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马克思主义美学观与文学理论研究-精品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美学特征-最新资料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美学特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实践为依据,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学思想、传统文论思想和具体革命实践、文学艺术批评实践,从20世纪初至今不断丰富、发展的文学批评体系。
它在美学上具有明显的特征:一是它的革命实践性,把文学批评作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来建构理论和进行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实践和实践观的“革命批判性”在文学批评上的具体体现;二是它的伦理意识形态性,把文学批评与政治和道德等意识形态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它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伦理型美学的必然结果;三是它的整合和谐性,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整合美学思想,运用到文学批评的理论和实践之中,逐步形成了内容与形式相统一、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中西美学思想相融合的和谐体系。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最明显的美学特征就是它的革命实践性。
从一开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就不是独立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个部分。
中国的先进分子之所以接受马克思主义及其文学批评体系就是要进行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
毛泽东曾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走俄国人的路一这就是结论。
”十月革命之后,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新青年》杂志成为一个主要阵地,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等人成为先驱。
李大钊不仅撰写了大量直接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章,还涉猎了文学和文学批评。
李大钊1918年前后写的《俄罗斯文学与革命》,较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19世纪到十月革命这个时期的俄国文学。
他于1919年底发表的《什么是新文学》,则提出了新文学的指导思想与建设途径等问题。
瞿秋白1920年底撰写了一批关于十月革命后前苏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文章(《俄乡纪程》、《赤都心史》),还写了《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文学》等文章,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俄国文学的发展,指出文学同社会和阶级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导论
第一编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研究第一章文艺本质论一、关于文艺本质的几种观点(一)20世纪以前,除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外,西方美学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大体上有两种观点:一、“摹仿说”和在它的阻碍下所形成的机械反映论的文艺观。
亚里士多德以为艺术摹仿自然,但并没把摹仿看成是被动和机械的。
在提出艺术即仿照的同时,提出艺术即形式,以为形式是能动的制造性力量。
从文艺振兴开始,“摹仿说”慢慢变成了“镜子说”、“再现说”,以为文学艺术是对生活的复制,是对生活本来来本的“再现”,而轻忽了文艺制造的能动性。
二、艺术本质的“表现论”观点。
柏拉图以为艺术表现理念,黑格尔以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都属于表现论观点。
文艺上的表现论要紧指随着浪漫主义的产生而显现的主张文艺是作家自我表现的观点。
该理论进展到极至,产生了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克罗齐等人以为艺术是表现人的本能的盲目冲动的理论,即艺术即直觉表现的理论。
这一理论强调作家创作个性、情感等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性,有着“再现说”没有的优势,但由于过度夸大创作中的“自我”因素,便带有明显的非理性主义色彩。
(二)今世文艺美学研究中,关于文艺的本质问题,20世纪西方主流派都进行了探讨和解答。
前苏联美学界围绕文艺本质问题展开的讨论大体可分为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即“艺术熟悉本性论”、“艺术意识形态本质论”、“艺术审美本质论”。
我国对文艺本质的研究归纳起来有几种大体观点,一是形象反映论,二是情感特质说,三是审美本质说,四是综合说。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文艺的本质是从两个角度来讨论的:其一、以为文学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具故意识形态的性质。
其二,马克思、恩格斯以为意识是把握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
二、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质1.“意识形态”的含义:“意识形态”一词最先由法国的观念论哲学家和庸俗经济学家德斯杜特·德·特拉西在1801年提出,其大体含义是观念学的意思。
他的观念学强调“感觉”在熟悉论上的作用。
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美学嬗变
、 广 二十 多年来 ,王元骧 的文 艺思想 经过了两个
1 l 发展阶段, J 即从认识论文艺观到价值论文艺
一
观 ,再从价值论文艺观到本体论 文艺观 。 同
样, 中国当代文艺理论 的发展也经过了这样两个发展阶 段。因此 , 我们深 入地 反思和批判王元骧文艺思想的发
展无疑有助于把握 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发展。
。
非只是由于作家的创作活动 , 作家的审美情感 激发下 的
艺术想像所赋予的 ; 它同时也是人的本真生存状态 的显 现, 是现实生活中所存在 于人们 心灵中的一个真实 的世 界。一个文学作品 , 只有当它真 实地显现了人 的这种生 存 的本真状 态 , 才有可能是 美的 。” 元骧对 这种 它 ⑤王 “ 应是的人生” 了全面 地概括 。王元骧认为 , 作 作为真正 意义上的人的生活必然具有 的两个世界 , 即经验 的世界 和超验的世界 , 经验 的世界是一个相对于人 的自然需要 而言 的物 质的世界 , 在这 个世界 中 , 人所追求 的是 一种 “ 有限的 目的”而超验 的世界是相对于人的文化需要而 ;
艺理论 的发展过程 中仍然没有避免这种失误。
一
、
从认识论 文艺观到价值论文艺观 。王元骧高度
肯定了“ 审美反映论” 审美意识形态论 ” 王元骧认为 和“ 。 这两个概念是互相联 系的 :审美反映” “ 是就 文学与现 实 的关系而言 , “ 而 审美意识形态” 则就审美反映的成 果而 言, 它以审美反映论为基础和前提。 元骧认为“ 王 审美反
二、 从价值论文艺观到本体论文艺观。王元骧认 为 价值论文艺观肯定了个人的需要 、 想 、 望 、 人存在 理 愿 个
的价值 , 与传统 认识论文艺观相 比 , 就大大深化 和推进 了人们对文艺本 陛的认识 。 是 ,当今我们所处的是一 但 “ 个价值多元的社会 , 不同的利益集 团都有他们各 自不 同
马克思美学
马克思美学
马克思美学是马克思主义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分支之一。
马克思美学主要研究人类审美的本质和规律,以及艺术作品的社会意义。
马克思认为,艺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艺术作品是人们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反映。
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表达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想象,这些作品形成了一个社会的文化遗产,并影响了人们的观念、态度和文化认同。
马克思美学重视了艺术作品的社会意义,认为艺术作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历史和文化密切相关。
艺术作品反映了社会阶级关系、政治经济制度、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问题,艺术作品的创造和接受也受到了社会的制约和影响。
因此,马克思美学强调了批判和改革艺术中存在的社会不公和意识形态的问题。
总之,马克思美学是一个基于社会批判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学说。
它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观察和分析,揭示出了艺术与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并从中提炼出了无数经典的美学理论,对于人们认识和理解当代社会文化现象,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人文的审美向度
150艺术家The artists人文不仅包含了美学、艺术和文学,还包含了历史、哲理、教育、法律等综合性元素。
人文的审美是以人为本的艺术创作和艺术哲学,从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研究范围来看,文艺审美所体现出来的是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自由独特性,它不仅有利于人类本质潜能的开发,还有利于展现和培养人的需求性,以促进人们进行全面自由的发展。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出发,对人文的审美向度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人文审美向度;分析文学也是一种人学,一旦脱离人的存在和人的立场之后,就无法真正了解和探讨文学的审美价值。
除此之外,人文的审美还会涉及很多日常生活的世俗化、娱乐化的现实问题。
抛开人的存在去谈论人文审美,就等同于将生活审美和文艺审美等问题简单化,无法突出人文审美的真正价值,因此,不论从文学本质来讲,还是从当下的文艺理念出发,都应当将人文审美放在人的视野和立场进行分析,这不仅有助于帮人们掌握审美的人学价值,还能够弘扬真正的人文主义精神。
一、马克思原理下的文艺审美与人类特性马克思原理认为,种类整体特性存在于生命活动所体现出来的性质中,而自由意识就是人类最重要的特点。
马克思的观点认为,自由被称为人最根本的标志,是因为自由需要依赖于自觉性的发展动力,既然文学也是人学,自由作为人的根本特性,那么人文审美与人和自由特点就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人的自由性影响了审美文艺的出现验证了人的自由,首先,文艺的产生也取决于人性的自由,如果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与动物没有差别,就不会产生超越动物之外的人的需求,也不会创造相关的艺术和文学。
因为动物不需要文学艺术,也不知道什么是文学艺术。
而自由是人不同于动物的一种根本特征。
由此可见,文艺的诞生是人类超越动物原始欲望的一种自由化的社会表现,因此,文艺的出现不仅有着审美的需求,还融合着人文主义特征[1]。
(二)人文审美的发展凸显了人的自由性在文艺发展的最初阶段,诗歌、音乐和舞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文学和艺术的结合出现了分离,人文审美也逐渐向全方位、多元化和多方面的方向发展,久而久之,形成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影视、新媒体等文体的艺术审美形态。
试述马克思美学的美学观
马克思美学观的核心观点是: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它通过生产劳动实践创造出符合人类审美需要的作品。
马克思认为,艺术是一种生产,这种生产与物质生产一样,都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
同时,艺术也是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它通过形象、典型、情感等手段反映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人们的审美观念。
马克思美学观还强调了艺术的阶级性。
他认为,在阶级社会中,艺术往往反映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审美观念,而被统治阶级则往往被剥夺了创造自己文化艺术的机会。
因此,马克思主义美学强调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和人民性,主张把艺术与人民大众的利益结合起来,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
此外,马克思美学还强调了艺术的实践性和历史性。
他认为,艺术不是孤立的、纯粹的精神产物,而是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密切相关的一种意识形态。
同时,艺术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艺术的形态和表现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马克思主义美学强调对艺术的历史研究和艺术的社会价值的认识。
总之,马克思美学观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以人民大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审美观念。
它深刻揭示了艺术的本质和社会功能,为我们认识和理解艺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马克思主义文论
马克思主义文论一、导论(一)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文论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简称为马克思主义文论。
2、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诞生于马克思的《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美学诞生于19世纪的中期,并且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成熟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3、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的命题”:审美能力产生于劳动,从人类在漫长的生产劳动实践中逐渐培育起原始的美的观念,产生审美的渴望起,便开始了人类创造美的历史;审美对象产生于劳动。
劳动成果的美的创造又反过来要求劳动过程的美的创造,即劳动组织,劳动场景乃至劳动秩序的和谐协调,只有如此,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热情,使劳动本身变成一种最高的需要,一种能使身心愉悦的活动,即建立劳动本身的美。
4、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坚持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和文论原则。
恩格斯:“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指出:“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这可以看作马克思主义文论关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经典规定。
典型化原则(恩格斯):对于这两种环境里的人物,我认为您都用您平素的鲜明的个性描写手法给刻画出来了;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该如此。
恩格斯在《致敏•考茨基》的信中指出:“我局不是反对倾向诗本身……可是我认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是应当特别地把它指点出来;同时我认为作家不必要把他所描写的社会冲突的历史的未来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5、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本属性:其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文学艺术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
其二,他们要求文学艺术表现无产阶级。
其三,他们要求文学艺术表达工人们的普遍情绪。
其四,他们坚持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相结合的批评标准。
(二)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东方的发展1、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东方的发展,主要精力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几个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方法概述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方法概述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和美学的一些研究方法的简单分析、概述,让大家了解其研究方法的本体性、基础性、永恒性,在面对许多美学、文艺学的问题时,都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本体论、一般意识形态和审美意识形态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寻求一些答案。
关键词哲学本体论;一般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恩格斯:“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笛卡尔通过总结自己对方法的认识,得出方法是一种用高级的认识能力—理性,是可以指导一切活动的认识论,并且是反对神秘主义、信仰主义、经验主义的。
马克思的认为的方法是辩证法、实践论、历史观,不同于笛卡尔的片面理解,认识不仅指导实践,而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没有实践,就没有指导实践的认识,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升华。
马克思主义的文论、美学理论的方法也不例外,它是以历史的和美学的观点相统一为原则的,侧重于审美和无功利的,且遵循马克思哲学的方法论。
可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含有许多重要的美学、文论方法,需要我们每个人去认真的研究和运用,来发挥马克思主义文论、美学方法的巨大作用。
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文论、美学呢?在之前我们较多的接触到的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哲学方面的重要的理论以及一些实践证明的真理,而对马克思主文论、美学比较陌生。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过程中,许多人也感到困难和茫然,马克思主义文论、美学理论多夹在马克斯、恩格斯与一些作家的书信中,或者是一些马克思主义的跟随者所发表的书信和报告,并不是像其他文艺理论一样是整体、系统的理论专著。
在这种情况下,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也越来越被人们熟悉,因此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中的一些理论,逐渐变成人们在研究一些文本和理论的重要的方法,并在当今文学创作中非常值得借鉴。
首先,要知道文艺学、美学的研究方法,最根本的是审美哲学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由文学理论和美学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接受美学中的文体观-精品文档
马克思主义接受美学中的文体观普通文体学的发展及理论建构一直以来是文体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徐有志先生(2000)的论文“有关普通文体学理论建构的几个问题”, 引起了强大的反响。
但至今未见有关该学科建构问题的充分讨论,致使该学科尚未取得应有的学科地位,,实在是件憾事。
普通文体学的理论认为,语言一旦进入使用,便可经过情景语境三个要素(语场、语旨、语式)的过滤,形成相应的(专门程度、口语书面性、正式等级)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的理论模型(徐有志,2005:9-12)认为,某种使用变体(即语体),表现出三个层次(音系字系、词汇语法、语义)上的风格特征。
其中,专门程度是指有关文学非文学,专业非专业的题材和内容。
按专门程度划分,语言可分为文学文体和非文学文体,专业性语体和非专业性语体。
从这些理论可以得出,目前普通文体学主要关注文本本身的分析,注重区别文体和语体,以及各种文体和语体的结构特点,但不关注文本以外的因素。
纵观文体学,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的分支,例如,形式主义文体学,话语文体学,叙事文体学,功能文体学等等,但都是以相应的语言学理论为支柱,文体学理论本身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
从文体学的理论内容和发展的停滞,可以看出普通文体学只是关注文本内部的结构特点以及理论自身的单薄。
一个文本不可能孤立地存在,肯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那么纯文本分析就很难做到充分和完整。
另外,没有大的理论原则指导,纯文本分析在避免主观和狭隘的同时总是尽可能的详尽,面面俱到。
各种层面上的分析总是尽量列举出结构现象,但同时又造成了分析的琐碎状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体学家们也在积极寻求出路,各种语言学理论的引入就是例子。
但是纵观这些文体学的分支,大都没有跳出文本本体论的圈子。
为了文体学理论的发展,笔者认为应该扩大理论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模式方法,加强理论的建设。
理论框架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对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封闭性,对外具有兼容性和开放性,因此这里拟就引入马克思主义接受美学论,以期能对文体学理论的发展壮大有促进作用。
第三专题_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美学关于美
3、在对象世界中直观自身 、
“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手稿〉) 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手稿〉
第三专题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美学关于 美本质的探讨
(四)美和生活 1、内涵:美作为对象的形式特征表现人的自由创造活动 内容的感性形象,实际上也就是表现着一定生活内容的 感性形象。“美是生活”(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 2、外延:美是生活,但并非任何生活形象都是美的。只 有肯定着人的自由创造的活动,肯定着人的目的、力量、 智慧与才能的实现,人在其中能感受到自由创造的喜悦 的那种生活形象,即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表现社会市价 的前进要求,肯定人的进步理想的生活形象,才是美的。 3、变化与发展: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瞬息万变,历史的 长河淘金涤沙,美也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的,永恒的、绝对的美根本不存在。
自然美会随社会变化吗? 两点质疑 善的东西不一定是美的 。 美的基本特征 (二者统一) 客观社会性 具体形象性
第三专题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美学关于美 本质的探讨
(四)“心理距离”说 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美学家布洛(1880—1934) 1902年发表《“心理距离”作为一项艺术因素与审美原 则》的论文,用“心理距离”解释一切审美现象,提出 了著名的“心理距离说”,其观点虽是唯心主义,但在 现代西方美学史是却为人共知,是心理学美学重要流派。
第三专题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美学关于美 本质的探讨
4、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说 、
(1)美的客观性指的是“美的不依赖于被反映被感知的个人主观 )美的客观性指的是“ 的客观存在性质” ;(2)美的社会性并不是指主观性, 的客观存在性质” ;( )美的社会性并不是指主观性,而是强 美依存于人类社会生活,是这生活本身, 调“美依存于人类社会生活,是这生活本身,而不是指美依存于 人的主观条件的意识形态、情趣。 人的主观条件的意识形态、情趣。” ;(3)“美就是包含社会 “ 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理想而有着具体可感形态的现实生活现象, 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理想而有着具体可感形态的现实生活现象, 简言之,美是蕴藏着真正的社会深度和人生真理的生活现象( 简言之,美是蕴藏着真正的社会深度和人生真理的生活现象(包 括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 )。” 括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
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浅析中国现代美学
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浅析中国现代美学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它通过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提供了一种以阶级斗争为基础的解释和改造社会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在文艺领域的运用,旨在揭示文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中国现代美学则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下,对美学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代美学致力于探索中国文艺的独特性和中国美学的特殊性。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关注社会历史发展对文艺的影响。
它强调文艺的生产和传播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阶级斗争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要求文艺作品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必须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体现社会进步的方向。
这一理论观点也反映在中国现代美学中,中国现代美学强调文艺作品要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时代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注重文艺的阶级性和政治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艺是阶级斗争的重要领域,不同阶级的文艺要求和追求不同,因而文艺作品中必然存在着阶级斗争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强调文艺的阶级性和政治性,要求文艺作品必须站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反映和表达他们的利益和愿望。
中国现代美学也倡导文艺作品要具有明确的阶级性和政治性,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创作导向,主动批判反映社会现实中的不公平和不正义,努力推动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还强调文艺的人民性和大众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艺作品是为人民服务的,文艺要贴近人民群众,给人民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陶冶。
中国现代美学也重视文艺作品对人民群众的满足度和吸引力,强调文艺作品要简单易懂、真实自然,使人民群众能够体验到其中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持。
中国现代美学通过借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观点,探索中国的美学特点和中国人民对美的需求,为中国文艺创作和美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思路。
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美学观念和历史观念
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美学观念和历史观念摘要:别林斯基说过,“不涉及美学的历史的批评,以及反之,不涉及历史的美学的批评,都将是片面的,因而也是错误的。
”①这种在文艺批评中结合美学观与历史观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最主要的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他们对文艺二重性的认识,在文艺批评时坚持美学观与历史观的有机融合。
本文将约略谈谈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这一重要理论。
关键词:审美本质,社会本质,美学观,历史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
”这个提法是对马克思文艺观的中国化,可以说是完全切合当时的革命形势的。
但这样一来便将文艺的阶级性过分拔高,文艺的思想内容得到强调,故而毛泽东提出的文艺批评标准便失于偏颇。
他说,“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
”并强调政治标准是第一位的。
正是这种将文艺的政治性置于其自身审美性的做法,导致了后来的无视文艺审美规律的偏激做法。
而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是将文艺的社会本质和审美本质同等对待的,且认为二者是融合为一的。
关于这一点,首先要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美的本质的认识说起。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其社会实践的观点,而对于美的本质的认识正是以此观点为基础的。
他认为,美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的产物。
他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谓内在尺度,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对于自然规律的把握而形成的,其中也包含着美的规律。
而在实践过程中又体现了人们的愿望、要求、需要与目的,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
因此可以说,美正是人在劳动中将自身的本质力量外化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也就是说,美是体现在人化的自然中的,我们也只能从人化的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去寻求美。
马克思美学的美学观
马克思美学的美学观马克思美学观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强调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马克思美学观的核心观点如下:1. 物质生产决定精神生产: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和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因此,审美意识、艺术活动之类的精神生活过程,不是脱离人类物质生活条件而独立存在的。
它们是作为人类物质生活过程的升华物,由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
2. 艺术与阶级关系:马克思认为,艺术作品反映了特定社会的阶级意识和价值观。
在阶级社会中,艺术往往服务于统治阶级,成为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工具。
然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中,艺术将更加民主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3. 艺术的社会功能:马克思认为,艺术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艺术作品可以揭示社会矛盾,引发人们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从而推动社会变革。
同时,艺术也可以抚慰人们的心灵,提高审美品味,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
4. 艺术生产与商品经济:马克思认为,艺术作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往往成为商品,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
艺术家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往往不得不放弃创作的独立性和真实性。
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中,艺术生产将摆脱商品经济的束缚,艺术家可以更加专注于艺术创作。
5. 艺术形式的多样性:马克思主张,艺术形式具有多样性,不同民族、地域和时代都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艺术家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丰富艺术表现手法,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总之,马克思美学观强调艺术与社会、历史、阶级之间的联系,认为艺术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改变现实的能力。
这一理论体系为后来的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20世纪以来的世界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克思主义 美学
马克思主义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人类美学思想史上最先进最深刻的美学理论。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阐述人类审美意识、美与艺术的本质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P.拉法格、F.梅林、г.В.普列汉诺夫、列宁、Α.В.卢那察尔斯基和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马克思主义宣传家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了充实和发展。
[编辑本段]主要内容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美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美的本质和起源理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明确提出:劳动创造了美。
并揭示了美与人的本质力量具有密切关系。
第二:美的规律的理论。
在审美创造基础上,马克思明确提出人类创造美的活动并不是任意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是按照美学的规律来创造美的事物。
马克思主义美学关于美的规律的理论充分肯定了审美主体的主体性,又不忽视作为审美创造材料的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从而对于人类审美创造作出了深刻的理论概括。
第三:异化劳动与审美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劳动作过详细的研究,他们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一方面尖锐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罪行,另一方面又具体分析了异化劳动对于审美活动的两重性在美学上所具有的两种意义:既制造丑,又创造美。
第四:艺术本质理论。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探讨艺术的本质问题时,首先强调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依赖关系:“人们首先必须吃、住、喝、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此外,马克思主义美学还对文艺的社会功能问题,文艺的真实性问题等等作了论述。
[编辑本段]马克思和恩格斯重要指导意义的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人类社会历史的考察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结合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批判地吸取改造了美学史上、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的成果,并对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有重大理论意义的科学阐述,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坚实基础。
论马克思主义文艺之美学观[整理]
论马克思主义文艺之美学观建环一班摘要:在人类文艺理论史上,历代文艺理论家和思想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考察过艺术的本质与特点,提出过不同的理论主张和思想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论的角度考察艺术,认为艺术是人类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
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更加突出了艺术创作自由自觉的生产本性,既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又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它是人类文艺理论史上的一次历史性变革。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理论艺术美学的定义文艺美学是研究有关文艺的美学问题和观点。
文艺美学的研究其实可以被理解为美学、文艺理论内在话题的当代延伸,它的任务就是提供一种从内在结构层面观照艺术的具体审美存在特性、审美表现方式、审美体验过程和规律等的特定理论思路、讨论形态。
质言之,文艺美学的定位可以在当代美学、文艺理论的自身问题中获得确立,“学科化”的“文艺美学”实际就是一种当代形态的“文艺的美学研究”。
文艺美学被正式当作一门特定的理论“学科”,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
作为20世纪中国美学接受西方美学学科方法之后在自身后期发展中的一种努力,文艺美学研究及其学科化建构不仅追蹑了现代中国美学的理论意图——把美学的思辨过程延伸进感性形象的文艺活动之中,正是自王国维以来中国美学一以贯之的学理追求之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中国美学界对于“美学的中国化”、“美学体系建设”的一种具体回应方式和现实态度。
美学的内容一、美的本质和起源理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明确提出:劳动创造了美。
并揭示了美与人的本质力量具有密切关系。
二、美的规律的理论。
在审美创造基础上,马克思明确提出人类创造美的活动并不是任意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是按照美学的规律来创造美的事物。
马克思主义美学关于美的规律的理论充分肯定了审美主体的主体性,又不忽视作为审美创造材料的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从而对于人类审美创造作出了深刻的理论概括。
三、异化劳动与审美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
术与社会心理 的关 系和文学艺术与人学理论 的关 系 的论述 ,
在 以往的文学理论教材中是没有提到或很少提到过的。特别 是对毛 泽东文艺 思想 和中 国特色 社会 主义理论 体系 中的文 艺思想形 成 的历 史背景 和科学 内涵 , 了全 面 、 做 正确而 深刻
摘
要: 马克思主 义理论研 究和建设工程重 点教材《 学理论》 文 准确凝练地概括 了马 克思主 义文学理论及其
在 中国的发展 , 系统 完整地 构建 了文 学理论 学科 的知识 体 系, 当得体地 编好 了适 用对路 的大学《 精 文学理论》
教材 , 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中国化 的新成果。同时也提 出了一 些商榷意见和修改建议。 关键词 :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 中国化 ; 新成 果 中图分类号 : 1 1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9 2 (0 10 — 1— 3 10 — 0 0 2 1 ) 10 7 0
以来 重要历 史文献 中有 关文艺 问题的论述 和邓小平 、江泽
民、 胡锦 涛等在 几次全 国文代会上 的讲 话 , 首次综合统 称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中的文 艺思想”并 对它的基本 , 内涵 和重大意义做了权威性的解释 。认为“ 它与毛泽东文艺
借鉴古今 中外一切文学理论资 源 , 吸取 以往文 学理 论研究和 教材建设 的经验和教训 , 总结当代 中国文学活 动的特点和规 律 , 步形成 了具 有 中国特色 、 初 中国风格和 中 国气派 的文学
论创立后文学理论 出现的历史性变化。接着简要论述 了马克 思主义文学理论 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来 源 , 分别论述 了马 克思恩格斯对创立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的划 时代 贡献 , 以及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与当代美育建设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美具有阶级性,不同阶级对美的理解和实践是不同的。
历史性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认为,美的形态和美的意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 美的形态和美的意识。
CHAPTER 02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理论基 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审美教育
美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审美教育应该引导人们去正确认识和创造美,以实现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02
运用审美手段强化道 德教育
审美教育可以通过艺术作品、文学作 品等手段,传达道德教育的理念和价 值观,使人们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接受 道德教育。
03
培养道德审美情感
审美教育应该注重培养道德审美情感 ,如敬畏感、荣誉感、责任感等,通 过艺术、文学、音乐等方式进行表达 和体验。
加强学校审美教育,提升教师审美素养
人民群众与审美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审美教育 应当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底层人群,以培养和提高他 们的审美素养和文化水平,增强全社会的文化自信和创新能 力。
CHAPTER 03
当代美育建设的意义与目标
当代美育建设的时代背景
全球文化交流与碰撞
全球化的推进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日益频繁,对当代 美育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与 当代美育建设
汇报人: 2023-11-30
contents
目录
•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概述 •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理论基础 • 当代美育建设的意义与目标 • 当代美育建设的实践路径 • 当代美育建设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 当代美育建设案例分析
CHAPTER 01
试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解论文_哲学论文
试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解论文_哲学论文从历史形态上说,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马克思本人关于审美、文学、艺术的论述及其所体现出来的思想,这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当代最有影响的美学思潮之一。
其实,马克思主义美学有不同的存在形态。
从现实形态来说,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社会运动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美学是这种世界观的一部分,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美学又是后人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根据某种知识框架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解和重建。
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美学和文艺理论可以算是这种理解和重建的一部分,当然是比较重要和最有影响的部分;同样,其他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包括第二国际理论家、前苏联、东欧、中国以及西方美学家等)所做的工作也是这种理解和重建的组成部分。
正因为具体的社会背景和知识框架不同,还由于作为理解对象的马克思文本出版方面的原因,产生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不同的理解与重建尝试。
这里不妨先谈一下马克思文本作为理解和解释对象的出版问题。
以哲学文本为例,马克思三部最重要的哲学着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其中前两部也是马克思与美学有关的重要着作)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发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能根据马克思生前发表且流传甚广的政治学着作《共产党宣言》和政治经济学着作《资本论》第一卷,以及恩格斯两部通俗性的论战性着作《反杜林论》、《费尔巴哈论》来理解马克思主义。
这不仅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重建受到很大的局限,也使得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解和重建受到很大的局限。
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最早理解和重建是从第二国际理论家如梅林、普列汉诺夫等人开始的。
但是限于上述情况及本人原因,他们仅仅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唯物主义世界观及其在历史领域的运用,进而据此出发重建马克思主义美学,如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认为,只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唯物史观才能建立科学的美学理论,断定艺术与经济有着因果关系,艺术起源于劳动309~311。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5. 艺术交往论 5.艺术交往论
艺术活动从生产到接受是一个有多种环节的过程,构成各个环 节的双向互动关系。这一理论的意义在于把文学理解为一种交往与对 话,把文学活动看做两个流动系统,即文学创作 ——文学作品——文 学接受,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特征是:
� 其理论根基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 关于文学的本质的观点是,认为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 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作为意识形态,既具有 一般社会意识形态的共同性质、共同规律,又有其特殊本质、特殊规 律; � 主张文学的哲学基础是反映论,并由此出发理解文学的特征和其他问 题; �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构成部分有文学起源论 (主要是文学起源 于劳动的观点)、现实主义创作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文学历 史发展论(如文学随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文学批评论(历史的和美学 的批评方法)等。 �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经典理论家除马克思、恩格斯外,还有列宁、 普列汉诺夫、毛泽东等。
人的生活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通过 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 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 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 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 造和欣赏才展现和外化出来。这突出说明文学艺术是人的 自由的创造。
4.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一种基本看 法。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 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 两者的有机结合。这里要特别指出,文学不是一般意识形态,而是审 美意识形态。
《马列文论》课件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01 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是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的反映与建设的工具。
02
文学具有阶级性,无产阶级文学是为无产 阶级革命事业服务的工具。
03
文学具有党性,无产阶级文学是党的文学 ,是党的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
04
文学具有民族性,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是 无产阶级文学的重要特征。
毛泽东思想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文艺为 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了文学的人民 性和革命性。
斯大林主义时期,斯大林提出了社会主 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强调了文学的 民族性和人民性。
古典马克思主义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 提出了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观点,强 调了文学的社会功能和阶级性。
列宁主义时期,列宁提出了文学的党性 原则,强调了文学在革命事业中的重要 地位。
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
总结词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在社会结构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它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 念和行为方式,从而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详细描述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其独特的审美形式和思想内容,能够影响 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提高人们的审美 能力和思想觉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塑造典型人物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认为典型人物是历史的产物,要求作家在创作 中通过塑造典型人物来反映社会历史进程和人民心声。
表达无产阶级立场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倡导无产阶级革命,要求作家在创作中表达无产 阶级立场,为无产阶级事业服务。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
历史唯物主义分析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探讨文学作品 所反映的社会历史背景和阶级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美学观与文学理论研究一、美学标准与历史标准的回归1940年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的文艺实践相结合,特别是根据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的需要,明确提出了“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文学批评标准。
这一批评标准,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美学与历史”相统一的批评标准相比较,除“艺术”和“美学”具有较多一致性外,其他方面就相去甚远了。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需要,中国的文学批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美学与历史”相统一的标准完全脱节,几乎变成了政治批判,除偶尔提及某些马克思主义词句外,在精神上与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历史”相统一的批评标准毫无共同之处。
到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文学批评完全陷入了混乱,帮派的、政治的需要彻底取代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美学与历史”相统一的批评标准,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
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中期,中国一方面确立了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指导方针,另一方面又提出了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求。
“回到马克思”成为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的一大特点。
在这一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美学与历史”相统一的批评标准回归了中国理论界和文艺界。
在中国文学理论界,197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代初期,展开了一场文学批评标准的讨论。
在那场讨论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美学与历史”相统一的批评标准成了重要议题之一。
人们对什么是“美学”标准、什么是“历史”标准,“美学和历史”标准如何统一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美学”标准,就是文学批评“从艺术实际出发,从艺术规律出发,而不是从某种政治的、伦理的或哲学的观念出发,它的根本任务也不是借艺术来论证这些观念”。
“历史”标准,就是将作家作品“放在历史发展中,放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去考察研究”、“美学和历史”标准的统一,就是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运用于文学批评实践之中。
⑤这一看法,代表了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中期人们对“美学和历史”标准的基本认识水平。
在中国文学批评实践中,197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代初期,基本上都贯彻了这一标准。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对‘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些被误解了的作家作品,运用‘美学与历史’的标准重新加以衡量,恢复了他们的本来面目和应有地位”。
(2)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57年以来被错误政治伤害的作品,运用‘美学与历史”的观点,进行了有说服力的论证,推倒了加在这些作品上的一切不实之词,使其成为‘重放的鲜花’,回到了文艺的百花园”。
(3)“对新时期的文学作品研究,或从美学分析进入历史把握,或从历史角度导向美学分析,然而都无一例外地致力于从‘美学与历史’的统一中去把握”。
⑥二、哲学反映论向审美反映论的过渡从反映论角度去看待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一个基本立场。
自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传入中国后,这一角度和立场一直影响着中国文学理论界。
20世纪初期,陈独秀、李大钊就明确主张用哲学反映论来解释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肯定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1930―1940年代,瞿秋白、毛泽东、周扬、胡风、冯雪峰等人进一步强化了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的观点,并形成了一套相关的理论。
1950―1960年代,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理论界的一个普遍命题,一种不证自明的公理。
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中国文学理论界对文学与生活关系的认识,开始出现了由哲学反映论向审美反映论的过渡,其标志性的事件有两个:一是文学理论界关于“形象思维”的讨论;二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中关于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的论争。
“中国文学理论中审美因素的复苏,从对‘形象思维’的探讨开始”。
⑦1977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和1978年1月《诗刊》先后发表了毛泽东1965年7月21日致陈毅的信。
毛泽东在信中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
“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
⑧毛泽东的话包括两层意思:诗歌有自身特殊的思维方式,这是诗歌具有艺术魅力的基本条件之一;宋人作诗不懂形象思维,所以宋诗缺少韵味。
在毛泽东的论述里,已经流露出了文学应该具有审美思维和艺术意味的思想。
由于毛泽东给陈毅的信关于“诗要用形象思维”的观点,涉及了艺术的审美思维问题,它一发表便在美学界和文学理论界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掀起了一场关于“形象思维”的讨论。
朱光潜、李泽厚、蒋孔阳等著名美学家都参与了这场讨论。
朱光潜发表了《形象思维:从认识角度和实践角度看》(《美学》第1期,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形象思维在文艺中的作用和思想性》(《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李泽厚发表了《关于形象思维》(《光明日报》1978年2月11日)、《形象思维再续谈》(《文学评论》1980年第3期);蒋孔阳发表了《形象思维与艺术构思》(《文学评论》1978年第1期)、《形象思维与议论》(《山花》1979年第2期)等。
这些学者的共同点是:从美学的角度论述了形象思维的含义、特点、作用。
形象思维是“不脱离形象想象和情感的思维”,⑨是审美活动的特有思维方式,在审美活动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审美活动中的情感、想象、移情、直觉等特点,都是形象思维活动的体现。
文艺活动作为审美活动的集中体现,更是需要形象思维。
文艺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创造“具有个别性、具体性、生动性、丰富性、完整性以及真实性、典型性、倾向性、感染性等特点的艺术形象”,“为了要塑造形象,我们就必须按照形象本身的特点,采用形象思维这一特殊的思维形式,来进行构思”。
⑩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中关于“掌握世界的方式”的论争,是新时期伊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
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问题,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来的。
马克思说:“具体总体作为思想总体,作为思想具体,事实上是思维的、理解的产物;但是,绝不是处于直观和表象之外或架于其上而思维着的、自我产生着的概念的产物,而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这一过程的产物。
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想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于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
这段话的最后一句在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和1972年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中的译文是“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
围绕马克思的这段话,学术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者们对马克思这段话的理解集中在三个方面。
首先,马克思论述了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即哲学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
其次,马克思关于人类掌握世界的艺术的方式,表现在思维特点上主要是“形象思维”。
“艺术是不同于哲学对世界的掌握的方式……它用艺术思维的方式掌握世界,主要是形象思维”。
????再次,马克思所强调的掌握世界的艺术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审美的方式。
“掌握世界的艺术方式是因为人类需要掌握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而发展起来的……艺术要从审美上掌握世界,反映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从美学的角度看,形象思维的讨论和马克思关于“艺术的”掌握世界方式的争鸣,为审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奠定了文学与生活关系中审美反映说的美学基础。
在此基础上,文学理论界的一些专家学者转向美学的角度审视文学与生活的审美关系,明确提出了文学是对生活的审美反映。
刘再复、鲁枢元、童庆炳、钱中文、王元骧等都持“审美反映论”这一立场,并从不同的层面进行了阐释。
刘再复提出“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活动”。
因此,“审美判断”就成了文学批评的基本方式。
????鲁枢元认为,文学属于“美的领域”,文学创作的出发点是“某种社会生活现象拨动了作家的心弦,激起了作家审美感情的波涛,产生一种强烈的、持续的爱,或者憎”,这种带有审美性质的爱憎情感通过语言符号表现出来就是文学作品。
????童庆炳于1984年出版的《文学概论》,明确提出了“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的命题,其第一章第三节的标题就是“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
他说:“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其实,包括文学在内的全部意识形态(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和一切社会科学,都是客观的社会生活的反映,都以客观的社会生活为源泉,所以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论断只是阐明了文学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一切社会科学的共同本质……我们还必须阐明文学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科学的特征。
弄清文学本身自身特殊的本质。
……文学之所以是文学就在于它是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文学的崇高目的是要按照一定的社会审美理想来改造人的生活,使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钱中文也于1986年提出了文学审美反映论。
他指出:“文学的反映是一种特殊的反映―――审美反映,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它较之反映论原理的内涵,丰富得不可比拟。
反映论所说的反映,是一种二重的曲折的反映,是一种可以使幻想脱离现实的反映,是一种有关主体能动性原则的说明。
审美反映则涉及具体的人的精神心理的各个方面,他的潜在的动力,隐伏意识的种种形态,能动的主体在这里复杂多样,这是一个无所不在的精灵”。
????王元骧也于1988年提出了文学“审美反映”论,1990年进一步深化了文学“审美反映”论。
与前面几位文学“审美反映”论者相比,他的论述最为全面。
如果说,刘再复是从文学批评的层面说明文学是一种审美创造,鲁枢元仅从文学的归属的层面说明文学属于美的领域,童庆炳是从文学反映生活与其他意识形态反映生活区别的层面说明文学是一种审美反映,钱中文是从一般反映和审美反映不同点的层面说明文学审美反映论的特征,即他们都是从某一方面论述文学是一种审美反映,那么,王元骧则从多个层面论述了文学反映生活是一种审美反映。
他认为,从反映对象看,文学的对象与认识的对象有明显的区别:“在审美者看来,它们的地位价值就不大一样。
这就是因为审美情感作为审美主体面对审美对象的一种态度和体验,总是以对象能否契合和满足主体自身的审美需要为转移的:凡是契合和满足主体审美需要的,哪怕是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也会成为爱慕倾倒、心醉神迷的对象;否则不论事物本身的客观意义多么重大,人们也照样无动手衷,漠然置之”。
从达到的目的看,文学的目的与认识的目的有较大的不同:“由于审美的对象是事物的价值属性,是现实世界中的美的正负价值(即事物的美或丑的性质),而美是对人而存在的,是以对象能否满足主体的审美需要为转移的,凡是审美愉快总是以主体的审美需要从对象中获得某种满足而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