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国际关系史笔记_方连庆

合集下载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史重点总结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史重点总结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史(1945-2002)重点总结命题规律:看了一个关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关史命题规律的总结。

我在这里也将外交学院的总结一下。

欢迎补充和批评,权当抛砖引玉。

绝大多数未考过,但随着时间推移,重点可能要再考,所以历年试题也要看。

毕竟重点有限。

1.空间均衡:即美欧苏(俄)日、第三世界几乎均有涉及。

这与北大重欧轻亚不同。

2.时间均衡:即在考查时间范围内(1945-2002),冷战形成阶段、美攻苏守阶段、苏攻美守阶段、缓和阶段、二次冷战阶段、冷战结束前、冷战结束后几乎均有涉及,特别是冷战结束后,虽然时间上只有十年,但分数占很多。

3.内容均衡:即条约协议、组织、政策(主义)、人物、战争、集团、军控、事件等力图都涉及到。

(题目及分数设置依20XX年试题为准,以下内容是用新教材以来均未考过的,仅供参考,欢迎批评!)第一套一、名词解释(7分*5)1.《巴黎协定》2.戴高乐3.里约集团4. 8·19事件5.第二代维和行动二.简答题(25分*3)1.1959年美苏戴维营首脑会谈的背景。

2.十月战争及其对中东局势的影响。

3.简述尼克松主义及其三大支柱。

三.论述(40分)试述冷战后欧洲一体化的发展。

第二套一、名词解释(7分*5)1.《巴黎条约》2. 亚非会议3. 孔塔多拉集团4.叶利钦5. 《欧洲经济区协定》二.简答题(25分*3)1. 蒙巴顿分治方案及其造成的影响。

2. 艾森豪威尔主义及其出台的背景和影响。

3.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苏联扩张浪潮的背景和表现。

三.论述(40分)试述冷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

第三套一、名词解释(7分*5)1."三和"路线2.西欧联盟 . 纳赛尔 4.《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5. 9·11事件二.简答题(25分*3)1.戴高乐主义及其对FaGuo外交政策的影响。

2.里根新遏制政策及其出台的背景。

3.马德里和会召开的背景及其主要成果。

《国际关系史战后》方连庆读后感

《国际关系史战后》方连庆读后感

《国际关系史战后》方连庆读后感首先,理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要理解国家是代表一个阶级的权力机构体现,所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或者是合作,实际上是代表不同阶级的统治机构的竞争或者是合作。

在社会上,阶级主要分成两大阶级: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

这两个天然敌对的阶级自有财产以来便有之,当下的社会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作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代表;而在早期是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作为代表;而更早期的是奴隶主和奴隶作为代表。

但无论表现形式是什么,其核心都是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的对立。

正是这两个阶级自古以来的对立,让这个社会不断的发展,这不禁让我想到了黑格尔的思想,事物变化的基本原因在于任何情形内都包含着矛盾因素,即这个社会的进步是由内部矛盾推动的。

(而马克思主义把这一思想进一步提炼转化为辩证唯物主义。

)有对立,则必然有冲突和战争。

国际关系史中的现代篇和当代篇主要描述两种不同形式的阶级斗争。

包括殖民与反殖民,也就是更早时期的奴隶主与奴隶的现代表现形式,帝国主义列强从事奴隶贸易,并且对殖民地进行殖民掠夺的历史持续了近400年,而直到上世纪80年代非洲纳米比亚宣布独立,才让世界殖民时代成为历史,这是一战后国际关系史的主线之一。

而作为资产阶级的剥削阶级与作为无产阶级的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从资本主义诞生那一刻开始,踏上历史舞台,时至今日,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仍然在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存在,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都分别形成了自己的阵营,从而有了冷战和后冷战时代。

这场焦灼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他们最后的结果将决定人类未来的走向。

一战前,是没有任何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的,1917年趁着一战混乱之际,诞生于沙俄的布尔什维克与其他党派联合到一起,掀翻了罗蒙诺夫王朝的封建时代(二月革命),并于同年推翻了资产阶级(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也就是伟大苏联。

但是自苏联诞生那一刻开始,就必然遭受到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国家的镇压,当时还在一战中的协约国,因为自身所代表的资产阶级利益收到威胁,联合组织了三次对苏联的武装干涉,这是一战之后国际关系史的另外一条主线。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下册)配套题库(论述题)【圣才出品】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下册)配套题库(论述题)【圣才出品】

专项练习四论述题1.论述20世纪80年代的美苏关系。

[复旦大学2017年研]答: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美苏关系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1981年,里根出任美国总统以后,开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遏制苏联在全球的扩张势力。

在核战略和核军备方面,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准备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

在争夺第三世界方面,美国立足于在军事上打小规模的局部战争,打击亲苏政权。

苏联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缓慢,在与美国的争霸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作法,转为裁减军备,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

这一时期的美苏关系的特点再次重现了“美攻苏守”的特点。

(1)里根主义:美国重振霸权的新起点1980年里根上台之时,美国面临着苏联在全世界扩张的严重挑战。

里根政府改变了尼克松以来对苏缓和的对外战略,通过大张旗鼓的重振美国军备并在国际上对苏联采取挑战性姿态,改变了美国的被动局面,重新确立了美苏之间的战略均势,并使美国在某些方面略占优势。

“里根战略”实质上是美国争取在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重新支配世界的战略,其主要内容为:①在政治领域,里根政府推行“里根主义”。

其基本思想是不承认尼克松提出的世界力量已经“多极化”了的现实,认为世界上所有的矛盾都可以归结为美苏两家或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

里根竭力强调东西方矛盾的重要性,推动整个国际形势向战后初期的“两极世界”方向发展。

美国政府推行“里根主义”的重要手段是“低烈度战争”,即指美国在不触及美苏核战争和大规模常规战争的前提下,在第三世界向苏联发起进攻和争夺势力范围的战略。

里根政府希望通过这一战略,达到既能抑制苏联扩张,又能避免美苏之间发生正面战争的目的。

②制定“星球大战”计划,以实力为后盾,谋取新的战略优势。

里根政府的战略意图是:打破美苏核均衡,把太空辟为除海陆空外的第四个战略领地,抢占“高边疆”的控制权;利用美国的经济和技术优势,挑起新一轮的军备竞赛,达到在经济上拖垮苏联、在政治上“以压诱变”的目标;以开发宇宙为契机,以“星球大战”计划为核心,构筑美国的高技术优势。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概念题典型题详解(圣才出品)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概念题典型题详解(圣才出品)

二、概念题1.星球大战计划答:星球大战计划是指里根1983年3月23日在关于国防开支和防务技术的电视讲话中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

该计划是把战略弹道导弹拦截和摧毁在到达美国国土之前,以求达到消除战略弹道导弹的威胁的目的。

他说战略防御计划是“减少核战争危险的途径”。

战略防御计划的目的和性质如下:①发展有效的防御对付弹道导弹所造成的威胁,确保美国及其盟国的安全,以美国的技术优势,谋求建立一个“较为安全和稳定的世界”。

②战略防御计划仍然是威慑。

过去是利用核报复来威慑,使敌手不敢轻易发动侵略。

美国“必须谋求另外一种遏止战争发生的手段”。

美国要设法改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迅速进行大规模报复”的局面,而“更加依靠不威胁任何人的防御系统”,即战略防御计划。

③战略防御计划是“一个集中搞先进防御技术的研究计划”,目的在于“寻找方法,为遏止侵略、加强局势的稳定和增进美国和我们的盟友的安全提供一个较好的基础”。

④战略防御计划是针对苏联“不断大规模扩大反弹道导弹力量的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使美国和苏联科研稳妥地同意进行大量削减、甚至最终消除弹道导弹及它们携带的核弹头”的有效途径。

⑤实施战略防御计划需要盟国的合作。

里根提出战略防御计划是美国推行强硬的军事新政策的反映。

它标志着美国核战略思想的转变。

美国制定与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也是对苏联发展核力量和防御项目的反应。

里根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在美国社会乃至整个国际社会引起了高度重视与不同的反响。

2.里根主义答:里根主义是指里根政府时期美国要承担抵抗苏联及由它支持的在世界任何地方的“侵略”,支持反共产主义的起义并击退共产主义,在第三世界建立美国式的民主的一系列对外政策纲领。

作为里根主义的核心,就是要把“共产主义的扩张势力”推回去。

里根主义的针对性是极为明确的,这就是抵制苏联在中美洲的渗透,是为了巩固美国的后院而不让苏联染指。

其主要内容是:①地区安全关系到美国的切身利益,“只有在一个其他民族也能在不受国内外的高压或暴政压迫的情况下、由自己来决定自己的命运”,美国未来的和平与繁荣才能得到最可靠的保证。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pdf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pdf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pdf1《连庆国际关系史》连庆国际关系史是一部介绍连庆国际关系发展历史及其变迁经典著作。

它以20世纪80年代为起点,一直延伸到Y2K开始的21世纪,形成了一部系统的关于连庆国际关系的发展历史的书籍。

在书中,作者着重介绍了连庆国际关系发展的背景、细节和特点,并指出在严峻的时代挑战下,连庆国际关系的发展路径必须走向“和平、交流、对话、共赢”的折衷之道。

2 关于连庆国际关系发展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前,连庆陷入多年的战争与动荡年代,成为世界和平及稳定的“热点”。

各大主权国家通过多种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手段,争取对连庆的利益和务实政策;西方国家试图在连庆地区实施强势自由化主义政策,而中东地区则寻求实行自身的利益政策。

这些实质性的变化深刻地影响了连庆国际关系的发展历史。

从这个时期的连庆国际关系发展历史来看,早在20世纪80年代,连庆开始实行和旁观国家之间磋商协商而非对抗的政策,这部分地促进了它与西方国家以及其他邻近国家之间的友好合作与良好关系。

3 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联合国的调解作用,连庆间的苦涩的争端也有所减轻,一些西方国家也开始积极参与连庆的内政,帮助建立和谐社会。

而在连庆、西方之间的关系中,新的发展非常关键的一点则是2007年的成立,“联合连庆-国际会谈”,给了连庆国际关系发展框架,使连庆与外界国家之间获得了更多的协商机会、更大幅度的空间来引入各种新的思想和技术,以促进共同发展。

4 为连庆国际关系发展带来的收获最终,连庆国际关系发展获得了巨大成功。

从西方国家对连庆的投资、援助,到欧洲国家对连庆弱势群体慈善活动的支持,以及在政治、经济领域多薄关系的建立,连庆国际关系发展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正如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的大量记载所显示的,连庆的发展一步步走向生态、艺术、政治与经济的完备发展,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各方国家积极参与连庆国际关系发展的基础上的。

北大国际关系史考研-《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下)》(方连庆,北大版)两本书

北大国际关系史考研-《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下)》(方连庆,北大版)两本书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辅导班-《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下)》《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下)》(方连庆,北大版)两本书第一编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1945—1949)第一章盟国在处理战败国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一.美苏在东欧问题上的不同二.西方与苏联的裂痕三.德国赔款问题与德国问题的产生:柏林事件的发生第二章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及其对西欧的控制一.美国的独一无二地位二.西欧战后的羸弱三.马歇尔计划的产生四.北约的产生与西欧联合的初步浮现第三章苏联成为世界大国及其同东欧和南斯拉夫的关系一.苏联的大国实力二.苏联与东欧国家的关系三.情报局事件与苏南关系的破产四.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第四章亚洲各国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胜利第五章美国对华政策的破产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二.新中国成立对亚洲和世界格局的影响三.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第二编五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50—1959)第六章美国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及其在亚洲的侵略扩张活动一.敌视中国政策的体现二.美国支持印度支那地区战争三.美台防御条约四.多米诺骨牌理论第七章西欧联合趋势的发展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一.舒曼计划与煤钢共同体二.罗马条约与共同体的成立三.联合的欧洲与法德和解四.联合欧洲的意义第八章苏联对外政策的新变化一.斯大林死后的苏联变化二.赫鲁晓夫推动对美缓和三.三和路线的提出第九章亚非会议和亚非国家反帝斗争的高涨万隆会议与亚非民族革命第三编六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60—1969)第十章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美苏争霸的成因与国际政治机理第十一章西欧、日本对外政策的调整实力增强后的欧日更加自主,仍依附于美国第十二章苏联恶化中苏关系和加强对东欧的控制一.中苏关系恶化的成因二.波匈事件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四.勃列日涅夫主义第十三章第三世界的兴起第四编七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70—1979)第十四章美苏在缓和中的争夺一,美苏缓和的成因二、美苏缓和的意义和影响三、美苏缓和中的持续斗争第十五章西欧联合趋势的加强和日本的“多边自主外交”第十六章第三世界联合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新局面第十七章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中美和解与建交高潮第五编八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80—1989)第十八章美苏争夺的新态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一.卡特主义与里根主义二.美苏在第三世界的争夺三.多极化的发展与美国冷战结束后的外交第十九章第三世界争取和平与发展的斗争几个国家集团第二十章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和变化一.中苏关系正常化二.中日关系的发展新祥旭提供三.中美关系的波折四.中欧关系的良好发展五.中俄关系的推进冷战后的国际关系(1990—2000)第二十一章转换中的世界格局多极化与美国的独大第二十二章第三世界的动荡与发展中东和非洲的动乱,拉美的失去的十年第二十三章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对外关系《大外交》第十四讲苏德协议一、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二、条约的影响与评价第十五讲美国重回战场美国为什么参与二战第十六讲三种和平途径二战后的欧洲如何实现和平第十七讲冷战开始:冷战为什么会发生第十八讲遏制政策的成功与苦痛:对其评价第十九讲遏制政策的困境:朝鲜战争第二十讲与共产党人的谈判:阿斐纳,丘吉尔与艾森豪威尔对三位历史人物的介绍与评价第二十一讲避开遏制政策:苏伊士运河危机第二次中东战争与美苏关系第二十二讲匈牙利事件:欧洲的剧变苏联控制的减弱第二十三章赫鲁晓夫的最后通牒:柏林危机两次危机大的背景与解决第二十四章西方联盟的概念:麦克米伦、戴高乐、艾森豪威尔与肯尼迪第二十五章越南:陷入泥淖,杜鲁门与艾森豪威尔第二十六章越南:走向绝望,肯尼迪与约翰逊第二十七章越南:解脱,尼克松第二十八章地缘政治的外交政策:尼克松的三角外交第二十九章国际紧张关系的缓和与不满缓和者第三十章冷战的结束:里根与戈尔巴乔夫第三十一章关于界新秩序的重新思考新祥旭提供在此段时间的学习中,任务较重;需要不断记忆长时间的国际关系相关事实;并作出相关评价。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复习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美苏在缓和中的争夺)【圣才出品】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复习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美苏在缓和中的争夺)【圣才出品】

第十四章美苏在缓和中的争夺14.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美苏对外战略的调整★★★★★1.尼克松主义(见表14-1)表14-1 尼克松主义2.苏联的全球攻势战略(见表14-2)表14-2 苏联的全球攻势战略考点二:东西方关系的缓和★★★★1.《东方条约》与《四国柏林协定》(1)《东方条约》(见表14-3)表14-3 《东方条约》(2)《四国柏林协定》(见表14-4)表14-4 《四国柏林协定》2.美苏首脑会谈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领导人为解决相互冲突、增加彼此了解,在70年代举行了5次会谈。

在这些会晤中,苏美两国共签订了100多个条约、协定,制定了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美苏高级首脑会谈是两国政治缓和的主要形式和内容。

(1)1972年莫斯科会晤1972年5月22~30日,尼克松访问莫斯科,美苏缓和进入高潮。

双方签订了《苏美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苏美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等5项协定。

这次会晤的主要成果是双方签订了第一阶段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和签署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和美利坚合众国相互关系原则》。

《相互关系原则》奠定了美苏缓和的原则和基础:①和平共处是处理两国关系的出发点。

②防止核战争是首要任务。

③加强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合作。

④加强对军备的控制。

⑤双方在国际事务中不企求任何特权与优先权,也不承认任何人享有这种特权和优先权。

(2)1973年华盛顿会谈1973年6月18~25日,勃列日涅夫首次访问美国,同尼克松就经济、贸易、限制战略核武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会谈。

美苏双方签订了《关于进一步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谈判的基本原则》《美苏关于防止核战争协定》等9个协定和议定书。

25日双方发表的联合公报称:①两国关系是建立在和平共处和同等安全基础上。

②会谈的中心内容是关于维护与加强国际和平。

③双方讨论了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加强国际安全的问题,认为国际局势为解决突出的国际问题建立稳定的和平结构提供了有利的机会。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册)笔记(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圣才出品】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册)笔记(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圣才出品】

第十章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一、U—2飞机事件和第二次柏林危机1.U—2飞机事件和四国首脑会议的流产(1)U—2飞机事件①1960年5月1日,由美国空军中尉弗朗西斯·加里·鲍尔斯驾驶的U—2飞机对苏联进行侦察,被苏联火箭击中。

②5月5日,赫鲁晓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宣布,苏联击落了一架侵入领空的美国飞机,并谴责这是侵略性挑衅行为。

③5月7日,赫鲁晓夫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上公布了有关详情。

苏联事实确凿的揭露置美国于十分尴尬的地位。

(2)四国首脑会议的破产U—2飞机事件发生在美、苏、英、法四国首脑会议举行之际,四国首脑会议宣告流产。

①直接原因:会议前发生的U—2飞机事件②主要原因:西方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政策和东西国家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分歧。

赫鲁晓夫本来想利用首脑会议推销其外交政策。

事实证明他的路线与政策并不为西方,尤其是美国所接受。

赫鲁晓夫在国内政治舞台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地位因此受到了一次严重的挑战与损害。

2.肯尼迪的“和平战略”肯尼迪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在总结其前任政策得失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外政策的和平战略。

肯尼迪的和平战略同杜鲁门的遏制战略和艾森豪威尔的解放战略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是强调达到战略目标的途径与手段有所不同。

肯尼迪的和平战略是以军事实力为后盾,强调用和平的方式加强西方盟国的地位,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渗透与扩张,确立美国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

具体内容为:(1)加强军事力量,推行“灵活反应战略”。

灵活反应战略和大规模报复战略的目标是一致的,即用军事手段遏制苏联的扩张。

它表明在军备竞赛中美国将尽其一切努力追求自己的战略目标。

(2)寻求同苏联的对话。

肯尼迪主张通过和平竞赛、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演变”来达到美国所希望的和平。

(3)扩大同东欧国家的来往,进行和平演变。

(4)以援助开道,向第三世界扩张。

肯尼迪政府任期内提出了一些倡议并采取了一些措施:①建立和平队,对落后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包括传授知识、技能;②传播美国的自由民主和生活方式;③建立“争取进步联盟”,其目标是在美国的援助下使拉丁美洲国家和人民享受经济和社会进步;④提出与实施“粮食用于和平计划”,实施粮食救灾和促进经济发展。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册)典型题详解(填空题)【圣才出品】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册)典型题详解(填空题)【圣才出品】

一、填空题1.二战后初期,战胜国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国签订了和约。

【答案】意大利、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芬兰【解析】1947年2月10日在巴黎签署的《巴黎五国条约》是反法西斯各同盟国和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和芬兰签署的和约,里面对五国做出了制裁处理,包括领土条款、政治条款、军事条款和赔款条款规定。

2.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是______年、______年、______年签订的。

【答案】《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八一七公报》、1972、1979、1982【解析】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华,中美交往的大门重新打开。

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于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1982年8月17日,两国政府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美方承诺“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建交以来近几年的水平,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解决”。

3.英国三环外交的三环是______、______、______,其基础是______。

【答案】英联邦、英语世界、联合起来的欧洲、英美特殊关系【解析】1948年10月9日,在英国保守党的年会上丘吉尔正式抛出了其“三环外交”的方针。

他说:8年10月9日,在英国保守党的年会上丘吉尔正式抛出了其“三环外对于我们来说,第一个环自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其次是包括我国、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域以及美国在其中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是联合起来的欧洲。

”丘吉尔提出的“三环外交”政策思想,被当时英国艾德礼政府所接受,成为英国外交的指导方针。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下册)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下册)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下册)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40分)1.“尤里卡计”划2.光华寮案3.“双头鹰”外交4.海湾战争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简述日本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2.简述中苏关系正常化的背景和过程3.简述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新思维的主要内容。

4.克林顿政府提出的“参与和扩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比较分析艾森豪威尔主义与卡特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2.论述中俄建立“建设性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40分)1.“尤里卡计”划答:尤里卡计划(EURECA)是指法国总统密特朗于1985年4月17日提出建立“欧洲研究协调机构”的缩写。

法国总统密特朗于1985年4月4日首先提出尤里卡计划的建议,这个倡议一提出,迅即得到广大媒体十分积极的反响,并得到6月在米兰举行的欧共体首脑会议的全力支持。

根据米兰首脑会议的决定,7月17日在巴黎召开了第一次“尤里卡”部长级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欧共体12国和奥地利、瑞士、挪威、瑞典、芬兰共17国的外长和科研部长,以及欧共体执委会的代表。

与会者一致赞成“尤里卡”计划,并在18日发表的最后公报中宣布,“尤里卡”自即日起正式诞生。

“尤里卡”最显著的特点,也是它最显著的优点是,它不是一个确立了项目的研究计划,而是一个供欧洲合作的“开放框架”,实行“自下而上”的原则,由基层参加单位自立地选题和确立合作伙伴、合作范围及合作方式。

“尤里卡”计划发展顺利。

它不仅促进了“工艺欧洲”的形成,振奋了西欧“联合自强”的精神,而且也给西欧开展科技合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2.光华寮案答:“光华寮”(注:“寮”在日语里是宿舍的意思)是一栋位于日本京都市的5层公寓。

原为二战时京都大学为中国留学生租赁的学生宿舍。

1950年,前中国政府驻日代表团用变卖侵华日军在中国大陆掠夺物资的公款买下该房产,并由台湾当局“驻日大使馆”于1961年以“中华民国”名义在日本进行了房产登记。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终极笔记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终极笔记

说明:以下笔记分为八个部分,本笔记适合于专业课的最后一轮复习。

今后我还将整理并公布一些笔记,专业课试题和相关资料,希望大家继续关注。

目录:一楼第一部分战后初期格局的确立二楼第二部分美国三楼第三部分苏联四楼第四部分西欧五楼第五部分日本六楼第六部分中国七楼第七部分第三世界国家八楼第八部分新时代的国际关系第一部分战后初期格局的确立1. 伦敦第一届外长会议的争执焦点2. 巴黎第二届外长会议的妥协3. 盟国对德政策的分歧(如何建设新德国?)----- 美苏对德政策首次公开破裂(对德赔偿问题的不同)―――“捕鸟猎犬行动”,即货币改革―――准备成立西德政府―――第一次柏林危机4. 美国对日的独占(体现在四个方面)5. 战后日本的民主改革6. 美国对日政策的改变及原因第二部分美国(1945 -1995 )一.美国全球霸权的确立(1945 -1949 )1. 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2. 杜鲁门主义及其实质3. 英国的三环外交和《英法同盟互助条约》及其意义4. 马歇尔计划及其意义5. 《布鲁塞尔条约》及其意义6. 北约的建立及其意义7. 《里约热内卢条约》的分歧、主要内容及其意义8. 美洲国家组织建立的意义9. “第四点计划”的实施(“国际开发法案”)及其意义二.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及在亚洲的侵略(1950 -1959 )1. 朝鲜战争的胜利的伟大意义2. 《旧金山对日和约》3. 《日美安全条约》4. 《日台和约》5. 《日美共同防御援助协定》三.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1960 -1969 )1. U -2 飞机事件―――四国首脑会议流产―――对赫鲁晓夫的影响2. 肯尼迪的“和平战略”(美国原先遏制战略的基础及“和平战略”实施的可能性)的内容3. 美苏维也纳首脑会晤(无果而终)4. 第二次柏林危机――― 柏林墙的建立及意义5. 美国对古巴的敌视政策(四点)及原因影响6. 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果及意义7. 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主要内容及意义8. 第三次中东战争(六五战争、六天战争)的意义9. 葛拉斯堡罗会谈四.美苏在缓和中争夺(1970 -1979 )1. 尼克松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措施及意义2. 《关于柏林冋题的四方协定》的内容及意义东方条约的签定(执行新东方政策”及其意义3. 美苏首脑会谈4. 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武器谈判(SALT)的两个阶段及其意义5. 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讨论的主题主要内容及其意义6. 中欧裁军会议的分歧及其原因五.美苏争夺的新态势及世界的多极化发展(1980 -1989 )1. 卡特主义及措施2. 里根的新遏制政策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及实质3. “星球大战”计划出台背景内容及原因和相应措施4. 美苏首脑会谈及其意义5. 里根主义的背景内容实质及同杜鲁门主义的共同之处6. 美苏中程导弹协议的签署的分歧主要内容及意义7. 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及背景和举措意义六.转化中的世界格局(1990 -1995 )1. 美苏签定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SALT的继续和发展)原因主要内容及意义2. 布什的“世界新秩序”及为什么不可能实现3. 冷战的影响及结束4. 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的成立及其原因5. 美俄首脑会晤6. 北约东扩―――和平伙伴关系第三部分苏联(1945 -1991 )一.苏联成为世界大国及同东欧的关系(1945-1949 )1. 苏联成为两极之一的原因及表现2. 战后初期的苏联对外政策的依据及举措和总评3. 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的不同方式4. 东欧国家政权巩固的措施5. 经互会的成立原因及意义6. 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建立的背景任务意义7. 苏南关系破裂的原因及影响二.对外政策出现新变化(1950 -1959 )1. 斯大林逝世后的苏联外交:A、对奥和约的缔结(意义)B、日内瓦四国首脑会议的召开C、同日本恢复外交关系D 、美苏戴维营会谈2. 华沙条约组织建立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3. 苏联与东欧国家的新情况:苏南关系的改善------ 波兹南事件(原因)------- 匈牙利事件(原因)------- 苏南关系再度破裂三.苏联加强对东欧的控制(1960-1969)1. 布“拉格之春”的原因“行动纲领”的主要内容及苏联的对策2. 勃列日涅夫主义的主要内容及表现四.苏联的缓和政策(1970 -1979)1. 缓和战略得以推行的条件内容及实质采取的举措及意义2. 苏联在缓和”下的对外扩张:A、在南亚的渗透(表现)B、对非洲事务的干涉C、支持越南反华和侵略柬埔寨D、占领阿富汗五.苏联走向没落及世界的多极化(1980 -1991 )1. 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和具体实施2.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苏联的历史地位3. 独联体成立的原因及展开的合作第四部分西欧(1945 -1995 )一.战后初期的西欧( 1 945 - 1 949 )见第二部分(一)中的3-6 条.西欧联合趋势的出现及发展(1950-1959)1. 西欧联合的设想及相关理论、代表人物―――联合的障碍: 对德政策―――舒曼计划及意义―――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2. 重新武装西德―――普利文计划―――一般性条约(德国条约/ 波恩条约)标志德国主权的恢复―――欧洲防务集团条约未被法国批准各方谈判、妥协伦敦-巴黎协定"及意义3. 《罗马条约》签定及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4. 实施关税同盟和共同农业政策的四个特点5. 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的措施及意义6. 戴高乐施政时的国际背景及戴高乐的外交政策三.西欧力量的增长和外交政策的调整(1960 -1969 )1. 欧洲经济共同体在60年代的主要成就:A、关税同盟实施的意义B、伏歇方案”及空椅子”事件发生的根源及解决2. 英国发起建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及急于加入欧共体的原因3. 法国对美国霸权的挑战:A、拒绝美国的多边核力量计划” B签定《法德合作条约》C、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D、中法建交4. 西德政策的转变:从哈尔斯坦主义到新东方政策及其背景四.西欧联合趋势的加强(1970-1979)1. 欧共体的扩大与发展的成就及政治合作的成绩2. 欧共体对外政策的协调:A、用一个声音说话”B大西洋关系宣言的内容及意义C、对苏联的缓和政策的应对 ----- D、西欧对第三世界政策的改变(原因)五.多极化的发展和东欧巨变(1980-1989)1. 欧共体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A、对《罗马条约》的修改B、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的表现C、尤里卡”计划的背景内容意义D、西欧防务联合的进展2. 东欧巨变的原因及对西欧的影响3. 德洛尔计划”的提出六.新时代的欧洲( 1990 -1995 )1. 美国“新大西洋主义”提出的背景及目标及《欧共体-美国关系宣言》的签定2. 德国的统一标志雅尔塔格局终结及其步骤3. 欧安会会议及《新欧洲巴黎宪章》标志冷战结束:美、苏、欧的各自计划《新》的内容欧安会首脑会议总评4. 《欧洲联盟条约》产生的背景及两个具体条约5. “欧洲经济区”设想的产生、成立、内容、意义6. 南斯拉夫解体的原因及波黑冲突第五部分日本( 1945 -1995 )一.战后初期的日本(1945 - 1949 )见第一部分4〜5条二日本追随美国的政策(1950 - 1959 )见第二部分(二)的2〜5条三.日本对外政策的调整( 1960-1969 )1. 美国对日本经济复兴的政策2. 日本经济起飞的特点3. 美日矛盾的发展4 .岸信介的外交三原则5. 美日改约的原因及日本的要求内容和新约的特点意义6. 日本人民反对美日改约的斗争四.日本的“多边自主外交”( 1970 - 1979 )1. 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2. 美日的“平等伙伴关系”的提出3. “多边自主外交”的开展(田中角荣)4. 三木武夫的“等距离外交5. 福田赳夫的“全方位和平外交6. 日本对东盟的新认识7. “福田主义”的提出及意义五.日本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1980 -1989 )1. 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的内容及背景2. 中曾根的“战后政治总决算”与综合安保的结合及采取的措施意义3. 大平正芳时代的日本环太平洋经济合作的设想及提出的依据4. 铃木时代的“铃木主义”5. 中曾根的“太平洋合作四原则”6. 环太平洋合作的意义及问题7. 日本追求政治大国的背景及表现出的特点8. 中曾根时代的外交总特征六.日本走向政治大国的外交实践(1990 -1995 )1. 《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的通过2. 美日贸易摩擦激化的原因3. 日俄关于北方领土问题的斗争及日俄关系的发展4. 冷战后日本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5. 宫泽喜一提出日本对亚洲的四原则(宫泽主义-福田主义)6. 日本亚洲外交的难点第六部分中国(1945 -1995 )一.中美关系1. 中国革命胜利的影响2.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及“一边倒”的外交三大政策3. 对帝国主义特权的肃清政策4.1971 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5•中美三个公报:《上海公报》(1972 )、《中美建交公报》(1978 )和《八一七公报》(1982)6. 中美关系中存在的困难与障碍7. 中美矛盾二.中苏(俄)关系1.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内容及意义2 .苏联“三和路线”与中国的分歧3. 戈尔巴乔夫访华及《中苏联合公报》签定意义4. 中国同中亚地区国家关系的四点原则三.中国同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1. 中日恢复邦交的过程:中国对日恢复邦交的基本政策中日恢复邦交的障碍2. 《中日联合声明》及意义3.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及其意义4. 中日关系四原则:和平友好、平等互利、长期稳定、相互信赖5. 中日关系的摩擦6.1989 年后中国与西欧关系的改善与发展四.中国与第三世界的关系1. 中国与部分邻国边界问题解决的意义2. 中国与阿拉伯、非洲国家的相互关系五原则3. 中国同非洲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四原则4. 中国同拉美国家的八点相同与六点合作的有利条件5. 中国同东盟国家发展关系的四原则6. 中国的亚太合作原则和措施7. 中国的亚太合作三项目标第七部分第三世界国家(1945 -1995 )一.亚非地区1. 亚非会议的目的成果十项原则及意义2.50 年代中期以后的国际关系变化及不结盟国家五项标准和1961 年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形成3. “ 7国7集团”的出现及一系列经济合作集团的兴起4. 朝鲜半岛的新局势5. 中亚、外高加索地区在苏联解体后的热点问题6. 非洲统一组织建立的背景和主要工作7. 南部非洲反对种族主义斗争的进展8. 西南非洲问题得以解决的原因9. 南非民主进程的三个阶段10. 非洲的动荡及其原因二.中东地区1. 以色列复国的历史及以色列国的建立2. 第一次中东战争及其结果3. 关于苏伊士运河的争夺和第二次中东战争及结果4. 美国针对中东的“艾森豪威尔主义”5. 第三次中东战争见第二部分(三)的第八条6. 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7. 两伊战争的原因8. 第五次中东战争三.拉美地区及其他第三世界的问题1. 美国对多米尼加革命的干涉及针对拉美的“约翰逊主义”2. 拉美国家反对海洋霸权的斗争3. 拉美国家70 年代争取经济独立的表现4. 拉美80 年代帐务危机的原因及“失去的十年”的教训5. 里根政府的中美洲政策6. 冷战后美国干预下的拉美民主化重大事件7. 拉美经济一体化的四大组织8. 南北关系不平等的表现9. 关于联合国改革的主要意见及困难10. 联合国进入新时期开展的工作及困难第八部分新时代的国际关系(1991 至今)一. 冷战后各国关于建立国际关系新秩序的建议:1.美国:布什提出的“国际新秩序”2. 西欧:西欧国家的“国际秩序三原则”3. 日本:日本的“国际秩序建立的三项基础”4. 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议5. 第三世界国家: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设想及为实现其设想而做的努力二. 冷战后的国际关系新特点: 1.多极化2.经济因素3. 相互依存和合作4. 缓和。

国际关系史笔记~~二战前国际关系史(词条21-40)

国际关系史笔记~~二战前国际关系史(词条21-40)

笔者推荐书目、网站、报纸、主流期刊:1、战后国际关系史顾关福著时事版2、(1)国际关系名词解释白鹤著现代教育版(2)国际关系实用手册3、环球时报/环球网4、现代国际关系(登陆中国知网CNKI)使用说明:笔者公布笔记意在降低备考考试搜索信息的成本,但不愿束缚考生思想,请谨记仅供参考,请“取之精华,去其糟粕”送给考生的话:望努力,勿投机,祝成功!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研究生考试初试业务课1(国际关系史)笔记一、二战前国际关系二、了解更多,请转至笔者新浪博客:纳什纳丽斯的博客(/s/articlelist_2658669854_16_1.html)词条20-4021、神圣同盟(1815)为防止拿破仑东山再起,在俄皇的倡议下,亚历山大一世与奥皇弗兰茨一世和普皇威廉三世于1815年9月签订了《神圣同盟条约》,盟约并没有为签字国规定明确的军事义务,不是一个具有的严格法律意义的载明缔约国权利和义务的同盟条约,倒是像一篇宣传基督教仁慈、友爱、互助精神的宣言书。

它提倡以基督教教义作为处理君主与上帝、君主与君主和君主与臣民三种关系的基本原则,但它实际上是维护维也纳体系现状,特别是维护君主专制政治秩序这个大环境的产物。

它是欧洲专制君主特别是东方三大专制君主的互助同盟,它从精神上把各君主国联合起来,为镇压革命提供了一个纽带。

22、四国同盟鉴于拿破仑再次崛起的教训,为防止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英国、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四国在签订第二次巴黎条约的同一天又签订了《四国同盟条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是1)拥护1815年的《巴黎条约》2)如任何一方受到法国的攻击,盟国各出兵6万相助。

3)定期举行会议,协商各国的共同利益和维持欧洲和平的方法,条约有效期为20年。

四国同盟与神圣同盟相配合,目的在于防止法国再起,反对新的革命运动。

条约确定的定期的多边外交协商的安排是留给后世的宝贵的财富。

23、欧洲协调(会议外交)1818年,法国加入四国同盟条约后,五大国定期开会,处理共同事务,试图取得一致意见,这种形式叫做欧洲大国的协调或者欧洲协调、会议外交、它是一种定期的多边外交协商的安排,大国通过这种安排,能及时就影响各国的共同利益的事务或突发事件,进行沟通并采取相应举措;也有助于各大国以相互妥协的方式,缓和彼此之间的矛盾,形成暂时的一致或多数的一致的意见。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填空题典型题详解(圣才出品)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填空题典型题详解(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典型题详解(下册)一、填空题1.卡特政府推行“三边主义”的三边具体是指______。

【答案】美国、西欧和日本【解析】卡特推行三边主义,注重调整与发展西欧、日本同美国的三边关系,更多关注第三世界事务,实施人权外交。

2.《单一欧洲法令》是______年通过的,是______年签署的,是______生效的,其主要目标是建立______。

【答案】1985;1986;1987;单一欧洲市场【解析】1985年12月2~3日,欧共体首脑会议在卢森堡举行,最后通过了《欧洲政治合作草案》,并就修改《罗马条约》的内容达成协议,写成《欧洲统一文件》(又称《单一欧洲文件》或《单一欧洲法令》)。

1986年2月17日,各国首脑在布鲁塞尔举行《欧洲统一文件》签字仪式。

1987年7月1日才开始生效。

《罗马条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建立单一欧洲市场,《单一欧洲法令》是其修改的内容,故《单一欧洲法令》主要目标之一是建立单一欧洲市场。

3.1989年12月初,美苏首脑在______举行非正式会晤,宣布东西方“冷战时代结束”。

【答案】马耳他【解析】1989年12月3日,美苏两国领袖在马耳他的高峰会上宣布结束冷战。

4.欧盟的三大支柱为______、______、______。

“马约”的正式名称是______,包括两个具体的条约______和______,其生效时间是______年。

【答案】欧洲共同体;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内政和司法合作;《欧洲联盟条约》;《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政治联盟条约》;1993【解析】根据1992年的《欧洲联盟条约》,欧盟由三大支柱组成。

第一支柱为“欧洲各大共同体”,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等政策。

第二支柱为“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涉及外交、军事等政策。

第三支柱为“刑事领域警务与司法合作”,涉及共同合作打击刑事犯罪。

该支柱前身是“司法与内政事务部门”。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简称“马约”,于1991年12月9~10日第46届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下册)笔记(第三世界的动荡与发展)【圣才出品】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下册)笔记(第三世界的动荡与发展)【圣才出品】

第二十二章第三世界的动荡与发展一、西亚、非洲的国际关系1.海湾战争(1)战争背景①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大举入侵其邻国科威特,并迅速占领科威特全境。

8日,伊拉克宣布兼并科威特,将其作为自己的第19个省。

②东西方冷战正走向终结,各热点问题纷纷降温。

③联合国安理会连续通过决议,谴责伊拉克的侵略行为,拒绝承认伊对科的兼并,决定对伊实行全面的武器禁运和经济封锁,以迫使伊军撤出科威特,恢复科威特的主权和独立。

④布什政府决定全力干预海湾危机,通过打击伊拉克确立美国“冷战后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

a.向海湾地区派遣美军部队,以阻止伊军进一步入侵沙特。

b.展开紧张的外交活动,组织、完善对伊拉克的国际孤立和制裁。

⑤联合国安理会通过678号决议,从事实上是批准对伊采取军事行动。

⑥面对国际社会的谋求和平解决争端的努力和压力,以及美国的军事威胁,伊拉克仍拒绝从科威特撤军,拒绝执行联合国的各项决议。

(2)战争经过①1991年1月17日,美国宣布开始实施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对伊作战行动,海湾战争终于爆发。

伊拉克亦宣布展开“战争之母”行动,向沙特和以色列发射地对地导弹。

②2月24日,多国部队发起了地面进攻。

伊军只经过轻微抵抗即开始全线撤退,多国部队顺利解放科威特并攻入伊拉克南部。

③27日,伊拉克致信联合国安理会,表示无条件接受联合国有关伊科问题的所有决议,同意从科撤军,请求停火。

④28日,因担心过分削弱伊军力量将导致伊拉克的解体,使伊朗在海湾地区坐大,美国宣布停火。

海湾战争以多国部队的全胜而告结束。

联合国安理会随即通过686、687号决议,规定了对伊拉克正式停火的条件。

伊拉克方面表示无条件接受。

(3)战争的后续战争失败使伊拉克一度面临崩溃。

但萨达姆总统利用各种手段最终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此后,美伊在武器核查、禁飞区控制等问题上不断发生对抗。

1992年4月,联合国伊科划界委员会正式确定了两国边界。

但伊拉克拒绝接受,引起美英等国的强烈不满。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册)笔记(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及其对西欧的控制)【圣才出品】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册)笔记(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及其对西欧的控制)【圣才出品】

第二章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及其对西欧的控制一、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冷战政策1.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1)背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非但没有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发了战争横财,国力得到空前加强。

战后初期,美国资本输出占世界第一位而且是最大的债权国。

美国的军事力量在战争期间也迅速膨胀,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还独家垄断着原子弹。

高度膨胀的经济、军事实力,使美国野心勃勃,企图建立世界霸权。

(2)措施①建立联合国组织。

建立联合国是确立战后美国世界政治领导权的关键和组织保证。

罗斯福筹建联合国的基本思路,是在美国的领导下,通过“大国合作”维持战后世界秩序。

联合国在其成立初期,实际上成了美国称霸世界的政治工具。

在罗斯福绘制的联合国蓝图中,大国合作是保证新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在战后发挥权威效能的重要前提。

罗斯福提出了“大国一致”的原则,即只有大国拥有否决权。

②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

(3)“怀特计划”怀特计划从美国当时拥有大量黄金储备出发,强调黄金的作用,主张设立一个国际货币稳定基金机构,由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以取代大英帝国的世界金融霸权。

(4)国际货币金融会议①时间:1944年7月1日至22日②地点: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③参与国家:美、苏、英、中等44个国家④结果:基本上仍然是按照美国的方案通过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议定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宗旨名义上是为了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保持各国货币的稳定,便利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

实际上,美国是为了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以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国际货币制度。

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规定,银行的主要任务是担保或参加私人银行对会员国的长期贷款或直接提供贷款。

由于当时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在美国筹措的,所以复兴开发银行就成了促进美国资本输出的工具。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册)笔记(苏联对外政策的新变化)【圣才出品】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册)笔记(苏联对外政策的新变化)【圣才出品】

第八章苏联对外政策的新变化一、斯大林逝世后的苏联外交1.对奥和约的缔结(1)背景①奥地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德国法西斯的盟国,战后初期由苏联和美国等实行军事占领。

围绕奥地利的民主化和中立化,苏联和西方国家分歧严重,斗争激烈。

双方分歧的主要点是:苏联要求实行奥地利的民主化和反对这个国家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

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则力图把奥地利拉入北约,作为北约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战斗的前哨阵地。

②1953年,苏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放宽占领制度和同奥地利关系正常化的措施。

(2)对奥合约的签订1955年5月15日,苏、美、英、法四国同奥地利的代表在维也纳签署了《关于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的国家条约》。

(3)意义奥地利国家条约的签署结束了美苏英法对奥地利的军事占领与管制,消除了欧洲地区的一个紧张源,有助于缓和欧洲的紧张局势。

2.日内瓦四国首脑会议(1)时间;1955年7月18—23日(2)地点:日内瓦(3)参与国家:苏、美、英、法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第一次四大国最高级会晤。

(4)分歧①在欧洲集体安全和德国统一问题上,西方国家把讨论德国问题放在首位,采取坚决支持西德的强硬态度。

美国和它的西方盟国要把“会议控制起来”。

英国首相艾登在会上重申东西德须举行“自由”选举,反对缔结对德和约,反对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

苏联力主会议解决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问题,强调各国共同努力来保障欧洲人民的安全。

②苏联同西方国家的分歧在于如何看待德国统一的紧迫性。

西方认为统一德国已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坚决主张统一后的德国必须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

苏联面对着北约这一现实,主张由集体安全体系来确保自身的安全。

苏联认为当务之急不是德国的统一而是裁军,是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

(5)会议讨论的问题①裁军是会议争议的重要问题。

②在发展东西方之间的接触问题上,双方均赞成扩大接触交流。

(6)四国外长会议1955年10月27日—11月11日在日内瓦举行四国外长会议。

战后国际关系史笔记_方连庆

战后国际关系史笔记_方连庆

战后国际关系史纵向时间脉络(2009-06-10 12:47:01)转载标签:战后国际关系史方连庆四川大学考研笔记一、盟国在处理战败国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1. 对五国和约的缔结背景: 二战后,如何处理战败国和缔结对战败国和约,是关系到巩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重大问题. 经过三次外长会议和巴黎和会,与会各国终于缔结对五国和约.意义: 五国合约的缔结是美苏英法等大国之间既斗争又妥协的产物,反映了二战后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其积极意义在于以条约形势结束了欧洲大部分地区法律上的战争状态, 确立了该地区的国际新秩序; 挫败了英美等西方国家企图孤立苏联,重新控制五国的阴谋;巩固了反法西斯的胜利成果,;对意大利等国的非法西斯化起了重要作用. 但有些条款侵犯了战败国的领土主权,为日后的民族矛盾和领土纠纷埋下祸根.多瑙河会议: 二战后,英法企图恢复对多瑙河航行的支配地位,而美国则想在国际化名义下取代英法控制多瑙河. 1948年多瑙河会议召开并通过<多瑙河航行制度公约>. 新的多瑙河公约是历史上关于多瑙河航行制度的第一个公证的公约,打破了西方大国长期控制的局面,维护了沿岸国家的主权和利益,也照顾到其他使用国的利益.2. 在处置德国问题上的斗争二战后,苏联同英美之间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不同,在处置德国问题上发生尖锐分歧. 双方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模式和意图来建立德国. 双方斗争之焦点在对德赔偿问题上,同时英美扶植双占区,进行货币改革同苏联进行对抗.最终触发第一次柏林危机. 柏林封锁期间,出现分裂,成为德国分裂之先导.3. 美国对日的单独占领背景: 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基本目标就是要日本从属美国, 使其受美国控制并为其称霸世界政策服务. 美国在战后初期对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 <美国战后初期对日政策>是纲领性文件.意义: 反封建,反法西斯军国主义,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解放发展生产力,促进战后经济恢复和重建,客观上促进日本社会进步.转变: 1947年以后,国际形势巨变. 美国出于称霸全球战略的需要提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对苏进行遏制. 其远东战略重点转移, 以罗亚尔演说为转折点,标志美国对日政策由多方限制,打击改为积极扶植和帮助,从而构成占领后期对日政策. 表明美国开始把日本纳入其远东战略轨道.二、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及其对西欧的控制1. 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冷战政策2. 战后美国企图通过建立国际性组织,实现其领导下的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秩序。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笔记和典型题详解(12-17章)【圣才出品】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笔记和典型题详解(12-17章)【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苏联恶化中苏关系和加强对东欧的控制一、中苏两国关系的恶化1.苏联恶化中苏两国关系的步骤(1)中苏关系的恶化中苏关系的恶化并非一日之寒,有着意识形态的分歧、国家利益的冲突和外交战略的不同等多方面的因素。

苏联恶化中苏关系的严重步骤是把两党在意识形态的分歧扩大到国家关系。

①1956年,在苏共二十大,苏联制定了“三和路线”并力图把这条路线强加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把这些国家的对外政策纳入自己的全球战略轨道。

中苏意识形态的分歧开始。

②1960年6月24~26日,赫鲁晓夫在布加勒斯特会议上,突然对中国共产党坚持的独立自主立场大加指责,诬蔑中国共产党是“疯子”、“要发动战争”、“纯粹民族主义”,并得到了党派的附和。

③苏联共产党还纠合所谓多数企图压服中国。

在其企图失败后,变本加厉地采取一系列步骤对中国施加压力,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援华专家、挑动边界事件和在中国境内制造民族分裂,致使两国关系不断恶化。

(2)中国的应对①1960年26日,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发表了一项书面声明,严正指出赫鲁晓夫的行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开创了一个极端恶劣的先例,中国共产党决不会向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错误观点屈服。

②中国政府对苏联政府背信弃义、撕毁合同、撤退专家,试图以高压手段来解决两国分歧的恶劣行径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对苏联在新疆地区进行的分裂与颠覆活动进行了严肃的交涉与严正抗议。

③尽管苏联采取恶化两国关系的严重步骤,中国党和政府仍然从整个共产主义运动和中苏友谊为重采取了一些维护的措施与举动。

④1960年11月,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出席了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二次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并访问了苏联,强调中苏友好,反对和抵制不友好的言行。

2.苏联挑起边界冲突和珍宝岛事件(1)背景①沙俄对中国进行侵略扩张,不断蚕食中国领土,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②苏联政府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③中苏关系的恶化。

(2)边界冲突随着中苏两党在思想和意识形态分歧的产生和不断加深,由于苏联方面的骚扰,两国边界冲突时有发生。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下册)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下册)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下册)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40分)1.“星球大战计划”2.《欧洲联盟条约》3.宫泽主义4.东盟地区论坛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简述布什的超越遏制政策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简述中日关系四原则。

3.简述二战后德国的统一。

4.简述中东和平进程难以实现的原因。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试分析欧洲一体化的动因、发展历程及其对当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影响。

2.试简述当今中国和东盟国家关系呈现出什么特点?有哪些影响因素?并论述中国在南海问题的基本立场。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40分)1.“星球大战计划”答:美国里根政府提出的以太空为基地的战略防御计划。

1983年3月23日,里根总统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正式提出进行战略防御计划的研究。

经政府高级官员和转借的详细论证之后,里根总统于1984年1月6日以总统国家安全决定第119号指令下达,白宫于1985年1月正式公布该计划。

该计划的主要内容为: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手段的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以保证美国及其盟国领土不受苏联核武器的攻击。

这一防御系统包括监测,跟踪,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指挥,控制,同心,以及后勤保障等五大部分。

他通过部署在太空的几百颗装有传感器的地球同步卫星俯视整个地球表面,同时利用先进的粒子束武器,激光武器,电磁炮及常规反弹道导弹等构成多层防御网。

一旦苏联发射的洲际导弹袭来,在其飞行的每个阶段都可遭到美国不同层次防御系统的拦截,将其摧毁。

星球大战计划是在美苏和力量对呈现“恐怖平衡”,双方都具有摧毁对方能力的情况下,美国为瓦解苏联对美国实行核打击的能力而提出的。

美国企图利用其在科技方面的最新成果及对苏联的空间技术优势,夺取宇宙空间这个当今军事上的“制高点”,以重建美国的军事霸权。

星球大战计划地提出标志着美苏在更高层次进行新的军备竞赛,对世界和平与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因而引起国际上的强烈反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美国对日的单独占领
背景: 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基本目标就是要日本从属美国, 使其受美国控制并为其称霸世界政策服务. 美国在战后初期对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 &lt;美国战后初期对日政策&gt;是纲领性文件.
意义: 反封建,反法西斯军国主义,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解放发展生产力,促进战后经济恢复和重建,客观上促进日本社会进步.
2. 在处置德国问题上的斗争
二战后,苏联同英美之间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不同,在处置德国问题上发生尖锐分歧. 双方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模式和意图来建立德国. 双方斗争之焦点在对德赔偿问题上,同时英美扶植双占区,进行货币改革同苏联进行对抗.最终触发第一次柏林危机. 柏林封锁期间,出现分裂,成为德国分裂之先导.
三、从“马歇尔计划”到《北大西洋公约》
1. 二战后,西欧各国遭受战争巨大破坏。经济萧条,社会动荡,阶级矛盾激化,震撼各国资产阶级统治。面对残酷现实,西欧各国为稳固统治,争取经济好转,对付共产主义威胁,探索西欧联合自强道路。英国提出“三环外 1 源自战后国际关系史纵向时间脉络
(2009-06-10 12:47:01)
转载标签:战后国际关系史方连庆四川大学考研笔记
一、盟国在处理战败国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
1. 对五国和约的缔结
背景: 二战后,如何处理战败国和缔结对战败国和约,是关系到巩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重大问题. 经过三次外长会议和巴黎和会,与会各国终于缔结对五国和约.
5. 杜鲁门是美国战后对苏冷战的主要决策者。二战后,美国借援助希、土两国为由,提出杜鲁门主义。并将两国纳入其全球战略体系,成为在地中海地区遏制苏联的屏障。杜鲁门主义实质上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扩张主义,是美国公开推行对苏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标志着战时同盟的正式破裂。从此美苏以欧洲为重心的冷战全面展开。
意义: 五国合约的缔结是美苏英法等大国之间既斗争又妥协的产物,反映了二战后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其积极意义在于以条约形势结束了欧洲大部分地区法律上的战争状态, 确立了该地区的国际新秩序; 挫败了英美等西方国家企图孤立苏联,重新控制五国的阴谋;巩固了反法西斯的胜利成果,;对意大利等国的非法西斯化起了重要作用. 但有些条款侵犯了战败国的领土主权,为日后的民族矛盾和领土纠纷埋下祸根.
4. 为了在美国国内制造苏联“扩张”和“威胁”的舆论,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题为“中流砥柱”的演说。史称铁幕演说。反映了二战后,英国因国力没落,企图借助美国,在欧洲抗衡苏联的心理,同时符合美国战后企图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战略需要。丘吉尔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为杜鲁门主义的公开出笼做了舆论准备。
1. 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冷战政策
2. 战后美国企图通过建立国际性组织,实现其领导下的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秩序。表现:政治上,建立联合国,其基本思路是在美国领导下,通过大国合作维持战后世界秩序。强调大国合作和大国一致原则。经济上,《布雷顿森林体系》生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宣告成立。
3. 二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取得决定性胜利,美苏在战后世界安排和欧洲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日益锐化。两国关系从合作走向对抗。乔治凯南提出对苏遏制理论,该理论对战后初期美国对苏联政策确立和执行产生直接重大影响,为杜鲁门主义提供理论基础。
多瑙河会议: 二战后,英法企图恢复对多瑙河航行的支配地位,而美国则想在国际化名义下取代英法控制多瑙河. 1948年多瑙河会议召开并通过&lt;多瑙河航行制度公约&gt;. 新的多瑙河公约是历史上关于多瑙河航行制度的第一个公证的公约,打破了西方大国长期控制的局面,维护了沿岸国家的主权和利益,也照顾到其他使用国的利益.
转变: 1947年以后,国际形势巨变. 美国出于称霸全球战略的需要提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对苏进行遏制. 其远东战略重点转移, 以罗亚尔演说为转折点,标志美国对日政策由多方限制,打击改为积极扶植和帮助,从而构成占领后期对日政策. 表明美国开始把日本纳入其远东战略轨道.
二、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及其对西欧的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