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4单元 第3课时 减法(1)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减法(一)》(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减法(一)》(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减法(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减法(一)》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减法运算的概念、法则,以及基本的减法运算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减法运算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进行减法运算,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初步的运算能力,他们对加法运算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

但是,学生在学习减法运算时,可能会对减法的概念和法则产生困惑,特别是对于退位减法,可能会感到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减法运算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减法运算的概念、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减法运算的概念、法则,以及基本的减法运算技能。

2.教学难点:减法运算的退位处理,以及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减法运算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讲解法、小组合作法、练习法等,引导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数学卡片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减法运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找零,引出减法运算的概念。

2.讲解减法运算的法则:讲解减法运算的顺序、退位处理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3.练习减法运算: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减法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应用拓展:让学生思考减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课件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课件

不够减,十位又是0时,是从百位退1当10,再退1到个位当10。

使学生在操作和观察的过程中感知,获得表象,进而内化为算理,明白了算法,培养学生将新知转化为旧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结合操作和老师的示范,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验算1.学生尝试验算。

教师巡视,并找出不同的验算方法请生板演。

2.请板演的学生交流验算的方法。

(课件出示验算过程)预设1: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301- 145 =15630 1 1 5 6-1 4 5 验算 + 1 4 51 5 6 3 0 1预设2:用被减数减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301- 145 =1563 0 1 3 0 1- 1 4 5 验算–1 5 61 5 6 1 4 5问:你们更喜欢哪种验算方法?优化:如果在用减法计算时犯了错误,在验算时很容易再犯相同的错误。

所以,一般在对减法计算题进行验算时尽量用加法的验算方法。

[设计意图: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计算复杂容易出错,教学完计算后紧接着教学相应的验算,即分散出现。

这样不仅可以利用验算的教学及时巩固学生刚刚学习的笔算,也有利于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养成检查和验算的好习惯。

]【环节三: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1.打靶游戏——填数。

2.找密码——计算。

624-19=614-19=604-19=计算后再比较三道题有什么区别与联系?3.考考你——按要求编题。

要求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把算式变成符合要求的题目。

(1)不退位减法题。

(2)只退位一次的减法题。

(3)连续退位的减法题。

[设计意图:设计打靶游戏、找密码、考考你等练习,变枯燥的计算为有趣的活动,增强计算的趣味性。

第一题再次练习突出重点当个位不够减,十位又是0时,是从百位退1当10,再退1到个位当10,十位最后是9来减。

并且最后一题目,让学生逆向思考,已知减数和差,要求被减数,也是对验算方法的巩固。

第二题巩固笔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比练习感受退位减法的各种情况,完善学生对退位减法的认知结构,提高思维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说课稿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说课稿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笔算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估算的计算教学。

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以及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的进一步深化,是后面学习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及相关的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小学较复杂的计算教学中的一项不可确少的重要内容。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也是非常重要、必要。

因此本课在本单元乃至本册教材的教学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本节课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⑴认知目标:学生能够按正确的计算顺序计算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应用正确的计算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⑵能力目标:学生能激发起学习热情和求知欲,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能得到发展。

⑶情感目标:学生能主动感受和体会数学美的魅力;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并适时地得到思想教育。

5、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学重点是:1、笔算要求。

2、计算顺序。

3、约等号的写法及意义。

教学难点是:1、相同的数位对齐。

2、估算的意识。

二、灵活多样说学法、教法1、说教法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

我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互动式讨论、研究式探索、反馈式练习等方法进行教学。

从而使学生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说学法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

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因此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四单元《 第3课时 减法(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四单元《 第3课时 减法(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四单元《第3课时
减法(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减法的概念,掌握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能够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减法。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减法的定义及基本运算方法。

2.减法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
1.课件:包含减法的定义、基本运算方法和示例题的课件。

2.教具:数字卡片、算术符号卡片等。

3.笔、纸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简单的口头提问引入减法概念,激发学生对减法的兴趣,并复习加法
知识。

2. 概念讲解(10分钟)
教师通过课件讲解减法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减法是减去一个数从而得到答案
的过程,示例说明减法的运算方法。

3. 操作练习(15分钟)
教师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字计算练习,使用数字卡片和算术符号卡片进行互动,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

4. 拓展练习(15分钟)
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进行减法计算,激发学生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温故知新(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梳理学生学习过程,巩固所学内容。

6. 课堂作业(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巩固学生对减法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练习和梳理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实际生活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减法的应用。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四单元教案2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四单元教案2

第三单元第3课时总计第 3 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3年9月17日一次备课二次备课第3课时千米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在迁移、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估算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1.知道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能够进行正确的换算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能应用概念正确表示长度。

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能够进行正确的换算和简单的计算,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记得它们之间的关系吗?(二)探究新知1.初步认识千米量比较精密的零件常用毫米作单位;量课本的长、宽一般用厘米作单位;量教室的长、宽可用米作单位;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用什么单位合适呢?(1)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同学们观察图片,说一说知道了什么?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的时候,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

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千米的知识,在你印象里1千米有多长?1千米=1000米1km=1000m在表示较远的距离时用“千米”作单位。

(2)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①对于1000米你有什么了解?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否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可以结合课前了解到的信息来描述它们与1千米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分析,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小组内说一说。

方案一:用米尺要量1000次。

方案二:走这样100米的路,要走10次。

方案三:绕学校400米的操场要走两圈半。

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

方案四:绕200米操场走一圈约3分钟,所以走1千米路约需要15分钟。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4课时 减法(1)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4课时 减法(1)

教案标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4课时减法(1)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掌握减法运算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减法的概念2. 减法运算的方法3. 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加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减法(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加法算式,发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2)教师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减法的概念。

(3)学生尝试运用减法运算方法进行计算。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减法的运算方法,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减法的理解。

6.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减法的应用,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1. 是否成功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2. 学生是否能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使减法教学更加高效,为学生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探究减法”和“小组合作”环节。

这两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减法概念与运算方法的关键步骤,也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积极思考能力的重要过程。

一、探究减法在探究减法环节,教师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加法过渡到减法,理解减法的本质。

1.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物品或图片,展示加法的运算过程,例如,展示3个苹果加上2个苹果得到5个苹果的情景。

2. 然后,教师从这5个苹果中拿走2个,提问学生:现在还剩下几个苹果?这个过程就是减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减法教案第1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1)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减法教案第1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1)

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2、减法第1课时三位数减三位数(1)【教学内容】教材第4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类推出万以内数的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难点: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喜欢看电视动画片吗?电视动画片已成为广大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

下面是我国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

(出示第41页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指名回答问题,并出示第41页例1、例2两个问题。

怎样列式?你会计算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三位数减三位数。

(板书课题:三位数减三位数)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学习例1。

(1)435-322= 。

(2)你想怎样计算?竖式怎么写?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竖式:(3)应该从哪一位减起呢?你会算吗?(学生试着计算,同时指名板演)(4)集体订正,教师概括说明: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学习例2。

(1)根据问题列出算式:435-86,我们也列竖式计算。

(2)学生试算,小组内交流。

(3)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议一议:哪一步容易出错?应注意什么?(个位上不够减从百位上退1当作10,退位后要点退位点,十位上的数字不要忘了减去退位1。

)3.比较例1、例2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明确例2是连续2次退位。

4.归纳总结。

(1)小组内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

计算万以内的减法,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减起。

不管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

三、解决问题,巩固提高1.第4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看谁计算最细心,算得又快又准确。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减法(一)》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减法(一)》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减法(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主要讲解减法运算。

本课时第3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减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的基本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可能会受到加法的影响,对减法的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明确减法的运算规律,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对减法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进行减法运算的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简单减法计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学生进行减法运算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减法,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计算器、小棒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减法概念。

如:“有一天,小猴子摘了10个桃子,吃掉了3个,还剩下几个桃子?”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如:“23 - 10 = ?”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减法运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如:“减法接力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如:“妈妈买了5个苹果,吃掉了2个,还剩下几个苹果?”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减法的应用场景,如购物、烹饪等。

让学生举例说明,并进行实际操作。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数学4.2.3 减法 解决问题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数学4.2.3 减法 解决问题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数学4.2.3 减法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减法的概念,理解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减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减法的意义。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减法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理解减法的意义。

(2)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减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课件、教具(计数器、小棒等)。

2. 教学环境:安静、整洁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减法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探究新知(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减法的意义。

(2)教师讲解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3)学生尝试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给予指导。

3. 巩固练习(10分钟)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减法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6. 布置作业(5分钟)设计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测试,检验学生对减法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10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10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10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10篇)优秀的四年级上册备课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

2、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搭配同学们,我想向你们打听件事,你们知道食堂今天为我们准备了什么饭菜吗课件出示“菜谱一”,为了营养均衡,我准备吃一荤一素两样菜,谁能帮我搭配一下。

板书课题《配菜》。

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星期三的菜谱)①一个荤菜一个素菜,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②老师小结2、(出示星期五的菜谱)①星期五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你是怎样想的④与学生共同总结这类题的解决方法。

三、实践应用1、参观动物园。

2、搭配服装。

四、全课总结体验成功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篇2教学反思: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2.说一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图形的面积小。

1、说一说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3、小组长取出信封里的纸片,这些纸片是干什么的5、互相说一说测量的结果,由小组长把这些结果记录下来。

d读作:平方分米读作: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板书设计小组实验、讨论解决方案。

2、用手比划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3、想象7公顷 7平方千米的大小。

1、完成书第52页第4题,第53页第6、7题。

问:怎样数才能数正确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全班订正。

板书设计:课题练习课课时五 (30)1.谈自己的收获。

(三年级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计算和
在1000以内进位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2、使学生比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水
提问: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3、引入新课
谈话:通过练习,我们知道不管口算还是笔算,在计算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 数才可以相加,满十要进一,这节课我们将要根据这个规律开始学习三位数和两、 三位数相加的不进位、进位加法。
用竖式计算。让学生想一想:竖式应该怎么写?
算。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
三、单元教学难点
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 算。
四、单元教学内容
1、加法3课时
2、 减法3课时
3、 加减法的验算2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加法
第1课时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八1、3题 教学目标: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36页的图片以及 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让学生 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例1)
(1)提问:
三年级数学教案
(2)板书:271 + 122
(3)探索算法。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计算方法,可能有口算和竖式笔算两种,口算有 点难度,引导学生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4、通过结合情境、小组合作交流等方法体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5、从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解决计算问题的
欲望,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积极思想。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 练习课

教案标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练习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掌握第四单元的知识点,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练习课主要针对第四单元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包括但不限于:整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混合运算等。

2. 通过练习题目的形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点。

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第四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整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混合运算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二、课堂练习1. 教师发放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目,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课堂讲解1. 教师针对练习题目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巩固练习1. 教师发放巩固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 学生独立完成巩固练习题目,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收获和不足。

2. 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巩固练习,评价学生对第四单元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评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延伸:1. 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适当增加课后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注意事项:1. 教师在讲解时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上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复习和巩固第四单元知识点的过程中,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三课 退位减法(一)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三课  退位减法(一)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三课退位减法(一)∣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四单元第三课,主要围绕“退位减法(一)”展开。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包括理解退位的概念、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步骤,并能正确熟练地应用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含义,掌握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100以内的退位减法题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实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退位的概念,以及如何在计算过程中正确地进行退位操作。

此外,还要注意学生对退位减法计算规则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计算器、算术题卡片、教学PPT。

-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或实际问题引入退位减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退位减法的计算规则,通过例题展示计算步骤,让学生跟随示例进行计算练习。

3.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退位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讨论练习中的问题,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5. 总结提升: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计算规则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提高计算准确性。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退位减法的计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可以使用彩色粉笔标注关键步骤,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设计一些退位减法的练习题,包括基本计算和应用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作业难度适中,旨在巩固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总结。

教师应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第四单元第2课时总计第 2 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3年9月17日第四单元第3课时总计第 3 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3年9月17日一次备课二次备课第3课时减法(1)【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和不退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笔算三位数减两、三位数。

2.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和不退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和不退位)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和不退位)的算理。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材第41页统计表】师:这是光明小学各年级捐赠图书情况统计表。

观察这个统计表,你能从中了解哪些信息?预设1:六年级捐赠的图书最多,有301本。

预设2:一年级捐赠的图书最少,只有98本。

师: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1:五年级比二年级多捐多少本图书?预设2:一年级比四年级少捐多少本图书?探究新知教师提出自学要求。

师:请同学们自学教材第41页例1、例2。

思考:怎样列竖式?尝试计算,然后组内交流。

教学例1。

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师:题目要求的是什么?应该怎样列式呢?预设1:题目要求的是“五年级比二年级多捐多少本图书”。

预设2:要求“五年级比二年级多捐多少本图书”,就是求276比124多多少,用减法计算,列式为276-124。

探讨“276-124”的笔算方法。

师:怎样列竖式?从哪一位减起?谁愿意上来写出你的计算过程并说一说你的思路?预设:列竖式的时候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个位上6-4=2,在个位上写2;十位上7-2=5,在十位上写5;百位上2-1=1,在百位上写1。

教学例2。

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列出算式:217-98。

探讨“217-98”的笔算方法。

师:你会列竖式计算吗?谁愿意上来写出你的计算过程并说一说你的思路?预设: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3、减法(一)∣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3、减法(一)∣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3、减法(一)∣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减法(一)”。

学生将在本节课中学习整数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两位数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掌握两位数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减法的理解和运算规则的掌握。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运用减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准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减法运算能力。

3. 准备实际问题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减法解决。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减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

2. 新授:教师讲解两位数减法的运算规则,让学生掌握减法的方法。

3. 练习: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减法的运算能力。

4. 应用:教师给出实际问题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减法解决。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减法的运算规则和实际应用。

板书设计1. 减法的概念2. 两位数减法的运算规则3. 减法的实际应用作业设计1. 练习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减法的运算能力。

2. 实际问题:通过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减法的理解。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PPT课件、练习题和实际问题案例,让学生掌握了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提高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讲解和指导,确保学生对减法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在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减法(一)”的教学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这些难点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减法概念的理解程度和运算技能的掌握情况,因此,对它们进行详细补充和说明至关重要。

难点一:学生对于减法的理解和运算规则的掌握减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可能存在困难。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3 三位数减法(不退位和退位)(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3 三位数减法(不退位和退位)(教案)

第3课时三位数减法(不退位和退位)(教材)教学内容教材第41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 掌握三位数减两、三位数(不退位和退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笔算三位数减两、三位数。

2. 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减两、三位数(不退位和退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减两、三位数(不退位和退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减两、三位数(不退位和退位)的算理。

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启发法等。

学法:自主探究法、练习巩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算一算。

550-380(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抽学生汇报)2. 说一说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怎样笔算?笔算时应注意什么?复习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十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百位借1当10。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以此为生长点,为探究新知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 三位数减法(不退位)1. 课件出示:光明小学各年级捐赠图书情况统计表(1)阅读与理解师:这是一张光明小学各年级捐赠图书情况统计表,观察这个统计表,你能从中了解哪些信息?(学生自由回答)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五年级比二年级多捐多少本图书?(2)分析与解答师:应该怎样列式?预设:用减法计算,列式为276-124。

(3)独立尝试进行计算学生独立尝试笔算,算后和小组同学互评对错,如果错误要找到错误的原因并改正。

(4)各小组汇报计算方法预设1:用计数器拨一拨。

先在计数器上拨出276,再从个位拿走4,十位拿走2,百位拿走1,剩下152。

预设2:用竖式计算。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个位上6-4=2,在得数的个位上写2;十位上7-2=5,在得数的十位上写5;百位上2-1=1,在得数的百位上写1。

2.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师:笔算三位数不退位减法需要注意什么?预设:1.列竖式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三年级数上学(人教)第4单元:第3课时 解决问题

三年级数上学(人教)第4单元:第3课时 解决问题
回顾与反思
请你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并解决它们。
巩固练习
台灯67元/台,电饭煲295元/个,自行车 368元/辆,如果买一盏台灯ຫໍສະໝຸດ 一个电饭煲和一 辆自行车需要付多少钱?
67+295+368=730(元)
答:买一盏台灯、一个电饭煲和一辆 自行车需要付730元钱。
归纳小结
339 +182
11
521
654 +278
11
932
400-109 =291
400 -109
291
548+365 =913
548 +365
11
913
课后练习
二、一般客船有乘客800人,到一个港口下去 468人,上来559人。这时船上乘客有多少人?
800-468+559=891 (人) 答:这时船上乘客有891人。
课后练习
三、图书室有一个三层高的书架,第一层有663本 图书,第二层有568本图书,第三层有602本图书。 1.第66一3+层60和2第=1三26层5一共有多少本书?
( 答本:)第一层和第三层一共有1265本书。
2.第三层比第二层多多少本书?
602-568=34(本) 答:第三层比第二层多34本书。
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减法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复习导入
这个星期前3天我看了78页书,后4天我看 了余下的125页书。你知道这本书有多少 页吗?
78+125 203(页) 怎样列式? 答=:这本书有203页。
新知探究
产品名称 护眼灯 产品样式 产品价格 166元
学习机 225元
空调扇 558元

减法(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减法(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减法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减法运算,能够正确运用竖式进行减法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竖式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减法中的借位计算。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学课本、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通过口算和竖式计算练习,复习千以内数的减法,为学习万以内数的减法做铺垫。

(二)新课讲解1.减法竖式计算引入创设情境: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引出万以内数的减法计算需求。

竖式回顾:回顾竖式计算的格式和要点,强调数位对齐的重要性。

2.竖式减法计算方法详解不退位减法:首先介绍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演示和讲解,让学生明确计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退位减法:重点讲解退位减法的计算原理和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借位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技巧。

错误辨析:展示常见的计算错误类型,如数位不对齐、借位不正确等,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并纠正。

3.竖式减法计算实践课堂练习:布置适量的竖式减法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计算中的错误。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减法计算中的疑难问题,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高计算准确率。

(三)巩固练习专项练习:针对退位减法进行专项练习,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借位意识。

综合练习:将加减混合运算融入练习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

(四)课堂小结总结竖式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要点,强调计算准确性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竖式减法的计算方法。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五、板书设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减法》减法定义: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

结果称为“差”。

数位对齐:个位、十位、百位等一一对应。

从个位开始减: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

借位:当某位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1当1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3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1)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3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1)

925-143
125+110
850-615
439-181
286-28
506+208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三位数减三位数
276 -1 2 4
152
不退位
217 - 98
119
连续退位
课后作业
完成 本课时的习题。
1 10 17
十位怎样算?
217 - 8
119
答:一年级比四年级 少捐119本图书。
做一做
(教材P42 做一做1的第2排)
354-66 =288 354
- 66 288
133-74 =59
133 - 74
59
480-85 =395 480
- 85 395
261-52 =209
26 1 - 52
209
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作10,
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
巩固运用
(教材P44 T2)
1.科技园内上午有游客892人,中午有265人离开,
下午又来了403位游客。这时园内有多少位游客?
全天来了多少位游客?
892-265=627(位) 627+403=1030(位) 892+403=1295(位)
五年级比二年级多捐多少本图书? 一年级比四年级少捐多少本图书? 自主探究:1.思考:怎样列竖式?
2.尝试计算,全班交流。
光明小学各年级捐赠图书情况统计表
1 五年级比二年级多捐多少本图书? 276-124= 152(,本)
276
-1 2 4
从怎哪样一列位竖减式起??
15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法(1)》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41页。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类推出万以内
数的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看电视动画片吗?电视动画片已成为广大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

下面是我国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

(出示第41页统计表)
从统计表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指名回答问题,并出示第41页例1、例2两个问题。

怎样列式?你会计算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三位数减三位数。

(板书课题:三位数减三位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1.学习例1。

(1)435-322= 。

(2)你想怎样计算?竖式怎么写?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竖式:(3)应该从哪一位减起呢?你会算吗?(学生试着计算,同时指名板演)
(4)集体订正,教师概括说明: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学习例2。

(1)根据问题列出算式:435-86,我们也列竖式计算。

(2)学生试算,小组内交流。

(3)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议一议:哪一步容易出错?应注意什么?(个位上不够减从百位上退1当作10,退位后要点退位点,十位上的数字不要忘了减去退位1。


3.比较例1、例2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明确例2是连续2次退位。

4.归纳总结。

(1)小组内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
(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

计算万以内的减法,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减起。

不管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第4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看谁计算最细心,算得又快又准确。

做完后小组内交流检查,同时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2.练习九第1题。

小组内先说一说十位、百位各怎样减,再独立计算。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练习九第2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注意所求两个问题的区别。

求这时园内有多少位游客,需要用到哪几个条件?求园内全天来了多少位游客,又该用哪几个条件?各需要几步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后,再独立完成。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1.注重知识前后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
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总结规律,解决问题。

这样不仅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一定的计算技能,而且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很好
地落实了过程性目标。

2.本课时教学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地构建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创设了生活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对新知识的探究中,采用以旧带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符合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同时运用合理、多样化的学习方法,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自己放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位置,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但在学习评价上还做得不够,评价比较单一,语言的激励性还不够,因此缺乏一种感召力,今后应更加注意评语的激励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