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结构篇
古典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课件
古典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古典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
教学内容选自《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起承转合的定义、作用、相互关系以及在实际诗歌创作中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起承转合的概念,掌握其在古典诗歌中的作用。
2. 学会分析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结构,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能够运用起承转合结构进行简单的古典诗歌创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起承转合的定义、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难点:如何在实际诗歌创作中灵活运用起承转合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首古典诗歌,让学生感受其优美的意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起承转合。
2. 讲解:详细讲解起承转合的定义、作用、相互关系,结合实际诗歌进行分析。
a. 起句:点明主题,奠定情感基调。
b. 承句:对起句进行展开,承上启下。
c. 转句:转折情感,引出诗意。
3. 实践:让学生尝试分析一首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结构,并进行小组讨论。
4. 举例讲解: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古典诗歌,详细讲解其起承转合结构。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的起承转合结构,创作一首简单的古典诗歌。
六、板书设计1. 起承转合定义2. 起承转合作用3. 起承转合相互关系4. 起承转合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七、作业设计《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答案:a. 起句:描绘夕阳西下,黄河入海的壮丽景象,奠定豪迈的情感基调。
b. 承句:展开对壮丽景象的描绘,承上启下。
c. 转句:通过“欲穷千里目”,转折情感,引出诗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起承转合结构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诗歌创作中的应用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起承转合在其他文学体裁中的应用,如散文、小说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起承转合的定义及其在古典诗歌中的作用。
诗歌结构
古代诗歌中的八种结构特征古代诗词是非常讲究结构形式的。
它既体现了诗人的写作思路,又承载着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我们要了解诗歌的一般结构特点,以快速敏锐地整体把握全诗。
在古典诗词中,通常是先写景叙事,后议论抒情,前面的景为后面的议论或抒情作铺垫,而后面的观点态度和思想感情也一定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来阐发。
除此外,我们还要特别注意以下结构特点:1.开门见山:无论说理或叙事,不拐弯抹角,开端即直截了当地切入本题,这就是开门见山。
2.欲扬先抑:为了张扬某种事物或人物,先把它(他)贬抑下去,制造悬念,形成波澜,突出某个事物、人物或某种思想的常见的表现手法:3.前后照应:诗人在描写、叙述过程中,对后面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适当地方提示或暗示一下,而后面应与前面呼应。
这种结构特点可以使作品结构严谨,脉络分明。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开始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后面又写到“一尊还酹江月”,从大江始,又以大江结,前后呼应等。
4.情景分写:情与景分别咏写,贵在层次分明,层层递进。
比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前半部分写景。
后半部分抒情,在写法上又各有错综之妙。
第一句写山中所闻,第二句写水上所见,第三句紧承第一句“风急”,第四句紧承第二句“渚清”,第五、六句写登高所感,第七句承第五句“作客”,第八句承第六句“多病”,结构非常严谨。
5.情景合写:妙在情景交融,浑然一气,或景中含情,或情中有景。
如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飚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前两联可谓景中含情,后两联可谓情中有景,既融洽又分明。
6.小中见大:即通过描写一件小事物,写出大境界,表现大主题。
古典诗词创作技巧之三(结构技巧——布局)
古典诗词创作技巧(三)(作者:情海冷月心)(三)布局布局于古典诗词结构策略而言,颇为至要。
张谦宜《絸斋诗谈》:“好诗只在布置处见本领。
”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作大篇,尤当布局,首尾匀停,腰腹肥满。
”吴乔《围炉诗话》:“诗仅从头做起,大抵平常,得句成篇者,乃佳;得句即有意,便须布局,有好句而无局,亦不成诗。
”布局与构思、造境三者相生相隔,构思偏于运思,造境偏于陈情,布局偏于安排。
布局关注重心在文本构成的微观领域,涉及文本首尾前后的有机应合、逆折过程的自然转换如“对称平衡、起承转合”等整体造型的技巧操作。
布局有三项基本要求。
一是语脉贯通,整体完整。
朱庭珍《筱园诗话》云:一首诗当“自起至结,首尾元气贯注,相生相顾,溶成一片。
”二是协调一致,和谐有机。
即文本构成各部分、诸要素间相辅相成,相关相连,浑然一体。
三是对立统一,曲折有致。
沈祥龙《论词随笔》:“章法贵浑成,又贵散也。
”李佳《左庵词话》:诗当“首尾一线,其间再参以虚实、反正、开合、抑扬,自成合作。
”古典诗词追求的完整、和谐并存于结构布局的对立统一之中。
言及布局之深曲婉转、曲折有致,南宋《诗宪》:“布置者,谓诗之全篇用意曲折也。
”刘熙载《词概》:“一转一深,一深一妙,此骚人三味,倚声家得之,便自出常境。
”布局主要涉及两大方面:布局法度与布局方式。
1、 布局法度布局的法度,即诗词布局须遵循的规则。
最具影响力之学说,当属元人杨载《诗法家数》就“律诗要法”提出的“起承转合”法则。
不仅对律诗,亦对绝句、词之谋篇布局起到了原则规范的启示作用。
沈德潜云:“诗贵性情,亦须论法,乱杂而无章,非诗也。
”针对律诗谋篇之法系统性提出:“起手贵突兀”,“三四贵均称,承上斗峭而来,宜缓脉赴之”,“五六必耸然挺拔,别开一境”,“收束或放开一步,或宕出远神,或本位收住(《说诗晬语》),”等等。
(1)法度的核心内容。
即谋篇整体策略要求,大致有三:一是“一气相生,篇章浑成。
”强调 “音、意、句、调”一气相生,整体“气韵深厚,血脉贯通”,篇章构架浑然一体。
古典诗歌常见的六种结构形式
古典诗歌常见的六种结构形式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因其篇幅的短小和字数的限制,在起承转合的结构上,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探索出了许多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重章叠句、先景后情、卒章显志等。
下面就每一种结构作简单的分析,以有助于鉴赏。
1、首尾照应照应是指诗歌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是古典诗歌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
一首诗不论律诗还是绝句,都应有头有尾,前后内容就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诗歌前后才能贯串,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使读者容易掌握全诗的脉络。
首尾照应,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这样照应使诗歌在结构上有浑然一体之感,能更加突出主题,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照应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情感。
如杜甫《静夜思》: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战乱频繁,诗人与兄弟离散,只能寄诗表达思念之情。
凄凉萧瑟的边地秋色更衬托出诗人悲凉的心情,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更是诗人创作的动力。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
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2、开门见山开门见山是指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
这第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
古典诗歌的谋篇布局:诗歌的起承转合(教师版) (1)
古典诗歌的谋篇布局诗词的结构谋篇又称章法。
分成“起”“承”“转”“合”四部分。
所谓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一个办法开个头。
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
所谓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所谓转,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帐,要制造些波澜。
表面意思是往远了扯,但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
所谓合,就是不能话题扯得过远,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算完整。
一、“起”定基调“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
常见的作用有:交待人、时、地、事、环境;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奠定基调;统领全篇,设置线索,照应题目等。
【小练习】《听流人水调子》(王昌龄)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
问:第一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1.交代了环境、时、地;2.为全诗定下了清冷的基调,烘托了气氛;3.通过写景抒发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情。
二、“承”“起”续境“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
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因果、承接、补充说明等关系。
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小练习】小斋即事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问: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
“未用”是承“爱棋”句而说,“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哪能”句是承“怜琴”句而说,“怜琴”是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三、“转”开生面“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
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
四、妙“合”主旨明结:直接抒情、言志、阐理。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诗歌结构手法
1.衬托2.虚实结合例1:《梦游天姥吟留别》:【析】仙境就是一个虚象。
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例2:李白《蜀道难》:【析】以虚写实,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了让人惊叹不已的蜀道形象例3:李商隐《锦瑟》:【析】运用“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四个典故,以虚写虚(过去的经历、梦想、挫折等),让后学者畅想不已,被喻为古代“朦胧诗”。
3.白描例1:“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组合,纯用名词组合,没有(动词)形容词修饰点缀。
即所谓白描手法。
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
在鸡鸣声起,残目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
例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析】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4.对比5.细节描写例1: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析】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的人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诗人的隐讽态度在于“妃子笑”与“无人知”,由此可见,千里迢迢飞送荔枝,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至于外人是不知内情的,看到快马飞驰的紧急情况,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妃子笑”的细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2: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元稹《行宫》)【析】此诗寓引古鉴今之意,抒凭吊今昔之情,向来极负盛名。
诗云《唐诗别裁》说它:“只四语已抵一篇长恨歌矣。
”诗人只是选取了白头宫女“闲坐说玄宗”的细节组成全篇。
诗歌的章法结构—起承转合
诗歌的章法结构——“起、承、转、合”一、概述章法指的是诗词的结构谋篇。
元代范德玑在《诗格》中写到“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
”后来我国清代学者刘熙载《艺概·文概》再一次引申:“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顾兼趣合也。
”对这一说法进行了拓展。
二、“起、承、转、合”的含义与作用起者,开端也。
“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
承者,承接也。
“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
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
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转者,变化也。
“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
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
合者,结尾也。
“合”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中心就明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或点明主题,或启发联想,或耐人寻味。
简单来说,即:起,引领的作用。
(引领主题)承,扩展的作用。
(扩展主题)转,转变,由景转向情,或由情转向景。
(相对于起承的转变)合,回扣主题,概括全篇。
例: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起句:开篇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肃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
承句:“落木”承首联第一句的“风急天高”,为仰视所见;“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乃俯视所得,无边落木潇潇之声与不尽长江滚滚之势将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阔大、旷远,从而使后面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托。
转句: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尽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
古典诗歌篇章结构定稿
诗歌的结构(二)班级姓名小组一、概念介绍结构(构思),说白了,就是作者围绕主旨,写了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前后内容之间有何联系?古代诗歌讲究起承转合,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分析诗的结构思路,从大的方面说,必须把握诗句间的关系,是先写景后抒情,还是先叙事后抒情;从小的方面说,针对某句的总起、过渡、铺垫、照应等。
(一)形象与情的关系: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
(二)结构特点(前句(联)与后句(联)的关系)重章叠句、伏笔、铺垫、统领全诗、照应、承上启下、抑扬等。
(三)如何体现主旨: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对比等。
二、细读例题,把握方法(一)古诗词形象与情感的关系:1、先景后情:诗歌多先写景造境,而后再在此基础上抒怀。
村行宋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景】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情】(尾联陡转,以“惆怅”引出思乡归隐之意。
)2、先情后景:下笔即写情,对诗歌而言,有点类似开门见山。
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情】,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景】3、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言尽而意犹未尽。
从军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情呢?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
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
(二)结构特点4、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古诗 结构技巧
古诗结构技巧
古诗的结构技巧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仗工整:古诗尤其是律诗和绝句,非常注重对仗。
如五言、七言律诗的颔联(第二联)和颈联(第三联)要求上下句字数相同且词性相对,平仄相合,形成严谨而和谐的美感。
2. 起承转合:这是古典诗词创作中的一种普遍结构模式,起,即开头,引入主题;承,承接上文,深化主题;转,转折变化,拓宽意境或转换视角;合,结尾收束,点明题旨或抒发情感,形成完整统一的艺术整体。
3. 押韵规则:古诗有严格的押韵要求,例如律诗一般押平声韵,且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绝句二、四句押韵。
4. 意象运用与意境营造:古人写诗擅长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寄托情感、表达主题,从而营造深远的意境。
5. 韵律节奏:古诗按照字数分为五言、七言等,每种形式都有其固定的音节和节奏,如五言诗一般是“二三”或“二二一”的节奏,七言则是“四三”或“二二三”的节奏,这既体现了语言的音乐美,又增强了诗的艺术表现力。
6.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古诗常借描绘自然景色、事物变迁来抒发诗人的情感,表达其人生哲理或政治抱负,这种手法使得诗歌富含寓意,耐人寻味。
诗歌鉴赏——结构赏析
诗歌鉴赏——结构赏析古诗词结构赏析一、时间空间结构溪上遇雨崔道融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晴。
注:这首诗是纯粹写雨的,它从一种自然现象的观察玩味中发现了奇特的情趣。
问题:1、诗中描写的雨有什么特点?答:“坐看黑云衔猛雨”形容雨来势凶猛,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喷洒山前此独晴”既写出了雨的迅即而至,还写出了雨的猛烈,如瓢泼喷洒一般,还写出了雨脚的飘忽不定,不远处急雨下得如浇如注,此山却晴朗明丽,真可谓“东边日出西边雨”。
三四句表明了雨的瞬息万变和难以预料,所以总得说来这首诗写出了夏雨的来去迅疾,势头凶猛,雨脚飘忽的特点。
2、这首诗在描写的过程中,有哪些空间变化?答:这首诗既写了溪上的雨况,又写了前山雨时的情景,这就不但表现了景物在不同时间的变化,而且形成了空间的对比,使得结构奇异独特。
二、前后文形成转折踏莎(suo)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候馆:旅舍。
熏,香草。
征,远行。
寸寸柔肠:指人很伤心。
粉泪,指女人的泪水。
平芜:平阔的草地。
问题:1、这首词的上下片在结构上有什么独到之处?答:这首词上片,是写行人在旅途中的离愁别绪,下片是写家中亲人对行人的苦苦思念,反衬自己的离别之苦。
两地相思,一种情怀,写家人思念他,也是为了表达离愁,这样的结构,避免了平淡,而使整首词看起来跌宕有致,委婉含蓄。
2、找出词中描写离愁的句子,做一下简要的分析?答:①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这是说诗人越走越远,而离愁随着距离的延长而越来越重,就像那不断东流的河水一样,永不枯竭。
②寸寸柔肠,盈盈粉泪:说因自己远行在外,所以留在家中的亲人因为思念自己而痛苦的柔肠寸断,泪流满面。
③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写人已经走的太远了望不见了,能望到的只是一片长满青草的平原,即使是望到了草地的尽头,还有春山挡住了实现,而行人已在春山之外,根本望不到了,衬托出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结构
诗词讲座(一)古典诗歌常见的结构形式古典诗歌表现手法系列鉴赏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因其篇幅的短小和字数的限制,在起承转合的结构上,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探索出了许多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重章叠句、先景后情、卒章显志等。
下面就每一种结构作简单的分析,以有助于鉴赏。
1、首尾照应照应是指诗歌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是古典诗歌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
一首诗不论律诗还是绝句,都应有头有尾,前后内容就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诗歌前后才能贯串,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使读者容易掌握全诗的脉络。
首尾照应,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这样照应使诗歌在结构上有浑然一体之感,能更加突出主题,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照应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情感。
如杜甫《静夜思》: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战乱频繁,诗人与兄弟离散,只能寄诗表达思念之情。
凄凉萧瑟的边地秋色更衬托出诗人悲凉的心情,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更是诗人创作的动力。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
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cuò]。
2、开门见山开门见山是指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
古典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精品课件
古典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材中的第四章——古典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
详细内容将包括起句的意境营造、承句的情境拓展、转句的意象转折以及合句的意蕴收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古典诗歌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及其作用。
2.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结构,深入理解诗歌意境和情感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起承转合在诗歌中的灵活运用及意象的转折。
教学重点: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课外诗歌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首古典诗歌,让学生朗读并体会其结构美。
2. 新课导入:讲解起承转合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3. 起句教学:a. 举例分析起句的意境营造。
b. 学生随堂练习:创作一首以起句为主的诗歌。
4. 承句教学:a. 举例分析承句的情境拓展。
b. 学生随堂练习:为之前创作的诗歌添加承句。
5. 转句教学:a. 举例分析转句的意象转折。
b. 学生随堂练习:为诗歌添加转句。
6. 合句教学:a. 举例分析合句的意蕴收束。
b. 学生随堂练习:为诗歌添加合句。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典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2. 板书内容:a. 起句:意境营造b. 承句:情境拓展c. 转句:意象转折d. 合句:意蕴收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结构,并对其进行鉴赏。
2. 答案要求:要求学生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起承转合在诗歌中的作用及美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典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推荐阅读:《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能力培养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的内容布局5. 作业设计的题目和答案要求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目标中的能力培养教学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
5、铺垫
即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主要 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
东边一颗柳树,西边一颗柳树, 南边一颗柳树,北边一颗柳树,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wǎ得n 行人住?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1)诗诗的的前前两两句句,,有有版版本作本“作将“军将此去军必此 去封 欢必侯 哪, 一封士种侯卒?,何请士心简肯 要卒逗 说何留 明心” 理肯, 由与 。逗本留诗”相,比你与更本喜 诗(相2比)“你马更后喜桃欢花马哪前一雪种”?一句请在简艺要术说表明现 理上由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 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分析概括)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仰慕和思念 之情。(点明情感)
课堂演练1
(08四川卷)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 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 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
其中心是景(事、物)情(或主旨)的关系
按景情 的顺序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
先景(事)后情(大多如此) 先情后景 以景结情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
1、先景后情
中国古典诗歌体裁划分
体裁类别
描述
代表作品及作者
古体诗
又称古风,没有一定的格律,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
四言诗:《诗经》中的作品
五言诗: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李白的《静夜思》
七言诗:曹丕的律诗)
有严格的格律,句数、字数、押韵、平仄等都有一定的规则
曲
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句法较词更为灵活
元杂剧: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
散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绝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律诗:杜甫的《春望》、王维的《山居秋暝》
词
兴起于隋唐,盛于宋,是配合燕乐曲调的歌辞,后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
婉约派: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声声慢》
豪放派: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咏史怀古诗的主要结构
咏史怀古诗的主要结构咏史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重要一类,它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以下是咏史怀古诗的主要结构:一、起兴起兴是咏史怀古诗的常见开头方式,一般以景生情,触景生情,借景抒情。
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环境氛围,引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后面的诗歌主题铺垫。
例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景色,引出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感慨。
二、叙事叙事是咏史怀古诗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描述和评价,来表达作者的感慨和思考。
叙事方式多样,可以是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也可以是对历史人物的刻画,还可以是对历史陈迹的描述。
例如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述和评价,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思考。
三、抒情抒情是咏史怀古诗的核心要素,通过抒发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的感慨和思考,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抒情方式可以是直接抒情,也可以是借景抒情。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感慨,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四、议论议论是咏史怀古诗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通过议论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和分析,来表达作者的看法和见解。
议论方式可以是直接议论,也可以是借景议论。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通过对溪亭日暮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议论,表达了作者的看法和见解。
五、结尾结尾是咏史怀古诗的收束部分,一般以总结全篇、点明主旨为主。
常见的结尾方式有直接点题、借景结情等。
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古典诗歌常见的结构形式
古典诗歌常见的结构形式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因其篇幅的短小和字数的限制,在起承合的结构上,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探索出了许多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重章叠句、先景后情、卒章显志等。
下面就每一种结构作简单的分析,以有助于鉴赏。
1、首尾照应照应是指诗歌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是古典诗歌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
一首诗不论律诗还是绝句,都应有头有尾,前后内容就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诗歌前后才能贯串,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使读者容易掌握全诗的脉络。
首尾照应,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这样照应使诗歌在结构上有浑然一体之感,能更加突出主题,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照应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情感。
如杜甫《静夜思》: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战乱频繁,诗人与兄弟离散,只能寄诗表达思念之情。
凄凉萧瑟的边地秋色更衬托出诗人悲凉的心情,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更是诗人创作的动力。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圆熟,结构严谨。
“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一气呵成。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
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2、开门见山开门见山是指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
这第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
再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的首联“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独”字当头,“偏”字相衬,如平地高岗,句式突兀,既震慑读者又点题明旨,点出处处“惊新”处处怀乡的宦游之慨;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二)中的“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如朔风逼面、铁骑突出,将悲愤焦灼之情、磊落不平之气迸射而出。
诗句的上下阕
诗句的上下阕
“上阕”和“下阕”是古诗词结构的两个基本部分,形成了很多中国古典诗词的特有结构。
“上阕”,指古典诗歌中的前半部分,一般由四、五句话组成。
通常表达出诗歌的开头、引子或者情境背景等,是整首诗歌的入口,也是整首诗歌呈现出来的情感和意境的铺垫。
“下阕”,指古典诗歌中的后半部分,一般也是由四、五句话组成。
通常表达出诗歌的高潮、信息、含义和情感等,是整首诗歌的精华所在,也是整首诗歌最能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部分。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名篇佳作使用了上下阕的结构,如李白的《将进酒》、苏轼的《江城子》、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这些诗歌的上下阕结构恰到好处,通过上下两部分将诗歌的整体思想、情感和意境展示得淋漓尽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le Waihona Puke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分析“细雨骑驴入剑门”的表达效果。
本诗的结句“细雨骑驴入剑门”以景结情, 细雨蒙蒙,不是“铁马渡河”的战地生活,而是 骑着驴子走入剑门关,这一句,把数十年间、千 万里路的壮志难酬遭遇与痛苦愤懑心情,涵盖于 七字之内,既应和首句的"征尘",又形象逼真, 含蓄蕴藉。
“承”句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总接,有分承; 有明顺,有暗接。但都依文本中的固有的景路、 理路、情路。 “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 (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 作用: ⑴、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缝合传递过渡的作用。 ⑵、承接上文的内容,为下文铺垫和蓄势。
“合”就是指诗词的收束句。是作者情感和诗歌主旨 的“神光所聚”所在 。 基本的形式有两种: 一是直笔明接,就是尾句直接抒情、言志、阐理。 二是曲笔收束。所谓曲笔就是借景借典,用折射、 暗示(暗喻)等方法表现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抱 负或诗歌的主旨。 作用: 1、 在篇章结构上,它可以起呼应首尾,圆合篇章; 2、 揭示诗歌的主旨。
3.(2006年安徽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 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 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 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 上起什么作用? 【分析】问内容上强调了什么,我们只需把诗句的内容梳 理一下即可知。“聚散匆匆”内容只“聚散”两字,配合 “匆匆”一词,可知说聚也匆匆,散也匆匆,极言其短暂、 仓促。问结构上的作用,我们看句子在诗中的位置,考察 上下句的内容,就可得出结论。上句“同在京城”是写 “聚”;下句人如“孤雁”“浮萍”是写散,显然中间的 “聚散匆匆”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答案】⑴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 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
诗歌鉴赏---作用类
起---承---转---合
起“的方式很多,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 臆,或比兴寄托 。 作用: 1、统帅全诗,奠定基调,点明题旨; 2、着意点染某种情绪,渲染某种气氛。 景物描写: 交代时间地点、突出景物特点、营造氛围、 烘托心情、奠定基调、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 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 1.这首诗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谷口的春景? 答:(1)点明暮春季节扣题; (2)作者此番归来,谷口的残春渲染出春 光逝去、了无踪影的凋零空寂的气氛; (3)以春鸟、春花“稀、尽、飞、”之改 变为下文写翠竹的“不改” 兀傲清劲,翠 绿葱茏,摇曳多姿做铺垫反衬。
2.(2007海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问题。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 使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①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分析】要想知道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什么作用,我们首 先要明白第二联的句意。“未用较得失”说的是不用它来计较 得失胜败;“那能记宫商”说的是哪能用来记宫商等音调呢? 而第一联中只写了两物——琴和棋盘,显然,“未用较得失” 是承接“爱棋因局方”的,“那能记宫商”是承接“怜琴为弦 直”的,它们在诗中起到补充说明作用,分别来强调“因局方” 和“为弦直”这个原因。 【答案】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承接补充。“未用”句是承 “爱棋”句而说,“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 来较量胜负:“那能”句是承“怜琴”句而说,“怜琴”是爱 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微羽五音呢?第二联突 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1.(2006辽宁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 问题。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 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分析】诗歌的第一句如果是写景的话,即为: 描绘了……样的画面,营造了……的氛围,为下 文抒……情作铺垫。 【答案】(1)第一句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 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是全诗的铺垫,以 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结尾句作用术语
照应前文、标题、前后照应,完整结构。 以景结情(描写景物) 卒章显志、 直抒胸臆(抒情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