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系统管理实施细则

合集下载

特殊过程、关键控制过程实施细则

特殊过程、关键控制过程实施细则

特殊过程、关键控制过程实施细则1目的和适用范围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影响关键工序质量诸因素的控制,使特殊过程、关键生产过程(含工序质量控制点,下同)处于稳定状态,保证其稳定地生产出合格产品。

适用于我公司系列客车的生产过程中特殊过程、关键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2职责2.1技术中心是上述控制过程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其工艺文件的编制、控制点的设置及所用表格的设计。

2.2车间负责上述生产过程现场管理、运行。

2.3技术中心负责所用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2.4质检部负责质量控制和现场指导;负责特殊/关键控制过程所用计量量具、检具的管理。

2.5总经办、企管部、技术中心、生产部、质检部负责人员资格培训、落实上岗人员的资格鉴定工作。

3程序3.1 特殊过程的确认3.1.1由技术中心会同质检部门对特殊过程、关键控制过程加以识别,编制控制文件及相关的作业文件(内容包括:工艺方法、设备参数和人员资格等),并由质检部门负责指导车间生产过程的实施,对产品质量进行过程监控。

3.1.2特殊过程、关键控制过程的识别应按以下原则:3.1.2.1对产品精度、性能、安全、寿命等有重要影响的项目或部位。

3.1.2.2工艺上有特殊要求,或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的部位。

3.1.2.3不能通过后续的检验和试验来控制的过程。

3.1.3特殊过程设立后,技术中心制定过程控制要求、制定检测和实施内容,并组织部门试运行。

在试运行过程中,质检部、相关车间对需控制的特殊过程按技术中心要求进行监视、测量和控制,并及时反映过程控制中发生的问题。

最后由技术中心根据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确认该方法对过程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评价该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的能力。

3.1.4若经首次确认产品质量稳定,有足够的保证能力,则首次确认通过,填写《特殊过程确认表》编号ZJ071201-2011/A/0),相关部门按规定的控制要求来组织实施。

3.1.5若首次确认未通过,技术中心则对相关控制文件进行补充与修订。

过程监控 管理制度

过程监控 管理制度

过程监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成品质检等。

第三条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纠正。

第四条各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确保整个生产过程的有效监控。

第二章生产过程监控第五条生产过程监控是指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动态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各项生产指标达到预定标准。

第六条生产过程监控应当包括对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设备运行、人员操作等各个环节的监控。

第七条原材料采购环节,应当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评估,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对每一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建立档案进行追溯。

第八条生产加工环节,应当对生产线进行全面监控,确保设备正常运转,产品质量达标,工艺流程符合要求。

第九条设备运行环节,应当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和检查,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

第十条人员操作环节,应当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水平,确保每个环节的生产过程都能按照标准操作。

第三章生产过程管理第十一条生产过程管理是指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十二条生产过程管理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责任人、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

第十三条各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确保生产过程的顺畅运行。

第十四条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当及时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方案,并建立问题台账,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和预防。

第四章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第十五条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第十六条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个关键环节应当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点,对每个控制点进行全面检测,确保产品质量。

过程控制系统管理规定

过程控制系统管理规定

过程控制系统管理规定一、目的为加强公司过程控制系统管理,提高过程控制系统的管理水平,保证安全、稳定、长周期生产,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定义与范围本管理规定所称过程控制系统是指集散控制系统(DCS)、紧急停车系统(ESD)、安全仪表系统(SIS)、可编程控制器(PLC)、气体检测系统(GDS)、压缩机控制系统(3C)等控制系统。

适用于**公司。

三、职责划分(一)设备部1、负责制定或修订公司过程控制系统管理规定,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2、组织制定过程控制系统检查内容及运行要求。

3、负责组织过程控制系统改造、更新计划的论证审查工作。

4、负责组织制定过程控制系统检修计划,审定过程控制系统检修方案。

5、负责过程控制系统的变更审核工作。

(二)生产部1、参与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审查、选型、技术协议签订工作。

2、负责过程控制系统报警参数的汇总分析、指导工作。

3、参与过程控制系统改造、更新计划的论证审查工作。

4、参与过程控制系统检修计划、检修方案的审定。

5、参与过程控制系统的变更审核工作。

(三)技术部1、负责过程控制系统升级、改造设计图纸变更的委外联系工作。

2、负责过程控制系统报警参数的审定工作。

(四)采购管理部1、负责过程控制系统供应商的资质审查。

2、负责组织仪表过程控制系统招投标、议价、采购工作。

3、按采购计划及时、保质、保量提供设备或配件及相关技术资料。

(五)各车间1、参与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审查、选型、技术协议签订工作。

2、参与过程控制系统的工厂验收测试、入厂验收及调试、联校工作。

3、负责过程控制系统投用后的使用和操作。

4、负责过程控制系统运行状态、系统报警、系统故障等信息的监督上报工作。

5、负责过程控制系统操作员站、辅操台的使用、清洁。

6、掌握仪表过程控制系统操作员权限功能的应用,掌握仪表过程控制系统各类逻辑关系。

(六)维修车间1、参与新建项目过程控制系统的技术协议审查、招投标、工厂验收测试、安装、验收工作。

2、参与新建项目过程控制系统的调试、联校工作。

过控控制方案

过控控制方案

过控控制方案第1篇过控控制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

过程控制系统(Process Control System,简称PCS)在保障生产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方案旨在针对现有过程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套合法合规的过控控制方案,以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和高效。

二、方案目标1. 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工干预程度,减少人为操作失误。

2. 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波动,提高产品质量。

3. 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4. 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保障生产安全。

三、方案内容1. 系统架构本方案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简称DCS)作为过程控制系统的基础架构。

DCS具有高可靠性、高灵活性、易于扩展和维护等优点,能够满足复杂生产过程的需求。

2. 系统硬件(1)控制器:选用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控制器,负责采集现场仪表数据,执行控制算法,输出控制信号。

(2)现场仪表:根据生产过程需求,选用合适的传感器、执行器等现场仪表,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3)通信网络:采用工业以太网技术,实现控制器与现场仪表、控制器与上级监控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

3. 系统软件(1)控制策略: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制定合理的控制策略,包括PID控制、前馈控制、模糊控制等。

(2)数据处理与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优化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3)监控与报警: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4. 人机界面(1)操作界面:设计简洁、直观的操作界面,方便操作人员实时监控生产过程,进行手动控制和参数调整。

(2)报警界面:设计明确的报警界面,显示报警信息,便于操作人员及时处理。

(3)趋势分析:提供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趋势分析功能,帮助操作人员掌握生产过程变化。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办法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办法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办法一、生产过程控制管理的目标和原则1.目标: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企业持续发展。

2.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员参与,责权明确;标准作业,过程可控;持续改进,追求卓越。

二、生产过程控制管理的内容和要求1.生产计划管理-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包括生产任务、生产周期、生产工序等。

-按照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资源,确保生产进度和交货期的准确性。

2.生产现场管理-确定生产现场布局,合理划分生产区域,确保物料流、信息流和人流的流畅性。

-调整生产设备的位置和数量,提高设备利用率。

-建立和优化生产作业指导书,规范员工操作流程,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3.生产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生产质量检验标准和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的合格性和稳定性。

-对产品进行全面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建立追溯体系,确保能够对产品质量进行溯源和追溯。

4.生产成本管理-制定生产成本目标,开展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降低生产成本。

-管理并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定期进行成本评估和分析,优化生产成本结构。

5.生产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生产安全制度和规范,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对员工进行相关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三、生产过程控制管理的实施步骤1.制定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明确管理的责任和要求。

2.组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和实施生产过程控制管理计划。

3.进行现状分析,了解生产过程的优势和不足。

4.制定改进方案,优化生产过程控制管理流程和方法。

5.进行试点推广,不断完善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

6.培训相关人员,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7.监督和检查,确保生产过程控制管理的有效实施。

8.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控制管理制度。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办法的实施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通过成本控制和安全管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生产风险,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

管理过程控制责任追究实施细则

管理过程控制责任追究实施细则

管理过程控制责任追究实施细则
以下是管理过程控制责任追究的实施细则:
1. 确定责任主体:明确管理过程控制的责任主体,例如公司或组织的管理层、部门负责人、项目经理等。

2. 建立责任体系:建立健全的管理过程控制责任体系,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分工和权限。

3. 设定目标和指标:确定管理过程控制的目标和指标,包括关键绩效指标和风险控制指标,确保责任人能够针对目标进行评估和追责。

4. 建立监督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包括日常监督、定期检查和专项审计等,确保管理过程的有效执行和控制。

5. 明确违规行为和追责措施:明确违反管理过程控制规定的行为和相应的追责措施,包括警告、处罚、降职、辞退等,以及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6. 激励与奖惩:建立激励与奖惩机制,对符合管理过程控制规定和达到预期目标的责任人给予奖励,对违规行为的责任人进行纪律处分和惩罚。

7. 监测和评估:定期监测和评估管理过程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确保责任追究机制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8. 审查和改进:定期对管理过程控制责任追究实施情况进行审查,总结经验教训,完善追责细则和流程,提高管理过程控制的效果和效率。

通过以上实施细则,可以建立健全的管理过程控制责任追究机制,确保责任人能够积极履行职责,保障企业或组织的正常运行和风险控制。

过程控制管理制度范文

过程控制管理制度范文

过程控制管理制度范文过程控制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优化企业的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维护企业的持续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的生产过程控制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生产过程的定义、生产过程控制的要求、生产过程控制的方法和措施、生产过程的改进等。

第二章生产过程的定义第四条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过程,包括采购、生产、检验等环节。

第五条生产过程的控制是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

第六条生产过程的控制目的是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生产安全。

第三章生产过程控制的要求第七条生产过程控制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第八条生产过程控制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来确定,包括但不限于工艺流程、质量标准、工序参数等。

第九条生产过程控制应采取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手段,如数据分析、实时监测、反馈控制等。

第四章生产过程控制的方法和措施第十条生产过程控制应采取全面的方法和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工艺参数的设定和监控。

根据产品的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设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并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

(二)设备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对生产过程中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三)原材料的控制和管理。

对进厂的原材料进行检验和抽样,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四)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对从事生产过程控制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素质和技能。

(五)记录和分析。

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改进和优化。

定期评估和分析生产过程的效果和优化的空间,不断改进和优化生产过程。

第五章生产过程的改进第十一条生产过程的改进是生产过程控制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工艺流程的优化。

通过改变工艺流程,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设备设施的改进。

引进先进的设备设施,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稳定性。

日常过程控制管理制度

日常过程控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员工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所有岗位及全体员工。

第三条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公司实际情况制定。

第四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管理与执行并重;3. 持续改进,不断完善。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公司成立日常过程控制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解释和监督本制度的实施。

第六条日常过程控制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 制定、修订本制度;2. 组织实施日常过程控制;3. 监督检查各部门执行情况;4. 处理违反本制度的行为;5. 定期向公司管理层汇报工作。

第七条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日常过程控制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日常过程控制的组织实施。

第八条各岗位员工按照本制度及岗位职责,认真履行日常过程控制职责。

第三章日常过程控制内容第九条生产过程控制:1. 生产计划管理:严格按照生产计划执行,确保生产进度和质量;2. 原材料管理:加强原材料采购、验收、储存、使用等环节的管理,确保原材料质量;3. 生产设备管理: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4. 生产过程监控: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工艺要求;5. 产品质量检验: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检验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第十条经营过程控制:1. 市场调研:及时了解市场动态,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依据;2. 销售管理:加强销售队伍建设,提高销售业绩;3. 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确保财务收支合法合规;4. 采购管理:加强采购流程管理,确保采购价格合理、质量合格;5. 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员工素质。

第十一条安全生产控制:1. 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2. 安全检查: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3. 应急预案: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4. 安全设施管理:加强安全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安全设施完好;5. 事故处理: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处理,总结经验教训。

过程控制规章制度

过程控制规章制度

过程控制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1.1 目的与范围为了规范和管理过程控制工作,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制定本规章制度。

1.2 适用对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过程控制工作的员工,包括但不限于工艺工程师、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等。

1.3 定义过程控制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监控和调整,以达到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任务与职责2.1 部门设置公司设立过程控制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控过程控制计划。

2.2 职责分工(1)工艺工程师负责制定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并监控实施过程控制计划。

(2)操作人员负责按照工艺流程进行生产操作,并及时反馈生产情况。

(3)维修人员负责维护设备、保障生产正常进行。

2.3 岗位职责(1)工艺工程师负责制定过程控制方案,调整生产参数。

(2)操作人员负责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操作。

(3)维修人员负责定期检查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三章过程控制流程3.1 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监控,并将数据实时传输至监控室。

3.2 数据分析监控室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3.3 调整参数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工艺工程师对生产参数进行调整,保证生产的稳定性和优质性。

第四章紧急处理措施4.1 故障处理当设备故障发生时,维修人员应立即前往现场排除故障,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4.2 突发事件处理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措施保障人员安全和设备完整。

第五章安全防范措施5.1 安全培训公司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2 设备维护维修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确保设备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

第六章监督与检查6.1 监督检查过程控制部门应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2 质量检查质量部门应定期对产品质量进行抽查,保证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第七章处罚与奖励7.1 处罚对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员工将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降级、甚至开除。

过程管理的管理规定(3篇)

过程管理的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各项业务流程的规范化和高效化,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特制定本过程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员工,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管理、生产流程、质量控制、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各个领域。

第三条本规定的制定和实施,旨在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公司设立过程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审核、修订和监督执行本规定。

第五条过程管理领导小组由以下成员组成:(一)总经理或其授权代表;(二)各部门负责人;(三)过程管理负责人;(四)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

第六条过程管理领导小组的职责:(一)制定、修订和发布本规定;(二)组织各部门开展过程管理工作;(三)监督各部门执行本规定;(四)定期评估过程管理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第七条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过程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以下工作:(一)组织实施本规定;(二)建立、完善本部门业务流程;(三)组织本部门员工进行过程管理培训;(四)监督本部门员工执行过程管理工作。

第三章业务流程管理第八条业务流程管理是指对业务流程进行规划、设计、实施、监控和改进的活动。

第九条业务流程规划:(一)明确业务目标,确定业务流程的输入、输出和边界;(二)分析业务流程的现有状况,识别潜在的风险和机会;(三)制定业务流程改进方案,包括流程优化、流程重组、流程自动化等。

第十条业务流程设计:(一)根据业务流程规划,设计业务流程的具体步骤、规则和标准;(二)明确各步骤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三)确保业务流程的合规性、可操作性和高效性。

第十一条业务流程实施:(一)组织相关部门和员工实施业务流程;(二)确保业务流程的实施符合设计要求;(三)对业务流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第十二条业务流程监控:(一)建立业务流程监控机制,定期对业务流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二)对业务流程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分析和改进;(三)确保业务流程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过程控制系统管理实施细则

过程控制系统管理实施细则

过程控制系统管理实施细则1.1 过程控制系统管理要求1.1.1 过程控制系统硬件日常维护(1) 每日按时巡检,检查主机、硬件系统、冷却风扇的运行状况,检查机柜室温度和湿度,并如实认真填写《机柜室巡检记录》。

(2) 按照规定周期做好各设备的清洁工作。

(3) 每日检查系统状态画面(或设备故障记录),检查运行中模块及卡件的指示灯状态,检查系统的网络通讯状况,具备自诊断功能的系统要检查系统诊断情况是否正常,并对以上内容进行记录。

(4) 系统的关键部件和易损件要有足够的备品备件,依据系统厂商所提供的维护手册,按照使用周期和使用年限,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定期更换系统风扇、过滤网、冷却风扇、供电单元、硬盘、后备电池、显示单元、键盘、鼠标等易损易耗件。

(5) 建立《过程控制系统台帐》,对每套过程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型号规格、技术参数、数量以及软件构成、软件版本号等信息进行全面、仔细地记录。

1.1.2 过程控制系统日常软件管理(1) 控制系统相关软件(包括系统软件、组态工程文件、授权盘、其他相关软件等)必须有双备份,分别存放在班组和仪表车间,软件备份要注明软件名称、使用装置、备份日期、备份人,并建立软件备份管理台帐。

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每年对控制系统软件进行一次备份。

(2) 过程控制系统组态变更后,必须及时进行软件备份,并对软件备份台帐进行更新。

1.1.3 过程控制系统密码管理(1) 过程控制系统工程师站,包括DCS系统、ESD系统、PLC系统、机组控制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等工程师组态密码须由所在班长和技术员掌握和操作。

(2) 仪表班组人员须掌握SOE站密码,用于联锁事件查寻、故障判断及处理。

(3) 软联锁密码管理:机柜间内各控制系统及DCS系统操作站软联锁密码由仪表班组人员掌握,根据工艺需求及仪表运行状况,在办理相关手续后,进行联锁摘挂操作;操作站中软联锁摘挂若需进入工程师组态环境的,须由生产运行维护中心仪表班组掌握。

控制管理实施细则

控制管理实施细则

控制管理实施细则控制管理实施细则一、背景与目的控制管理是组织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制定规定与标准、指导与监管、评估与反馈等一系列措施,确保组织运作的正常进行,并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本实施细则的目的是明确控制管理的具体内容与要求,提高组织运作的效率与效益,确保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原则1.全面性原则:控制管理应覆盖组织各个方面的运作,从战略制定到具体执行,对各环节进行规范与监控。

2.科学性原则:控制管理应建立在科学、客观的基础上,依据数据与事实进行决策与评估。

3.合规性原则:控制管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遵循道德与伦理的原则。

4.持续性原则:控制管理应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不断优化措施与方法,以适应环境变化与组织发展的需要。

三、实施内容1.规定与标准制定: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规定与标准,包括质量、安全、环境、成本等方面的指标与要求。

2.授权与责任分配:明确组织各个层次的权责关系,确保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同时注重授权与监督的平衡。

3.流程与程序设计:设计与优化组织各个业务流程与程序,确保流程规范、高效、透明。

4.绩效管理与考核:建立绩效管理制度,明确目标、制定指标、进行评估,将绩效结果与奖惩激励相结合。

5.风险管理与内控:建立风险管理与内控体系,明确风险的辨识、评估与应对措施,确保组织的正常运作与可持续发展。

6.信息化建设与应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的效率与效果,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与流通。

7.培训与发展:加强组织成员的培训与发展,提高其管理能力与技能,提升组织整体的竞争力。

8.监管与评估:建立监管与评估机制,对各个环节的执行进行监督与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与改进。

四、实施步骤1.明确目标与任务: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确定控制管理的具体目标与任务。

2.组织架构与分工: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与分工。

3.制定规定与标准:根据目标与任务,制定相应的规定与标准,确保各个业务环节的合规性与一致性。

过程控制实施方案

过程控制实施方案

过程控制实施方案一、引言。

过程控制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监测、调节和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效的一种管理手段。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过程控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过程控制实施方案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至关重要。

二、目的。

本文档的目的在于制定一套完善的过程控制实施方案,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同时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

三、实施步骤。

1. 确定关键控制点。

首先,需要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

这些控制点通常是对产品质量影响最大的环节,对于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质量保证至关重要。

确定了关键控制点之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的控制和监测。

2. 制定标准操作程序。

针对每个关键控制点,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

这些程序应包括具体的操作步骤、操作人员、设备要求、监测要求等内容,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操作,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3. 设立监测系统。

在关键控制点和关键环节上,需要设立相应的监测系统,对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4. 建立反馈机制。

在实施过程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反馈机制。

即时收集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同时,建立起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5. 持续改进。

过程控制实施方案的制定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需要不断地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质量。

四、总结。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过程控制实施方案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确定关键控制点、制定标准操作程序、设立监测系统、建立反馈机制和持续改进,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本文档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项目施工过程控制管理细则

项目施工过程控制管理细则

项目施工过程控制管理细则施工过程的控制是本项目实施质量保证的重点。

•所有涉及的各项工作将依据《质量管理手册》和《施工过程控制程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程序》、《机械设备管理程序》、《基础设施管理程序》的规定进行。

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1、工序控制人员1.1、项目经理部由徐永东(项目经理)、XXX(项目执行经理)、、XX(项目副经理)、XXX(项目总工)、姜敏华(商务经理)组成,他们均参加过项目经理培训班,有项目经理证书;1.2、本项目参加施工工序控制的人员有: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专职质检员、工长、半成品加工班组负责人、施工班组负责人、员工。

项目经理部对所有参加施工工艺控制的主要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价,对不合格的人员安排培训和重新考核。

保证参加人员的素质要求。

2、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A、合同交底:工程开工前,公司经营科向项目经理、项目总工进行有关项目工期、质量要求、工程款拨付、工程竣工验收和交付、业主提供物资等工程合同交底。

本项目经理部再向项目组成员进行合同交底,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中按合同要求开展工作。

B、图纸会审:本工程设计图纸由甲方提供,我项目经理部在接到图纸后会同本公司施工技术科按《图纸会审工作管理标准》的规定,先进行图纸内部预审,把问题进行分析集中,再参加由业主组织的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成文后由资料员XX发至有关部门和各施工人员手中。

C、技术规范、标准和相关文件:根据工程要求从公司施工技术科、质检科等职能部门处收集和获取与工程相关的各种技术规范标准和相关的各种文件和资料,如:图纸、地质勘察报告。

原地质管网图、规范、规程标准、法令、法规等。

以满足施工需要。

D、施工组织设计:本项目按《中建保华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管理标准》由技术部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科审核,总工审批后实施。

本施工组织设计已于施工前通过会议形式进行了分公司对项目经理部和项目经理部对管理人员的两级交底。

过程控制管理制度

过程控制管理制度

过程控制管理制度一、施工方案的编制和执行施工中有了完备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可行的施工方案,以及可操作性强的措施交底,就能保证全部工程整体部署有条不紊,施工现场整洁规矩,机械配备合理,人员编制有序,施工流水不乱,分部工程方案科学合理,施工操作人员严格执行规范、标准的要求,将有力地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二、技术先行制按照以技术进步来保证施工质量的原则,建立并贯彻了技术先行的有效措施,通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单项方案》、《技术交底》,自上而下,从宏观到具体,指导所有施工单位和参建人员,通过编制的各个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数十个方案和工艺,为质量工作创造条件,为各项管理引路把关。

三、样板制度分项工程开工前,由项目经理部的责任工程师,根据专项方案、措施交底及现行的国家规范、标准,组织分包单位进行样板分项(工序样板、分项工程样板、样板墙、样板间、样板段等)施工,样板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专项工程的施工。

同时分包在样板施工中也接受了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的培训,做到统一操作程序,统一施工做法,统一质量验收标准。

四、“三检制”和检查验收制度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坚持检查上道工序、保障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做好自检、互检、交接检;遵循分包自检、总包复检、监理验收的三级检查制度;严格工序管理,认真做好隐蔽工程的检测和记录。

五、实行挂牌制度实行技术交底挂牌;施工部位挂牌;操作管理制度挂牌;半成品、成品挂牌,以明确责任。

为了充分调动每个人员的主观因素,挖掘和发挥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竞赛意识,即在各个部位的作业完成后、在墙上将作业班组和个人的名字、作业状态、质量检查和评定结果进行标注,从而激发责任感,加强监督,及时整改。

六、质量例会、质量会诊定期由主任工程师主持,由项目经理部及分包方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总结前期项目施工的质量情况、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共同商讨解决质量问题应采取的措施,特别是质量通病的解决方法和预控措施,最后由质量员以《月度质量管理情况简报》的形式发至项目经理部有关领导、各部门和各分包方,简报中对质量好的分包方要给予表扬,需整改的部位注明限期整改日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控制系统管理实施细则
1.1 过程控制系统管理要求
1.1.1 过程控制系统硬件日常维护
(1) 每日按时巡检,检查主机、硬件系统、冷却风扇的运行状况,检查机柜室温度和湿度,并如实认真填写《机柜室巡检记录》。

(2) 按照规定周期做好各设备的清洁工作。

(3) 每日检查系统状态画面(或设备故障记录),检查运行中模块及卡件的指示灯状态,检查系统的网络通讯状况,具备自诊断功能的系统要检查系统诊断情况是否正常,并对以上内容进行记录。

(4) 系统的关键部件和易损件要有足够的备品备件,依据系统厂商所提供的维护手册,按照使用周期和使用年限,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定期更换系统风扇、过滤网、冷却风扇、供电单元、硬盘、后备电池、显示单元、键盘、鼠标等易损易耗件。

(5) 建立《过程控制系统台帐》,对每套过程控制系统
的硬件组成、型号规格、技术参数、数量以及软件构成、软件版本号等信息进行全面、仔细地记录。

1.1.2 过程控制系统日常软件管理
(1) 控制系统相关软件(包括系统软件、组态工程文件、授权盘、其他相关软件等)必须有双备份,分别存放在班组和仪表车间,软件备份要注明软件名称、使用装置、备份日期、备份人,并建立软件备份管理台帐。

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每年对控制系统软件进行一次备份。

(2) 过程控制系统组态变更后,必须及时进行软件备份,并对软件备份台帐进行更新。

1.1.3 过程控制系统密码管理
(1) 过程控制系统工程师站,包括DCS系统、ESD系统、PLC系统、机组控制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等工程师组态密码须由所在班长和技术员掌握和操作。

(2) 仪表班组人员须掌握SOE站密码,用于联锁事件查寻、故障判断及处理。

(3) 软联锁密码管理:机柜间内各控制系统及DCS系统
操作站软联锁密码由仪表班组人员掌握,根据工艺需求及仪表运行状况,在办理相关手续后,进行联锁摘挂操作;操作站中软联锁摘挂若需进入工程师组态环境的,须由生产运行维护中心仪表班组掌握。

(4) 有键锁开关的操作站,工程师级别的钥匙由仪表班长、技术员保管;班长级别的钥匙由仪表班组值班人员保管,并在交接班时要进行检查。

(5) 对于其他控制系统,如生产单位用于监视和操作的小型PLC系统等,逻辑和监控画面组态、修改及变更权限的密码由相关的仪表技术人员掌握。

(6) 各级密码的修改均由技术人员负责,并及时报仪表车间备案,其他人员无权修改密码。

(7) 各仪表车间、班组须建立控制系统密码管理台帐,并与控制系统台帐一并保管。

1.1.4 过程控制系统软件变更及下装
(1) 对已投入使用的控制系统,如果生产单位要求改变控制方案、工艺参数、联锁值,或增加仪表回路,应由生产
车间提出,经生产单位生产技术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2) 在装置开工条件下,可能造成装置停工的系统组态修改及下装必须严格执行申请、审批手续,经生产单位相关部门和运维中心仪表科批准,在办理工作票后,并有安全防范措施和监护人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1.1.5 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故障处理
(1) 系统运行时如发现异常或故障,维护人员须按照《仪表故障(事故)管理实施细则》、《重大仪表作业管理实施细则》及时进行处理,处理前确认各项安全措施,办理相关票证,处理过程中须有工艺人员密切监护。

(2) 系统故障处理中,如果对系统硬件进行了更换或对系统软件进行了修改,须及时更新《过程控制系统故障处理台帐》和《过程控制系统组态变更台帐》,做好相关记录。

(3) 控制系统重大故障须立即上报仪表科、中心运行调度科。

1.1.6 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防病毒感染规定
(1) 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网络是装置生产运行及管理的独立网络,任何人不得将其中任何一台计算机接入其它网络。

(2) 不允许在过程控制计算机上安装与过程控制系统无关的软件。

(3) 不允许使用过程控制计算机上的已装软件进行其它工作。

(4) 不允许使用过程控制计算机与其它外接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在对过程控制计算机进行必要的软件安装及软件备份时必须确保无病毒传播。

如发现过程控制计算机感染病毒,应及时上报仪表科、中心运行调度科。

1.1.7 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防电磁干扰规定
(1) 设备选型时要选择有较高抗干扰能力的过程控制系统产品,包括电磁兼容性和抗外部干扰能力。

(2) 采用性能优良的电源,防止通过PLC系统供电电源、变送器供电电源和与PLC系统具有直接电气连接的仪表供电电源等引入干扰。

(3) 严禁用同一电缆的不同导线同时传送动力电源和信号,避免信号线与动力电缆靠近平行敷设,以减少电磁干扰。

(4) 正确选择接地点,完善接地系统,抑制电磁干扰的影响,同时抑制设备向外发出干扰。

(5) 在装置运行期间,机房内应禁止使用移动通讯工具(手机,对讲机等),防止电磁干扰对系统运行造成影响。

1.1.8 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防静电规定
(1) 独立机柜间应配置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接地线连接完好。

(2) 静电消除器宜安装在机柜间门口,进入机柜间人员在进行静电释放后放可进入机柜间。

1.1.9 过程控制系供电系统管理
(1) 系统供电及接地要符合标准,各级供电开关及保险容量要匹配。

(2) 定期对供电系统的各部位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