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脉络18401991

合集下载

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史
近代国际关系从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至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分为两大时期
第一大时期: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71普法战争
三个阶段:17C中叶至17C末欧洲国际政治力量的重新分配
第一阶段:
代表事件:
第二阶段:17C末至拿破仑战争结束主要矛盾为英法矛盾并贯穿18C
代表事件:三次较量:1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乌德勒支和约》
2七年战争(1756-1763)英国与法国西班牙
签订《巴黎和约》,普鲁士和奥地利萨克森
签订《胡贝尔茨堡和约》
3 拿破仑战争
第三阶段:1814-1871 英俄普奥的分赃基础上建立了维也纳体系俄成为欧洲大陆新霸主
代表事件:克里米亚战争意大利德国统一1861年俄国农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基本上确立其资本主义制度,全球性的国
际关系体系开始形成
第二大时期;1871年普法战争至1918年世界大战自有资本主义发
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第一阶段:19C末最后30年
代表事件:非洲:埃及,喀麦隆,刚果,苏丹,马达加斯加,沦为殖
民地
拉美:美采取门罗主义极力扩张
亚洲:法占印支,英兼并缅甸并迫使阿富汗成为其保护国
美吞并夏威夷中国进一步半殖民地化。

19C末
20C初,世界瓜分完毕,形成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特点:自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第二阶段:19C末20C初。

帝国主义最终形成
代表事件:三次帝国主义战争:美西战争英布战争日俄战争
第三阶段:1914-1918
代表事件:十月革命,一战。

国际关系史(战后篇)PPT

国际关系史(战后篇)PPT

【1】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0:《舒曼计划》 ◆1952: 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2】欧洲经济共同体(1958)
【3】欧盟(1993年)
2、欧共体对美国的挑战 【1】经济上与美国、日本形成鼎足之势
欧共体 日本 美国
【2】政治上的独立性不断增强
◆法英拒绝美国“多边核力量”计划
◆法国同西德签订合作条约 ◆法国退出北约一体化组织
2、朝鲜战争
第三章
战后初期的民族解放运动
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原因
1、二战大大削弱了列强对殖民地的控制
2、殖民地国家的力量在二战中壮大 3、民族解放运动获得了更多的国际支持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区域
二、东南亚民族解放运动
(一)二战前东南亚国家状况
1、独立:泰 2、美:菲 3、法:越、老、柬 4、英:缅、马、文 5、荷:印尼
◆美国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四、美苏关系的僵持 1、背景:美苏两国领导人的更换
2、表现:既无直接对抗又无缓和 ◆苏联的外交战略 ◆美国的外交战略
第五章 两大阵营内部的分化
一、社会主义阵营的分化 (一)中苏关系的恶化 1、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 ◆意识形态上的分歧 ◆国家利益上的冲突 ◆中苏领导人的个人不和
◆大规模报复战略:依靠美国战略核力量的优 势对苏联形成有效的威慑。
(二)苏联的“三和路线”
1、背景
2、内容
◆和平共处
◆和平竞赛 ◆和平过渡
3、三和路线的影响
◆缓和了美苏关系和两大阵营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产生分歧
二、两大阵营关系的缓和
1、奥地利问题
◆奥地利问题的由来 ◆苏美英法四国条约 ◆奥地利问题解决的意义

国际关系史上四大体系的演变

国际关系史上四大体系的演变

国际关系史上四大体系的演变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发生在具有主权性质的民族国家出现之后。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市场和经济中心的形成,欧洲的政治区域化进程也在发展,其特点是不断否定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权威,不断加强王权和主权意识,最终使民族国家应运而生。

这一过程,以1648年结束席卷欧洲的30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及其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为标志。

此后,国际关系在不断的演变,调整。

在以后的数百年中,形成了四大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

而每一个体系建立后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之中,都在不断的调整,演变。

以期尽量适应现实国际关系的需要,但矛盾是在不断积累中,当矛盾积累到一定量时,就引发了前一个体系的崩溃,从而促进了下一个体系的形成。

战争所引起的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不仅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标志。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开创了召开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恢复和平的先例;调整了一些国家的疆界;肯定了西欧各国王权的正统性和德意志几百个诸侯国的主权和宗教信仰自由,确立了国家关系中国家主权的独立性、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强调了国际条约的神圣性并规定对违约国可以实施集体制裁;它还建立了外交使团制度。

这一切在人类历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表明了以王权为代表的民族国家开始取代基督教的神权,成为国际关系的主体,一个以正式邦交形式和召开国际会议为互动模式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欧洲初步形成。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后,经过100多年的争斗,欧洲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到18世纪末,瑞典、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已不是大国,波兰已不存在,活跃在欧洲政治舞台上的是英国、法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

在世界上,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日益国际化,欧洲列强凭借船坚炮利,迅速向外扩张,把世界其他地区变成了欧洲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逐渐形成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

世界近现代史上三大国际关系综论

世界近现代史上三大国际关系综论

世界近现代史上三大国际关系综论作者:马书敖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年第06期世界近现代史主要是国际关系史。

在近代史上,国际关系史寓国别史之中;在现代史上,国别史寓国际关系史之中。

可见,国际关系史是世界近现代史中的重要内容。

纵观整个世界近现代史,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反映了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的主要方面,是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的中轴线。

一、维也纳体系(1814、1815-1848-1870)是指由维也纳会议总协议而形成的19世纪前半期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

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势力均衡政策,拿破仑帝国的覆亡,是欧洲恢复几个封建大国共同支配的局面。

(一)维护维也纳体系的组织:1.神圣同盟;2.四国同盟-五国同盟。

(二)实质:从维也纳会议的决定和“神圣同盟”、“四国同盟”的建立可以看出,该体系:1.不仅恢复了被革命推翻的欧洲君主的封建统治,而且企图从政治、军事、外交上来防止和镇压新的资产阶级革命,使欧洲的历史出现了严重的倒退。

2.它只顾大国利益,把从拿破仑统治下获得解放的民族又置于战胜诸大国的民族压迫之下,压制和扼杀民族解放运动。

(法国一度居主导地位)总之,维也纳体系强加给欧洲的反动政治局面是历史的逆流。

(欧洲专制君主企图使用高压手段,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体现)所以说是历史的反动。

(三)瓦解:1.原因:体系下存在着三对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欧洲大国间的矛盾。

(主要矛盾是什么?为什么这一对矛盾是主要矛盾?)2.过程:(1)神圣同盟的破裂——开始瓦解。

(2)体系的严重动摇:19世纪早期欧洲主要的革命、改革和独立运动,使维也纳体系建立的封建统治秩序被打破,体系规定的欧洲版图陆续被破坏,体系名存实亡。

(3)彻底瓦解和完全粉碎:1848年欧洲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改革和统一运动。

总之,维也纳体系的瓦解是在工业革命以后,是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资产阶级统治得以在全球确立的必然结果。

国际关系史事件表格图(1914-1945)

国际关系史事件表格图(1914-1945)
1937
七七事变
1938
伯希特斯加登和戈得斯堡会谈
9.30《慕尼黑协定》
9.30《慕尼黑协定》
3月,吞并奥地利
五月危机
伯希特斯加登和戈得斯堡会谈
9.30《慕尼黑协定》
1939
《有田-克莱齐协定》
6月,法国沦亡
3月,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5月,德意军事同盟
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9月,闪击波兰
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2.2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
2.2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
11月,德黑兰会议
1月,卡萨布兰卡会议
8月,魁北克会议
11月,开罗会议
11月,德黑兰会议
8月,魁北克会议
11月,开罗会议
1944
6月,诺曼底登陆
6月,诺曼底登陆
1945
2月,雅尔塔会议
4-6月,旧金山制宪会议
7月,波茨坦会议
4-6月,旧金山制宪会议
5.8德国投降
2月,雅尔塔会议
4-6月,旧金山制宪会议
7月,波茨坦会议
2月,雅尔塔会议
4-6月,旧金山制宪会议
7月,波茨坦会议
9月,日本投降
1922《九国公约》
1922
戛纳会议,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俄德《拉巴洛协定》
1923
鲁尔危机
鲁尔危机
1924
《道威斯计划》
《中苏协定》
国民党一大,大革命开始《中苏协定》
1925
《洛迦诺公约》
1926
1927
田中奏折
大革命失败
1928
《非战公约》(《白里安-凯洛格公约》)
1929
《杨格计划》
金融危机爆发
1930

近现代的中外关系

近现代的中外关系

近现代的中外关系一、近现代不同阶段的中外关系1、晚清时期第一阶段(从1840年到1860年);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开端,林则徐等开明地主开始“开眼看世界”。

第二阶段(从1861年到甲午战争之前):“和局”,清政府办洋务以自强。

第三段(从1894年至1912年);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中华民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在成立以后颁布的《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目的是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敢同帝国主义彻底决裂。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了换取日本支持他称帝,于1915年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中除第5条部分内容以外的其他全部要求。

1924年,孙中山北上时明确提出对外要消灭帝国主义的中国的势力。

1927年初,湖北、江西的人民收回了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反对苏联、亲近帝国主义。

3、新中国时期正确认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1)外交政策的本质及决定因素: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从本质上都是国内政治的延伸,它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制约:上层建筑特别是政权阶级属性;国家利益;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

(2)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争取一个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在和平、平等的基础上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关系,至少有一个正常关系。

(3)新中国外交的几个特点:①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我国外交的最基本特点;②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与团结,始终是我国我交政策的立足点;③我国外交经历了由重意识形态的革命型外交到重国家利益的国家型外交的过程;④转变与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是我国外交的又一重要基石。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外交战略是建国以来的外交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把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外部条件作为我国对外战略的首要目标,由原来的重安全走向重发展;②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不搞意识形态的争论;③树立中国的和平形象,消除外界对我国发展的疑虑。

高三历史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高三历史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⑴建立: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 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构成了该体系。
⑵维护机构:国际联盟。 ⑶矛盾
对待德国问题 殖民霸权问题 纽结点 欧洲霸权问题 海上霸权问题 国际联盟问题 德国赔款问题 欧洲安全问题
法 德(战胜国与战败国的主要矛盾) 几对主要矛盾 英 法(争夺欧洲霸权的主要矛盾)
世界近现代专题复习之
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1、维也纳体系
⑴含义: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 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
⑵维持机构: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⑶实质及作用:是欧洲封建君主企图维护封建秩序 的体现,它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利益, 是历史的反动。但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 议的方法解决国际争端,客观上促使国际关系进入 一个新时代。
• ⑷瓦解:维也纳体系下存在着阶级 矛盾、民族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神圣同盟国家内
部之间的矛盾;19世纪中期希腊独 立首先打破了维也纳体系所规定的
欧洲版图;1830年比利时独立再次 改动了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版图;
法国七月革命后,维也纳体系名存
实亡;1848年欧洲革命彻底瓦解了 维也纳体系。
霓姨婆的身影射出一片暗黄色亮光,这时偏西方向酷酷地出现了二片厉声尖叫的春绿色光猫,似奇影一样直奔纯黄色银光而来……,朝着月光妹妹能够听懂远处动物语言的妙 耳朵横抓过来……紧跟着女少尉西娃霓姨婆也窜耍着咒符像树根般的怪影一样向月光妹妹横抓过来月光妹妹超然像淡绿色的黄尾旷野蛙一样神吼了一声,突然演了一套仰卧振
• 解析:B。1960年代,西欧国家复兴,法 国拥有原子弹,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
使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变化。这对原来的两

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史

7、美苏争霸
时间:20世纪50至80年代 目的:争夺世界霸权
阶段表现:20世纪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 表明争霸优势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苏联出 兵阿富汉表明优势在苏联,20世纪80年代苏 联放弃争霸计划
影响:威胁世界和平
7、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原因:经济发展多元化 特征:一超多强,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影响:地区性冲突、民族冲突此起彼伏
5、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时间:1939——1945 开始标志:闪击波兰 扩大:太平洋战争爆发 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三大战场:欧洲、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 胜利的根本原因: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影响及教训:
6、美国的霸权政策
原因:战后美国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表现:在欧洲实行“冷战”政策,在亚洲实行 “热战”政策 影响:形成了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两极 格局
慕尼黑会议
开罗会议 德黑兰会议
1938
1943 1943
中英美
苏英美 苏英美
慕尼黑协定
《开罗宣言》等 开辟第二战场等
纵容法西斯
联合对日作战 联合对德作战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会议 亚非会议
1945
1945 1955
苏英美
苏英美 29个亚非国家 和地区
成立联合国等
《波茨坦公告》等
为雅尔塔体系 奠定基础
加速日本灭亡 促进亚非的团 结
影响:世界局势极度紧张,第一次世 界大战一触即发
3、第一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时间:1914——1918 主要战线:东线、西线、南线 重大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 姆河战役 加速大战结束的事件:美国参战等 影响:灾难、社会主义国家、帝国主义、 科技进步

【中考历史】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归纳

【中考历史】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归纳

【中考历史】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归纳一、世界近现代史上,主要矛盾的演变1、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英法矛盾。

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进攻法国,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亡,法国丧失欧洲霸主地位,之后俄国在欧洲称霸,英俄矛盾尖锐2、19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德矛盾。

普鲁士为完成统一大业,与法国矛盾尖锐,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失败丧失欧洲大陆霸权3、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

19世纪末,德国迅速强大,德国成为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和以英国为核心的三国协约最终形成4、一战后:英美矛盾。

一战后,英美围绕国联、制海权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美国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5、30年代至二战结束: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

在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下,德日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随着法西斯在亚非欧的侵略扩张,各国人民英勇地进行了反法西斯的斗争6、二战后:美苏矛盾。

二战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美苏冷战,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7、20世纪90年代后:南北矛盾。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呈现多极化的趋势,世界面临经济发展的激烈竞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日益尖锐认识: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由大国间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决定的。

二、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①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的秩序②形成标志: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③主要内容: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④维护工具:国际联盟⑤评价:a、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19世纪中后期国际关系

19世纪中后期国际关系

• 俄国:在战争中本有外交优势,因其是没有受到在1848年革命冲 击的大陆强国,并通过干涉他国革命大大提高了其在中欧的影响 力。 • 奥普:拿破仑三世上台后,处于对法国传统恐惧和寻求法俄之间 的传统平衡,奥地利和普鲁士摇摆不定。在1848年3月革命之后, 实际与俄国没有了紧密的联盟关系。 • 奥地利:认为双方在两个远处的欧洲两端,一旦与任何一方结盟, 它的国土就是战争的前线,这对于革命后虚弱的奥地利是不愿意 看到的。由于俄国侵占了多瑙河两公国,奥地利对俄国采取了敌 对态度:要求俄国撤出所占的两公国,并不得翻过巴尔干山脉。 并于1854年8月,俄国撤出后,奥地利迫使土耳其答应奥占领两 公国。从此,俄奥两国结下怨恨。此时,普鲁士也在附和奥地利, 于1854年4月双方签订了反俄同盟条约。
• 影响 • 《巴黎和约》是俄国失去了在土耳其境内的所有优势, 多瑙河两 公国在土耳其政府的宗主权下以及在缔约各国的保证下,继续享 有原有的特权和豁免权,任何国家不得有干涉其内政。黑海中立 化,禁止任何国家的军舰通行。参战国撒丁王国所关心的意大利 问题虽被提及,但没有任何解决。战争的后果仍然是“混乱不清 和令人失望”。 • 俄国: 克里米亚战争后, 俄国的国际地位与战前相比,判若云 泥,对欧洲国际事务的发言权也被削弱,在英法的遏制下,俄国 的西进之路受阻,扩张的矛头不得不转向中亚和远东,以弥补在 欧洲和近东的损失。
意大利一月革命
• 1848年1月中旬,意大利人民打败了奥地利军队,在一些地区恢 复和建立了共和国,撒丁国王号召意大利人参加意大利独立战争。 意大利一月革命既是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的信号,又是吹响欧洲 革命的号角。
法国二月革命与法兰西第二帝国
• 1848年2月,法国人推翻了1830年七月革命后建立的由金融贵族 把持控制的七月王朝,国王路易·菲力普逃亡英国,建立临时政府, 宣告成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 3月,外交部长马丁发表《告欧洲书》,表明法国不会向其他国 家发动战争,并声明1815年的条约已经不再具有法律效力,但承 认条约中有关领土的事实。《告欧洲书》中由于表露出的维持欧 洲政治现状的意愿,受到欧洲列强的欢迎和赞赏。 • 此时,英国认为法国临时政府所需和平的环境和秩序,有利于加 强两国的关系;而俄国却想联合普鲁士武力干涉,鉴于经济力量 有限,最终没有采取军事行动,但不承认法国,同时断绝外交关 系。

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史

雅尔塔会议的影响
• 德国分裂,德军解散。 • 决定联合国代替国联,联合国安理会五常拥有否决权。 •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 共和国为独立的联合国安理会成员。
• 乔治 克里孟梭(时任法国首相) • 复仇,最大限度削弱德国(二战原因之一) • 重建在欧洲大陆的霸权
凡尔赛-华盛顿 形成
巴黎和会
• 1919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分赃会议,签订了以《凡尔赛 和约》为主的一系列和约,总称巴黎和约。形成战后帝国 主义在西方的“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会议
• 1912-1922在美国召开,巴黎和会的继续。 • 签订《四国公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公约》
• 英国 光荣孤立政策 • 1902 英日同盟 • 1904英法 • 1907英俄同盟
凡尔赛---华盛顿格局(1919-1939)
从欧洲的格局走向世界的格局 被称为“最失败的格局” 被联合国代替
巴黎和会
• 伍德罗 威尔逊(时任美国总统)---”十四点原则“(争取 世界霸权)
• 大卫 劳合 乔治(时任英国首相) • 保持英国优势,削弱德国,维持欧洲大陆均势国际关系史 Nhomakorabea开端
• 威斯特伐利亚格局(1648-1815) • • • • • 国家观念的形成 来源---30年战争 丹麦出兵、瑞典出兵、法国瑞典出兵、神圣罗马帝国战败 导火索---波西米亚 抛出窗外事件 新教vs天主教
维也纳格局(1915-1914)
欧洲五强(维也纳和会):英国(不希望法、俄干涉内政)、 法国(平等谈判)、俄国、普鲁士(崛起阶段)、奥地利 (不希望各国干涉中欧) (各国争取自身利益) 主办:梅特涅 奥地利外相 均势战略安排 欧洲协调---法国加入---五国同盟---失败 黎塞涅(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近代以来世界关系的演变

近代以来世界关系的演变

近代以来世界关系的演变
近代以来,世界关系经历了从殖民主义到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存,再到资本主义主导地位的演变过程。

殖民主义时期(15世纪-19世纪)
在殖民主义时期,欧洲国家通过殖民扩张,将大量土地、资源和人口纳入自己的殖民地体系。

这个时期的国际关系主要表现为殖民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冲突,殖民地人民反抗运动也时常出现。

帝国主义时期(19世纪-20世纪初)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时期到来。

欧洲国家和美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经济和政治扩张,争夺殖民地和市场。

这个时期的国际关系主要表现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以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运动。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存时期(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
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一些国家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这个时期的国际关系主要表现为资本
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冲突。

资本主义主导地位时期(20世纪中叶至今)
20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主导地位。

西方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个时期的国际关系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和竞争,以及发展中国家争取独立和发展的斗争。

总之,近代以来,世界关系的演变经历了从殖民主义到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存,再到资本主义主导地位的过程。

这个演变过程是由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反映了国际关系中的强弱兴衰和变革。

近代以来的中美关系进程

近代以来的中美关系进程
近代以来的中美关系进程
第一阶段,从1784年美国“中国皇后号”商船来 华揭开中美关系序幕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五十 多年,两国关系基本上平等友好。第二阶段,从 1840年到1899年,五十多年,美国开始追随英 国等国侵略中国。第三阶段,从1899年美国提出 对华“门户开放”政策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前,50年时间。第四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
1972年
• 2.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演变:对外扩张是美国对外政策 的主线,其对外政策曾有三个划时代的口号:一是孤立主 义政策;二是门户开放政策;三是遏制政策。美国独立之 后,其对外先后采取了门罗主义、泛美主义、门户开放政 策、绥靖政策、孤立主义和全球扩张战略(霸权主义)。 其对中国虽然经历了美国共和、民主两党对华政策的变化, 存在着差异,但两者根本目的是相同的,因此具有一致性 的特点。
• 3.美国历史上经济发展经历的九个重要阶段:从独立到 19世纪中期,是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井坐上第四把交椅的 阶段;从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是进一步发展阶段,由 于废除了黑奴制度,资本主义经济迅速赶超老牌的英法, 至1894年成为世界工业产量第一的经济强国;一战后到现 在,成为世界经济霸主并一枝独秀至今。
• 3.美国历史上经济发展经历的九个重要阶段:从独立到 19世纪中期,是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井坐上第四把交椅的 阶段;从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是进一步发展阶段,由 于废除了黑奴制度,资本主义经济迅速赶超老牌的英法, 至1894年成为世界工业产量第一的经济强国;一战后到现 在,成为世界经济霸主并一枝独秀至今。
1972年
• (3)1899—1949年为第三阶段,在这50年间,美国对华 采取以经济扩张、政治控制为主和以军事征服为辅的政策。 主要标志是1899年“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主要原因是 当时美国已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在侵华 问题上与其他国家争夺激烈。当时美国对外政策正在经历 由孤立向开放的转变,由于实力上的问题,美国采取这一 政策,以求在经济上率先进入中国市场。期间,美国与日 本在侵略控制中国问题上多次冲突,因参加一战而妥协; 一战后又加紧对华侵略并占据优势;30年代经历了由纵容 缓靖政策到遏制、再到援助中国进行抗日战争的转变;二 战结束后,为了独占中国而积极支援蒋介石打内战,最终 以失败而告终。

近代国际关系大事年表

近代国际关系大事年表

近代国际关系大事年表近现代国际关系史(1648-1945年)复习要点1. 三十年战争2. 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及合约按3. 《比利牛斯合约》4.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与《乌得勒支和约》5. 北方大战6.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7. 七年战争与1756年外交革命8. 俄普奥三分波兰9. 《提尔西特和约》10. 大陆封锁政策11. 1814年维也纳会议及《最后议定书》12. 1848年欧洲革命13. 神圣同盟14. 四国同盟15. 门罗宣言16. 克里米亚战争与《巴黎和约》17. 德国统一与普法战争,《法兰克福和约》18. 三皇同盟19. 三国同盟20. 三国协约(协约国)21. 东方问题22. 光荣孤立政策23. 三国干涉还辽24. 法绍达事件25. 美西战争26. 英布战争27. 日俄战争与《朴资茅斯和约》28. 门户开放政策29. 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30. 英日同盟31. 《拉匡尼基协定》32. 两次巴尔干战争33. 萨拉热窝事件34.35. 威尔逊十四点36. 《和平法令》37. 《布列斯特和约》38. 英苏贸易协定39. 热压那会议与《拉巴洛条约》40. 《凡尔赛和约》4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42. 国际联盟43. 《四国条约》44. 《五国海军条约》45. 《九国公约》46. 《洛桑和约》与《关于海峡制度公约》47. 《道威斯计划》48. 《洛迦诺公约》49. 《非战公约》50. 《杨格计划》51. 胡佛延债宣言52. 不承认主义53. 李顿调查团报告书54. 田中奏折55. 斯特莱沙阵线56. 《英德海军协定》57.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58. 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59. 《东方洛迦诺公约》60. 苏法,苏捷互助条约61. 《蒙特勒海峡公约》62. 《不干涉协议》63. 30年代美国的中立政策64. 睦邻政策65.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建立66. 绥靖政策67. 《慕尼黑协定》68. 德意军事同盟条约69. 英法苏谈判70.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71. 《有田-克莱琪协定》72.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73. 《苏日中立条约》74. 《租借法》75. 欧战初期丘吉尔政府的对外政策76. 东方战线77. 珍珠港事变78. 《大西洋宪章》79. 《联合国家宣言》80.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意义81. 东方慕尼黑阴谋82. 第二战场83. 开罗会议84. 德黑兰会议85. 布雷顿森林会议86.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87. 雅尔塔体系88. 旧金山会议89. 波茨坦会议90.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1618—1945)战前国际关系史重要论述题1、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后确定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作用和意义?2、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的欧洲国际关系?3、维也纳体系的形成与特点?4、俾斯麦外交体系形成与解体?5、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三次战争及后果?6、试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德矛盾?7、简述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8、简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和主要意义?9、试述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0、试述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中立政策?11、简述欧战初期丘吉尔政府的对外政策?12、试述苏联东方战线的建立?1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经过及意义?14、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15、雅尔塔会议及相关一些国际会议盟国对战后世界格局作出了怎样的安排。

国际关系史竖向整理

国际关系史竖向整理

国际关系史竖向整理1 欧洲篇:富尔顿演说(1946.3) 敦刻尔克条约(1947.3) 第一次柏林危机(1947.8--1948.5)多瑙河会议(1948.8) 布鲁塞尔条约(1948.3) 三环外交(1948.10)北大西洋公约(1949.4) 舒曼计划(1950.9) 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1.4)普利文计划(欧洲防务集团)(1952.5) 伦敦-巴黎协定(1954.10) 哈尔斯坦主义(1955.12)罗马条约(1957.3) 第二次柏林危机(1958.10-1961.8) 狄龙回合(1960--1962)多边力量核计划(1961.4) 伏歇方案(1961.11 1962.1) 法德合作条约(1963.1)卢森堡妥协(1966.1) 新东方政策(1963.10提出) 东方条约(1970.8 1970.12)欧安会(1973.7-1975.8) 大西洋关系宣言(1974.6) 洛美协定(1975.2)雅温得协定与之有关\r 尤里卡计划(1985.7) 德洛尔计划(1987.2)(1989.4) 新大西洋主义(1989.12)伦敦宣言(1990.7) 新欧洲巴黎宪章(1990.11)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1.12)波匈捷加入北约(1999.3) 罗马宣言(2002.5) 欧盟宪法草案(2004.6)中东欧七国加入北约(2004.3) 中东欧十国加入欧盟(2004.5)2美国篇\r乔治凯南遏制理论(1946.2) 杜鲁门主义(1947.3) 马歇尔计(1947.6)里约热内卢条约(1947.9)美洲国家组织(1948.3) 第四点计划(1949.1)旧金山和会(1951.9) 日美安全条约(1951.9)日美共同防御协定(1954.3) U-2飞机事件(1960.5)肯尼迪和平战略(1960.1) 古巴导弹危机(1962.8)葛拉撕堡罗会谈(1967.6) 罗杰斯计划(1967) 核不扩散条约(1968.6) 约瀚逊主义尼克松主义(1972.2) 卡特主义(1980.1)新遏制政策(1980) 星球大战计划(1983.3) 里根主义(1986.3)中导条约(双零点方案)(1987.12) 超越遏制战略(1989.5)贝克计划(1988.11) 世界新秩序(1990)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2.8) 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1996.4) 沙漠之狐行动(1998.12)圣地亚哥宣言(1998.4) 美入侵南联盟(1999.3) 911事件(2001.9)美入侵阿富汗(2001.10) 邪恶轴心国(2002.1)美入侵伊拉克(2003.3----2003.5) 沙漠蝎子(2003.6)国家导弹防御系统(2004.7)苏联篇\r经互会(1949.1) 华沙条约(1955.5) 波茨南事件(1956.6)匈牙利事件(1956.10) 长波电台与共同潜艇队(1958.4)珍宝岛事件(1969.3) 布拉格之春(1968.3) 苏联入侵捷克(1968.8)勃列日捏夫主义(60年代末) 苏联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1979.1) 苏联占领阿富汗(1979.12) 外交新思维(1986.1)八一九事件(1991.8.19) 啊拉木图宣言(1991.12)苏联解体(1991.12)。

国际关系史总结[基本脉络和知识点](王绳祖版)

国际关系史总结[基本脉络和知识点](王绳祖版)

一、近现代国际关系形成的基础和标志。

基础:欧洲自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商品货币关系得到普遍的加强,对外贸易得到进一步扩展。

资产阶级通过工商业渠道,加速了资本的积累。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贸易的乏味不断扩大,工商业利润击虚增长,导致了欧洲国家以及后来的美国、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加剧。

、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加剧。

由于列强的海外斗争的激化和亚非拉美人民的反侵略斗争的加强,各州之间,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频繁和复杂,改变了古代、中世纪那种地区性的国际关系格局,形成了世界性的国际关系体系。

近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以三十年战争为契机,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签订是国际关系转入近代。

既其形成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因此其形成的标志是相对模糊的,因为没有历史上的那一个点和事件能够准确地标志其产生,。

但是为了研究的方便,确定一个起点又是必要的,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中所形成的一些国际关系惯例、原则对后世影响甚大,有的至今仍然在沿用。

为后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原则。

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体系特征:【1】国际关系的行为体由宗教国家转变为民族君主国尽管这只是发展到近代民族国家的一个过渡形态,但毕竟国际关系的行为体已经发生了变化,主权成为了是人所认可的最高国家权力。

【2】欧洲成为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

甚至这个中心位置,在此后的三百年间没有转移过。

或许有人说威体系只是欧洲的国际关系体系,事实确实如此,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战争不尽在欧洲本土展开,而且还在海上进行,这正说明了资本扩张性所带来的对海外贸易的需求和国际关系全球化时期的真正到来。

【3】国家权力和财富成为战争的。

这证明了国际关系中的无政府状态。

【4】大国对均势格局的追求和维护。

【5】开创了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6】民族君主国以及后来的民族国家相继登上了国际舞台。

威体系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欧洲各国的均势和平。

从国际关系稳定发展方面我们可以将威体系作为一段时期的静态。

高二历史知识要点: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高二历史知识要点: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高二历史知识要点: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高二历史知识要点: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1、维也纳体系
(1)含义:1814~1815 年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

(2)维持机构: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3)实质及作用:是欧洲封建君主企图维护封建秩序的体现,它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利益,是历史的反动。

但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办法解决国际争端,客观上促使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4)瓦解:维也纳体系下存在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神圣同盟国家内部之间的矛盾;19 世纪中期希腊独立首先打破了维也纳体系所规定的欧洲版图;1830 年比利时独立再次改动了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版图;法国七月革命后,维也纳体系名存实亡;1848
1
年欧洲革命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建立: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构成了该体系。

(2)维护机构:国际联盟。

(3)矛盾
(4)调整:
①道威斯计划的实施,是协约国在赔款问题上对体系所做的一次较大调整;
②洛迦诺公约是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体系所做的一次调整。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2。

国际关系史知识表解

国际关系史知识表解
雅尔塔会议
1989年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
内容
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
美苏两分天下:美苏处置战败国,划分政治版图;建立联合国
和平与发展是主题,和平与动荡并存;一超多强;经济全球化、集团化
工具
国际联盟
联合国
评价
1)客观维护世界形势稳定,开创国际合作新形式;2)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各国矛盾重重,必遭崩溃。
世界主要矛盾演变
历史阶段
主要矛盾
总体特征
主要史实
结果影响
16世纪末—18世纪中期
从英西、英荷矛盾→英法矛盾
西葡荷英法争夺殖民霸权
“无敌舰队”之战;三次英荷战争;英法七年战争
英国打败西荷法,确立海上与殖民霸权
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
从英法矛盾→英俄矛盾
列强争夺海上霸权和欧洲霸权
英国七次反法同盟;克里米亚战争
波茨坦会议
1945.7~1945.8
苏美英
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亚非会议
1955
亚非国家
《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
反映了亚非人民团结反帝反殖的共同愿望。
重要的国际组织
组织
建立
主要活动
同盟国
1882年德意奥三国同盟形成,核心是德国
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军备竞赛,导致一战爆发。
1)反法西斯胜利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2)美苏势均力敌的产物,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3)两大集团对峙成为战后国际关系形势紧张根据;4)欧洲中心的霸权体系被两极格局取代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新一轮资本扩张,第三世界面临机遇与挑战。
调整演变
1)对法赔款:道威斯计划—德国经济恢复发展;2)欧洲安全问题:罗迦诺公约—欧洲进入相对稳定。德国政治地位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共享] 国际关系史脉络(1618---1991)国际关系史, 脉络国际关系史, 脉络国际关系史脉络(1618---1991)国际关系发展脉络三十年战争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有一种两极格局“态势”在发展。

一个重要原因是宗教改革运动所肇始。

这个运动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出现了两大教区:在北欧德国北部联省共和国英国形成新教教区,在奥地利西班牙意大利形成天主教教区。

在法国则是新教与天主教分庭抗礼。

而两大教区犬牙交错的地方容易发生冲突。

而引起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就是发生在波希米亚的“掷出窗外事件”。

在当时的欧洲国际关系中形成了天主教同盟与新教同盟。

这样欧洲国际关系两极化趋势更加明显。

不久三十年战争爆发。

三十年战争后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而这一体系是多极均势体系,且在运行不久就受到外部力量影响,并使得欧洲的权力向两翼转移。

一方面,在西欧国际关系舞台上由英国法国西班牙奥地利角逐中,英国作为在欧洲的西翼力量开始干预欧洲均势。

在迫使西班牙缔结《比利牛斯条约》后,法国便插手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

在爆发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在英国的干预下,法国称霸欧洲大陆的态势遭到遏制,从此英国作为在欧洲西翼力量开始干预欧洲国际关系。

另一方面,在东欧国际关系中有瑞典俄国波兰的角逐,俄国打败了瑞典成为滨海强国,在欧洲东翼开始影响洲国际关系。

而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则给俄国机会。

当1740年奥地利皇帝逝世时。

许多国家都敲诈奥地利。

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形成了英奥为一方,以法普为另一方的态势。

结果英普实力上升,法奥实力下降。

战后发生了外交革命,形成了联盟颠倒:形成以英普为一方,以法奥俄为另一方的态势。

不久七年战争爆发。

正当法军与奥军攻打普军时俄军在东线也打击普军。

可正当普军即将战败时,俄国沙皇逝世,登基的新沙皇与普鲁士国王是亲属关系,因此俄军便退出战争。

这样普军再次击败奥军。

七年战争一个重要结果是俄国作为欧洲的东翼影响欧洲国际关系。

1789-1915年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期间,欧洲国际关系形成以法国为一方,以反法同盟为另一方的态势,欧洲权力向两翼转移的迹象更加明显。

一方面,在海上,法国屡遭英国暗算即便是如此也没有阻遏英国打压法国以维系大陆均势的势头。

另一方面,在欧洲大陆,俄国在东翼打压法国称霸欧洲的势头。

拿破仑战争中法国的战败使得欧洲权力更加向两翼转移。

1815年—1870年维也纳体系形成了以英法俄普奥五强的多极均势格局。

而德意志与意大利正处于四分五裂状态。

在奥国首相梅特涅领导下,欧洲协调机制运转起来。

列强先后召开亚琛会议特洛波—莱巴赫会议与维罗那会议。

但由于大国的矛盾无法调和导致欧洲协调机制的失败。

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使俄国暂时相对性的称霸欧洲大陆的计划失败,也是英国运用大陆均势政策的结果,俄国的地位暂时由法国取而代之。

此后德意志与意大利的统一运动涌起。

而前者具有划时代意义。

处于欧洲中心的德国经过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完成了统一。

而普法战争使法国失去了相对性称霸欧洲的地位,其地位由德国取代。

1871--1892俾斯麦外交体系时期。

其特点是结奥、拉俄、亲英、反法。

首先,与奥俄结成第一次三皇同盟,相约维持现状。

其次,走上结盟道路。

1879年与奥地利缔结同盟条约,具有明显反俄性质,随后又拉拢意大利形成了三国同盟,引起了俄国的恐惧。

为了拉拢俄国,德国又与奥俄缔结第二次三皇同盟条约。

再次,在德国唆使下,英国西班牙意大利奥地利向后缔结两次地中海协定,相约遵守在地中海黑海亚得里亚海的现状。

最后,为了保证德俄关系,1887年两缔结《再保险条约》,两国在近东问题和德国面临两线作战的问题达成妥协。

这样经过俾斯麦高超的手腕编织的同盟体系正式实行了,在一定程度上是法国成为欧洲的孤岛。

但1890年俾斯麦下台,亲政的威廉二世拒绝续签《再保险条约》这为法俄接近铺平了道路。

俾斯麦外交体系趋于瓦解。

1892--1914欧洲国际关系由趋于两极化,一方面,三国同盟趋于巩固。

另一方面,法俄军事同盟形成。

而此时只有英国游离于两个同盟之外。

英国经过权衡之后,于1904年与法国缔结协约,与1907年同俄国缔结协约。

这样形成了三国协约。

由此形成了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对峙的两极格局。

在这一格局下,爆发了一系列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1898年美西战争,1899—1901年英布战争,1904—1905年日俄战争,1905年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1908年波斯尼亚危机,1911年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1912—1913年两次巴尔干战争。

1914年一战爆发。

1919年---1939年为“20年危机”时期。

一战后,欧洲东西两翼对欧洲国际关系干预更强但国际政治权力中心位置并未从欧洲转移走。

只不过更加向东西两翼转移而已。

首先,美国在一战末期提出“14点原则”,企图代替欧洲原有的外交理念。

同时美国成为一战的赢家,力图从孤立主义转到世界主义。

但美国的经济实力转化成军事优势和外交优势尚需时日。

在巴黎和会上外交遭遇挫折后便美国的对外政策又回到孤立主义的老路上去了。

但并未放弃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干预,具体表现在在德国赔款问题欧洲安全保障问题的介入。

美国又开始向世界主义跃跃欲试。

其次,苏俄诞生本身就代表着强大的生命力加之他继承了前沙俄帝国可以成为大国的潜力。

因此,尽管受到凡尔赛体系的排挤,但欧洲大国不得不考虑苏俄的分量,尤其是在苏德关系迅猛发展之时。

1922年苏俄出席热那亚会议与苏德缔结《拉巴洛条约》使得苏俄开始大力干预欧洲国际关系。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20年危机”国际关系的转折点。

首先,美国由于关注于国内事务,因此外交路线又回到孤立主义的势头。

具体表现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美国提出不干涉主义(史汀生主义),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美国便通过了《中立法案》。

其次,苏联干预欧洲国际关系力度持续加强,具体表现是加大了融入欧洲凡尔赛秩序。

一方面,由于希特勒上台,苏德关系持续紧张,苏联需要有其他力量遏制法西斯。

另一方面,苏联提出集体安全思想,力图同英法等西方国家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关于缔结《东方公约》问题谈判及苏联加入国联,法苏互助条约、苏捷互助条约的缔结便可以证明。

最后,法西斯主义盛行一味寻求对外扩张,大有破坏欧洲均势格局的势头。

1939年大战爆发前夕,国际关系变化惊心动魄。

一方面,就欧洲国际关系而言,英德之间,苏德之间,英法苏之间展开了双边或多边谈判。

最后苏德达成妥协,大战一触即发。

另一方面,就亚太国际关系而言,由于日军在远东挑战苏联失败,“北进战略”受挫,而南进战略相应加强。

由此日本就盘算着要与苏联达成某种妥协,而南下挣脱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殖民地。

1939--1945年二战时期。

这场战争导致了欧洲国际政治中心地位的彻底****。

欧洲国家难以维系自己的国际关系运行。

而另一方面,美苏两国在拯救欧洲均势的同时,又起到破坏欧洲均势的作用。

中年胜过在二战期间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确立了雅尔塔体系。

1945年—1991年雅尔塔体系时期。

一方面,1945--1947年为冷战酝酿时期。

首先,美苏意识形态差异。

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个是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越是强大越感觉自己的社会制度优越。

其次,国家利益分歧。

两国在德国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土耳其伊朗日本等国家的问题分歧日益严重。

再次欧洲处于美苏两大国之间,使得欧洲成为两大国的“人质”。

再次两国地理环境的极大反差。

美国有两洋环抱,民族视野极其开阔。

俄罗斯民族处于众多邻国,冰川山脉沙漠包围之中,民族视野受到极大限制,但这个民族又有奔向大洋的劲头。

再次,两极格局形成造就了美苏两大国的对抗。

从国际关系史上看,每一场大国间的对抗时,便会出现两极格局式对抗。

再次,战争的破坏性越来越大,特别是原*子DAN的发明。

最后,美苏“安全困境”的不断恶化。

双方都有认为对方的行动是在针对自己的神经质。

另一方面,1947—1991年是冷战时期。

①1947—1953年冷战的第一次紧张,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1948年第一次柏林危机冷战开始达到高潮。

而1950—1953年朝鲜战争是高潮中的高潮。

②1953--1956年,为冷战的第一次缓和时期,朝鲜战争接近尾声,斯大林逝世及苏联新领导人的上台出现的外交新气象,首先四大国缔结《奥地利国家条约》,结束对奥地利的占领。

其次中苏美英法五国外长出席日内瓦会议,商讨朝鲜问题及印支问题。

最后,美苏英法四大国召开日内瓦首脑会议。

③1956---1962年冷战的第二次紧张。

首先,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大反斯大林,引起了东欧混乱。

美国等西方国家禅机插手东欧问题。

么苏两大国又开始紧张起来。

其次,同时双方在德国问题上加紧争斗,出现1958--1961年第二次柏林危机。

同时两国还在刚果事件中进行较量。

最后,在古巴导弹危机中两国的对峙达到高潮。

④1962年—1979年为冷战第二次缓和时期。

首先,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两国意识到这场博弈并不是零和游戏,因此为了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便加紧了勾结。

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在军备问题上的妥协,两国缔结了《部分核禁试条约》《核不扩散条约》,《外空间条约》《海床公约》《反导条约》。

另一方面,两国关于德国首都柏林问题达成妥协,缔结《西柏林协定》。

还有欧洲安全合作会议及中欧裁军会议的召开。

其次,两大阵营出现分别分化,一方面,欧洲出现了戴高乐主义和勃兰特“新东方政策”,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内讧,出现中苏论战及军事冲突,苏军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由于两大阵营棋局出现变化,出现了中美缓和和由此导致的美苏的缓和,中日建交。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不结盟运动兴起。

⑤1970—1985年冷战第三次紧张时期,1975年苏联干预安哥拉内战,缓和迹象开始退色。

苏联在第三世界大打出手,干预非洲之角战争,唆使印度肢解巴基斯坦。

怂恿越南入侵柬埔寨和推动和内推行反华政策。

1979年苏军出兵阿富汗,缓和便迹象毁灭。

里根入主白宫后推行“新遏制战略”,实行“星球大战战略”⑥1985—1991年为冷战第三次缓和时期及冷战结束时期。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外交新思维,大搞缓和。

1987年两国缔结《中导条约》。

苏联默认东欧剧变。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雅尔塔体系崩溃。

国际关系进入后冷战时代。

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英文翻译China 's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include: mutual respect for territorial integrity and sovereignty, mutual non-aggression , non-interference in each other's internal affairs ,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and peaceful coexisten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