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道路选择与通货膨胀治理研究

合集下载

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它就像是一只无形的手,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手中的钱变得不再那么“值钱”。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通货膨胀?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它呢?通货膨胀,简单来说,就是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经济实际需要,导致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需求拉动是一个重要因素。

当经济增长迅速,人们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都大幅增加,超过了社会的供给能力,就会拉动物价上涨。

比如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投资过热等,都会导致对原材料、劳动力等的需求急剧上升,从而推动物价上扬。

其次,成本推动也不容忽视。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常见的原因之一。

随着工人工资的提高、福利的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随之上升,为了保持利润,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价格。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

如果石油、煤炭等能源价格或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会导致相关产品的成本增加,最终反映在物价上。

再者,货币供应量过多也是引发通货膨胀的关键。

当央行过度发行货币,或者银行信贷过度扩张,大量的货币涌入市场,而商品和服务的供应没有相应增加,就会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此外,外部输入因素也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波动、汇率变化等都会传导到国内,引发通货膨胀。

比如,国际油价的大幅上涨会导致国内运输成本增加,进而推动物价上升;汇率贬值会使得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带动国内同类商品价格的上涨。

面对通货膨胀,我们并非束手无策,而是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加以应对。

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来控制货币供应量。

提高利率可以增加借贷成本,抑制投资和消费,从而减少货币需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则可以减少银行的可贷资金,降低货币乘数,收缩货币供应量。

财政政策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政策来影响经济。

例如,增加税收可以减少居民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从而抑制消费和投资需求;减少政府支出可以降低社会总需求,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通货膨胀的影响和治理

通货膨胀的影响和治理

通货膨胀的影响和治理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多次通货膨胀,都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述,并提出一些应对通货膨胀的措施。

关键词:恶性通货膨胀,资源配置,热钱,外汇占款,汇率改革引言通货膨胀一般是由货币过度发行引起的,通货膨胀尤其是恶性通货膨胀一般会导致市场物价的过度扭曲以及该国货币的贬值,并导致整个市场运行的混乱。

通货膨胀不仅危害大,而且治理过程也很漫长。

下面将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和治理进行探讨。

通货膨胀的影响由于通货膨胀的程度、成因以及表现的不同而不同,以及由于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而有所不同。

一、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不仅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十分广泛,而且对社会政治的稳定都有影响。

通货膨胀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破坏经济秩序通货膨胀给经济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破坏正常的社会生产秩序,导致生产过程混乱,降低市场体系的效率,引发生产性投资减少,破坏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

通货膨胀的物价上涨,使物价无法表现出其真实价格,生产者也会被错误引导,进而盲目的生产。

由此出现国民经济结构混乱,生产消费比例不协调,经济无法持续健康的发展。

尤其是当通货膨胀发展成恶性通货膨胀时,不仅经济的系统性风险加大,资源的配置效率也会大大降低,甚至出现社会危机。

另外,通货膨胀还不利于工人的正常工作。

当通货膨胀明显时,工人就会以物价上涨为理由要求提高待遇、增加工资,严重者将会出现罢工、游行,若是工人的要求还是得不到满足,他们甚至会破坏生产工具,甚至引发大规模的抗议政府行动,引发社会危机。

(二)使资源配置产生扭曲效应通货膨胀将会使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生扭曲变化,引起资源配置效率降低。

第一,在中国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是矿产、能源等物质价格的上涨,以及土地、农产品价格的上涨。

这些产品的价格上涨将会引发其他产品乃至整个社会物价水平的上升,企业生产成本也会随之增加,进而又引起新的一轮物价上涨,以致恶性循环。

我国通货膨胀的历史研究及现实抉择

我国通货膨胀的历史研究及现实抉择
屡 创新 高 , 尤其 是 20 0 8年 2月 一 4月 , P C I已连 续 3 个 月保 持 在 8 以上 , 在 较 大 的通 胀 压 力 。20 % 存 08
18 95年, 因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信贷投放急剧扩
张和居 民 收 入 大 幅 提 高 , 国 通 货 膨 胀 开 始 加 剧 。 我
19 9 3—1 9 9 5年 ( 图 1 。 见 )
112元 , 比增长 1.% 。 由于 投 资过 热导 致 社会 4 同 72
总需求 过 旺, 资提高 导致成本 推动 型通货膨胀 , 工
18 95年我 国通货 膨胀 率 达到 9 。为此 , % 国家采 取 了
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 进行全面信贷检查 以控制信 贷规 模 , 强 物 价 管 理 直 接 进 行 行 政 干 预 。但 是 , 加
下 ,9 6年我 国财政货 币政 策又 由“ 转 “ ” 导 致 18 紧” 松 ,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 随后 出现抢购风潮 , 造成我 国
通货膨 胀不 断恶 化 。18 97年 一18 我 国通货 膨 胀 99年 率分别 是 7 、 % 和 1% 。这 次通 货膨 胀 可 以看 做 % 1 9 8 是 18 95年通 货 膨 胀 的延 续 和 加 深。 为此 ,99年 政 18 府提 出 了“ 治理 整顿 ” 的方针 , 财政 与货 币政策 的 实行 “ 双紧 ” 配合 , 少 固定 资 产投 资 和银 行 信贷 的投放 , 减 结 果通货 膨胀 率迅速 回落 , 9 仅为 3 。 1 0年 9 %
19 9 3年 一19 9 5年 , 国 出现 了 房地 产 热 、 发 我 开
口导致外贸赤字, 外汇储备迅速降低 , 17 年的 8 从 99 亿美元 降到 18 90年的负 1 3亿美元 , 政府通过对外

试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相关治理对策

试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相关治理对策

试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相关治理对策通货膨胀的原因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emand-pull inflation)主要观点是以需求过度解释通货膨胀,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价格水平持续上升。

这种通货膨胀表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对价格水平产生拉上作用的过度需求有两个方面:实际因素和货币因素。

实际因素包括过度的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等,其中主要是过度投资。

货币因素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度导致总需求过剩。

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cost-push inflation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指对社会商品和劳务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因生产成本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成本提高的原因基本有两个:一是工资增长率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二是一些垄断企业为了获得垄断利润,经常大幅度地提高垄断产品的价格三、结构型通货膨胀(structural inflation )基本观点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部门结构的某些特点,当一些产业和部门在需求方面和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往往会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看齐的过程而影响到其他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这种结构型通货膨胀可分为三种情况:1. 需求转移型2. 部门差异型3. 外部输入型1.需求转移型。

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某个部门的一部分需求转移至其他部门,而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却不能及时转移,这时需求增加的部门的工资和产品价格就会上涨,而需求减少的部门的产品价格却未必相应下降,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升。

2.部门差异型。

英国经济学家萨尔沃用部门间的差异来解释结构型通货膨胀。

一般来说,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服务业部门,但两大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速度却大体相同,而且这种增长速度是由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决定的,结果造成服务业部门货币工资的增长速度超过其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这种部门间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差异和货币工资的一致增长,形成服务业部门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从而成为价格水平上涨的压力。

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方法

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方法

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方法一、引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水平上升的现象。

通货膨胀对于经济发展有着不良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本文将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详细介绍通货膨胀的治理方法。

二、货币政策1.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必须按照规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纳的一部分存款,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有效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从而控制货币供应量。

2. 调整利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市场上的资金流动性和投资行为,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水平。

当利率上升时,借贷成本增加,投资需求下降,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亦然。

3. 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卖国债等证券来影响市场上的资金流动性和利率水平。

当中央银行购买国债时,会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货币供应量增加;反之亦然。

三、财政政策1. 控制财政支出通过控制财政支出来减少政府对市场的需求,从而减少货币供应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提高税收等方式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2. 债务管理债务管理是指通过调整国家债务的规模和结构来影响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

当国家债务过高时,会增加通货膨胀风险,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管理。

四、产业政策1. 加强监管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可以遏制不合理价格上涨和垄断行为,从而减缓通货膨胀压力。

2. 扩大产能扩大产能可以增加物品供应量,从而缓解物价上涨压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

3. 调整消费结构调整消费结构可以引导消费者更多地购买必需品和服务,减少对非必需品的消费需求,从而降低物价水平。

五、总结通货膨胀治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都可以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因此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行治理。

在实践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通货膨胀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如降低人民的购买力、增加生活成本、削弱金融体系稳定等。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来治理通货膨胀。

本文将重点探讨以下几个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一、货币政策调控货币政策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央行通过调整利率、加强对信贷投放的管理和控制等方式来影响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通货膨胀水平。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来抑制过度的货币供应,降低通货膨胀预期,降低人们的消费欲望。

此外,央行还可以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信贷配额等措施,限制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从而控制货币供应量,达到稳定通胀的目的。

二、财政政策调控财政政策也是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增加政府支出等方式来影响经济运行,从而控制通货膨胀。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税收,减少人们的可支配收入,降低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进而抑制通货膨胀。

此外,政府还可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的投入,提高生产能力,增加供给,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三、结构性改革结构性改革是治理通货膨胀的长期措施。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改革市场体制、提高劳动力素质等方式,可以增加生产效率,提高供给质量,从而抑制通货膨胀的发生。

例如,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供给;加强对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防止价格虚高等。

四、加强监管和执法加强监管和执法对治理通货膨胀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秩序,防止价格恶意炒作和市场垄断。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通货膨胀迹象,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遏制。

五、跨国合作和政策协调治理通货膨胀是国际性的问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形成合力。

各国应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共同探讨、制定各自的通货紧缩政策,避免货币竞争和汇率波动对全球经济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大全五篇)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大全五篇)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大全五篇)第一篇: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11、通货膨胀的成因、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以及治理对策?1)、通货膨胀的成因:1、需求拉上说:这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以至于“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多的商品”而引起的。

或者说,因为社会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了按现价可得到的供给,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2、成本推进说: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总供给方面生产成本上升所引起的。

3、供求混合推进说: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作用下所引起的。

4、“结构型”通货膨胀说:该理论认为即使整个经济生活中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平衡状态,但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变动,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也会发生。

5、通货膨胀预期说:该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如果人们普遍预期一年后的价格将高于现在价格,就会在出售和购买商品是把预期价格上涨的因素考虑进去,从而引起现行价格水平提高,直至其达到预期价格以上。

2)、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1、强制储蓄效应2、收入分配效应3、资产结构效应4、产出效应3)、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1、需求管理政策,包括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削减政府支出;限制公共事业投资和公共福利支出和增加赋税。

紧缩性货币政策既控制货币供应量,缓减货币的增长速度,遏制总需求的急剧膨胀。

2、收入政策,具体政策包括指导性为主的限制;以税收为手段的限制;强制性限制。

3、收入指数化政策,又称指数联动政策,是指在货币性契约中订立物价指数条款,使工资、利息,各种债券收益以及货币收入按照物价水平的变动进行调整。

第二篇:2011我国当前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分析浅谈我国当前通货膨胀成因及治理对策建议摘要:作者结合目前国际、国内主要工业品和农产品价格上涨趁势,对我国目前通货膨胀形成原因进行了浅析,并提出了如何进行通货膨胀治理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今年召开的两会中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2011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我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关联性分析

我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关联性分析

我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关联性分析内容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经济获得了惊人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但是,在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那么,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怎样的?本文以我国1978-2012年的经济数据为依据,结合相关宏观经济理论,借助计量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一个非线性三次回归模型,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最终,说明在我国历年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较显著的相关性,并据此提出一些较为可行的建议或方法。

关键词: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相关性计量经济分析前言在宏观经济理论中,宏观经济政策主要目标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经济持续均衡的增长。

物价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衡量。

物价稳定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由于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不良影响,它会使货币贬值,价格信号失真,造成国民经济的非正常发展。

而经济增长目标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产量和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

一国理想的经济状态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但是,经济持续增长与通货膨胀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宏观经济学中的悖论,即宏观理论中也认为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这两个目标在短期内同时实现是有矛盾的。

在探讨通货膨胀成因时,往往认为经济增长是以总需求扩张为前提的,总需求的扩张会引起总体物价水平的上涨,进而引起通货膨胀,即所谓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由此可见,经济增长目标和物价稳定目标往往是冲突的,经济增长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一旦达到或超过一定水平(如2.5%),政府就提高利率,这主要就是出于对经济过热而引起通货膨胀的担心。

这种反应其实隐含着经济增长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的观念。

然而,西方经济学也承认,经济增长并非一定会伴随着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原因除了总需求的拉动,也可以由成本推动等因素所引起。

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

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

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对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通货膨胀治理措施。

首先,货币政策是通货膨胀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降低货币供应量等手段来控制通货膨胀。

通过提高利率,央行可以减少流通货币数量,抑制通货膨胀。

此外,央行还可以通过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直接购买或出售国债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调控市场流动性,从而控制通货膨胀。

其次,财政政策也是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可以适时调整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来影响总需求,从而控制通货膨胀。

通过增加税收,政府可以减少市场上的可支配收入,抑制消费需求,降低通货膨胀压力。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减少支出来抑制通货膨胀。

通过降低政府开支,减少对物价的推动力,从而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第三,结构性改革也是有效治理通货膨胀的手段之一。

通过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供给,可以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

例如,加大对教育、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和创新能力,可以提高供给效率,降低通货膨胀压力。

此外,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效率,也有助于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第四,价格监管是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可以采取措施来监管价格,并防止价格过快上涨。

例如,建立健全的价格监管机制,严禁价格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防止物价过快上涨。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补贴和定价政策来调节市场价格,稳定物价水平。

最后,国际合作也是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通货膨胀不仅仅是国内经济问题,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合作对于治理通货膨胀尤为重要。

国际间可以加强货币政策协调,防范通货膨胀传导效应。

此外,国际间还可以共享经验,加强合作研究,共同探索有效治理通货膨胀的方法。

综上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多种多样,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

央行的货币政策、政府的财政政策、结构性改革、价格监管以及国际合作都可以有效地治理通货膨胀。

论通货膨胀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论通货膨胀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论通货膨胀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摘要】通货膨胀是当今大家耳熟能详的话题。

我国经济近年尽管获得快速增长但是由于外汇储量增多及人民币的大量投放给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冲击。

本文通过对通货膨胀理论及其形成原因的分析以及对我国当前经济影响的阐述得出中国现在的通货膨胀是成本推动型结构型的应该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提高百姓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来对付当今的通货膨胀。

【关键词】通货膨胀经济增长预期紧缩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原因、具体表现、及其分类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对于通货膨胀的定义各国经济学家众说纷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

经济学界对通货膨胀的定义大致可以分成两派“货币派”和“物价派”。

“货币派”强调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认为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时就发生了通货膨胀“物价派”又叫“成本推动论派”侧重通货膨胀造成的结果认为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性的普遍上升的过程。

主张各自观点的西方经济学家形成了各自的定义货币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定义“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变动直接影响国民生产总值。

所谓的货币现象是指实际经济是内在稳定的货币供给增长可以使它变得不稳定通货膨胀率完全由货币供给增长率决定而且只有在货币数量比产量增长得更快时才会发生”“无论何时何地的通货膨胀总是个货币现象”。

“物价派”主要以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为代表以价格上涨来对通货膨胀进行了定义。

通货膨胀意味着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状况。

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

二通货膨胀的原因纸币发行量过多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是造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1、直接原因一是外汇占款巨增导致基础货币投放过多汇率上升引起购汇、外资进入引起换汇、贸易顺差引起兑换等这些直接导致外汇占款巨增。

二是信贷货币激增导致市场流通货币过大。

经济增长需求导致投资信贷激增生活质量改善导致消费信贷增长。

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相关推荐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本文自编,如有纰漏,还望包涵)内容摘要:随着近年来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开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改革发展中,我国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而通货膨胀成为我国现阶段的重要问题之一。

伴随信贷、股市、房产市场的逐步升温,通货膨胀与资产泡沫成为当前的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如何治理好通货膨胀,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可能最大化满足人民生活水平,将决定我国现代化主义建设道路能否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通货膨胀汇率调整结构调整控制物价从2008年到2011年,我国的物价总水平逐渐慢慢上涨,通货膨胀开始成为我国生活中一个热点话题。

通货膨胀一般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全面上涨现象。

由于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通货膨胀不仅有受到来自国内的影响也有来自国外的影响。

美元贬值、黄金再创新高、油价上涨到高位,引发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预期。

从国内来看,天然气、自来水、汽柴油、电、食用油等基础性消费品已近开始悄声的酝酿涨价,有些已经涨价了。

物价持续攀升从国家统计局2010年统计公报了解到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2.2%,二季度上涨2.9%,三季度上涨3.5%,四季度上涨4.7%,全年平均比上年上涨3.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2%。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6%。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5%。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6%。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0.9%。

从中不难看出,大宗商品的涨势推动下农产品市场也持续升温,粮食、猪肉等纷纷渐长,让消费者感到通货膨胀已经越来越近。

这些消费品涨价而引起的经济学现象通货膨胀的成因:一、经济持续高增长是形成当前通货膨胀的主要内在因素我们按照过往30年我国经济增长与物价总水平数据所进行的计量分析剖明;在现有资本约束前提下,当经济增速为7.8%摆布时,物价总水平约为0;当经济增速为9%时,物价总水平约为3%;当经济增速加速约0.4个百分点,物价总水平则会上升1个百分点。

论述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论述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论述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通货膨胀是指一段时间内货币购买力普遍下降,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的原因复杂,包括需求拉动、成本推动、货币供应增加等多个因素。

治理通货膨胀涉及到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和结构性改革等多方面措施。

通货膨胀的原因:1.需求拉动:当需求增加超过经济能力时,企业会提高价格以满足需求,导致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推动企业成本增加,压力传导到产品价格上。

3.货币供应增加:当中央银行过度发行货币,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通货膨胀可能会加剧。

4.外部冲击:如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汇率波动等因素,可能对进口商品价格产生影响。

5.通货膨胀预期:如果人们普遍预期未来物价会上涨,他们可能提前购买商品,导致需求增加,进而推高物价。

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1.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控制货币供应量等手段来影响通货膨胀水平。

2.财政政策: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增加或减少公共支出来影响整体需求水平,从而对抗通货膨胀。

3.汇率管理:稳定汇率可以降低进口通货膨胀的风险,有助于抑制外部冲击。

4.结构性改革:通过改善市场竞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等手段,可以减缓通货膨胀的成本推动因素。

5.监管和市场竞争:通过加强市场监管、防范垄断行为,促进市场竞争,有助于控制价格上涨。

6.提高生产能力:投资于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等,提高经济的生产能力,有助于满足增长的需求而不引起通货膨胀。

需要注意的是,通货膨胀治理措施需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同时综合考虑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多方面因素。

宏观经济学论文通货膨胀相关范文6篇

宏观经济学论文通货膨胀相关范文6篇

宏观经济学论文通货膨胀相关范文6篇一、论文标题:宏观经济学视角下稳定通货膨胀的探讨通货膨胀是当前中国经济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如何稳定通货膨胀,保持经济发展的平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文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探讨通货膨胀的成因、对策及预测。

二、论文标题: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十分巨大,它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稳定。

本文将立足于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并就如何利用宏观经济学理论防范通货膨胀提出了解决方案。

三、论文标题: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货币政策是防范通货膨胀的最经常使用的途径之一,然而,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原理并不断然。

本文将立足于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影响原理,进而给出可行的对策。

四、论文标题:通货膨胀预警和预防通货膨胀预警和预防是防范通货膨胀极为有效的手段之一,需要对国民经济进行精准的预测与管理。

本文旨在探讨通货膨胀预警及预防的方法和技巧,并对预测通货膨胀的准确性作出评估。

五、论文标题:通货膨胀下居民消费动态在通货膨胀背景下,居民的消费行为表现令人关注。

本文将从居民消费行为出发,结合通货膨胀背景,探讨居民消费动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我国民间消费提供参考。

一、宏观经济学视角下稳定通货膨胀的探讨通货膨胀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难题之一,具有很高的痛点和难点。

本论文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通货膨胀问题的成因,对策及预测。

对于通货膨胀问题的成因,主要有需求型和成本型两种观点。

需求型主要是由货币过度发行引发,成本型主要是由经济生产成本上升导致。

对策方面,可以采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制定和实施。

货币政策可以采取固定汇率等方式,以稳定货币供应量;财政政策可以通过调节税收、减少浪费等方式减缓通货膨胀的影响。

预测通货膨胀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分析宏观经济现状,比如货币供给、人口、就业等情况;二是分析微观经济现状,比如企业利润、物价等数据,进而预测未来通货膨胀的走势。

浅论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及治理措施

浅论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及治理措施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

经济发展与通货膨胀如同孪生兄弟,经济发展越快,通货膨胀也越严重。

因此,为了探究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从成本因素、货币因素、需求拉动因素和外部输入因素四个因素与通货膨胀进行相关度分析,找出与通货膨胀相关的几个因素,从而相对应地提出治理措施[1]。

关键词:通货膨胀;形成因素;治理措施目录一、引言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运行所需的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价格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衡量通货膨胀的常用价格指数有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和GDP缩减指数,其中最为常用的是消费者价格指数。

通货膨胀的出现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注意和广泛争论,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新一轮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上。

理论上,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有三种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

我国的通货膨胀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需求拉动的原因,也有成本推动的原因,还有结构性原因[2]。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需求拉动因素主要来自于对于粮食和肉禽等的消费需求,以及外汇占款、投资泡沫、资产泡沫所导致的强劲货币需求[3]。

成本推动因素主要来自于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带动消费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促进物价水平总体走高。

价格的结构性上涨主要是国内猪肉和粮食等价格和国际粮食价格普遍上涨,带动国内食品价格上涨。

目前对于上述产生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的程度和重要性还不清楚,而不同类型通货膨胀的治理政策是不同的。

因此,有必要在归纳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定量分析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制定相应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

二、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形成的背景及原因(一)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形成的背景1、形成背景自纸币产生以来,通货膨胀就成为社会发展中反复出现的经济现象,表现为一段时期内物价总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谈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与治理措施

谈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与治理措施

谈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与治理措施日期:目录•通货膨胀概述•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通货膨胀治理措施•我国通货膨胀的治理实践•国际通货膨胀治理的借鉴•研究展望与政策建议通货膨胀概述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总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普遍上升的经济现象,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和财富缩水。

通货膨胀通常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来衡量,该指数反映了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

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的类型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由于生产成本上升而导致的物价上涨,例如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增加。

混合型通货膨胀由需求和成本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物价上涨。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由于总需求增加而导致的物价上涨,通常与经济增长过快、过度消费有关。

通货膨胀的原因经济增长过快、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政府赤字等导致货币供应增加,从而引起物价上涨。

货币供应过多成本上升供需失衡外部输入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进而传递到物价水平。

市场供求关系失衡,例如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上涨。

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汇率波动等外部因素可能引发国内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期间,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通常会上涨,这可能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生活成本增加。

物价波动通货膨胀可能导致物价出现不稳定的波动,影响市场秩序和消费者信心。

对物价的影响在通货膨胀期间,由于物价的上涨,人们的实际收入可能会下降,因为收入的增长速度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

实际收入下降通货膨胀可能会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公,因为低收入人群更容易受到物价上涨的影响,而高收入人群可能能够更好地抵御通货膨胀。

收入分配不公对收入的影响对就业的影响就业机会减少通货膨胀可能导致企业面临成本压力,减少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行业。

劳动力市场不稳定通货膨胀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出现不稳定因素,因为工人们可能会因为物价上涨而要求增加工资,这可能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成本压力。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增长放缓严重的通货膨胀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因为企业和消费者可能会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减少投资和消费。

2024年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思考

2024年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思考

2024年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思考通货膨胀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我们必须正视它,认真分析通货膨胀的表现、成因及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治理。

一、通货膨胀的表现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

所谓普遍,是指通货膨胀不是指某种或某类商品及劳务价格的上升,而是价格的总水平上升;所谓持续,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而不是价格水平的暂时上升或从长期下降中的偶然回升。

通货膨胀一般表现为: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货币不断贬值,同时,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也持续上升,购买力持续下降,货币价值降低,物价持续上涨。

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通货膨胀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点:需求拉上。

这是指因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社会总供给的增长幅度,导致商品和劳务供给不足、物价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类型,其特点:自发性、诱发性、支持性。

成本推进。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来自供给方面的通货膨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造成成本向上移动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度上涨;利润过度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输入型。

输入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国外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引起国内物价的持续上涨现象(汇率所致)。

输入型通货膨胀与开放型经济的联系甚为密切,开放的程度越高,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越容易实现。

根据输入品的不同,输入型通货膨胀可以划分为:第一,资源性输入型通货膨胀。

发生在世界性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借助于国际价格机制的传导,引起国内物价的上涨。

第二,货币性输入型通货膨胀。

因国际货币危机爆发,一方面,危机国货币大幅度贬值,以危机国货币标价的商品价格会大幅度上涨;另一方面,为了摆脱危机,维持汇率稳定,危机国会大量抛售外汇,由此引起外汇市场上外汇供求的严重失衡和汇价的暴跌,如此国际市场的大量外汇会进入国内,导致本币投放过多,物价上涨。

关于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问题

关于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问题

题。 本 文 正 是 要 深 入 探 究 次 贷 危 机 以来 , 我 国通 货 膨 胀 问题 的
产 生原 因, 为 当前 乃 至 未 来 我 国 防 范 通 货 膨 胀 风 险 、 管 理 通 货 膨 胀水 平 提 供借 鉴 。 次贷 危 机 后 我 国 的通 货 膨 胀 问题 , 既 有 外
1 通 货 膨 胀 成 因 的理 论 研 究
关 于 通 货 膨 胀 本 质 上 是 当一 个 经 济 中 的 大 多 数 商 品 和 劳
务 的价 格 连 续 在 一 段 时 间 内普 遍 上 涨 时 . 宏 观 经 济 学 就 称 这 个 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 关 于 通 货 膨 胀 的形 成 机 理 , 不 同 经 济 学 派 的 理 论 之 间 差 别 较大 , 主要包括需求拉动 、 成本推动 、 货币主义 、 结构 主义 、 理 性
技 经济 市 场
关 于 我 国通 货 膨 胀 的成 因及 其治 理 问题
聂 倩
f 河 南 大学经 济 学院 , 河 南 开封 4 7 5 0 0 0 )
摘 要 : 2 0 0 7年 以来 , 我 国经 历 了两 轮 通 货 膨 胀 , 给 我 国 经济 发 展 造 成 严 峻 挑 战 , 科 学 地 分 析 通 货 膨 胀 的产 生 原 因对 有 效 治 理 我 国通 货 膨 胀 意 义 重 大 。 本 文 先 从 理 论 层 面 对 我 国 通 货 膨 胀 成 因 进 行 分 析 ,在 理 论 分 析 的 基 础 上 ,本 文 重 点 通 过 V A R Z方法对 变 式的 G o r d o n三 角 模 型 进 行 实 证 研 究。 实 证 结 果 显 示 : 通胀预期对通胀水平的影响最强, 我 国 扩 张 性 的 财 政 政 策 和 较 宽 松 的 货 币政 策 是 导 致通 货 膨 胀 的 重 要原 因 , 外部 冲 击 虽 然 没有 内部 冲 击 影 响 程 度 大 、 但 同 样 不 容 忽视 。 根 据 理论 和 实 证 分 析 结 果 , 本 文 最 后 为 我 国 治 理 通 货膨 胀 提 出 相 应 的政 策建 议 。 关键词 : 通货膨胀; 内部 冲 击 ; 外部冲击; 通 胀预 期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下的通货膨胀问题研究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下的通货膨胀问题研究

国的 物 价 上涨 , 因此 。在 当前 的 经 济 形 势 下 通 货 膨 胀 问 题 成 结 合我 国的 经 济特 点 以及 通 货 膨 胀形 成 的原 因 以及 国外 治理 通 货 膨 胀 的 成 功经 验 .笔 者 认 为 可 以从 以下 几 个 方 面 来 加强 对 当前通 为一 大 焦 点 。
会也不断暴 露出各种体制 以及经济 结构 问题 :现 阶段的投资需 金 融 全球 化 的背 景 下 ,外 资 大 量 的 进入 ,大 量 的 金融 衍 生产 品跨
来 了我 国外 汇储备 量的加速增长 货 币流动性过剩导致信 贷扩 的 传 染 给 我 国 。
展并且 即使使 用存款学原理 。这些 问题的 出现无疑会 推动我 二 我国的通货膨胀 问题 的预 测以及 防范措 施 根据以上的分析 ,我 国存在物价上涨 的强有力的推动因素 .

当前我国经 济形势下物价上涨以至通货膨胀的推动因素 货 膨 胀 问 题 的 防 范 和 治 理 : 目前我 国 的经 济 体 系 中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逐步 完 善 ,但 是 在 经 1 实施 紧缩 性 的 财 政 政 策 和稳 健 的 货 币政 策

济转型的攻坚阶段 . 国经济体系 内也 产生了很 多推动物价上涨 我
目前 .我国应该调整当前的产业结构 .加大第一产业和第三
产 业 尤 其 是 其 中 的 弱势 的发 展 力度 .例 如农 业 以及 金 融 服 务 业 。 对 这 些 产 业 给于 适 当 的投 融 资 优 惠 政 策 以及 发 展 政 策 ,同时 .对
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增强汇率的弹性。
2 合 理 的 利 用 超 额 的 # Y储 备 IE , 针 对现 在 的 外 汇 储备 过 多 。我 国 为 了 降低 外 汇 储 备 的机 会 成 本 以及 减 小 外 汇储 备 币种 单 一 化 的 风 险 , 国应 不 断 的 探 索适 合 我 下 .利 用 超 额 的 外汇 储 备 进 行 实 物投 资 尤其 是 投 资 于 我 国 紧缺 的 资 源 例 如 石 油 .不 但 可 以保 持 这 部 分 外 汇 储 备 的价 值 .而且 可 以 国 的经 济 降 低 通 货 膨 胀 发 生 的可 能 性 。 3 进 行 产业 结 构 的调 整 .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与治理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与治理

083 中国价格改革研究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与治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零售物价水平显著上升已有四次㊂第一次,1980年上涨6%;第二次,1985年上涨8.8%;第三次,1988年和1989年分别上涨18.5%和17.8%;第四次,1993年㊁1994年和1995年分别上涨13.2%㊁21.7%和14.8%㊂对这四次零售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有人统称为通货膨胀㊂本人认为前两次不属于通货膨胀,那是由于价格体制改革和价格结构的调整而形成的价格水平上升,只有后两次才称得上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货币发行过多㊁商品相对不足而形成的㊂1995年我国处于通货膨胀的高峰之时,我曾经写道: 通货膨胀问题不仅是一种全球的现象,也是一种长期的历史现象㊂我国在今后几十年内,恐怕都难以根除通货膨胀问题㊂我们要有这样的长期准备㊁长期预期㊂当然,通货膨胀也是起伏的,可能是浮浮沉沉几十年㊂从这种情况出发,当通货膨胀暂时沉下去时,不要高枕无忧,要居安思危;当通货膨胀浮上来时,又不要惊慌失措,应沉着应对㊂一句话,我们要准备同通货膨胀问题作长期的不懈的斗争㊂”今天,通货膨胀又来到我们面前,怎么应对呢?要从认识它的新特点入手,找出对策㊂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出现过的几次通胀相比,这次通货膨胀有什么新特点?我觉得,似乎有这样几个:其一,全球性㊂这次通货膨胀不是中国特有的,也不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如印度㊁越南㊁俄罗斯㊁巴西㊁墨西哥等)独有的,即使美国㊁欧盟等发达国家也陷入通货膨胀的阴影之中㊂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通货膨胀㊂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不过是经济全球化 双刃剑”的再现,集中反映出经济全球化中积累的诸多问题㊂近二十年来,尤其进入21世纪之后,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多数国家已经深深地融入全球化之中㊂在这种环境中,既有输入型通货膨胀,也有输出型通货膨胀㊂对此,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㊃斯蒂格利茨最近指出: 既不应该让政治家和央行对输入型通货膨胀负责,也不应该在世界经济形势有利的时候将控制通货膨胀的功劳归于他们㊂”然而,经济学家对这个重要问题应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议㊂其二,全面性㊂这次通货膨胀不仅仅是粮食和石油大幅度涨价,而且是以这两种基础产品为中心的大多数商品同时全面涨价㊂事实表明,这既不是结构性的通货膨胀,又不是结构性的价格调整㊂其中既有实体产品的涨价,又有虚拟产品的涨价㊂目前我国面临粮价㊁油价㊁房价㊁股价㊁汇价五大价格问题,且纵横交错㊁异常复杂㊂像一团乱麻一样,剪不断,理还乱㊂其三,深源性㊂这次通胀形成的原因是极其深刻的㊂对于通胀的起源有众多学说㊂在西方,有垄断说㊁货币制度说㊁政府行为说㊁需求拉动说㊁成本推进说以及混成说等㊂在我国改革前,不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通胀㊂而改革开放后,逐渐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会出现通货膨胀,并探讨其根源,形成了一些除上述西方经济学界的那些学说外,还有所谓体制转轨说㊁结构变动说㊁人口众多说㊁低效益说等㊂现在看来,不论上述哪种学说,都有一定的道理㊂但是都不能说清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㊂通货膨胀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㊂所谓通胀不过是由于货币过多而引起的价格水平的全面大幅度持续上升㊂价格是商品与货币关系的指数㊂价格之所以上升不是由于货币太多,就是由于商品太少,或兼而有之,不外这三种类型㊂关键在于,对具体商品应作具体分析,并采取不同对策㊂应当指出,汇率是不同货币之间数量关系的指数㊂当前,处于霸主地位的美元在全球的过量发行及其大幅度贬值,已经形成美元泛滥,这必然成为推动全球通货膨胀的重要力量㊂这一点,在国际石油价格和粮食价格大幅度上升中看得十分清楚㊂美元贬值越快,石油和粮食价格上升越多㊂其四,补贴性㊂我国过去应对几次通货膨胀的对策往往是加快价格改革,尽量减少价格补贴,以理顺价格关系㊂这次不同,对于出现的许多价格问题,大多采用补贴的办法㊂如猪肉补贴㊁粮食补贴㊁石油补贴㊁交通补贴等㊂补贴当然有助于控制价格,减缓价格上升速度,缩小价格指数,183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与治理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发展道路选择与通货膨胀治理研究王爱俭等(天津财经学院 天津 300222)摘 要 经济道路的选择与引起通胀的原因有着直接关系。

中国经济在转轨时期既要防范通货膨胀,又要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本文在分析经济道路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及治理中国通货膨胀的对策。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经济发展 治理对策中图分类号 F061.3 文献标识码 AAbstract The choice of the economic road has direct relationship with the reason of the inflation.During the period of Chi na s economic transi tion,i t s both important to prevent the inflation and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On the basis of ana 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road and the inflation,this article advanc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China s inflation.Key Words Inflation Economic Develop ment Countermeasures通货膨胀作为纸币流通条件下的经济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

经济道路的选择与引起通胀的原因又有直接关系。

尽管对通胀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经作出了很多努力,但已有科研成果尚没有对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胀的生成机制进行系统地研究。

因此,本文将从经济发展道路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特别是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通货膨胀的经济原因、体制原因以及制度原因进行较全面的考察,在分析经济发展道路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基础上,探讨预防及治理中国通货膨胀的对策。

一、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评述经济发展问题早在古典学派以前就成为理论问题,但现代发展理论的一些基本思想是在亚当 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等古典学派经济学家的学说中诞生的。

从理论诞生至今,发展问题的内容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最基本的问题如 如何增加国民财富 、 协调国际经济关系 等仍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基本问题。

(一)现代经济发展理论概述1 经济发展阶段论科学划分经济发展历史过程的不同阶段,探明各阶段的经济特征是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是西方现代经济发展阶段论的集中代表。

罗斯托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可分为六个阶段:(1)传统社会;(2)为 起飞 创造条件阶段;(3) 起飞 阶段;(4)成熟阶段;(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其中最关键的是 起飞 阶段和 追求生活质量 阶段。

而关于在落后国家如何实现 起飞 ,则是罗斯托关注的焦点,也是发展中国家最关切的问题。

除罗斯托之外,其他的经济学家也提出了一些观点,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学者划分的发展阶段时期数未开发阶段发展阶段前期中期后期发达阶段李斯特5原始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时期赫尔西曼5出口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进口替代决定发展速度不平衡增长导致结构型膨胀打破 瓶颈 ,降低进口倾向低进口,经济增长率高钱纳里3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阶段发达经济阶段黄小祥4起步阶段加速阶段转型阶段成熟经济阶段2000年第7期第20卷(总125期)现代财经MODE RN FI NANCE&ECONOMICSNo.7,2000 Vol.20Gene ral No.125本文是天津 九五 社科重点项目 通货膨胀与经济道路选择 研究成果之一,项目主持人王爱俭,课题组成员:孙森、刘仲直、李诗白、孟昊、于兹志和郭红。

执笔人:王爱俭、孟昊、郭红。

(二)适合中国条件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国作为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正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西方的发展理论显然无法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这种复杂的发展背景要求必须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依据自己的经验,探索并提出具有一般性的发展规律和理论原理。

在研究对象与方法上必须考虑以下因素:一要充分考虑中国大国的经济特点;二是兼顾中国经济制度的特性;三是必须注重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协调关系;四要注意研究新技术发展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影响;五要注重研究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六要为发展经济学发展提供有力的传统文化依托。

此外,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还要解决好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问题:一是经济增长动因问题。

物质资本积累和制度变迁仍然是经济发展的可观动因,同时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积累将成为新世纪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二是经济发展阶段问题。

未来50年中国仍将处于工业化阶段,现代化的任务相伴实现。

其主要任务是为进一步工业化奠定基础和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丰富的商品、服务和闲暇。

三是结构变迁问题。

与发展阶段相应,未来经济结构变迁将遵循工业化国家的一般规律,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大幅提高,第三产业发展迅猛,但仍低于第二产业。

(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在当今世界上,不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发展中国家,都在选择和研制自己的发展战略,随着实践的推进,发展战略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丰富。

1 传统的发展战略。

传统的发展战略是指以单纯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为特征的一种战略,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人均产值上尽快赶上发达国家,所以它也叫作 赶超战略 。

实践证明,这种战略有严重弊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分配不公、结构失调等接连发生,使得这些国家必须调整其发展战略。

2 替代的发展战略。

20世纪70年代之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实行替代的发展战略。

从只重视增长速度转为重视公平分配和社会公正,强调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为首要目标;在产出增多的同时强调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条件的改善,从重视物质资本转为重视制度和结构因素及人力资本的作用。

3 内向型发展战略。

内向型发展战略是指生产面向国内市场,出口是为了进口,建起以内销为主的产业部门,实行保护关税、限制进口等政策的一种战略。

它的好处是容易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的工业体系,商品流通不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

所以发展中国家在建设之初,多实行这种战略。

4 外向型发展战略。

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生产面向世界市场,进口是为了出口,不仅出口农产品也出口工业品,不仅出口初级产品也出口深加工产品。

这种战略使国内生产与国际生产形成垂直或水平分工关系。

亚洲四小龙 正是实行这种战略,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但此战略易导致对外的依赖性,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正证明了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局限性。

5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面临空前的发展困难而逐步形成的一个新概念。

它是指 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

中国政府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精神,于1994年3月正式公布了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想。

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与通货膨胀之关系(一)中国经济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1978~1997年GDP年均增长速度为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高6.5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高6.5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

同时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逐步增强,经济总量在国际上的排序不断上升,根据世界银行汇率法估算,1997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0554亿美元,居世界第七位,经济规模跃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1)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由1978年的28.1 48.2 23.7演变为1997年的18.7 49.2 32.1,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基本符合世界范围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2)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各种经济成分迅速崛起,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新型增长格局。

国有经济继续保持主导地位,但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逐年下降;集体经济所占的比重逐步提高,乡镇企业成为集体经济发展的主流;其他经济类型迅猛发展,三资企业已占有一席之地,外商投资企业发展最为突出和引人注目。

(3)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消费需求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城乡居民的交通通讯、文教娱乐、服务消费和居住支出比例有了显著提高,就消费结构而言,中国正从温饱型7第20卷第7期 王爱俭等 经济发展道路选择与通货膨胀治理研究2000年7月向小康型过渡。

(4)中国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从总体上看,虽与发达国家和亚洲新工业化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在转型国家中却占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国内经济实力、政策作用、科技开发和国际化程度高于转型国家,与发达国家已形成不同程度的竞争,但基础设施和企业管理则处在较低的竞争水平上。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1)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但80年代通胀水平较高,进入90年代后又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迹象。

一般来讲,在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往往伴随着物价的上升,而高通胀则会影响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这是一对矛盾。

在80年代的中国,这对矛盾表现尤为突出。

目前中国正处在经济较快增长阶段,从历史经验看,牺牲经济发展速度来控制物价上升或不顾及通胀水平只求经济高速发展的做法均不可取。

正确的方法应兼顾经济发展和稳定物价两个目标,以经济发展为基本点,最终达到稳定物价的目标。

(2)经济高速增长,但国民经济效益低。

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却处在较低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产值的高速增长与产销率的下降、产品库存的上升、企业亏损严重之间的矛盾。

进入90年代,投资需求强劲而消费需求相对不旺,消费市场供大于求,造成全国经济效益下降,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迹象。

(3)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就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而且其内部结构更为不合理,产业结构的地区同构化程度很高。

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产业发展滞后,瓶颈制约严重;二是一些重要产业生产能力过剩;三是产品科技含量太低,短缺与积压并存;四是地区间产业结构同构化,资源配置不优,地区优势发挥不充分。

(4)全国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差异拉大。

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政策充分发挥和利用了各地区的优势,加快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但这使得沿海地区经济实力明显强于内地,而且由于改革开放政策,是沿海地区获得先发效益,实力上的差异正进一步扩大。

同时也出现了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向、地区分工弱化、区域协作发展缓慢、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等一系列新问题。

所以中央政府在继续鼓励沿海地区加快发展的同时,需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改善中西部的投资环境,加快中西部经济发展。

(5)农业基础薄弱与经济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以农业发展为前提的,农业改革的成功为城市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样,城市改革初步成功后,农业发展的滞后正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