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监测考点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形监测:利用测量仪器及专用特制设备采用一定的监测方法对变形体的变形现象进行监视的一种工作,并通过这种工作确定变形体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特征。
监测是目的,分析是手段,预报是目的。
工程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工程变形体进行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监测。
对变形体进行偏移、倾斜、挠度、弯曲、扭转、裂缝等的测量。
变形监测最大的特点:需进行周期性观测。
变形监测系统:人工监测系统和自动化监测系统。
监测方案主要内容:1监测目的2工程概况3监测内容和测点数量4各类测点布置平面图5各类测点布置剖面图6各项目监测周期和频率的确定7监测仪器设备的选用8监测人员的配备9各类警戒值的确定10监测报告送达对象和时限11监测注意事项12监测费用预算
变形监测允许值:1/10--1/20的精度水平。
监测频率的确定:取决于变形值的大小和变形速度,以及变形观测的目的。
观测周期的确定:根据变形体特征、变形速率和变形监测精度要求来确定。
当三个观测周期的变形量小于观测精度所确定的允许值时,可作为无变形稳定值。
变形监测高程控制网的布设要求:1对于建筑物较少的测区,宜将控制点连同观测点布设成单一层次控制网,即只布成一级网,对于建筑物较多且分散的大测区,宜按两级布网方式布设控制网,即由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组成的第一级控制网,而变形观测点与所联测的工作基地组成扩展网。
2控制网应布设成结点水准网、闭合环或附合水准路线。
扩展网应布设成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
3每一监测区的水准基点不应少于3个,对于小测区,当确认各基点稳定可靠时可少于3个,但连工作基
点不得少于3个。
在工程变形区内,点位与邻近建筑物的距离应大于工程基础最大宽度的2倍。
4工作基点与联测点布设的位置应视布网需要确定,作为工作基点的水准点与邻近建筑物距离不得小于建筑物基础深度的1.5--2.0倍。
工作基点与联测点也可以在稳定的永久性建筑物墙体或基础上设置。
5各类水准点应避开交通干道、地下管线、仓库、河岸、水源地、滑坡地带、机器震动区等其他能使用标石、标志易腐蚀和破坏的地点。
沉降观测成果资料处理:1整理原始观测数据记录。
2计算沉降量。
3绘制沉降曲线。
4沉降观测提交的资料。
沉降观测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处理:1曲线在首次观测后即出现回升现象;处理:将首次观测成果作废,采用第二次观测成果作为首次观测成果。
2曲线在中间某点突然回升;处理:改用其他水准点作为水准点来继续观测,并另外埋设新的水准点以代替被压低的水准基点。
3曲线至某点起逐渐回升;处理:应根据水准点之间的高差来判断出最稳定的水准点,并以此作为新的水准基点,将原来下沉的水准基点作废。
4曲线波浪起伏的现象;处理:可将波浪曲线改成水平线,并适当延长监测的时间间隔。
变形监测平面控制网的测点包括基准点、工作基点、变形监测点。
变形监测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1导线控制网2视准线法变形观测控制网3交会法或单三角控制4综合变形监测控制网5四维变形观测系统。
建立平面控制网的原则:1变形观测网应为独立观测网2变形观测控制点的埋设3布网图形的选择。
水平位移观测任务:测定变形体在平面位置上随时间变化的位移量。
基准线法测量水平位移的原理:以通过大型建筑物轴线或平行于建筑物的固定不变
的铅直平面为基准面,来建立一条由两基准点所构成的基准线,然后根据它来周期性的测定建筑物的各变形观测点相对于该基线的距离变化。
挠度:在建筑物垂直面内,各不同高程控制点相对于底点的水平位移称为挠度。
正垂线法:在铅垂方向不同高度处设置测点,用坐标仪测出各点与铅垂线之间的相对位移值,这种方法称为正垂线法。
变形观测资料的分析工作内容:1定性及成因分析2统计分析及定量分析3变形预报和安全判断。
观测点的变形过程线是以时间为横坐标,已累计变形值为纵坐标绘制成的曲线。
基坑工程质量保障的三大基本要素:基坑监测、工程设计、施工。
建筑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目的:1检验设计所采取的各种假设和参数的正确性,指导基坑的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
2确保基坑支护结构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
3积累工程经验,为提高基坑工程上的设计和施工的整体水平提供可借鉴依据。
监测方案设计主要内容:1监测内容的确定2监测方法和仪器的确定,监测元件量程,监测精度的确定3施测部位和测点布置的确定4监测周期,预警值等实施计划的制定。
基坑工程施工现场监测内容:围护结构和支撑体系、周围地形和相邻环境。
土体分层沉降:指距离地面不同深度处土层内的点沉降或隆起。
基坑开挖必定会引起邻近基坑的周边土体的变形,过量的变形将影响邻近建筑物和市政管线等设施等的正常使用。
建筑物的变形监测分为:沉降监测、倾斜监测、水平位移监测和裂缝监测。
监测频率的确定:应根据建筑物的特征、变形速率、观测精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并根据沉降量得变化适当调整。
当建筑物的沉降速度达到0.01-0.04mm/d即视为稳定。
对建筑物沉降监测的精度要求应控制在建筑物允许变形值的1/10-1/20之间。
“五定”原则:变形监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监测对象上的变形监测点位要稳定;所选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要基本稳定;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水利工程监测的项目: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倾斜,挠度,应力及接缝监测等。
水平位移以向下游为正,向左岸为正,反之为负。
倾斜监测以向下游转动为正,向左岸转动为正,反之为负。
接缝和裂缝开合度的符号规定:张开为正,闭合为负。
原型观测包括:现场观测、成果整理、资料分析。
观测资料的分析方法:比较法、作图法、特征值的统计法、数学模型法。
观测误差应为变形量的1/5-1/10.
定期监测方法:静态测量法、快速静态测量法、动态测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