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新人教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下学期
此外,我将在讲解和解释作业时更加细致和清晰,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避免出现误解和错误。
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索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学术成果,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信息获取能力。
4.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历史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人物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素养。
5.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研究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3.学生互评:
-小组讨论:学生可以相互评价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理解,互相学习和提高。
-展示评价:学生可以对其他小组的展示进行评价,给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课后跟进:
-教师可以通过课后跟进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和作业的掌握情况,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提供辅导: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额外的辅导和帮助,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简短介绍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交往与冲突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交往与冲突的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交往与冲突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学习目标: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通过观察《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3.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学习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学习难点:本课涉及的时空概念较多,古今地名有差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一、自主学习(一)郑和下西洋1.背景: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

2.目的:为了加强同的联系,郑和下西洋派遣。

3.过程:(1)时间:从年到年前后,先后七次下西洋(2)路线:郑和的舰队从出发,到过亚非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4.意义:加强了我国和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二)戚继光抗倭1.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2.背景: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寇与奸商勾结为患,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

3.过程:戚继光组建出一支抗倭队伍,人称“”,在浙江九战九捷。

后又赴,与当地军民并肩抗倭。

4.意义:抗倭取得重大胜利,东南沿海的倭患被平息。

戚继光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从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2.年,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二、儿歌记忆我国航海历史上,郑和七次下西洋,亚非经济大交流,友好关系长又长。

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战斗是名将,英勇善战戚家军,九战九捷平浙江。

知识拓展动脑筋:1.郑和为什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答:他们讲的各有道理,但都只讲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

郑和远航取得成功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客观条件,包括当时经济发展,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这些都是郑和能够成功地实现远航的科学技术条件。

再就是主观因素,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同时,他还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另外,郑和出生在回族家庭,有皈依佛教,熟悉伊斯兰教教义,西洋各国大都信仰佛教或伊斯兰教,这也是他远航成功的重要条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年级:七年级科目:数学执笔人:审核:【】课型:新授课授课班级:七年级【】班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图史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地理范围,主要事迹,重大影响;比较分析同一时期欧洲航海家的活动情况,得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这一结论。

2、分析讨论戚继光抗倭斗争的背景、功绩和取胜的原因,得出:戚继光是伟大的民族英雄这一结论。

3、简要了解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基本事实。

4、通过本课学习,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学习重点】1、郑和下西洋2、戚继光抗倭【学习难点】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

【学习方法】1、借助历史地图册掌握历史知识,养成左图右书学习历史的好习惯。

2、比较、讨论法学习历史。

3、幻灯片辅助教学【学具准备】教材、中国历史地图册和中国历史填充图册。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

(课前完成)要求如下:1、阅读本课文字内容,用心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和配套资料《中国历史地图册》、《中国历史填充图册》,获取相关历史知识活动探究文字,回答问题。

3、完成下面填空,梳理本课知识结构。

(1)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派遣郑和下西洋。

(2)年,郑和舰队从出发,开始第一次出使西洋。

至年,先后次,到过亚非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和沿岸。

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

(3)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

(4)元末明初,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被称为“”。

为此明政府派到浙东沿海抗倭。

经过九战九捷,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被誉为民族英雄。

(5)从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殖民侵略。

山东省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 新人教版
1、看视频说下西洋的盛况。
2、看图 说出。
3、比较得出结论。
4、看图归纳: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 系。
5、独立思考,小组合作。
6、小组合作,代表展示。
7、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
8、听歌曲,思考说出:澳门;澳门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




自主探究同步探究过程
指导自主探究;
组织展示、评价
展示交流
作出评价
6'
一、郑和下西洋
1、时间:
2、目的:
3、特点:
4地位
5、意义
二、戚继光抗倭
1、背景
2、抗倭战绩
3、原因
三、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播放《郑和下西洋》视频片段。了解郑和下西 洋的盛况。
2、展示《郑和下西洋》图,找出出发点、最远点,了解路线。
难点
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法
教法
阅读法、讲述、讨论探究、合作学习
导学法、激趣法、问题教学法、归纳法




中考关于本课的命题往往以时事热点或者历史情景作为切入点,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现象 来考查。
过程与方法: 运用课件,大量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引导学生阅读、概括讲述等方 法展开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除可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还可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学案
A.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C.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
B.红海和地中海一带D.地中海和欧洲一带
2.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与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不同的是
A.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B.进行环球航行
C.进行殖民掠夺 D.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3.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2)思考分析:材料四可以看出郑和有怎样的优势条件?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期间,将中国的七大类22种产品输入亚非各国,换回各国的货物11大类191种,无怪乎史书形容郑和船队所载货物“堆积如山”。
材料三:郑和下西洋后,许多国家的国王回访中国,苏禄国王率领300多人访问中国,归国途中在中国病逝,即安葬于中国。
4.在中国古代史上还学过哪支军队以纪律严明而著称?这支部队和“戚家军”在抗击对象上有什么不同?
5.从明朝前期郑和下西洋到明朝中后期倭寇作乱再到澳门被葡萄牙占据,这能说明什么?澳门回归中国又说明了什么?
三、归纳总结
根据你自己的理解,构建本课的知识结构。
四、巩固检测
1.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香港凤凰卫视组织了一艘命名为“凤凰号”的帆船沿着郑和下西洋的航线航行,他们最远可到达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一)对外交往——郑和下西洋
(二)对外冲突——戚继光抗倭
(三)对外冲突——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我国的时间 ,葡萄牙攫取了在 的居住权,时间 。我国在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回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 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中外交往的冲突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中外交往的冲突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问题导学】
(问题一):西洋指今天的哪些地方?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
(问题二)明确郑和船队下西洋的路线,回答郑和下西洋有何历史意义?
(问题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什么意思?他的愿望实现了吗?他有什么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合作探究】
探究一:郑和下西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探究二:为什么戚继光能取得抗倭的胜利?
中外交往的冲突
学习目标
1、掌握郑和下西洋以及戚继光抗倭的基本事实。
2、通过对明朝对外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学习难点
把历史事件与时间、空间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准确的时空概念。
学习过程
【温故导新】
知识回顾:
1、明朝的建立和及其加强君权的措施
2、导入新课:明朝前期,国力强盛,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明朝中后期国力日益衰落,对外关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明代的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关系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1)、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主要归功于西汉时期哪一历史人物的艰辛努力?
2)、唐朝时期,中印、中日文化交流中最能反映唐朝文化兼收化交流的史实中你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关于明朝抗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倭寇是指日本武士②明朝中期我国沿海地区倭患严重③倭寇只在海上骚扰过往商船④戚继光曾率戚家军取得浙江台州大捷(九战九捷)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A.岳飞B.郑和C.戚继光D.郑成功
6、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炫耀明朝国力B.开拓殖民地
C.扩大政治影响,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D.发展对外贸易
【检测反馈】(拓展延伸)
7、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国家。蜿蜒的陆海丝绸之路,成为中外交往的纽带;遥远而神秘的东西方国度,留下了中国使者的足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课题】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学习目标】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学习诊断】1、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①在地方,废除,设立直属中央的,分管、、。

②在中央,废除,撤销,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负责。

③明太祖还授权侍卫亲兵,监管对臣民的、。

由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成为机构。

④在思想领域,实行。

2、明成祖继续加强君权的措施:①明成祖改为,于年迁都,以加强。

②继续执行政策。

③又在锦衣卫之外,增设特务机构。

3、明朝君主集权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是的设置。

【学习过程】一、普读求是1.郑和下西洋:明朝前期,派遣郑和下西洋。

时间:年,地点:先后航海七次,经历了亚非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意义:郑和的远航,促进了;加强了。

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2、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日本海盗)侵挠东南沿海地区。

组建一支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抗倭军队——“”。

九战九捷,先后荡平了、、的倭寇,被誉为英雄。

3、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1553年,攫取在的居住权;1557年后,长期居住,但澳门主权属中国;年月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

二、思考与探究“自永乐(明成祖年号)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说出其起止时间及最远到达的地方?(2)这一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3)为什么航海者能取得成功?材料反映了他的什么精神?(4)为什么说这一事件是我国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效果检测】《新课堂》单项选择填空【知者加速】《新课堂》材料解析题【自主建网】【因人作业】掌握“普读求是”;掌握“思考与探究”。

历史初一下人教新资料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学案

历史初一下人教新资料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学案

历史初一下人教新资料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通过观察《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3、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学习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学习难点:本课涉及的时空概念较多,古今地名有差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1、标画并记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次数、范围、最远、规模、意义等相关知识。

2、了解戚继光抗倭的历史背景,简述其抗倭的经过。

并明确其抗倭的意义。

〔可分组讨论完成〕3、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门居住权的时间,为什么说是“攫取”呢?〔分组讨论完成〕〔二〕合作探究:1、我的问题:2、我们的问题:3、老师的问题:〔1〕郑和远航取得巨大的成功,结合教材94页的动脑筋分析总结一下其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呢?〔2〕“倭寇”指的是哪些人?戚继光抗倭取胜的原因有哪些?试结合教材96页的动脑筋分析总结。

〔3〕戚继光、岳飞、文天祥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试分析一下他们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三〕拓展延伸:通过刚才我们对郑和下西洋经过的学习了解,你觉得为什么六百年后的今天,郑和仍值得我们纪念?〔郑和下西洋对我们的影响与启示。

〕〔结合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到达美洲对照表思考〕〔四〕系统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明朝对外关系中的几件大事,联系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对明朝对外关系的趋势加以分析。

示意图:〔五〕巩固训练:1、郑和远航最远到达〔〕A、非洲西海岸和地中海沿岸B、非洲东海岸和印度洋沿岸C、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D、大西洋沿岸和南海沿岸2、戚家军九战九捷的地点是〔〕A、台州B、温州C、福州D、泉州3、葡萄牙占领澳门和中国收复澳门的时间分别是〔〕A、1553年,1999年B、1554年,2000年C、1355年,1999年D、1533年,1997年4、以下陈述中,哪一项为哪一项错误的?〔〕A、明朝时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B、明朝时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C、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入侵我国沿海D、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澳门5、看教材95页的资料和图片回答以下问题:〔1〕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朝代什么事情?反映出一种什么精神?〔2〕这件事起了什么作用?〔3〕观察郑和下西洋图片,你能想象并描绘一个片断吗?〔4〕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日趋明显,你觉得材料中反映的几百年前的这件事对我们今天有何启发?〔六〕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导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内容标准: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讲述戚继光抗倭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学习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学习难点:郑和远航的条件;分析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

预习指导:通读课本,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1)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概况、意义及地位。

(2)倭寇的组成,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及概况,对戚继光的评价(3)葡萄牙对我国的侵略【知识梳理】(15分钟独立完成)一、郑和下西洋1、条件:明朝前期,国家强盛。

2、目的:为了加强同的联系,派遣郑和下西洋。

3、概况:(1)时间:年,郑和舰队从出发,开始第一次出使西洋。

至年,先后次,到过亚非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和,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

(2)交流:①最受当地人的喜爱,从各国换回珠宝、香料和药材等特产。

②许多国家的随船对前来中国访问。

4、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

5、地位: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了半个多世纪,他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

二、戚继光抗倭1、倭寇:元末明初,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的、商人和海盗。

2、背景:(1)明朝中后期,倭寇侵害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破坏了我国主权。

(2)被明政府派往浙东沿海抗倭。

3、概况:(1)戚继光组建“”。

(2)在九战九捷,荡平浙江倭寇。

(3)进入福建、广东,平息了的倭寇。

4、评价:戚继光是我国的。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的居住权。

【学习探索】(深入学习,学以致用)一、郑和下西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可见课本P85《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材料二:我国当代专家吴晗指出,郑和下西洋“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那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就是明朝以后也没有。

这样大规模的航海,在当时世界历史上也没有过。

”材料三:郑和的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海图和罗盘针,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历史: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

历史: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

马鞍山市第十一中学学案审核:施惠萍执笔:宋德兰年级:初一科目:历史课题: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班级:姓名:使用时间:一、学习目标: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综合评价戚继光。

二、自学:1、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派遣郑和下西洋。

2、年至年,郑和前后次下西洋,到过亚非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沿岸和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

3、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

4、组建的一支抗倭队伍,经过严格的训练,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人称“戚家军”。

戚继光是我国的英雄。

5、年,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三、讨论:1、“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请回答:(1)这是谁的诗句?(2)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3)如何评价他?(4)你认为他有什么高尚品德值得我们学习?2、阅读下列材料:时间1405年~1433年次数7次船只每次大小船只200多艘,最大的长44丈、宽18丈人数每次2.7万~2.8万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请回答:(1)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朝代的什么事情?(2)这件事情起到了什么作用?(3)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日益明显,你觉得材料中反映的几百年前的这件事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四、检测反馈: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A 红海沿岸和非洲西海岸B 非洲沿岸和红海西海岸C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D 非洲沿岸和红海东海岸2、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其目的是()A给皇帝购买外国的奇珍异宝 B 促进对南洋的开发C发展对外贸易D进一步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3、民族英雄戚继光的主要功绩在于()A 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B抗击倭寇C 抗击葡萄牙殖民者入侵澳门D抗击沙俄入侵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倭寇指的是骚扰我国沿海地区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B 明朝中期,我国沿海倭患严重C倭寇只在海上行动D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站九捷,迅速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寇5、明朝的“戚家军”和南宋的“岳家军”最相似的地方是()A抗击金军 B 抗击倭寇C抵抗蒙古D军纪严明6、郑和船队装载的货物,以什么最受当地人喜爱()A 珠宝B 金银饰物C丝绸瓷器D药材香料五、历史知识延伸: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像航标灯一样闪耀在茫茫夜海整整600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学习诊断】
1、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①在地方,废除,设立直属中央的,分管、、。

②在中央,废除,撤销,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负责。

③明太祖还授权侍卫亲兵,监管对臣民的、。

由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成为机构。

④在思想领域,实行。

2、明成祖继续加强君权的措施:①明成祖改为,于年迁都,以加
强。

②继续执行政策。

③又在锦衣卫之外,增设特务机构。

3、明朝君主集权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是的设置。

【学习过程】
一、普读求是
1.郑和下西洋:明朝前期,派遣郑和下西洋。

时间:年,地点:先后航海七次,经历了亚非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意义:郑和的远航,促进了;加强了。

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2、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日本海盗)侵挠东南沿海地区。

组建一支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抗倭军队——“”。

九战九捷,先后荡平了、、的倭寇,被誉为英雄。

3、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1553年,攫取在的居住权;1557年后,长期居住,但澳门主权属中国;年月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

二、思考与探究
“自永乐(明成祖年号)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说出其起止时间及最远到达的地方?
(2)这一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3)为什么航海者能取得成功?材料反映了他的什么精神?
(4)为什么说这一事件是我国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效果检测】《新课堂》单项选择填空
【知者加速】《新课堂》材料解析题
【自主建网】
【因人作业】掌握“普读求是”;掌握“思考与探究”
用心爱心专心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