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关史名词解释全

合集下载

国家关系史名词解释

国家关系史名词解释

国家关系史名词解释国家关系史是研究各国之间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国家发展和国际秩序产生的影响的学科。

在国家关系史中,有许多重要的名词需要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国际关系的演变和国家间的互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国家关系史名词解释:1. 国际体系: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形成的国际关系的总体结构。

国际体系可以是多极、双极或单极的,具体取决于统治性力量的分布。

2. 主权:指国家在其领土内拥有完全独立的最高权力和自治权。

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3. 平衡-of-力:这是一种对抗和平衡力量的国际政治策略,以防止一个国家或一个势力过于强大而导致地区或全球战争。

4. 帝国主义: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国家集团通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扩展和控制其他地区的行为。

帝国主义往往与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紧密相关。

5. 政治联盟:指两个或更多国家为了共同的政治、经济或安全目标而建立的组织或协议。

政治联盟可能是临时性的,也可能是长期存在的。

6. 武装冲突:指国家之间的军事对抗或武装冲突。

包括战争、军事干涉、军事行动等。

7. 冷战:指二战后苏联和美国之间的意识形态、经济和军事对抗。

虽然没有直接武装冲突,但冷战期间形成了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紧张局势。

8. 全球化:指各国之间经济、社会和文化交流的加深和扩大。

全球化加速了国际关系的发展和变革。

9. 国际组织:指由国家成员组成的国际合作机构,旨在促进多边合作和解决国际问题。

例如,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0. 区域一体化:指一组国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实现深入合作和整合的过程。

欧盟是一个成功的区域一体化实例。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国家关系史名词的解释。

通过理解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国际关系的演变和不同国家之间的互动。

国关史名词解释(下)

国关史名词解释(下)

1《大西洋宪章》(AtlanticCharter)背景:二战,法西斯国家猖狂,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同舟共济1941年8月9日至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了协调战时关系,在大西洋一艘军舰上举行了会谈。

双方就一致同意的原则发表了联合宣言《大西洋宪章》,并于9月24日得到苏联的赞同。

主要内容: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反对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变更;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恢复被剥夺权利的国家;努力促使一切国家取得世界贸易和原料的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在彻底摧毁纳粹暴政后确立和平,横渡公海大洋,不受阻碍;放弃使用武力,在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建立之前解除侵略国的武装意义: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在政治上已经成熟2珍珠港事件背景:日本在全面侵华的同时,其南进战略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利益,罗斯福政府一方面对日本采取了严厉的经济制裁,也没有放弃同日本达成妥协。

1941年12月7日日军对美国在太平洋的最大海军基地和战略枢纽珍珠港发动了突然袭击。

日军以微小的损失为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并随后向美英正式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影响:促成了美国长期以来的孤立主义外交和对日绥靖政策的终结。

美国的参战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并最终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3反法西斯同盟(1)背景: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2)形成过程:苏德战争,美英支援;1941年美英《大西洋宪章》,苏、美、英召开莫斯科会议,《德意日联合作战协定》;阿卡迪亚会议;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3)意义4雅尔塔会议1945 年 2 月 4 日至11 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的关于协调战时行动,安排战后秩序的会议。

会议围绕欧洲的军事形势问题、处置德国的问题、波兰问题、联合国问题、苏联参加对日作战问题展开。

雅尔塔会议上盟国的合作达到顶峰,推动了战争胜利的到来,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近代国关史名词解释

近代国关史名词解释

近代国关史期末考试名词解释三十年战争是指发生在1618—1648年的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的一次席卷欧洲的战争。

它是欧洲国家间争夺领土、王位、霸权以及各种政治矛盾和宗教纠纷尖锐化的产物。

战争起因于德意志新教诸侯与天主教诸侯及皇帝之间在政治、经济以及宗教上的矛盾以及欧洲诸强争夺欧洲事务主导权的矛盾。

战争基本上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为一方,并得到英国、荷兰、俄国的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方,并得到教皇和波兰的支持。

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整个战争分为四个阶段:波希米亚阶段,丹麦阶段,瑞典阶段,法国—瑞典阶段。

最终法国取得决定性胜利。

1648年,双方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根据和约,法瑞扩大了势力,德意志诸侯享有内政、外交上的自主权,新旧教获得同等地位。

三十年战争和《威约》深刻改变了欧洲政治、社会、宗教格局,创立了一系列国际关系准则,是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

《比利牛斯和约》是指1659年法西之间签订的一项和约。

《威约》签订后,法西战争并未结束,一直到1659年,法国最终击败西班牙,双方签订《比利牛斯和约》。

《比约》主要内容有:⑴法国波旁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⑵西班牙向法国割让领土;⑶法国赦免投石党领袖孔代亲王。

该条约是法西两国继《威约》后继续较量的结果。

法国维护了应有的权益,扩展了疆界,并进一步加强了在西欧的地位,为下一步称霸欧洲作了准备。

法西联姻为以后的西班牙遗产继承与王位继承问题埋下了浮笔。

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遗产战争是指法王路易十四以继承西班牙遗产为名发动的战争,实质为法国霸权政策的产物。

法国的霸权政策重点是夺取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

1665年,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去世,法王路易十四以王后为腓力四世长女的名义,向西班牙索取遗产,遭拒后转而要求割让南尼德兰,再次遭拒后于1667年向西班牙发动战争,史称“遗产战争”。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第一章1、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它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所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

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掷出窗外事件”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

战争从德国内部的教派之争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混战。

一方以法为首,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德意志新教诸侯;另一方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包括西班牙、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天主教诸侯。

战争绵延三十年,历经四个阶段,最后法国、瑞典占优势。

三十年战争的结局,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状态的政治格局。

2、《乌得勒支和约》:1700年的西班牙王位结成战争,吸引了欧洲列强的注意力,英荷乘机与法作战,神圣罗马帝国则鼓动德意志诸邦与丹麦瑞典结成反法同盟。

后来由于同盟内部的分歧和法在西班牙地位的稳固各国不得不妥协,终于与1713年4月签订合约。

内容:(1)哈布斯堡王室的力量得到恢复和加强,继续保持大国地位,发挥重大作用;(2)菲力浦五世保留了西班牙王位,但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法西两国永远不合并;(3)英国在合约中受益最多,保住了海上优势,国际地位逐步上升;(4)法国的霸权不复存在,尽管保住了大陆强国地位,但海上势力被大大削弱了;(5)肯定了普鲁士的存在为日后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奠定了基础。

评价:瓜分了西班牙王国,并成为划定后来欧洲民族国家疆界的基础。

3、北方大战:1700-1721年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和霸权与瑞典进行了北方大战。

彼得一世利用波罗的海沿岸诸国与瑞典的矛盾,以及西欧各国忙于准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无暇东顾的有利时机,与南方的土耳其达成妥协,并同丹麦、波兰等结成“北方同盟”,最终打败瑞典。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1.2+4方案:由美国提出的关于德国统一问题的方案。

随着1989年包括民主德国在内的东欧局势的巨大变化,德国统一问题出现新情况。

同年11月8日,民主德国宣布开放同西德和西柏林的边界。

11月28日,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统一德国的十点计划,统一进程明显加快。

由于德国统一的问题历来是牵动欧洲全局的最敏感问题,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密切关注。

1990年2月13日美国提出“2+4”方案,即先由两德讨论有关统一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等“内部问题”,然后由两德和美英法苏四大国就未来德国在欧洲的军事政治地位,欧洲结构,柏林地位,结束四大国的权利与义务,波德边界,对德和约等“外部问题”谈判,其结果提交欧安会35国首脑会议确认。

方案得到两德和苏英法的赞同,按照2+4方案,两德和苏英法美召开了多轮“2+4外长”会议,就德国统一的内外部问题达成协议,从而为德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2.U-2飞机事件: 1960年5月1日,苏联在其领空击落美国U-2高空间谍飞机事件。

1959年9月15-28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访美,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举行会谈并发表了公告。

苏联同意收回限其他占领国在6个月内就德国问题达成协议的声明,美国也同意就柏林地位和德国统一问题召开四大国首脑会议。

苏联正式邀请美国总统1960年春后访苏。

艾森豪威尔决定出席巴黎四大国首脑会议后,于1960年6月10-19日对苏联进行国事访问。

1960年5月1日,美国一架U-2高空间谍飞机在深入至苏联维尔洛夫斯克附近进行间谍活动时,被苏联导弹击落。

5月16日,美,苏,英,法四国首脑在巴黎举行会议期间,赫鲁晓夫要求艾森豪威尔对U-2间谍飞机事件公开道歉,遭艾森豪威尔拒绝,赫鲁晓夫退出了会议。

四大国首脑会议流产。

3.大西洋联盟政策:二次大战后,美国杜鲁门政府对西欧的总政策,形成与1946年动至1947年春。

这项政策的要点是支持西欧的复兴和联合,而这样的一个西欧要与美国密切协作。

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5×6)1、甲午战争:是大清帝国和大日本帝国在朝鲜半岛、辽东、山东半岛及黄海等地进行的一场战争。

1894年按照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丰岛海战是战争爆发的标志。

最终清朝政府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一方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

2、美西战争:1898年打着支援民族解放旗帜的美国和为维护自己海外利益的西班牙所进行的战争,最终西班牙战败,1898年12月10日年签订《巴黎和约》。

除英国外,各国都认为美西战争是侵略战争,这场战争使得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大为提高,成为新兴的世界强国。

3、日俄战争:源起日本对三国干涉还辽的主谋俄国心怀怨恨,日本积极寻找同盟,准备对俄战争。

1904年日本海军不宣而战,日俄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帝国主义战争爆发。

日本得到英美支持,俄国处于外交孤立状态之中,远东成为国际斗争的角逐场。

中国领土是日俄战争的主战场,清政府软弱无力,后来美国出面调解战争。

1905年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和约》。

这是一场垄断资本要求重分世界领土而发生的战争,其后果是把小国从竞争舞台上扫除出去。

4、普法战争: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的一场重大战争。

普法矛盾由来已久,19世纪60年代两国关系恶化。

西班牙王位问题是战争的导火线,战争初期,德意志人民为实现民族统一而战,后期发生转折,普鲁士王国从自卫转入侵略战争。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5 月 10 日法德正式签订法兰克福条约,战争结束。

普法战争改变了欧洲政治军事格局。

法国削弱,国际地位下降。

普鲁士支配全德意志,成为强国,开始在欧洲拥有优势。

5、北方战争:沙皇彼得一世为争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发动对瑞典作战所引起的一场欧洲国际战争。

战前,俄国、瑞典实力上升,土耳其北进,而处于战略要地的波兰相对弱小。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资料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资料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资料1.三十年战争17世纪上半叶,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的一次席卷欧洲的战争。

它是欧洲国家间争夺领土、王位、霸权以及各种政治矛盾和宗教纠纷尖锐化的产物。

战争基本上是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为一方,并得到荷兰、英国、俄国的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方,并得到教皇和波兰的支持。

战争背景13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

信奉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的诸侯和信奉旧教(天主教)的诸侯在宗教纠纷掩饰下争夺地盘和反对皇帝专权,并分别组成“新教联盟”(1608)和“天主教联盟”(160 9)。

哈布斯堡王朝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

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丹麦、瑞典早已觊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土和港湾;荷兰和英国则不愿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

这些国家都支持新教联盟。

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1612~1619在位)企图在捷克(波希米亚)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为捷克国王。

斐迪南二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

1 618年5月23日,武装群众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它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战争过程整个战争大致分四个阶段:①捷克-普法尔茨时期(1618~1624):“掷出窗外事件”发生后,捷克摆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

1619年捷克议会选举普法尔茨选帝侯弗里德里希为国王。

162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1619~1637在位)依靠德意志天主教同盟军,入侵捷克。

为援助蒂利伯爵J.采尔克莱斯率领的天主教同盟军,西班牙出兵普法尔茨。

162 0年底,捷克和普法尔茨联军在白山为天主教同盟军所败,弗里德里希逃亡荷兰,捷克重归奥地利统治。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1)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1)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1)第一编近代国际关系(十七世纪中叶——一八七一年)第一章十七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1.1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三十年战争(1618——1648)前的欧洲形势(P4)君主专制成为国家形态的主流。

南特赦令:亨利四世宣布天主教为国教,颁布南特赦令,承认新教合法地位。

亨利四世针对长期被哈布斯堡家族三面包围的状态,追求两个目的: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

黎塞留:1624——1642年,红衣主教黎塞留任路易十三的宰相,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信奉“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将国王与国家视为一体;将加强绝对君主专制和把法国建设成欧洲最强国家视为两项基本国策,用高压手段治理国家。

1555年9月,《奥格斯堡宗教条约》签订后,新教与天主教势均力敌。

以皇帝为首的天主教诸侯与新教诸侯之间,中央集权实力与诸侯割据势力之间的斗争在德意志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1608年,“新教同盟”成立,巴拉丁选侯为领袖;1609年,“天主教同盟”,巴伐利亚公爵为领袖。

教皇、皇帝、西班牙支持天主教同盟;法国、荷兰、英国支持新教同盟。

德意志问题复杂化,内部矛盾扩大为国际冲突,宗教矛盾演变为各国开疆拓土的斗争。

三十年战争(1618——1648)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三十年战争: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利与财富的集中体现。

战争的爆发是由宗教问题引起的,但宗教因素在战争中很快不是主要因素。

战争彻底打破了罗马神权下的世界主权,建立了欧洲世俗专制王权国家间的秩序。

·战争直接原因:皇帝马提亚(1612-1619)对捷克新教徒实行镇压政策。

1618年5月23日,“掷出窗外事件”,捷克人民起义——导火线。

·战争进程:波西米亚阶段:1618-1625;丹麦阶段:1625-1629;瑞典阶段:1630-1635;法国、瑞典阶段:1635-1648·谈判:1643年起就开始了和谈。

国家关系史名词解释

国家关系史名词解释

国家关系史名词解释国家关系史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家之间的互动以及国际体系的演变等问题。

在国家关系史研究中,有一些重要的名词需要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国际关系中的概念和现象。

1. 主权(Sovereignty)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在自己的固定边界内享有绝对权力和自治的权利。

这意味着国家在内外事务上拥有独立的决策权、政府组织权和法律制定权等。

主权是国际社会承认和尊重的基本原则,也是国际关系的基础。

2. 平等(Equality)平等是国家间在国际事务中享有相同权利和地位的原则。

根据国际法,所有国家都应当受到平等对待,无论其经济、政治实力的强弱。

平等原则以维护国际社会的公正和稳定为目的。

3. 战争(War)战争是指国家或国家间冲突以武力解决的现象。

在国际关系中,战争是国家之间最极端的冲突形式,通常带来严重的破坏和人道灾难。

近年来,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和推崇和平解决争端的方法,以避免战争的发生。

4. 联盟(Alliance)联盟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为了共同的政治、安全或经济利益而进行的联合行动。

通过建立联盟,国家可以在国际事务中形成强大的集体力量,共同维护各自的权益和利益。

著名的联盟包括北约和欧盟等。

5. 全球化(Globalization)全球化是指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社会和经济系统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趋势。

随着科技和通信的进步,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空前增加。

全球化为国家间的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除了上述名词,国家关系史还涉及到许多其他概念和术语,如领土、外交、国际组织、冷战、经济制裁等。

这些名词和概念都是研究国际关系时必须了解和运用的重要工具。

通过深入研究国家关系史的名词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关系中的各种概念和现象。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国际事务的分析和判断,还有助于推动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合作。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深入研究国家关系史的名词解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精品国关史名词解释

精品国关史名词解释

1. 三十年战争:(1618-1648)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

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以及宗教纠纷剧化的产物,战争以波希米亚人民反抗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为开始,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

2. 让•博丹:让·博丹(Jean Bodin,1530-1596),法国政治思想家,法学家,近代资产阶级主权学说的创始人,近代西方最著名的宪政专家。

发表了《国家六论》,这是欧洲近代政治思想史上第一部关于国家主义的系统著作,他的《国家六论》也被誉为西方关于国家主权学说的最重要论著。

3. 《比利牛斯条约》:(1659)该条约是法西两国继《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之后继续较量的结果,法国维护了应有的权益,扩展了疆界,并进一步加强了在西欧的地位,为下一步的称霸欧洲作了准备。

西班牙的失败则使其丧失大国地位,不仅丧失大片领土和殖民地,而且哈布斯堡家族称霸欧洲的计划彻底破灭。

4.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年-1714年)年因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绝嗣,法国的波旁王室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为争夺西班牙王位,而引发的一场欧洲大部份国家参与的大战。

5. 《乌得勒支和约》:(1713)结束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和约,首次写入“欧洲均势”概念,具体内容有:承认法王路易十四的孙子腓力五世为西班牙国王,西班牙的欧洲属地被瓜分,割让直布罗陀和米诺卡岛给英国,并给与英国奴隶专营权6 格劳秀斯:(Hugo Grotius 1583-1645)古典自然法学派主要代表之一,世界近代国际法学的奠基人。

同时也是近代自然法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主要著作有《战争与和平法》、《捕获法》和《论海上自由》7.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是欧洲两大联盟为争夺奥属领地,因奥地利王位继承权问题而引起的,它于年以中欧为主要战场展开。

普、法等国拒绝承认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而奥、英、俄等国从其各自的既得利益出发,则全力支持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

当代国关史名词解释

当代国关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雅尔塔体制杜鲁门主义欧洲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
马歇尔计划第四点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
第一次柏林危机第二次柏林危机乔治.凯南
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美日安全保障条约巴黎统筹委员会莫洛托夫计划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匈牙利事件多米诺理论石油输出国组织
新东方政策哈尔斯坦主义布拉格之春
艾森豪威尔主义尼克松主义卡特主义
里根主义“超越遏制”战略吉隆滩事件 U-2飞机事件
古巴导弹危机星球大战计划美洲国家组织
不结盟运动 77国集团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
独立国家联合体三八线朝鲜停战协定
朝美核问题框架协议李承晚抗美援朝战争
三环外交苏伊士运河事件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舒曼计划
单一欧洲文件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申根协定
阿登纳罗马条约德洛尔计划
欧元欧洲联盟尤里卡计划
欧洲经济区协议戴高乐主义旧金山对日和约
福田主义宫泽主义万隆会议
东盟四次中东战争两伊战争
勃列日涅夫主义中印边界事件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科索沃战争东盟地区论坛戈尔巴乔夫新大西洋主义。

国关史名词解释全

国关史名词解释全

国关史名词解释全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战后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一、富尔敦演说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保守党在选举中失败,丘吉尔被迫辞去首相职务。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应邀前往富尔敦市发表演说。

丘吉尔主张“各英语民族同胞手足一样的联合”,“这种联合就是以英联邦与帝国为一方和以美利坚合众国为另一方建立特殊的关系”。

鼓吹加强实力,反对所谓“铁幕”后的国家。

联合的目的是为了反对苏联和受其影响下的日益增长的社会主义革命。

美国政府利用丘吉尔的演说,奏响了“冷战”的序曲。

二、三环外交二战后英国实力日益衰落,战后世界力量对比也发生了变化,为了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丘吉尔在1948年提出了三环外交。

第一环是英联邦和英帝国。

第二环是英国、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及美国构成的英语世界。

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

这三个大环并存,一旦连接在一起,就没有任何力量足以推倒它们。

“三环外交”试图挽救和恢复在二战中被削弱的英国的国际地位,战后初期的工党政府基本上奉行这一外交政策思想。

三、柏林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美英法四国因对西柏林法律地位的争执而引起的两次国际危机。

根据1945年《苏英美三国雅尔塔会议公报》等有关文件规定,在德国投降后,由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

危机共两次,第一次发生于1948年,又称“柏林封锁”,是冷战开始后其中一个最早发生的危机。

第一次1948年6月-1949年5月德国重建开始后,美英与苏联在德国的问题上矛盾加深,苏联迟迟不愿让德国各占领区合并,并拒绝西方的经济政策。

为此,美国计划将德国西部占领区三合为一。

美英法三国宣布由 6月21日起西占区实行单方的新货币改革,苏联得知后,发表“告德国民众书”,称英美法三国欲分解德国,并仿其道,实行货币改革,发行另种马克。

并于6月24日,全面切断西占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只保留从西德往柏林三条走廊通道。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史是研究国家和国家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与国际关系史相关的名词解释:
1. 主权:国家拥有独立决策权和行使权力的能力,不受其他国家的干涉。

2. 国际秩序:国际关系中的规则和准则,旨在维护和规范国家之间的互动。

3. 实力政治:国家根据其军事、经济、政治和文化资源的强弱来影响国际关系。

4. 自由贸易:国家之间通过取消贸易壁垒和关税来促进货物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5. 帝国主义:强大国家通过控制和征服其他国家来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和资源。

6. 大国崛起:指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实力逐渐增强,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角色。

7. 冷战:二战后,苏联和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对抗的状态。

8. 联合国:1945年成立的国际组织,旨在维护和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

9. 全球化:指不同国家之间在经济、文化和政治方面的互相依赖和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

10. 多边主义:国际关系中各国通过合作、协商和共识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单边行动或使用武力。

国家关系史名词解释

国家关系史名词解释

1、东方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对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避免过早卷入战争,为本国赢得宝贵的战备时间,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支配下,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苏联在保卫西部边界安全的口号下(1、出兵波兰,2、以军事手段解决芬兰问题,3、加紧对波罗的海三国的控制,4、占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以控制多瑙河的下游地区),通过扩大西部疆域而建立起防御德国侵略的东方战线。

2、《大西洋宪章》:1941年8月9日至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了协调战时关系,在大西洋一艘美国军舰“奥古斯塔”号上举行了会谈。

双方就一致同意的原则发表了联合宣言《大西洋宪章》,并于9月24日得到苏联的赞同。

宪章对鼓舞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促进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并成为以后联合国宪章的基础。

3、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从1942年7月中旬到1943年2月初,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与德两国展开了举世瞩目的大会战,即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军从战役初期的战略防御逐步转为战略反攻,并取得最后的胜利。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欧洲战略态势的扭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点,德军的有生力量被大量歼灭;鼓舞了世界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心,苏联的国际地位也由此提高。

4、《开罗宣言》:1943年11月22—26日,为了进一步加强合作,协同对日作战,并就战后事宜进行磋商,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埃及的开罗进行了会谈。

并发布了开罗宣言,肯定了中国收复领土的权利,使中国的大国地位进一步树立起来。

5、布雷顿森林会议----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各国经济、稳定汇率、平衡收支,美国和盟国都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国际货币金融组织,以解决诸多经济问题。

1944年7月,44个国家的代表在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

最终通过了三个重要文件(即《最后协定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统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决定成立两个国际金融组织(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名词解释:第一章三十年战争乌得勒支和约北方大战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第二章门罗主意克里米亚战争《圣斯特法诺和约》法俄同盟第三章两C计划中俄伊犁条约法绍达事件《朴资茅斯条约》三国干涉还辽“致克鲁格电报”第四章阿尔几西拉斯会议波斯尼亚危机意土战争萨拉热窝事件第五章热那亚会议《洛桑条约》(1923)《贝尔福宣言》《道威斯计划》《洛加诺公约》第六章《胡佛宣言》“九一八”事变柏林-罗马中心《中立法案》张伯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第七章《租借法案》《大西洋宪章》珍珠港《开罗宣言》布雷顿森林会议《联合国宪章》问答题: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在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发展中的意义是什么?试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的欧洲国际关系。

第二章简述维也纳体系的形成与特点。

试述普法战争爆发的背景、进程及其结果。

简要说明俾斯麦外交体系的形成与解体。

第三章简述19世纪后期欧洲主要大国的对外扩张政策。

简述19世纪后期日本在东亚侵略活动的开始与发展。

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三次战争及其后果。

第四章简述19世纪90年代后期俄英德矛盾及其主要表现。

简述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它的性质是什么?第五章简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试述苏维埃政权成立后在对外关系中的主要特点及其表现。

试述巴黎和会后亚非名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及其主要表现。

第六章试述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

美国的中立主义和英法的绥靖主义政策出现原因及其影响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何异同?第七章试述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局所产生的影响。

试述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形成的经过及作用。

在雅尔塔会议以及其他一些国际会议上盟国对战后世界秩序作出了怎样的安排?。

国际关系史 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史 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史》复习参考题一、名词解释部分1.“30年战争”——发生于1618—1648年欧洲的大战,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掷出窗外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30年战争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

“30年战争”的结果,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从而在欧洲形成了一个相对均势的政治格局。

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指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定的一系列和约。

1648年10月24日签定的西荷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并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近代国际关系的第一个相对成熟的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该和约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对近代国际法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3.北方大战(北方战争)——1700—1721年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和霸权而与瑞典发生了战争。

战争的结果是俄国取胜,1721年俄国与瑞典签订了《尼斯塔特和约》。

根据和约,俄国获得波罗的海沿岸领土,打通了波罗的海出海口。

北方大战后俄国国力大振,一跃而成为当时的欧洲强国,奠定了以后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基础。

4.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年—1748年,因為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绝嗣,欧洲两大阵营为争夺奥地利王位,并在奥地利攫取取利益而引发的战争,它于1740—1748年以中欧为主要战场展开,当中包括了第一次西里西亚战爭和第二次西里西亚战爭。

1740年12月,普鲁士派兵占领了西里西亚。

接着,巴伐利亚、萨克森和西班牙也向奥地利发动了进攻,奥地利战败,于1745年12月与奥地利签订了《德雷斯登和约》,以及1748年1月18日签订的《亚琛和约》,和约确认了玛丽亚·特蕾西亚的王位继承权,普鲁士如愿已尝地得到了西里西亚,正式加入欧洲强国行列。

国关史名词+简答全(2012年)

国关史名词+简答全(2012年)

战后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与简答1. 遏制理论(教材P43):指1946年由乔治凯南提出的一整套“遏制”苏联的理论和政策。

二战结束后,美苏矛盾日益尖锐,两国由战时的合作走向战后的对抗,遏制理论应运而生。

其主要内容是:(1)苏联行为动机的根源在于俄国人传统和本能的不安全感;(2)马克思主义是苏联维持国内“独裁制度”和同外部资本主义世界进行斗争的理论依据;(3)苏联的政策目标是提高苏维埃国家的实力和威信,分裂和削弱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和影响;(4)美国应采取遏制俄国扩张倾向的政策;(5)遏制苏联的目标是遏制苏联势力范围的扩大,并竭力促使其内部发生变化。

遏制理论对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对苏政策的确立和执行产生了直接的重大影响,成为杜鲁门及其以后美国历届政府的一项基本对外政策。

2. 英国三环外交(P52):指1948年10月丘吉尔提出的英国在二战后初期的外交战略。

其主旨是企图通过英国与美国、英联邦和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环节的特殊联系,充当三者的联结点和纽带,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

其战略构想是:以第一环英联邦和大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作为力量的基础;利用第二环英美联盟特殊关系,借美国的力量重建英国的世界大国地位;进而利用第三环--联合起来的欧洲,谋取西欧的领导权,并用此联合的力量对抗苏联。

“三环外交”政策思想成为英国外交的指导方针,对维护战后初期英国的大国地位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挽回不了它衰落的总趋势,它存在诸多的矛盾和缺陷:美国不会允许英国分享其领导地位;欧洲其他国家也不会承认英国的领导地位;殖民地革命冲破了英联邦的控制。

3.马歇尔计划(P54):指二战后美国争夺全球战略重点欧洲的扩张计划。

1947年6月,马歇尔在演说中首先提出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方案。

1947年7月-9月,英、法、意等16国代表在巴黎开会,决定接受马歇尔计划,建立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要求美国在4年内提供224亿美元的援助和贷款。

1948年4月3日美国国会通过《对外援助法案》,马歇尔计划正式执行。

国家关系史名词解释

国家关系史名词解释

国家关系史名词解释国家关系史是探讨国际关系发展历史及其变迁的一门学科。

在这门学科中,有很多的名词需要我们去理解,下面我们将详细解释一些重要的名词。

一、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指一种以本民族的利益和特权为中心的思想、文化和政治运动。

在19世纪以前,主要寻求的是在政治、文化等方面维护自身权益;而在19世纪后期,民族主义开始演变成了一种极端的民族思想,主张本民族高于其他民族、本民族才是最优秀的民族等理论。

由于过度强调民族特权,民族主义往往会引起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二、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指一种强国对弱国进行控制、剥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推动,欧美强国扩张争霸的步伐加快,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帝国主义战争和矛盾。

帝国主义在对外政策上有着强权政策和霸权主义的倾向。

三、霸权主义霸权主义,是指一种以国家实力和国际关系力量对国际社会其他国家施加压力、控制的一种外交战略。

霸权主义倾向于通过强制、威胁、控制等手段达到自身的利益维护。

这种国际关系的方式不仅仅会造成两国之间的矛盾,甚至会引发整个国际社会的冲突。

四、平衡的力量平衡的力量,是指各个国家相互之间在权力、地位、军备、经济等方面保持平衡,从而维持国际秩序和和平的一种国际关系模式。

平衡的力量构成了国际关系的基本框架,在这个框架下,各个国家既要争取自身的利益,又要注意不要伤害其他国家的利益,以此来达到尽量平衡的状态。

五、社会主义国际体系社会主义国际体系,是指在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国家通过结成统一的组织,开展经济、科技和文化合作的一种国际关系。

社会主义国际体系的主要成员有苏联、中国、东欧国家等社会主义国家,他们之间通过建立相互的联盟和协议来加强联系和团结,抵御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上的压力和干涉。

以上是国家关系史中的一些重要名词的解释。

当我们深入了解这些名词并将之应用与实际中,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探讨国际关系发展的历史以及未来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关史名词解释全(总10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战后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一、富尔敦演说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保守党在选举中失败,丘吉尔被迫辞去首相职务。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应邀前往富尔敦市发表演说。

丘吉尔主张“各英语民族同胞手足一样的联合”,“这种联合就是以英联邦与帝国为一方和以美利坚合众国为另一方建立特殊的关系”。

鼓吹加强实力,反对所谓“铁幕”后的国家。

联合的目的是为了反对苏联和受其影响下的日益增长的社会主义革命。

美国政府利用丘吉尔的演说,奏响了“冷战”的序曲。

二、三环外交二战后英国实力日益衰落,战后世界力量对比也发生了变化,为了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丘吉尔在1948年提出了三环外交。

第一环是英联邦和英帝国。

第二环是英国、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及美国构成的英语世界。

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

这三个大环并存,一旦连接在一起,就没有任何力量足以推倒它们。

“三环外交”试图挽救和恢复在二战中被削弱的英国的国际地位,战后初期的工党政府基本上奉行这一外交政策思想。

三、柏林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美英法四国因对西柏林法律地位的争执而引起的两次国际危机。

根据1945年《苏英美三国雅尔塔会议公报》等有关文件规定,在德国投降后,由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

危机共两次,第一次发生于1948年,又称“柏林封锁”,是冷战开始后其中一个最早发生的危机。

第一次1948年6月-1949年5月德国重建开始后,美英与苏联在德国的问题上矛盾加深,苏联迟迟不愿让德国各占领区合并,并拒绝西方的经济政策。

为此,美国计划将德国西部占领区三合为一。

美英法三国宣布由 6月21日起西占区实行单方的新货币改革,苏联得知后,发表“告德国民众书”,称英美法三国欲分解德国,并仿其道,实行货币改革,发行另种马克。

并于6月24日,全面切断西占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只保留从西德往柏林三条走廊通道。

美国空投物资反封锁。

史称第一次柏林危机,形成第一次美苏冷战高潮。

由于苏联理亏,又深知封锁长期必将无果,于5月12日撤销封锁,第一次结束。

此后,东西二德各自建立政府,德国彻底分裂。

第二次1958年-1963年源于核武器和核竞争,苏联凭借新的核力量和战略攻势以有利条件照会美英法三国撤出西柏林,西方以强硬态度拒绝,苏联竖起柏林墙对抗,但慑于核武器的灾难性后果,始终没有开战,后赫鲁晓夫取消了英美法三国撤出西柏林的期限,西方国家则认为柏林墙未触及西柏林安全,从而接受这一事实,第二次危机化解。

四、杜鲁门主义二战后,英国力量严重削弱,无法再给希腊和土耳其援助,希望美国继续给予援助,美国政府抓住这一天赐良机,并接着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宣读了国情咨文,发表了敌视社会主义国家的讲话。

国会两院经过辩论后,通过了关于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法案。

“杜鲁门主义”是干涉别国内政的代名词,它的提出,标志着美苏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

以杜鲁门主义为起点,美国相继推出了马歇尔计划,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五、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文件1949年,8月苏联爆炸原子弹:10月中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两件事改变了东西方的力量对比,对资本主义体系产生了不利影响。

1950年4月14日,该文件出台。

文件对苏联的根本意图,目标与能力进行了重点分析。

强调苏联企图统治全世界,在拥有足够核力量的基础上,苏联可能会对美国发起攻击。

因此美国对此得出结论,必须大大加强对苏遏制政策。

该文件全面阐述了二战后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对此后历届美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制定产生深远影响六、冷战冷战是相当于战争行动而定义的。

它指的是二战以后形成的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紧张的斗争与较量。

美苏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冷战的核心内容,它左右着冷战的发展方向,冷战的基本特征为:它既是战争又是和平。

说他是战争,因为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对峙与冲突包括战场上的较量始终不断。

说他是和平,因为冷战的两个最主要的角色美苏之间从未发上过直接的军事对抗。

美苏两国的对峙加强了全球贸易联系,推动了西欧一体化。

七、遏制理论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向国务院发回一份电报,对战后苏联的理论、政策、行为动机和做法以及美国应当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建议。

随后,在1947年系统阐述了其“遏制理论”。

其基本内容是:1、他对苏共党的路线从根本上进行了否定。

2、凯南认为现在苏联共产党的统治和过去沙皇的独裁专制没什么两样。

3、在上述两点的基础上,凯南提出了美国应采取的战略。

凯南的遏制理论为美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道路,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础。

八、大西洋联盟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满目疮痍,哀鸿遍地。

在战争的废墟上,欧洲旋即陷入美苏冷战的漩涡而无法自拔。

“大西洋联盟政策”作为美国冷战政策的一部分,集中反映了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起一直处心积虑,积极谋求在欧洲实施政治、经济与军事扩张的政策实质。

就“大西洋联盟政策”的酝酿及其实践而言,美国既是始作俑者,又是政策主导者;西欧国家不仅主动参与其中,而且也发挥了拾遗补缺的重要作用。

双方相辅相成,互相影响。

“大西洋联盟政策”所形成的这一政治格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确定了战后美国与欧洲关系的基本走势,进而影响到美苏冷战的全局,这种影响甚至一直延伸到后冷战时代。

战后美国加紧制定控制西欧的政策。

1946年冬至1947年春,逐步形成了美国对西欧的总政策,即大西洋联盟政策。

这一政策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为了遏制苏联,需要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西欧作为盟友;为了保持本国的经济繁荣,美国需要一个广阔自由的欧洲市场。

这项政策的要点是支持西欧的复兴和联合,加强美国同西欧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合作,以便控制西欧,进而称霸世界。

大西洋联盟政策的具体表现是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九、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在苏联事实上已经控制东欧的情况下,西欧的稳定成为美国遏制苏联的战略基点.与此同时,战后初期西欧为对付"共产主义威胁"和稳定资本主义秩序,需要美国的保护和援助。

内容:公开提出了美国对欧洲进行援助的设想影响:国内经济危机得到缓解,稳定了西欧的资本主义政权,增强美国对抗苏联的力量,对西欧的文化影响进一步深入。

削弱了西欧国家的关税,贸易壁垒,为西欧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有利条件,西欧从此走上了经济稳步发展的道路。

十、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在经济上援救西欧的同时,试图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从而实现控制西欧和遏制苏联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由此产生。

过程: 1949年3月18日《北大西洋公约》条文正式公布 1949年4月4日《北大西洋公约》签字仪式 1949年8月24日条约生效,组织成立影响 1. 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大西洋联盟的形成。

2. 加深了美苏对立,推动冷战向纵深发展。

3. 组织内部一直存在美欧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特别是进入60年代美苏第一次缓和后,西欧争取独立安全防务的步伐加快。

十一、蒙巴顿方案在工农运动的推动下,英印殖民军队把反英运动推向了高潮,英国政府被迫与印度资产阶级妥协,1947年6月1日公布了《蒙巴顿方案》。

蒙巴顿方案的主要内容有:将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联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

王公土邦在政权移交后享有独立地位,可分别加入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

原直属印度的其余部分组成印度联邦。

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布成立,1950年印度成立共和国,印巴独立宣告英国在印度次大陆长达190年殖民通知的终结。

十二、克什米尔问题克什米尔位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阿富汗之间,战略位置比较重要。

印巴分治前一年,英国为了在印巴之间制造矛盾,将克什米尔出售给了查谟大君。

克什米尔争端是指印度和巴基斯坦对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主权纷争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克什米尔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

之后,印巴之间爆发了三次战争。

1948年到1949年的第一次印巴战争。

1966年1月,第二次印巴战争。

1971年—1972年的第三次印巴冲突。

此后,克什米尔问题成为印巴两国关系紧张地主要问题。

十三、朝鲜战争朝鲜战争是一场朝鲜与韩国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也是美苏两强争霸在朝鲜半岛的体现。

美国、苏联与中国三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

这场战争是冷战中的一场“热战”。

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朝鲜的第七警备旅向韩国的陆军第十七团发动进攻开始,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半岛军事停战协定》。

朝鲜战争维持了远东原有的政治格局,却给朝鲜半岛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并引起了美国的仇视。

日本和苏联在战争中获益。

十四、大规模报复战略由于侵朝战争的失败,美国政府对杜鲁门政府的遏制战略进行了猛烈抨击,并提出了大规模报复战略。

艾森豪威尔认为不能用单纯的包围来遏制苏联,应该采用一切非战争手段,促使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摆脱苏联的控制。

50年代中期之后苏军军事力量突飞猛进宣布其破产。

苏联诞生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大规模报复基础动摇,随着和垄断地位的丧失和苏联核力量的迅速增长,美国也被置于核武器的威胁之下,大规模报复战略后被肯尼迪政府“灵活反映的战略”代替。

十五、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于1950年2月14日在莫斯科签订.规定了中苏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全面合作,确立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

在当时美苏冷战愈演愈烈,美国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的历史条件下其缔结对保障双方安全,维护远东和世界和平,加强中苏人民的友谊和促进两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有重大意义。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苏日、中日关系发生变化,条约相关内容逐渐失去其存在意义。

特别是从60年代起,中苏两国关系恶化,该条约名存实亡。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作出决定,条约于1980年4月11日期满后失效。

十六、万隆会议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

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

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和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部分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定了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万隆会议极大地增强了各国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并且确定了和平共处、国际安全、裁军和反殖等活动方向,从而有力的促进了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十七、非洲统一组织二战后为了非洲的解放和复兴,非洲人民要求团结合作的呼声高涨。

1963年5月22~26日,31个非洲独立国家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首脑会议,于5月25日通过了《非洲统一组织宪章》,决定成立非洲统一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