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最后一课讲义

合集下载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国际关系史》(王绳祖版)知识点梳理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国际关系史》(王绳祖版)知识点梳理

第五章一八七O年以前欧洲国家对亚非的侵略和亚非各国反殖民主义的斗争第一节英国吞并印度和印度人民的反抗 第二节荷兰侵占印尼和印尼人民的反抗 第三节资本主义列强奴役中国的开始和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战争 第四节列强侵略日本和日本国际地位的变化 第五节列强在非洲的侵略活动 第二编近代国际关系(一八七一——九一八年) 第一章一八七一年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欧洲国际关系 第一节普法战争后的欧洲局势 第二节近东问题和柏林会议 第三节三国同盟的形成 第四节德国联盟体系的完成和法俄同盟的订立 第二章十九世纪七十——九十年代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 第一节英俄在中亚的争夺 第二节列强对中国和东南亚的侵略 第三节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 第三章帝国主义的最终形成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 第一节帝国主义的最终形成
第四节列强侵略日本和日本国际地位的变化 第五节列强在非洲的侵略活动 第二编近代国际关系(一八七一——九一八年)
第一章一八七一年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欧洲国际关系第一节普法战争后的欧洲局势 第二节近东问题和柏林会议 第三节三国同盟的形成 第四节德国联盟体系的完成和法俄同盟的订立 第二章十九世纪七十——九十年代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 第一节英俄在中亚的争夺 第二节列强对中国和东南亚的侵略 第三节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 第三章帝国主义的最终形成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第一节帝国主义的最终形成 第二节美西战争和美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 第三节英布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 第四节义和团运日俄战争 第一章十七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的形成第一节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法国扩张与西欧列国的反法斗争 第四节北方大战 第五节十八世纪争夺欧洲和殖民地霸权的斗争 第二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一节围绕美国独立战争的国际斗争 第二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法国对外侵略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四节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近代现代国际关系史-历史教学课件共69页文档

近代现代国际关系史-历史教学课件共69页文档
⑷发展历程:1945—1955年是体系的形成和战后 初期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出现:1955—1969年是美苏 冷战中的局部缓和;1969—1985年是美苏缓和中的激 烈争夺;8Hale Waihona Puke 年代未到90年代初,是体系的瓦解时期。
世界格局多级化
⑴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世界力量多极化是两极世 界格局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这主要表现为:美苏两 国的力量相对衰落;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 与美国差距逐步缩小,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在 不断加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一些第三世界 国家的壮大。两极格局的瓦解,使多极化的趋势不可 逆转。
③新的国际格局的确立,要通过各国之间的 斗争和妥协来实现,这取决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 而综合国力对比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需要经过一 个较长的时间。因而,新旧格局的交替过程,也必 然是一个缓慢演变的过程。
知识归类:(三)
重要的国际会议 11
1、维也纳会议
⑴时间:1814—1815年 ⑵参加国: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由俄、 英、普、奥四国操纵。 ⑶内容:①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②限制法国 ,保证欧洲均势,按大国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分 割海外殖民地。③英国夺得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 民地,进一步巩固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④继续维持 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分裂。 ⑷影响: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 也纳体系。
美 日(争夺亚太地区的主要矛盾) 美 英(争夺世界霸权的主要矛盾)
⑷调整:①道威斯计划的实施,是协约国在赔款 问题上对体系所做的一次较大调整;②洛迦诺公约是 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体系所做的一次调整。
⑸瓦解:①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大量扩 充陆军,积极重建空军,并开始建造军舰。②1936年 德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进一步撕毁凡尔赛和约。

国际关系史(战后篇)PPT

国际关系史(战后篇)PPT

【1】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0:《舒曼计划》 ◆1952: 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2】欧洲经济共同体(1958)
【3】欧盟(1993年)
2、欧共体对美国的挑战 【1】经济上与美国、日本形成鼎足之势
欧共体 日本 美国
【2】政治上的独立性不断增强
◆法英拒绝美国“多边核力量”计划
◆法国同西德签订合作条约 ◆法国退出北约一体化组织
2、朝鲜战争
第三章
战后初期的民族解放运动
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原因
1、二战大大削弱了列强对殖民地的控制
2、殖民地国家的力量在二战中壮大 3、民族解放运动获得了更多的国际支持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区域
二、东南亚民族解放运动
(一)二战前东南亚国家状况
1、独立:泰 2、美:菲 3、法:越、老、柬 4、英:缅、马、文 5、荷:印尼
◆美国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四、美苏关系的僵持 1、背景:美苏两国领导人的更换
2、表现:既无直接对抗又无缓和 ◆苏联的外交战略 ◆美国的外交战略
第五章 两大阵营内部的分化
一、社会主义阵营的分化 (一)中苏关系的恶化 1、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 ◆意识形态上的分歧 ◆国家利益上的冲突 ◆中苏领导人的个人不和
◆大规模报复战略:依靠美国战略核力量的优 势对苏联形成有效的威慑。
(二)苏联的“三和路线”
1、背景
2、内容
◆和平共处
◆和平竞赛 ◆和平过渡
3、三和路线的影响
◆缓和了美苏关系和两大阵营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产生分歧
二、两大阵营关系的缓和
1、奥地利问题
◆奥地利问题的由来 ◆苏美英法四国条约 ◆奥地利问题解决的意义

国际关系史讲义

国际关系史讲义

国际关系史讲义第1讲《国际关系史》导言一、国际关系史的学科定位新兴的、跨学科的一门学科国际关系史与传统学科如历史学、哲学等相比,兴起比较晚。

国际关系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法学、政治学和国际政治等学科的基础。

国际关系史与外交史、世界史、国际关系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国际关系定义一国际关系,是指国际行为主体(国家、国家集团、国际组织、国家群体、非国家行为者)之间的各种交往关系的总和。

国际关系定义二国际关系,指主权国家、国际组织、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组织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关系,其中以主权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为主。

国际关系,内涵和外延:内涵:一般认为,国际关系就是跨越国界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它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种复杂的关系。

国际关系与一般的社会关系在实质性问题上是一致的——追求利益。

国际的各种关系实质上就是利益关系。

外延:国际关系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法律、外交等各方面的关系。

在这些关系中,国际经济关系是整个国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是最活跃的关系;经济关系是政治关系的基础和内因。

研究国际关系的三门学科:(1)国际关系学:从整体上研究国际关系体系运行和演变的规律。

(2)国际关系现状:侧重分析当前国际关系的动向和预测发展趋势。

(3)国际关系史:主要叙述以往国际关系发展的具体历史进程。

国际关系史定义(1)国际关系史,就是研究世界范围内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集团与国家集团之间以及国际组织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综合发展的历史的一门学科。

(2)国际关系史,就是以国家与国家之间(包括国际组织)的政治关系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注意国际经济关系、军事关系以及文化、宗教关系,并使之与国际政治关系紧密结合,而且也不应忽视重要历史人物在国际关系演变中所起的作用。

国际关系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国际关系史与国际关系学:国际关系学的一个分支。

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讲课讲稿

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讲课讲稿

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一、三角贸易(国家: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玻利瓦尔、章西女王)①16世纪初,欧洲非洲美洲欧洲(出程)(中程)(归程)②后果:从16—19世纪300多年间,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精社人口。

③作用:三角贸易给非洲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却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识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①德、意、奥匈于1882年组成三国同盟,核心是德国。

②英法俄于1907年组成三国协约,核心是英国。

(2)、理解: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根本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起止时间:1914年7月底——1918年11月。

①开始标志: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②结束标志: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失败而结束。

(4)、理解:一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①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②主要战场:欧洲。

③交战双方:同盟国与协约国。

④根本原因:各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⑤重大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1、识记:《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基本内容(1)巴黎和会:①1919年1月战胜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会议,英法美操纵。

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

②基本内容有: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说明凡尔赛体系是战胜国对战败国领土的再分割)和巴黎和会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移交给日本,引发了中国“五四运动”。

③凡尔赛体系的作用: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新秩序。

(2)华盛顿会议:①1921年,九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九国公约》和《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

国际关系史课件.ppt

国际关系史课件.ppt
1796年春,拿破仑远征意大利。1797年3月法军 进入奥地利,10月法、奥签订《坎波福米奥和 约》,第一次反法同盟彻底解体。为了切断英国 同印度的通道,从而打击英国,1798年5月,拿 破仑率军远征埃及。
1798年底,由英、俄两国发起,组成了第二次 反法同盟并于次年3月开始了对法国的军事行动, 法军节节败退。督政府威信扫地。
二 英国革命期间奉行的对外政策
革命期间,英国分裂为以国王为代表和以议会为中心的两个 阵营。双方各自派员遣使奔赴欧洲,寻求可能的援助和支持。 议会采取谨慎而且灵活的外交手段,为英国革命争取了一个 有利的国际环境。







英国对外政策的特点是不参与欧洲的 的
事务。克伦威尔一方面渴望建立稳固的统治秩序,
五 波兰三次惨遭瓜分
波兰曾是17世纪的强 国,到18世纪衰落下 来。18世纪的最后 30年,俄国、普鲁士 和奥地利合伙瓜分了 波兰,改变了东欧的 政治地理形势。
第三节 美国独立战争与国际关系
一 18世纪中期以后的北美局势
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对北美殖民地推行 加强控制和掠夺的政策,激起殖民地人民 的强烈反抗。1775年4月,美国独立战争 爆发。
英国成为欧洲的霸主。
三 普鲁士的兴起
18世纪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仍处于分裂 状态。其中,勃兰登堡在对外扩张中日渐强 盛,并于1701年成为普鲁士王国。
四 俄国的崛起与北方大战
彼得一世改革后,俄国脱贫致强,其势力 伸展到北欧、东南欧和中欧。1700年,俄 国和瑞典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北方战争。
随后,俄国稳固地成为欧洲的一个强国。
恢复与大陆国家正常的外交和贸易关系;另一方面,
英 国
又极力夺取海洋霸权,英、荷之间发生了第一次战 外

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史专题》第一讲绪论一、(一)作为课程的国际关系史是一部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关系史。

(二)国际关系是否存在其它的可选体系?兼及世界体系。

二、(一)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史(二)国际关系史:范畴及断限(三)国际关系史:外交与外交家(四)课程结构安排(一)作为课程的国际关系史是一部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的开端时间是17世纪早期;似乎起源于欧洲,以欧洲为中心。

是一部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关系史。

为什么呢?其一,西方掌控了国际关系的主导权,并因此进一步掌握了话语权。

其二,现有的比较完备的国际关系体系是纯西方的。

其三,西方基于“本我”(self)的眼光去看待“他者”(others),以欧洲为中心来构建世界图景和国际关系体系。

其四,全球化对国际关系体系西方中心化的推动。

(二)国际关系是否存在其它的可选体系?兼及世界体系。

中国的“天下”观与“五服”观“天下观念”:“正如天空的群星,围拱一个北斗,地面的诸川,全都朝宗于大海。

”“五服”:帝都;“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

——朝贡体系二(一)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史(二)国际关系史:范畴及断限(三)课程结构安排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课程总论,包含三讲,解决国际关系相关的范畴、概念、理论和体系问题;第二部分按照体系的沿革顺序依次介绍国际关系史的具体内容。

主要参考书目(一)课程总论与理论第一讲绪论第二讲国际关系理论(二)国际关系史的具体内容第三讲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第四讲维也纳体系第五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六讲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与冷战1、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十二卷本),国际知识出版社。

2、[苏]波将金等编:《外交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法]迪罗塞尔主编:《外交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4、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5、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现代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国际关系史课件 [人教版]

国际关系史课件 [人教版]

英 法 关 系
1、英法争霸(17-18世纪) 2、法国援助美国独立战争对抗英国 3、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 4、英法联合与俄进行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 5、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6、英法结成协约对抗德国 7、一战中,英法联合在西线对德作战 8、巴黎和会上英法联合反对美国 9、对德问题上英法产生分歧 10、战后英法共同操纵国际联盟 11、在对德赔款和法国的结盟问题有矛盾 12、30年代共同推行绥靖政策 13、二战中,联合反法西斯 14、二战后共同接受援助,共同占领德国,加入 北约,加入欧共体,联合出兵埃及(1956)等
日本的对外扩张





制定大陆政策 吞并朝鲜(四个步骤) 入侵中国(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日俄战争 19041905) 参加一战,入侵中国山东(1914)提出《二十一条》(1915) 独霸中国 参加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分割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20世纪30年代大规模侵华(九· 一八事变1931、一· 二八事变 1932 、华北事变1935、七七事变1937、八· 一三事变1938) 抛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1940) 发动太平洋战争(1941) 侵占东南亚广大地区 签订无条件投降书(1945)
பைடு நூலகம்
美国从英国的殖民地独立而来。19世纪,英国 的势力优于美国,美国一方面追随英国对外扩 张,另一方面又与其存在着殖民利益的冲突, 尤其是拉美地区 一战后,美国与英国因争夺世界霸权地位,双 方存在着较多的矛盾和冲突,英国在欧洲居优 势,美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占居优势。英国的 霸权地位逐步让与美国 二战期间,二者在反法西斯问题上密切合作, 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霸主地位,英国国际地 位下降,由于国家利益和共同的社会制度,英 国奉行追随美国的政策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讲义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讲义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讲义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研究所卢静第⼀部分:近代国际关系史第⼀讲绪论⼀、国际关系是什么?(⼀)国际关系:严格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指的是主权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在⼀定的⽣产⼒和⽣产关系的基础上,由联结世界上所有的或⼤多数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化纽带所形成的各个国家之间密切联系,互相交错、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有机整体。

(⼆)国际关系的特点1、历史性2、交往频率的密切性3、交往地域的⼴泛性4、交往内容的全⾯性5、由主权民族国家组成(三)国际体系、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的区别与联系国际关系格局:是国际舞台上各种国际战略⼒量对⽐在⼀定时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相互作⽤的表现形态。

体系与格局:体系(体制)与格局内涵上⼤致相同。

体系(体制)指由各种国际⾏为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构成的统⼀体。

格局指该统⼀体的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

秩序与格局:格局强调客观态势和相应的战略关系,是⼀种客观存在。

⽽秩序则更多地强调理想的或主观上要确⽴的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等运⾏机制。

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三)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国际关系的宏观历史背景1500年前后的世界I、东亚封贡体系II、穆斯林世界III、欧洲的中世纪三、欧洲⾛出中世纪1、⽂艺复兴Renaissance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朗开基罗《⼤卫像》2、宗教改⾰2、宗教改⾰新教分别以M. 路德、J.加尔⽂和英国国王亨利⼋世为代表美洲的发现及绕好望⾓到东印度通路的发现,是⼈类历史上最⼤⽽⼜最重要的两件事。

其影响已经很⼤了。

……通过为欧洲产品开辟⼀个⽤之不竭的新市场⽽给新的分⼯和⼯艺的进步提供了机会,这在古代商业的狭⼩圈⼦⾥是从不会发⽣的。

……不过,对于西印度及东印度两处的⼟⼈,这两件事件本来能够产⽣的⼀切商业上的利益却被它们所引起的不幸完全抵消了。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3、民族君主国的出现4、地理⼤发现1486年迪亚⼠发现⾮洲南端的(风暴⾓)好望⾓;1492年哥伦布航⾏到达美洲;1489年达伽马开辟绕过好望⾓到达印度的新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类⾸次环球航⾏;1642-1643荷兰⼈塔斯曼航⾏⾄澳⼤利亚和新西兰等地。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笔记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笔记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笔记国际关系史导言第一讲学科•理论•叙事1. 国际关系史的学科定位:新兴的、跨学科的一门学问国际关系史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的学问,它与外交史、世界史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三者之间的联系在于它们的描述对象都超越了某一特定国家的范围(即使是以某一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外交史也涉及到其他许多国家),也都具有与国别史相区别的特质。

然而,三者之间的学科分野却也非常显著。

外交史的叙述内容主要集中在政府层面的外交行为上,对其他领域的内容几乎不加涉及;世界史的叙述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各国的外交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并非叙述主体;而国际关系史则介于外交史和世界史之间,它既需要具有世界史的全球视野,又需要以外交史作为它的核心和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陷入“只见树木”或“只见森林”两种有失偏颇的窠臼,才能避免体例上的僵化与空泛。

但是,光区分了三者之间的差异还不足以建构国际关系史自身的学科自律性,它需要在广泛吸取外交史和世界史理论的优点和长处的同时,构建自身的理论框架和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突破国际关系史的旧有体例,并对其进行新的建构。

2. 理论的开放意识:国际体系、国际格局、国家间关系本课程是以国际体系、国际格局和国家间关系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的。

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以下的比喻来说明:国际体系宛如星光灿烂的夜空,国际格局就是夜空中的星座,而国家间关系就像每个星星与另一个星星的关系。

要想清晰地认知夜空,必须确认每一个星座,而每一个星座的确定又与具体的星星密切相关。

国际体系通常包括体系的层次(level)部门(sector),其中层次中包括体系、次体系、单位、次单位和个人(而不象以往的国际关系史只聚焦于单位层面),部门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及环境(而不象以往的国际关系史只注重政治—军事部门)。

体系和层次由于互动能力(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所引起的交通和通信技术、商业金融等社会技术的进步,以往的国际关系史在互动能力方面缺乏理论上的自觉)的作用而形成某种结构和模式——即国际格局。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讲稿提纲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讲稿提纲

第一章、十七世纪的欧洲国际关系第一节、三十年战争——十七世纪上半期的欧洲国际关系从1618年到1648年,欧洲地区展开了一场长达30年的战争,这场战争参与国家之众多、战争过程之惨烈、战争持续时间之久、产生影响之深远,从而被看做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篇之作。

这场战争具有三重性质:第一,它是一场德意志内部及其整个欧洲的宗教战争,是基督教世界里的旧教——天主教和信教各教派之间争夺宗教影响力的战争;第二,它是一场德意志帝国内部的国家体制之争,是德意志内部以皇帝为首的中央集权派和以各邦诸侯为主的邦联派争夺权力的斗争;第三,它还是整个欧洲地区各国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涉及德国、丹麦、瑞典、法国等,尤其以主宰德国的哈布斯堡王朝和主宰法国的波旁王朝之间的王朝斗争形式引人注目。

一、背景1、宗教纷争:是、但不仅仅是权力斗争的外衣(《泰》182;《钱》63)A、三十年政治首先是一场宗教纷争·导火索“掷出窗外”事件的宗教性质·战争阵营:新教联盟和旧教联盟·战争阵营:丹麦、瑞典等新教国家的参战B、权势惊人的教会·政治上·教会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组织,人数众多,是欧洲政治地图中权势最大的一个群体·教会也是各国统治者的重要支撑:神圣罗马帝国国名的由来以及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教会更是现实政治中的重要力量:七大选侯、黎塞留、马扎然、塔列朗、第一等级·经济上·赎罪券(短信)、庞大的教产等·思想文化上·因此文艺复兴的矛头所向就是教会,但丁的《神曲》以及拉伯雷的《巨人传》都是例子C、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95条论纲(95 Theses)·宗教改革的基本原则:平民化、大众化、简单化·宗教改革造成并强化了德国的分裂:1555年奥格斯堡宗教合约;新教联盟和旧教联盟的建立。

2、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分裂:三个观察视角(《泰》191;《钱》67号)·名称当中复数的含义;1789个主权实体;三个阶层(the three Estates);Romantic Roads ;wuppertal 城堡·选帝制:七大选侯(the seven Electors),以及和英国、法国等中央集权的比较·帝国雷根斯堡议会(Regensburg);华伦斯坦在丹麦战争后的命运3、大国争夺:波旁王朝和哈布斯堡王朝的争夺(《钱》57)·哈布斯堡家族和波旁家族之争的时代特征·黑色双头鹰——哈布斯堡家族的势力·波旁家族——内外兼困中的家族二、战争(钱64)1、波西米亚-普法尔茨阶段(1618-1620)·波西米亚之于哈布斯堡王朝的含义·宗教宽容及其1609年《大诏书》·波西米亚新国王史蒂利亚的斐迪南和德意志的新皇帝斐迪南一世·1618年5月掷出窗外事件·1619年8月,波西米亚起义,腓特烈任波西米亚国王。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课件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课件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全套课 件
这套课件将为您提供全面的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知识,涵盖现代国际关系的定 义、国际关系理论发展、近现代背景,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的影响, 最后探讨当代国际关系的特点和挑战。
现代国际关系的定义
了解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定义,认识国际事务与全球化的紧密联系,以及国际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
当代国际关系的特点和挑战
1 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化
研究全球互联互通的程度,以及全球问题和挑战的复杂性。
2 新威胁
分析恐怖主义、网络安全和气候变化等新型全球威胁。
3 多边主义
探讨多边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国际组织和机制在解决全球问题中的作用。
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
1
现实主义
探索国际政治中权力和国家行为的重要性,强调利益和竞争。
2
自由主义
关注国际合作、民主和法治,强调经济相互依赖和国际制度。
3
建构主义
强调观念、规范和身份对国际关系的塑造作用,不局限于国家利益。
近现代国际关系的背景
了解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历史背景,包括工业革命、殖民主义的崛起以及民族主义的兴起。
核武器的崛起
探索原子弹的开发和使用,及其对全球安全格局的巨大影响。
国际组织的建立
分析联合国的成立和它在战后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1
冷战战略
2
了解相互威慑和平衡政策,以及代理
战争和区域冲突。
3
美苏对抗
探索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 核竞赛和间谍活动。
非对齐运动
分析第三世界国家的非对齐姿态,以 及南北冲突和殖民地解放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战争爆发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关系考研刘德斌《国际关系史》终极笔记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关系考研刘德斌《国际关系史》终极笔记

国际关系史刘德斌第十一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根据新的力量对比建立了旨在调整彼此关系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但这一体系从建立之初便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矛盾:苏维埃俄国因意识形态上的原因被排除在外;美国在国内孤立主义的喧嚣声中退出凡尔赛会议的在种种安排;对德国的惩罚深埋下强烈的复仇心理;已经觉醒的亚非拉人民开始不断冲击西方列强的殖民体系。

所有这一切都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面临种种危机。

1.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如何建立世界新秩序成为列强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通过巴黎和会(Paris Peace Conference)与华盛顿会议(Washington Conference)建立起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无力解决德国问题与裁军(disarmament)问题,加上美国退出凡尔赛体系,使得该体系从一开始便充满了矛盾与不稳定。

1919年1月18日,27个战胜国的代表云集法国巴黎,召开关于结束战争、安排世界新秩序的和平会议。

由于美国及亚洲国家的出席,使这次会议超出了欧洲范围,成为历史上第一次具有世界规模的缔结和约的会议。

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乔治·克里孟梭(George Clemenceau)这“三巨头”决定着一切重大问题。

列强之间矛盾重重,充满了怀疑和猜忌,德国的疆界和战争赔款问题,殖民地委任统治问题,阜姆问题和中国山东问题成为巴黎和会上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

三个多月的争吵使参加和会的诸国感到疲惫不堪,它们均感到再拖下去会弊多利少。

此时欧洲革命的不断发展更迫使它们达成协议,以空出手来镇压革命。

1919年6月28日,德国代表不得不在协约国强加给它的苛刻的《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简称《凡尔赛和约》(the Treaty of Versailles)上签字。

这一和约与此后战胜国陆续与奥匈、保加利亚、土耳其等签订的条约一起构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条约体系,是协约国建立战后秩序的基石。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史最后一课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史最后一课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史最后一课一、冷战的起源(一)国外学术界的观点1、美国的观点在西方冷战史研究中,对冷战起源的研究占有重要的地位。

据美国著名冷战史学家、曾担任过美国对外关系史学会主席的约翰·加迪斯统计,美国对外关系史学会80年代出版的《从1700年以来的外交指南》一书中,42%的篇幅涉及到冷战起源时期。

近50年来,围绕冷战的源头何在,究竟是美国还是苏联应对冷战爆发负主要责任,英、法等其他国家在冷战中的作用等问题西方史学界一直争不休,众说绘纭,先后产生了三个不同流,即正统派、修正派和后修正派。

①正统派Orthodox,Traditonal又称传统派,产生了40年代末,在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成为冷战史研究的主流学派。

最早的正统派并非专业的史学家,而是美国当时对外政策的制定者。

美“遏制”政策的设计师乔治·凯南可算作正统的鼻祖。

1947.7凯南曾化名“X先生”在《外交季刊》上发表了题为《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The sources of soviet conduct,把苏联描绘成为疯狂的扩张主义者,鼓吹美国必须对其进行遏制,否则自由世界的安全没有保障。

凯南的观点为美国发动冷战提供了理论依据,促成了美国外交政策特别是对苏政策的转变,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后来冷战史学家的研究取向。

正统派史学家把冷战爆发的责任完全归咎于苏联,认为从意识形态看,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要消灭资本主义,从历史经验看,苏联的战后目标是争夺势力范围,在全世界进行扩张。

冷战是斯大林发动的,是“斯大林的战争。

”美国在二战后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基本上是一战后产生的威尔逊主义的翻版,即建立一个国际性的安全组织,以调节各成员国的关系,解决矛盾冲突,从而达到保障世界和平,维护世界秩序的目的。

但苏的扩张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并将损害以美国为首的“自由世界”的政治、经济利益。

所以,美国政府才调整政策,大力扶持西欧,以建立新的“自由世界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军事力量”,共同对苏的扩张加以遏制。

(word完整版)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国际关系学院

(word完整版)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国际关系学院

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国际关系学院—精品课程当前位置:返回首页〉校内精品课 > 国际关系史〉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第一章:美苏从合作走向对峙第一节:美苏的崛起及其对外战略(3学时)1、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及其全球战略2、苏联的崛起及其战后初期对外政策第二节:以欧洲为重点的美苏对峙(3学时)1、遏制理论与富尔敦演说2、杜鲁门主义与美苏冷战的爆发3、第一次柏林危机与德国的分裂思考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2、试析战后初期苏联对外政策。

3、“遏制”理论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影响。

4、杜鲁门主义的出笼与美苏冷战的爆发.第二章两大对立阵营的形成第一节美国对西欧的控制与大西洋联盟的形成(3学时)1、战后西欧的困境及其对策2、美国大西洋联盟政策3、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与实施4、北约的建立与大西洋联盟的形成第二节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与苏东关系(3学时)1、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苏东关系的加强与社会主义阵营的诞生思考题:1、美国大西洋联盟政策2、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与实施3、北约的成立及其战略演变4、战后初期苏东政治、经济、军事关系的发展5、社会主义阵营诞生的深运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战后初期的民族解放运动第一节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形势(3学时)1、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2、殖民主义国家的对策第二节战后初期亚洲国际关系(3学时)1、美国单独占领日本与旧金山和约2、美国对亚洲的政策3、印巴独立与克什米尔问题4、巴勒斯坦问题与第一次中东战争思考题:1、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的有利条件及其特点。

2、旧金山和约的签订及其影响.3、印巴分治的原因与克什米尔问题的由来.4、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第四章美苏关系的演变(50—60年代)第一节美苏对外政策的调整(3学时)1、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外交政策2、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外交政策第二节美苏关系的缓和与危机(3学时)1、美苏戴维营会谈2、肯尼迪和平战略与维也纳会谈3、第二次柏林危机4、古巴导弹危机思考题:1、美国大规模报复战略。

国际关系学讲义

国际关系学讲义

国际关系学导论讲义第一课国际关系学导论一、学习国际关系学的意义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的时代。

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现代化的交通、通信手段把生活在世界各处的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种事件无论发生在何处,对世界其他地方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作为个人,无论你是否关心外部世界、国际关系,你的生活都与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发生联系,都与与全球化的世界息息相关。

中国正在越来越深地融入国际社会。

中国在古代和近现代曾经走过漫长的封闭发展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还是处于相当封闭的状态,错过了战后世界经济繁荣发展的机会,致使中国的现代化起步很晚。

八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中国迅速追赶着世界发展的步伐,今天的中国与外部世界已经形成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变成为世界舞台上的活跃成员和重要角色。

在对外开放的中国,国际关系外交政策不仅仅是国家领导人讨论的问题,已经成为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

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应该了解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认识国家利益与对外政策。

国际关系学是一门涉及面很广、十分有趣、现实性很强的学科。

作为一门文化学科,学习国际关系学的目的是掌握分析国际关系问题的一般知识和方法,更好地认识现实。

国际关系的研究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际,涉及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内容非常丰富有趣。

学习的过程不仅能够增长知识,特别是要学会分析国际问题的方法。

作为一个大学生,国际知识和世界眼光是必不可少的文化基础和理论素养。

二、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1、国际关系学的定义如何理解一个学科的定义?一般来说,学科定义即指出这个学科研究的是什么,为研究对象划出一个大体的范围。

斯坦利霍夫曼提出了一个定义:“国际关系学是关于影响世界基本单位的对外政策和权力地位的因素及活动的学科。

”这个定义指出,本学科研究的主体是“世界基本单位”,研究内容是影响这些“基本单位“的”“对外政策和权力地位的因素”,以及这些“基本单位”的“活动”。

国际关系史知识表解

国际关系史知识表解
雅尔塔会议
1989年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
内容
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
美苏两分天下:美苏处置战败国,划分政治版图;建立联合国
和平与发展是主题,和平与动荡并存;一超多强;经济全球化、集团化
工具
国际联盟
联合国
评价
1)客观维护世界形势稳定,开创国际合作新形式;2)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各国矛盾重重,必遭崩溃。
世界主要矛盾演变
历史阶段
主要矛盾
总体特征
主要史实
结果影响
16世纪末—18世纪中期
从英西、英荷矛盾→英法矛盾
西葡荷英法争夺殖民霸权
“无敌舰队”之战;三次英荷战争;英法七年战争
英国打败西荷法,确立海上与殖民霸权
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
从英法矛盾→英俄矛盾
列强争夺海上霸权和欧洲霸权
英国七次反法同盟;克里米亚战争
波茨坦会议
1945.7~1945.8
苏美英
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亚非会议
1955
亚非国家
《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
反映了亚非人民团结反帝反殖的共同愿望。
重要的国际组织
组织
建立
主要活动
同盟国
1882年德意奥三国同盟形成,核心是德国
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军备竞赛,导致一战爆发。
1)反法西斯胜利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2)美苏势均力敌的产物,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3)两大集团对峙成为战后国际关系形势紧张根据;4)欧洲中心的霸权体系被两极格局取代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新一轮资本扩张,第三世界面临机遇与挑战。
调整演变
1)对法赔款:道威斯计划—德国经济恢复发展;2)欧洲安全问题:罗迦诺公约—欧洲进入相对稳定。德国政治地位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关系史最后一课讲义
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掠夺活动推动了世界贸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也对欧洲各国的政治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进入17世纪,神圣罗马帝国走向衰落,各诸侯与皇帝之间,天主教派与新教派之间斗争激烈,并导致“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欧洲进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时代。

和约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主权,以及瑞士、荷兰为独立国。

缔约以后,各国普遍建立了常驻外交使节,进行专门的外事活动,正式国际关系逐步建立。

和约破除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明确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原则,促进了近代民族主权国家的形成。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各交战国妥协的产物,勉强调和了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的国家体系,但也为以后欧洲列强发起新的战争埋下了隐患。

在17世纪后半期和18世纪的欧洲战争中,宗教利益、王朝利益和道德原则不再是决定国家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国家利益和理性原则逐渐指导着国家的主要行动。

这一时期,欧洲列强用战争来解决矛盾,用和约和妥协来结束战争。

战后的和约主要对所争夺的利益进行再分配,而不公正之处又引起新的战争。

其中的一些条款丰富了近代国际法的内容。

以国家主义为特征的近代专制国家体系逐步形成。

“三十年战争”前的五大强国法、奥、英、荷、瑞在战后地位各有升降。

到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国际体系的主要参与者基本上确定为英、法、俄、普、奥五国。

在欧洲国际事务中,英国的主要角色是制衡者,其他四国是欧洲大陆的霸权争夺者。

18世纪下半叶,战争使西方政治社会发生了质的改变,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形成。

美、法是其中的代表。

美、法作为资本主义成长的结果,意味着君主专制时代已经过去,以国家为本位的时代已经到来。

其最大特点是强调主权在民。

美国在独立战争中利用了欧洲大陆国家间的矛盾,独立后又有意识地采取了孤立主义政策。

法国革命对欧洲传统的力量均势产生了巨大挑战。

但拿破仑帝国时期,法国将挑战转化为对其他民族国家的奴役导致其失败。

法国大革命爆发之际,欧洲列强总体态度缓和。

一是大革命对王权的限制有个发展的过程,二是列强自身及相互间有问题与矛盾。

随着革命的发展,“普遍和平和正义原则”被宣布为法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吉伦特派为扩大法国的势力和市场,希望把革命推向整个欧洲。

革命的法国同整个欧洲专制王朝敌对形势形成,在欧洲专制王朝看来,革命的法国破坏了整个欧洲共同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建立在王朝性国际主义基础上,主要包括君权神授、王朝合法和欧洲君主共同体观念支配下的列强互不毁灭、互不干涉的“贵族国际”共同价值观和伦理观。

欧洲王朝性的国际主义同法国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的民族主义形成尖锐的国际意识形态冲突。

此外,传统上欧洲列强奉行多强均势,其要旨在于维护列强间权势大致均衡的分布,阻止其中任何一强取得压倒性优势,从而保持所有强国的独立生存和体系结构的多元性质。

由此,志在维护欧洲传统均势结构的欧洲列强同努力打破传统国际体系,并进而寻求欧洲霸权的法国之间处于尖锐对峙状态。

波旁王朝的复辟不能推翻法国通过革命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虽然欧洲从此开始了一个政治上反动的时期,但谁也不能把欧洲拉回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之前古老的封建秩序中去。

拿破仑的霸权战争破坏欧洲主要民族感情,必遭顽强反抗。

法国霸权违反
欧洲传统均势失败。

拿破仑对外政策是其国内政策的继续和发展。

随着法国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大资产阶级对外侵略和扩张的欲望日益强烈。

作为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拿破仑的通过对外战争,反对封建各国的干涉,试图夺取欧洲大陆霸权。

拿破仑外交前期(同四次反法同盟的战争),虽然显露争霸性质,但反干涉主义仍然是其外交的主要倾向。

但后期,霸权主义性质暴露无遗。

维也纳体系与法国:一是法国国内秩序,即波旁王朝的恢复;二是防止法国再度称霸。

维也纳体系与欧洲:一是维持欧洲大国均势和平,首先是领土现状,二是保卫正统秩序。

维也纳体系运转的主要表现即欧洲协调。

梅特涅是欧洲协调中的核心人物。

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和东方问题,是威胁维也纳体系稳定的主要因素。

其发展最终摧毁了维持正统秩序的大国均势和平,使维也纳体系走向解体。

维也纳体系解体的标志性事件是1848年欧洲革命与克里米亚战争。

神圣同盟炮制同盟议定书的目的是以保守的基督教见解来抵消法国1789年革命的危险观念。

《神圣同盟条约》是维也纳体系的一个补充。

但它没有为签字国规定明确的军事义务。

同盟实际上是维护维也纳体系的现状,特别是维护君主专制政治秩序的产物。

神圣同盟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它是欧洲专制君主特别是东方三大专制君主的互助同盟。

它从精神上把各国君主联合起来,为合力镇压革命运动提供了一个连接的纽带。

俄国既是神圣同盟的倡导者,有是镇压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宪兵,这种双重身份不只是一种巧合。

第一次巴黎和约和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地图,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

它为欧洲大国间的关系创造了政治军事力量的平衡,使欧洲大国大体上形成了一种领土均势,这是均势的最重要含义。

维也纳会议所做出的欧洲领土安排,首先是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构筑的一道安全堤坝。

同时,会议所进行的地缘政治安排,还使得在中欧出现了德意志邦联,使俄国的势力局限于东欧,让英国把扩张重点放在海外,使其履行其维持欧洲均势的作用。

维也纳会议所追求的力量平衡,只是在各大国之间谋取力量对比的大致平衡,而非绝对的平衡。

平衡与均势只能是暂时的,相对的。

认为通过建立国际政治权力均势,就可以导致欧洲的安宁和繁荣,是一相情愿。

现实的国际政治中,国家追求的不是均势,而是权力的优势。

主张恢复均势的维也纳会议的政治家们也是复辟派。

他们承袭18世纪王朝外交的伎俩,把均势原则、正统主义和补偿原则看作是国际关系的原则。

他们无视法国革命以来欧洲各国的民族主义愿望和对民主的追求,而把小国当作进行政治交易的筹码。

欧洲协调是维也纳体系运转的基础。

梅特涅致力于协调,构筑了所谓的梅特涅体系,是为维也纳体系的缩影。

梅特涅的政策事实上主导了维也纳体系的运转,所以1815年后的十余年时间被称为梅特涅时代。

梅特涅思想和政策的特点是,信奉保守主义,坚持正统主义原则,强调君权神授,反对自由主义和革命思想的传播,主张现实主义的利益原则,竭力维持大国均势,鼓吹对外干涉他国内政等。

其中,镇压民族民主运动,贯彻神圣同盟互助原则的观念占很大比重。

二月革命对维也纳体系的含义,不仅是在原则上推翻了反法国大革命的正统秩序和反法国霸权主义的均势秩序,更在于它在事实上为法国民族扩张主义势力的崛起扫清了道路。

维也纳条约体系对法国的约束正走向解体。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标志着维也纳体系的崩溃,及支配欧洲政治的大国的移位和新的国际格局的出现。

俾斯麦的成功基础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力量的飞速发展。

他在德国跨入强国之列时下台,根本原因在于“德国诸阶级之间的力量分歧和冲突”,及其内外政策的失败。

1870年代后期的俾斯麦的对外政策,具有欧洲争霸的性质,力图摧毁法国,为此而“拉拢”俄国,阻止法俄接近…拉拢奥匈帝国,阻止俄国向欧洲西部和南部扩张;加剧英俄在世界各地的对抗,是为“大陆政策”。

俾斯麦的外交没有阻止俄法接近,海外扩张又受到英国排挤。

对内政策遭到反抗。

俾斯麦体系是一种高度集权型的国家体系,体系之外的国家则处于分散状态。

这一体系的形成,使得欧洲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使1870年代后欧洲国际形势更加紧张与错综复杂。

法俄同盟的成立标志着俾斯麦结盟体系的终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