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优美的校园》教案

合集下载

优美的校园说课稿

优美的校园说课稿

优美的校园说课稿
优美的校园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多彩的学习生活》第一章《优美的校园》活动一:学习与研究——透视法。

其主要内容是:透视知识的学习,是活动二:写生与表现必备的造型基础之一。

透视知识的学习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空间表现能力,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发展学生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美术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我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对透视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使学生了解多种空间表达法,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法来表现校园的空间。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体验、交流、总结和运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和空间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透视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学会运用透视知识美化我们的生活,表现校园的空间之美。

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彩的学习生活(活动一优美的校园体验与选择教学课件)

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彩的学习生活(活动一优美的校园体验与选择教学课件)

活动二优美的校园学习与研究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本单元《多彩的学习生活(造型·表现)》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并且结合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进行平行、成角透视知识的学习,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做简单的写生练习而设计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在学习和欣赏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表达水平,学习与探究建筑物的透视规律,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表达方法与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与实践的方式,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学生将会掌握一种表现物象立体感和空间感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认识和观察描绘对象的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优美校园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成角透视知识,在欣赏和观察校园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够较为全面地认识立方体和建筑物的透视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在欣赏和观察优美校园过程中,学会用透视的方法表达自己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二)设计思路本单元《多彩的学习生活(造型·表现)》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并且结合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进行平行、成角透视知识的学习,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做简单的写生练习而设计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在学习和欣赏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表达水平,学习与探究建筑物的透视规律,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表达方法与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与实践的方式,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学生将会掌握一种表现物象立体感和空间感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认识和观察描绘对象的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优美校园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成角透视知识,在欣赏和观察校园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够较为全面地认识立方体和建筑物的透视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在欣赏和观察优美校园过程中,学会用透视的方法表达自己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七年级美术上册《优美的校园》课件人教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优美的校园》课件人教版

艺术名词解释
解释与绘画相关的专业术语, 帮和学术文献, 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美 术领域。
七年级美术上册《优美的 校园》课件人教版
本课件为七年级美术上册《优美的校园》课件人教版的PPT大纲,旨在通过绘 画展示校园美景和校园文化,让同学们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和艺术的力量。
课程内容概述
学习目标
通过绘画表现校园景物和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 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校园景物的透视与细节处理,校训、校歌和公益 广告的形象表达。
课程总结与反思
1 教学成果总结
回顾课程内容和学习成果,评价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作表现。
2 学生评价与反思
听取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和成长收获。
3 教师教学反思和总结
自我反思教学过程和效果,总结教学经验并提出改进意见。
附录
学习资源推荐
提供有关绘画技巧和资料的 推荐,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 艺术知识和技能。
操场画法
了解操场的布局和标识,描绘运动场地的活力和欢 乐。
花坛画法
学习绘制花坛的植物、花卉和色彩,展示校园的绿 意和美丽。
校园文化的表现
1
公益广告的绘制
2
通过绘画创作宣传公益活动和社会责任,
传递正能量和社会价值观。
3
班级风采图的绘制
4
通过艺术创作展示班级精神和团队合作, 强化师生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课程要求
掌握校门、教学楼、操场和花坛的绘制方法,理 解校训、校歌和公益广告的表现方式。
学习路线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景、学习技巧和模仿范例,逐步提高 绘画水平。
校园景物的绘制
校门画法
学习如何绘制校门的形状、线条和细节,体现校园 的特色与氛围。

七年级美术上册《优美的校园》课件人教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优美的校园》课件人教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优美的校 园》课件人教版
Hale Waihona Puke contents目录
• 课程导入 • 校园环境欣赏 • 美术技巧学习 • 校园创作实践 • 作品展示与评价
01 课程导入
课程目标与意义
掌握校园风景的绘画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 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来表现校园的美 丽景色。
培养审美意识
激发创造力
绘画工具与材料
介绍适合表现校园风景的绘画工具和 材料,包括铅笔、炭笔、水彩等。
实践练习
安排学生到校园中进行实地观察,收 集素材并创作自己的校园风景画作品 。
02 校园环境欣赏
校园自然景观
校园绿化
校园内的树木、花草、草坪等绿 化设施,能够提供清新空气,美 化环境,缓解学习压力。
校园水景
如喷泉、水池、小溪等水景设施 ,能够增加校园的灵动感,为师 生提供休闲放松的场所。
掌握基本的色彩理论、色轮、 对比色、相似色等知识,能够 更好地进行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要注意整体色调的统 一、色彩的明暗、冷暖等变化 ,以达到和谐的画面效果。
04 校园创作实践
校园风景创作
校园风景构图
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环境, 选取合适的角度和构图, 突出校园的美景。
色彩运用
教授学生运用色彩的技巧 ,如冷暖对比、色彩搭配 等,以表现校园的季节和 天气变化。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除了教师评价外,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互评和交流。通过 互相评价和交流,学生可以了解其他同学对作品的看法和 建议,从而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学生之 间的交流还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成长,共同提高美 术创作水平。互评和交流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和沟通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美术教案美术教案-优美的校园_0563文档

初中美术教案美术教案-优美的校园_0563文档

2020初中美术教案美术教案-优美的校园_0563文档EDUCATION WORD初中美术教案美术教案-优美的校园_0563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充分认识“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关键要靠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罗丹语)。

2、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感受校园环境及建筑的美感,指导学生运用绘画知识表现校园环境。

3、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

活动过程:1、风景画欣赏导入。

(复习构图、透视知识)2、分组活动写生、师生共同活动。

3、课堂小结,学生自我评价、教师适当点评总结。

一、引课:1、课堂内。

老师:同学们好,老师近日画了一张风景画,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学生(齐声):想。

(老师展示风景画。

)(学生惊叹,产生浓厚兴趣。

)老师:请用你自己学过的美术知识对这幅画进行评析。

(学生发言踊跃,通过发言复习了透视、构图知识。

)(老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肯定。

)老师:自然界处处存在美,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和表现。

(老师继续展示自己在校园内写生的美术作品。

)学生(边议论边发言):原来我们经常生活的校园画出来也这么美呀!我也要画一画我们的校园。

(此时,学生探索美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2、课堂外学生分组开始校园写生,师生共同活动。

(教师循环指导)3、课堂内课堂小结――学生自我评析――老师点评总结。

课后简析:通过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体验以及自己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

2019-2020年七年级美术《优美的校园》教案

2019-2020年七年级美术《优美的校园》教案

2019-2020年七年级美术《优美的校园》教案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充分认识“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关键要靠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罗丹语)。

2、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感受校园环境及建筑的美感,指导学生运用绘画知识表现校园环境。

3、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

活动过程:1、风景画欣赏导入。

(复习构图、透视知识)2、分组活动写生、师生共同活动。

3、课堂小结,学生自我评价、教师适当点评总结。

一、引课:1、课堂内。

老师:同学们好,老师近日画了一张风景画,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学生(齐声):想。

(老师展示风景画。

)(学生惊叹,产生浓厚兴趣。

)老师:请用你自己学过的美术知识对这幅画进行评析。

(学生发言踊跃,通过发言复习了透视、构图知识。

)(老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肯定。

)老师:自然界处处存在美,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和表现。

(老师继续展示自己在校园内写生的美术作品。

)学生(边议论边发言):原来我们经常生活的校园画出来也这么美呀!我也要画一画我们的校园。

(此时,学生探索美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2、课堂外学生分组开始校园写生,师生共同活动。

(教师循环指导)3、课堂内课堂小结——学生自我评析——老师点评总结。

课后简析:通过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体验以及自己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

校园写生课符合新课程理念,导入课题生动自然,学生兴趣高涨,分组写生活动中师生关系融洽,绘画积极性高,课堂小结中,学生发言积极、气氛热烈,使我感到初一新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强,对于学生的发言,我一个个给予肯定,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力等方面全面发展。

通过这节课我感到课堂教学,课课都会有不同的情况发生,这就要求老师具有应变能力,使课堂教学收放自如,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需求,体验需求和选择的需求。

《优美的校园》教案

《优美的校园》教案

《优美的校园》教案《优美的校园》教学案例教材分析《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彩的学习生活”中的第一个活动。

本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学内容知识量大,逻辑性强,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学习本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造型能力,是美术教学重点。

学生分析考虑到初一学生的知识特点,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好奇心强。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感性和理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勇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我带领学生到室外观察校园场景,让学生自制取景框,学生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评价,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设计理念“优美的校园”中将《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知识与学生学习生活空间──校园造型结合起来,多角度、多方位、多视点地去发现、寻找、理解、表现校园建筑的美感。

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和表现能力。

为了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我采用多媒体和示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地学习视觉元素和透视法则,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活动方式采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活动方式。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理解掌握透视规律。

2结合校园建筑物,学习方形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

教学流程一。

导入主题用投影放出校园甬道、教学楼线描图(有透视错误、无立体感),分析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

引导:我们在绘画时,画出的物体常常没有立体感,原因是透视错误造成的,所以我们需要了解透视,运用透视规律来画,纠正画面中不符合透视规律的方法。

你想知道什么是透视吗?二。

学习透视与练习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点、了解透视术语。

1视点:观察者眼睛的位置。

2视平线:目光平视前方,在假想画面上与视点等高的一条水平线。

在开阔的野外,视平线是与地平线重合的。

3主点:由视点向正前方延伸一条视中线,与视平线相交的一个点(亦称“心点”)。

4余点:方形物体的两组水平平行线向左右两边分别聚集并在视平线上消失的两个点。

人教课标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优美的校园》教案

人教课标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优美的校园》教案

活动一课题优美的校园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感受校园环境及建筑的美感。

2、结合校园建筑物,学习方形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

3、指导学生运用绘画透视和绘画构图知识表现校园环境和建筑的美感。

活动安排:体验与选择:1、你对校园有哪些美好的印象?2、你想选择哪个场景表现你的感受?学习与研究:1、风景画是怎样表现景物空间的?2、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各有什么消失的规律?写生与表现:1、怎样取景与构图才能表现好校园?2、采用什么表现方法才能显示校园的美感?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具:石膏正方体、长方体或纸盒等立方体;厚纸板;建筑物图片或挂图;本校校园环境和建筑物照片等。

学生准备学具:厚纸板;方开纸盒;画纸;铅笔、钢笔或其他画笔。

2 课堂教学(1)引导阶段①选择在校园中进行教学。

教师带领学生游览校园环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校园的各个角落,注意从不同角度观察校园建筑物所得到的感受,对具有美感特征的场景、角度进行必要的观赏提示。

②引导学生注意建筑物呈现的透视现象,并讨论怎样才能基本正确地表现校园场景和建筑的透视现象。

通过在室外结合校园场景、在室内结合石膏立方体、挂图或图片与学生共同研究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规律。

③演示并指导学生用厚纸板制作取景框,用取景框或用双手组合手势代替取景框的方法观察校园场景和建筑物,提示选择最佳构图的方法。

④引导学生在对透视规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校园场景并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观察,自己确认校园中最具有美感特征、印象最深、最想表现的场景、建筑物及其角度。

(2)发展阶段①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课前准备的纸盒,练习运用透视规律表现纸盒的立体形象。

②鼓励学生自由选择理想的位置和角度,大胆运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知识,在校园中进行对景写生。

写生过程中应指导学生确定最佳构图、对物象主次的区别表现以及对物象简繁的必要的取舍。

(初中美术教案)《优美的校园》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优美的校园》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优美的校园》教案《优美的校园》美术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2. 提高学生对校园环境美化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绘画和创造能力。

教学内容:1. 展示校园美景图片,引发学生对校园美感的思考和表达。

2. 学习不同绘画技法和素材,创作描绘校园美景的作品。

3. 分享和讨论学生的作品,培养学生对校园美的共识和认同。

教学准备:1. 校园美景的图片。

2. 不同绘画材料和工具,如铅笔、水彩笔、油画颜料等。

3. 白纸、画板等绘画媒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校园美景的图片,并请学生观看。

2. 引导学生发表对校园美感的感受和看法。

二、学习绘画技法和素材(10分钟)1. 学生观赏并模仿校园美景图片中的线条、色彩和形状。

2. 引导学生学习使用不同绘画材料和工具,如铅笔勾画、水彩填色等。

三、创作校园美景画作(25分钟)1.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校园美景进行描绘,并使用合适的绘画技法和素材。

2. 教师在学生创作过程中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发挥创造力和表现力。

3.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出独特的校园美景作品。

四、分享与讨论(15分钟)1. 每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作品所描绘的校园美景。

2. 学生和教师一起分享作品中的亮点和创意,对其他同学的作品给予评价和建议。

3. 引导学生讨论校园美化的重要性,共同表达对美的追求。

五、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强调对校园美的重视。

2. 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家继续观察校园美景,并在作业本上画出自己观察到的美景。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在校园里进行实地写生活动,观察和描绘校园中更多的美景。

2.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媒介和绘画技法创作校园美景系列作品,组织小型美术展览。

3. 鼓励学生参与校园美化的实际行动,如参加绘画社团、参与校园艺术装饰等活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深入了解了校园美景的魅力,并通过绘画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初中美术教案)《优美的校园》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优美的校园》教案
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注重基础技能的训练和指导,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共同进步 。
04
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引入主题
情境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校园风景照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校 园的美丽和魅力,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优美的校园 》。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多种方式,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作过程,培养学 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02
教材分析与处理
教材特点与重点
特点
本教材内容围绕“优美的校园” 这一主题,通过欣赏、绘画、设 计等多种艺术形式,引导学生发 现、感受和表达校园的美。
重点
重点在于通过美术实践活动,培 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 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 校园的热爱之情。
THANKS
感谢观看
参加艺术比赛和展览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艺术比赛和展览,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高 自信心和艺术素养。
加入艺术社团和组织
引导学生加入学校的美术社、摄影社等艺术社团和组织,与志同道 合的同学一起学习和交流。
参与校园文化艺术节
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观看文艺演出、参加艺术 工作坊等,感受艺术的魅力和多样性。
(初中美术教案)《优 美的校园》教案
汇报人:任老师 2023-12-25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教材分析与处理 • 学情分析与教学策略 • 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 评价与反馈机制建立 • 拓展延伸与课外辅导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教案背景及目的
教案背景
本课程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以校园 为主题的一节创作课。通过对校园的 观察和描绘,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 创作技巧。

《优美的校园》教案

《优美的校园》教案

《优美的校园》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基本布局和特点;(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欣赏美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地观察,培养学生对校园环境的认知;(2)运用摄影、绘画等手段,记录和表现校园的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校园、保护环境的意识;(2)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校园概述:介绍校园的历史、基本布局和特点;2. 校园自然景观:介绍校园内的树木、花草、湖泊等自然景观;3. 校园人文景观:介绍校园内的建筑、雕塑、碑刻等人文景观;4. 校园活动:介绍校园内的各类活动,如运动会、文化节等;5. 校园美景欣赏:欣赏校园内的美景照片或画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基本布局和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欣赏美的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表现校园的美。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校园美景照片或画作,制作PPT;2. 学生准备:带上摄影器材或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校园的历史、基本布局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2. 实地观察:学生分组实地观察校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记录下认为美的瞬间;3. 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的摄影作品或绘画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4. 欣赏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校园美景,讨论美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美景摄影比赛或绘画比赛,鼓励学生创作;2. 邀请校园内的艺术家或摄影师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和技巧;3. 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了解学校的历史和文化。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和创作,写一篇关于校园美的作文;2. 调查校园内的环保活动,了解学校在环保方面的举措,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校园美的认知和欣赏能力;2. 学生参与实地观察和创作的积极程度;3. 学生对校园环保的关注和建议。

优美的校园教案范文

优美的校园教案范文

优美的校园教案范文主题:优美的校园,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优美校园环境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树立爱护校园环境的意识;3.培养学生爱好美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爱好美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爱护校园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图片资料:展示一些美丽的校园景观。

2.音频资料:播放校园美景的自然声音。

3.电子设备:播放音频资料及上课所需。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美丽的校园景观图片和播放校园美景的自然声音,引起学生对校园的美感的欣赏,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整体呈现:a.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印象中的美丽校园景色,并在班级互相分享。

b.教师以美丽的校园环境为主题,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你们觉得什么样的校园环境属于优美的校园环境?为什么?c.学生思考问题并展示个人观点,教师为学生提供拓展思路,以便让学生深入思考,并引导他们学会欣赏美。

3.分小组讨论:a.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并整理自己对优美校园的理解和看法。

b.每个小组选择代表汇报讨论结果,记录于黑板上。

4.教师点拨:a.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指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优美的校园环境对我们学习和生活的意义如此重大?b.鼓励学生围绕环境美感,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展开思考,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5.小组合作:a.重新分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并设计一个方案,如何提升校园的美丽。

b.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整理方案,并准备好展示材料。

6.小组展示:a.每个小组上台展示他们提升校园美丽的方案和理念。

b.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评价,帮助提高方案的可行性。

7.课堂小结:a.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鼓励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的建设和美化。

b.展示学生对校园环境重要性和美的看法,引导学生形成保护校园环境的意识。

六、作业布置:请学生以“我的校园环境”为题,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校园环境的感受和建议。

七、板书设计:1.爱护校园环境2.培养爱好美的情感3.共同创造美丽的校园以上为初步教案,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和完善教案的内容和教学步骤,以确保教学的实施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

初中美术教案优美的校园

初中美术教案优美的校园

教学目标:1、通过在校园中游览和选择具有美感特征的校景,能够表述出自己的审美感受。

2、通过取景框的使用、小组的合作研究,能分析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在景物空间中的基本变化规律。

3、能感受透视现象在表现景物空间中的美感效能,并能与他人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通过取景框、小组研究,分析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视平线"、"地平线"、"消失点"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学生分成8组,每组6~8人,组长领取"记录表",安排记录员(即交流代表)。

2、学生:教材,课前自制的取景框,画纸,水笔,画笔。

3、教师:石膏正方体、长方体或纸盒等立方体物品建筑物图片。

学习记录评价卡一份。

教学过程:一、观察校园的环境及建筑校园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我们的时间大部分是在校园里度过的,也许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到校园美的所在,但是我们的校园有许多美的地方,让我们细心留意去观察。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校园的各个角落,注意从不同角度观察校园建筑物所得到的感受,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要注意建筑物呈现的透视现象,并讨论怎么样才能正确地表现校园场景和建筑物的透视现象。

体验与选择:我们通过对校园的观察:1、你对校园有哪些美好的印象?2、你想选择哪个场景表现你的感受?二、学习有关透视的基本知识通过对校园和的观察,欣赏有关建筑物的图片,特别是对我们校园建筑物的观察,我们发现什么?同学们可以讨论并回答这些建筑物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因为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缘故。

也就是透视现象。

)举例说明:当我们站在马路上向远处观看时会发现什么现象?我们通过对校园的观察和对图片的欣赏,同学讨论:⑴、风景画是怎样表现景物空间的?⑵、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各有什么消失规律?1、什么是透视?在美术学习中透视有什么用处?透视是可以表现物体的高度、深度和宽度现象。

由于透视关系,会出现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近 (长)远(短),的现象(看幻灯片)。

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二单元《优美的校园》教案

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二单元《优美的校园》教案

《优美的校园》教案教材分析《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彩的学习生活”中的第一个活动。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学内容知识量大,逻辑性强,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学习本课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造型能力,是美术教学重点。

学生分析考虑到初一学生的知识特点,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好奇心强。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感性和理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勇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我带领学生到室外观察校园场景,让学生自制取景框,学生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评价,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设计理念“优美的校园”中将《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知识与学生学习生活空间──校园造型结合起来,多角度、多方位、多视点地去发现、寻找、理解、表现校园建筑的美感。

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和表现能力。

为了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我采用多媒体和示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地学习视觉元素和透视法则,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活动方式采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活动方式。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理解掌握透视规律。

2.结合校园建筑物,学习方形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主题用投影放出校园甬道、教学楼线描图(有透视错误、无立体感),分析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

引导:我们在绘画时,画出的物体常常没有立体感,原因是透视错误造成的,所以我们需要了解透视,运用透视规律来画,纠正画面中不符合透视规律的方法。

你想知道什么是透视吗?二、学习透视与练习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点、了解透视术语。

1.视点:观察者眼睛的位置。

2.视平线:目光平视前方,在假想画面上与视点等高的一条水平线。

在开阔的野外,视平线是与地平线重合的。

3.主点:由视点向正前方延伸一条视中线,与视平线相交的一个点(亦称“心点”)。

4.余点:方形物体的两组水平平行线向左右两边分别聚集并在视平线上消失的两个点。

美术教案-优美的校园

美术教案-优美的校园

美术教案-优美的校园教学目标:1. 了解校园美化的重要性。

2. 学习绘画校园风景的基本技巧。

3. 培养学生对校园美景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校园美化的重要性:介绍校园美化对于学生的意义,如创造美的环境,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

2. 校园风景绘画技巧:介绍常见的绘画材料和技巧,如素描、水彩和丙烯等。

同时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和捕捉校园中各种景观的特点和美感。

3. 学生绘制校园风景作品:让学生选择校园中自己喜欢的景点进行绘画,并引导他们注重细节的观察和表现。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校园美化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校园美化的兴趣,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校园美化的想法和建议。

2. 介绍校园美化的重要性:讲解校园美化对学生的益处,如提升学习和生活环境,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等。

3. 介绍绘画校园风景的基本技巧: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巧,并教授如何观察和捕捉景观的特点和美感。

4. 学生绘制校园风景作品: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校园景点进行绘画,同时指导他们注重细节的观察和表现,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和创造力。

5. 展示和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和互动,分享彼此的创作心得和感受。

6. 总结和反思: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绘画校园风景的技巧和体验,引导学生思考校园美化的重要性以及自己作为学生应如何参与其中。

教学资源:1. 校园美化的图片和资料。

2. 绘画材料,如铅笔、画笔、水彩颜料等。

3. 学生所需要的绘画纸和画板。

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注意力,以及绘画作品的完成度和质量。

2. 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互动,通过口头表达和书面反思等方式,让学生思考和分享自己对课堂学习和绘画校园风景的体验和收获。

初中美术《美丽的校园》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美丽的校园》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美丽的校园》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风景速写和淡彩画的技法。

2、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知识,会绘制简单的效果图。

3、学习建筑模型的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淡彩画技法,对自己印象深刻的校园一角进行风景速写练习,尽量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2、通过对校园设施、环境艺术品或建筑物的设计练习,明确环境设计的特征和原则。

3、分组活动,结合自己的环境设计稿,制作校园微缩景观模型,共同完成一件作品并进行展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形成用绘画、设计制作等方式,表现事物,传达情感的能力,感悟设计与人、设计与生活以及设计与科技的密切关系,关注身边的事物和环境,初步具备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一
课题优美的校园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感受校园环境及建筑的美感。

2、结合校园建筑物,学习方形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

3、指导学生运用绘画透视和绘画构图知识表现校园环境和建筑的美感。

活动安排:
体验与选择:
1、你对校园有哪些美好的印象?
2、你想选择哪个场景表现你的感受?
学习与研究:
1、风景画是怎样表现景物空间的?
2、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各有什么消失的规律?
写生与表现:
1、怎样取景与构图才能表现好校园?
2、采用什么表现方法才能显示校园的美感?
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石膏正方体、长方体或纸盒等立方体;厚纸板;建筑物图片或挂图;本校校园环境和建筑物照片等。

学生准备学具:厚纸板;方开纸盒;画纸;铅笔、钢笔或其他画笔。

2 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选择在校园中进行教学。

教师带领学生游览校园环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校园的各个角落,注意从不同角度观察校园建筑物所得到的感受,对具有美感特征的场景、角度进行必要的观赏提示。

②引导学生注意建筑物呈现的透视现象,并讨论怎样才能基本正确地表现校园场景和建筑的透视现象。

通过在室外结合校园场景、在室内结合石膏立方体、挂图或图片与学生共同研究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规律。

③演示并指导学生用厚纸板制作取景框,用取景框或用双手组合手势代替取景框的方法观察校园场景和建筑物,提示选择最佳构图的方法。

④引导学生在对透视规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校园场景并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观察,自己确认校园中最具有美感特征、印象最深、最想表现的场景、建筑物及其角度。

(2)发展阶段
①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课前准备的纸盒,练习运用透视规律表现纸盒的立体形象。

②鼓励学生自由选择理想的位置和角度,大胆运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知识,在校园中进行对景写生。

写生过程中应指导学生确定最佳构图、对物象主次的区别表现以及对物象简繁的必要的取舍。

(3)收拾与整理
在写生过程中,应提示学生注意爱护校园设施及花草树木,并随时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安全。

3 、课后拓展
(1)提示学生留心观察乡村或社区环境的场景及建筑物,注意物象所呈现的透视现象,感受其美感特征并大胆进行写生表现。

(2)也可在家中进行立方体静物的写生练习,以巩固所学的透视知识。

(3)同学之间将平时所做的写生练习,集中在一起进行交流和欣赏评述,并在教室里开辟作品专栏进行展示。

(4)平时多做一些校园环境场景写生练习,为今后校园题材的绘画创作积累素材。

教学评价:
1、能否自觉地以审美的眼光观察校园或其他环境,并养成具有对景物细致观察,科学分析的良好习惯。

2、能否运用透视规律对景物形象和结构进行分析并基本正确地进行绘画表现。

教学参考资料:
《绘画透视》
《绘画构图》
相关教学研究课题:
关于透视教学的课外拓展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