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23 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 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3课《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课件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3课《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课件
出路堵死 严重缺了课文,你认为奇迹是怎样造就的?找 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补充水分
抱团取暖 生
挑战体能极限的毅力


五人群体的力量

迹 强烈的求生欲望
内容探究
研读课文
小组一起阅读课文探究以下内容。
1.你认为这我个人算是“男子汉吗”?如果 是请找出表现他们是男子汉的句子或者词语。说 一说 。
学习目标
1.找出五个男子汉在逃生出来的过程中所遇 见的艰难险阻。
2.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被称为“男子汉”。 体会文中五位男子汉面对险境顽强勇敢地斗争精 神。
3.体会文章“采访笔录”式写法的好处。
学习字词
整体感知
通读课文,借用工具书和注释扫除字词障碍。
刨煤 páo 矸子 gān 瘪了 biě 搀扶 chān
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
钱钢
情境导入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
研读课文 课文小结 布置作业
情境导入
可怕的地震
情境导入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 (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震级7.5 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12秒。 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万人重伤。
巷道 hàng 撬开 qiào 琢磨 zuó 蹭破 cèng
学习字词
整体感知
前功尽弃
以前的功劳、成绩完全丢失或 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大难临头
大灾大祸降临头上。
感知内容
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再现了唐山大地震中五位男子汉与死
亡顽强抗争的场景,给人以深刻的思索与启迪。
2. “15天”!这是生命的奇迹,伟大的奇迹! 他们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呢?

苏教版语文7下《23.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27

苏教版语文7下《23.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27
一次听到屠洪纲的《霸王别姬》,那感觉真是阳刚, 充满了男子气概,回家就网络搜索了下,知道他曾学过京 剧表演,有着京剧的底蕴,难怪刚健雄浑。这就让我们进 入今天讨论的话题“男子汉”。
23
15天: 最后的五个男子汉
报 告 文 学
1. 学习目标
5. 检查预习 8. 句段品析
2. 作者简介
3. 背景透视
部分来自《点拨》
6.文中为什么用“一线”来修饰“希望”?
【答案】“一线”是“一点,一丝”的意思,突出了 希望的渺茫,也表现了他们强烈的求生欲望。
部分来自《点拨》
7.结尾连用两个“扑”有什么用意? 【答案】本题运用品析字词表达效果法。运用动作 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们终于看到救兵时的惊 喜。
部分来自《点拨》
着出去呢?这为他们的求生再次增加了难度。
部分来自《点拨》
5. 从九道巷向八道巷只有800米的距离,“我们”为什
么走了四五天呢?
【答案】 “我们”在地下已经被困了好几天,这几
天,没有灯光,没有水和食物,还要不停地扒开废墟
寻路,人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所以短短800米就走了 四五天。从侧面写出了他们求生的艰难。
4.周折:指事情进程中的反复和曲折(多用来形容情不顺利)。
同:都含有不顺利的意思。异:“周折”指事情进程中的反复 和曲折,侧重过程。“曲折”指弯曲,或复杂的、不顺当的情 节。例:经过一番周折,他终于成功了。 池塘边有一条曲折的小路。 5.搅和: 文中的意思是捣乱。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 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部分来自《点拨》
一 读一读字音
jué 挖掘 gān 矸子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23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课件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23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课件苏教版

部分来自《点拨》
2.【主题探究】文章标题和结尾为什么反复强调“15天”? 【答案】15天,突出他们在矿井中的时间很长,在如此艰难的 环境下能生存15天,这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体现了他们顽强 的求生意志和挑战身体极限的毅力。
五人被困
15天: 最后的五个男子汉
艰难求生 等待救援
五人获救
强烈的求生欲 集体的力量 挑战体能极限的毅力
部分来自《点拨》
3.30段第一句把“钻”改成“挤”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 本题运用品析字词表达效果法。不好。一个“钻” 字,生动地写出了扒开的这条缝的狭窄,以及人要 进去的艰难,而“挤”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部分来自《点拨》
4. “‘老陈,灯死了!’王树礼绝望地喊”一句有什么表达 效果? 【答案】写出了众人当时的心声:没有灯,人怎么能活 着出去呢?这为他们的求生再次增加了难度。
部分来自《点拨》
7.结尾连用两个“扑”有什么用意? 【答案】本题运用品析字词表达效果法。运用动作 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们终于看到救兵时的惊 喜。
部分来自《点拨》
1.【难点探究】地震发生后,这五个人在矿井中求生时遇到了 哪些困难?请简要回答。 【答案】本题运用提炼信息法。立柱都折断了,跑煤的眼儿也 都堵死了;掏了一天刚掏空的立槽,又被堵死了;没有食物, 矿灯也灭了;从九道巷向八道巷攀登时迷路;大家身体状况越 来越差。
部分来自《点拨》
5. 从九道巷向八道巷只有800米的距离,“我们”为什 么走了四五天呢? 【答案】 “我们”在地下已经被困了好几天,这几 天,没有灯光,没有水和食物,还要不停地扒开废墟 寻路,人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所以短短800米就走 了四五天。从侧面写出了他们求生的艰难。
部分来自《点拨》

初中新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3【教学课件】《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

初中新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3【教学课件】《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
不会。首先,在那样的情况下,一个只有17岁的小伙子不害怕是不可能的,害怕是人的本 能;其次,采访笔录要讲究真实,把当时发生的事真实地反映出来,更贴近人们的生活,能增 强文章的可信度。
4.一中巷非常窄,仅一米半宽,还有一处像“鬼门关”似的,他们为什么要选择从 这里逃生呢?
经过前一天的努力,他们知道自己面临的困难非常大,所有的通道都已经被堵住了,只有一中 巷还存在逃生的可能,这是在没有出路的情况下的唯一选择。这样的选择,也恰恰反映了他们不放 弃对生命的追求,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努力尝试的精神。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深入分析
1.从地震发生到最后获救,他们五个人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他们五个人向下挖立槽,好不容易挖通,又被堵住了。向上突破再到废运输巷——一中巷,36个 小时滴水未沾,渴极了就喝自己的尿。可“鬼门关”已经被堵上了,两盏矿灯
全部熄灭。再从九道巷向八道巷攀登时,每登一个台阶,都要使出极大的力气。一路攀登一路喝
皮都没破,手上连血都没出。’小李:‘我整不了??’老陈:‘你他妈真废物!’”你能从老陈和小王、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7.如何看待小李、小王搀扶老陈及老毛将草垫子给大伙儿垫这两个小细节? 这些细节体现了他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不忘工友情,相互搀扶,
团结一致,绝不放弃任何一个人的高贵品质。正是因为这种团结协作的精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第五单元 ·新闻通讯
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1.今天中午不吃饭你会怎样? 2.今天一天不吃饭你会怎样? 3.三天呢?一周呢? 4.如果是身处黑暗之中,没有饭吃没有 水喝呢?并且是灾难性的情况呢?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3课《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阅读检测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3课《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阅读检测

《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阅读检测一、课外阅读银行里的男孩一天,我到西大街某银行的一个小型储蓄所准备开个新账户。

已经是午饭时间,储蓄所里只有一个职员在值班。

那是一位大约40岁的男人,紧贴头皮的头发,小胡子,整洁、笔挺的棕色西装,身上的每一处都暗示着,他是一位细心谨慎的人。

这位职员正站在柜台后面,柜台前站着一位男孩,黄棕色的头发,穿着一件V字领的毛线衣,一条卡其裤和一双平底鞋。

我想我特别注意他是因为他看起来更像一位初中生,而不是一位银行的顾客。

男孩继续引起我的兴趣是因为下面所发生的事。

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但是我不明白,”他对银行职员说,“我自己开的账户,为什么我不能取钱,”“我已经向你解释过了,”职员对他说,“没有父母的信函.一个l4岁的小孩不能自己取钱,”“但这似乎不公平,”男孩说,他的声音有点颤抖,“这是我的钱:我把钱存进去,这是我的存折。

”“我知道是你的存折,”职员说,“但规定就是那样。

现在需要我再讲一遍吗?”他转身对我微笑了一下:“先生,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我本来想开一个新账户,但是看到在这里刚刚发生的一幕后,我改变了主意。

”我说。

“为什么‘?”他说。

“就因为你说的话”我说,“如果我理解的没错的话,您刚才的意思是说,这个孩子已经够年龄把钱存入你们的银行,却没有达到取出他的钱的年龄。

如果无法证明他的钱或者他的存折有任何问题的话,那么银行的规定的确太可笑了。

”“对你来说也许可笑,”他的声音稍微提高了一点,似乎有点生气了,“但这是银行的规定,除了遵守规定,我没有别的选择。

”在我跟银行职员辩论的时候,男孩满怀希望地紧挨着我,但最终我也无能为力,突然我注意到,在他手上紧抓着的那本打开的存折上显示只有IOO美元的结余。

存折上面还显示进行过多次小额的存款和取款。

我想我反驳的机会来了。

“孩子,以前你自己取过钱吗?”我问男孩。

“取过,”他说。

我一笑,转问银行职员:“你怎么解释这个?为什么你以前让他取钱,现在不让呢?”他看起来发火了:“因为以前我们不知道他的年龄,现在知道了:就这么简单。

【中小学资料】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3《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教案 苏教版

【中小学资料】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3《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教案 苏教版

《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山大地震时,五个男子汉被困在矿井里,在地狱般的井下生存了十五天之久。

面对前方无法未知的困难,他们决不放弃,创造了奇迹。

这篇文章采用了采访的形式更准确的真实的记录了五个男子的回忆。

学习本课,对于学生们对待生命的态度,战胜困难与挫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报告文学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认识采访笔录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珍爱生命,战胜困难与挫折的恒心,做积极进取的人。

【教学重点】掌握报告文学的写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战胜困难挫折。

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3.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以及文章的背景。

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1.今天中午不吃饭你会怎样?2.今天一天不吃饭你会怎样?3.三天呢?一周呢?4.如果是身处黑暗之中,没有饭吃没有水喝呢?并且是灾难性的情况呢?学生讨论,谈感受。

出示唐山大地震画面。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唐山大地震中的5个真正的男子汉,看看他们在黑暗中,是怎样一次次战胜困难,获得重生的。

二、资料链接1.简介作者钱钢,1953年8月11日出生,浙江省杭州人,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及记者,上海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69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排长、干事,《解放军报》记者、记者和处长,《地震报》干部。

全国记者协会理事。

作家。

2.知背景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12秒。

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万人重伤,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仅次于海原地震。

三、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情况。

刨煤【páo】巷道【hàng】矸子【gān】撬开【qiào】瘪了【b iē】琢磨【zhuó】搀扶【chān】蹭破【cèng】2.掌握下列词语的词义。

23.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教案)

23.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教案)

《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教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找出五个男子汉在逃生出来的过程中所遇见的艰难险阻。

2.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被称为“男子汉”。

教学重难点体会文中五位男子汉面对险境顽强勇敢地斗争精神。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课件。

一、预习检查⒈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和字形。

刨煤【páo】巷道【hàng】矸子【gān】撬开【qiào】瘪了【biē】琢磨【zhuó】搀扶【chān】蹭破【cèng】⒉掌握下列词语的词义。

前功尽弃:以前的功劳、成绩完全丢失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大难临头:大灾大祸降临头上。

3.作者介绍钱钢,1953年8月11日出生,浙江省杭州人,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及记者,上海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69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排长、干事,《解放军报》记者、记者和处长,《地震报》干部。

全国记者协会理事。

作家。

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1年至1984年间,他与江永红合写的《蓝军司令》、《奔涌的潮头》,先后获得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1986年他凭《唐山大地震》再次获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1986年刊于《解放军文艺》杂志),该书成为1997年香港优秀畅销书之一,更被翻译成英文、日文、韩文、法文,是美国和香港若干大学的新闻写作课教材。

其他作品包括《大清留美幼童记》(与胡劲草合撰)、《大清海军与李鸿章》(原名《海葬》)、《二十世纪中国重灾百录》(与耿庆国合编)、《旧闻记者》《中国传媒与政治改革》《中国传媒风云录》(与陈婉莹合编)等。

4.背景介绍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12秒。

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万人重伤,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仅次于海原地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3《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教案苏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3《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教案苏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3《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教案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3《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教案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3《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教案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教材分析《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了在唐山大地震时,五个男子汉被困在矿井里,在地狱般的井下生存了十五天之久。

面对前方无法未知的困难,他们决不放弃,创造了奇迹.这篇文章采用了采访的形式更准确的真实的记录了五个男子的回忆.学习本课,对于学生们对待生命的态度,战胜困难与挫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报告文学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认识采访笔录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珍爱生命,战胜困难与挫折的恒心,做积极进取的人。

【教学重点】掌握报告文学的写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战胜困难挫折.◆课前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学生熟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3.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以及文章的背景。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1.今天中午不吃饭你会怎样?2.今天一天不吃饭你会怎样?3.三天呢?一周呢?4。

如果是身处黑暗之中,没有饭吃没有水喝呢?并且是灾难性的情况呢?学生讨论,谈感受。

出示唐山大地震画面。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唐山大地震中的5个真正的男子汉,看看他们在黑暗中,是怎样一次次战胜困难,获得重生的。

二、资料链接1.简介作者钱钢,1953年8月11日出生,浙江省杭州人,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及记者,上海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