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十二式和经筋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筋经十二式和十二经筋的关系
易筋经经义堂咫尺天涯编述说明:本文从网络上搜集三种易筋经十二式练法,以屠龙先生的《周潜川先
生十二式浅释》一文加以综述并评注,算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也征询了屠龙老师的指点,同时提供给经义堂各位同仁参考,同时向三位实践作者和曹英峰老师致敬,没有他们的文字,就没有后来学习者的思考和感悟。

易筋经十二式,以十二为数,那么和人体十二经筋到底有何关系呢?关于十二式每一式对用某条经筋或者经络的说法从网络上查了一下,就网上已有的三种见解整理综述如下:
第一种;是精武杂志二十年代末期所刊署名孙晓峰著《易筋经系统修炼法要总则》,以下简称“晓峰说”。

第二种;由台湾著名的易筋经传习者易筋经儒(笔名)所写《易筋经讲义》,以下简称“经儒说”。

第三种;由网友闲来听语(网名)所写《闲来听语讲12式系列》,以下简称“听语说”。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上面几位的是如何解说各式的吧。

附录十二经络运行图如下:
总体论述
“晓峰说”:
《易筋经》就是改善十二经筋的方法,而根本目的是修炼十二经脉。

具体分析,站桩时整条经筋处于激发状态,从而加强了循行于经筋之中的经脉的传导性。

这里的关键是站桩时要姿势准确,因为每一势桩的姿势都是针对所练经筋而设定的,若有的动作姿势做不到位,也要清楚标准姿势,尽量去做。

易筋经区别于一般的肢体活动,一般的肢体活动也锻炼十二经筋,但不是系统地对某一条经筋进行修炼,所以很难启动十二经脉。

而易筋经的玄妙之处,就是通过特定的姿势,使整条经筋处于激发态,从而刺激了所对应的整条经脉,使整条经脉处于有序的状态,加强了经脉的通导性,使气血通畅,增强人体的内动力——真力。

“经儒说”:
易筋经练功法则依十二经脉的循环顺序以练「筋」、到顺「经」、而行「经」,达到濡养体内脏腑器官,遵循中国养生法则「不通则痛,通则不痛」;因此,此功法是对任何身体毛病都有帮助。

“听语说”:
易筋经的顺序是按十二正经流注的次序排列的,练完十二式正好十二正经走了一圈;第二是抻的是十二经筋。

编者点评:
十二经筋是黄帝内经中提出专门对应人体十二正经的,十二经筋是经络内气运行的基础和供给,虽然十二经筋涵盖了人体主要经筋内容,但不可否认,人体的经筋组织纵横,且和筋膜相互关联,而且经筋所包含的内容诸多,涉及到了肌腱、结缔组织、血管、神经等综合内容,所以单纯说每一式对应某一经筋,未必能令人信服。

十二经络是循行于经筋之中的精微物质,这种经气按照特定轨迹和运行速度周流于人体系统内部而不可见,人体的运动对经络经气的运行的影响肯定是有的,但要明白,只有经筋的改变才会使得经络经气的运行产生改变,当然如果是病人,则经络经气的阻碍和衰缓并不单单是经筋的问题。

第一式韦陀献杵
“晓峰说”:手阳明经筋。

手三阳经皆循行于上肢外侧,其中手阳明经在上,手太阳经在下,手少阳经在中间。

手阳明经生向前之真力,手太阳经生向左右开之真力,手少阳经生向下之真力。

循行:手阳明经筋(经脉)分布于食指、臂的外侧前缘、肩前肩胛及面颊。

初站此桩,首先是肩前和上臂前缘酸麻热胀,常练自然消失,渐会感到手阳明经筋(经脉)循行部位有通畅之感,并且掌上生出向前之真力。

“经儒说”:走手太阴肺经。

十指伸直撑开,手背尽量与小臂垂直;两脚内八,十趾扣紧地面;拇指稍用力往小臂折,手心最好有个向身体转的力;除了手脚,其余身体诸部要注意放松。

“听语说”:人的气从肺里出来,第一个走的是手太阴肺经。

大臂基本与肩平,这时你要是有意识的把大拇指外张,就好比手里有个球在长;神态好比见人问询一样,手是环形的。

编者点评:
这一式中,“晓峰说”认为所锻炼的经筋为手阳明经筋,而“经儒说”和“听语说”则都认为是手太阴经筋,从上面经筋图上可以看出,手阳明经筋在手太阴经筋上面,两者贴近,一个开始点在食指,一个开始点在拇指,“晓峰说”认为手阳明经筋生向前之真力,所以双手向前合拢作用于手阳明经筋。

在周潜川先生所注释的易筋经解说中并没有讲专一锻炼手太阴经筋,只讲练“肺”也就是整个人体呼吸系统,不光是太阴肺经,胸部和背部相关的大小经筋都要撑开,要求是“胸背筋开,气沉丹田”,另外,“听语说”中讲到腿部不可分开,这个说法值得商榷,周潜川先生认为“两脚不可并踵站立着,一经并立,脚下气机发动,就会有劲,反而紧张不会松软了。

因此,必须两脚相距约一尺二三寸的距离,最好以本人的脚为标准,两只脚的距离等于一个脚的长度。

同时后踵和脚尖必须看齐,两脚的内侧空裆里,立成一个长方形的样子。

”看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第二式韦陀献杵-横担降魔杵
“晓峰说”:手太阳经筋。

循行:手太阳经筋分布于手小指、臂的外侧后缘、耳周围及面颊。

初站此桩,肩后侧、上臂后侧会出现酸麻热胀等现象,久站自然消失,随后出现通畅轻快之感,双掌生出向左右开的真力。

“经儒说”:走手阳明大肠经。

十指伸直撑开,手背尽量与小臂垂直;两脚内八,十趾扣紧地面;瞪大眼、张大嘴撑住,稍收下颏,鼻子吸气,然后声带不震动发“哈”音;除了手脚眼嘴,其余身体诸部要注意放松。

收下巴的目的有二:一是让百会和会阴同一直线。

一是抬下巴再张大嘴巴,有些人容易有呕吐感。

“听语说”:走手阳明大肠经。

手臂张开与肩平,手心向上,但要平,肘略涵,这样有利于放松。

手上的经筋终点如在食指,其实稍微挑一下食指,向外向后扩胸动作,感觉幅度更大,是不是这样?是的,只要手平了就能感到。

好比托碗水,不能洒。

这时脚尖点地,为了气血运行。

双手最好加点力,需要主动的意识去抻;不要考虑呼吸和气,自然会有的,有也别管他,让他自然的在体内运行,不要人为的导引他,这是先天气需要传到那里,都是你自己生理的需要。

心平气静,我想大家能明白怎么回事的,就是不要乱想,眼要平视,气息要匀。

编者点评:
这一式,“晓峰说”认为手太阳经筋主左右外开,所以两侧平举为锻炼手太阳经筋,这个观点不知从何而来,只能存疑了,但就实际锻炼中,双掌上托,确实对太阳经筋有抻拉的效果。

“经儒说”和“听语说”均支持手阳明经筋,稍节点在食指,屠龙《浅注》中有“这一式有两掌平伸阴掌以及和两掌立掌,还有两掌平伸阳掌之分,各有方法”,而在具体实操中,双掌上托,反而是小指外侧面抻拉明显,立掌则食指抻拔明显,双掌向下,则食指、中指两处经筋都有明显感觉。

说明姿势的稍微转动,则内里变化很大。

另就下肢的练法中,屠龙《浅注》中有:“潜川先生所传口诀为‘足趾柱地’,这里柱的意思是支撑,支持之意,也就是要足趾担负全身重量的意思,如同房屋基石之立柱,其用意和足趾挂地的效果是一样的,目的是要强化从足趾到腹部的筋经,足太阴脾经、足少
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皆走腿之内侧,故脚尖踮起及足趾挂地之之功效实为强化肝肾之功能也。


第三式韦陀献杵-掌托天门
“晓峰说”:手少阳经筋。

循行:手少阳经筋分布于无名指、臂的外侧中间(介于手阳明和手太阳经筋之间)、肩上颈侧与面颊两侧。

初站桩,肩上端易酸胀,久之自然消失。

劲到一定程度,手少阳经筋循行部会出现通畅轻快之感,随之掌上生出向下之真力。

“经儒说”:走足阳明胃经。

十指伸直撑开,手背尽量与小臂垂直;两脚平行或外八踮脚;咬紧牙关、双眼上瞪。

大手臂略贴耳朵效果更好。

可以内八踮,效果更好,换脚掌平行或外八是因为一般人内八踮脚会不平衡。

前后晃动,这样气容易不顺。

“听语说”:走足阳明胃经。

这式是抬头看天的,然后要咬牙,还得舌顶上腭,然后把气息调匀。

抻一定需要力的,不要用意念抻。

刚开始找不要怎么用力的,可以用大点的力,等熟悉了,自己就会体会出怎么用力了。

编者评语:
武国忠先生在讲解胡海牙《内功八段锦》中有:“前辈们在传授八段锦的时候,口授给我一个从未形成文字的窍门,就是双手向上托举,由无名指带动向上推,无名指与拇指之间犹如掐着一个球。

这是由于无名指上的关冲穴是三焦经的起始穴,把意识放在关冲穴时能让气血很快地充盈起来,对腹胀及三焦经的其他病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那么结合“晓峰说”中的少阳经筋和“经儒说”、“听语说”所支持的足阳明经筋都有作用,看来并非单纯作用于一条经筋。

另外,在“听语说”练法见解中有抬头看手的要求,则和其他版本要求不同,在屠龙《浅注》中讲:“潜川先生讲解了韦驮献杵的第三式,何为掌托天门,意思很明确,并非是好像手掌托着天门一般往上用力,而是通过内视之法从头顶天门穴往上观去,实则意思则
为使得全身气脉从下往上灌输之意…..。


就这一式,曹英峰先生所传版本中有如下论述:
1、双手上举,要尽量把臂贴到耳朵上,掌跟要撑足,手掌一定要与地面平行,可以交叉。

十指伸直内翘,食指要挑起,向里翘,虎口圆。

2、脚尖支地时,脚踝略外展,全身绷住,这一式动作幅度不是很大,主要动在胸肋,气要吸满,身子要定住,混如金钟。

3、胸肋要像鱼鳃一样明显有撑拔的感觉。

以上三点可以在初练习此式时对习练者有所助益。

第四式摘星换斗
“晓峰说”:手少阴经筋。

手三阴经循行在上肢内侧,其中手太阴经循行于上肢上缘,手少阴经循行于上肢下缘,手厥阴经循行于上肢中间。

手太阴经生向后之真力,手少阴经生相合之真力,手厥阴经生向上之真力。

经筋循行:手少阴经筋分布于小指、臂的内侧后缘及胸肋部位。

初站此桩,小鱼际会有酸胀感,久之手少阴经循行部位则生通畅感,掌上生出向内相合之真力。

“经儒说”:走足太阴脾经。

十指伸直撐開,兩臂注意伸直,定式後再稍往後靠一下,手背盡量與小臂垂直;兩腳内八,十趾扣緊地面;兩眼斜視上手(頭不要動)。

其餘身體諸部要注意放松。

脾经动作上手可往后靠,而非前倾于躯干。

上手还可往后转一点,也可靠近耳朵点。

“听语说”:走足太阴脾经。

有些人是一手下压一手上举,形成对拉。

但我练这个是一手背到后面放松,一手上举抻拉,然后再做另一侧。

要不断的刺激一面,另一面放松。

手向上的力不要太大,大脚趾下踩。

编者评语:
八段锦中有:“调理脾胃单举手;五劳七伤往后瞧”的口诀,那么和易筋经中这式“摘星换斗”有何不同呢?“晓峰说”认为此式锻炼小指内侧少阴经筋,而“经儒说”和“听语说”均支持调理脾胃功能,也就是足太阴脾经筋。

“晓峰说”的练法,是一手上撑,一手下按,则自然抻拔小指内侧,也就是手少阴经筋,但却没注意下面的经筋练法,可谓局部练法了,要知道上领而下随,足趾点地,下面经筋一样锻炼;而“经儒”说和“听语说”的练法都是覆头手,着重于下面的足太阴经筋(足太阴经脉分布在足大趾、下肢内侧前缘及胸腹部)而没有上肢经筋的说明,是和八段锦的说法相一致的,这也说明易筋经每式并非单纯对应某一条经筋,而是多条经筋。

曹英峰所传版本中有如下说明:“上手手腕处要向里绷紧,要养成习惯,手臂要略弯,手用暗劲撑着;身体前面不要动,后面要拉伸,腿微弯,吸气时上手用背来托,不是臂上去的,整个上举的过程都用暗劲含着,需要仔细体会。

这样慢慢就会感受到腰眼的开闭了。

腰眼起伏是自动发生的,只要做好,就会这样。

慢慢腰会热,强肾。


屠龙《浅注》中有如下说明:“另外就具体动作而言,潜川先生解释甚多,手掌外托,抻拔胳膊内侧阴面筋经,而手掌回扣,则抻拔胳膊阳面及后背之筋经也。


第五式出爪亮翅
“晓峰说”:手厥阴经筋。

经筋循行:手厥阴经筋(经脉)分布于中指、臂内侧中间(介于手太阴与手少阴之间)、腋下及胸肋间。

初站此桩,掌根手腕内侧酸胀,久炼则手厥阴循行部位有通畅感,掌上生出向上之真力。

“经儒说”:走手少阴心经。

十指伸直撑开,定式后小指可稍用力往身体方向掰;手背尽量与小臂垂直;两脚内八,十趾扣紧地面;眼睛睁圆。

其余身体诸部要注意放松。

“听语说”:走手太阳小肠经。

是小手指朝前一点的推出。

大家做一下,看看是不是抻这里。

收回时需要用
力。

可以握拳,也可以不握。

一共做七次。

背是向后挺的。

编者评语:
此式可谓三家各有说辞,如果按照来章氏易筋经的排列顺序,“出爪亮翅”为第五式,如果按照内功图说上的排列次序,则此式为“倒拽九牛尾”,那么应该按照哪种排列呢?“经儒说”有如下说明:“最普遍的错误是第五式心经与第六式小肠经颠倒”,如依据古本十二式的排列,确实是“出爪亮翅”排在第五式,而《内功图说》中所录十二式则第五式为“倒拽九牛尾”。

我们如果立掌前推的话,所抻拔的经筋会感到掌根发紧,说明所对应的是阴面经筋,不管是厥阴经筋还是少阴经筋,都是阴面的。

曹英峰所传版本录有:“双掌推出时要挑食指,手绷紧,肘微弯,推到尽头时略停顿,用肩膀的力量再往前送一下,带点意念,好像两手间有个月亮,意念不要重,这是12式唯一用意念的地方。


屠龙《浅注》中有如下说明:“这式锻炼三阴气脉,抻拔手臂筋经,如海潮者,气血也,炼到功深,则自会阴中阳现,所以潜川先生云:不可追求,自然发现。


第六式倒拽九牛尾
“晓峰说”:足太阴经筋。

足三阴经主要分布在下肢内侧,其中足太阴经分布在下肢内侧前缘,足少阴经分布在内侧后缘,足厥阴经分布在中间。

足太阴经筋(经脉)生向后之真力,足少阴经筋(经脉)生向下之真力,足厥阴经筋(经脉)生向内相合之真力。

循行:足太阴经脉分布在足大趾、下肢内侧前缘及胸腹部。

常练此桩,足太阴经筋所循行部位生通畅感,并且足下生出向后之真力。

“经儒说”:走手太阳小肠经。

两手握固稍紧一些,重心越靠前越好;后手上台,拳头向下用力,使拳背尽量垂直手臂(就像在背后提一桶水的感觉)。

两脚内八,前弓后箭,后脚注意脚跟不要离地。

牙关咬紧,眼睛看前手拳眼时,稍用力一些。

小肠经拳眼约离眼睛十公分(因为要造成微微斗鸡眼以拉到小肠经),重心越向前脚移动越好(使腿有伸展感)。

后面的手,拳眼对着脊椎骨,然后整只手向上抬后,可以单独将拳头用力向下使拳头垂直小手臂,这样手腕外侧会有拉扯的感
觉。

因为第六式小肠经,走手外侧,为了让其既有伸展又有拮抗的作用,必须是拳背和小手臂阳面成九十度。

然后感到手腕外侧有伸展感。

这样就对了。

(其实易筋经能很有功效的原理,并不是伸展,而是拮抗。


“听语说”:走手少阴心经。

小手指,还有胸部里侧,和身体的前中线,我们要抻的是这些。

单是小手指是用力的。

拇指和食指不需要用力。

把力点放到两个臂膀,就是肩的那个位置,然后就是前臂后拉,后臂的臂膀向前,是同时用力的。

编者评语:
此式从练功方法上可见,下肢采用弓步,弓步本身就是锻炼下肢经筋的,要求后足跟不可抬起,抻拔腿部阴面经筋,而胳膊翻转伸出,则是抻拔上肢阳面经筋。

曹英峰所传版本录有:“力点在两臂和肩膀上 ,等于说这是一根水管 ,力像水一样 ,通过牵和拽 ,在臂肩里来回流动,一牵,力从前手流动到后手,一拽,力从后手流动到前手,同时配合下盘的前后微动,一气通贯。

这个练法在武学上很有作用,包含了虚实转换和力的流动。

牵和拽都是暗力,幅度也大,但外形却不明显,内动。

前后膀相互推挤,挤的力像水一样,前后涌动。

前后手一松一紧,但不是绝对的,要体会力的变化。


屠龙《浅注》中录有:“这式重点正如潜川先生所云,后拽前牵,韵味无穷。

膀腋胯腿,周身协从。

吸来呼去,顺力逆行。

手捉脚踏,意乃从容。


第七式九鬼拔马刀
“晓峰说”:手太阴经筋。

循行:手太阴经筋分布于大拇指、上肢内侧前缘及肋间。

初站此桩,臂前肩下发酸发胀,久之自然消失。

若常练此桩,手太阴经筋循行部位会有麻热的感觉,进而畅通轻快,随之掌上生出向后之真力。

“经儒说”:走足太阳膀胱经。

两手握固,两拳不要挨到后脑和后背;两手往伸出方向尽力平推(右手往左,左手往右),然后尽量上下靠近,转头(不要太僵硬),两眼看身后稍靠下。

其余身体诸部注意放松。

膀胱经,拳头用力握紧,双手不要靠到头部或身体,右手用力像佐拉,左手
用力向右啦。

不一定拳头要在中心在线。

“听语说”:走足太阳膀胱经。

经筋太长,需要打通的也要多些气力。

先把头向左侧看,然后下颌略向上翘,好比是把头枕在肩上。

然后右手去够左侧的脖子。

看练功图。

身体要正,还有是八字站立腿要靠拢,不能分开。

这时你就能明显感到腿外侧及后背的抻拉。

停留一会后,手从头顶收回。

力量要大些,也就是速度要快些。

做几次后再做另一侧。

编者评语:
这式锻炼,并不是手上经筋,所以“晓峰说”毫无道理,而“经儒说”和“听语说”均讲为足太阳经筋。

周潜川先生所传十二式口诀中有“侧首屈肱,抱头拔耳,右腋开阳,左阴闭死。

”已经足以说明这式所练的是什么了。

屠龙《浅注》中录有:“头背扭转,肩手反衬,正是锻炼脊柱的好方法。

”“开阳闭阴,弗嫌力猛,意灌肘尖,气静心平。


第八式三盘落地
“晓峰说”:足少阴经筋。

循行:足少阴经筋循行于足小趾、足心、下肢内侧后缘及脊柱前侧。

常练此桩,可以强脊柱,经筋(经脉)循行处有通畅感,足下生出向下之真力。

“经儒说”:走足少阴肾经。

十指伸直撑开,两臂注意伸直,手背尽量与小臂垂直,不要挺胸,两脚内八,尽量下蹲,定式后膝盖再有个外掰的力(拗得内踝酸痛啊,很不好受!);眼观鼻,一字嘴形,鼻吸口呼(类似于“思”和“师”音)。

另外,要时刻检查有没有提着会阴(肛门和阴囊联机中点)。

这一式松紧上要注意,不要使背部和腰部、颈部僵硬,在松紧合度、提着会阴的基础上计呼吸,并尽量延长时间。

先吸气,然后咽下长生水,然后提肛,呼气时放松,也可在吸气时就同时开始提肛。

久而久之,就可以保持提会阴而不会不自觉放松的境界。

“听语说”:走足少阴肾经。

下去的时候手要抓一下,然后翻掌如托重物一样,感到很吃力,如同千斤,瞪起眼睛,不可张嘴呼吸,是用鼻呼吸,起来时足不能歪斜。

要八字,膝盖外张下蹲,难度一下就大了很多,最关键的是能抻到你要抻的地方。

编者评语:
此式中,三家看法一致,均认为锻炼足少阴经筋,强健肾部。

屠龙《浅注》中录有:“脊柱要正直,不可弯曲前倾,要如棍插地一般,而人之三盘则如串上之珠,上下叠落,下蹲时,头略抬,则可身子不弯,还有就是要缓,起吸落呼,越缓慢越好,不可时快时慢,另此式可演变为桩功,另有练法。


第九式青龙探爪
“晓峰说”:足少阳经筋。

足三阳经筋主要分布于下肢外侧,其中足阳明经分布在外侧前缘,足太阳经分布在外缘,足少阳经分布在中间。

足阳明经生向前之真力,足太阳经生向上之真力,足少阳经生向外开之真力。

经筋循行:足少阳经筋分布于足第四趾、足背、下肢外侧中间、身体的左右两侧及头的侧部。

常站此桩,足少阳经筋循行部位有酸麻胀热及通畅感,足下生出外开之真力。

“经儒说”:走手厥阴心包经。

十指伸直撑开,定式后尽量把两手和小臂往拇指方向转,注意身体保持正直不僵硬,尤其是肩部和颈部,要松紧合度;头部稍转向前手方向,眼睛平视;两脚内八,十趾扣紧地面;其余身体诸部要注意放松。

先将双手从两侧轻轻飘起,到水平时,右手朝左斜前方,左手朝右斜后方,然后双手都向前翻。

(后面那只手也要尽量水平,没有水平没关系,但要往水平方向靠)。

“听语说”:走手厥阴心包经。

青龙在丹经里表示心,心藏神,那么这一式一定和心有关系,还有大家回忆一下龙的姿态,是怎么探爪的。

不是右爪伸出向右边边探的,探的手厥阴经筋心
包经。

右手要向左边探出,掌是平的,发力在肩背。

就是手不用力,但要劲量保持是平的,这样能抻到中指,收回时要过膝盖是指手。

另一手是放在腰间握固。

眼睛是向前看的,不是看手,收回时双手握固放到腰间,目光平视。

呼吸要调匀,心要安静。

编者评语:
此式“经儒说”和“听语说”均持手厥阴经筋的说法,“晓峰说”中所讲练法中并未说明如何锻炼足少阳经筋,而且也没有说明上肢经筋的抻拔,明显错误。

屠龙《浅注》中录有:“潜川先生所传青龙探爪的口诀,甚为详备,从养生讲,手厥阴心包经直通中指,故此式中指根要伸舒,意在使心火下降以制肾水,水上而火下,水火即济,旋转带脉而练腰肾,而调息微嘘,则指呼气用嘴轻吹而嘘,而一开一闭之欺门穴为肝经之募穴,也是降火之法。


第十式卧虎扑食
“晓峰说”:足阳明经筋。

经筋循行:足阳明经筋分布于足二趾、三趾、四趾、下肢外侧前缘、胸腹、面颊等部。

常练此桩,足阳明经筋循行部有通畅感,足下生出向前之真力。

“经儒说”:走手少阳三焦经。

十指伸直撑开扣地,两脚内八,十趾扣紧地面;前脚可踮起蹬地,后脚不要动,重心尽量前移。

牙关咬紧,头使劲往上抬。

注意后背要平直不紧张。

无名指可稍用力。

三焦经重点在后脚,所以前脚可以离地。

抬头抬到颈部有很伸展的感觉。

眼睛因为头抬到极点,所以会有张大的感觉。

前脚可以翘起,两腿都有伸展的感觉最佳。

第十式您是右脚在后时,扣不到没关系,您只要大腿后面有伸展感就好了,因为第十式没到脚尖,脚趾扣紧地面是为了让十二经脉都在运转。

“听语说”:走手少阳三焦经。

这个动作,做好了,就可以养生。

因为是三焦经,上下相通了。

编者评语:
此式四肢着地,不光锻炼手少阳经筋,也锻炼足部阳面经筋,三家均是为了某式对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