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莽山林区莱姆病心肌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
莱姆病
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莱姆病原体普遍易感。重疫区可有 10%~20%的居民受过感染人体感染后可表 现临床上的莱姆病或无症状的隐性感染, 两者比例大致为1∶1。感染后可出现高效 价的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前者多在4~6 个月内降至正常水平;后者可保持数月甚 至数年。也有报道在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升 高3~4年后仍出现莱姆病临床症状,因而 此IgG抗体对人体是保护作用还是致病作用, 尚待研究。
1986~1987年,原苏联学者对前苏联发生的90例患者进行了观察,发现半数 患者患有颅神经炎,同时有神经紊乱,以第Ⅶ对颅神经损害最为常见,多表 现为面肌不全麻痹、病损侧面部麻木或刺痛、耳或下颌部疼痛,无明显的感 觉障碍,面肌不全麻痹常在治疗后恢复正常。此外,还可使动眼、视、听神 经受累;Ⅸ、Ⅹ对颅神经受累较少。
周围神经损伤
莱姆病(Lyme disease LD)螺旋体具有高度嗜 神 经性,可长期潜伏在中枢神经系统,亦 可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神经病变。脑膜 炎、颅神经炎和疼痛性神经根炎常称之为 神经系统“三联症”。
颅神经损害
LD中神经并发症大约占病例的10%,一半以上由颅神经麻痹引 起,这些麻痹 可以个别发生或者各自间合并发生,或与其它神经异常合并发生。复视是典 型的眼部主诉。眼球运动障碍常在发病后2周至5个月内解除。 少数有脑膜炎 的莱姆病,可观察到双侧典型的视神经水肿,导致视力模糊, 而颅内压往往 不升高。但也有报道,患视神经乳头水肿的一些LD病人的颅内压升高,而没 有脑膜炎的症状,这些患者有时有第Ⅵ对颅神经麻痹,抗生素和其它药物 对 降低颅内压有用。还有报道LD引起视神经炎和眼球萎缩。动眼神经及外展神 经麻痹:出现内斜、外转受限,但仍存在正常的快速扫视运动。其它可有三 叉神经损伤,如出现三叉神经病及Honner征。
神经莱姆病,神经莱姆病的症状,神经莱姆病治疗【专业知识】
神经莱姆病,神经莱姆病的症状,神经莱姆病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莱姆病(lymes disease,LD)是近年来被认识的一种人畜自然疫源性、累及人体多个器官的蜱媒传染病。
约15%和8%的患者分别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和心脏受累的征象。
神经系统可表现为脑膜炎、脑炎、舞蹈病、小脑共济失调、脑神经炎、运动及感觉性神经根炎以及脊髓炎等多种病变,但以脑膜炎、脑神经炎及神经根炎多见。
病变可反复发作,偶可发展为痴呆及人格障碍。
莱姆病的病原体是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BB)。
自1982年Burgdorferi及其同事分离到莱姆病病原体以来,Lyme病在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学、发病机制及菌苗等方面有了飞速发展,加深了对Lyme病的认识。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Lyme病的病原体为BB,长10~39μm,宽0.2~0.25μm,革兰染色阴性,姬姆萨染色呈紫红色,在BSK培养基中于30~37℃条件下生长良好。
携带BB的硬蜱叮咬人,而导致感染,引起临床症状。
二、发病机制1.发病机制BB进入人体后,随血流播散至全身,并可在体内长期存在,从而诱发复杂的炎症反应。
Lyme病的组织学损伤主要表现为炎性渗出,渗出物中主要含有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
可从Lyme 病患者的多种标本如血液、皮肤、中枢神经系统、眼、关节液和心肌中分离出BB。
BB主要为细胞外寄生的病原体。
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BB可黏附并侵入人类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
实验研究表明,BB在Lyme病早期即可穿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CNS。
进入细胞内的BB可逃避宿主免疫反应和抗生素的作用,持续增殖并引起临床症状。
另外,BB抗原性的变异或OspA/OspC变化可能是细胞外BB逃避宿主免疫反应,引起复发性Lyme病的机制。
BB可刺激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如IL-1、TNF-α的产生,细胞因子在Lyme关节炎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简述现场流行病学的调查步骤
简述现场流行病学的调查步骤现场流行病学是指在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直接观察和收集数据来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调查目的和研究问题:在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研究问题。
这有助于确定调查的范围和重点,并为后续的调查工作提供指导。
2.制定调查计划:调查计划是指确定调查的方法、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工具和调查流程等方面的计划。
调查计划应该合理、可行,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3.收集背景信息:在开始实地调查之前,需要先收集相关的背景信息。
这包括疾病的基本情况、流行病学特征、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和现状,为后续的调查提供背景知识。
4.确定调查对象和样本:根据研究问题和调查目的,确定调查的对象和样本。
调查对象可以是患者、疑似病例、疾病暴露者等。
样本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整个受调查群体的特征。
5.进行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核心环节。
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个案调查、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等。
在进行数据收集时,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保护受调查者的隐私权。
6.数据分析和解释:在完成数据收集后,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数据分析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统计等。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和推断,回答研究问题。
7.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调查工作的总结和总结。
在撰写调查报告时,应该清晰、准确地描述调查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报告应该具有逻辑性和可读性,以便读者理解和应用调查结果。
8.分享和应用调查结果:在完成调查报告后,应该及时分享和应用调查结果。
这可以通过学术研讨会、专业期刊、政府报告等方式进行。
通过分享和应用调查结果,可以促进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并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以上就是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步骤。
神经莱姆病讲义
病原体Borrelia burgdorferi通过蜱咬虫媒传递,感染人和动物,但感染蜱咬后不一定发病。
蜱叮咬后伯氏疏螺旋体侵入皮肤病在局部孵育播散,形成慢性游走性红斑,受损皮肤科培养出螺旋体(I期)。数日至数周螺旋体经淋巴管进入淋巴结或经血液播散到各器官,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导致血管损伤,引起心肌、视网膜、肌肉、骨骼、滑膜、脾、肝、脑膜和大脑病变,病理可见脑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浆细胞侵润及内膜增厚,可查到螺旋体(Ⅱ期);约10%患者变为严重慢性病变(Ⅲ期)时治疗以效果不佳。
莱姆病是蜱咬性伯氏疏螺旋体多系统感染引起的自己疫源性疾病,侵犯皮肤、神经系统、心脏和关节等。1975天在美国康涅敌狄格州Lyme镇发现本病并命名,欧洲多数国家、俄罗斯、日本、欧洲和非洲均发现本病,我国自1985年首次报道,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证实23个省(市)存在Lyme病自然疫源地。神经莱姆病是伯氏疏螺旋体导致神经系统感染。
神经莱姆病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一种蜱媒螺旋体病。此病是一种多系统受损害的综合征,除了出现皮肤慢性游走红斑(ECM)、心脏损害、关节炎症外,还可以出现复杂的神经系统症状。
其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病机制目前倾向于免疫学说和血管源性学说。临床一般分三期:一期是于蜱咬后出现特征性、皮肤慢性游走性红斑;二期为心脏与神经系统症状;三期为关节炎症。
A.病人
B.鼠类
C.带菌者
D.家禽
E.鸟类
⑶ 下列哪项不是莱姆病的传播途径
A.输血传播
B.垂直传播
C.蜱叮咬传播
D.蚊、蝇叮咬传播
E.呼吸道传播
陕西省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4 统计 学处理
率 的 比较采用 X 检验 。
结 果
l 不 同地 区人 群莱 姆病 B B血清抗 体 检测 : 在三 个 样 地共 检 测 人群 莱 姆病 B B血清 抗体 1 4人 份 , 9 阳 性 1 3人份 , 阳性率 7 5 , 表 1 .1 见 。 表 l 不 同地 区人群 莱姆病 B B血 清抗体检 测结果
陕 西 医学 杂 志 2 1 0 0年 3月 第 3 卷 第 3期 9
4
1
5
1
6
1
7
摘 要 目的 : 查 了解 莱姆 病在 陕 西省人 群 中 的 自然 感 染情 况 。方 法 : 调 间接 免 疫 荧光
(F 检 测方 法和 现场 流行病 学调查 。结果 : I A) 通过 血 清流行病 学调 查 , 实三 个调 查地 区人 群 中 证
均 有 莱姆病 的 自然感染 , 阳性 率分 别 为 8 3 ( / 1 ) 8 8 ( / 6 和 7 5 (/ 5 ; 业分 . 3 613 、. 8 33 ) .1 44 )职
> 0. 5 0
年 以上 ) 的林业工 人和 山区农 民的上臂肘 静脉血 液 ; 试 剂 : B抗原 片 由中国疾病控 制 中心提供 。羊抗人荧 光 B
2 不 同职业 人群 莱姆 病 B B血 清抗 体检测 : 对不
第 二抗体 购 自上海 沪峰生物 技术公 司 ; 荧光 显微镜 ( 日
本) 由兰州 军区疾病 预防控 制 中心 提供 。
布 是 以林 业工人 居首位 ( 阳性 率 1 . ) 山 区农 民 次之 ( 06 , 阳性 率 6 5 ) 林 业机 关干 部居 第三 .7 , 位( 阳性率 4 0/ , . ) 林场 家属和 山 区教 师本 次未检 出阳性 结果 ; 9 6 年龄 与性 别分布 是 以青壮年 男性 人群 自然感染 率较 高。结论 : 实陕 西省部分 林 区和 山 区人群 中有 莱姆 病存在 及其 自然感 染 , 证 为
莱姆病防治专家共识
中特异性莱姆病抗体常呈阳性
2.慢性萎缩性肢皮炎ACA)
流行病学
有时伴有发热、轻微全身症状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可持续1~4周,少数病人可持续数月
二、播散感染期 伯氏疏螺旋体进入体内2~4周后通过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到其他部位 在此期中可在血液内发现大量螺旋体,此外在心肌、视网膜、肌肉、骨骼、滑液、脾脏、 肝脏、脑膜及脑标本内也有少量发现 播散性感染期常见临床表现有流感样症状,如发热、畏寒、衰弱、肌肉关节痛、头痛、头 晕、恶心、呕吐等 并可出现全身多发性红斑、面神经麻痹、脑膜脑炎、神经根炎、心脏病、脊髓炎等症状
流行病学
莱姆病引起的心脏传导异常及心肌功能病变应与原发性窦房结、房室结及传导束的退行性变和动脉粥样 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引起的心脏病变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肌病变相鉴别 4.关节炎 莱姆病引起的慢性关节炎应与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等相鉴别 治疗 一、药物治疗 莱姆病的早期诊断和正确的抗生素治疗可以有效预防晚期莱姆病的发生。表1介绍了不同药物使用方法 表2介绍了莱姆病不同阶段及不同合并症药物及疗程选择 二、支持治疗 对于伴有发热、皮肤疼痛患者可以应用解热镇痛类药物
二、传播媒介 莱姆病螺旋体主要是通过蜱叮咬而传染人和动物。此外莱姆病还存在非媒介的传播方式, 包括接触传播、经输血传播和垂直传播 莱姆病的病原体伯氏疏螺旋体主要传播媒介是蜱,特别是硬蜱在自然界野生动物间主要经 蜱叮咬吸血过程中传播循环 三、宿主动物
流行病学
莱姆病病原体的宿主动物较多,包括鼠、兔、蜥蜴、麝、狼、鸟类等野生脊椎动物以及犬 、马、牛等家畜 病原学 一、分类和基因组特征 伯氏疏螺旋体属于原核生物界螺旋体目螺旋体科疏螺旋体属, 是一种单细胞疏松盘绕的左旋螺旋体,长5~25 μm,宽0.2~0.5μm,运动形式有旋转、扭曲、抖动 等。细胞结构由表层、外膜、鞭毛和原生质柱4部分 构成。表层由碳水化合物成分组成。外膜由脂蛋白 微粒组成,还有具有抗原性的外膜蛋白OspA、Os-
莱姆病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病原
伯氏疏螺旋体是一种单细胞疏松盘绕的左 旋螺旋体,微嗜氧,革兰氏阴性菌。潮湿、 低温下抵抗力强,对消毒剂敏感。在微需 氧条件下,30~34℃在BSK-Ⅱ培养基中 生长良好,生长缓慢,一般需2~5周才可 在暗视野显微镜下查到。经10~15代培养 后可丧失致病性。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皮肤病变:常为首发症状,特征性表现为慢
性游走性红斑。一般出现在蜱叮咬后3~32天, 好发于躯干、大腿、腹股沟,腋下等处。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播散期的表现 :出现于最初感染后的数周至 数月之后,疏螺旋体通过血液传播至多个器 官,引起多种症状和体征。 皮肤病变 关节病变 神经系统病变 心脏病变 眼部病变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北大医学院统计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临床症状
牛莱姆病:发热,沉郁,身体无力, 跛行,关节肿胀疼痛。病初轻度腹泻, 继而出现水样腹泻。奶牛产奶量减少, 怀孕早期母牛可发生流产。 有些病牛出现心肌炎、肾炎和肺炎等 临床症状。病牛体液和组织脏器能检 出病菌。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对一期病人,首选四环素,成人250mg/次,
一日四次。亦可用青毒素或红霉素治疗。 对二、三期病人,可采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 成人静脉滴注青霉素G2000万单位,每日一次, 连用10天,或氨苄青霉素G240万单位,每周 一次肌注,用药3周。亦可用头孢三嗪1~2g/ 天,疗程2周。对有心脏损害者,可加用糖皮 质激素治疗。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步骤12
群 地 区
25 20 15
时 间
Age Group
评
估
信
息
病原?
来源?
传播?
点源传播
25
流行曲线
20 15 10 5 0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持续性同源传播
20 15 10 5 0
1 4 7 10 13 16 19
20 15 10 5 0
多波-人传人或新暴发
1
3
5
7
9
11
13
15
发生的事件 传染病暴发 疾病流行 食品中毒 职业中毒 伤害 疫苗和药物不良反应 生物恐怖 灾害 社会动乱的相关公共卫生问题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重点内容
回顾暴发流行聚集的定义 开展暴发调查原因 暴发调查基本步骤
什么是暴发或流行?
流行: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散发)
发病率水平。
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
建立病例定义
病例定义包括四项因素
患者的时间、地点、人间分布特征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信息
病例定义的应用原则
简单、易用、客观
分层次
疑似病例、可能病例(临床
早期-“宽松”敏感性高-发现更多的病例-控制 中期-严格、特异性高-病因研究 后期-监测病例定义-监测的目的
经典调查暴发的10个步骤
准备开展现场调查 证实暴发存在 (聚集、散发、暴发) 验证诊断(疾病的临床特点) 制定病例定义,病例搜索计数,采访病例 确定人、地点和时间特征(描述性流行病学) 提出假设 检验和验证假说(分析性流行病学) 再推敲,修正和再检验假说 实施控制措施 交流调查结果
陕西省部分林区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54 R 1 文 献 标识 码 : B
莱 姆 病 ( y i ae 是 由 伯 氏 疏 螺 旋 体 L me ds s ) e ( orl u g of r B ) 染 引 起 的 一 种 蜱 媒 B rei b r d r ei, b 感 a
性 率 8 3 ) 2 ~ 3 、 1 5 . 3 , l 0 4 ~ 0和 5 ~ 6 l 0三 个 年 龄
滴于抗 原 片孔 , 7 3 源自孵 育 4 ri 。P S中 冲 洗 2次 5 n a B
后 置 于蒸 馏 水 中 静 置 l n 用 吹 风 机 吹 干 抗 原 片 mi。
组 居 第 3位 ( 性 率 分 别 为 3 8 、 . 3 和 阳 .4 4 8 3 5 )其 余两 个年 龄组 未检 出 阳性 ( 3 。 .7 , 表 )
2 结 果
男性 人 群检 测 1 1 , 1 份 阳性 9人 份 , 阳性 率 8 1 , .O
女性 人 群检 测 8 3份 , 阳性 4人 份 , 阳性 率 4 8 , .4
男性 高 于女性 , 统 计学 处 理 ( 经 P< 0 0 ) 两 者 有 显 .5, 著性 差异 。
作 者 单 位 : . 放 军 第 3 3医 院 中 心 实 验 室 , 安 7 0 5 1解 2 西 l0 4 2 兰 州 军 区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心 , 州 7 0 2 . 兰 300
提 供 。羊抗人 荧光 第二 抗体 购 自上海 沪峰 生物技 术
公 司 ; 光显微 镜 ( 荧 日本 ) 兰 州 军 区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由 中心提供 。
) 检 验 : P< O0 [ 。 .5
莱姆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研究
莱姆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研究
米金学;王春生;万康林;杨红;冯忠彬;罗继;张国芳;刘成春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工程学》
【年(卷),期】2002()1
【摘要】莱姆病是以啮齿动物为主,以蜱为媒介的自然疫源地人畜共患疾病,吉林省存在疫源地.为了解松原、白城市的情况于2000~2001年对上述两市进行了人群、动物、媒介蜱的流行病学、血清学调查和实验室培养,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41-47)
【关键词】莱姆病;实验室;动物;疾病;螺旋体病;鼠类;查干湖;流行病学;媒介蜱;松原;
白城市;血清学
【作者】米金学;王春生;万康林;杨红;冯忠彬;罗继;张国芳;刘成春
【作者单位】吉林省前郭县卫生防疫站;吉林省卫生监测检验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
学院流行病研究所;白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省洮南市卫生防疫站;吉林省乾安县卫生防疫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
【相关文献】
1.阿勒泰地区莱姆病螺旋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J], 张继军;刘增加;张芳;宫
占威;刘寒
2.陕西省部分林区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J], 李志清;宫占威;费晋秀;石胜
刚;刘涛;冯晓妍;杨广
3.陕西省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J], 李志清;宫占威;费晋秀;石胜刚;刘涛;冯晓妍;杨广
4.野外军事行动中莱姆病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研究 [J], 杨新民;陈芦斌;王晓坤;刘增加;李书明;夏春雷;何存胜
5.广西莱姆病调查研究Ⅰ.457份林场职工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报告 [J], 赖初麟;方锦嵩;曾竣;李裕利;郑启秋;张云书;冼国华;王树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莱姆心肌炎168例临床分析
莱姆心肌炎168例临床分析
孙洪华;王淑芳;高平;淳于家龙
【期刊名称】《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7(018)002
【摘要】我院自1985年1月至1996年5月间收治的790例莱姆病患者中,经临床、心电及血清学检查证实为莱姆病性心肌炎168例,临床分析如下:
【总页数】2页(P25-26)
【作者】孙洪华;王淑芳;高平;淳于家龙
【作者单位】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内科,157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4
【相关文献】
1.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的莱姆病17例临床分析 [J], 陆敬民
2.神经系统莱姆病9例临床分析 [J], 张君铨;黄以胜;潘亮
3.莱姆病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J], 闫素琴;郝少峰;刘瑞春;董梅
4.莱姆病的临床分析(附11例报告) [J], 齐月;王峰
5.黄芪注射液治疗莱姆病性心肌炎56例观察 [J], 孙洪华;杨喜魁;明玉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南省郴州地区莱姆病调查
湖南省郴州地区莱姆病调查
刘庆武;李俊华;张立新;万康林;杨烈;陶学永;徐青松
【期刊名称】《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年(卷),期】1997(8)2
【摘要】调查郴州地区莱姆病分布情况。
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于1991年在地处湘粤交界的南岭山区宜章县莽山林场设点凋查。
结果:共查林区人群257人,血清抗莱姆病螺旋体抗体(IgG)阳性者16人,阳性率为6.23%。
对16例个案调查,有明确蜱叮咬史者6例,占37.5%;并发现典型游走性红斑病例3例。
结论:南岭山区可能是莱姆病疫区,人群中有莱姆病的发生和流行。
【总页数】2页(P125-126)
【关键词】莱姆病;调查;湖南
【作者】刘庆武;李俊华;张立新;万康林;杨烈;陶学永;徐青松
【作者单位】湖南省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省卫生防疫站;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4.01
【相关文献】
1.郴州地区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J], 刘庆武;张立新;李俊华;万康林;杨烈;陶学永;徐青松
2.关于湖南省郴州、常德地区农村社队卫生组织改革情况的调查 [J], 王健
3.国务院关于同意湖南省撤销郴州地区设立地级郴州市的批复 [J],
4.湖南省怀化地区莱姆病的调查与研究 [J], 王子敏;万康林;邱勤;米庆秀;张哲夫;梅传安;吴凤英;余志荣
5.驻莱姆病高发地区某部莱姆病流行病学调查 [J], 吕天增;冯方波;张建武;谢明;周国萍;唐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莱姆病6例报告
莱姆病6例报告
王瑞
【期刊名称】《宁夏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0(022)004
【摘要】探讨6例莱姆病的临床诊治情况,了解流行病学史,有林区生活史,关节疼痛、肿胀、变形,除风湿、类风湿外,须警惕莱姆病,应及早送检血清抗-BB抗体.治疗方面,首选大剂量青霉素,疗效显著,但疗程长.预后是否存在复发或再感染,临床需进一步追踪、观察.
【总页数】2页(P243-244)
【作者】王瑞
【作者单位】甘肃省干部医疗保健院,甘肃,兰州,730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7
【相关文献】
1.莱姆病四例报告 [J], 林鸿
2.莱姆病神经系统损害附2例报告 [J], 金涛;邓晖;于雪凡;陆璐;孙莉
3.莱姆病早期出现二期损伤病例报告及分析2例 [J], 陈若雷
4.陕西省发现莱姆病14例报告 [J], 李志清; 刘增加; 郭宏林; 宫占威; 刘涛
5.广西莱姆病调查研究Ⅰ.457份林场职工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报告 [J], 赖初麟;方锦嵩;曾竣;李裕利;郑启秋;张云书;冼国华;王树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莱姆病地理分布的初步调查
我国莱姆病地理分布的初步调查
张启恩;朱羽凡;张泮河;吴晓明;杜勇
【期刊名称】《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3(11)3
【摘要】1688~1990年对我国9省26个地区进行了莱姆病地理分布调查.先后从黑龙江省海林、苇河;新疆新源、玛那斯;吉林省珲春、抚松;内蒙古自治区莫尔道嘎采集的全沟硬蜱中分离出伯氏疏螺旋体.从黑龙江省苇河和新疆新源捕捉的棕背(鼠乎)、黑线姬鼠、普通田鼠和小林姬鼠也分离出伯氏疏螺旋体.调查地区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较高.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莱姆病地理分布可能比较广泛.
【总页数】3页(P206-208)
【关键词】莱姆病;地理分布;调查
【作者】张启恩;朱羽凡;张泮河;吴晓明;杜勇
【作者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4
【相关文献】
1.我国莱姆病螺旋体生物媒介的初步调查 [J], 张哲夫;窦桂兰
2.贵州莱姆病流行病学研究——黎平县大稼林场及林区莱姆病感染情况初步调查[J], 翁超然
3.我国天津地区莱姆病螺旋体宿主动物的初步调查 [J], 郝琴;刘义;耿震;陈继永;侯
学霞;宋春英;陈建;丁健青;于风泰;贾艳盒;赵志武;万康林
4.新疆莱姆病的地理分布及流行情况调查 [J], 谢杏初;刘惠君
5.广西莱姆病调查研究Ⅰ.457份林场职工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报告 [J], 赖初麟;方锦嵩;曾竣;李裕利;郑启秋;张云书;冼国华;王树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莱姆病的隐性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莱姆病的隐性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李泽文;王剑波;袁焕英;田春艳
【期刊名称】《医学动物防制》
【年(卷),期】2003(19)12
【摘要】目的:为探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莱姆病疫区人群自然感染强度,我们于1999年至2001年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调查了四个林业局,五个林场及牙克石市。
结果:血清抗体效价≥1:128为阳性,经检测1078份血清,阳性120份,感染率为
11.13%,不同年龄组的感染率无显著差别。
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人感染均有显著性差别。
林区人群对该病普遍易感,学生、林业工人是高危人群,感染率为24.00%、13.27%。
本次调查给莱母的进一步研究与有效防治提供了重要线索和科学依据。
【总页数】2页(P758-759)
【关键词】莱姆病;隐性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李泽文;王剑波;袁焕英;田春艳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中心卫生防疫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4
【相关文献】
1.徐州市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J], 杨晋川;魏云凤
2.北京市密云县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J], 陈永亮;杨育松;贾丽丽;耿利彬;王娅琼;郑钫华
3.云南省某大学新生中莱姆病和恙虫病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J], 李静;童淑芬;杨志芬;何瑞云;崔宇晖;朱自伟;柳爱华;宝福凯;
4.广西莱姆病调查研究Ⅰ.457份林场职工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报告 [J], 赖初麟;方锦嵩;曾竣;李裕利;郑启秋;张云书;冼国华;王树声
5.青海省同德县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J], 姜双应;易虎;巩天祥;杨维成;李红;贾月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两例莱姆病患者血液中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
从两例莱姆病患者血液中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
贾文春;万康林;张淑琴;张哲夫;宋鸿章;张晓杰;木井文;张金声
【期刊名称】《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年(卷),期】1996(7)2
【摘要】1995年7月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小兴安岭林区,从两例莱姆病患者的血液中分离到两株疏螺旋体(Y95-3,Y95-6)。
经形态、运动方式、兔抗B31多克隆抗体、种和属单克隆试验等鉴定,确认为莱姆病螺旋体。
在小兴安岭林区病人体内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属首次报告。
【总页数】2页(P125-126)
【关键词】莱姆病;莱姆病螺旋体;血液
【作者】贾文春;万康林;张淑琴;张哲夫;宋鸿章;张晓杰;木井文;张金声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伊春市卫生防疫站,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4.03;R377
【相关文献】
1.江苏省首次从竭家鼠中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 [J], 肖国玲;张哲夫
2.从野兔体内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 [J], 王子敏;张哲夫
3.从四川省面神经麻痹病人血液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 [J], 张哲夫;万康林;李优良;郝霁光;夏先忠;胡兴文;张金声;侯学霞
4.从粤东丰溪自然保护区台湾角血蜱体内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 [J], 郭衍;万康林;许世锷;张哲夫;潘林祥;谢霖崇;罗敬平
5.从粤东丰溪自然保护区白腹巨鼠和褐家鼠体内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 [J], 万康林;郭衍;许世锷;张哲夫;潘林祥;谢林崇;罗敬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种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为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本次共调查10152人, 其中男性6437人, 女性3715人; 干部 1057 人, 工 人 9095 人。共 查 出 三 类 疾 病 471 人, 患 病 率 为 4614‰, 其 中 以 心 血 管 病 患 者 最 多, 共 247 人, 占 患 病 者 的 5214% , 患 病 率 为 2413‰, 脑 血 管 病 159 人, 占 患 病 者 的 3318% , 患病率为1517‰, 各类肿瘤65人, 占患病者的1318% , 患病率为614‰。 211 不同单位的患病情况
3 讨 论
好, 工人劳动强度较小。这些可能是影响脑血管和肿瘤患病率 的主要因素。电厂的心血管病明显高于山耐、山机, 可能与生
近年来, 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 死亡率已明显降低, 如淄 活条件优于两厂, 劳动强度低于两厂而造成的。因此, 改善生
·50·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1 对象与方法
111 对象 从按W HO 标准确认的 型糖尿病 (N IDDM ) 患者中筛选
出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80例: ①病情稳定, 无急性代谢紊乱及 感染, 无肝肾功能损害; ②常规尿蛋白定性阴性, U A ER 在20 ~ 200ug m in, 符合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80例患者中 男38例, 女42例, 年龄45~ 70岁, 病程半年~ 20年, 合并高血压 (B P > 140 90mm H g) 43例。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40
数理医药学杂志
1998 年第 11 卷第 1 期
三种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莱姆病的临床研究
3.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先兆症的临床研究 [J], 林建华
4.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先兆症的临床研究 [J], 姚健;姚雪娜;王培
5.临床状态医学理念指导下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障碍的临床研究 [J], 李薇;柯金菊;蔡浩斌;虢周科
【总页数】2页(P236-237)
【关皖北;刘汉胜;刘庆武;钟录英
【作者单位】湘南学院基础医学部药理教研室;湘南学院临床系;湘南学院预防医学系;宜章县莽山乡医院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艾滋病的临床治疗研究——中西医结合艾滋病的临床治疗研究 [J],
中西医结合治疗莱姆病的临床研究
黄煌;郭皖北;刘汉胜;刘庆武;钟录英
【期刊名称】《实用预防医学》
【年(卷),期】2005(12)2
【摘 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莱姆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确诊的莱姆病患者3 9例,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组2 1例在抗生素的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方剂(白虎汤加减) ,西医对照组18例单纯使用抗生素,疗程2 1d。 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优于西医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 .0 1) ,其症状消失时间也明显短于西医对照组(P <0 .0 0 1)。 结论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莱姆病较好的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莽 山林区莱姆病血清抗 体阳性 患者 ,进行 莱姆病心肌损伤的诊 断和流行病 学调查。结果
患者 7 2例 ,患病率为 6 4 ,男女莱姆病 患病率分别为 6 2 .% . %和 6 7 ,男女患病 率间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 0 0 ) .% P> .5 。 不 同年龄组居 民莱姆病的感染率 比较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0 0 ) P< . 1 。莱姆病 心肌损伤 患者 1 4例 ,发 生率为 1 .% , 94 其 中男女 心 肌 损 伤 比 为 3 1 各年 龄 纽 莱姆 病 患 者 心 肌 损 伤 发 生率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义 ( 0 0 ) :。 P> .5 。心 肌 损 伤 出
p rom t d a n s sa d e i e oo ia n e t a in Re u t I 0 r s e t o e f r s rg o ef r i ig o e n pd milg c li v si t . s g o s ls n 1 2 e i n s ft o e t e in,t e e w r 2 p t n s 1 d h h r e e 7 ai t e wi y i a e . a c u t g fr . % . T e ew s o in f a t i ee c np e ae c fL me d s a eb t e n ma e n h t L me ds s s e c o ni 4 n o6 h r a ts i c n f rn ei r v l n e o y ie s ew e lsa d n g i df
现于红斑后 2 中位数) 1d( ,以房室传 导阻滞常见。结论 莱姆病 患者心肌损伤发 生于早期 ,心肌损 伤有性别差异 ,损
伤 类型 以传 导 系统 功 能 障碍 为 主 。
【 关键 词】 菜姆病 ;心肌损伤 ;流行病学研 究 【 中图分类号 】R54 【 1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0 9 7 (00 3— 9 4— 2 0 7— 5 2 2 1 )0 0 8 0
i mmou r cn e nioy(F m t f oe ec t d IA)w s sdt sFe y em oada i uypt ns nH nnMaghnF rs R go ,t l s a b a ue o ceuL m ycriln r ae ti u a n sa oet ei j i n o
fm ls(. % ,67 ,rset e ,P >00 ) hr a s n i n d f ec nL m net nbtendf r t g ea e 62 .% epci l vy .5 .T e w s i ic t ie nei y eif i ew e iee e e g fa fr co na gop P< . 1 . Lm ycrici uyw snt aet,acut gf 9 4 ,tert f ae tfm ls a r s( 0 O ) y em oada jr a o di 1 pt ns coni r . % h aoo lso e a s u n e n4 i no 1 i m ew 3 .N gicn d eec a o di m oada jr ic ec e enal g ru s( 0 0 ) :1 os f at i rnew s t ycric n y ni ne t e lae op P> .5 .Mycrie n r i i f n ne n iu d bw g oa a j y d iu apae ndy 1( d n f r rte a ot o m ny i toe tcl lc. C n ls n Mycri jr O- perdo as 2 mei )at hm ,m s cm ol wt a ivnr ua bok o c i a ee y h r i r uo oa a i u e d cn y cr a e l s g f y ed es ,wt e drd f ec .T ei u p a l od co ytm ds nt n us t a y t eo L m i ae i gn e ie ne h jr t ei m i ycnu tnss yf co . r a s h fr ny y s n i e u i
・
98 ・ 4
・
调 查研 究 ・
湘南 莽 山林 区莱 姆病 心 肌 损伤 的流 行 病 学 调 查
方会龙 ,王俊 杰 ,黄 煌 ,段 小毛
【 摘要 】 目的 探 讨莱姆病心肌损伤流行病 学特 点。方 法 采用 间接免 疫 荧光抗体 试验 (F IA)初 步 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湘南
110名林 区居 民中,莱姆病 2
lg o ,W N u f ,HU NGH ag,e a.Xa g a o ee i hu4 30 ,C ia n A GJn- e i A un t 1 in nnC lg ,Bn o 2 0 0 hn l z
【 btat A s c】 Obet e T xl eeie i oi c aat i i f y ada o pi t n.Meh d Id et r jc v oepo pdmo g hrce sc o Lmecriccm lai s i r l c rts c o tos n i c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