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提纲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提纲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尼克松主义尼克松总统制定的收缩美国全球义务,调整国际关系的外交新方针。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苏冷战加剧,第二世界力量增长,尤其是第三世界崛起,美国陷入越南战争,以及国内多种危机进发,尼克松主义应运而生。

其实质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

2、现实威慑战略1969—1980年,美国尼克松、福特、卡特政府奉行的军事战略。

其基本主张是,美国“不放弃领导世界的责任”,但要“以最低的生命和物质代价”来实现军事战略的目标;在保持和威慑的同时,仍以常规力量为“剑”,与苏联进行争夺;适当收缩亚洲兵力,着重加强欧洲战略重点;一旦进行战争,由同盟国打头阵,本国置于二线,必要时以海军、空军力量进行支援。

3、星球大战计划战略防御倡议,亦称星球大战计划,简称SDI。

是美国在1980年代研议的一个军事战略计划,该计划源自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冷战后期的一次著名演说。

其核心内容是:以各种手段攻击敌方的外太空的洲际战略导弹和外太空航天器,以防止敌对国家对美国及其盟国发动的核打击。

其技术手段包括在外太空和地面部署高能定向的武器或常规打击武器,在敌方战略导弹来袭的各个阶段进行多层次的拦截。

4、中美苏战略三角三角关系是在冷战时期三国实力对比的基础上形成的结构状态,是形成于两级对抗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结构形式。

在这一结构中,美苏两国起着主导性作用,而中国作为平衡美苏实力对比的重要一环。

5、《反导条约》全称《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是苏联和美国于1972年签署的一项双边条约。

条约规定:双方保证不研制、试验或部署以海洋、空中、空间为基础的,以及陆基机动反弹道导弹系统及其组成部分。

这两项条约通过禁止双方发展全球性的反导系统,来确保对方的核威慑,用所谓的“核恐怖平衡”来避免核战争。

6、《美苏贸易协定》美苏于1972年签订的协定,美国为了推行“尼克松主义”,实行以退为进的缓和政策。

《协定》把双方间的粮食贸易问题同中东、柏林等政治问题上相联系,这一贸易协定有利于美苏两国政治关系的缓和,也兼顾了双方的社会经济利益。

战后国际关系史(第一编)

战后国际关系史(第一编)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第一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变化:美国,苏联,西欧日本,第三世界。

纽伦堡审判:战争罪(乙级战犯),破坏和平罪(甲级战犯),违反人道罪(丙级战犯)1945年11月至1946年9月,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24名战犯不足:德军参谋总部无罪,宽容了德国金融寡头和法西斯宣传机构。

东京审判五国合约“四,三,二公式”:1945年苏、美、英三国波茨坦会议,对意大利合约由美苏英法四国代表准备;对罗、保、匈合约由苏美英准备;对芬兰合约由苏英两国准备。

1947年2月在巴黎签署五国合约。

主要框架包括领土条约,政治条约,军事条约,赔偿条约。

五国合约是战后初期展示盟国合作延续的产物,也是大国力量对比与利益交换的现实反映。

四国分区占领德国雅尔塔会议曾决议分区占领和管制德国,并邀请法国参加管制委员会。

1948年4月,西方占领区三区合一,形成了苏联的“东占区”与西方三国的“西占区”的对峙。

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的改造(2007年简答)具体措施:整肃战犯;制定新宪法;解散财阀;农地改革;劳动立法;拆迁赔偿。

罗斯福的世界蓝图(2008年论述)强调大国合作,尤其是美苏合作;建立联合国;一套国际经济秩序的办法,控制国际贸易,金融和投资: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大西洋宪章》或《联合国家宣言》1941年罗斯福和丘吉尔在纽芬兰会晤后发表的联合宣言:“美、英两国不谋求领土扩张;反对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变更;在彻底消灭法西斯后,保障国际和平和各国人民安居乐业;实现公海航行自由……”乔治凯南的遏制思想1946年的《八千字电报》和1947年的《苏联行为的根源》:苏联传统的和本能的不安全感是其行动的根源;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其理论依据;苏联的政策目标是提供本国实力,削弱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力图扩大自己的实力范围;美国应把苏联当成对手而不是朋友;美国应竭尽遏制苏联势力扩大,并促使其内部发生变化。

为美国战后对苏战略产生重大影响,为杜鲁门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

战后国际关系史

战后国际关系史

超越遏制战略26、《旧金山对日和约》:1951 年9月8日美、英、法等国与日本签订的片面和约。

因和约在美国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签订,故名。

在和约上签字的国家只有美、英、法等48国。

和约除前言外,包括和平、领土、安全、政治及经济条款、要求及财产、争议之解决、最后条款等。

1952 年 4 月28日生效。

主要内容有:日本与各盟国之间的战争状态自条约生效时起即告终止;各盟国承认日本是一个主权国家,日本对领土与领海拥有完全的主权;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和要求;将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等置于联合国托之下而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日本有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可自愿加入集体安全协定”,盟国可同日本缔结双边协定,在日本驻军;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

同一天美日两国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中国政府于1951年9月18日和1952年5月5日两次发表声明,拒绝承认这个片面和约34、77国集团:77国集团 (Group of 77 -- G77)是发展中国家在维护自己经济权益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虽然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在经济上并没有获得真正的独立,依然受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影响。

1963年第18届联合国大会讨论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时,73个亚、非、拉国家和南斯拉夫、新西兰共同提出一个联合宣言,形成“75国集团”。

后来肯尼亚、韩国、越南加入,新西兰宣布退出。

1964年6月15日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产生尖锐分歧。

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联合起来,再次发表了《77国联合宣言》,要求建立新的、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并以此组成一个集团参加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谈判,因而该集团被称为77国集团。

虽然后来成员国逐渐增加,但集团名称仍保持不变。

它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工业发展组织中的活动非常活跃。

每届联大和贸发会议举行之前该集团通常举行部长级会议,协调立场,研究对策,部长级会议是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

战后国际关系史

战后国际关系史

战后国际关系史思考题1.何谓“冷战”,试述冷战的缘起。

2.简述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及其出台背景。

3.英国在冷战爆发中的作用。

4.杜鲁门主义和门罗主义的区别。

5.试对马歇尔计划实施的背景、过程及意义进行分析。

6.试析北约组织的形成及意义。

7.试析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背景、过程及意义。

8.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具体内容。

9.简述第二次柏林危机的经过及影响。

10.试述古巴导弹危机的经过及影响。

11.简述赫鲁晓夫外交战略的调整。

12.赫鲁晓夫为什么采取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么冒险的行为?13.苏联缓和政策的实质及美苏缓和政策的区别。

14.卡特主义15.试述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及其内容、实质。

16.简述20世纪70年代东西方缓和的原因及表现。

17.里根主义与杜鲁门主义的异同。

18.试述80年代里根战略的背景、内容及特点。

19.苏联调整外交政策的原因及表现。

20.试述一,冷战结束的原因思考。

21.冷战结束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新秩序构想的区别。

23.80年代美苏关系缓和的表现。

24.俄罗斯积极开展东方外交的目的。

25.如何评价叶利钦全方位外交。

26.俄罗斯外交政策的演变27.试析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28.美国霸权与历史上的其他霸权国的异同29.30.31.绪论一、战后国际关系的特点第一、国际关系格局发生变化。

第二、时代主题发生了变化。

第三、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大大加深。

二、战后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国际关系就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的一切因素的学科。

第一,国家与国家的关系。

第二,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

第三,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

Who-when-what-how三、战后国际关系的研究方法㈠需要两种知识:1.经验主义的知识(empirical knowledge),主要指有关国际关系的各种具体事实。

2.概念与理论知识(conceptual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主要指有关国际关系现实的概念抽象与规律的系统阐述。

考研笔记-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脉络,复习思路,考研重点

考研笔记-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脉络,复习思路,考研重点

第九讲两大阵营的形成与激烈对抗二战结束后,由于战略目标以及其他方面的对立,美苏在战时的同盟基础迅速发生了动摇,杜鲁门政府的对苏遏制战略逐步形成。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爆发。

同一时期中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获得迅速发展,它们在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取得可喜的成就。

在共同的斗争中亚非国家加强了团结合作,成功的召开了万隆会议,它预示着不结盟运动的出现和第三世界的兴起。

1美苏矛盾迅速发展背景:(1)二战结束后,美苏共同威胁的迅速削弱,战时形成的政治同盟动摇;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使得两国所追求的战略目标严重冲突;两国存在着难以调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矛盾。

(2)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等实力空前强大,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为其推行世界霸权政策提供了物质基础;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相对衰弱,国内垄断资产阶级等推动杜鲁门政府推行扩张政策;(3)欧洲传统强国,英法德等普遍衰落,苏联实力虽受到战争严重损害,但其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成为战后欧亚大陆的政治军事超级大国。

苏联为保障国家安全极力谋求扩展势力范围,狭隘民主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愈加显露。

矛盾迅速发展:特点:(1)从空间上看,主要集中在苏联周围地区,主要是由当时苏联所拥有的有限实力和目标所决定的:波兰等东欧国家政府组成问题,苏联支持的政党掌握政权,引起美国的不满;德国问题,苏联和西方国家在德国分别实行不同的政策,加剧了美苏在德国问题上的对抗;远东问题:日本,美国单独占领日本;近东问题:希腊、土耳其等。

以上表明:美苏战时的同盟关系迅速为一种对抗性的关系所取代。

杜鲁门主义的形成:(1)杜鲁门继任美国总统后,美国政府对苏联的政策发生明显的变化:原因:杜鲁门政府认为,很难通过一些政治上的让步和经济援助,将苏联纳入其战略轨道美苏难以实现合作;美国掌握原子弹技术,拥有强大的威慑力;二战即将结束,美苏战时合作基础动摇。

战后国际关系史3

战后国际关系史3

奠边府战役中被俘法军
法军在越南

1945年9月21日法军西贡登陆 谈判 1946年12月战争开始
日内瓦会议(1954)( Geneva Conferences 1954 )
1954年 4月26日~7月21日 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朝鲜问题未果 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与《日内 瓦会议最后宣言》 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 不干涉其内政 会议缓和印支与亚洲的紧张局 势 P66-67
甘地遇刺
二、冷战框架下的热战


(一)朝鲜战争 (1950.6.24-1953.7.27) (二)印支战争与1954年日内瓦会议 (1945.9-1954.7) (三)以巴分治与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7.11.29)、(1948.5-1949)
朝鲜战争(KoreanWar ) Nhomakorabea

1950 年6月25日~1953 年7月27日 ,朝 鲜与韩国和美国之间爆发的战争。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三八线成接受日 本投降的临时军事分界线。1948年8月15日, 朝鲜三八线以南成立大韩民国。9月9日,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 和国在北部成立 。朝 鲜形成南北分裂的局面 。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 等15个国家组成“联合国军”,并于仁川 登陆。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朝作战。1953年7月27日,朝、中、美在板 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协定所确定 的军事分界线即三八线后成为南北朝鲜的 分界线。
影像:日内瓦会议1
影像:日内瓦会议2
影像:日内瓦会议3
巴勒斯坦问题

公元前12至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 进入巴勒斯坦地区并建国。 罗马帝国时期犹太人被赶出巴勒 斯坦。 19世纪末兴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1922年英国在巴勒斯坦建立委任 统治,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矛盾 加剧,形成巴问题。

战后国际关系史

战后国际关系史
1、戈尔巴乔夫上台,对内推行改革, 对外推行外交政策新思维。 2、1987年,苏美签署“中程导弹协议” 3、1987年促使越南从柬埔寨撤军 4、1988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5、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 关系正常化
三、发展中国家的斗争 1、南北对话未能取得进展,发展中国家开展
作条约”
--1978年12月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 --1979年2月支持越南挑起中越边境武
装冲突
--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
三、第三世界反霸斗争继续深入发展
1、1971年10月,中国重返联合国,联 合国发生根本性变化。
2、亚洲,印度支那抗美救国战争取得 胜利。
3、非洲,南部非洲获得独立。
战后国际关系史序论
——发展阶段与重大事件
一、 国际关系史分期方法与 阶段划分
1、关于分期的方法论 --关于分期的基本依据与标准 主要矛盾的发展演变(基本矛盾) 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 以重大历史事件为阶段划分的标志 --关于分期的意义 有助于揭示不同时期国际关系的本质 有助于揭示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规律
三、战后初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1、战后初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概况
与原因
2、中国革命 的胜利
3、印巴分治

--巴基斯坦独立(1947、8、14)

--印度独立(1947、8、15)
4、巴勒斯坦问题与第一次中东战争

--以色列建国(1948、5、14)
5、朝鲜战争(50、6、25-53、7、27)
二、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 1、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1958、1) 2、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66、3) 3、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60年代) 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 1、中苏分裂(60年代) 2、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68、8) 四 、美苏关系 既勾结又争夺 1、美苏对外战略的调整 2、欧洲紧张局势的缓和 3、第二次柏林危机(1958-1961) 4、古巴导弹危机(1962、10)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终极笔记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终极笔记

说明:以下笔记分为八个部分,本笔记适合于专业课的最后一轮复习。

今后我还将整理并公布一些笔记,专业课试题和相关资料,希望大家继续关注。

目录:一楼第一部分战后初期格局的确立二楼第二部分美国三楼第三部分苏联四楼第四部分西欧五楼第五部分日本六楼第六部分中国七楼第七部分第三世界国家八楼第八部分新时代的国际关系第一部分战后初期格局的确立1.伦敦第一届外长会议的争执焦点2.巴黎第二届外长会议的妥协3.盟国对德政策的分歧(如何建设新德国?)―――美苏对德政策首次公开破裂(对德赔偿问题的不同)―――“捕鸟猎犬行动”,即货币改革―――准备成立西德政府―――第一次柏林危机4.美国对日的独占(体现在四个方面)5.战后日本的民主改革6.美国对日政策的改变及原因第二部分美国(1945-1995)一.美国全球霸权的确立(1945-1949)1.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2.杜鲁门主义及其实质3.英国的三环外交和《英法同盟互助条约》及其意义4.马歇尔计划及其意义5.《布鲁塞尔条约》及其意义6.北约的建立及其意义7.《里约热内卢条约》的分歧、主要内容及其意义8.美洲国家组织建立的意义9.“第四点计划”的实施(“国际开发法案”)及其意义二.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及在亚洲的侵略(1950-1959)1.朝鲜战争的胜利的伟大意义2.《旧金山对日和约》3.《日美安全条约》4.《日台和约》5.《日美共同防御援助协定》三.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1960-1969)1.U-2飞机事件―――四国首脑会议流产―――对赫鲁晓夫的影响2.肯尼迪的“和平战略”(美国原先遏制战略的基础及“和平战略”实施的可能性)的内容3.美苏维也纳首脑会晤(无果而终)4.第二次柏林危机―――柏林墙的建立及意义5.美国对古巴的敌视政策(四点)及原因影响6.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果及意义7.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主要内容及意义8.第三次中东战争(六·五战争、六天战争)的意义9.葛拉斯堡罗会谈四.美苏在缓和中争夺(1970-1979)1.尼克松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措施及意义2.《关于柏林问题的四方协定》的内容及意义―――东方条约的签定(执行“新东方政策”)及其意义3.美苏首脑会谈4.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武器谈判(SALT)的两个阶段及其意义5.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讨论的主题主要内容及其意义6.中欧裁军会议的分歧及其原因五.美苏争夺的新态势及世界的多极化发展(1980-1989)1.卡特主义及措施2.里根的新遏制政策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及实质3.“星球大战”计划出台背景内容及原因和相应措施4.美苏首脑会谈及其意义5.里根主义的背景内容实质及同杜鲁门主义的共同之处6.美苏中程导弹协议的签署的分歧主要内容及意义7.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及背景和举措意义六.转化中的世界格局(1990-1995)1.美苏签定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SALT的继续和发展)原因主要内容及意义2.布什的“世界新秩序”及为什么不可能实现3.冷战的影响及结束4.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的成立及其原因5.美俄首脑会晤6.北约东扩―――和平伙伴关系第三部分苏联(1945-1991)一.苏联成为世界大国及同东欧的关系(1945-1949)1.苏联成为两极之一的原因及表现2.战后初期的苏联对外政策的依据及举措和总评3.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的不同方式4.东欧国家政权巩固的措施5.经互会的成立原因及意义6.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建立的背景任务意义7.苏南关系破裂的原因及影响二.对外政策出现新变化(1950-1959)1.斯大林逝世后的苏联外交:A、对奥和约的缔结(意义)B、日内瓦四国首脑会议的召开C、同日本恢复外交关系D、美苏戴维营会谈2.华沙条约组织建立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3.苏联与东欧国家的新情况:苏南关系的改善―――波兹南事件(原因)―――匈牙利事件(原因)―――苏南关系再度破裂三.苏联加强对东欧的控制(1960-1969)1.“布拉格之春”的原因“行动纲领”的主要内容及苏联的对策2.勃列日涅夫主义的主要内容及表现四.苏联的缓和政策(1970-1979)1.缓和战略得以推行的条件内容及实质采取的举措及意义2.苏联在“缓和”下的对外扩张:A、在南亚的渗透(表现)B、对非洲事务的干涉C、支持越南反华和侵略柬埔寨D、占领阿富汗五.苏联走向没落及世界的多极化(1980-1991)1.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和具体实施2.苏联解体的原因及苏联的历史地位3.独联体成立的原因及展开的合作第四部分西欧(1945-1995)一.战后初期的西欧(1945-1949)见第二部分(一)中的3-6条二.西欧联合趋势的出现及发展(1950-1959)1.西欧联合的设想及相关理论、代表人物―――联合的障碍:对德政策―――舒曼计划及意义―――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2.重新武装西德―――普利文计划―――一般性条约(德国条约/波恩条约)标志德国主权的恢复―――欧洲防务集团条约未被法国批准―――各方谈判、妥协―――“伦敦-巴黎协定”及意义3.《罗马条约》签定及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4.实施关税同盟和共同农业政策的四个特点5.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的措施及意义6.戴高乐施政时的国际背景及戴高乐的外交政策三.西欧力量的增长和外交政策的调整(1960-1969)1.欧洲经济共同体在60年代的主要成就:A、关税同盟实施的意义B、“伏歇方案”及“空椅子”事件发生的根源及解决2.英国发起建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及急于加入欧共体的原因3.法国对美国霸权的挑战:A、拒绝美国的“多边核力量计划”B、签定《法德合作条约》C、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D、中法建交4.西德政策的转变:从哈尔斯坦主义到新东方政策及其背景四.西欧联合趋势的加强(1970-1979)1.欧共体的扩大与发展的成就及政治合作的成绩2.欧共体对外政策的协调:A、“用一个声音说话”―――B、大西洋关系宣言的内容及意义―――C、对苏联的缓和政策的应对―――D、西欧对第三世界政策的改变(原因)五.多极化的发展和东欧巨变(1980-1989)1.欧共体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A、对《罗马条约》的修改B、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的表现C、“尤里卡”计划的背景内容意义D、西欧防务联合的进展2.东欧巨变的原因及对西欧的影响3.“德洛尔计划”的提出六.新时代的欧洲(1990-1995)1.美国“新大西洋主义”提出的背景及目标及《欧共体-美国关系宣言》的签定2.德国的统一标志雅尔塔格局终结及其步骤3.欧安会会议及《新欧洲巴黎宪章》标志冷战结束:美、苏、欧的各自计划―――《新》的内容―――欧安会首脑会议总评4.《欧洲联盟条约》产生的背景及两个具体条约5.“欧洲经济区”设想的产生、成立、内容、意义6.南斯拉夫解体的原因及波黑冲突第五部分日本(1945-1995)一.战后初期的日本(1945-1949)见第一部分4~5条二.日本追随美国的政策(1950-1959)见第二部分(二)的2~5条三.日本对外政策的调整(1960-1969)1.美国对日本经济复兴的政策2.日本经济起飞的特点3.美日矛盾的发展4.岸信介的外交三原则5.美日改约的原因及日本的要求内容和新约的特点意义6.日本人民反对美日改约的斗争四.日本的“多边自主外交”(1970-1979)1.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2.美日的“平等伙伴关系”的提出3.“多边自主外交”的开展(田中角荣)4.三木武夫的“等距离外交”5.福田赳夫的“全方位和平外交”6.日本对东盟的新认识7.“福田主义”的提出及意义五.日本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1980-1989)1.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的内容及背景2.中曾根的“战后政治总决算”与综合安保的结合及采取的措施意义3.大平正芳时代的日本环太平洋经济合作的设想及提出的依据4.铃木时代的“铃木主义”5.中曾根的“太平洋合作四原则”6.环太平洋合作的意义及问题7.日本追求政治大国的背景及表现出的特点8.中曾根时代的外交总特征六.日本走向政治大国的外交实践(1990-1995)1.《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的通过2.美日贸易摩擦激化的原因3.日俄关于北方领土问题的斗争及日俄关系的发展4.冷战后日本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5.宫泽喜一提出日本对亚洲的四原则(宫泽主义-福田主义)6.日本亚洲外交的难点第六部分中国(1945-1995)一.中美关系1.中国革命胜利的影响2.“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及“一边倒”的外交三大政策3.对帝国主义特权的肃清政策4.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5.中美三个公报:《上海公报》(1972)、《中美建交公报》(1978)和《八·一七公报》(1982)6.中美关系中存在的困难与障碍7.中美矛盾二.中苏(俄)关系1.《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内容及意义2.苏联“三和路线”与中国的分歧3.戈尔巴乔夫访华及《中苏联合公报》签定意义4.中国同中亚地区国家关系的四点原则三.中国同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1.中日恢复邦交的过程:中国对日恢复邦交的基本政策中日恢复邦交的障碍2.《中日联合声明》及意义3.《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及其意义4.中日关系四原则:和平友好、平等互利、长期稳定、相互信赖5.中日关系的摩擦6.1989年后中国与西欧关系的改善与发展四.中国与第三世界的关系1.中国与部分邻国边界问题解决的意义2.中国与阿拉伯、非洲国家的相互关系五原则3.中国同非洲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四原则4.中国同拉美国家的八点相同与六点合作的有利条件5.中国同东盟国家发展关系的四原则6.中国的亚太合作原则和措施7.中国的亚太合作三项目标第七部分第三世界国家(1945-1995)一.亚非地区1.亚非会议的目的成果十项原则及意义2.50年代中期以后的国际关系变化及不结盟国家五项标准和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形成3.“77国集团”的出现及一系列经济合作集团的兴起4.朝鲜半岛的新局势5.中亚、外高加索地区在苏联解体后的热点问题6.非洲统一组织建立的背景和主要工作7.南部非洲反对种族主义斗争的进展8.西南非洲问题得以解决的原因9.南非民主进程的三个阶段10.非洲的动荡及其原因二.中东地区1.以色列复国的历史及以色列国的建立2.第一次中东战争及其结果3.关于苏伊士运河的争夺和第二次中东战争及结果4.美国针对中东的“艾森豪威尔主义”5.第三次中东战争见第二部分(三)的第八条6.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7.两伊战争的原因8.第五次中东战争三.拉美地区及其他第三世界的问题1.美国对多米尼加革命的干涉及针对拉美的“约翰逊主义”2.拉美国家反对海洋霸权的斗争3.拉美国家70年代争取经济独立的表现4.拉美80年代帐务危机的原因及“失去的十年”的教训5.里根政府的中美洲政策6.冷战后美国干预下的拉美民主化重大事件7.拉美经济一体化的四大组织8.南北关系不平等的表现9.关于联合国改革的主要意见及困难10.联合国进入新时期开展的工作及困难第八部分新时代的国际关系(1991至今)一.冷战后各国关于建立国际关系新秩序的建议:1.美国:布什提出的“国际新秩序”2.西欧:西欧国家的“国际秩序三原则”3.日本:日本的“国际秩序建立的三项基础”4.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议5.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设想及为实现其设想而做的努力二.冷战后的国际关系新特点:1.多极化2.经济因素3.相互依存和合作4.缓和。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雅尔塔体系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国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了战时第二次首脑会议。

会议总共讨论了四个问题: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联合国问题以及苏联出兵对日作战问题,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

会议达成的协议和通过的宣言统称为雅尔塔体系。

以美、苏为中心形成的两极对立格局是该体系的特点。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东欧局势剧变,两个德国统一,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雅尔塔体系宣告瓦解。

该体系虽表现出了大国强权政治的倾向,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2.纽伦堡审判(Nuremberg trials)1945年11月20日至1946年10月1日,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首要战争罪犯和犯罪组织进行了审判。

法庭对22人作了宣判。

美国军事法庭在纽伦堡城还进行了后续审判。

纽伦堡审判为以后对破坏和平罪的审判奠定了基础,标志着国际法的重大发展。

3.东京审判(T okyo trials)又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

1946年5月3日-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首要战犯进行了审判。

东条英机等七人被判处绞刑。

4.五国和约(1947.2)1947年2月10日在巴黎,盟国对德、日盟国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芬兰签订了五国和约。

条约的主要框架包括领土条款、政治条款、军事条款、赔偿条款。

五国和约是战后初期盟国合作延续的产物。

5.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乔治·凯南(Kennan,George Frost),曾为美国驻苏代办。

1947年7月,他以X署名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一篇标题为《苏联行为的根源》的文章,提出了“遏制”苏联的理论和政策。

文章分析了苏联行为动机的根源、理论根据、政策目标,提出必须把苏联看成政治上的敌手而不是伙伴,并提出了美国应实施的遏制对策。

专题复习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国际关系

专题复习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国际关系

专题复习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国际关系本专题的内容主要有: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出现过的主要国际组织;召开的重要国际会议;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等。

本专题是世界近现代史的重点内容。

考查内容偏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今天,如何搞好国际关系、建设一个和谐世界显得尤为重要。

国际关系将成为今后考查的热点。

知识串联国际关系格局在20世纪有三次大变动: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雅尔塔体系(即美苏两极格局);当今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正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面对世界新格局,我国政府应采取的对策也是考查的重点。

二、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启迪: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人类终究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所有的国家都应当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斯大林说:“一战后的战胜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帝国主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起来。

下列关于这一体系的说法的,正确的是()A、巴黎和会上中国等弱国处于无权地位B、建立了帝国主义在美洲的新秩序C、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D、以法德坚实联盟为基础2、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B、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C、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D、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与这场运动爆发密切相关的是()A、三国协约的成立B、三国同盟的成立C、巴黎和会的召开D、华盛顿会议的召开4、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A、法西斯势力的侵略B、美苏争霸C、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D、宗教纷争5、“冷战”是二战后美国针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邱吉尔发表“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提出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D、华沙条约组织建立二、材料题材料一1929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040亿美元,到1932年只剩下585亿美元。

战后国际关系史 复习资料

战后国际关系史 复习资料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缓和时期的东西方关系一、缓和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70年代,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东西方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缓和代替了“冷战”。

缓和时期东西方关系的基本特点是:政治气氛比较和缓,东西方各国领导人特别是美苏首脑频繁接触,达成许多协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经济关系普遍得到发展,贸易往来有了很大增长,签订了各种长期贸易协定和科技合作协定,出现了许多新的经济合作形式;军事方面举行了一系列军备控制谈判,美苏之间达成了限制战略核武器协定。

缓和局面之所以出现,首先是由于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和美苏实力对比的变化。

侵越战争的失败使美国遭到伤筋动骨的削弱。

尽管美国在越南战争中耗资3000多亿美元,伤亡几十万官兵,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一切武器,但得到的结果却是侵越战争从失败走向更大的失败。

这从根本上削弱了美国来一维持侵略战争的基础。

从1967年起美国全国的反战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连美国统治阶层也不能不承认侵越战争的失败。

由于巨额军费开支,美国的经济日趋恶化,财政赤字扶摇直上,通货膨胀日趋严重,国际收支逆差越来越大,美国国际金融霸主的地位也被彻底动摇。

相反,苏联则利用美国深陷越南战争之机,加紧发展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

经济上,美苏两国的差距大大缩短。

军事上,古巴导弹危机后苏联全力发展军事实力,全面扩展军备,实力增长很快。

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联的军事实力已赶上(在某些领域甚至超过)了美国。

苏联还利用美国陷入越战之机加紧在世界各地渗透,美苏战略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是东西方缓和的基础。

其次,西欧、日本崛起,它们已不再是美国俯首帖耳的小伙伴,而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戴高乐首先向“美国治下的和平”发起了挑战。

联邦德国也提出了“新东方政策”。

西欧在许多问题上为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愿屈从美国,它们或批评美国的越南和中东政策,或微波美国意愿与苏联、东欧打交道。

日本则在经济上同美国发生激烈的摩擦。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第一部分)体系格局I. 1945-1949:从二战结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形成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三次会议和签署的文件形成了雅尔塔体制。

1、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美、苏、英三国首脑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讨论了三国配合作战、全面打垮法西斯国家和战后安排问题。

2、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南端的雅尔塔举行的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三巨头会议,对处理战后重大问题,划分势力范围,安排战后世界秩序都作出了重要决策(会议一是讨论了彻底打败德国法西斯的计划,商定了共同作战部署,并确定德国受降以后,美、苏、英、法四国共同占领;二是讨论了对波兰的边界划分原则,波兰新政府的产生、联合国机构组成等具体问题;三是美苏做成牺牲中国主权的秘密交易)。

会议签署了《雅尔塔协定》。

(此乃雅尔塔体制形成的最重要环节)3、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7至8月2日,在柏林波茨坦召开了战时最后一次三国首脑会议,确定了对德管制的政治经济原则,决定解除德国的全部武装,彻底摧毁纳粹主义,重建德国的民主制度。

会议经过争论和妥协,重新划定波兰边界。

此外,还讨论了对战败国意大利和追随德国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和芬兰的政策问题。

会议最后发表了《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签署了《苏美英三国柏林(波茨坦)会议协定书》。

此次会议基本确定了欧洲的新格局。

雅尔塔体制的影响和意义:1、第一次由两种不同制度的国家形成势均力敌的局面,这是人类历史的重大发展和进步。

但是它将欧洲一分为二,德国分成两个国家,亚洲的朝鲜变为北、南两个国家,形成了东西方对抗的初步形态。

两个不同制度国家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斗争也直接影响了战后国际形势发展,造成两国四十多年的对立和对抗;2、采取军事占领方式来划分势力范围,使许多小国和弱国的主权和利益受到了直接侵占和损害;3、其积极方面是对德国法西斯纳粹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的参与势力铲除较为彻底,保证了欧亚更好的和平发展条件;4、其建立过程中成立了联合国,在维护战后国际正常秩序和促进世界的进步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完整版)国际关系学院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问答题

(完整版)国际关系学院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问答题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一、问答题:1.乔治·凯南“遏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凯南认为,苏联有一种“传统的和本能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导致苏联为了自己的安全利益推行扩张政策。

在他看来,苏联“听不进理智的逻辑,但对武力的逻辑却十分敏感。

因此缘故,当它在任何地方遇到强大的阻力,它都可以轻易的退却。

因此,如果对方拥有足够的武力,并表明准备使用武力时,实际上几乎用不着动武。

如果对方正确地处理形势,就不必进行有损威望的摊牌。

”凯南认为,“美国对苏政策的要旨在于,它必须是一种长久而耐心地,同时又坚定而警惕地遏制俄国对外扩张倾向的政策”,经过长期的遏制,“导致苏维埃政权的瓦解或逐步趋于软化”。

2.美苏冷战爆发的原因1)国际因素(即战后初国际环境的特点):●从战争到和平,和平政治取代战士政治●国际力量对比的“两极化”。

一极是凭借强大军事经济实力成为战后世界霸主的美国,另一极是世界军事政治强国苏联。

●“权力真空”地带的出现2)国家因素:战后初,美苏试图维持战时的合作关系,主要出于罗斯福的世界蓝图和斯大林对维护雅尔塔体系的考虑。

但美苏各自信奉的意识形态是根本对立的,它们的国家利益也是相悖的。

●苏联的国家利益:确保国家安全,尤其是西部和东部边境的安全;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美国的国家利益:填补真空,尽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凭借实力,主导战后世界政治经历舞台;遏制苏联3)领导人个人因素:综上所述,战后的国际环境为美苏对抗,由战时同盟走向冷战创造了条件。

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相悖,使两国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两国领导人与对方的认识和处理外交的方式,加剧了双方的对立,加速了冷战的到来。

3.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和第一次中东战争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巴勒斯坦地区原来是希伯来人(即犹太人)的栖息之地。

在古代,犹太人几经流放,散居世界各地。

公元7世纪,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领土,大量阿拉伯人移入,逐渐形成阿拉伯巴勒斯坦人,巴勒斯坦地区遂亦成为他们的家园。

战后国关史考试资料

战后国关史考试资料

名词解释1富尔敦演说二战之后,欧洲列强丧失霸权地位,美苏开始争夺世界霸权。

对苏“遏制政策”成为美国奉行的基本国家战略。

1946年1月丘吉尔应邀访美,来到富尔敦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演讲。

演说中,丘吉尔提出“铁幕”的概念,强调苏联的共产主义对英美等国构成严重威胁,呼吁西欧国家“团结一致”,与美国建立“特殊的关系”,保护自身安全。

演说引起了极大轰动,表达了英国企图借助美国的力量在欧洲抗衡苏联的愿望,美国政府借此演说说出了自己的主张。

斯大林回应了该讲话。

富尔敦演说被认为是美英对苏联发动“冷战”的信号,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拉开了序幕。

2第一次柏林危机德国问题是美英与苏联的斗争焦点。

冷战爆发后,美苏对德采取了一系列积极行动。

1948年6月美英法对西占区单方面的货币改革,引发政治危机,奏响德国分裂的序曲。

随后,苏联出兵全面切断西占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

杜鲁门总统通过空运物资使美军继续留在德国,同时对苏占区进行反封锁。

年底柏林已经分裂为两个独立城市。

1949年1月苏联领导人首先发出和解暗示。

苏美英法四国政府达成协议解除封锁,决定商讨德国问题。

美国利用柏林危机造成的国际紧张局势,加紧分裂德国。

6月,德国问题的商讨失败。

东西德的相继建立,标志着德国的正式分裂。

3杜鲁门主义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拉开了序幕。

对苏方面,美国政府内部存在着严重分歧。

由此,杜鲁门发布报告系统阐释了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战略设想。

1947年,英国照会美国承担继续援助希腊和土耳其。

杜鲁门在会议上宣读了一篇要求国会批准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的咨文,声称希腊受到共产党领导的威胁,一旦失陷将危及全世界。

都1949年,希腊的革命烈火被扑灭。

杜鲁门主义实质是一种新的世界范围的门罗主义,是美国推行对苏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标志美苏冷战爆发。

4冷战“冷战”指的是二战后形成的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紧张斗争与较量。

国关史复习资料

国关史复习资料

1、柏林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柏林。

1948年柏林被分为东、西两部分。

西柏林离联邦德国约177公里,去联邦德国的通道有4条铁路,4条公路,两条水路和3条“空中走廊”,但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是开放的。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为了制止公民自由外流和其他非法活动,沿西柏林边界构筑了隔离设施,包括高墙、铁丝网等,45公里横穿市区,120公里包围西柏林,称之为“反法西斯防卫墙”,一般称为“柏林墙”。

东、西柏林交界处开了9个过境站。

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开放柏林墙。

1990年7月2日,民德宣布全部拆除柏林墙。

2、杜鲁门主义1947年2月,英国照会美国,声称由于国内经济困难,英国无力继续援助希腊和土耳其,希望由美国承担这项任务。

为防止地中海地区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并乘机排挤英法在该地区的力量,美国决定接手希腊和土耳其。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声称希腊受到共产党领导的“几千名武装人员恐怖主义活动的威胁”,希腊的邻国土耳其也需要美国支持,否则希腊一旦失陷,不仅直接严重地影响土耳其,“混乱和无秩序状态就很可能扩及整个中东地区”,对全世界都有灾难性。

因此,他要求国会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四亿美元的援助,并选派美国文职和军事人员参与“重建”。

杜鲁门在解释这篇咨文时说:“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公开推行对苏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正式破裂,从此,美苏以欧洲为重点的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全面展开。

3、肯尼迪和平战略与灵活反应战略1961年1月20日,肯尼迪就任美国第三十五届总统。

当时,美国正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美国不但失去了对核武器的垄断地位,而且出现了与苏联之间所谓“导弹差距”;西方世界出现了西欧和日本两个新的经济政治中心,向美国的霸权地位挑战;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掀起了蓬勃发展的民族解放运动。

战后国际关系史

战后国际关系史

第二讲冷战时期的大国关系(美苏关系)(补充内容)三、七十年代的美苏关系•在七十年代,美苏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处在冷战时期的缓和阶段。

•“缓和”(détente)是指国际关系中两国或多国之间紧张关系的松弛,从而减少战争的可能性。

•缓和在美苏关系的历史进程始于古巴导弹危机之后,成熟于尼克松、福特政府时期,终结于卡特政府时期。

1、美苏关系缓和的国际背景核恐怖的震慑作用美苏力量对比的变化多极化倾向的出现2、美苏缓和的国内驱动力美苏都被激烈的军备竞赛搞得负担沉重。

而经济的困境要求美苏放慢军备竞赛的步伐,适当控制核武器的发展,而这只有通过谈判才能做到。

3、美苏缓和的实现美苏缓和是美苏调整外交政策的结果:(1)“关岛主义”、“尼克松主义”(2)苏联的“缓和战略”4、美苏关系缓和的表现政治缓和军备控制危机处理经贸、文化交流5、美苏缓和的终结——“卡特主义”的出笼6、美苏缓和的影响:•美苏缓和维持了美苏之间的战略均势,而这种均势为世界和平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美苏缓和也促动了国际格局的变化——多极化倾向的发展。

•美苏缓和带动了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以及整个世界局势的缓和。

四、八十年代的美苏关系八十年代的美苏关系,主要指的是里根时期的美苏关系。

里根时期美苏关系的特点是:第一任期与苏联全面对抗,也称“新冷战”时期;第二任期与苏联开始缓和,史称“新缓和”时期。

一、新冷战时期里根把遏制苏联的扩张作为其外交政策的根本任务,主张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意识形态等各方面对苏联进行遏制。

而苏联对于美国的遏制毫不相让,针锋相对。

美国的政策具体表现为:1、大力支持阿富汗和波兰的反苏行动;——阿富汗——波兰2、军备竞赛——“星球大战计划”3、技术战和经济战4、在全球的激烈争夺(1)在欧洲的争夺(2)在第三世界的争夺5、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美国的“和平演变战略”二、新缓和时期在里根第二任期,美苏关系进入了“新缓和时期”。

具体表现:1、频繁的首脑会晤2、在对第三世界的争夺中采取强硬姿态——“里根主义”3、军控领域的对话与谈判4、阿富汗问题的解决•布什政府的“超越遏制战略”“超越遏制”战略强调把苏联引入国际社会,使它在国际合作中发生演变;提出建立“一个开放、统一和自由的欧洲”;强调实力政策。

国关史期末复习:国际关系史复习

国关史期末复习:国际关系史复习

章: 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信科系10级思 考 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这是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

它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主要的影响是使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变化。

1、首先,它造就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登上了世界资本主义霸主的宝座。

由于战争没有在美国本土进行,美国不仅没受到多大的损失,还利用出售军火发了战争财,经济力量空前发展。

战争还刺激美国军事力量的膨胀。

大战结束后,美国在世界各地拥有军事基地,还垄断着原子弹。

2、其它帝国主义国家降为资本主义二流国家。

德意日作为战败国,经济、政治上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英法受法西斯侵略影响,国力大大削弱。

经济上依赖美国,使美国乘虚而入,逐渐开始了对西欧的控制。

3、苏联作为政治、军事强国崛起,两极格局形成,美苏由战时合作迅速转为冷战。

大战给苏联造成了严重损失,经济损失达4850亿美元,人口死亡2000万。

苏联对二战胜利做出了最大的贡献,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影响。

随着二战胜利结束,东欧和亚洲先后出现了一些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越出了一国的范围。

4、给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可能性和更加现实的道路。

英法等殖民主义国家陷于战争,大大削弱,各被占领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许多国家相继独立。

5、一方面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另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军事需要促进了科技发展,如原子弹的研制成功。

40年代末起,美国便发生了技术革命。

这也使得科技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空前明显。

美苏冷战爆发的原因概括性叙述:(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确立了世界霸权的政策并视苏联为障碍。

(2)美苏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处于对立是冷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美国为了“遏制”共产主义,提出冷战。

较完整的叙述:美国和苏联都想“领导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雅尔塔体系: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国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了战时第二次首脑会议。

会议总共讨论了四个问题: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联合国问题以及苏联出兵对日作战问题,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

会议达成的协议和通过的宣言统称为雅尔塔体系。

以美、苏为中心形成的两极对立格局是该体系的特点。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东欧局势剧变,两个德国统一,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雅尔塔体系宣告瓦解。

该体系虽表现出了大国强权政治的倾向,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第一次柏林危机:二战后,苏、美、英、法4国因对西柏林法律地位的争执而引起的国际危机。

1947年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合并英、美占领区,并筹划在其成立德意志国家,实行币制改革。

苏联因此退出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并在苏占区和整个柏林发行新货币。

对此,美国在英、法两国同意下将其货币改革扩大到西柏林。

1948年6月24日苏联对西柏林实行封锁,切断西柏林与西方占领区之间的水陆交通。

美、英则对苏占区实施交通和贸易限制,向西柏林空运物资。

局势一时十分紧张。

经过谈判,终于达成妥协,苏解除对柏林的封锁。

然而柏林已成为两个城市,即东柏林和西柏林。

杜鲁门主义:战后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扩张计划的总纲。

1947年3月,美国总统H.S.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指导思想。

杜鲁门提出,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抗拒共产主义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

他要求国会立即采取果断行动,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

它与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方案)》的通称。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G.C.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首先提出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方案。

他呼吁欧洲国家采取主动共同制订一项经济复兴计划,美国则用其生产过剩的物资援助欧洲国家。

1947年7~9月,英、法、意等16国在巴黎开会,建立了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提出援助和贷款总报告。

1948年4月马歇尔计划正式执行。

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

马歇尔计划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西欧的联合和经济的恢复起了促进作用。

北约:简称北约组织。

西方国家根据《北大西洋公约》建立的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

1949年4月4日在华盛顿,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葡萄牙、丹麦、挪威和冰岛于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规定,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

稍后,希、土、联邦德国加入。

北约组织总部设在布鲁塞尔。

长期以来,西欧国家依靠美国积极建立针对苏联的集体防务。

美国则把北约组织作为加强自身的实力地位、控制西欧、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主要工具。

莫洛托夫计划:马歇尔计划出台以后,苏联为了抵制该计划并限制东欧国家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往来,在1947年7-12月间分别与保加利亚等六个东欧国家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这些协定被西方称作“莫洛托夫计划”。

通过这些协定,东欧与西方经济联系开始中断,以苏联为中心的经济贸易圈初步形成,这为成立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奠定了基础。

经互会: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经济合作组织。

简称经互会。

1949 年4月,苏、保、匈、波、罗、捷等 6 国正式宣布成立。

经互会是苏联推行其对外政策的重要的步骤,由此形成了苏联东欧经济集团。

情报局:二战后欧洲一些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建立的交流情报和经验的组织。

1947年9月日,苏、南、波、罗、保、匈、捷、法、意等9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在波兰一小城成立该组织。

据决议规定,成立情报局的目的主要是加强各党之间的联系,组织经验交流,必要时,在相互协议的基础上,使各党配合行动。

实际上,情报局成为了苏联从政治上控制东欧的工具。

1956年该组织中止存在。

华约:二战后苏联与东欧国家建立的、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相抗衡的军事政治组织。

简称华约。

1955年5月14日,苏、阿、保、民德、波、罗、捷、匈等8 国在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

华约总部在莫斯科。

主要机构有政治协商委员会、国防部长委员会、外交部长委员会、联合武装部队司令部。

华约各国就重大国际问题进行磋商合作,统一战略方针,经常举行军事演习。

华约组织的建立是两大阵营形成的重要标志。

旧金山和约:1951年9月8日在旧金山美国及部分国家与日本签订的和约。

主要内容有:结束战争状态;承认日本是一个主权国家;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和要求;将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等置于联合国托管之下;日本加入集体安全协定”,盟国可在日本驻军;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等。

同一天美日两国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苏、波、捷未签字,中、朝、越、印等国未出席会议。

朝鲜战争:1950 年6月25日~1953 年7月27日,朝鲜与韩国和美国之间爆发的战争。

1945年8月日本投降。

三八线成接受日本投降的临时军事分界线。

8月15日,朝鲜三八线以南成立大韩民国。

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北部成立。

朝鲜形成南北分裂的局面。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等15个国家组成“联合国军”,并于仁川登陆。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3年7月27日,朝、中、美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协定所确定的军事分界线即三八线后成为南北朝鲜的分界线。

朝鲜战争对东北亚及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1954年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中、苏、美、英、法和有关国家参加了在日内瓦举行的谋求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和平的国际会议。

朝鲜问题未果,会议达成了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与《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其内政会议缓和印支与亚洲的紧张局势简答题:1、概述战后初期国际格局的基本特点(一)欧洲的衰落-以欧洲的中心地位为基础的旧世界结构被打碎。

(二)美苏实力增强,成为两个名符其实的超级大国。

(三)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世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日益瓦解,世界的面貌由此发生了深刻变化。

2、雅尔塔体系包括哪些主要的条约?在西方,关于分区占领德国及德国赔款的原则协定;关于波兰疆界和临时政府组织的协议;《被解放的欧洲宣言》;1947年盟国与其它法西斯随从国意、罗、匈、保、芬签订的《五国和约》。

在东方,苏美就对日作战达成的秘密协定;在国际上,确定了“大国一致”的原则,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享有否决权。

3、北约建立时有哪些国家?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葡萄牙、丹麦、挪威和冰岛论述题:美苏“冷战”是怎样形成的?美苏冷战是指二战结束后也美苏争夺为中心,以两极格局为特点,以消耗巨大的军备竞赛、经济竞争、政治对抗、意识形态征讨为主要内容的长期的全面较量。

是一种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紧张状态。

二战结束后,欧洲衰落的世界地位衰落,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被打破。

美苏的实力大大增强,成为世界上两个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

美国的战略目标是建立联合国和包括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在内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想把联合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霸权地位的奠基石。

而战后的苏联致力于重建经济,并继续发展其军事大国的地位。

美国奉行自由经济的资本主义制度,而苏联则奉行国家高度调控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也是导致冷战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东欧问题上,西方对苏联干预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政权组织表示不满,认为其威胁到自身国家的利益。

在德国问题上,英美法占领区的合并与苏联占领的德国东部形成对立并成为美苏矛盾的热点问题。

而在日本问题上,苏联则极力反对美国对日本实行的单独占领,认为其威胁到自己东边门户的安全。

杜鲁门上台后一改罗斯福通过合作软化苏联的对外战略,而是也强硬的态度与苏联在各种问题上争锋相对。

面对杜鲁门的强硬态度,斯大林保障战后既得利益的同时推进世界革命扩大社会主义的地盘。

美国所奉行的全球争霸战略和敌视共产主义的政策与苏联长期以来对资本主义本质的认识是导致两大国对峙、对抗的思想根源。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攻击苏联的对外政策,职责其扩张呵呵对基督教文明的威胁。

1946年9月,诺纳科夫写了一份《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分析报告,指出美国战后的对外政策特点就是谋求世界霸权,认为美国对苏的强硬路线是大国合作的主要障碍。

1947年3月,美国总统H.S.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指导思想。

杜鲁门提出,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抗拒共产主义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

他要求国会立即采取果断行动,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

它与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1947年7月,乔治·凯南发表《苏联行为的根源》提出遏制苏联的理论和政策,提出应把苏联作为对手而不是合作伙伴。

遏制理论为杜鲁门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

试述两大阵营的形成:两大阵营的基本概念两大阵营形成的原因分析:请参考第2题;叙述过程:包括马歇尔计划的出台与实施,北约组织的建立,“十四点计划”的出台与实施等;苏联东欧的反应,包括针对马歇尔计划的“莫洛托夫计划”(随后建成“经互会”)、针对杜鲁门主义的“情报局”的建立、针对北约的华约的建立等。

结果: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对抗的形式由苏、美对抗转变为阵营对抗。

名词解释:戴维营会谈:1959年赫鲁晓夫访美,并在9月27-28日与艾森豪威尔总统进行了戴维营会谈。

(戴维营David,Camp美国总统的休养地。

)会谈主要围绕两个问题:柏林问题;裁军问题。

无果,但美苏关系得到缓和。

这种为缓和关系而做出的相互退让与妥协,被赫鲁晓夫称之为“戴维营精神”。

U-2飞机事件:指美国U-2飞机侵犯苏联领空的事件。

1960年5月1日,美国的U-2高空侦察机深入苏联领空1200公里,当飞机飞到斯维尔德洛夫地区上空时,被苏联火箭部队击中。

飞行员鲍尔斯跳伞后被俘。

事件恶化了正在得到缓和的美苏关系,计划召开的维也纳四国首脑会议不欢而散,所谓“戴维营精神”随即宣布破产。

第二次柏林危机:1958~1961年柏林危机。

1958年11月底,苏联照会美、英、法政府,建议取消对柏林的占领制度。

西柏林问题一时成为东西方矛盾的焦点,由此拉开了第二次柏林危机的帷幕。

1961年6月3日赫鲁晓夫重提苏联1958年的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