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爆炸加载条件下圆筒的膨胀_破裂规律研究
建筑结构检验试题
复习题一、选择题1、在确定结构试验的观测项目时,应首先考虑 ( B )。
A.局部变形;B.整体变形;C.应变观测;D.裂缝观测。
2、下列试验中可以不遵循严格的相似条件的是 ( A )。
A.缩尺模型试验;B.相似模型试验;C.足尺模型试验;D.原型试验。
3、当试验初期加载位移很小时,拟动力试验中采用的位移传感器,宜采用小量程高灵敏度的传感器或改变位移传感器的标定值,提高 ( B )A.灵敏感 B.分辨率 C.稳定性 D.信噪比4、杠杆加载试验中,杠杆制作方便,荷载值稳定不变,当结构有变形时,荷载可以保持恒定,对于做下列何种试验尤为适合。
( C )A.动力荷载B.循环荷载C.持久荷载D.抗震荷载5、在选择仪器的量程时,要求最大被测值宜在仪器满量程的 ( C )A.1/5-1/3B.1/3-2/5C.1/5-2/3D.2/5-2/36、观 1.不应该认为结构试验纯系经验式的实验分析,相反它是根据丰富的试验资料对结构工作的内在规律进行更深入的 ( C)A.科学研究B.试验研究C.理论研究D.数值分析7、混合加载将变幅、等幅两种加载制度结合起来运用,下列各图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C) 8、试验荷载装置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这主要是试验装置的刚度将直接影响试件的 ( C )A.初始形态B.受力形态C.破坏形态D.稳定形态9、由于拟动力的加载器作用力较大,可进行大比例尺试件的模拟地震试验,从而弥补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时小比例尺模型的( D )A.时间效应B.质量效应C.速度效应D.尺寸效应10 、下列哪一项不是结构的动力特性?( D )A.固有频率; B .固有振型; C .阻尼系数; D .动力的大小和方向。
11、用量纲分析法进行结构模型设计时,下列哪一个量纲不属于绝对系统基本量纲?( A)A.质量 M ; B.力 F; C.长度 L ; D.时间 T。
12、当试件加载面倾斜时,为保证加载设备的稳定设置,对加载点处作出 ( D )A.加载面 B.保护面 C.凹缘 D.凸缘13 、为防止受集中荷载作用的混凝土或砌体局部受压破坏,应在试件表面辅设(B )A.砂浆垫层B.钢垫板C.木板D.砂垫层14、结构试验前,应进行预载,以下哪一条不当 ?( B )A.混凝土结构预载值不宜超过开裂荷载计算值 70%, B.顶应力混凝土结构预载值可以超过开裂荷载计算值, C.钢结构的预载值可以加到使用荷载, D.顶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顶载值可以加至正常使用荷载。
不同加载条件下钢筋混凝土构件力学特性及影响规律研究
动
与
冲
击
Vo 1 . 3 2 No . 5 2 0 1 3
J OURNAL OF VI BRAT I ON AND S HOCK
不 同加 载 条件 下钢 筋 混 凝土 构 件 力学 特性 及影 响规律 研 究
王德斌 ,李宏男
( 大连理工大学 建设工程学部 , 大连 1 1 6 0 2 4 )
Ab s t r a c t : B a s e d o n t h e e l e me n t o f b e a m w i t h h i n g e s i n O p e n S e e s ,t h e l i n e a r e l a s t i c s h e a F r e s t o i r n g f o r c e mo d e l , d e f i n e d o n t h e l e v e l o f s e c t i o n.wa s a d o p t e d .T h e z e r o l e n g t h s e c t i o n e l e me n t w i t h b o n d . s l i p ma t e r i l a wa s i n t r o d u c e d t o s i mu l a t e t h e b o n d - s l i p a t t h e e n d o f e l e me n t .Me a n w h i l e ,t h e g e o me t i r c n o n l i n e a r i t y c a u s e d b y P — D e f f e c t w h i c h i s a d d i t i o n a l
爆燃压裂(高能气体压裂技术)
作用是明显的,而水力压裂产生的一条裂
缝却与天然裂缝走向一致、不会沟通。
第三节 增产机理及理论研究
(2)由于高能气体压裂形成的多条径向裂 缝(2~5条)的方向是随机的,基本上都不垂 直于最小主应力方向。根据岩石的力学规律,
岩石破裂时,裂缝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最小主
用安全,可用于耐高温(小于250℃)的射孔弹或其他爆破器材中。
③411号耐热炸药:可在2l0~220℃条件下工作2h,爆轰性能好,破甲深 度深,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低,有较好的安全性能,成型性能好,机械
强度高,是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耐热炸药。
第二节 国外发展概况
一、美国 1858年,美国德凯瑞首创性地提出了改造油层从而使油井增产的概念。
作用于油层可疏通油流通道,降低毛细孔道的表面张力,使原油降粘、除垢并解 堵、清蜡防蜡,抑制地层细菌的生长和聚集,从而提高油层的泄油能力。
(4)高能气体压裂处理后2h,井底还维持有足够高的温度异常。高温场可以溶解沉
积在处理层段井筒及地层渗滤面上的蜡质、胶质和沥青质沉积物,疏通渗流通道, 降低渗流阻力。温度升高后,原油粘度降低,流度也相应提高了。
二、火工材料
(1)火药
是在无外界供氧条件下,可由火花、火焰等外界能源正常引燃,迅 速进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热和气体产物的混合物,通常由
氧化剂、粘结剂、可燃剂及附加剂等组成。
(2)炸药 是在一定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能发生高速的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
热,生成气体产物并对外界做功的化合物或混合物。广义的炸药包含起
生。形成高温、高压、高频的冲击气流波,它能够将油层原生孔隙中产生堵
塞作用的机械杂质或各种盐类微粒、油层岩石剥落的微粒、胶结物中因膨胀 而堵塞孔道的松散物质绝大部分冲刷、清扫干净,基本恢复孔隙结构的 增产机理及理论研究
爆炸学考试重点总结
1、名词解释:(1)爆炸现象:物质从一种状态经物理或化学变化为另一种状态,伴随着巨大的能量快速释放,产生声、光、热或机械功,使爆炸点周围的介质中的压力发生骤增的过程称为爆炸现象(2)事故性爆炸: 在生产活动中,违背人们意愿造成巨大国家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爆炸现象称为事故性爆炸2、填空(1)按爆炸前后物质成分变化不同,爆炸事故可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
(2)化学爆炸可分为三类,分别是:简单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3)按爆炸过程类型的不同,爆炸事故可分为:着火破坏型爆炸、泄漏着火型爆炸、自燃着火型爆炸、反应失控型爆炸、传热型蒸气爆炸、平衡破坏型蒸气爆炸。
(4)爆炸防护技术措施(5 种):惰化防爆、爆炸抑制、爆炸阻隔、爆炸泄压、爆炸封闭。
(5)防爆技术措施优选原则有:动态控制原则、分级控制原则、多层次控制原则(6)多层次控制原则中的六个层次分别是:预防性控制、补充性控制、防止事故扩大性控制、维护性能控制、经常性控制、紧急性控制。
3、简答(1)物理爆炸的条件和化学爆炸的条件分别是什么?P2物理爆炸条件:爆炸体系内存有高压气体或在爆炸瞬间生成高压气体或蒸汽急聚膨胀,以及爆炸体系域周围介质之间发生急剧的压力突变化学反应要成为爆炸反应必须同时具有反应过程放热性、反应过程高速度和反应过程产生大量气体产物等三个条件(2)爆炸破坏力形成同时具备的五个条件是什么?P3可燃物、助燃剂、可燃物与助燃剂均匀混合、爆炸性混合物处于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足够能量的点火源4、论述(1)爆炸预防技术和防护技术中具体有哪些措施可用于防爆?P5-6爆炸预防技术:控制工艺参数、防止爆炸性混合物形成、控制点火源、防爆监控措施爆炸防护技术:惰化防爆、爆炸抑制、爆炸阻隔、爆炸泄压、爆炸封闭(2)燃烧的三种形式,并举例。
扩散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
(教案)1、名词解释:(1)可燃性气体:凡是常温、常压下以气体状态存在,在受热、受压、撞击或遇电火花等外界能量作用下具有燃烧或爆炸性能的气体通称为可燃性气体。
不同应变率下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不同应变率下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一、本文概述研究背景与意义:可以介绍混凝土作为重要的建筑结构材料,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指出混凝土结构在实际服役过程中往往承受着不同形式和速度的荷载作用,研究不同应变率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对于确保结构安全和提高工程设计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与内容:概述中应明确本研究旨在通过一系列试验,探究应变率变化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指标的变化规律。
同时,分析不同应变率下混凝土的破坏形态和裂纹扩展特性,以期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简要介绍本研究所采用的主要试验设备、试验方法和测试技术,例如采用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进行不同应变率下的压缩和拉伸试验,利用高速摄影技术捕捉裂纹扩展过程等。
同时,概述试验过程中的控制变量和测试流程,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文章结构:在概述中简要介绍文章的结构安排,例如首先介绍试验材料与方法,然后展示试验结果和分析,最后对结果进行讨论并提出结论和建议。
二、混凝土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其力学性质对于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节主要探讨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质,包括其弹性模量、抗压强度、抗拉强度以及应变率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是描述其弹性变形能力的关键参数。
它定义为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在应力应变曲线的线性阶段。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通常在2040 GPa之间,这一数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混凝土的组成、水灰比、养护条件等。
弹性模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在受到荷载作用时的变形情况,是评估结构刚度的重要指标。
抗压强度是混凝土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力学性质之一。
它指的是混凝土在轴向压力作用下达到的最大应力值。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通常在20100 MPa之间,其值受混凝土的配合比、养护条件、骨料类型等因素影响。
抗压强度是评估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的关键参数。
高能气体压裂技术从井筒到地层-层内爆炸技术
序号
1 2 3 4 5 6 7 8
起爆前压力 (MPa) 31.81 41.18 39.85 39.66 38.52 37.76 21.42
20.28
起爆后压 压力突变值 传爆情况 备注 力(MPa) (MPa)
41.0
9.19
全爆
46.12
4.14
全爆
52.96
13.11
全爆
53.53
13.87
未全爆
二、以液体火药压裂与水力压裂工艺相结合,应可成 功的进行层内爆炸施工,其关键是要一方面保证传爆 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要尽量保证井身结构不被破坏;
三、该配方在地面运输、施工泵送及反应后的处理均 是安全可靠的;
四、该技术的理论计算模型、具体施工过程中的监测 均有待完善,这也包括施工本身。
44
4
3.0
炸药质量 炸药的质量比
(g)
(%) 粘稠性、流动性外观
3.5
70%
可成团
3.0
60%
可成团
2.0
50%
牙膏状
2.0
40%
较牙膏状稀,可挤动
20
微裂缝悬浮 爆燃技术
以氧化剂、可燃剂含能成分为主分散 于水中,将其作为液相,添加炸药敏化剂 组成悬浮药,用有机玻璃沟槽进行了常温 常压下实验。发现主炸药含量低于85%时 不可能可靠传爆,但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主 炸药含量可低于20%。
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就在美国和加拿大进行
了Tal-1005C药的层内爆炸实验,层内爆炸可时油井
增产1.5~7.0倍,气井增加产量1.5~14倍,平均为
5.6倍(见表4)。
TAL-1005C的炸药配方是以火箭燃料为基础,基本数
压力容器事故发生机理及其分析
1概述 近年来压⼒容器爆炸事故时有发⽣,如1997年6⽉26⽇北京东⽅化⼯⼚⼄烯球罐发⽣爆炸,1998年3⽉5⽇陕西省西安市煤⽓公司液化⽯油汽贮罐爆炸事故等。
压⼒容器爆炸时,不但会造成极⼤的⼈⾝伤亡事故,⽽且有时还会引起⽕灾或更强烈的爆炸。
因此,研究分析压⼒容器爆炸事故,找出事故原因,对预防事故、保障设备安全有着极其重要作⽤。
2压⼒容器的破坏形式 根据国际《压⼒容器、锅炉和管道委员会》提出的⽅法,依照破坏形态和破坏原因,压⼒容器破坏形式可分以下⼏种: 2.1过度的塑性变形 当压⼒载荷⼤⼤超过设计数值时,容器的器壁变薄,最后达到不稳定点,即当压⼒稍许增加时,容器就会因过度塑性变形⽽发⽣破裂。
当容器发⽣过度塑性变形破裂时,断⼝为撕断状态,容器破坏时不产⽣碎⽚或者仅有少量碎块,爆破⼝的⼤⼩视容器爆破的膨胀能量⽽定。
除压⼒的影响以外,⾦属材料在⾼温下的蠕变也是引起塑性变形的⼀个重要原因,在蠕变过程中,材料发⽣连续的塑性变形,在塑性变形积累到相当长时间后,将以破裂⽽告终。
2.2过度的弹性变形 弹性变形是固体在外⼒的作⽤下表现出的⼀种⾏为,当外⼒撤出后,物体能够恢复原来形状的能⼒称为弹性性质,⽽具有这种可逆性的变形就叫做弹性变形,过度的弹性变形可能使容器呈现不稳定状态,甚⾄达到失稳程度。
2.3⼤应变疲劳 压⼒容器在交变应⼒的作⽤下,位于容器的某些局部区域(如开孔接管周围、局部结构不连续处等)受⼒的⾦属晶粒将会产⽣滑移并逐渐发展成为微⼩裂纹,且裂纹两端不断扩展,最终导致容器的疲劳破坏。
疲劳⾸先出现在上述⾼应⼒的局部区域,即出现在这些⾼应⼒引起的⼤应变的地⽅,这种破坏就称⼤应变疲劳。
压⼒容器的疲劳破坏⼀般具有以下特征: (1)容器没有明显的变形 (2)破裂的断⼝存在两个区域:疲劳裂纹产⽣⾄扩展区和最后断裂区 (3)容器常因开裂泄漏⽽失效 (4)疲劳破坏总是在容器经过反复的加载和卸载以后发⽣ 2.4腐蚀疲劳 腐蚀疲劳是⾦属材料在腐蚀和应⼒的共同作⽤下引起的⼀种破坏形式。
爆炸力学讲义
爆炸力学讲义第一章绪论§1.1 爆炸力学的基本概念爆炸效应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物理、力学、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如主要以力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爆炸,则可称之为“爆炸力学”。
郑哲敏教授和朱兆祥教授提出:“爆炸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是主要研究爆炸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爆炸的力学效应的应用和防护的学科”。
爆炸力学从力学角度研究化学爆炸、核爆炸、电爆炸、粒子束爆炸(也称辐射爆炸)、高速碰撞等能量突然释放或急剧转化的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强冲击波(又称激波)、高速流动、大变形和破坏、抛掷等效应。
自然界的雷电、地震、火山爆发、陨石碰撞、星体爆发等现象也可用爆炸力学方法来研究。
爆炸力学是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和物理学、化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在武器研制、交通运输和水利建设、矿藏开发、机械加工、安全生产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1.2 爆炸力学的发展历程人们知道利用爆炸能为自己服务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可以说从炸药发明以后就开始了。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这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常识,但在西方国家却不这么认为。
丁儆教授在1980年参加美国国际烟火技术会议(IPS),在会上作报告述及中国发明火药和烟火技术的事实,引起许多欧美学者的惊异,因为西方教材中都说火药是英国的罗吉•培根(Roger Bacon)发明的,为了纠正西方的错误,丁儆教授回国后进行了中国古代火药和爆炸方面历史的研究,研究表明,大约在公元8世纪(唐朝),中国就出现了火药的原始配方,在十世纪已应用于军事,北宋初官修著的《武经总要》中记载有火炮、蒺藜火球和毒烟火球等几种实战武器的火药配方。
宋代周密揆在《葵辛杂记》中记载了火药产生的爆炸事故:“……守兵百余人皆糜碎无余,盈栋皆寸裂,或为炮风崩至十余里外。
”《宋史》记载元兵破静江时有:“……娄乃令所都人拥一火炮燃之,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外,兵多惊死者。
”火药的知识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直到十三世纪,英国人罗吉•培根才涉及火药的配方和应用,他的工作比中国人晚300~500年。
大开孔外压圆筒失稳行为的有限元分析
大开孔外压圆筒失稳行为的有限元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大开孔圆筒的失稳行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有限元(Finite Element,FE)分析是用于研究大孔圆筒段外压失稳行为的研究工具。
受力学、化学、材料、热物理稳定性等因素的制约,大孔圆筒段失稳破裂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有限元法能准确地模拟出材料的结构特性,可以快速地预测出在某一应力条件下材料的受力行为,此外还可以得到确切的失稳破裂位置。
因此,利用有限元法可以为大开孔外部压缩圆筒的失稳破裂研究提供有效的临界条件和数据支持。
首先,建立有限元模型。
利用有限元法可以模拟出材料的准确结构特性和表面特征,然后对所建立模型进行网格剖分,以保证计算的准确度。
其次,确定材料的单元形式。
特别是确定单元模型和边界条件是有限元模型计算前提条件,影响到有限元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此外,在参数设置方面,还应进行有限元数值求解的兼容性检查,以确保所有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实施计算。
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可以得出影响材料失稳的不同应力状态的结果,可以模拟出准确的破裂条件,从而更加准确地研究圆筒失稳破裂行为,为大开孔圆筒材料的夺性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发现,采用有限元法研究大开孔外部压缩圆筒的失稳行为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即可以快速地获取准确的破裂条件,有力地评估材料的失稳性能,并为材料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值。
弹塑性力学9厚壁圆筒课件
加载方式选择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静态或动 态加载方式,如拉伸、压缩、 弯曲等。
测试仪器准备
选用合适的测试仪器,如万能 试验机、引伸计、动态数据采 集系统等,确保测试精度和可 靠性。
实验过程记录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包括加载 速度、试样变形、破坏形态等
,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数值模拟方法选择和建模过程
有限元软件选择
结果对比分析和讨论
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将实验测得的力与位移曲线、应力应变曲线等与数值模拟结果进 行对比分析,评估数值模拟的准确性。
误差来源分析
分析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之间存在的误差来源,如材料性能差异、 几何尺寸偏差、边界条件设置等。
参数敏感性分析
针对不同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探讨各参数对厚壁圆筒弹塑性性能 的影响规律。
判断依据
可通过解析法、数值法或实验法求得圆筒的塑性失稳压力,若实际工作压力大于塑性失稳压力,则圆 筒将发生塑性变形并可能导致破裂。
防止失稳措施和建议
01
02
03
04
选择合适的材料
根据圆筒的实际工作条件和要 求,选择具有足够强度和稳定
性的材料。
优化圆筒结构设计
通过优化圆筒的几何尺寸、壁 厚等参数,提高其承载能力和
材料密度
选择低密度材料可减轻圆筒重量,降低应力集中现象。
结构参数对优化设计影响
圆筒厚度
01
增加圆筒厚度可提高承载能力和刚度,但也会增加重量和成本
。
圆筒长度
02
合适的圆筒长度可确保传力均匀,减小应力集中现象。
圆筒内外径比
03
合适的内外径比可确保圆筒在承受内压和外载时具有足够的稳
定性。
优化算法在厚壁圆筒中应用
《岩石力学》习题库及答案02解读
练习题1.1岩石与岩体的关系是( B )。
(A)岩石就是岩体(B)岩体是由岩石和结构面组成的(C)岩体代表的范围大于岩石(D)岩石是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1.2大部分岩体属于( D )。
(A)均质连续材料(B)非均质材料(C)非连续材料(D)非均质、非连接、各向异性材料2.1岩石的弹性模量一般指( B )。
(A)弹性变形曲线的斜率(B)割线模量(C)切线模量(D)割线模量、切线模量及平均模量中的任一种2.2岩石的割线模量和切线模量计算时的应力水平为( D )。
(A) B、(C)(D)2.3由于岩石的抗压强度远大于它的抗拉强度,所以岩石属于( B )。
(A)脆性材料(B)延性材料(C)坚硬材料(D)脆性材料,但围压较大时,会呈现延性特征2.4剪胀(或扩容)表示( D )。
(A)岩石体积不断减少的现象(B)裂隙逐渐闭合的一种现象(C)裂隙逐渐涨开的一种现象(D)岩石的体积随压应力的增大逐渐增大的现象2.5剪胀(或扩容)发生的原因是由于( D )。
(A)岩石内部裂隙闭合引起的(B)压应力过大引起的(C)岩石的强度大小引起的(D)岩石内部裂隙逐渐张开的贯通引起的2.6岩石的抗压强度随着围岩的增大(A )。
(A)而增大(B)而减小(C)保持不变(D)会发生突变2.7劈裂试验得出的岩石强度表示岩石的( B )。
(A)抗压强度(B)抗拉强度(C)单轴抗拉强度(D)剪切强度9、格里菲斯强度准则不能作为岩石的宏观破坏准则的原因是( D )。
(A)它不是针对岩石材料的破坏准则(B)它认为材料的破坏是由于拉应力所致(C)它没有考虑岩石的非均质特征(D)它没有考虑岩石中的大量身长裂隙及其相互作用10、岩石的吸水率是指( B )。
(A)岩石试件吸入水的重量和岩石天然重量之比(B)岩石试件吸入水的重量和岩石干重量之比(C)岩石试件吸入水的重量和岩石饱和重量之比(D)岩石试件天然重量和岩石饱和重量之比11、已知某岩石饱水状态与干燥状态的抗压强度之比为0.72,则该岩石( A )。
爆破技术
第一章1.爆破技术:岩石爆破技术是以炸药为能源,当其爆炸做机械功,使周围介质发生变形、破坏、移动和抛掷,达到既定工程目的的工程技术。
2.爆炸技术应用与那些领域:金属和非金属矿山爆破、土建工程爆破、农业爆破、电力机械加工与拆除、其他方面。
3.我国工程爆破现状:我国工程爆破技术在理论与实践、控制爆破技术、岩石的分级与可爆性、爆破优化、爆破量测技术、安全技术,取得了显著地进步与发展。
4.今后我国工程爆破的发展方向:探索控制爆炸能量的新思想新技术。
加强爆破理论和模拟技术的研究,指导爆破工程实践。
提高爆破施工专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
爆破器材要向高质量,多品种,低成本和安全生产工艺连续化发展。
环境保护。
第二章1.理想液体和理想气体:理想液体就是指没有黏性、不可压缩的液体.气体分子本身的体积和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都可以忽略不计的气体,称为是理想气体。
2.多方气体:若内能与温度的理想气体。
pV=nRT,p=Ap^K或p=AV3.正压介质:状态方程中不含熵的介质。
4.简述爆炸应力波:装药在岩体或其他固体介质中所激起的应力扰动的传播称为爆炸应力波,介质处于某一应力状态下的部分和介质其余部分的界面成为波阵面.5简述应力波的分类方法:第一种,按其大小分,与药包的距离依次为:爆轰波作用在周围介质上压力最大,以超声速传播冲击应力波;随距离增加,压力有所下降,在波阵面上部出现亚声速冲击应力波,下部为塑性应力波(固体发生塑性变形);距离再增加,压力随之降低,传播弹性应力波。
习惯上将上述不同波形简称为应力波(声波为应力趋近于零的应力波);第二种是按应力波种类分为法向应力波(包括压缩波和拉伸波)和切向应力波(横波)。
6纵波,横波,瑞利波,连续波,间断波:横波也称“凹凸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纵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平行的波。
瑞利波是一种常见的界面弹性波,是沿半无限弹性介质自由表面传播的偏振波。
连续波是激光器以连续方式而不是脉冲方式输出的波。
非爆破破岩技术在矿山生产中的应用探索
第44卷第1期2021年1月煤炭与化工Coal and Chemical IndustryVol.44No.lJan.2021煤矿安全环保与煤炭加工非爆破破岩技术在矿山生产中的应用探索刘金广(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唐山063000)摘要:爆破法是工程施工常用的破岩方法,有着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但其震动大、产生毒害气体且生产运输过程危险大,同时常规利用炸药爆破破岩的手段在一些特殊空间、特殊条件下受限颇多,一直以来,人们在不停探讨研究新的破岩技术来满足这些特定条件下的施工。
随着科技的发展,静态爆破等新型非爆破破岩技术应运而生,且越来越广泛应用于矿山、市政、土石方等工程施工中,实践表明这些技术有安全性高、环保性好等优点。
关键词:静态;洁净;破岩技术中图分类号:TD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979(2021)01-0091-03 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 of non-blasting rock breakingtechnology in mine productionLiu Jinguang(K o U ucbi Group Corporation Ltd.,Tangshan063000,China)Abstract:Blasting is a common method of rock breaking 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which had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cost,but based on its existence of large vibration,toxic gas and dangerous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process,and the conventional use of explosive blasting means of rock breaking in some special space,special conditions were quite limited,new rock breaking technology was exlplored to mee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se specific condition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tatic blasting and other new non-blasting rock-breaking techniques were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in mining,municipal,earth-moving and oth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and practice showed that these techniques had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afety and goo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favored by people.Key words:static;clean;rock-breaking technology0引言爆破在矿山施工中应用非常广泛,鉴于炸药使用有着便捷、高效、成本低廉等优势,目前爆破施工仍是矿山破岩的主要手段。
内爆炸加载条件下圆筒的膨胀_破裂规律研究
第23卷 第4期爆炸与冲击Vol.23,No.4 2003年7月EXPLOSION AND SHOCK WAV ES J ul.,2003 文章编号:100121455(2003)0420305204内爆炸加载条件下圆筒的膨胀、破裂规律研究Ξ谭成文,王富耻,李树奎,王 鲁(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以经典热粘塑性本构关系(John2Cook本构关系和Power law本构关系)为基础,建立了更适当表征材料特征的新的、解耦的本构关系。
采用SHPB(分离式霍普金森杆)技术测定了常用弹箭材料35CrMnSiA的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并采用拟合的方法确定了本构方程中的材料常数。
与高速摄影技术测得的径向位移函数及圆筒材料的损伤演化方程相结合,建立了控制内爆炸加载圆筒膨胀,直至破裂的完备方程组,完成了内爆炸加载圆筒问题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以往有关箭弹材料圆筒膨胀的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关键词:固体力学;损伤演化方程;SHPB;圆筒;内爆炸加载 中图分类号:O346;O354 国标学科代码:130・1520 文献标志码:A1 引 言 对内爆炸加载条件下圆筒的膨胀、破裂规律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直接应用背景。
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早期的研究工作往往从直观实验出发总结出经验性结论,直到G.I.Taylor[1]提出著名的壳体动态断裂应力准则爆轰产物压力降为材料的屈服强度时壳体最终完全破裂后才进入定量的理论研究阶段。
封加坡[2]适时将损伤力学的研究成果引入到研究工作中,建立了一个针对微孔洞型损伤材料的损伤演化方程,对弹壳变形、损伤、破坏过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得到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果。
后来李永池等[3~4]以变形热力学、塑性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增量型含损伤的热塑性本构关系,并将其应用于内爆炸圆筒的变形、破坏问题的研究中,完成了系列的数值模拟,得到了一些对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有意义的结论,但他的研究未考虑材料的粘性,这是在爆炸加载条件下不能忽略的。
实验三爆破实验
实验三 厚壁圆筒爆破实验一、试验目的1.测定圆筒塑性变形开始和结束时的屈服压力值;2.测定圆筒破坏时的爆破压力,并通过计算验证理论公式;3.了解过程装备控制专业数据自动采集测量系统基本单元的原理。
二、试验原理1. 屈服压力值的理论计算:(1) 屈服压力 2213K K p s s -=σ(2) 全始屈服压力(材料为理想弹塑性) K p s so ln 32σ=2. 爆破压力值的理论计算:承受内压的高压筒体,其爆破压力计算方法有如下几种:(1) Faupel 公式:K p bs s b ln )2(32σσσ-= (2) 中径公式:112=-=K K p bb σ (3) 最大主应力理论 b b K K p σ)11(22+-= (4) 最大线应变理论b b K K p σ)4.03.11(22+-=(5) 最大剪应力理论b b KK p σ)21(22-= (6) 最大变形能理论b b KK p σ)31(22-=以上式中符号意义详见现教材“过程设备设计” 教材和王志文主编的“化工容器设计”以及余国宗主编的“化工容器及设备”。
3.爆破试验原理过程:塑性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的爆破过程如图一所示,在弹性变形阶段(OA 线段),器壁应力较小,产生弹性变形,内压与容积变化量成正比,随着压力的增大,应力和变形不断增加;到A 点时容器内表面开始屈服,与A 点对应的压力为初始屈服压力s p ;在弹塑性变形阶段(AC 线段),随着内压的继续提高,材料从内壁向外壁屈服,此时,一方面因塑性变形而使材料强化导致承压能力提高,另一方面因厚度不断减小而使承压能力下降,但材料强化作用大于厚度减小作用,到C 点时两种作用已接近,C 点对应的压力是容器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称为塑性垮塌压力;在爆破阶段(CD 线段),容积突然急剧增大,使容器继续膨胀所需要的压力也相应减小,压力降落到D 点,容器爆炸,D 点所对应的压力为爆破压力b p 。
层内爆炸压裂技术原理及分析
[收稿日期]2007212231 [作者简介]赵志红(19812),男,2005年大学毕业,硕士生,现主要从事油气藏增产技术与理论研究工作。
层内爆炸压裂技术原理及分析 赵志红,郭建春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500)[摘要]立足于水力压裂机理,在借鉴以往井筒内爆炸压裂和高能气体压裂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爆破理论对层内爆炸作用过程以及对油气层的改造效果进行了研究,对其增产原理进行了分析。
结合水力压裂施工工艺及石油工业的要求,分析了目前层内爆炸压裂现场应用的技术难点,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层内爆炸;压裂;低渗透油气藏;液体炸药[中图分类号]TE3571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752(2008)022*******1 层内爆炸压裂基本概念层内爆炸压裂就是首先采用水力压裂方式在油气层中形成一定长度、高度和宽度的水力裂缝,接着将液体炸药用压裂车泵送到水力裂缝中,随后引爆水力裂缝内的炸药。
利用炸药产生的强烈冲击波和大量高温高压气体来破碎裂缝壁面岩石,并在水力裂缝周围产生大量微裂缝,在储层中形成岩石颗粒支撑的水力裂缝和大量自支撑的微裂缝,从而实现沟通更深远的储层、有效地改善地层渗透性、提高地层储量的动用程度、增加油气产量、节约开发成本,最终达到经济有效地开发低渗透油气藏的目的。
2 层内爆炸压裂过程层内爆炸压裂是建立在水力压裂基础之上的,可以理解为爆炸压裂与水力压裂的联作技术。
211 地面准备工作与一般水力压裂不同之处是层内爆炸压裂不需要支撑剂的准备,而且压裂液和压裂车组的需要也相对较少,唯一增加的是液体炸药现场配制车及一些相关的起爆设备等。
但液体炸药价格低廉,所以总体来说,大大减少了施工成本。
图1 层内爆炸形成的微裂缝网络示意图212 地下作用过程水力压裂在地层中形成一条水力裂缝后,通过压裂车泵送液体炸药到水力裂缝中,再泵入一定的顶替液将井筒中的液体炸药全部挤入水力裂缝中去。
Ⅰ《压力容器设计》1-4章答案【新改】要点
过程设备设计题解1.压力容器导言思考题1.压力容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别起什么作用?答:压力容器由筒体、封头、密封装置、开孔接管、支座、安全附件六大部件组成。
筒体的作用:用以储存物料或完成化学反应所需要的主要压力空间。
封头的作用:与筒体直接焊在一起,起到构成完整容器压力空间的作用。
密封装置的作用:保证承压容器不泄漏。
开孔接管的作用:满足工艺要求和检修需要。
支座的作用:支承并把压力容器固定在基础上。
安全附件的作用:保证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和测量、控制工作介质的参数,保证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和工艺过程的正常进行。
2.介质的毒性程度和易燃特性对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管理有何影响?答:介质毒性程度越高,压力容器爆炸或泄漏所造成的危害愈严重,对材料选用、制造、检验和管理的要求愈高。
如Q235-A或Q235-B钢板不得用于制造毒性程度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盛装毒性程度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容器制造时,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板应力逐张进行超声检测,整体必须进行焊后热处理,容器上的A、B类焊接接头还应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检测,且液压试验合格后还得进行气密性试验。
而制造毒性程度为中度或轻度的容器,其要求要低得多。
毒性程度对法兰的选用影响也甚大,主要体现在法兰的公称压力等级上,如内部介质为中度毒性危害,选用的管法兰的公称压力应不小于1.0MPa;内部介质为高度或极度毒性危害,选用的管法兰的公称压力应不小于1.6MPa,且还应尽量选用带颈对焊法兰等。
易燃介质对压力容器的选材、设计、制造和管理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如Q235-A·F不得用于易燃介质容器;Q235-A不得用于制造液化石油气容器;易燃介质压力容器的所有焊缝(包括角焊缝)均应采用全焊透结构等。
3.《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在确定压力容器类别时,为什么不仅要根据压力高低,还要视压力与容积的乘积pV大小进行分类?答:因为pV乘积值越大,则容器破裂时爆炸能量愈大,危害性也愈大,对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的要求愈高。
《炸药爆炸理论》讲义,安徽理工大学 郭子如教授 第七章 炸药的爆炸作用
第七章 炸药的爆炸作用炸药发生爆炸时所形成的高温高压气体产物,必然对周围的介质产生强烈的冲击和压缩作用。
若物体与爆炸的炸药接触或相距较近时,由于受到爆轰产物的直接作用,物体便产生运动、变形、破坏和飞散;若物体离爆炸源较远时,则受爆轰产物的直接破坏作用就不明显。
但是,当炸药在可压缩的介质(如空气、水等)中进行爆炸时,由于爆轰产物的膨胀,压缩周围的介质并在介质中形成冲击波,此冲击波在介质中传播,便可以对较远距离的物体产生破坏作用。
因此,炸药爆炸对周围物体的作用,既可以表现在较近的距离上,又可以表现在离炸药较远的距离上。
习惯上将炸药爆炸时对周围物体的各种机械作用称为炸药的爆炸作用。
通过分析知道,炸药的爆炸作用与炸药的装药量、炸药的性质、炸药装药的形状(在一定的距离上),以及爆炸源周围介质的性质等因素有关。
通过对炸药爆炸作用的研究,可以正确地评价炸药的性能,为合理使用炸药和充分发挥其效能,以及为各种装药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7.1爆炸冲击波在介质分解界面上的初始参数炸药爆炸时,在与之接触的介质中必然要产生冲击波,在爆轰产物中可产生冲击波或稀疏波。
(研究初始参数对评定炸药爆炸对邻近介质的作用,冲击波传播规律很有益处)介质中的初始冲击波参数取决于炸药的爆轰参数和介质的性质(力学性质:压缩性与密度),如果介质的密度大于爆轰产物的密度,则在介质与爆轰产物分解面处的压力x P ﹥2P (爆轰压力),同时向爆轰产物中传递一个冲击波;否则x P ﹤2P ,则向爆轰产物中传递一个稀疏波。
2P >x P 时情形:当装药在空气中爆炸时,最初爆轰产物与空气的最初分界面上的参数,也就是形成空气冲击波的初始参数。
图7-1 2x P P 时分界面附近初始参数分布情况由于爆轰形式的冲击波在开始阶段必然是强冲击波,可采用强冲击波关系式:x x u k D 21+= 2021x x D P k ρ=+ 011ρρ-+=k k x (7-1)可见,只要能从理论上获得x u ,即可计算其它参数。
内压圆筒体和内压球壳设计
内压圆筒体和内压球壳设计1、失效准则容器从承载到载荷的不断加大最后破坏经历弹性变形、塑性变形、爆破,因此容器强度失效准则的三种观点:弹性失效弹性失效准则认为壳体内壁产生屈服即达到材料屈服限时该壳体即失效,将应力限制在弹性范围,按照强度理论把筒体限制在弹性变形阶段。
认为圆筒内壁面出现屈服时即为承载的最大极限。
塑性失效它将容器的应力限制在塑性范围,认为圆筒内壁面出现屈服而外层金属仍处于弹性状态时,并不会导致容器发生破坏,只有当容器内外壁面全屈服时才为承载的最大极限。
爆破失效它认为容器由韧性钢材制成,有明显的应变硬化现象,即便是容器整体屈服后仍有一定承载潜力,只有达到爆破时才是容器承载的最大极限。
2、弹性实效准则下的四个强度理论第一强度理论(最大主应力理论)认为材料的三个主应力中只要最大的拉应力σ1达到了极限应力,材料就发生破坏。
强度条件:σ1≤[σ] t第二强度理论(最大变形理论)认为材料的最大的应变达到了极限状态,材料就发生破坏。
εmax≤[ε]第三强度理论(最大剪应力理论)材料的最大剪应力τmax 达到了极限应力,材料就发生破坏。
τmax =21(σ1-σ3) ≤21[σ] t 第四强度理论(剪切变形能理论)材料变形时,即内部变形能量达到材料的极限值时,材料破坏。
σe =√21[(σ1-σ3)2+(σ1-σ3)2+(σ1-σ3)2] ≤[σ] t 3、应力计算 (1)圆筒容器薄壁圆筒容器在工程中采用无力矩理论来进行应力计算,在内压P 作用下,筒壁承受径向应力和环向应力(薄膜应力)作用。
由于壳体壁厚较薄,且不考虑壳体与其它连接处的局部应力,忽略了弯曲应力, 这种应力称为薄膜应力。
经向应力 σm =δ4PD周向应力 σt =δ2PD式中P ——设计压力,MPa ;D ——圆筒的中间直径或称中径,mm ;D=2io D D += D i +δD0——圆筒的外直径,mm;D i——圆筒的内直径,mm;δ——圆筒的计算厚度,mm;由上述公式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圆筒体上周向应力σt是经向应力σm的两倍,而周向应力作用于纵向截面,环向应力作用于环向截面(见下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 第4期爆炸与冲击Vol.23,No.4 2003年7月EXPLOSION AND SHOCK WAV ES J ul.,2003 文章编号:100121455(2003)0420305204内爆炸加载条件下圆筒的膨胀、破裂规律研究Ξ谭成文,王富耻,李树奎,王 鲁(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以经典热粘塑性本构关系(John2Cook本构关系和Power law本构关系)为基础,建立了更适当表征材料特征的新的、解耦的本构关系。
采用SHPB(分离式霍普金森杆)技术测定了常用弹箭材料35CrMnSiA的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并采用拟合的方法确定了本构方程中的材料常数。
与高速摄影技术测得的径向位移函数及圆筒材料的损伤演化方程相结合,建立了控制内爆炸加载圆筒膨胀,直至破裂的完备方程组,完成了内爆炸加载圆筒问题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以往有关箭弹材料圆筒膨胀的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关键词:固体力学;损伤演化方程;SHPB;圆筒;内爆炸加载 中图分类号:O346;O354 国标学科代码:130・1520 文献标志码:A1 引 言 对内爆炸加载条件下圆筒的膨胀、破裂规律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直接应用背景。
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早期的研究工作往往从直观实验出发总结出经验性结论,直到G.I.Taylor[1]提出著名的壳体动态断裂应力准则爆轰产物压力降为材料的屈服强度时壳体最终完全破裂后才进入定量的理论研究阶段。
封加坡[2]适时将损伤力学的研究成果引入到研究工作中,建立了一个针对微孔洞型损伤材料的损伤演化方程,对弹壳变形、损伤、破坏过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得到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果。
后来李永池等[3~4]以变形热力学、塑性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增量型含损伤的热塑性本构关系,并将其应用于内爆炸圆筒的变形、破坏问题的研究中,完成了系列的数值模拟,得到了一些对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有意义的结论,但他的研究未考虑材料的粘性,这是在爆炸加载条件下不能忽略的。
本文中,作者在前人对材料本构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解耦的粘塑性材料本构关系,并采用SH2 PB技术确定了材料的本构关系中的材料常数。
同时采用高速摄影狭缝扫描技术对圆筒膨胀的径向位移函数和径向速度函数进行了测定。
将上述研究结果应用于圆筒的膨胀、破裂规律的研究,完成了一些有关圆筒膨胀物理量的理论预测。
2 材料动态本构关系 材料动态力学响应不同于准静态条件下材料的力学行为,在这方面前人的积累较少,但要完成圆筒膨胀参数的理论预测必须确定合适的材料本构关系。
对于内爆炸加载圆筒,圆筒发生贯穿性断裂前要发生很大的塑性变形,因此必须考虑塑性阶段;另外,一般钢铁材料在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动态断裂过程对应变率都较为敏感,因此本构关系也要考虑材料粘性的影响。
所以本文作者在经典的动态本构方程(Johnson2Cook本构方程和Power law本构方程)基础上建立了另外一个本构关系,并采用SHPB技术确定了其中的材料常数。
Johnson2Cook本构方程为τ=(τγn)(1+C ln(γ・/γ・0))(1-T3m)(1)0+BΞ收稿日期:2002209223;修回日期:2002211229 作者简介:谭成文(1977— ),男,博士研究生。
式中:τ0、B 、C 、m 、n 为材料常数,τ和γ分别为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γ・0为参考应变率,当材料处于室温环境时,T 3m =0。
Power law 本构方程为τ=τ0(1+γ/γ0)N (γ・/γ・0)M exp (-λ(T -T ref ))(2)式中:N 、M 、λ为材料常数,γ0、T ref 分别为参考应变和参考温度,一般情况下T ref 取室温,因此当材料处于室温时,T -T ref =0。
从上述本构关系的表达式中可以看出,这两个本构关系都包括三个相互间解耦的部分,即应变硬化项、应变率硬化项和温度软化项。
文献[4]的实验结果表明:Johnson 2cook 本构方程的应变率硬化项能够较好地反应材料处于大应变、高应变率及高温下的实际情况,而Power law 本构方程的应变硬化项和温度软化项则更能反应实际情况,因此本文中将这两个本构关系中的优点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本构关系,其形式为τ=τ0(1+γ/γ0)N (1+C ln (γ・/γ・0))exp (-λ(T -T ref ))(3)图135CrMnSiA 在淬火后250℃回火材料的系列应力应变关系Fig.1Stress 2strain of steel 35CrMnSiA 式中:C 为材料常数。
本文中为了计算方便不考虑温度软化问题,因此本构关系可进一步简化为 τ=τ0(1+γ/γ0)N (1+C ln (γ・/γ・0)) (4) 对于不同的材料需要确定本构关系中的材料常数,SHPB 技术是有效的测量材料高应变率下应力应变关系的技术。
本文中测定了常用弹箭材料35CrMnSiA 在淬火后250℃回火热处理条件下的系列应力应变关系,采用拟合方法获得了该材料本构关系中的常数,实验曲线如图1所示。
材料参数为:γ0=0.00001,γ・0=3000s -1,N =0.17,C =0.13。
由于不同的应变率条件下材料的热软化效应不同,这里τ0包含了热软化效应,因此要根据应变率的不同进行调整;当应变率低于0.30时,最大整体相对误差不大于5%(如图1)。
图2圆筒及装药示意图Fig.2Tube and explosive 图3圆筒狭缝扫描照片(横向代表时间,纵向代表膨胀量)Fig.3High speed streak image of tube expansion3 径向位移函数R (t )和径向速度函数u (t ) 高速摄影技术是爆轰物理研究中常用的技术,该技术可以大大扩大人眼的时域分辨率[5],通过高速摄影狭缝扫描技术可以测得圆筒在爆炸加载条件下圆筒的径向位移函数和径向速度函数。
实验采用J WL 高速摄影系统,转速37500r/min ,直线扫描速度1.859km/s ;圆筒内径26mm ,外径36mm ,壁厚5mm ,如图2所示;实验采用密度为1.588×103kg/m 3的TN T 炸药,装药方式为柱状药柱压装。
高速摄影实验照片如图3所示,通过测量,可以得到每间隔特定时间圆筒的径向位移(相对于圆筒603爆 炸 与 冲 击 第23卷 图4位移实验数据与拟合曲线Fig.4Exprimental data and fitting curve of displacement 轴线),采用数值方法可以得到圆筒膨胀的径向位移函数,其实验测试结果和数值结果如图4所示。
对位移函数求一阶导数可以得到速度函数,其表达式为R (t )=(-0.00006t3+0.00605t 2+1.3)/100(5)u (t )=(-0.00018t 2+0.0121t )×104(6)式中:R (t )、u (t )和t 的单位分别为m 、m/s 和s 。
4 计算结果与分析4.1 控制方程 材料本构关系τ=τ0(1+γ/γ0)N (1+C ln (γ・/γ・0))(7) 壳体真实应变定义γ=ln (1+ε)(8) 薄壁壳体的工程应变近似ε=(R (t )-R 0)/R 0(9) 工程应变率定义 ε・=1R 0d R (t )d t =u (t )R 0(10) 真实应变率 γ・=ε・1+ε(11) 损伤演化方程[2]d D d t=((1-D )(τ-τ0))2η K (12)式中:η和K 分别为材料的粘性系数和应变强化模量,D 为损伤因子。
材料的断裂准则由临界损伤因子D c 来确定,因此,将(5)~(11)式代入(12)式得到d D(1-D )2=τ01+ln (R (t )/R 0)γ0N 1+C ln u (t )γ・0R (t )-τ02η K d t (13)然后加以合适的断裂准则就可以较精确地计算出断裂时间、断裂应变、断裂应变率、破片初速、应力时间关系等物理量,可以加深人们对内爆炸加载圆筒膨胀、破裂规律的认识。
图5损伤演化曲线Fig.5Computed damage evolution4.2 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用到方程(13),计算中取D c =0.45,τ0=180MPa 。
图5的损伤演化曲线是典型的热力学曲线。
计算结果如下:破裂时间12.3μs ,破裂半径21mm ,破片初速度1216m/s ,破裂应变0.538,破裂应变率5.79×104s -1。
预测全部结果处于常用弹材的实验结果范围内,对于5mm 壁厚的钢铁材料,圆筒破裂时间一般处于10~20μs 之间,破片初速度处于700~1400m/s 之间。
5 结 论 (1)以高应变率下经典的材料本构关系为基础,吸收其各自的优点,建立了新的、解耦的材料本构关系,这一新型本构关系除具备原有本构关系的显式、直观的优点外,更能准确地反应高应变率加载条件下材料的热软化行为、应变硬化行为和应变率硬化行为。
并且所建的本构关系对所有涉及高应变率问题如侵彻、爆轰等问题普遍适用。
(2)利用所建立的本构关系和高速摄影所测得的径向位移函数和径向速度函数及文献[2]的损伤演703 第4期 谭成文等:内爆炸加载条件下圆筒的膨胀、破裂规律研究803爆 炸 与 冲 击 第23卷 化方程建立了控制内爆炸加载圆筒膨胀、直至破裂的完备方程组,利用数值方法完成了损伤演化曲线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损伤演化曲线是典型的动力学曲线,同时完成了对破裂时间、破裂半径、破片初速度、破裂应变、破裂应变率等爆轰物理量的计算。
预测结果与以往的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表明了该方法在内爆炸加载问题上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1] Taylor G I.The fragmentation of tubular bombs[A].Scientific Papers of Taylor,Ⅲ[M].London:Cambridge Univer2sity Press,1963:387-389.[2] 封加坡.金属动态延性破坏损伤函数模型[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1992.[3] 李永池,李大红,魏志刚,等.内爆炸载荷下圆筒变形、损伤和破坏规律研究[J].力学学报,1999,31(4):442-449.L I Y ong2chi,L I Da2hong,WEI Zhi2gang,et al.Research on the deformation,damage and fracture rules of circular tubes under inside2explosive loading[J].Acta Mechanica Sinica,1999,31(4):442-449.[4] 李永池,王红五,江松青,等.含损伤材料的热粘塑性本构关系和柱壳破裂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1,21(2):105-110.L I Y ong2chi,WAN G Hong2wu,J IAN G S ong2qing,et al.Research on the thermal2viscoplastic constitutive relation of damaged material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ircular tubes fracture[J].Explosion and Shock Waves,2001,21(2):105 -110.[5] Nemat2Nasser S,Y eou2Fong Li,Isaacs J B.Experimental/computational evaluation of flow stress at high strain rateswith application to adiabatic shear banding[J].Mechanics of Materials,1994,17(1):111-134.[6] 孙承纬,卫玉章,周之奎,等.应用爆轰物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254-259.Deformation and fracture of cylindrical tubeunder inside2explosive loadingTAN Cheng2wenΞ,WAN G Fu2chi,L I Shu2kui,WAN G Lu(School of M aterial Science and Engi neeri ng,Beiji ng Instit ute of Technology,Beiji ng100081,Chi na)Abstract:Based on the classical thermo2viscoplastic constitutive relations,a new and uncoupled constitutive relation was proposed,which can describe the thermal softing,work harding and strain rate harding effects more exactly.For35CrMnSiA steel,using Hopkinson bar stress2strain were measured under different high strain rates and the constants for the new constitutive equation were bined with FEN GJia2poπs damage evolution equation,the radial expand history R(t)and the radial profile function u(t),a self2con2 tained governing equation system was established,with which the expanding and fracture problem of a cylindrical tube under inside2explosive loading was computed.A satisfactory agreement between the compu2 tation and the experiments is obtained.K ey w ords:solid mechanics;damage evolution equation;SHPB;cylindrical tube;inside2explosive loading ΞCorresponding author:TAN Cheng2wen E2mail address:chengwentan@;Telephone: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