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习录》重点讲义资料
《传习录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传习录》上中下三卷,是我国明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王守仁(王阳明)的一部语录问答体著作, 篇幅不大,却比较集中地体现了王氏的心学思想全貌,涉及心性之辨,心物关系,致良知说,知行合一,本体与 功夫论等王学思想中广为人知的主题,问世以来大受欢迎,影响巨大。本次出版对原书中涉及的哲学概念、人物、 典故等均进行了详细注释并作了适当的串讲,对文言原文全文进行白话翻译,有助于普通读者了解其精髓。
传习录序
传习录上
陆澄录 凡七十三 则
徐爱录 凡十四则
薛侃录 凡三十五 则
传习录中
01
钱德洪序
02
答顾东桥书 凡十二则
04
答陆原静书 凡四则
06
答罗整庵少 宰书 凡四 则
03
答周道通书 凡七则
05
答欧阳崇一 凡四则
答聂文蔚 凡七则 答聂文蔚二 凡九则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 颂等
教约
传习录下
陈九川录 凡十四则 黄直录 凡十二则
黄修易录 凡十一则 黄省曾录 凡十一则
黄以方录 凡二十 五则
钱德洪录 凡四十 八则
钱德洪跋
传习录附录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已出书目)
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传习录 中华经典 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丛书 》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传习录
思想
四则
经典
译
名著
精髓
丛书
全文
原文
文言
翻译
白话
陈九川录
概念
凡
人物
读者
黄
典故
01 传习录序
03 传习录中 05 传习录附录
目录
02 传习录上 04 传习录下
《传习录》通俗讲解手稿-003-天下事理皆源于心
王阳明心学之《传习录》通俗讲解手稿003-天下事理皆源于心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
”先生曰:“心即理也。
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
”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
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
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爱曰:“闻先生如此说,爱已觉有省悟处。
但旧说缠于胸中,尚有未脱然者。
如事父一事,其间温凊定省①之类,有许多节目,不知亦须讲求否?”先生曰:“如何不讲求?只是有个头脑,只是就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讲求。
就如讲求冬温,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讲求夏凊,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只是讲求得此心。
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去求个凊的道理。
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
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
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
《礼记》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须是有个深爱做根,便自然如此。
”①温清定省:《礼记》“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朝省。
”意思作为子女,冬天要关心父母是否暖和,夏天要关心父母是否凉快,晚上要向父母问安,早上要对父母探视。
表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
心学是用心的学问,不是用脑、用思维分析,用逻辑推理的学问。
很多人学心学喜欢用逻辑、用纯粹推理的方式。
方向搞反了,学习很长时间,知识面很大,深度也足够,但心性的提高还是原地踏步,真到需要考验心性的时候,是要交白卷的。
王阳明传习录
精彩摘录
王阳明的“四句教”是他心学思想的总结。这四句话分别是:“无善无恶心 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它们高度概括了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即以良知为指引,达到无善无恶的境界。这四句话不仅 提供了对道德和知识的独特理解,还为我们指明了修炼和提升的方向。
精彩摘录
《王阳明传习录》这部经典之作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智慧和人生哲理。通过深 入研读和体会其中的摘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并在现实生 活中加以运用。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去感受这部传世之作的魅力所在,从而获得 更深层次的人生启示和智慧指引。
目录分析
卷三主要收录了王阳明关于军事方面的思想和观点。其中包括了“论兵”、 “论战略”、“论战术”等篇章,这些篇章主要阐述了王阳明对于军事理论、战 略战术等方面的看法和理解。
目录分析
卷四主要收录了王阳明关于政治方面的思想和观点。其中包括了“论政阳明对于政治制度、法 律体系、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看法和理解。
王阳明传习录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教育
实现
通过
主张
本性
思想
实践
王阳明
王阳明
认为 方面
思考
传习
传习录
强调
著作
政治
智慧
战争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传习录》是明朝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王阳明先生的主要著作之一,记录了他在哲学、政治、 教育等方面的思想。以下是《传习录》的主要内容摘要: 《传习录》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即通过内心的反省和思考,达到认识自己、理解世界的目 的。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智慧和美德,只要通过正确的思考和行为,就能实现自我完 善和社会进步。 王阳明在教育方面强调“知行合一”,认为知识与实践应该相互促进。他主张通过实际经验和实 践操作来学习知识,而不是仅仅通过书本。同时,他也强调了人格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 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习惯,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政治方面,王阳明强调了“心即理”的观念,认为政治权力应该基于道德和良知,而不是基于 强权和利益。他反对专制统治,主张政治权力应该由人民行使,并且应该遵循公正和平等原则。
传习录注疏讲稿
邓艾民,1920年生于湖南邵阳市,抗战时期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当时正是邓艾民的青年时代,他思想活跃,追求真理,坚定地认为那个时代是需要哲学的时代,因此毅然离开他已经获得优秀成绩的工程学科,转攻哲学,并为之探索终身,在后来的治学过程中,也经过了许多的磨难和坎坷,终不改其志,最后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任教。1984年3月因病逝世,享年64岁。他在因癌症住院的一年多时间里,仍笔耕不辍,全心投入哲学的写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他在给挚友的信中说,得恶疾后,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从其治学和生平中,我深深的感到,艾民先生是有大志向的人,是知行合一的人,是致良知的人,是真正践行阳明境界的人,能推荐他的书,我感到很荣幸。
再简单介绍一下《传习录注疏》的版本特点。
《传习录注疏》是邓艾民先生的遗著,2000年11月台湾法严出版社首次出版,直到2012年12月,大陆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了繁体横排版,2015年5月又出了简体横排版。(附照片)
现在这本书就在我的手边,拿起这本书,审视它的时候,心里都会觉到一份沉甸甸的幸福和温暖,因为这本书对我来说,不再是刻板的没有感情的铅印文字,里面饱含着明心班师生们智慧的碰撞和回音,也苏醒了阳明先生的光明心。因此我非常乐于向大家推介它,也盼望大家能够由此敲开阳明心学的大门,走上明心的道路。
下面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源自和书的特点。我为什么推荐《传习录注疏》这本书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学习阳明心学,《传习录》是最好的入口。《传习录》是王阳明死后,由他的亲传弟子们搜集并出版的,记录阳明先生给弟子们传习解惑的对话和书信的集子。《传习录》内容精炼,不是讲故事,也很少口水话,可以说都是干货,都是硬菜,每一段都很精彩,每一段都可圈可点;《传习录》形式活泼,言为心声,对话就是心和心的碰撞,透过文字体会进去,阳明先生的心和弟子们的心,跃然纸上,和自己的心互相碰撞,更容易擦出智慧的火花;其他的著作呢,《王阳明全集》内容是很丰富,就是太花时间,不适合用于指示门径,入门以后可以再探究其广博和精微;日本学者冈田武彦的《王阳明大传》也不错,更多的介绍王阳明的生平和事迹,大家有时间也可以读。但都不如《传习录》精炼。
王阳明《传习录》全文及钱穆解读
王阳明《传习录》全文及钱穆解读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阳明心学不仅是身心灵修行的法宝,还是治疗我们人生问题的灵丹妙药。
钱穆列出读《传习录》七点大纲:(1)良知、(2)知行合一、(3)致良知、(4)诚意、(5)谨独、(6)立志和、(7)事上磨炼。
良知讲及王学,最先联想到的是“良知”,“良知”到底是一件什么东西呢?《传习录》上说:知善知恶是良知。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
天理只从人心上发,除却人心,便不见天理。
那个为天理本源的人心,便叫良知。
人心真诚恻怛地求生,那生便是天理。
一切助长生者都是善,一切摧生者都是恶。
人心真诚恻怛地求爱,那爱便是天理。
一切助长爱者都是善,一切摧爱者都是恶。
那一番求生、求爱的心,以自然明觉而发见,那便是良知,良知便是自然明觉,所以明觉的则称天理。
若舍掉良知,又何从见天理?何从别善恶?《传习录》上还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
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所以说: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
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如此说来,人心即是天理。
人心自然能明觉此天理。
知行合一讲王学,除良知外,要说的就是“知行合一”了。
阳明说,《大学》中指出个真知行给人看。
像“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看到美色属知,喜好美色属行。
只要看到美色之时,心中就已经爱好了。
并不是看到后又另外立一个心去爱好。
闻到难闻的气味属于知,厌恶难闻的气味属于行。
只要闻到那难闻的气味时,厌恶之心就已经有了,并不是闻到后又另外立一个心去厌恶。
如鼻子塞住的人虽然看到了难闻的东西在眼前,但由于鼻子闻不到,也就不很厌恶。
也只是他不曾知(闻到)难闻的气味。
就像说某人知道孝顺父母,知道敬爱兄长,必定是这个人已经在行为上表现过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了,才可以说他知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难不成只是懂得说一些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话,便可以称为知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又比如知道痛,必定是自己已经痛了才知道痛;知道寒冷,必定是自己已经遭受了寒冷了;知道饥饿,必定是自己已经历过饥饿了,知与行怎么能分得开?这就是知行的本来面目,不曾有自我的私欲所隔断的。
《传习录》笔记-王阳明心学核心思想
传习录(明)王守仁著目录:1心即是理2格物无分动静3“一以贯之”的功夫4成书的缘起5知行合一6元神·元气·元精7良知即是未发之中8万物皆备于我心9正心诚意10人即天地之心11致其良知12启蒙之道13神而明之14戒慎恐惧在心念15过分矜持亦弊端16生之谓性17良知是造化的精灵18一草一木皆有理19辗转刊行概述<一>《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语录、论学书信的简集,为明阳学派的启蒙典籍,流传甚广。
“传习”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
王阳明(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名守仁,余姚(今浙江)人,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
11岁前在祖父王伦养育下成长,后随父王华到北京,一度热心骑射、研习兵法。
18岁时在回余姚途中拜访程朱派学者娄谅(1422——1491),娄谅向他介绍朱熹的格物说和“圣人可学而至”的思想,使他深受启发。
21岁中乡试,遍读朱熹著作,28岁中进士,任职于工部,后又担任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
正德元年(1506)武宗朱厚照继位,太监刘瑾专权,王阳明因抗疏救援戴铣等人被刘瑾廷杖,不久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正德三年他的思想发生了大的转变,背离朱熹的向外穷理的格物穷理之说,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并在当地创立龙冈书院。
刘瑾伏诛后,他被召回内地,历任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北京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文选清吏司员外郎,考功清吏司郎中等职,后升任南京太仆寺少卿。
正德八年,至滁岛督马政,正德十一年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奉命镇压赣南农民起义。
正德十四年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六月,他奉旨督兵讨伐宁王宸濠在南京发生的叛乱,事遂,奉敕兼巡抚江西。
明世宗继位后,他被任命为南京兵部尚书参赞,封新建伯。
后因遭到反对派的攻击和排挤,从正德十六年到嘉靖六年(1527年)一直过着退隐生活。
嘉靖六年五月朝廷再次起用王阳明,镇压广西农民起义,后兴办南宁书院,建立思田学校。
嘉靖八年病重,上疏请求回乡养病,翌年初卒于归途的江西南安舟中。
《传习录》通俗讲解手稿-002-至善求于心
王阳明心学之《传习录》通俗讲解手稿002-至善求于心【二】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①’,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②也。
至善是心之本体。
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③’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
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④’者得之。
”①朱熹在《大学章句》中用“能知所止,则方寸之间,事事物物皆有定理。
”来解释这句话。
②《孟子.告子篇》:告子曰:"食、色,性也。
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反对告子“仁内义外”之说,认为仁义的根本在心中。
③《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④朱熹《大学章句》注此句:“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
”接着上一章,徐爱接着问先生:“《大学》里说‘知止而后有定’,朱子说‘事事物物皆有定理’,和先生您说的不一样呀?”《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所谓修身七境——知止定静安虑得(心性运行的过程)就是这七个字。
这个地方是朱熹和阳明先生思想尖锐对立的地方,朱熹认为“理”应当在事事物物上求,阳明先生认为“理”不外乎人心。
徐爱的疑问,朱子说外求,先生说内求,到底怎么个求法呀?一头浆糊呀。
这个“理”怎么理解呢?这里的“理”就是天理的意思,天理就是“真理、原理、规律”等在意识体的投射,在没投射之前的存在就是老祖宗讲的“道”,上天生成万物,万物就应该有各自的规则和特征。
比如天理落在某条狗身上,这条狗的大脑活动、意识冲动、行为表现都必须符合狗的规则和特征。
如果某一天,你看到一只金毛居然在爬树,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这狗要成精吧?言外之意,这个物种虽然生理结构是狗,但已经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狗了。
天理落在人心本体上,就是良知,良知充盈流动起来,驱动生理结构上的人成为一个符合天道意义的人。
《传习录》通俗讲解手稿-007-尽心知性和格物
王阳明心学之《传习录》通俗讲解手稿007-尽心知性和格物【六】爱问:“尽心知性,何以为生知安行”?先生曰:“性是心之体。
天是性之原。
尽心即是尽性。
‘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存心’者,心有未尽也。
知天如知州、知县之知,是自己分上事,己与天为一。
‘事天’如子之事父,臣之事君。
须是恭敬奉承,然后能无失。
尚与天为二。
此便是圣贀之别。
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
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
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寿夭有个命在。
我亦不必以此动心。
‘事天’虽与天为二,已自见得个天在面前。
‘俟命’便是未曾见面,在此等候相似。
此便是初学立心之始,有个困勉的意在。
今却倒做了,所以使学者无下手处”。
爱曰:“昨闻先生之教。
亦影影见得功夫须是如此。
今闻此说,益无可疑。
爱昨晓思,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
皆从心上说”。
先生曰:“然。
身之主宰便是心。
心之所发便是意。
意之本体便是知。
意之所在便是物。
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
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中庸》言‘不诚无物’ ,《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
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
徐爱接着问先生:“‘尽心知性’为啥是具备‘生知安行’天资悟性的人的事呢?”阳明先生说;“性是心的本体,天是性的来源,尽心就是尽性”。
这句比较难懂,“性”,这里指人的本性。
“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说文》”;“性,质也──《广雅》”;“天命之谓性。
──《礼记·中庸》”;“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荀子·正名篇》”。
天是性之原,即天理是人本性的来源,意思是说世间万物应该遵守特定的秩序下才能各安其位,生生不息。
作为人类应该有自己该遵守的秩序规则。
作为人类的个体,该如何做,上天已经把这种秩序规则放在人的心里。
尽心就是按照心中的天理行动。
王阳明《传习录》重点讲义资料
40种人生大智慧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宋代大儒陆九渊,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
王阳明的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为当时萎靡消沉的社会灌输了生机与活力。
曾国藩曾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心学最高概括之“四句教”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临终遗言以下摘录,皆出自王阳明《传习录》等著作。
1、欲修身,先养心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心即理。
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人生启迪: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
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2、不忙不乱,不焦不躁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
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
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天地间的大气,本来没有瞬息中断过。
但有了一个主宰,就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即使千变万化,主宰是一成不变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产生。
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运行一样永无停息,即使日理万机,也经常从容自在,也就是所谓的“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有气在四处奔流,怎么会不忙呢?人生启迪:忙碌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
不幸的是,与身体的操劳相伴随而来的,还有内心的忙乱急躁、焦虑不堪。
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给内心留一份悠闲,而使其深受烦恼与担忧所累,便更难在为人处世之时做到游刃有余、潇洒自在。
3、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王阳明《传习录》,蕴含心学至上智慧(二)
王阳明《传习录》,蕴含心学至上智慧(二)11、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不忠、不孝、不慈、不信,这些行为本质上都是由倨傲不恭造成的。
为人不可太过傲气,对不同的人和事物,都要常怀尊重与敬畏感。
12、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工夫。
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去人欲,并非抹杀人的自然欲望,而是去除会产生危害的过了头的欲望,而达到一种中和的状态——“天理”。
去人欲、存天理,不是只有在静静地躺着、坐着时才能做,在行动中也可以做到,时时、事事皆可磨练。
13、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王阳明认为立志是学问的根本,这个“志”不纯是从一己之私利出发,而是去除过度私欲,合乎“天理”,理即心。
存天理,恢复本心,便是“立志”。
14、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
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仁、义、理,都是从本心上来,只是本心在不同的侧重方面会有不同的名称。
15、立志用功,如种树然。
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
实。
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
勿作枝想。
勿作叶想。
勿作花想。
勿作实想。
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16、君子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应该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做适当的事,谋划和行事都不要越过自己所处的地位。
遵照自己的地位和能力做事,才是君子,才算作是致良知。
17、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
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只要有向上向善的进取心就是学习。
一直念着过去的事,考虑未来的事,并没有什么用处,只会使自己的向上之心有所懈怠和分散。
18、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能真心悔过是一种良好品德,但有的人犯错之后过分耽溺于悔恨之中,不能原谅自己。
“是药三分毒”,在悔恨中不能自拔会更伤及自身。
悔悟是正确的,也不必太过自责,适当地给自己一些宽容。
王阳明心学之《传习录》通俗讲解手稿
王阳明心学之《传习录》通俗讲解手稿《传习录》在阳明心学中的地位《传习录》在阳明心学中地位究竟有多高呢?差不多相当于《圣经》在基督教中的地位。
后世所有与阳明心学相关的东西,基本都是从《传习录》衍生出来的。
《传习录》主要是阳明先生的语录和论学书信。
那个年代不像现在通讯这么方便,当时彼此交流主要靠往来书信,论学观点性的东西也是通过书信这个载体流传了下来。
“传习”这个词的出处是从论语“传不习乎”这一句话来的,原文是。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传习录》包括上、中、下三卷上卷是语录体,是相对比较基础的东西。
比如什么是“知行合一”?什么是“心即理”?什么是“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等等,主要是强调什么是圣人之学,身心之学,要领在于体悟实行。
阳明心学是入世的东西,不是空谈心性,和佛道之学是有分别的。
心学不讲彼岸,强调入世践行,强调儒家的“修、齐、治、平”,强调对我们实际的生活和人生究竟有什么帮助,绝对不是遁世枯禅。
中卷是八篇书信,主要是回答了“知行合一”,格物说的“问难”等,还谈了王学的根本内容,及王学的意义和创立王学的良苦用心,大致讲解了“致良知”的大义,如何践行和王学宗旨。
下卷主要内容是致良知,这一卷先生自己没有审阅过,上卷和中卷先生都是审阅过的。
提出了“本体功夫”和“满街都是圣人”的观念。
核心是天泉证道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四句教是阳明心学的精华所在。
知行关系很多人一谈到“知行合一”,马上就在想:这“知”不就是“知识”嘛,行就是实践,“知行合一”,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还有人把“知行合一”理解成我知道了,我就去做。
还有理解成言行一致的。
这些观念都不是心学说的“知行合一”的意思。
那么真正的“知行合一”是个什么概念呢?“知行合一”的“知”,在心学里指的是“知觉”的意思,不是知识,如果你理解成“知识”,整个意思就完全变味了。
王阳明《传习录》摘录
王阳明《传习录》摘录《传习录》是中国哲学思想家王阳明的学生所记录的他的言行和对话集,旨在传递和习得良知、致良知的哲学思想。
以下是一些摘录:1.“知行合一”。
在《传习录》中,王阳明强调了知识和实践的不可分割性。
他认为,人们不仅要有对道德原则的认知,还必须将这种认知应用到行为中,才能实现真正的道德。
因此,“知行合一”不仅是道德的认知和行为的统一,也是达到真正道德的必经之路。
2.“心即理”。
王阳明强调心的作用,认为心即是理。
在《传习录》中,他主张人们应该通过反省内心,发现并遵循道德原则,而不是在外界寻找道德标准。
同时,他也强调了心境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心境平静、清澈,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致良知”。
在《传习录》中,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的理论。
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每个人内心的道德智慧,人们只需要通过反省和体验就可以发现并遵循它。
同时,他也强调了“致”的作用,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将良知应用到行为中,才能真正实现“致良知”。
4.“格物致知”。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也提到了“格物致知”,认为通过研究事物,可以获得对它们的深刻认识和了解。
同时,他也认为这种认识不仅是对事物的客观认知,还包含了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5.“无我”。
在《传习录》中,王阳明主张“无我”,即不要过分执着于自我。
他认为,只有超越自我,才能实现真正的道德境界。
同时,他也强调了“无我”的实践方法,即通过反省内心、减少私欲、关注他人等方式来超越自我。
总的来说,《传习录》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哲学思想和理论,这些思想和理论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阅读《传习录》,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王阳明的思想体系和他对社会、人生、道德等方面的见解,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重要价值。
传习录精讲:知行合一在一心
传习录精讲:知行合一在一心《传习录》5(节选)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
”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
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
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
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
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
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
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
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
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
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学:我读这段话,有一个疑问:王阳明说的这个“宗旨”,是不是“知行合一”的宗旨?他讲“知行合一”的意思比较明白,为什么这里又讲一个宗旨?这个宗旨究竟是指什么?应该如何理解呢?程:这个问题提得好。
“知行合一”确实是有宗旨的,宗旨是什么?就是“诚意”。
“诚意”就是“知行合一”的“一”。
没有“诚意”,一也就没有了,知与行就分成两个了,就不成其为一了。
“诚”是什么意思?就是一心,没有二心。
一心之行,就是“诚意”。
如果不能“诚意”,就成了三心二意。
所以诚是在心上讲的,心能一即诚,心不一则不诚。
一心而不二心,也就没有分别了。
因此一心之在,既是知,也是行。
如果你将知与行做了分别,你就生出了两个心,两个心就分了,就合不到一起了,就会认为知是知,行是行。
《大学》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儒学的“八目”,总括了儒学之道。
《传习录》笔记
《传习录》笔记第1章前言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生于成化八年(1472年),卒于嘉靖七年(1529年),浙江余姚人。
因曾筑室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
他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
文治武功、成就斐然。
他提出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命题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王阳明看来,“心”具有十分丰富的含义:就人而言,心是人一切行为的主宰,因而具有人伦道德的含义。
王阳明所提出的“四句教”更是将致知的功夫与正心、诚意、格物贯通起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第2章传习录序圣贤教导人们,就像医生用药,都是根据病情来开方子,考察病人体质的虚实温凉、病理的阴阳内外来时时增减药量。
关键只在治病,怎样用药本来就没有固定的说法。
如果拘泥于一种药方,很少不害人的。
第3章传习录上‘亲民’就如同是《孟子》所谓‘亲亲仁民’,‘亲之’就是爱他的意思。
百姓不仁爱,舜就让契任司徒之职,恭敬地施行五种伦理规范,让百姓互相亲爱。
至善只是心的本然面貌,只要通过‘明明德’的功夫达到‘精深专一’的境界便是至善了。
不过,至善也从未脱离具体的事物。
心即是理。
天底下何来心外的事物、心外的道理呢?侍奉父亲,不能从父亲身上去探求个孝的道理;辅佐君主,不能去君主身上探求个忠的道理;与朋友交往、治理百姓等事,也不能去朋友、百姓这些人身上求个信与仁的道理。
这些道理全都在心里,心即是理。
如果这个心没有被私欲阻隔,便是天理,不需要再从外面添加一分。
凭借此纯粹都是天理的心,作用在侍奉父亲上便是孝,作用在辅佐君主上便是忠,作用在交友、治民上便是信与仁。
只要在心中努力摒弃人欲、存养天理即可。
心若是没有人欲,纯粹都是天理,是一颗诚敬于孝亲的心,那么一到冬天,自然会想到父母是否会冷,便去考虑给父母保暖的事;一到夏天自然会想到父母是否会热,便会去考虑给父母纳凉的事。
这些全都是那颗诚敬于孝亲的心自然生发出来的具体行动。
传习录1:亲民,新民
传习录1:亲民,新民《大学》第一学案:亲民还是新民原文爱问:“'在亲民’,朱子谓当作'新民’,后章'作新民’之文似亦有据。
先生以为宜从旧本作'亲民’,亦有所据否?”徐爱问:“'在亲民’这句话,朱熹认为应该写作'新民’。
后面一章有'作新民’的文字相呼应,似乎很有依据。
而先生则认为朱熹错了,应该以旧本为准,写作'亲民’,请问先生是否也有依据?”徐爱所问的,正是儒家的一大学案,我把它称为《大学》第一学案:亲民还是新民。
他说的这句话,出自《大学章句》的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朱熹引程颐注解说:“亲,当作新。
”他说原文错了,于是就把它给改了。
我们先讲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先来说“明明德”。
朱熹注解说:“明德者,人所得乎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
”明德,就相当于我们生而知之、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
“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
”虽然被蒙蔽了,污染了,但每个人的良知,依然存在于那里。
而“明明德”,就是要把自己本来就有的“明德”不断擦亮,重新发明。
朱熹说:“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
”可以说,“明明德”就相当于王阳明说的“致良知”。
再说“在亲民”。
旧本孔颖达注:“在亲民者,言大学之道在于亲爱于民。
”这意思本来很简单明白。
但是程颐说“亲”字错了,应该是“新”,朱熹也说应该是“新民”。
怎么解释“大学之道,在于新民”呢?朱熹说:“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己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
”意思是说,我把自己的良知明德擦亮之后,再推己及人去开启民智,擦亮人民的良知明德。
我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这是“自新”“自明明德”,然后再“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新民”。
最后说“止于至善”。
朱熹说,“止”是到这儿就不走了,“至善”是“事理当然之极也”,就是做到了极致。
王阳明《传习录》经典16句无障碍秒懂心学第一奇书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别号阳明。
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理学的根本精神在阳明,阳明心学的根本精神在‘良知’。
而集中体现王阳明良知精神的著作是《传习录》。
”因此,要想了解王阳明,首先必读《传习录》,以领悟其思想精华。
01: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阐析:《周易》有云,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
天地运转不息,为人不断前进,靠的就是“谦”之道。
谦虚,不是虚伪的客套,而是一种永不满足,永远前进、自强不息的态度。
而宽大的胸怀,不仅是一个人成熟、大气的表现,也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个绝妙法门。
02: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阐析:人都会犯错,这是我们走向成熟和成功的必由之路,但一定要善于知错,善于改过。
从孔子到王阳明,都强调“知错而该”,孔子盛赞颜回“不贰过”,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已经很了不起了。
所以,对于自己的错误,要严格对待,及时反思改正。
而对于他人的错误,只要人家能及时改正,我们也要懂得宽容之。
03: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阐析:这句话有三个层次的含义。
第一层: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成为尧舜一样的人物,只是自惭形秽,觉得自己做不了圣人,自我退缩了;第二层:“圣人”就在我们心中,人要成为圣人,必须反求诸己,向本心里致良知,寻求万事万物之理;第三个层次:我们心中的“圣人”常常被我们自身不当的行为、观念所掩埋、所遮蔽,人若要成为圣人,必须剪除掉我们心中那些遮蔽本心的行为和观念。
04:未有知而不行者。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阐析: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任为自己懂得了一个很好的道理,但却没有付诸行动呢?对此,王阳明认为,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你只是知道了这个道理,却并未真正用“心”去体悟它,没有体悟到付诸行动所带来的益处。
无独有偶,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没有人有意做恶,恶只是来自于无知。
王阳明虽然没说恶,但观点与苏格拉底却是同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种人生大智慧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宋代大儒陆九渊,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
王阳明的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为当时萎靡消沉的社会灌输了生机与活力。
曾国藩曾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心学最高概括之“四句教”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临终遗言以下摘录,皆出自王阳明《传习录》等著作。
1、欲修身,先养心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心即理。
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人生启迪: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
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2、不忙不乱,不焦不躁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
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
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天地间的大气,本来没有瞬息中断过。
但有了一个主宰,就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即使千变万化,主宰是一成不变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产生。
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运行一样永无停息,即使日理万机,也经常从容自在,也就是所谓的“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有气在四处奔流,怎么会不忙呢?人生启迪:忙碌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
不幸的是,与身体的操劳相伴随而来的,还有内心的忙乱急躁、焦虑不堪。
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给内心留一份悠闲,而使其深受烦恼与担忧所累,便更难在为人处世之时做到游刃有余、潇洒自在。
3、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如今,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心体自会廓然大公,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
人生启迪:心胸狭隘的人,只会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郁郁寡欢;而心胸宽广的人,他的世界会比别人更加开阔。
4、回归简单“道之大端易于明白”,此语诚然。
顾后之学者忽其易于明白者而弗由,而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此其所以“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也。
“道的大的方面容易理解”,这种看法是正确的。
只是后世的学者疏忽了那容易理解的道而不去遵循,却把难以明白的作为学问,这正是“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人生启迪:圣人做学问追求一种“大道至简”的境界,值得我们学习。
人活一生也应如此。
为什么人们会不厌其烦、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那些看似风光,实际上令人身心疲惫的“负担”呢?皆因内心少了一份简单,少了一种简单的人生态度。
与其困在财富、地位与成就的壁垒中迷惘,不如尝试以一颗简单的心,追求一种简单的生活。
5、做人要“诚”诚字有以工夫说者。
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
“诚”有从工夫上说的。
诚为心之本体,要恢复心的本体,就是思诚的工夫。
人生启迪:在王阳明看来,人的本心就是真、真诚、真挚、真君子。
世上只有两样事,一件为真,一件为假。
求真必然务实,求假自然务虚,虚实之间,体现的不仅是对人的态度,更是对自己的认识。
糊弄别人容易,糊弄自己很难。
6、无私心就是道心即理也。
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
心即天理。
没有私心,就是合于天理。
不合于天理,就是存有私心。
人生启迪:心的本体就是最本真,不矫揉造作,不过分修饰,不画地为牢,不损人利己。
人应永远保持“初心”,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光明磊落,坦诚纯粹,永远长新。
什么是“初心”?不自私,存大爱。
7、至诚胜于至巧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唯有天下的至诚,方能确立天下的大本。
人生启迪:著名翻译家傅雷曾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便会了解的。
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
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
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要态度诚恳、谦卑恭敬,无论如何人家都不会对你怎么样的。
”此外,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假如我们没有诚意,就会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做不成。
8、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志不树立,天下就没有可成功的事,即使是各种工匠技艺,也没有哪个不是靠志气才能学成的。
人生启迪:自古以来,凡欲做大事者必先立志,志不坚则事必难成。
这是因为,一个人的理想,体现着这个人的眼界和胸襟,自然也决定了他日后的高度。
所以,人不应隅居于自己的狭小天地之中,而应眼睛望向大千世界、心中装上天下苍生,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去看待世间。
9、一念抱持,成圣之要只念念存天理,即是立志。
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
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只要念念不忘存养天理,就是立志。
能不忘记这一点,久而久之心自然会凝聚在天理上,就像道家所说的“把凡胎修炼成了圣胎”。
时刻把天理记在心里,逐渐达到精美、弘大、神圣的境界,也只是从这一意念不断保存发扬开来的。
人生启迪:很多人虽然都心有所想,却很少有人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而王阳明告诉我们,只要时刻保持这种“想要”的念头,久而久之就能凝聚积累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逐渐解决所有阻挠因素,使“我想”转变成“我能”,使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成为结果。
10、应好是而恶非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良知仅是判别是非的心,是非仅是个好恶。
明白好恶就穷尽了是非,穷尽了是非就穷尽了万物的变化。
人生启迪:王阳明的心学尤其注重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认为“良知”作为人内心的是非准则,具有知善去恶的能力,人们能够凭借它去辨明是非善恶。
也就是说,一个人发自内心的道德修养,会影响他的言语、行为以及为人处世的原则,小则影响他在利益与仁义之间的取舍,大则影响他的人生道路是荆棘坎坷还是一片坦途。
11、君子如玉亦如铁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
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名与实相对。
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
若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一丝求名之心。
如果务实的心犹如饥而求食、渴而求饮,哪来好名的功夫?人生启迪:“谦谦如玉”与“铮铮若铁”,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君子人格的两种特质。
当今之世,纷繁复杂,在不同的时候需要运用不同的品质。
我们应当学习王阳明,讲究方圆之道,既养铮铮铁骨的一身正气,处世有底线,为人讲原则;又取谦谦如玉的圆融为人,包容四方。
如此,才能在熙熙攘攘的人世间游刃有余。
12、养一身浩然正气须是勇。
用功久,自有勇。
故曰“是集义所生者”,胜得容易,便是大贤。
必须有勇气,用功久了,自会有勇。
因此孟子说“是集义所生者”。
容易取胜,就是大贤人。
人生启迪:王阳明认为,做每一件事都要符合良知的要求,这样才能使心中的浩然之气壮大起来,再遇到其他事情就更能以良知为指导,从而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中庸境界。
由此看来,要养浩然之气,就要做正直之人,诚实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日积月累,不断壮大。
浩然正气,是人的精神脊梁,抵御歪风邪气的屏障。
13、去做才是孝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此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悌的话,便可称为知孝悌。
又如,我们讲某人知孝晓悌,绝对是他已经做到了孝悌,才能称他知孝晓悌。
不是他只知说些孝悌之类的话,就可以称他为知孝晓悌了。
人生启迪:人的一生难免有很多遗憾,其中最大的可能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
当有一天我们募然发现,父母已两鬓斑白,此时才孝敬他们,我们会错过无数时机。
甚至当双亲已离你而去,才幡然悔悟,却已尽孝无门,这将成为永远无法弥补的憾事。
14、孝不孝代表人格善人也,而甚孝。
真正善的人,必是极为孝顺的。
人生启迪:在现代,家庭观念正在日渐淡漠,孝的精神也逐渐丧失。
我们不应该只用一些时髦的理论“武装”自己,仿佛自己不食人间烟火似的,完全没有传统文化中那种踏实、厚重的责任感,其实只是自己的眼睛为花花世界所迷。
亲情就是亲情,是人生最珍贵的东西,也是只有放在心里才能越捂越热的东西,一切使之淡漠的理由,都注定会得不偿失。
15、不孝无良知不慈不孝焉,斯恶之矣。
不慈不孝,这是我的良知所厌恶的。
人生启迪:王阳明提倡以良知为本的孝道观。
他认为万事万物的本源是良知,有了良知之心,自然就会发自内心地孝顺父母。
良知一旦被蒙蔽,孝顺就仅仅只是形式上的孝道,而非出自内心真诚的孝。
要孝敬父母不能光有外表的花哨言行,还必须有真正付诸行动的爱。
16、心至诚才能行至孝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然要求各温的道理。
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然要求个清的道理。
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
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
如果己心没有私欲,天理至纯,是颗诚恳孝敬父母的心,冬天自然会想到为父母防寒,会主动去掌握保暖的技巧;夏天自然会想到为父母消暑,会主动去掌握消暑的技巧。
防寒消暑正是孝心的表现,而这颗孝心必是至诚至敬的。
人生启迪:孝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没有表里如一的孝就没有真心实意的爱。
在孝敬父母时,我们要发自内心,真心地为父母做事,用一颗真正的孝心让父母开心愉快,自己也就真正尽到孝道了。
17、身外物不奢恋然可欲者是我的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
可以得到的,就是自己的,不能放弃。
不可以得到的,就不是属于我的,不可以留藏起来。
人生启迪: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物质利益的追求,同时精神也越来越与自己的心灵分离,人们心灵深处愈感孤独、苦闷、烦躁、矛盾。
如何使人们荒芜、紧张的精神得以纾解、提升?王阳明指出的路,是以一种豁达的心态来为人处世,不要让所遇之物成为心中羁绊,不做声色货利的奴隶。
这不仅是一种洒脱,更是参透万物后的一种平和。
18、克己才是真功夫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人需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才能克制约束自己;能够克制约束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人生启迪:人活在世上,做什么不需要克己呢?为人处世的功夫,明白道理只是基础,能够做到克己才能实现。
但克己不是压抑自己,因为克己的实质,不是源于外在的压迫,而是源自内心的不平。
人心若平,世间便无不平之事。
所以克己的真正指向,是修炼自己的心,修养自己的境界。
克己,如同佛家的戒律,只要观念上不要跑偏成压抑欲望,而是明白这是为了修炼散乱之心、萃取出本心中真正美好的品质,便正是心灵修养的功夫。
19、荣辱毁誉皆泰然天地生意,花草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