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考点6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城市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城市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迁移的过程,同时也包括了城市人口增长、城市面积扩大以及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变化。
本文将从城市化的过程和城市化的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到经济、人口、社会结构等多个方面的变化。
以下是城市化的典型过程和特点:1. 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城市化的第一步是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迁移。
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改善的机会。
因此,农民纷纷离开农村,迁往城市寻找更好的生活。
2. 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
随着农村人口的涌入,城市的人口数量会迅速增加。
这导致城市面临着应对人口压力的挑战,如住房短缺、交通拥堵等。
3. 城市面积的扩大:城市化不仅涉及人口的变化,还包括城市面积的扩大。
为满足城市人口增长的需求,城市不断向外扩展,通常会吞并周边的农田和乡村地区。
4. 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二、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城市化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影响因素:1.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之一。
经济发展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增加,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同时,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和市场需求,从而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2. 城市规划与政策:城市规划和政策对城市化的推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通过规划和政策来引导和控制城市的发展,包括土地使用、住房建设、交通规划等方面的规定。
良好的城市规划和政策能够有效地促进城市化的有序进行。
3. 社会变迁:社会变迁也是城市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吸引了更多的人口向城市迁移。
城市化过程和特点
城市化过程和特点城市化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聚的过程,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
一、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过程:1.农业城市化阶段:在人类社会早期,人口主要以农业为生,农村是主要的人口聚居地。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农村逐渐发展成为农业城市。
2.工业城市化阶段: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进行工业生产,城市快速发展,成为工业城市。
这一阶段的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工业的集聚和城市的工业化进程。
3.现代城市化阶段: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城市化进入现代阶段。
现代城市化的特点是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功能复杂化。
现代城市化是以经济为重点,兼顾社会、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发展。
二、城市化的特点:1.人口集聚: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聚集。
这是城市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人口集聚可以带来人口规模经济效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人口集聚也带来了城市社会问题,如交通拥堵、住房不足、环境污染等。
2.资源集中: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城市成为各种资源的中心,吸引着各种资源的流动。
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集中在城市,形成城市资源聚集效应。
这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不均衡。
3.功能多样性: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
城市不仅承担了经济功能,还承担了政治、文化、教育、科研、医疗等多种功能。
城市功能的多样性增加了城市的复杂性和社会发展的压力。
4.文化多元化:城市是多民族、多文化交汇的地方。
在城市化过程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口相互融合,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这使得城市成为文化的熔炉,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5.制度变革:城市化对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
城市化要求建立现代化的城市管理和运行机制,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城市与环境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ppt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社会结构影响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城市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社会组 织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文化影响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文化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城市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03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上海城市规划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城市规划注重的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提升城市形象,打造世界级城市。
深圳城市规划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城市规划注重的是推进产 业升级,打造创新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际典型城市规划案例
纽约城市规划
纽约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城市规划注重的是加强公共交通建设, 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宜居城市。
城市化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01
02
03
温室气体排放增加
城市化过程中,工业生产 、交通运输等活动增加温 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 气候变暖。
热岛效应增强
城市化的推进导致城市的 气温高于周边地区,形成 热岛效应,影响城市气候 环境。
风蚀和水蚀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破坏了自然 植被,导致风蚀和水蚀问 题加剧,对城市环境和生 态系统产生影响。
化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进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 面。
政策导向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 因素,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城市 化发展。
经济发展是城市化最主要的推动力 量,随着经济的发展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 和机会选择迁移到城市。
02
城市化的影响
对人口与产业的影响
人口城市化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规 模扩大,同时农村人口减少。这种人口城市化现象在发展中 国家表现尤为明显。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清单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清单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然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给地理环境带来了诸多影响,这些影响涉及到自然环境、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
一、对气候的影响城市化使得城市的下垫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中大量的建筑物、道路等人工表面取代了自然的植被和土壤,导致地表的粗糙度增加,风速减小,空气流通不畅。
同时,城市中的建筑物和道路吸收了更多的太阳辐射,使得城市的气温高于周边的郊区,形成了“城市热岛效应”。
此外,城市化还会影响降水的分布和强度。
城市中的高层建筑和污染物会干扰气流的运动,使得降水在城市内部的分布不均匀。
一些城市可能会出现局部暴雨增多的情况,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降水减少。
二、对水文的影响城市化改变了地表径流的特征。
城市中的道路、建筑物等不透水表面增加,使得雨水无法像在自然环境中那样迅速渗透到地下,而是形成地表径流快速汇集。
这不仅增加了洪水发生的风险,还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短缺。
城市污水的排放也对水文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未经有效处理就排入河流、湖泊等水体,使得水质恶化,水生生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三、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田、林地和草地被征用用于城市建设,导致土地资源的紧张和生态功能的丧失。
城市的扩张往往是无序的,缺乏合理的规划,造成土地的浪费和利用效率低下。
同时,城市化还会引发土地的沉降问题。
过度开采地下水用于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导致地下含水层的压力减小,地面出现下沉现象,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的生活带来安全隐患。
四、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城市化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城市中的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许多野生动植物失去了栖息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受到削弱。
城市中的污染物排放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也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容易引发各种生态问题,如病虫害的爆发、水土流失等。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2、不合理。理由是:①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进
程不是随着国内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而提高的,
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因为农业提供不出足
够的剩余产品维持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也吸收
不了那么多的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
城市,给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进一步发展
造成很大压力,造成许多社会问题。②工业生产
和城市拓展对当地生态造成很大破坏,导致城市
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 完整版课件ppt
9
3.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城市化特点
原因
发
起步早
工业化早
达
新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国 城市化水平高 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
家
出现逆城市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象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3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一般而言, 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村劳动力过剩是城 市化发展的前提;
☆城市的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关系密切,工业是 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
☆城市的兴起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关联。
完整版课件ppt
4
三、城市化特点
(一)发达国家城市化 ☆ 发展相对成熟,城市化水平多在75%以上,少
3、城市化的意义 完整版课件ppt
2
活动: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图》,探究 下列问题
① 城市 数量变化:
② 城市 地域变化:
城市化 1985年 长江三角洲地区增的多城市 2000年
标志:
③
扩大
上 海 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等级提升)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清单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清单一、城市化的概念与进程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地理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城市化的早期阶段,城市规模较小,人口和产业活动相对集中在城市中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如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等。
二、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1、气候城市化使得城市地区的下垫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原本的自然植被和土壤被大量的建筑物、道路和人工铺装所取代,这导致城市的热容量变小,比热容降低。
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城市气温升高,形成“热岛效应”。
此外,城市中的建筑物和道路增加了空气的阻力,使得风速减小,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从而加重了城市的雾霾和空气污染。
2、水文城市化改变了城市地区的水系和水文循环。
城市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地面被硬化,雨水难以渗透到地下,导致地表径流增加,地下水位下降。
同时,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也改变了水流的自然路径和速度,容易引发城市内涝。
此外,城市中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如果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河流、湖泊等水体,破坏水生态环境。
3、地形地貌为了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人们往往会对地形地貌进行改造。
例如,开山填谷、削平高地、填平洼地等,这可能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同时,城市建设中的大规模挖掘和填方也会破坏原有的地形景观。
4、土壤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用于建设,土壤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城市中的工业活动、交通排放和生活垃圾等都会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含量增加,影响土壤的肥力和质量。
此外,城市中的建筑施工和道路建设也会压实土壤,破坏土壤的结构和通气性。
三、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1、土地利用城市化导致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农业用地逐渐减少,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
城市中的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功能区的划分更加明确,土地的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但也可能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
2017年高考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2013· 安徽高考· 节选)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 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化处于 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 ( )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讲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初期阶段 C.后期阶段
B.中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解析:读图可知,2005~2010年,安徽省的城镇人口比 重大约由35%提高至43%,而就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 来看,城镇人口比重在30%~70%的阶段属于城市化的 中期阶段,故选B。 答案:B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讲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2013· 四川高考)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 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1)~(2)题。
时期/年 城市用地年均 增长率/% 城市人口年均 增长率/%
1985~1990 6.49
1990~2000 2000~2011 5.72 6.22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讲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 (1)B
(2)A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讲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2015· 广东高考)下表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 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由此可判 断该年 ( )
题 就业困难、社 会秩序混乱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讲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讲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链接· 拓展]
高考地理小题必练14城镇化
小题必练14:城镇化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2020·海南高考)下图所示地区城镇化进程是我国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等,逐渐融入城镇生活。
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新的发展理念,着力推动8000余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城镇化的特点是A.多极化发展,不同等级城市同步扩张B.一极多核,大中小城市数量增多C.多核心发展,高等级城市迅速扩张D.多极多核,城镇分散发展2.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该地区城镇能够吸纳较多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原因是A.城镇建设更加有序B.地域文化特色更浓厚C.对外开放程度更高D.农业机械化水平更高3.新时代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的主要措施有①加强基本农田建设②提高教育经费比重,扩大城镇教育规模③城乡统筹,加强就业培训④提高城市落户门槛,加强户籍管理⑤大力发展中小城镇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③④⑤【答案】1.B2.A3.C【解析】1.读图可知,该区域人口大于1000万的城市始终只有一个(注意图例信息的获取),符合“一极”;而500-1000万的大城市在2015年出现了两个,符合“多核”,其他中小城市明显增多,所以该地区城镇化的特点是一极多核,大中小城市数量增多,B正确,AD错;相比而言,中小城市扩张速度更为明显,“高等级城市迅速扩张”描述不当,C错。
故选B。
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的特点是“一极多核”,所以大、中小城市数量分布合理,城镇建设更加有序,而珠三角地区城市发展中,广州、深圳规模过大,不符合中心地理论,所以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该地区城镇能够吸纳较多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建设更加有序,A正确;与地域文化特色关系不大,B错;珠三角地区对外开发程度也高,C错;该地区河网密布,耕地破碎,农业机械化水平并不是很高,D错.故选A。
五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以及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对水分蒸发的影响 城市化不断加速,导致绿地迅速减少,不透水面 积增加,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减少,使得地表及树 木的水分蒸发和蒸腾作用相应减弱。 (3)对地下水收支的影响。 城市化的发展加快了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利用,如 上、下水道及地铁等工程均对地下水的收支产生很大 的影响。城市化的发展导致了地下水收支量的失衡, 地下水支出量远大于其收入量,结果导致了大面积的 地下水漏斗,即通常所说过分的地下水开采,引起区 域性地面沉降。
城市化的发展
时间 20世纪 80年代 以后
阶段 原因 再城市 积极开发中心衰落区,发展高科技产 化 业和第三产业,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
回城居住,市区人口再度增长
提醒:注意区别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 市各圈层人口迁移模式图” (图4),完成10~11题。 10.可知该市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11.可推测该市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 小
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不透水下垫面面积的 日益扩大及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的日益增多,不但 扰乱了城市区域正常的水循环,而且还导致了水质污 染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1)对水循环的影响:
城市化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原有的透水地区(农 田、森林、草地)不断被混凝土建筑物及沥青路面所 取代。 城市不透水面积和排水工程的扩大,减少了雨水 向下的渗漏,增加了地表径流流速,致使地表总径流 量和峰值流量增加,滞后时间(径流量落后于降雨量 的时间)缩短。
阶段Ⅰ:城市功能分区不明显,商业、工业、住 (2)分析阶段Ⅲ,A、B城市化的特点。 1.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 宅混杂分布。阶段Ⅲ:城市功能分区明显,城市 (2)城市沿河流延伸;城市面积不断扩大;A、B 果。下图是“某地区A、B两个城市化发展过程示 中心为CBD 城市相连,形成城市带。 意图”。分析A、B城市发展演变过程,
地理大二轮复习浙江选考讲义: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 微专题21 含答案
微专题21城市化与城市区位因素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节次考试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1。
城市化城市化的含义和意义b分析城市环境问题的形成及解决措施2.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的主要动力b3。
城市化特点(1)城市化特点的地域差异(2)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bb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d5。
城市环境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c6。
我国城市发展趋势我国城市发展趋势b城市区位7。
城市区位分析(1)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2)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cb分析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1.城市化(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城市化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具体差异见下表:国家类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晚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晚(20世纪中叶以来)原工业化早国家独立较晚,工及原因题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②城市化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产生的问题表现形式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等城市交通问题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繁;公共交通发展缓慢;停车(位)场紧张等城市住宅问题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窟等城市社会问题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内城经济衰退等(3)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2.城市区位因素b级方法技巧城市化进程和特点的分析①根据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来判断城市化速度;②根据城市面积、范围的变化来判断城市化速度;③根据不同区域类型(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判断城市化进程和特点;④根据产业结构特点及变化分析城市化特点;⑤根据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分析城市化特点。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针对训练
2.图甲是某城市及郊区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是某城市及郊区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现象被称为 城市热岛效应 该现象对城市大气质量的 (1)图中现象被称为 , 有利于低空污染空气的扩散 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上空多云和多雾的原因是 (2)城市上空多云和多雾的原因是 空气对流上升运动强烈,凝结核多, 空气对流上升运动强烈,凝结核多,水汽容易凝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视角1 命题视角
主要考查东京城市化所处阶段及城市 规划模式
浙江文综)东京市目前是日本 【例1】 (2009·浙江文综 东京市目前是日本 】 浙江文综 沿岸大都市带的核心城市, 太平洋 沿岸大都市带的核心城市,远郊出 现许多卫星城。读右图,完成(1)~(2)题。 现许多卫星城。读右图,完成 ~ 题 (1)东京市城市化过程目前已处于 东京市城市化过程目前已处于 ( ) A.中期阶段 . C.高级阶段 . B.加速发展阶段 . D.衰落阶段 .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建立卫星城 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 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 业,建设星城。 建设星城。 (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进 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进行合理规划 行功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 行功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 布局,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布局,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迁徙到城市地区,加上城市地区的土地和资源被用来扩展城市的规模和范围。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不可逆转的趋势之一,随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加速,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以下是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的一些重点:城市化的过程:1.人口迁移:城市化的第一步是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人口迁移。
人们离开农村地区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条件,这导致了城市地区人口的增长。
2.城市规模扩张:城市化的下一个阶段是城市规模的扩张。
城市需要更多的土地来容纳流入的人口,并提供各种生活设施和基础设施。
3.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
工业化带来了工作机会和经济增长,吸引了更多的人口迁往城市。
4.城市化政策:政府的城市化政策对于城市化过程至关重要。
政府的政策可以鼓励人们迁往城市,并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来支持城市的发展。
城市化的特点:1.人口密度:城市化导致人口密度增加,人口集中在城市地区。
这导致了城市地区更加拥挤和繁忙,也给城市规划和管理带来了挑战。
2.经济活动:城市化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活动和机会。
城市成为商业和产业中心,为人们提供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经济条件。
3.基础设施: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城市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这包括交通设施、水电供应、医疗设施等。
城市化进程也需要城市规划来确保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和有效运营。
4.社会和文化变迁:城市化对社会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城市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5.环境挑战:城市化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压力。
城市化导致土地开发和资源消耗增加,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
6.不平等问题:城市化也带来了社会经济不平等的问题。
在城市地区,富裕和贫困的差距更加明显,一些人因为缺乏教育和技能而无法从城市化过程中受益。
总之,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合作,以确保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
城市化的进程及特点
城市化的进程及特点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趋向集中居住和集聚在城市地区。
城市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对人口分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也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流动性增加:城市化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这种转移使得人口流动性增加。
农民为了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等,选择流动到城市。
这也导致了城市人口的多样性和文化的碰撞。
2.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大型城市不仅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有更丰富的文化和娱乐活动。
3.就业机会增加:城市化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中的工厂、企业、商业中心等不断涌现,吸纳了大量的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
这种就业机会的增加也促进了人口更多地向城市流动。
4.社会服务设施的完善:城市化是城市面貌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和完善。
城市中有更多的医院、学校、娱乐场所等,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此外,城市化也带来了更好的交通和通讯条件,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信息交流。
5.环境问题的挑战: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面积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城市中的建筑和工业排放大量的废气和污水,致使空气和水质污染加重。
同时,城市化还带来了大量的垃圾和废弃物的产生,垃圾处理和资源利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6.社会问题的出现: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中的贫富差距加大,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
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较低,容易面临就业困难、住房问题、医疗保障问题等。
此外,城市化还导致了城市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变化,带来了养老和照顾问题。
总体来说,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既给人们带来了机遇和福利,也带来了挑战和问题。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清单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清单一、城市化的概念与发展城市化,简单来说,就是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不断增加的过程。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发展。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村,涌入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城市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对地理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1、地形地貌城市建设过程中,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建设活动,如推山填湖、开挖河道等,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地貌。
这可能导致山地的水土流失加剧,河流的水文特征发生变化,湖泊的调蓄能力下降。
2、气候城市化使得城市的下垫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的自然植被和土壤变为混凝土、沥青等硬质材料。
这导致城市的热容量减小,热岛效应显著。
同时,城市的建筑群和道路会影响风的流动,改变局部的风向和风速。
此外,城市的大气污染也会影响气候,导致雾霾、酸雨等天气现象的增多。
3、水文城市的发展增加了对水资源的需求,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地面沉降。
城市的排水系统改变了雨水的自然径流,使得洪水的峰流量增大,洪水灾害的风险增加。
同时,城市污水的排放也会对河流、湖泊等水体造成污染,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4、土壤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硬化和覆盖,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变差,土壤的肥力下降。
此外,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废弃物和污染物也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影响土壤的质量和生态功能。
三、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1、土地利用城市化导致城市的建设用地不断扩大,农业用地和生态用地减少。
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也发生了变化,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功能分区更加明显。
2、人口城市化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密度增加,人口结构发生变化。
城市人口的增长带来了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压力,也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经济城市化促进了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高考地理总复习 5.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表格 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乡村人口无序迁入, 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加快经济发展,成因
措施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燃烧化石燃料 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 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 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 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 立绿化隔离带
环 境 水污染 污 染 固体垃圾
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城市地面径流
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 产发展、居民消费水平 提高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 行污水达标排放
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
成因
措施
耕地面积
资 减少 源
城市数量增加,规 模扩大,占用大量 耕地
城市、工交建设节约 用地,尽量少占耕地
短 水资源 缺 短缺
产业和人口的大量 节约用水,提高利用 集中,用水量增大 率,治理水污染
生态破坏
过量开采地下水, 导致地面沉降、海 水入侵、水质恶化
减少地下水开采;雨 季回灌
实行分类回收、利用, 采用填埋、燃烧、堆肥 等处理方法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 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市 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影响
成因
措施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
交通拥挤、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合理布局城市道路;
居住条件差 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社 会
公交优先;加快住房 建设
问 就业困难、 题
高考地理总复习 5.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表格 4.城市化的意义
改变文化、 思想、观念
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 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 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人口转化
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 余人口
改善产业结构
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地区的发 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推动工业发展 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
推进科技进步 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 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高效记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差异
发达国家:早、高、慢、逆(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 现在已变慢并出现逆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晚、低、快、郊(城市化起步晚、水平 低、现在速度已超过发达国家并出现郊区城市化)。
单项选择题 (2018·韶关学考模拟)下图表示安徽省 1985—2010 年 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 1~2 题。
答案:B
5.(2017 年 6 月·广东学考)下列措施对缓解城市交通 拥堵不可行的是( )
A.开辟公共汽车绿色通道 B.错开上、下班时段 C.撤销市区十字路口红绿灯 D.优化城市路网布局
解析:撤销市区十字路口红绿灯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加剧交通拥堵,是不可行的。选择 C 项。
答案:C
6.(2017 年 6 月·广东学考)每逢我国传统佳节,许多 海外华人喜欢聚集在一起。这主要受( )
(2)城市人口增加。 (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世界城市化的过程 (1)发达国家:大部分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 (2)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初期阶段或中期加速阶 段。
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改变 (1) 生物多样性减少。 (2)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3)废渣影响城市土地质量。 (4)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密集的建筑群影响日照、 风速和风向。
A.国家政策的影响 B.民族文化的影响
C.交通条件的影响 D.地形气候的影响 解析:传统佳节,中国人喜欢聚集在一起,共同分享
休闲、欢乐,传递亲情、友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
答案:B
一、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 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标志 (1)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持续上升。
郊区的人口密度则明显增加,后期会出现郊区人口 密度超过市区,因此甲之后便是丙,最后是乙。
答案:B
3.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 A.城市用地规模逐渐缩小 B.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少 C.市中心人口逐渐向外扩散 D.城市人口总数不断减少
解析:据图可知,人口逐渐由市区中心向郊区扩散, 选 C。这个过程是城市化的过程,城市用地规模逐渐扩大, 城市人口总数不断增加,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市区交通流 量会明显增加。
答案:C
4.(2016 年 6 月·广东学考)我国的山、水一般呈东西 走向,山之南与水之北向阳,故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 下列有关地名均按此规律命名,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
A.沈阳在沈水之南 B.衡阳在衡山之南 C.江阴在长江之北 D.华阴在华山之南
解析:从题干可知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所以沈 阳在沈水之北,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华阴 在华山之北。
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 现在()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解析:据图可判断 1985—2010 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 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上升且第三产业 就业比重上升显著,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反映出劳动力 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故 B 错、D 正确。 从图中无法获取反映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的信 息,C 错;第二产业就业比重 2000 年后才快速提高、第 三产业就业比重自 1995 年快速提高,故 A 错误。
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
考点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 的影响、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1.(2014 年 6 月·广东学考)大城市建设卫星城的主要 目的是( )
A.将大城市的资金、技术分散到中小城市 B.减少或避免人口和工业过分集中
C.杜绝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D.提高城市用地效率 解析:卫星城可以分散大城市过度集中的人口和相 关产业活动。 答案:B
C.宗教因素 D.科技因素 解析:由图分析该地 1990 年及以前乡村人口比重较 大,城市人口比重较小,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乡村人口 比重下降,城市人口比重上升,至 2010 年左右二者比重 持平。影响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答案: (1)C (2)A
1.高效记忆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及特点 初期阶段:一低一慢(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慢)。 加速阶段:一快一大(城市化速度快,城市化水平变 化大)。 后期阶段:一慢一高(城市化速度慢,城市化水平高)。
(2015 年 6 月·广东学考)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 密度空间变化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2~3 题。
2.若甲、乙、丙代表该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则其
发展的顺序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丙→乙→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不同阶段人口分布特征。 城市化早期,市区中心人口密度最高,距离市区中心越远, 人口密度越低,所以甲为早期城市;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 进,市区中心由于交通拥堵、地价上涨、环境污染加剧等 原因,人口和产业不断外迁,出现郊区城市化甚至后期的 逆城市化过程,市中心区的人口密度逐渐减小,
2.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垃 圾污染和噪声污染。
三、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例 6】 (2017 年 6 月·广东学考)下图为某地区城乡 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 题。
1.2005 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2005 年后城镇人口比重上 升处于较快阶段,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 业就业比重上升,说明大量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这 些都符合城市化发展中期加速阶段的特征,故选 B 项。 答案:B
(1)据图可知,该地区( ) A.1990 年,乡村人口数量比城市人口数量少 B.1990-2000 年,乡村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C.2010 年,城乡人口比重持平 D.2000-2010 年,城镇人口比重变化速率比乡村大
(2)通常,乡村和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是( ) A.经济因素 B.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