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吐鲁番市第五中学中考语文总复习 文言文一词多义词语总汇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新课标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汇编

人教版新课标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汇编

2008年人教版新课标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汇编1、基本字词归纳(一)文言实词:文言实词的基本词汇和现代汉语词义相同,但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不少文言实词在词义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的已经不用,所以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有助于扫除文言文阅读上的障碍。

①古音通假即通假字,文言文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来使用的现象叫通假。

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有其字而不用,用另一个同音字代替。

如《愚公移山》中“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中的“厝”通“措”,放置之意。

二是本无其字,有音无字,用同音字表示。

通假的方式包括同音通假(“说”通“悦”,高兴之意),双声通假(“亡”通“无”,没有之意),和迭韵通假(“徧”通“遍”之意)。

通假现象在文言中普遍存在,在复习时要进行系统的汇总,便于掌握。

②古今异义由于语言的发展变迁,不少文言词汇的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词形完全相同而古今意义有别的双音词,在现代为双音词而在古代为偏义词或短语的语言现象。

例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为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为没有出路的境地。

《曹刿论战》中“可以一战”中的“可以”古义是两个词,可以凭借之意,今义是一个词,表示许可或可能。

③古今词义变化词义的变化,大致有三个途径:一是词义的扩大。

例如“江”和“河”在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可以指任何的江河,词义扩大了;二是词义的缩小。

例如“臭”在古代是“气味”的意思,现在专指不好闻的气味,词义缩小了;三是词义的转移。

例如“涕”在古代指“眼泪”,而现在却指鼻涕了,词义发生了转移。

④一词多义在古汉语中,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用法,不同的读音,表达不同意义。

例如: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醉翁亭记》(命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出名,著名)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说出)⑤词类活用在古汉语的实词中,某个词属于哪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

2020-2021中考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汇总

2020-2021中考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汇总

中考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汇总(一)《陈涉世家》梳理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史记》,作者是司马迁,文学家、史学家,鲁迅赞誉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重点词义梳理。

辍耕之垄上之:到往苟富贵苟:如果若为佣耕若:你会天大雨会:适逢度已失期度:估计等死等:同样楚人怜之怜:爱戴诚以吾众诈自称诚:果真诈:假称卜者知其指意指意:意图固以怪之矣固:本来又间令吴广间:暗中并杀两尉并:一起敬受命敬:愿意从民欲也欲:愿望为坛而盟盟:盟誓徇蕲以东徇:攻占比至陈比:等到皆来会计事会计:集会商量将军身被坚执锐身:亲自皆刑其长吏刑:惩罚3.通假字梳理。

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强迫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首发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4.一词多义梳理。

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临时驻扎数扶苏以数谏故屡次卒数万人数:几书乃丹书帛“陈胜王” 写,动词得鱼腹中书字条,动词5.古今异义梳理。

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古义:逃跑今义:死亡间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古义:暗地里今义:中间往往卒中往往语古义:到处今义:常常6.词类活用梳理。

陈胜王王:名作动,当王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作动,用网捕将军身被坚执锐坚、锐:形容词作名词,分别指铁甲和武器尉果笞广笞:名词作动词,用鞭、杖或竹板打7.句子翻译梳理。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译:现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我们为国事而死好吗?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译:现在果真用我们这支队伍假借公子扶苏、项燕的名义,作为天下人的倡导,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

③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译:即使能够免于斩刑,那么因守卫边疆而死的也必定会达十分之六七。

况且大丈夫不死就罢了,死就要举大事成大名呀,王侯将相难道天生就是贵种吗?8.课文内容梳理。

①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各是什么?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新统编版)中考语文(7-9年级)文言词语归纳+练习(通假字、多义词)

(新统编版)中考语文(7-9年级)文言词语归纳+练习(通假字、多义词)

部编版七一九年级常用文言词语归纳(通假字、多义词)(一)通假字年例句本字通假字解释出自课文级七年尊君在不不否句末表语气的语气闻,《陈太丘与友期行》级上可译为“吗',不亦说乎说悦愉快《<论语>寸:二范》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论语>十二亲》其人舍然大喜舍释解除,消除《杞人忧天》七年对镜帖花黄帖贴贴上《木兰诗》级下但手熟尔尔耳相当千``罢f"《卖汕翁》徐以构酌油沥之构勺吕东西的器具《卖油翁》荡胸生曾云曾层长重肴《望岳》八年略无阙处阙缺空隙,缺口《三峡》级上蝉则千转不穷转哏鸟鸣这里指蝉鸣《与朱元思书》窥谷忘反反返返回《与朱元思书》往之女家,必敬必戒女汝你《富贵不能淫》曾益其所不能曾增培加《生于忧患,死千安乐》困千心,衡千虑衡横梗塞,不顺《生千忧患,死千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弼辅佐《生于忧患,死千安乐》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返往返《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惠慧聪明《愚公移山》河曲智度亡以应亡无没有《愚公移山》军士吏被甲被极穿籽《周亚夫军细柳》改容式车式轼车前的横木《周亚夫军细柳》八年便要还家汕屈邀请《桃花源记》级下曲右臂支船不否弯曲《核舟记》左手倚一衡木衡横跟地面平行的《核舟记》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拣挑选《核舟记》北冥有鱼冥淏海《北冥有鱼》(兑命)日兑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虽有嘉肴》佣说(yue)学学半午“'·教教导《虽有淙肴》选贤与能与举选拔《大道之行也》矜寨,孤,独矜踩老而无妻《大道之行也》才美不外见见现表现《马说》食之不能尽其材材才才能,才干《马说》其真无马邪邪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吧”《马说》食马者不知其能于里而食饲喂《马说》食也九年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现出现《茅屈为秋风所破歌》级」-系向牛头充炭直直值价钱《卖炭翁》百废具兴具俱全,皆《岳阳楼记》屈予作文以记之屈嘱嘱托《岳阳楼记》九年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避躲避《鱼我所欲也》级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辨辨别《鱼我所欲也》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向先前,从前《鱼我所欲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德感恩,感激《鱼我所欲也》故不错意也与4r.//,、•语气词,相当千“吗',《鱼我所欲也》仓糜击千殿上错措置,放《唐睢不辱使命》轻弃人与仓苍脊色《唐雌不辱使命》四支僵劲不能动支肢肢体《送东阳马生序》同舍生皆被绮绣被披穿《送东阳马生序》孰视之孰熟仔细《邹忌讽齐王纳谏》必能裨补阙漏阙缺缺失《出师表》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出师表》(二)一词多义梳理及其练习I.安:@安逸;@怎么;@指安身;@安稳(l)衣食所安(2)然后知生千忧患而死千安乐也(3)安求其能千里也(4)风雨不动安如山成语:心神不安(安定)安邦定国(使安定)安贫乐道(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2.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白色(I)上下一白(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成语:真相大白、不白之冤(清楚、明白、弄明白)一穷二白(空白)3备:@挂着:@详尽;@具备,具有(I)前人之述备矣(2)右备容臭(3)四时俱备成语:攻其不备(防备)备受欢迎(表示完全)有备无患(准备)4.奔:@这里指飞奔的马;@急走,跑(1)无奔走之劳矣(2)虽乘奔御风成语:东令西窜(逃跑)5.本:@固有的;@原来,本来(I)臣本布衣(2)此之谓失其本心成语:舍本逐末、本末倒置(事物的祁本、粮源)6.鄙:@浅陋。

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知识清单:文言文一词多义集锦

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知识清单:文言文一词多义集锦

知识清单九文言文一词多义集锦多义词例句意思1.备①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口技》)具备②古人之述备矣。

(《岳阳楼记》)周到、详细2.道①会天大雨,道不通。

(《陈涉世家》)道路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道义,仁道③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正确方法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说,讲⑤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出师表》)道理3.居①居十天,扁鹊复见。

(《扁鹊见蔡桓公》)逗留,经历②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居住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④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核舟记》)在,坐4.毕①吾与汝毕力平险。

(《愚公移山》)竭尽②突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口技》)所有,完整5.亡①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通“无”,没有②此诚紧急生死之秋也。

(《出师表》)消亡,死亡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陈涉世家》)逃跑④成语:亡羊补牢。

失掉,丢掉6.绝①认为妙绝。

(《口技》)到了极点②突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口技》)停止,消逝③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特别,极④率老婆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与人间隔断的⑤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与朱元思书》)绝妙7.故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本来②桓侯故令人问之。

(《扁鹊见蔡桓公》)特地③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原由,缘由④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所以,所以道寡助》)8.意①意将隧入以攻后来也。

(《狼》)妄图,想要②目似瞑,意暇甚。

(《狼》)神态、态度9.诚①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诚意②此紧急生死之秋也。

(《出表》)确实,确③今以吾众自称公子扶、燕。

(《涉表假,,世家》)假如10.易①天下事有易乎?(《学》)简单②寒暑易,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交11.①野有麦。

(《狼》)回看,里指往旁看②不如蜀鄙之僧哉?(《学》)道③三臣于草之中。

(《出表》)看望,拜12.①大亦死。

(《涉世家》)②众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词语一词多义归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词语一词多义归类

已经
)《隆中 董卓已来 (通“以”)《隆中 对》
军队
必能使行阵和睦《出师表》 必能使行阵和睦《出师表》

终于 于是
然操遂能克绍《隆中对》 然操遂能克绍《隆中对》 由是先主遂诣亮《隆中对》 由是先主遂诣亮《隆中对》
聚会 机会 适逢 会 (正 好) 一定 体会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适逢其会 会天大雨《陈涉世家》 会天大雨《陈涉世家》 会宾客大宴《口技》 会宾客大宴《口技》 长风破浪会有时 每有会意《五柳先生》
最终 卒 最后 士兵 心愿 意思 打算 (想) 情趣 好像 你
卒之为众人《伤仲永》 故余虽愚,卒有所闻《陈涉世家》 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 每有会意《五柳先生》
手指 指出 指向/指 着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烨然若神人 《送东阳马生序》

屡次 数 计算 几
《隆中对》 开 散开 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隆中对》 陈涉世家》 卒数万人 《陈涉世家》 打开

“ , 通 伸” 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伸张 信用 信义著于四海《隆中对》 信义著于四海《隆中对》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凭借
顺着 因此 于是 成效 效 效果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余因得遍观全书《送东阳马生 序》 因屏人《隆中对》 因屏人《隆中对》 恐托付不效《出师表》 恐托付不效《出师表》 不效(效果)则治臣之罪《 不效(效果)则治臣之罪《出 师表》 师表》 手有百指《口技》 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争高直指《与朱元思书》 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词语一词多义归类

新疆中考文言文必考重点知识点

新疆中考文言文必考重点知识点

新疆中考文言文必考重点知识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新疆中考文言文必考重点知识点文言文作为我们国家的传统语文之一,在中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新疆中考的学生来说,文言文的考核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新疆中考文言文必考的重点知识点。

一、文言文的基本特点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又称古文或正书。

其主要特点是使用古代的文字体系,如不常用的繁体字、古代标点符号等。

文言文也有其独特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例如多用句式倒装、省略等手法。

二、文言文的基础知识1. 文言文的标点符号:文言文中常见的标点符号有顿号、顿逗、句号、问号、叹号等。

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必须熟练掌握这些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 文言文的古代汉字:文言文中的部分字词是古代汉字,不同于现代汉字的使用方法。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汉字的含义和用法,才能够正确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3. 文言文的常用句式:文言文中有许多常用的句式结构,如主谓句、状中句、倒装句等。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句式,以便正确地进行阅读和理解。

4. 文言文的词汇:文言文中有很多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词汇,学生需要掌握这些词汇的含义和用法,以便顺利地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文章。

三、文言文的阅读方法1. 先通读全文: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应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脉络和结构。

2. 注重细节理解: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学生还需要注重细节的理解和分析。

他们要注意文言文中的句子结构、词汇使用等细节,以便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3. 多加练习:阅读文言文是一个长期积累和练习的过程。

学生应该多读一些经典文言文作品,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以提高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1. 增加词汇量:写作是要求对词汇的掌握非常重要。

学生需要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尤其是一些文言文中常用的词汇,才能更好地进行写作。

2. 练习句式转换:文言文的句式结构往往较为复杂,学生可以通过练习将一些现代汉语的句子转换为文言文的句式,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全归纳 人教新课标版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全归纳 人教新课标版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全归纳人教新课标版(按音序排列)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安逸。

例:死于安乐备1、、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2、具备。

(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被:同“披”,穿(皆被绮绣)鄙: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毕:都(群响毕绝《口技》)薄: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策:1、鞭子。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8. 当:1、承当,承受。

(当之无愧)2、应当。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

(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

(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

中考语文 必考课内文言文十六篇复习要点 人教新课标版

中考语文 必考课内文言文十六篇复习要点 人教新课标版

中考必考课内文言文十六篇复习要点(一)《论语十则》1、积累文中几个成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2、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3、理解背诵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⑨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有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齐:相同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女:通“汝”,你。

是,这。

知,通“智”,聪明。

6、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7、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刚强,勇毅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做的事情。

中考语文总复习 语文知识积累 文言词语基本释义 新人教版

中考语文总复习 语文知识积累 文言词语基本释义 新人教版

专题三文言词语基本释义考点技法突破140个常用词语含义及用法归纳1.安①表疑问或者反问,怎么。

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②表处所,哪里,什么地方。

多歧路,今安.在?[《行路难(其一)》]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③安身。

衣食所安.。

(《曹刿论战》)④安稳,稳固。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安逸,安乐。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比①靠近。

其两膝相比.者。

(《核舟记》)②排列。

鳞次栉比.3.鄙①浅陋,目光短浅。

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②粗鄙,见识短浅。

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4.兵①士卒,军队。

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沙场秋点兵.。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②兵器,武器。

兵.甲已足。

(《出师表》)5.并①一齐,一起。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②都。

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6.策①马鞭。

执策.而临之。

(《马说》)②用马鞭驱赶。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③记录。

策.勋十二转。

(《木兰诗》)7.诚①的确,实在。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诚心。

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8.乘坐;驾;骑。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虽乘.奔御风。

(《三峡》)9.从①跟随(动词)。

隶而从.者。

(《小石潭记》)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一狼仍从.。

(《狼》)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醉翁亭记》)当余之从.师也。

(《送东阳马生序》)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送东阳马生序》)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醉翁亭记》)②顺从,听从(动词)。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十二章》)③顺,随(动词)。

从.流飘荡。

中考人教版语文(广西专版) 中考总复习 中考20篇文言文重点字词句

中考人教版语文(广西专版) 中考总复习 中考20篇文言文重点字词句

初中20篇文言文重点字词句积累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善者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七年级下册《口技》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yì)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妙绝.。

..,以为..,微笑,默叹未几,夫齁(hōu)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人教版七——九年级文言文一词多义辑录

人教版七——九年级文言文一词多义辑录

人教版七——九年级文言文一词多义辑录初中文言文词语一词多义归类(七年级下册)实词 义项 例句(标明出处)当掌管当涂掌事《孙权劝学》 市集市 东市买鞍马《木兰诗》 应当 但当涉猎《孙权劝学》买 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 自 自己 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在 当是时《口技》 从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对着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闻听说余闻之也久《伤仲永绝 极 以为妙绝《口技》初中文言文词语一词多义归类(七年级上册) 词 义项 例句(标明出处)期约定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有期》) 时时候 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 期限 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时常 余忆童稚时(《童趣》) 希望 期在必醉(《五柳先生传》) 故旧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论语》) 富 富裕 宋有富人(《智子疑邻》) 旧(原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多 家富良马(《塞翁失马》) 所以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 亡 丢失暮而果大亡其财(《智子疑邻》) 故逐之《曹刿论战》逃跑马无故亡而入胡(《塞翁失马》) 故君子有不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故余虽愚《送东阳马生序》通“无”,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故意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灭亡 秦灭韩亡魏(《唐雎不辱使命》) 原因公问其故《曹刿论战》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此独以跛之故(塞翁失马》)殆有害思而不学则殆(《论语》)行奉行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大概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隆中对》)行走 三人行(《论语》)即就是即公大兄无奕女(《咏雪》)罔迷惑而无所得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立刻即书诗四句(《伤仲永》)无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去离开“太丘舍去”“ 委而去之”《陈太丘与有期》知了解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知道温故而知新(《论语》) 距离日中去人近《两小儿辩日》明白知之为知之(《论语》)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通“智”,聪明 是知也(《论语》)若像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 善好、好的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 孰若孤《孙权劝学》。

新疆中考文言文必考重点知识点

新疆中考文言文必考重点知识点

新疆中考文言文必考重点知识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新疆中考文言文是中考语文考试中的一大重点,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考生来说,掌握文言文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之一。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新疆中考文言文必考的重点知识点。

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是必须要掌握的。

文言文有其独特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对于考生来说,首先要熟悉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规则,如句子的结构、用词规范、成语的使用等。

只有对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有扎实的掌握,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言文文章。

要了解文言文的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排比、对偶、夸张等,这些修辞手法被广泛应用于古代文学作品中,可以增加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考生要能够准确地识别这些修辞手法,并且理解作者运用这些手法的目的和意义。

要熟悉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文言文往往语言表达比较复杂,需要考生细心阅读、理解。

在读文言文文章时,考生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理解作者的意图和立意,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脉络。

有时候,考生可能需要通过反复阅读来逐步领会文章的内涵,这就需要考生有一定的耐心和细致性。

要多做文言文的练习。

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考生才能真正掌握文言文的写作技巧和阅读能力。

新疆中考文言文试题往往涉及到对文言文古文的理解和运用,考生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积累经验和提高能力。

做文言文练习时,考生要注重积累,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修辞手法,这样在考试中才能游刃有余。

文言文作为中考语文的一大重点,对考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新疆中考文言文必考的重点知识点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常见修辞手法、阅读技巧和练习方法等。

只有通过认真学习和不断练习,考生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认真备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文章结束】。

第二篇示例:文言文的基本特点。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语言文字,它在语法、词汇和语音等方面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整理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整理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整理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看、多吃苦、多讨论。

语文要想成果提高,多记多看多做题是错不了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况且勤能补拙。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中考语文学问点的学习资料,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忙。

中考语文必背文学常识诗句与人: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

——诸葛亮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李白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欧阳修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辛弃疾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文天祥深思高举雪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

——屈原四周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

——范仲淹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李清照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今感彷徨。

——鲁迅毛泽东称朱自清:“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

”列宁赞高尔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芭蕾舞的化身:乌兰诺娃。

关汉卿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学问点一句话评书:①《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②《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曹雪芹语)③《梦溪笔谈》:中国科技的坐标。

(英·李约瑟)④龙争虎斗:《三国演义》⑤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⑥隽永的说辞:《战国策》⑦不朽的战斗艺术:《孙子兵法》⑧旧时代的葬歌:《骆驼祥子》人的称谓:(一) 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 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2020-2021中考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汇总

2020-2021中考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汇总

中考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汇总(一)《陈涉世家》梳理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史记》,作者是司马迁,文学家、史学家,鲁迅赞誉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重点词义梳理。

辍耕之垄上之:到往苟富贵苟:如果若为佣耕若:你会天大雨会:适逢度已失期度:估计等死等:同样楚人怜之怜:爱戴诚以吾众诈自称诚:果真诈:假称卜者知其指意指意:意图固以怪之矣固:本来又间令吴广间:暗中并杀两尉并:一起敬受命敬:愿意从民欲也欲:愿望为坛而盟盟:盟誓徇蕲以东徇:攻占比至陈比:等到皆来会计事会计:集会商量将军身被坚执锐身:亲自皆刑其长吏刑:惩罚3.通假字梳理。

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强迫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首发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4.一词多义梳理。

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临时驻扎数扶苏以数谏故屡次卒数万人数:几书乃丹书帛“陈胜王” 写,动词得鱼腹中书字条,动词5.古今异义梳理。

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古义:逃跑今义:死亡间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古义:暗地里今义:中间往往卒中往往语古义:到处今义:常常6.词类活用梳理。

陈胜王王:名作动,当王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作动,用网捕将军身被坚执锐坚、锐:形容词作名词,分别指铁甲和武器尉果笞广笞:名词作动词,用鞭、杖或竹板打7.句子翻译梳理。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译:现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我们为国事而死好吗?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译:现在果真用我们这支队伍假借公子扶苏、项燕的名义,作为天下人的倡导,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

③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译:即使能够免于斩刑,那么因守卫边疆而死的也必定会达十分之六七。

况且大丈夫不死就罢了,死就要举大事成大名呀,王侯将相难道天生就是贵种吗?8.课文内容梳理。

①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各是什么?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新课标人教版中考文言文复习归纳 精品全六册53页word文档

新课标人教版中考文言文复习归纳 精品全六册53页word文档

新课标人教版中考文言文复习归纳精品全六册一、《论语十则》词语积累(一)常规词语[子]先生,指孔子。

[时习]时常地复习。

时,时常(又:按一定时间)。

习,温习、复习、实习。

[朋]同门,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亦]也。

[自]从。

[(不)知](不)了解。

[愠(yùn)]生气,发怒。

[君子]指高尚的人。

[吾]我。

[日]每天。

[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次。

省,反省。

[为(wèi)]替,给。

[谋]谋划,指办事。

[忠]尽心竭力。

[交]结交,交往。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故]指学过的知识。

[罔(wǎng)]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殆(dài)]有害。

[诲(huì)]教,教导。

[知(之)]知道(它)。

[是]此,这。

[贤]贤人,有才德的人。

[齐]看齐,一齐。

[内]指内心。

[善者]指长处。

善,好。

[从]跟从,这里指学习。

[士]士人,封建时代称读书人。

这里指有抱负或有特殊地位的人。

[弘(hóng)毅]刚强,勇毅。

[任]负担,担子。

引申为责任、职责。

[重]重大。

[已]停止。

[岁寒]寒冷的冬天。

岁,指时间。

[凋(diāo)]凋谢。

[行]奉行。

[其]大概。

[恕(shù)]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 想,希望。

[勿(wù)]不要,[施]加。

(二)通假字、古今字1. 通假字:[女]同“汝”,你。

[(是)知(也)]通“智”,聪明、智慧。

2. 古今字:[说]“悦”的古字,愉快。

(三)成语[不亦乐乎] 原意是“不也很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温故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见贤思齐]看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专题4:一词多义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专题4:一词多义

时代 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
紊乱 猿鸟乱鸣《答谢中书书》

使……

行拂乱其所为 《生于忧患, 死于
世上
世有伯乐《马说》
颠倒错
安乐》

初中文言文词语一词多义归类 (八年级下册)
词 义项
例句(标明出处)
停留 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舍弃 便舍船《桃花源记》
居住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满井游 记》
舍 房屋 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
册)
认清
劝学》
那些 今夫不受之天《伤仲永》 语气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寻找 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寻
不久 寻病终《桃花源记》
词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鲜艳 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夫 成年 此庸夫之怒《唐雎不辱使 男子 命》
鲜 少,读 xī 陶后鲜有闻《桃花源记》
ǎn
丈夫 夫起大呼《口技》
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
表现 现
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出现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专题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专题
和煦 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处所 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能够
必能裨补阙漏《出师表》 能
有才能 先帝称之为能《出师表》
承认 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才能 虽有千里之能《马说》
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 竭尽
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 与世隔绝
源记》 绝

往来而不绝者《醉翁亭记》
只有 止有剩骨《狼》 止
停止 一狼得骨止《狼》

沿溯阻绝《三峡》
消失、停 哀转久绝。 猿则百叫无绝

新疆吐鲁番市第五中学中考语文总复习 新课标文言文通假字一览 新人教版

新疆吐鲁番市第五中学中考语文总复习 新课标文言文通假字一览 新人教版

新疆吐鲁番市第五中学2013届中考语文总复习新课标文言文通假字一览新人教版1、项为之强“强”(jiāng) 通“僵”《童趣》2、不亦说乎“说”(yuè) 通“悦”《〈论语〉十则》3、诲女知之乎“女”(rǔ) 同“汝”《〈论语〉十则》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 通“智”《〈论语〉十则》5、路转溪头忽见“见”(xiàn) 通“现”《西江月》6、一切乌有“乌”(wū) 同“无”《山市》7、裁如星点“裁”(cái) 同“才”《山市》8、尊君在不“不”(fǒu) 通“否”《陈太丘与友期》9、对镜帖花环“帖”(tiē) 通“贴”《木兰诗》10、孰为汝多知乎“知”(zhì) 通“智”《两小儿辩日》11、满坐寂然“坐”(zuò) 通“座”《口技》12、止有剩骨“止”(zhǐ) 通“只”《狼》13、便要还家“要”(yāo) 通“邀”《桃花源记》14、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ǒu) 同“又”《核舟记》15、诎右臂支船“诎”(qū) 通“屈”《核舟记》16、虞山王毅书远甫刻“甫”(fǔ) 通“父”《核舟记》17、左手倚一衡木“衡”(héng) 同“横”《核舟记》18、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jiǎn) 通“拣”《核舟记》19、荡胸生曾云“曾”(céng) 通“层”《望岳》20、略无阙处“阙”(quē) 通“缺”《三峡》21、蝉则千转不穷“转”(zhuǎn) 通“啭”《与朱元思书》22、窥谷忘反“反”(fǎn) 通“返”《与朱元思书》2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sì) 通“饲”《马说》24、才美不外见“见”(xiàn) 通“现”《马说》25、食之不能尽其材“材”(cái) 通“才”《马说》26、其真无马邪“邪”(yé) 通“耶”《马说》27、四支僵劲不能动“支”(zhī) 通“肢”《送东阳马生序》28、同舍生皆被绮绣“被”(pī) 通“披”《送东阳马生序》29、百废具兴“具”(jù) 通“俱”《岳阳楼记》30、属予作文以记之“属”(zhǔ) 通“嘱”《岳阳楼记》31、玉盘珍羞直万钱“羞”(xiū) 同“馐”《行路难》32、玉盘珍羞直万钱“直”(zhí) 同“值”《行路难》33、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zhé) 通“谪”《陈涉世家》34、为天下唱“唱”(chàng) 通“倡”《陈涉世家》35、固以怪之矣“以”(yǐ) 通“已”《陈涉世家》36、将军身被坚执锐“被”(pī) 通“披”《陈涉世家》37、故不错意也“错”(cuò) 通“措”《唐睢不辱使命》38、仓鹰击于地上“仓”(chāng) 通“苍”《唐睢不辱使命》39、是以先帝简拔以“简”(jiǎn) 通“拣”《出师表》40、必能裨补阙漏“阙”(qūe) 通“缺”《出师表》41、亲戚畔之“畔”(pàn) 通“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2、曾益其所不能“曾”(cēng) 通“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3、困于心,衡于虑“衡”(héng) 通“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4、入则无法家拂士“拂”(bì) 通“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5、故患有所不辟也“辟”(bì) 通“避”《鱼我所欲也》4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biàn) 通“辨”《鱼我所欲也》47、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dé) 通“德”《鱼我所欲也》48、乡为身死而不受“乡”(xiāng) 通“向”《鱼我所欲也》49、小惠未徧“徧”(biàn) 通“遍”《曹刿论战》50、始一反焉“反”(fǎn) 通“返”《愚公移山》51、汝之不惠“惠”(huì) 通“慧”《愚公移山》52、河曲智叟亡以应“亡”(wǘ) 通“无”《愚公移山》53、一厝朔东“厝”(cuò) 通“措”《愚公移山》。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归纳大全(可打印修改) (2)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归纳大全(可打印修改) (2)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八下)《醉翁亭记》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七下)《狼》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七下)《石壕吏》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七下)《狼》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七下)《狼》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东词,(从柴草中)打洞。

(七下)《狼》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灵:形容词用作动词,显灵。

(八上)《陋室铭》故人不独亲其亲亲:形容词意动用法,把……当作亲人。

(八上)《大道之行也》不独子其子子:形容词意动用法,把……当作孩子。

(八上)《大道之行也》虽乘奔御风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马。

(八上)《三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八下)《与朱元思书》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八上)《三峡》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

(八上)《观潮》互相轩邈,争高直指轩:形容词用作动词,伸向高处。

(八下)《与朱元思书》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伸向远处。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尽:形容词用作动词,尽兴。

(八下)《五柳先生传》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用作动词,用鞭打。

(八下)《马说》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八下)《送东阳马生序》如鸣珏环,心乐之。

乐:以……为乐。

(八下)《小石潭记》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名词用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

(八下)《小石潭记》蛇:名词用作状语,像蛇蜿蜒那样。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名词用作状语,像翅膀一样。

(八下)《醉翁亭记》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八下)《醉翁亭记》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八下)《醉翁亭记》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

茗:名词用作动词,煮茶喝。

罍:名词用作动词,端着酒杯。

红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

蹇:名词用作动词,骑着驴。

(八下)《满井游记》散入珠帘湿罗幕湿:形容词用作动词,渗湿或沾湿。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55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重点篇目知识点复习 人教新课标版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55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重点篇目知识点复习  人教新课标版

九上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知识点出师表1、作者: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2、重点实词。

3、翻译重点句子:(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

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们益州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形势万分危急、决定存亡的关头。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宫里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

(4)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翻译: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5)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

翻译: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动,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翻译: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7)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翻译:先帝知道我谨慎小心,所以先帝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翻译: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9)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效就给我判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10)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不应该随意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啊!4、理解性背诵:(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届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一词多义词语总汇新人教版安(1)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2)衣食所安(养)卑(1)非天质之卑(低下)(2)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备(1)前人之述备矣。

(周全、详尽)(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具备)比(1)其两膝相比者(靠近,挨着)(2)比至陈,车六七百乘(等到)鄙(1)肉食者鄙(鄙陋、目光短浅)(2)先帝不以臣卑鄙(出身鄙野)兵(1)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武器)(2)上使外将兵(军队)薄(1)不宜妄自菲薄(轻视)(2)薄暮冥冥(迫近)策(1)策之不以其道(驱使)(2)执策而临之(鞭子,马鞭)(3)策勋十二传(记录)诚(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实在,的确)(2)帝感其诚(诚心)(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称(1)称其气之小大(相称,适合)(2)不以千里称也(著称)(3)流辈皆称其贤(称赞)辞(1)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2)未尝稍降辞色(语言)驰(1)愿驰千里足(骑)(2)公将驰之(驱车(追赶)到)(4)计将安出(产生)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2)策之不以其道(方法)(3)伐无道,诛暴秦(正道,封建社会认为好的政治局面)(4)得道者多助(仁政)(5)不足为外人道也(说,告诉)得(1)既出得其船(寻到,找到)(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体会)(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这里是"感激"的意思)(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看到)(5)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6)二者不能得兼(能够)(7)余因得遍观群书(得以,能够)度(1)不教胡马度阴山(度过)(2)度已失期(揣测,估计)端(1)东坡右手执卷端正(端头)(2)不能指其一端(项目)(3)其人视端容寂(端正)等(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同样)(2)公等遇雨(诸位,表多数)方(1)方七百里(见方)(2)方以长(长方形)(3)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当…时候)发(1)野芳发而幽香(开)(2)一时齐发(发出)(3)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迹)(4)发闾左谪(征发)(5)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发动)霏(1)日出而林霏开(雾气)(2)若夫淫雨霏霏(雨雪盛大的样子)奉(1)为妻妾之奉(通“俸”侍奉)(2)奉命于危难之间(接受、奉行)(3)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供养)赋(1)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写)(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文章)顾(1)顾野有麦场(看)(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望,拜访)(3)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故(1)公问其故(原因,原故)(2)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3)故余虽愚(所以)(4)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5)两狼之并驱如故(原来的样子)(6)广故数言欲亡(故意)更(1)即更刮目相待(重新)(2)醉则更相枕以卧(进而)(3)更上一层楼(再、又)(4)举杯销愁愁更愁(更加)固(1)君子固穷(安于)(2)齐人固善盗乎?(本来)(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4)汝心之固(顽固)观(1)予观夫巴陵胜状(看,观看)(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观赏)苟(1)苟富贵,毋相忘(如果,假使)(2)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3)苟无饥渴(或许,表希望)光(1)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2)仿佛若有光(光线)归(1)云归而岩石暝(聚拢)(2)太守归而宾客从也(3)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过(1)过秦汉之故都(经过)(2)及鲁肃过寻阳(到)(3)人恒(过犯过失)(4)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超过,胜过)号(1)阴风怒号(呼啸)(2)号为张楚(定国号)(3)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4)故自号曰醉翁也(别号)和(1)政通人和(和睦,协调)(2)春和景明(温和,和暖)患(1)且人患志之不立(担忧、忧虑)(2)无冻馁之患(忧患)(3)为乡人所患(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惠(1)大王加惠(恩惠)(2)汝之不惠(同“慧”,聪明)或(1)而或长烟一空(有时)(2)或异二者之为(或许)(3)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人)极(1)南极潇湘(到)(2)此乐何极(穷尽、尽头)加(1)而山不加增(更加)(2)万钟于我何加焉(好处)(3)弗敢加也(虚夸,以少报多)间(1)立有间(一会儿)(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中)(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5)遂与外人间隔从不间断(间隔,隔开,不连接)见(1)乃入见(拜见)扁鹊见蔡桓公(2)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通"现")(3)见往事也(知道)借(1)每假借于人(借)(2)愿借子杀之(依靠)(3)借第令毋斩(即使)景(1)春和景明(日光)(2)四时之景不同(景观,景物)将(1)出郭相扶将(扶持)(2)公使驱将惜不得(助词,用在动词后面,无实义)(3)上使外将兵(率领,带领)(4)公将战,曹刿请见(即将)具(1)未曾识书具(用品)(2)各具情态(具备)(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细)(4)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都)居(1)面山而居(居住)(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位置)(3)居十日(经过,停留)(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停留)举(1)举大计,亦死(发动)(2)举头望明月(抬头)(3)百里奚举于市(选择,被任用)(4)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举)(5)死即举大名耳(传扬)绝(1)群响毕绝(停,没有)(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没有出路)(3)以为妙绝(极)(4)佛印绝类弥勒(非常)(5)往来而不绝者(断)尽(1)林尽水源(尽头)(2)一食或尽粟一石(完)(3)利尽南海(全部取得)(4)进尽忠言(尽量,尽可能)际(1)横无际涯(边际)(2)外与于际(接,连接)就(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2)颓然就醉(接近)苦(1)何苦而不平(愁)(2)天下苦秦久矣(对……感到痛苦)开(1)连月不开(放晴)(2)天门中断楚江开(开通,通)临(1)临溪而渔(来到)(2)执策而临之(面对)(3)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快要)名(1)不能名其一处(说出)(2)名之者谁(命名)(3)则题名其上(名字)(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著名)强(1)赏赐百千强(有余)(2)项为之强(通“僵”,僵硬)且(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2)且焉置土石(况且)(3)存者且偷生(暂且)去(1)一狼径去(离开)奇(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2)长约八分有奇(多一点)若(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与夫连用,作发语词)(2)曾不若孀妻弱子(比得上)(3)若为佣耕(你们)(4)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如果)善(1)岂爱人之善(专长)(2)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好)(3)罗敷善蚕桑(擅长)少(1)少时(一会儿)(2)意少舒(稍微)(3)饮少辄醉(不多)(4)陈涉少时(年轻)舍(1)屋舍俨然(房屋)(2)便舍船,从口入(舍弃)食(1)设酒杀鸡作食(食物)(2)食不饱,力不足(吃)(3)食之不以其道(通"饲",喂养)虽(1)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即使)胜(1)予观夫巴陵胜状(美丽,壮观)(2)臣不胜受恩感激(经受得住,忍受得住)使(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派)(2)使于秦(出使)(3)使子为使(使者)书(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2)得鱼腹中书(字条)(3)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文件)(4)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信)属(1)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管)(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3)属余作文以记之(嘱托)数(1)又数刀毙之(表多次)(2)珠可历历数也(计算)(3)扶苏以数谏故(屡次)通(1)初极狭,才通人(通过)(2)政通人和,百废俱新(通达,通顺)(3)中通外直(贯通)(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明白)(5)整个(通计一舟)亡(1)河曲智叟无以应(通"无")(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灭亡,死亡)(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亡,逃跑)微(1)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隐约)(3)鲁直现左足,各微侧(稍微)谓(1)谓为信然(说)(2)谓先主曰(对)(3)太守谓谁(是)(4)予谓莲(认为)(5)此之谓失其本心(叫做)(6)太守自谓也(命名)鲜(1)芳草鲜美(鲜艳)(2)陶后鲜有闻(xiǎn,少)向(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面向)信(1)谓为信然(确实)(2)必以信(信实,对神说实话)(3)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4)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修(1)外结好孙权,内修好政理(改革,治理)(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长)谢(1)使君谢罗敷(致辞,说话)(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告罪,道歉)(3)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致意)秀(1)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2)蔚然而深秀者(秀丽)行(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走)(2)行拂乱其所为(做,执行)(3)皆次当行(行列)(4)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品行)(5)行收兵,比至陈(行军)寻(1)寻向所志(寻找)(2)寻病终(不久)许(1)遂许先帝以以驱驰(答应)(2)曳屋许许声(拟声词hǔ)(3)杂然相许(赞同)(4)高可二黍许(左右)效(1)恐托付不效(成效)(2)不效,则治臣之罪(实现,完成)(3)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任务)一(1)而或长烟一空(全、都,一概)(2)吏呼一何怒(多么)(3)一时齐发(同一时候)(4)上下天光,一碧万倾(一片)益(1)增益其所不能,(增加)(2)不治将益深,香远益清(更加)(3)不治将益深(渐渐)(4)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好处,利益)遗(2)以光先帝遗德(遗留,留下)(3)父母岁有裘葛之遗Wei(给与的东西)与(1)呼尔而与之(给,给与)(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欤",语气词)因(2)余因得遍观群书(于是)夷(1)船背稍夷(平)(2)言和而色夷(平和、平易)(3)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少数民族)已(1)骨已尽矣(已经)(2)死者长已矣(完了、完毕)(3)且壮士不死即已(算了,罢了)易(1)天下事有难易乎?(容易)(2)寒暑易节(交换)意(1)目似瞑,意暇甚(神情,神态)(2)宾客意少舒(心情)(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图,打算)(4)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5)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意思)有(1)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通"又")(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或者)曾(1)曾不若孀妻弱子(竟然)(2)曾益其所不能(增加)(3)曾贻余核舟一(曾经)作(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振作,奋发)(2)作亭者谁?(制造,建筑)(3)其中往来种作(耕作,耕种)(4)一豉作气(振作)(5)属予作文以记之(写)指(1)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手指)(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笔直)(3)卜者知其指意(用意)(4)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指点)志(1)寻向所志(记号)诸(1)其西南诸峰(许多)(2)投诸渤海之尾(之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