人生最美好的阶段总是和诗歌联系在一起的。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新诗是如何产生,如何发展到今天的?这次课就讲这个问题。
中国是一个有两千多年诗歌传统的国家,从《诗经》开始,古典诗歌留下太多光辉灿烂的篇章,成为中华文化传统重要组成部分。
古典诗歌的高峰是唐诗宋词,出现了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和苏东坡、辛弃疾、陆游等伟大诗人,他们的作品至今滋润着中国人的情思。
可以说中国文学最骄傲的资本就是诗歌了。
但一种艺术形式到了高峰之后,再发展就比较困难,古典诗词在宋之后,高峰期就过去了。
不是说宋以后就没有好诗,是整体而言,作为一个艺术形式创新的高峰阶段,已经过去了。
鲁迅说,诗到唐代就做完了,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
古典诗词非常精湛地利用了汉语的特点,这是成功的关键。
但因为格律太严,形式太严,到了近代以后,用文言以及严格的格律来表达人的需求,就显得不那么自然顺畅了。
所以,诗歌必然要变化,首先是语言的变化,用白话,用现代的语言来写诗;其次,是摆脱过分严格的格律,创造适合现代情思的新的形式,这是一个大趋势,从近代就开始改革了。
为什么新诗会代替古典诗歌?有社会变迁与审美变迁的需求,但首先是文学内部运作规律所决定的。
不过,现在看来,要创造新的诗歌体式去代替旧体诗歌是很难的。
新诗从五四前后到现在,近一个世纪了,能够与李白、杜甫媲美的诗人还没有出现,总体来说,新诗的成就是不及古代诗歌的,或者说还没有达到它的高峰,仍然处在摸索时期。
新诗至今不能与古典诗词的艺术相抗衡,或者说,它还没有成熟完美的艺术形式。
古典诗词经过几千年的筛选逐步积淀下来,现在人们读到的大都是万里挑一的精品,而且从文化心理来说,对古典传统人们比较敬畏。
现在青年人什么都敢于颠覆、搞笑,但对于唐诗宋词好像还不敢如此。
现在哪怕只是一个小学毕业的人也知道李白、杜甫,也知道过年时要写对联(对联是一种古典诗词的形式,一种中国独有的艺术),但是你若用新诗来写对联,大家可能会觉得怪怪的。
浅谈新文学运动
浅谈新文学运动一.新文学运动的产生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的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但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新文化的蓬勃发展,使民主的思潮势不可挡。
同时,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增强,以及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面对尊孔复古的谬论,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动了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列主义的广泛传播和中国革命运动的高涨,新文学运动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开拓性的成就。
二.新文学运动的发展新文学运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诞生了一大批专门的文学团体和文艺刊物,文学观念的进一步更新发展,以及新文学作品的不断涌现。
文学革命初期,几乎没有研究宣传新文学的团体和刊物。
1921年到1923年,新文学团体和文艺刊物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全国有40多个文学社团和50多种文艺刊物。
其中影响较大的和存在时间较长的是“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及其所创办的刊物。
“文学研究会”是五四运动中出现最早的一个文学团体,由沈雁冰、郑振铎、许地山、周作人朱希祖等人于1921年1月在北京发起成立。
该组织是一个比较松散的文学团体,主要为联络感情,增进知识而成立,所以无统一的纲领和文学观点。
但在创作方法上都趋于写实,即文学要反映时代精神,表现社会和人生,反对为艺术而艺术。
“文学研究会”成立后,曾对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已经出版了11年的《小说月报》进行改革,使它成为新文学的第一个纯文艺刊物。
此外“文学研究会”咳创办了《文学旬刊》、《诗》月刊、《戏剧》月刊等。
“文学研究会”汇集了中国当时许多著名作家,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另一个著名的文学团体“创造社”由郭沫若、郁达夫、郑伯奇、田汉等人于1921年7月在上海发起成立。
其成员大多数为留学生,他们长期旅居国外,对帝国主义有较深的感受和了解,同时对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的落后极为不满,所以在创作上激越悲愤,尤为强调作家的自我表现,提倡灵感和天才,都趋于浪漫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谣”与五四新文学的生成
一、以《歌谣》周刊为核心的民间文学运动
1918年至1925年间,围绕《歌谣》周刊,刘半农、胡适、周作人等一批“五四”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近世歌谣征集和研究运动。
以此为起点,现代知识分子将关注的眼光投向“歌谣”为代表的民间文化,这绝非一时的个人兴趣或历史的偶然。
周刊的诞生,触动了同时代很多期刊、杂志有关“歌谣”的整理、研究,更重要的是一大批“五四”知识分子在学术研究、理论探索以及新文学创作中开始注重其价值与意义,他们对“歌谣”的研究、借鉴恰恰是这场民间文学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四”时代的整体倾向是知识分子以启蒙为目的向西方寻求救亡图存的真理,甚至文学不得不牺牲部分自身特性参与启蒙民众的文化运动。
但是,五四新文学的生成过程中,还存在另外一种倾向——胡适、周作人、刘半农等人为代表的一些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他们更多地从本土化角度思考中国新文学的建设。
在这样的思路之下,“歌谣”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资源开始进入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视野。
《歌谣》周刊的创立正体现了这样一种自觉的文化追求。
(1)歌谣运动首倡于1918年1月底。
(2)刘半农、沈尹默、沈兼士和钱玄同等得到北大校长蔡元培的大力支持,北大歌谣征集处很快成立。
在1918年2月1日的《北京大学日刊》的《校长启事》里,蔡元培发出号召,同一期《纪事》专栏也刊登了刘半农亲自拟定的《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3)。
《简章》发出后三个月内,征集处共收到歌谣1100多首。
从1918年5月20日起,《北京大学日刊》(第141号)开辟“歌谣选”专栏。
由刘半农亲自甄选、审定的歌谣在《日刊》“歌谣选”专栏陆续刊出。
从歌谣征集处的章程及其活动来看,此时的歌谣征集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在征集方法上寻求“真”。
即《简章》的规定——“不可加
以润饰”,“俗语亦不可改为官话”。
刘半农等已经认识到歌谣为代表的民间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显著区别,也就是其“口头性”和“集体性”特征。
而想要忠实记录歌谣尤其是方言俗语,需要一定的语音记录技术,所以征集处确定由语言学家钱玄同、沈兼士负责“考订方言”,尽量按口头语音记录。
这也显示出刘半农等对歌谣为代表的民间文化形态有着相当的尊重和严谨的研究态度。
二是歌谣征集内容上倾向“文艺性”。
对入选歌谣所作限制——“寓意深远”、“不涉淫亵而自然成趣”以及“有天然之神韵”,几乎预示着中国现代歌谣运动天然地对文学性有着特别的关注。
这似乎与刘半农自身的诗人才情和智慧分不开的。
后来的文学实践中他也一直将歌谣与现代新诗连接起来。
这一点很重要,其后的歌谣研究会一直将“文艺性”作为歌谣搜集、研究的标尺。
虽然刘半农于1920年春留学法国,但这种有意识的搜集举动的确开启了国内报刊一时风气。
北大很多教授也对此热情不减。
在“歌谣征集处”基础之上,由沈兼士、钱玄同、周作人发起,从1920年12月19日起把“北大歌谣征集处”的工作班子改成拥有会员的学术团体“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周作人、沈兼士任负责人。
1922年“研究所国学门”成立,研究会得以重新整顿,负责人仍是周作人,执行编辑是法语系学生常惠。
与其发起有关并为其作出重要贡献的还有胡适、沈兼士、顾颉刚、钱玄同、董作宾等。
开始,周刊仅在每周一作为《北京大学日刊》附张发行,随着刊物的发展,从1923年9月23日第25号起,《歌谣》开始独立发行。
直至1925年6月28号停刊,共出版96号,增刊一期。
在其暂时停刊后,另一份杂志《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继续刊登歌谣,同时其登载内容也指向更宽泛的民间文化文学领域。
到1936年,北京大学决定恢复歌谣研究会日常工作,《歌谣》周刊再度发行,在1937年6月抗日战争前一个月停刊。
《歌谣》周刊创立者有文学家刘半农、胡适、周作人,他们本身就是文学革命的先锋,新文学创作的主力;还有语言学家钱玄同,力倡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也有史学家顾颉刚,从本土化的史学研究中生发出对民俗的兴趣。
(4)在起步阶段,歌谣同人大多有着清醒的认识:
真正的研究需要搜集大量生动的资料,没有直接可以搬用的成熟套路和研究范式。
歌谣研究会所拟《发刊词》成为这一时期研究会成员的行动纲领。
《发刊词》规定:“汇集歌谣的目的共有两种,一是学术的,一是文艺的。
……歌谣是民俗学上的一种重要资料。
我们把它辑录起来,以备专门的研究,这是第一个目的。
因此我们希望投稿者不必自己先加甄别,尽量地录寄,因为在学术上是无所谓卑猥或粗鄙的。
从这学术的资料之中,再由文艺批评的眼光加以选择,编成一部国民心声的选集。
意大利的卫太尔曾说‘根据在这些歌谣之上,根据在人民的真情感之上,一种新的“民族的诗”也许能产生出来。
’所以这种工作不仅是在表彰现在隐藏着的光辉,还在引起将来的民族的诗的发展。
这是第二个目的。
”(5)
与征集处简章相比,研究会《发刊词》有两处显著变化,一是将对入选歌谣的限制完全取消:“歌谣性质并无限制,即语涉迷信或猥亵者,亦有之价值,当一并录寄,不必由寄稿者加以甄释。
”这为在学术范围内进行研究消除了很大的障碍。
从后来的搜集成果看,歌谣搜集者的确较少道德伦理约束,大量表露情爱甚至两性情欲的歌谣得以刊载。
而周作人一度提倡研究猥亵歌谣,也是从这一角度出发的。
二是明确提出歌谣搜集、研究的两个目的。
其中,不仅直接提出“文艺的”目的,并且将其与“民族的诗”的产生联系了起来,由此不难看出,刘半农对于歌谣的个人兴趣在歌谣研究会的同人圈内逐渐成为共识。
早期歌谣运动也正是因文学和民俗学两方面研究目的并行不悖而呈现出了丰富多元的面貌。
1918年到1925年,是五四运动从酝酿到高潮直至落潮的时期,新文学在这一时期逐渐确立了自己的基本品格,“歌谣”对新文学生成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体现出来。
二、“歌谣”作为新文学的创作资源
《歌谣》周刊的创刊宗旨明确希望歌谣研究能“引起将来的民族的诗的发展”(6)。
对于周作人、刘半农、胡适等新文学理论家和创作者而言,这种文化举动意味着他们在与旧文学决裂之时自觉寻找精神
和创作实践的资源,甚至意味着新的文学观念的酝酿。
《歌谣》周刊(第一卷)所选登的2000多首歌谣,几乎囊括了民间大众生活和情感表达的方方面面。
将其大致归类,可作如下描述:为数最多的第一类是情歌:《歌谣》周刊直接以组歌形式选登的情歌数量非常多,有平远山歌114首(7)、平远情歌18首(8)、柳州情歌108首(9)、江阴船歌20首(10)、澄海情歌9首(11)、五华情歌30首(12)、个旧山歌5首(13)。
其中,白径天的柳州情歌百八首,蓝孕欧的平远山歌二十首以及刘半农的江阴船歌二十首被周作人称作“私情歌的一点好成绩”(14)。
散见于各号的情歌更是举不胜举。
以刘半农所辑《江阴船歌》为例,明快简练的口语化形式将青年男女对情爱、性爱大胆的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
甚至那些超出封建礼教束缚的独特的情感关系,在民众那里并没有受到批判或是责难,从民众自己的眼光看去,反而显示出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无拘无束的色彩。
情歌从来都是歌谣的核心内容。
在“五四”歌谣研究者之前,有意识地搜集情歌的先驱当数明代的冯梦龙,他的十卷《山歌》是迄今为止为世人所知的最大的一部吴语古代民歌集。
他对于抒发“男女之真情”的歌谣“不得列于诗坛”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但是在那个时代,冯梦龙只能是寂寞的,直到“五四”。
大规模的情歌搜集无疑获得了超越以往的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