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1997-2006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合集下载

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了解2005-2010年峨眉山市梅毒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05-2010年峨眉山市梅毒疫情进行分析。

结果2005-2010年峨眉山市共报告梅毒病例30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73/10万,发病率由2005年的6.95/10万上升到2010年的21.65/10万;2010年居8种性病之首;以Ⅰ期梅毒为主,隐性和胎传梅毒逐渐增多;职业以农民为主,共155例,占总病例数的50.8%,疫情向普通人群扩散;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5岁,该年龄段共发病194例,占总病例数的63.61%;文化程度中学占绝大多数,共193例占总病例数的63.28%;传播方式以非婚性接触。

结论峨眉山市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青壮年农民为发病的主要人群,应为防治的重点对象。

为了解峨眉山市梅毒的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和参考,现将2005-2010年峨眉山市的梅毒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峨眉山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人口数据来源于峨眉山市统计局。

1.2 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2.1疫情概况峨眉山市2005-2010年共报告梅毒病例30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73/10万,发病率由2005年的6.95/10万上升到2010年的21.65/10万。

在所报告的梅毒病例中,Ⅰ期梅毒150例,占总病例数的49.18%,隐性梅毒88例,占总病例数的28.85%,Ⅱ梅毒54例,占总病例数的17.71%。

在卫生部规定报告的8种性病中,梅毒占当年报告性病的构成比由2005年的24%上升到2010年的57.7%,2010年居8种性病之首(表1)。

2.2 年龄性别分布2005-2010年报告的305例梅毒病例中,男性149例,女性156例,男女性别比为0.96:1。

发病年龄最大的90岁,最小的3d;发病最多的为20~24岁,共发病48例,占总病例数的15.74%(表2)。

2017-2019年某院梅毒螺旋体阳性患者的分布状况

2017-2019年某院梅毒螺旋体阳性患者的分布状况

- 168 -①广东省东莞市长安医院 广东 东莞 523843通信作者:彭气平2017-2019年某院梅毒螺旋体阳性患者的分布状况彭气平① 莫惠莲① 周春林① 杨增怡①【摘要】 目的:研究2017-2019年某院梅毒螺旋体阳性患者的分布情况。

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的310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患者作为A 组,2018年1-12月的308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患者作为B 组,2019年1-12月的300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患者作为C 组。

比较三组的性别、年龄、居住地、居住形式、文化程度及职业状态分布情况。

结果:三组性别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C 组40~60岁患者占比显著高于A 组及B 组,B 组显著高于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B、C 组中40~60岁患者占比均高于其他年龄段。

三组居住地、居住形式、文化程度、职业状态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2017-2019年本院梅毒螺旋体阳性率分布情况有一定的变化,其中年龄与性别的变化较为明显,但居住地、居住形式、文化程度及职业状态分布情况的变化并不显著,可作为干预措施制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医院 梅毒螺旋体 阳性 分布状况 Distribution Situation of Treponema Pallidum Positive Patients in A Hospital from 2017 to 2019/PENG Qiping, MO Huilian, ZHOU Chunlin, YANG Zengyi.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1, 18(03): 168-171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situation of treponema pallidum positive rate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7 to 2019. Method: A total of 310 cases of treponema pallidum antibody positiv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group A, 308 cases of treponema pallidum antibody positive patient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group B, and 300 cases of treponema pallidum antibody positive patient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group C. The distribution of sex, age, residence, form of residence, educational level and occupational status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three groups. Resul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 distribution among three groups (P <0.05).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aged 40-60 in group 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 and group B, and that in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 (P <0.05),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aged 40-60 in group B and group C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age group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residence, living form, education level and occupation status among three groups (P >0.05). Conclusion: The positive rate distribution of treponema pallidu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7 to 2019 showed certain changes, among which the changes of age and gender were relatively obvious, but the changes of residence, residence form, education level and occupational status were not significant, which could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vention measures. [Key words] Hospital Treponema pallidum Positive Distribution situation First-author ’s address: Chang ’an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 Dongguan 523843,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1.03.041 梅毒作为临床并不乏见的一类性传播疾病,其对患者的危害较大,且危害日益受到各界重视,临床对其防控与诊治的重视程度也持续较高[1-3]。

梅毒诊断和报告标准-2022年学习资料

梅毒诊断和报告标准-2022年学习资料

关于一期梅毒的病例报告-0-有以下情形的病例不应报告:-1.发病后(出现硬下疳),在本医疗机构就诊前,-已 其它医疗机构就诊并被诊断为一期梅毒。(患者到-不报告性病疫情的医疗单位如私人诊所、民营医疗机构-就诊应除外 2.已被诊断为一期梅毒,经过治疗后,进行复诊与-随访检测的。-3.一期梅毒跨年度复诊与随访检测的。-4.无 下疳临床表现者,不应诊断和报告为一期梅
梅毒诊断标准-阆中市CDC-2016.5.5
梅毒诊断标准-来源-◆卫生部卫生行业标准-◆梅毒诊断标准WS273一2007-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梅毒的诊 依据、诊断原则、诊断-和鉴别诊断。-◆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梅毒的诊断 报告。
梅毒诊断标准-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梅毒Syphilis:梅毒是苍白螺旋体(又名梅毒螺旋-体感染人 所引起的一种系统性、慢性经典的性传-播疾病,可累及人体多条统多脏器的损害,产生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导致组 破坏、功能失常,甚至危-及生命。-前带现象: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脸(如RPR试验)中,-有时由于血清抗体水平 高,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而出现弱阳性、不典型或阴性的结果,但临床上又有-典型的二期梅毒体征,将此血清稀释 再做血清学试-验,出现了阳性的结果,称“前带现象”。
一期梅毒的诊断条件-A.流行病学史-有多性伴,不安全性行为,或性伴有梅毒感-染史。-B.临床表现:-硬下疳 潜伏期一般为2~4周。一般为单发,-但也可多发;直径约1cm~2cm,圆形或椭圆形浅-在性溃疡,界限清楚、 缘略隆起,疮面清洁;-触诊基底坚实、浸润明显,呈软骨样的硬度;无-明显疼痛或触痛。多见于外生殖器部位。(诊 要-点:硬下疳-腹股沟或患部近卫淋巴结肿大
一期梅毒的诊断条件-C.实验宝检查:-C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皮肤黏膜损害或淋巴结穿刺-液可查见梅毒螺旋体 -C2: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请学试验:阳性。(如感染梅-毒螺旋体的时间不足未产生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抗体,试验可为阴性,应于感染1-3月后复查-C3: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如感染梅毒螺-旋体的时间不足未 生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抗体,该试-验可为阴性,应于感染1-3月后复查。-一期梅毒的血请学试验诊断原则:非梅 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RPR或TRUS,梅毒螺旋体-抗原血请学试验TPPA或TPHA或TP-ELISA必须 -附检测,结合检测结果做诊断。

中山市2004_2009年吸毒人群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中山市2004_2009年吸毒人群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2P
监测人数
317
43 5
3 30
365
351
40 0
H IV 阳 性[ n( % ) ] 18( 5. 7) 13( 3. 0) 12( 3. 6) 18( 4. 9) 12( 3. 4) 20[ n( % ) ]
158( 49. 8) 305( 70. 1) 251( 76. 1) 193( 52. 9) 209( 59. 5) 268( 67. 0) 77. 70< 0. 01
IDUs 中 HIV 阳 18( 11. 4) 13( 4. 3) 11( 4. 4) 18( 9. 3) 10( 4. 8) 19( 7. 1) 14. 42 0. 01
性[ n( % ) ]
NIDUs 中 HIV 阳 性[ n( % ) ]
0( 0. 0) 0( 0. 0)
1( 1. 3)
0( 0. 0)
! 1079 !
表 2 中山市 2004- 2009 年吸毒人群哨点
监测 HIV 阳性人群特征( n= 93)
Table 2 Characteri stics of HIV positi ve subjects enroll ed i nto senti nel
surveil lance for drug users in Zhongshan, 2004- 2009( n= 93)
! 1078 !
Chin J Dis Contr ol Pr ev 2010 Nov ; 14( 11)
中山市 2004- 2009 年吸毒人群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谈晔, 汪涛, 李雷, 王曼, 来学惠, 何彬洪, 陈楚莹
摘要 目的 探索中 山市注射 吸毒人 群( injection drug users, IDU s) 艾 滋病 病毒( human immun

2007年~2012年某市梅毒发病情况的流行病学分析

2007年~2012年某市梅毒发病情况的流行病学分析

2007年~2012年某市梅毒发病情况的流行病学分析施新颜【摘要】目的:分析海门市2007年~2012年梅毒的流行趋势,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对海门市2007年~2012年梅毒疫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回顾性分析。

结果①2007年~2012年,海门市共报告梅毒病例114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0.38/10万,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2007年最低,为15.43/10万,2012年最高,为25.58/10万。

②以早期梅毒(一、二期梅毒)发病率较高,共报告早期梅毒病例912例,占全部梅毒报告患者数的79.86%。

③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23∶1。

以20~59岁年龄组患病最多,与性活跃年龄相当。

④报告病例中,农民所占比例最高,共575例,占50.35%,教师和医师所占比例最少,为0.18%。

⑤全市23个乡镇中,海门镇发病率最高,海永乡报告病例最少。

结论海门市的梅毒发病呈上升趋势,应该根据流行病学特征有针对性地加强防控工作。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4(000)024【总页数】2页(P85-86)【关键词】梅毒;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分析【作者】施新颜【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悦来卫生院,江苏海门 22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9.1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而发生的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由于它的广泛流行和传播,加上传染性强,危害大,而且与艾滋病感染有关,所以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都必须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通过对海门市2007年~2012年梅毒疫情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整理,探讨我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以期为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1.1 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海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7年~2012年上报的梅毒疫情数据,病例类型含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病例。

1.2 梅毒病例入选诊断标准参照我国卫生部1995年印发的“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74-1995)”和2007年卫生部修订下发的“梅毒诊断标准(WS268-2007)”。

梅毒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梅毒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梅毒疫情流行病学分析第一篇:梅毒疫情流行病学分析梅毒疫情流行病学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2004-2011年梅毒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影响梅毒流行的诸多因素,为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1年陈仓区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4-2011年陈仓区共报告梅毒病例261例,年平均发病率5.42 /10万,年发病率从2004年的0.34 /10万增长到2011年的13.61/10万;男女之比为1.16:1;40岁以上人群发病占70.11%;无明显季节高峰;隐性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毒、胎传梅毒、三期梅毒分别占64.37%、27.59%、6.13%、1.53%、0.38%,报告病例数逐年增长。

结论2004-2011年陈仓区梅毒疫情日益严重,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势,中老年感染者比重较大,应加强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提倡安全性行为;对高危人群开展梅毒筛查、加强医疗消毒,以有效控制梅毒的流行。

梅毒是常见的对人体危害严重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其发病有增加趋势。

为了解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梅毒流行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对2004-2011年陈仓区各级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的梅毒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初步了解陈仓区梅毒流行趋势和人群分布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资料来自陈仓区各级医疗机构、性病专科门诊上报至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数据。

1.2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1年全陈仓区性病疫情网络报告中梅毒报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1.3梅毒诊断标准参照《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74-1995)》和《梅毒诊断标准(WS273-2007)》。

2 结果2.1梅毒发病情况2004-2011年全陈仓区累计报告梅毒病例261例,占报告性病总病例数的63.04%(261/414);梅毒报告病例数逐年增加,年发病率从2004年的0.34 /10万增长到2011年的13.61/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5.42/10万,见表1。

111例梅毒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111例梅毒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到 不歧 视 、 打 击 , 促 他 们 按 时 复 查 , 程 服 药 . 日重 返 不 督 全 早 工作岗位。 未 来 战 争 打 的是 高 科 技 , 工 诱 变 的 新 菌 种 、 因 等 生 人 基
逐 渐 变 暖 . 种 潜 在 的 因素 会 日益 加 剧 , 染 病 一 旦 发 生 . 这 传 势 必 造 成 非 战 斗减 员 。 此 , 加 大 虫媒 传 染 病 的 宣传 力 度 , 因 要 对 基层 官 兵 开 展行 之 有 效 的 、 针 对 性 地 预 防 传 染 病 健 康 教 育 有
结 核 疾 病 的 关 注程 度 不 够 。 近 几 年 , 结 核 的 发病 率 持 续 高 肺 发 不 下 , 上 人 们 防病 治病 的 意 识 淡 漠 . 染 源 的 管 理 不 力 . 加 传
结 核 菌 株 变异 等 因素 ,给 结 核病 的 防治 工 作 带 来 很 大 困 难 。 特 别 是 军 营 , 年 从 农 村 入 伍 的新 战 士较 多 , 每 对该 病 的 免 疫 力 低 下 , 到 城 市 后 极 易 受 到结 核 菌 的侵 犯 . 临 床 中也 经 来 在 常 收 治 一些 新 学 员 、 战 士 被 感 染 的病 例 。 开放 性 结 核 的 传 新 染性很强 , 体生活中, 集 一人 生病 , 容 易通 过 呼 吸道 方 式 传 很 染 他 人 , 且 治 疗 时 间长 。 而 因此 , 教 育 大家 掌 握 肺结 核 的典 要

8 6・ 3

圭 2! Q Q 生 旦 笠 2 鲞 第 0 魍 1 9

rcJMe a d& P a 1V0 7 0 0 0 0 h ⅡI . 12 。2 1 — 9 N .
生 理处 于 活 跃 期 , 上 各 种 不 健 康 传 媒 的 诱 惑 , 果 对 艾 滋 加 如 病 的认 识 不 足 , 易受 到 H V 的 侵 犯 。 因 此 , 教 育 官 兵 树 极 I 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梅毒及梅毒案例分析

梅毒及梅毒案例分析

案例二 检验报告1(母亲)
检验报告2(毛毛)
检验报告3(母亲 乙院的出院医嘱是否正确 为什么?
案例三 病例报告1(毛毛)
病例报告2(毛毛)
病例报告3(母亲)
病例报告4(母亲)
病例报告5(母亲)
出院诊断
胎传梅毒(毛毛)
思考与分析
治疗成功后,病损迅速愈合,血清中非特异性Ab滴 度下降(RPR),反应素通常在9~12个月内转阴 (少数可维持12个月以上)。特异性Ab通常多年或 永久保持阳性。
治疗
青霉素 自从青霉素用于治疗梅毒有奇效之后,中药
基本不在作为主要医疗手段,只是起辅助作 用
案例二
某患儿,男,2010/10/09出生,查TP-Ab阳 性,TPPA(1:320)阳性,RPR阴性。其母 TPPA(1:320)阳性, RPR阴性, 2010/10/13入甲院。诊断:胎传梅毒。后转 入乙院,期间毛毛连续复查两次RPR,均为阴 性。出院诊断:排除胎传梅毒。出院医嘱:建 议新生儿在1,2,3,6,12个月复查TP、RPR 等相关检查。出院后,母子两又做了几次梅毒 相关检测,见报告。
梅毒及梅毒案例分析
案例一
检验报告1(母亲)
检验报告2(毛毛)
检验报告3(毛毛)
检验报告4(毛毛)
诊断及处治:
胎传梅毒(毛毛); 梅毒(母亲); 青霉素80万iu静滴,共计15天,疗程结束
后4个月复查(毛毛),结果见报告4; 青霉素200万iu静滴,共计20天,疗程结束
后4个月复查(母亲)结果见报告3.
特异性Ab检出时间多在梅毒感染后2~4周, 非特异性Ab较特异性Ab迟2周。
RPR初筛,初筛阳性再用TPHA进行确诊。
结果分析与愈后
结合初筛试验,确认试验和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资料 综合分析。一般初筛试验RPR、USR试验阳性者,确 认试验阴性者排除感染。确认试验TPPA或TPHA阳 性,而初筛试验阴性,则认为是假阳性或梅毒感染已 愈(少数患者不治疗可自愈)。要求梅毒患者经规范 治疗后随访2年,第1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非特异性 Ab试验(RPR),第2年每半年复查一次,结果持续 阳性,滴度较低(<1:8)不再上升,可以认为血清 固定,临床已治愈。如随访复查滴度上升,则认为是 复发或再感染。

某县2002~2004年梅毒流行病学调查

某县2002~2004年梅毒流行病学调查

文童编号:1003一s507(2007)06—1146—02中圈分类号:a759.1文献标识码:A某县2002。

2004年梅毒流行病学调查石锋1,石燕1,徐莉立1,王生忠2【疾病预防控制】一:摘要:[目的]了解栽省牧民中梅毒感染情况,为政府制定性病艾滋病防治规划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方法]对2002年当地15;-50岁居民及2003—2004年该县门诊就诊者,进行血清RPR检验(快速血浆反应索环状卡片试验)。

[j皓果]在2002年梅毒哥艮告病例l920例。

2003年及2004年报告病例数分别为123例、80例。

隐性梅毒占78.62%,其次为I期梅毒及Ⅱ期梅毒汾别j占14.13%、6.64%。

男性911侧i女性1212例。

发病年龄Ⅸ20岁组为主。

[结论]日前我省牧甓对性传播疾病认识不足,应在牧区加强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性传播疾病的发病和蔓延:。

关键词:+梅毒;牧民;流行病学调查EP:嘎归BMIOLOGlCALDn,】巳STIGATIONOFSYPHILISINSOM[ECoUNTYDURING2002-2004SH!Fe鸭,SHIYah。

XULi-li,et击.0Qing№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Xining810000,CA讥a)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syphilisinfectionamongtheherdsmenofQinghaiprovince,SOastoprovidebasicdatafortheSTDpreventionandcontrolstrategy。

[Methods]Theveinbloodsoftheresidentsinthisareafrom15to50vears01din2002andthepadentsoftheoutpatientdepartmentin2003and2004werecollectedandconductedtherapidplasmareagincirclecardteat.[Results]Thereportedpatientsof2002,2003and2004weFe1920,123and80respectively.[Conclusions]Currendy,STDknowledgeinherdsmenislow,STDandAIDSeducationandbehavioralinterventionshouldbefurtherstrengthened.withtheaimofreducingtIleinfectionandprevalenceofSTD.Keywords:Syphilis;Herdsmen;Epidemiologicalsurvey近年来我省性病发病率逐年升高。

梅毒梅毒一、概念及流行病学二、病因及发病机理三、病程

梅毒梅毒一、概念及流行病学二、病因及发病机理三、病程

梅毒梅毒一、概念及流行病学二、病因及发病机理三、病程与分期四、临床表现五、诊断及实验室检查六、治疗一、概念及流行病学梅毒(syphilis)是由苍白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慢性传染病,按传染方式可分为后天(获得性)梅毒及先天(胎传)性梅毒两种。

前者主要通过性接触而传染给对方,后者由母体内苍白螺旋体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

梅毒之临床表现至为复杂,有多种损害,时显时隐。

早期梅毒主要侵犯皮肤、粘膜,晚期梅毒可侵犯全身各组织与器官。

二、梅毒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病原体:梅毒螺旋体,又称苍白螺旋体(T.pallidum,TP),人类是其唯一的宿主及传染源。

1、螺旋体分类2、生物学特性发病机理:致病性螺旋体及其所至疾病梅毒螺旋体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①小而纤细的螺旋状微生物,长约6~14m,宽0.2m,②透明不易染色③有8~20个规则的螺旋。

运动方式:①旋转式;②蛇行式;③伸缩式。

抗原结构:①表面特异性抗原;②类属抗原。

繁殖方式:①横断分裂,30小时/次;②分芽子繁殖。

传染途径性接触传染垂直传播其他途径性接触传染90%以上梅毒患者是由性接触而传染。

未经治疗的患者在感染后一年内最具传染性,随着时间的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感染后4年通过性接触,一般已无传染性。

垂直传播患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而使胎儿传染梅毒。

感染一般发生在妊娠4个月以后。

胎盘传染主要在孕妇早期梅毒时发生,晚期较少。

其他途径少数患者可因和梅毒患者皮肤粘膜发生非性接触的直接接触而受到传染。

如普通的接吻、握手、妇科检查、哺乳等。

少数患者可因接触带有梅毒螺旋体的内衣、被褥、毛巾、剃刀、餐具、烟嘴、医疗器械等而间接被传染。

个别患者可由于输入有传染性的梅毒病人血液而受到感染。

梅毒的发病机理梅毒之免疫性:①人类对于梅毒无天然兔疫力。

②硬下疳发生后,即产生病中免疫,至二期梅毒时,免疫力便达顶点,以后渐行减退。

③治愈后可以再行感染,仍取普通的梅毒经过。

三、梅毒的病程与分期四、梅毒的临床表现一、后天梅毒(一)一期梅毒(二)二期梅毒(三)三期梅毒(四)潜伏梅毒二、先天梅毒(一)、早期先天梅毒(二)、晚期先天梅毒(三)、潜伏先天梅毒(一)一期梅毒primary syphilis1、硬下疳(chancre):于入侵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潜伏期平均为3周,90%发生在外生殖器。

梅毒检测技术规范(100808)

梅毒检测技术规范(100808)

梅毒检测技术规范(100808)全国梅毒检测技术规范(试⾏讨论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年⼋⽉前⾔为了加强全国梅毒检测⼯作的管理,提⾼检测质量,根据《中华⼈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的精神,在卫⽣部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的领导下,性病控制中⼼组织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制订了《全国梅毒检测技术规范》(下称"规范")。

本“规范”是基于我国⽬前梅毒检测⼯作的需要以及梅毒检测技术的发展,对梅毒检测相关的样品采集、检测⽅法、检测策略、质量管理等做出具体的规范要求,经上报卫⽣部并获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下发,适⽤于全国各级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采供⾎、出⼊境检验检疫等提供梅毒检测服务的机构。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性病控制中⼼本“规范”参加编写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妇幼保健中⼼、⼴东省⽪肤性病控制中⼼、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天津疾病预防控制中⼼、上海市⽪肤性病医院本“规范”参加编写及审核⼈员:尹跃平、王千秋、王宝玺、邢⽂⾰、王临红、郑和平、傅更峰傅更锋、顾伟鸣、郑钟洁、龚匡隆、陈祥⽣。

本《规范》编写⼯作联系⼈:魏万慧本《规范》适⽤于全国所有的梅毒检测实验室。

本《规范》解释权属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

⽬录第⼀章梅毒及其病原体第⼆章样品的采集和处理第三章梅毒⾎清学检测第四章梅毒体病原学检测第五章梅毒核酸检测第六章实验室⽣物安全第七章梅毒⾎清学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第⼀章梅毒及其病原体梅毒是由梅毒苍⽩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引起的⼀种性传播疾病,可引起神经、⼼⾎管等多系统损害,严重影响⼈群的⾝体健康。

此外,梅毒亦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导致⾃发性流产、死产或先天梅毒等。

20世纪80年代,梅毒在我国重新出现,90年代末以来,全国梅毒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加,呈快速流⾏的趋势,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问题。

潜伏梅毒104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潜伏梅毒104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3 讨论
1 1 临 床资料 .
所 有研 究 对 象 均 为 我 院 门 诊及 住
梅毒 在 世 界各 国 的发病 呈 增 长趋 势 , 年来 在 近 我 国也 呈 总体上 升趋 势 , 别是潜 伏 梅毒 , 长速 度 特 增
较快 , 为所 占构 成 比 最 大 的 梅 毒 分 型 , 此 临 成 l因 床工作 者 应 足 够 重 视 。本 组 病 例 R R滴 度 ≤1 2 P :
就 会 出现症状 。 。因此 , 一经 诊断应 积极 治疗 。 在 性 别构 成 比上 , 本组 患 者 中女 性 明显 多 于男
14 统 计 学 方 法 .
有 统计 学差异 。
2 结 果
采 用 S S 3 0软 件 进 行 统计 P S1 .
学 分析 , 计数 资料 比较 采用 检 测 。 以 P≤0 0 . 5为
2 8 1~ 7岁 ,0岁 以上 老人 占 3 . % 。女 性 患 者 多 6 17 于男 性 , 男女之 比为 11 6 ( 0 0 ) 2 3 :. 7 P< . 5 ;0~ 0岁 年
龄段 女性 明显 多于男 性 , 男女 比为 2 1 ( 0 0 ) :8 P< . 1 。 2 2 血清 学特 点 . 血 清 R R滴 度 最 高 为 1 3 , P : 2 仅 1例 ( . % ) 1 8者 8例 ( . % ) 1 4者 2 09 ;: 77 ;: 5例
常宿 主的体 液免 疫和 细胞 免疫可 使梅 毒螺旋 体潜伏
12 治 疗方 法 所 有 患者 给 予 苄 星 青 霉 素 2 0万 . 4 u, 1次/ , 周 连续 治疗 3周 。青 霉素 皮试 可 疑 阳性 者 择 日再 次皮 试或 于 他院进 行 青霉 素 治 疗 。于 治疗 1 个 月后每 3个 月 复查 1 , a 每 0 5a复查 1次 。 次 1 后 .

249例早期梅毒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249例早期梅毒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276・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2009Jan,18(3)249例早期梅毒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方育系,赖秋亮,谢少虹,马文辉,赖庆松(广东省普宁市慢性病防治站,广东普宁515300)【摘要】蓦盼了解广东墙普宁市早期梅毒的流静病学及褡泰特点。

方j;酪对2004串1月一2007年12胃249例早期梅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Ⅱ期梅毒比例为46.19%;高发年龄为20~39岁;文化程度以中学最多;职业以农民、无(待)煦、个体、工人较多;传染源主要为非婚性接触;I期梅毒疹囊要是单一溃疡;Ⅱ裳梅毒疹以丘疹、斑疹为多;嗣一患者可在不同部位出现不麓定疹;治疗以苄星青霉素为主。

培谂普宁市撩毒传播的烹要途径为鞯婚性接触,早期梅毒疹可多部位出现,可呈现多形性。

【关键词】早期梅毒;流行癌学;褡床耱点;分期跨点【串溯分类号】R0759.11【文簸标识弱】转【交攀编号]1008—8849{2009}03—0276—02为了解普宁市早期梅毒的流行瘸学特点及临床特征,现慰罄宁枣授热痰藤浚蛄发默辩趣诊2004年1秀一2007年12月确诊的249例早期梅毒的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特征进行分移『,报道如下。

1陵疼资辩1.1病例来源及诊断标准249例昂期梅毒患街均来自举站皮肤科门诊,按卫生部颁布的《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粼》【1】送行诊巍。

怼患者戆滚嚣疼学及}羟凑表凌、实验室捻鲞、治疗结果进行分析。

1.2流行病学本市166例,本省内其他地市72例,外省1l爨。

年瓣3d~82罗,平均辐.53岁,其巾<15罗2爨,15--20岁7例,>20~30岁82例,>30~40岁81例,>40~50岁32例;>50岁45例。

所有梅毒患者的传染来源见液1,性别分霉及分羯瑟表2。

学黪蘩2铡,小学粥镶,孛誓146爨,大专以上3例,文宵2例。

梅毒实验室诊断PPT

梅毒实验室诊断PPT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临床意义
• 早期梅毒经足量规则抗梅毒治疗后滴度变 化
• 一期梅毒可转阴 • 二期梅毒可转阴 • 晚期梅毒治疗后可否转阴?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临床意义
•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方法简单、快速、敏感性 和特异性较好,适合于大量人群的筛查、产前检查及 健康体检等
• 早期梅毒硬下疳出现1-2周后,血清可呈现阳性 • 治疗后血清滴度可下降并阴性,故可作为疗效观察、
判愈、复发或再感染的指征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假阳 性
• 技术性假阳性反应 由于标本保存不当(如细菌 污染或溶血) 、试剂质量差或过期、或实验室 操作错误所造成
• 生物学假阳性 反应 是由于患者有其他疾病或 生理状态发生变化,使梅毒血清学试验出现阳 性
RPR(TRUST)-定性试验
• a. 吸取50μL血清或血浆加于卡片圈内 ,并均匀地涂布在整个圈内(每张纸卡有 10个或12个反应圈);
• b. 将抗原轻轻摇匀,用标准针头吸取 抗原,每个标本加1滴抗原;
• c. 将卡片置水平旋转器旋转8 min, 100±5转/min;
• d. 立即在明亮光线下观察结果。
诊断标准 1 疑似病例:应同时符合1,2和3.2项。 2 确诊病例:应同时符合疑似病例的要求和3.1、3.3 中的任一项。
二期梅毒
• 诊断依据 • 1 流行病学史 • 2 临床表现 • 2.1 皮损呈多形性 • 2.2 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 2.3 可出现梅毒性骨关节损害、眼损害、
内脏及神经系统损害等。
梅毒血清学检测
•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 •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
常见的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
• 1、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 • 2、甲苯胺红试验(TRUST) • 3、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等 • 基本成分是心磷脂 卵磷脂和胆固醇 • 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凝集成网状沉淀颗粒被肉

广东省2005-2014年梅毒流行趋势和疾病负担

广东省2005-2014年梅毒流行趋势和疾病负担

广东省2005-2014年梅毒流行趋势和疾病负担邹亚明;刘凤英;陈磊;沈鸿程;黄澍杰;郑和平;杨斌;郝元涛【摘要】[目的]分析广东省2005-2014年梅毒流行趋势和疾病负担,为全面认识梅毒的危害性、合理制定卫生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广东省2005-2014年梅毒病例报告数据和广东省人口数据,分别以发病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为分析指标,对广东省不同年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的梅毒疫情和疾病负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梅毒报告发病率从2005年的21.08/10万,增长到2014年的52.55/10万,梅毒疾病负担强度从2005年的2.00 DALYs/1O万,增长到2014年的3.16 DALYs/10万.一期和二期梅毒在全部梅毒病例所占的构成比不断减少,而隐性梅毒的构成比不断增加.虽然三期和胎传梅毒的发病率很低,但其所致疾病负担却远远高于其他分期梅毒.隐性梅毒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但各分期梅毒所致疾病负担均是男性高于女性.一期和二期梅毒的发病高峰为20~35岁,隐性梅毒有两个发病高峰,一个是20 ~ 35岁,另一个是60岁及以上年龄人群.[结论]广东省梅毒疫情形势严峻,梅毒疾病谱已经发生改变,隐性梅毒病例占大多数,三期和胎传梅毒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但其所致疾病负担巨大.本研究提示要把各分期梅毒的防控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年(卷),期】2016(037)001【总页数】6页(P142-147)【关键词】梅毒;发病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流行趋势;疾病负担【作者】邹亚明;刘凤英;陈磊;沈鸿程;黄澍杰;郑和平;杨斌;郝元涛【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广东广州510095;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广东广州510095;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广东广州510095;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广东广州510095;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广东广州510095;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广东广州510095;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广州51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81.2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1]。

中国性病问题概况及性病地理分布规律

中国性病问题概况及性病地理分布规律

中国性病问题概况及性病地理分布规律[摘要]分析我国性传播疾病的流行趋势和地理分布规律及原因。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地理分布规律原因1964年我国基本消灭了性病,随后人们对于性病的防范逐渐放松下来。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性病又死灰复燃,开始在一些城市、经济特区、旅游热点等出现并呈现蔓延的趋势。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性病发病率呈现上升的现象。

艾滋病的发现和传播,加剧了性病的的危害性和社会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性病已成为当前我国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能否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我国当前的新农村建设。

一、性病概况:性病是指通过性行为传播的,而具有明显的生殖器损害症状的全身性疾病。

自1975年WTO决定采用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来表示由外生殖器等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接触作为主要传播方式的这类疾病的总称,性病的概念逐渐被STD所代替。

据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性病有二十几种,主要包括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腹股沟肉芽肿、尖锐湿疣、爱滋病、乙型肝炎、疥疮等。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卫生部于1991年8月12日发布的《性病防治管理办法》中规定在我国列入法定管理的性病有八种:淋病、梅毒、非淋菌性尿道炎,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和爱滋病。

当前性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业包括:①性接触传播;②非性行为直接接触传播;③血液感染;④母婴传播;⑤间接传播(主要包括医源性传播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二、当前我国性病流行趋势(一)疫情态势分析“性病、爱滋病”是当前我国突出社会问题之一,1980年以前,全国只有个别省份报告,1981-1988年增长迅速,年均增长124.3%,到1991-2000年我国性病疫情继续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为19.30%,2001-2003年性病报告数量则连续出现下降趋势,2001年下降了7.2%,2002年又下降了6.2%,2003年与2002年相比下降了2.0%[1]。

中国梅毒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病率、死亡率及预防措施分析报告

中国梅毒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病率、死亡率及预防措施分析报告

中国梅毒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病率、死亡率及预防措施分析一、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梅毒在全世界流行,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新发病例,主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和次撒哈拉非洲。

近年来梅毒在我国增长迅速,已成为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性病。

所报告的梅毒中,潜伏梅毒占多数,一、二期梅毒也较为常见,先天梅毒报告病例数也在增加。

梅毒患者的皮肤、黏膜中含梅毒螺旋体,未患病者在与梅毒患者的性接触中,皮肤或黏膜若有细微破损则可得病。

极少数可通过输血或途径传染。

获得性梅毒(后天)早期梅毒病人是传染源,95%以上是通过危险的或无保护的性行为传染,少数通过接亲吻、输血、污染的衣物等传染。

胎传梅毒由患梅毒的孕妇传染,如果一、二期和早期潜伏梅毒的孕妇,传染给胎儿的几率相当高。

梅毒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梅毒的临床表现二、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病率及死亡率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传染病医院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数据显示:2014-2019年中国梅毒发病数持续增加,2018年中国梅毒发病数为494867例,较2017年增加了19007例;2019年中国梅毒发病数为535819例,较2018年增加了40952例。

2014-2019年中国梅毒发病数统计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整理 2014-2019年中国梅毒死亡人数逐年减少,2018年中国梅毒死亡人数为39人,较2017年减少了6人,2019年较2018年有所增长,2019年中国梅毒死亡人数为42人,较2017年增加了3人。

2014-2019年中国梅毒死亡人数统计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整理 2015-2019年中国梅毒发病率逐年增加,2018年中国梅毒发病率为35.6251/10万,较2017年增加了1.1384/10万;2019年中国梅毒发病率为38.3677/10万,较2018年增加了2.7426/10万。

2015-2019年中国梅毒发病率统计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整理 2015-2018年中国梅毒死亡率逐年下降,2018中国梅毒死亡率为0.0028/10万,较2017年减少了0.0005/10万,2019年较2018年有所增加,2019中国梅毒死亡率为0.003/10万,较2018年增长了0.0002/10万。

中国梅毒发病率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中国梅毒发病率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Vol.41No.5May 2021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中国梅毒发病率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田婷婷,侯雅宣,李雨晴,祁鸿姣,陈默,吕美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武汉430030[摘要]目的·了解2017年中国内地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梅毒流行的时空分布。

方法·由中国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获取2017年中国内地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梅毒的发病数据,描述发病率的时间变化特征。

采用全局莫兰指数和安瑟伦局部莫兰指数来分析梅毒病例的空间聚集特征,采用基于泊松分布模型的时空扫描分析探索其时空分布特征。

结果·2017年中国内地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梅毒总发病数为475860例,年发病率为34.49/10万,其中隐性梅毒占比最大,达到76.78%(365353/475860),8月份发病率最高。

从空间分布上看,梅毒发病率最高的省级单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达91.80/10万。

隐性、二期、三期、胎传梅毒均呈现空间正自相关(均P <0.05)。

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表现为二期、三期梅毒高-高聚集(均P <0.05),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则表现为胎传梅毒高-高聚集(P =0.000)。

时空扫描分析发现4月至9月,福建省、江西省、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湖南省、安徽省和广东省是梅毒发病主聚集区域(P =0.000),此聚集区内梅毒发病风险是聚集区外的1.59倍。

结论·中国内地梅毒发病率较高;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重点防控的梅毒类型和时段存在差异,其中4月至9月,福建省、江西省、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湖南省、安徽省和广东省是中国内地梅毒防控的重点区域。

[关键词]梅毒;时空分析;疾病监测[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1.05.015[中图分类号]R188.2/.7[文献标志码]ASpatio -temporal analysis of incidence rate of syphilis in ChinaTIAN Ting -ting,HOU Ya -xuan,LI Yu -qing,QI Hong -jiao,CHEN Mo,LÜMei -xia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and Biostatistics,School of Public Health,Tongji Medical College,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3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get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 syphilis epidemic in 31provinces,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Government and autonomous regions of the mainland of China in 2017.Methods ·The data of syphilis incidence in 31provinces,municipaliti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of the mainland of China in 2017were obtained from the China Public Health Science Data Center,and the time distr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cidence rates were described.The global Moran ′s I index and Anselin local Moran ′s I index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spatial clust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philis cases,and then space-time scan analysis based on Poisson distribution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Results ·In 2017,the number of syphilis cases in the 31provinces,municipalities,and autonomous regions of the mainland of China was 475860,and the incidence rate was 34.49/tent syphilis accounted for most of the cases,reaching 76.78%(365353/475860).August had the highest incidence rate.Fo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was the provincial-level unit with the highest incidence rate of syphilis,reaching 91.80/100000.The incidence rates of latent,secondary,tertiary,and congenital syphilis appeared with positiv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ll P <0.05).The high-high clusters of secondary and tertiary syphilis appeared in Shanghai,Jiangsu,and Zhejiang (all P <0.05),respectively,while the high-high clusters of congenital syphilis appeared in Xinjiang and Tibet (P =0.000).The results of space-time sca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ain cluster appeared from April to September in Fujian,Jiangxi,Zhejiang,Shanghai,Jiangsu,Hunan,Anhui,and Guangdong (P =0.000).Compared with the outside area,the relative risk of syphilis in this cluster was 1.59times.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rate of syphilis in China is relatively high.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types and periods of syphil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mong provinces,municipaliti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From April to September,Fujian,Jiangxi,Zhejiang,Shanghai,Jiangsu,Hunan,Anhui and Guangdong are the key areas for syphil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Key words ]syphilis;spatio-temporal analysis;disease surveillance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感染人体所引起的一种系统性、慢性性传播疾病,可引起人体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产生多种临床表现,导致组织破坏、功能失常,甚至危及生命[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市1997—2006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陆善词,岑魏东,霍培文,吴昌辉
(广东省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病防治所,广东中山528402)
[摘要]目的:探讨中山市梅毒流行现状及特征,为制定和开展有效的控梅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中山市1997—2006年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0年来中I【J市梅毒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005年开始已升至各性病报告的首位;以早期(一、二期)梅毒为主,隐性梅毒和胎传梅毒的发病比例增大;低龄化、高学历的发病上升趋势明显。

结论:应根据中山市梅毒流行病学特征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梅毒;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R75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968(2007)06—0371—02
中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北连广州,毗
邻港澳,经济较为发达,人口流动频繁。

至2006
年12月,总人El已达269.46万人(户籍人口
142。

26万人,流动人口127.2万人)。

我们对1997—2006年中山市梅毒流行情况
进行分析,探讨梅毒发病率大幅度上升的相关因
素,为我市下一步预防和控制梅毒流行工作提供
科学的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资料和数据来源于中山市1997—2006年性
病疫情监测年报表,诊断标准按卫生部颁发标
准¨o,人口数据由中山市统计局提供,采用回顾
性分析。

2结果
2.1梅毒病例报告情况
1997—2006年,中山市共报告性病26116
例,其中梅毒病例3865例,占报告性病总数的
14.80%。

1997—2003年间,每年报告均以淋病、
非淋或尖锐湿疣为主,梅毒仅报93—200例,占当
年性病总数的4.80%一6.92%;2004年增至321
例,占17.31%,2005年迅速增至945例,占
40.59%,开始升居各种性病的首位;2006年报告
更达1466例,占46.09%。

我市梅毒发病率日益
上升的趋势十分明显(见图1)。

女性平均发病数371
略高于男性,各年度男女发病数均呈同步增长趋势,见表1。

图1中山市1997—2006年梅毒发病率
表1中山市1997—2006年梅毒发病情况
2.2梅毒病人的分期情况

865例梅毒病例中,以早期梅毒(一、二期)
为主,占77.84%,隐性梅毒次之,占15.37%,胎
传梅毒和晚期梅毒分别占6.26%和0.53%。


隐性梅毒和胎传梅毒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
2003年以来,隐性梅毒和胎传梅毒迅猛增长,见
表2。

表2中山市1997—2006年梅毒病例的分期构成例(%)年份
发病数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胎传梅毒隐性梅毒
】99793
64
S2
35
48000O00000
19981751999
145
20001792001148
2002193
2003200200432l20059452006
1466
合计3865
2.3梅毒患者职业和文化程度构成
职业构成以工人、饮食服务、农民、形待业、
干职及个体为主,这五类人员共超过80%以上,且近年来无/待业、个体、干职平均增长速度最快。

文化程度则以中学居多,共占78.15%,其次为大学和小学,分别占18.37%和3.48%。

2.4传播方式和患者来源
传播方式以非婚性接触为主,占83.25%,其次为配偶间传播,占10.39%;而母婴传播方式近年已呈上升趋势。

梅毒患者来源以本地为主,占61.52%,但外来人口也占一定的比重。

2.5年龄分布和婚姻状况
年龄分布中,20—40岁占的比例最大,达80%以上;0~10岁和15—20岁呈上升趋势。

梅毒患者中已婚者构成比略高于未婚者,但未婚人群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讨论
疫情统计资料表明,1997—2003年的前7年
间,中山市梅毒报病呈低比例、散发状态(每年均小于10%);2004年开始上升为17.31%,2005年上升至40.59%,2006年为46.09%,排在各种性病首位,发病率为54.29/10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悼o。

从梅毒分期报病情况看,一期、二期梅毒所占比例仍然最大,占77.84%;但隐性梅毒、胎传梅毒从2004年起则大幅攀升,特别是2003年以后,胎传梅毒构成比平均达7.99%,显著高于深圳市2003年水平(1.2%),隐性梅毒2005年后构成比与深圳市相近。

31,这表明了中山市梅毒流行的严峻性。

女性梅毒发病数高于男性。

表明我市妇女的生殖健康已受到严重威胁,应该弓l起更多的关注。

,同时,疫情报告表明,近几年来,我市梅毒的发病已向着低龄化,高学历方向发展,干职人群和无/待业人员的梅毒发病比重逐渐升高。

我市近3年来梅毒报告大幅度增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梅毒属国家法定传染病,政府和各医疗、防疫、妇幼保健、血站、计生、公安和边检等机构高度重视传染病监测,提高了梅毒的检出率;②全市便捷的网络直报和审核程序,减少了漏报和迟报现象;③早些年梅毒的防治措施不够,梅毒发病率上升。

[参考文献]
[1]
叶干运.性病防治手册[M].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
陈永锋,孙希凤,陈文静,等.广东省2003年性病流行情况分析[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4,11(2):176—179.[3]
马奕生,罗斌.深圳市1984—2003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5,12(1):65—67.
[收稿日期]2007—09—20
∞∞∞∞跎如踟船"

00
O00


"H∞盯
∞∽如"北
阳卜m六六&旷一
∞勰∞∞配∞”惦够
m卜
mmm
吼m
卜m凹”跖

四如
舛乾

舵的粥甜”弛粥凹巧
"”弛他鲫如侣
铊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