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社会论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须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应把握好四个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应把握好四个关系—WORD版
【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构建和谐社会应把握好四个关系
研究构建和谐社会,大体涉及十个方面的问题,即:理论、历史、未来、现实、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原则、途径、部署、关键。
六中全会公报用十个段落扼要阐述了这十个问题。
其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具体内容,已在决定中详细论述。
这里,笔者想透过字面的东西,探讨几个深层的问题,对其中的四个关系作一分析。
构建和谐社会与“四位一体”总体格局的关系
如何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如何从更广阔的视野,即从中国21世纪现代化总体格局的角度来审视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性问题。
其中涉及到十六届六中全会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在联系。
虽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没有明确提出“和谐社会”的命题,但是,它开启了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纪元,并在实践中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应该说是为促进社会和谐做了努力的。
当时重点放在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这个层面,也是由所处阶段面临的突出矛盾及主要任务决定的。
当然,对“中国现代化”这个命题的内涵有一个认识过程。
2019年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内容已经明显拓展,当时提的是六条标准,一是经济发展,二是民主健全,三是科教进步,四是文化繁荣,五是社会和谐,六是生活殷实。
但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主要抓的是第一条(经济发展)和第六条(生活殷
第1 页。
有关构建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
有关构建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关系,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的能力,更新工作理念、推进管理体制创新,明确工作重点,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有关构建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有关构建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篇一《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几个问题的认识》摘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和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也是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的需要。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关系,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的能力,更新工作理念、推进管理体制创新,明确工作重点,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
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对策问题正确认识1.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当前关键是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1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必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但是,人们逐利动机的增强和相关制度规范的不完备,带来了腐败现象增多等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一系列“窝案”、“串案”,甚至出现“前‘腐’后继”的现象。
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通过创新制度来根除腐败。
1.2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期,往往也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
我国长达30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不仅使原来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变化,而且使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逐渐显露,对原来相对稳定的社会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
它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
这不只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
和谐社会心向往之,问题是如何建设和谐社会。
一、首要的是处理好阶级、阶层的关系不同阶层之间的经济地位是有差别的,有时还是有悬殊的。
差别不大是正常的,悬殊过大是危险的。
高低悬殊必然带来不安宁、不和谐。
因此,我们必须建立阶层利益的整合机制。
中国是多民族、多宗教、多党派、多阶层的国家。
多民族、多宗教、多党派、多阶层,概括起来,我们的社会是一个社会因素繁多、社会资源丰富的社会。
然而,同任何事情都有二重性一样,“丰富”也有二重性。
不丰富,相互关系简单,容易协调;丰富了,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协调起来就难了。
常量、变量、多变量,函数、反函数,线性、非线性,有时候要协调好,简直是难上难。
可是,如果不协调好又不行,非协调好不可。
和谐社会是一曲交响乐。
其“音符”,说到底,是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
共和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以后,两大对立阶级不复存在了,不能再以阶级斗争为纲了,可是这决不等于没有阶级了,更不等于没有阶层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社会少不了分层。
当今中国有哪些阶层,尚在讨论中,不管是八个,还是十个,总而言之,是没有人否认中国还有阶级、阶层存在这一客观实际。
根据现代阶层理论,阶层是指按一定标准区分的社会群体,或经济标准,或政治标准,或职业标准。
根据不同的理论和不同的研究目的,也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和方法。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中不同阶层因在改革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出现了分化和组合。
首先,经济体制的变革,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人阶级逐渐在分化。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处理协调好人 与 自然之间的关系 、 人与社会之 间的关系 、 与人之 间的关 系 、 民和政府 之 间的关 系。这 四个方 面 的关 系如 人 人 果能得到妥善 的解决 , 就会有一个 相对 和谐 的社会 。 关键词 : 和谐 ; 社会 ; 关系
中 图分 类 号 : 6 6 D 1
文献 标 识 码 : B
维普资讯
青海 师 专学 报 ( 育 科学 ) 教
J UR L OF QI O NA NGHA U OR T A IJ NI E CHE S COL E R ’ L GE
( d ct nS i c ) E uai c n e o e
2o 0 6年 第 4 No . 0 6 42o
自然规 律认 识 不足 , 保意 识欠 缺 , 往造 成对 生 态 环 往
没有矛盾则无和谐可言 。我们党提出和谐社会的理 念是立足于现实社会 的矛盾 , 对其 内涵 的科学把握 也 同样 需要 建立 在矛 盾基 础 上 。从 矛盾视 角 来看 和
谐 社会 的构 建过 程 , 是 不 断 发 现 和 解 决 那 些 不 和 就 谐 的 因素 , 得 矛盾 的双 方 乃 至 多 方 在 矛 盾 运 动 过 使
程 中达 到平 衡 和 统 一 , 终 达 到 社 会 的 和谐 状 态 。 最
和谐 的本 质是 事 物 发展 的平 衡 , 和谐 社会 的 发 展是
环境的破坏 ; 现代社会 , 人们逐步认识 到, 人类 也是 自然界 的一 部分 , 须认 识 、 必 承认 、 重 自然 规律 , 尊 正 确认 识 人 和 自然 的关 系 ; 与 自然不 仅仅 是 征服 、 人 改 造、 索取 的关系, 而且是相互依存 的关系 , 和 自然 人 必须 和 谐共 处 , 同发展 。应该 承认 , 国的不 少地 共 我 方和部门, 在追求工业化 、 现代 化的过程 中, 由于对 自然 规律 的不重 视 和无 知 , 曾给 生 态 环 境 造 成 过 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与社会长期稳定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体公民的共同使命。
本文将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构建途径展开探讨。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在社会主义基础上,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公正、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
其内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协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确保人民享有基本的经济权益和福利。
2. 政治稳定与民主法治的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政治稳定作为基础,同时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和法治权益,促进社会的公正、公平和公开。
3. 文化繁荣与道德建设的共同进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文化的多元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道德水平的共同提高。
4. 社会公正与法治治理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实现社会公正,建立健全的法治体系,加强对社会不公正现象的治理,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5. 自然和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倡导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需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举措。
1. 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协调要加强宏观调控,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2. 推进政治稳定与民主法治的统一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社会治理和权力监督机制,保持政治的稳定。
同时,加强民主制度建设,扩大公民参与,推进法治建设,确保公民的合法权益。
3. 促进文化繁荣与道德建设的共同进步要加强文化领域的创作与传播,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注重培养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职能 , 进文化事 业和 文化 产业 协调 发展 ” 。同经 济 促 体制 、 治体 制改革 一样 , 政 文化体 制改 革也是 促进社 会 健康文 明发 展与 稳定 和谐 发展 的重 要手段 和 条件 。我 国文化体制改革 是社 会 主义 文化体 制 的 自我 变革 与完 善, 它可 以消除 文化 的体制性 障碍 与弊 端 , 文化本 身 为 的安全运 行和稳 定发展创 造 良好的环境 。 改革 文化体 制 是解放 和 发展 文化 生产力 的根本 途 径, 是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 发展 的根本 出路 。我们 应该 通过深 化文化 体制 改革 , 转变政 府职能 , 尽快 形成 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人 民群众 愿望 的文化管理 体制 , 把 保 障最广大人 民群 众 的文化 权益 作为 文化工 作 的 出发
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 社会 , 首先要 求保持社 会稳 定 。所谓 社会稳定是 指 整 个社 会 处 于 稳 固 、 定 、 谐 的 状态 。 安 和 稳定 是社会 的重 要资源 , 是政 治 的首 要价 值 , 是政府 也 的重要责任 。历 史一 再说 明 , 会稳 定 则 国家兴 旺 , 社 社 会 动荡则 国家 衰亡 , 是治乱 兴 衰的客 观规律 , 这 也是 古 今 中外治国安邦 的历史经验 。 当前 , 在剧烈 的社 会 大变 革时 期 , 响社 会 稳 定 的 影 因素是多方 面 的。一 是 收入分 配不 公 。近 年来 农 村和 部分城 镇居 民收入 增长缓 慢 , 业人 员增 多 , 失 一部 分群 众生活 困难 。而 一些 富人 巧取 豪夺 , 天酒 地 , 花 收入 差 距过大 , 群众 存有 不满情 绪 。二是地 区发展 不平 衡 , 沿 海 与内地 、 城市和 乡村发展 严重不 平衡 , 人讲 , 城市 有 到 越看越像欧洲 , 到农村越看 越像非 洲 。三是 市场秩 序混 乱, 社会道德 失范 , 、 、 现象 严重 , 众心 里有 气 。 黄 赌 毒 群 四是一 些地方 治安 状况 不好 , 会秩 序混 乱 , 社 黑恶 势力 横行 , 民缺 乏安全 感 。五是 部 分党 政领 导 干部 腐 败 , 公 以权谋私 , 贪污受贿 , 弄虚作 假 , 铺张 浪费 , 僚主义 、 官 形 式主义盛行 。六 是生 态环 境恶 化 , 污染严 重 , 严重 危 及 群众生产和生活 。七是庞大 民工潮 的无序 流动 , 增加 了 社会 管理 的难度 , 若长期 不能 有效 安排 , 严 重影 响社 将 会 的稳定 。八是 “ 诸侯经济” 的形成 和崛起 , 然要求与 必 其 经济地 位 相适 应 的社 会 和 政 治权 力 资 源 , 处置 不 若 当, 对社会稳 定将会 形成巨大 的隐患 和冲击 。九是外部 敌对势力对我 国实施 的“ 西化 ” “ 、 分化 ” 图谋 , 对我 国 也 现代化建设造 成 巨大 干扰 和负 面影 响 。十是 石油 等 战 略资源短缺对 我 国安 全和 稳定 带来 的 隐患和 影 响。对 于存在 的这些 严 重影 响 稳 定 的 因素 , 们 必 须清 醒 认 我 识, 高度重视 , 采取有效措施 , 逐一予 以消解 。 维护社会稳定是 一项 巨大 的系统工程 , 应把 改革 的 力 度和社 会 的可承受 度有 机地结 合起 来 , 取政 治 、 采 经 济、 军事 、 文化 、 育等 手段 和措 施 , 教 综合 治 理 。就 构建 社会 主义和谐社 会 而言 , 化反 腐倡 廉工作 , 强 乃是 维护 社会稳定的 民心工程 。腐败是社 会稳 定 的大 敌 , 反对腐 败, 顺乎 民心 , 乎 民意 。要 继续 坚 持教 育 、 度 、 合 制 监督 三位一体 的反腐败工作思路 , 发展 民主 , 新机制 , 本 创 标 兼治 , 综合治理 , 加大反腐败 的制度 供给 与工作力 度 , 发 现一个坚决查处一个 , 不姑息 和迁就 。要以反腐 败斗 决 争 的实 际行 动 和成果 , 来端 正 党风 , 赢得 民心。党 风正
构建和谐社会应把握好四个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应把握好四个关系研究构建和谐社会,大体涉及十个方面的问题,即:理论、历史、未来、现实、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原则、途径、部署、关键。
六中全会公报用十个段落扼要阐述了这十个问题。
其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具体内容,已在决定中详细论述。
这里,笔者想透过字面的东西,探讨几个深层的问题,对其中的四个关系作一分析。
构建和谐社会与“四位一体”总体格局的关系如何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如何从更广阔的视野,即从中国21世纪现代化总体格局的角度来审视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性问题。
其中涉及到十六届六中全会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在联系。
虽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没有明确提出“和谐社会”的命题,但是,它开启了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纪元,并在实践中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应该说是为促进社会和谐做了努力的。
当时重点放在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这个层面,也是由所处阶段面临的突出矛盾及主要任务决定的。
当然,对“中国现代化”这个命题的内涵有一个认识过程。
20XX年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内容已经明显拓展,当时提的是六条标准,一是经济发展,二是民主健全,三是科教进步,四是文化繁荣,五是社会和谐,六是生活殷实。
但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主要抓的是第一条(经济发展)和第六条(生活殷实),而对中间几条,特别是“民主健全”、“社会和谐”这两条有所不足。
20XX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四位一体的现代化”总体格局,即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谐社会、先进文化。
这是对中国现代化认识的突破性升华。
虽然也是“四个现代化”,但与当年讲的“工业、农业、科技、国防”的“四个现代化”已经明显不同。
现在讲的实际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现代化新的格局。
此“四化”非彼“四化”,可惜这一问题并未引起普遍重视。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四个新的“现代化”里面把和谐社会拎出来,把它凸显出来。
但是,它的宏观背景是“四位一体的现代化”总体格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的范⽂,欢迎⼤家阅读参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篇1 浅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摘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类孜孜以求的,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个奋⽬标。
在新世纪、新阶段,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为了适应改⾰发展进⼊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实现全⾯建设⼩康社会,开创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局⽽的新发展,要求我们扎扎实实做好建设⼀个既体现⼴⼤⼈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明、精神⽂明共同发展的⼈与⾃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 所谓“和谐”,《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所谓“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结构均衡、社会系统良性运⾏、相互协凋,⼈与⼈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帮助,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与⾃然之间协调发展的社会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就是中国特⾊的和谐社会,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最⼴⼤⼈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刊、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和⾃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凋发展,全体⼈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个历史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
总体说来⾄少包括以下份个层⾯的内涵:⼈与⾃然的和谐即在维护⼈类利益的同时,维护⾃然界的平衡,提⾼资源利⽤效率,改善⽣态环境,确保社会系统和⾃然⽣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与⾃然和谐,体现在把经济开发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不断增强社会可持续发展能⼒,使⽣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效率明显提⾼,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进步、资源⽔续利⽤、环境不断改善和⽣态良性循环协凋统⼀;社会结构及各系统之间的和谐包括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城乡之间的和谐,区域之间的和谐,物质⽂明、政治⽂明和精神⽂明之间的和谐等;⼈⾃⾝的和谐即⼈具有较⾼的思想道德索质、科学⽂化索质和健康索质,有正确的世界观、⼈⽣观和价值观,有健全的⼈格,健康的⼼态,健壮的体格能够处理个⼈与⾃然、个⼈与社会的关系从根本上说,⼈⾃⾝的和谐就是实现⼈的⾃由全⾯发展,就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处理好几个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须选择。
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加之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等问题的存在,社会公平成为了和谐发展必须关注的问题。
对此,要坚持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谈公平,同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调节、提高效率,建设更加公平的社会,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推进全面小康,实现共同富裕。
二、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经济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进步,但发展过程中却遭遇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
紧盯这个问题,我们要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实施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重视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技术手段,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市场机制和政府调节的关系建立以市场为基础,政府为主导的现代经济体制,这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引导、调控作用的必然选择。
但如何处理好市场机制和政府调节的关系,是实现和谐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
在这方面,要立足于推进公平竞争、依法经营和国际化,强化政府调节、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四、全球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全球化使得我们的经济、文化“外向型”更强,与此同时,如何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文化多样性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这就需要通过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总之,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市场机制和政府调节、全球化和民族文化等多种关系,要统筹兼顾,取长补短,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须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建设和谐社会论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须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摘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发展模式的内在要求和突出优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
我们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候,要深入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三大文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发展模式的内在要求和突出优势。
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重大命题提出以来,国内的理论界就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提出了很多富有新意的思想理论观点,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谐社会建设问题很有帮助。
我们认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整个人类解放、社会进步的政治理论。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经典体现。
这一理论不仅包括了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动力以及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系统阐述,而且也囊括了对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具体社会形态所进行的研究。
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候,要处理好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理论基石,构建和谐社会符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精神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在当代的一种合理的表现状态。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从三个层面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即和谐社会建设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三个层面的和谐关系上。
马克思主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方向上和方法上的指南,它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直到今天依然是最有力、最科学的指导思想。
二、要正确处理好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关系从价值目标与历史过程、长期历史过程与特定发展阶段、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等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小康社会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
构建和谐社会要正确处理五大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要正确处理五大关系—WORD版
【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构建和谐社会要正确处理五大关系
党的/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号召全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各级党组织要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时期的实际出发,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正确处理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些重大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系,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我们党所主张建立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仅靠的增长,无法支撑起一个人民所向往的全面的小康社会。
因此,各级党委必须把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实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
要坚决克服一些地方在经济建设上舍得投入,而在社会事业发展上无所作为的倾向,要切实把社会事业的发展放到重要位置,与经济建设一同部署、一同推动、一同检查、一同落实,促进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协同共进。
二是正确处理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富有秩序的社会。
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改革,激发社会各阶层的创造性活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社
第1 页。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民主政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任务。民主就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只有人民当家作主,和谐社会才有群众基础,只有发展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才有政治保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障。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有广泛的世界意义。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努力使当代人类1/5以上的人口进入和谐状态,这无疑具有世界意义。我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探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途径,将对当代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理想作出新贡献。
改革发展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的前提。只有在社会稳定中才能推进改革发展,也只有在改革发展中才能பைடு நூலகம்进稳定。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心点,稳定是立足点,改革是着力点。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一切矛盾的关键,当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必须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外在表现,同时稳定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篇一: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文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摘要:社会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从思想政治、经济建设、人文关系等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的共同愿望。
关键字: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政治经济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社的一个科学命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一、在思想政治方面思想政治工作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想保证、价值观念、舆论环境和文化条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毛主席曾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历史使命,同样需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中心环节,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为其提供思想保证、价值观念、舆论环境、文化条件,打牢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增强社会活力,增强全社会创造能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形成团结文明、扶贫济困的良好风气,形成公平正义、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有利于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人民利益矛盾,重视保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动,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全体人民主人翁意识,团结、凝聚和激励人民群众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构建和谐社会要正确处理五大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要正确处理五大关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号召全党别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一具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各级党组织要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阶段的实际动身,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别断研究新事情,解决新咨询题,正确处理妨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些重大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各项事业进展的关系,全面降实科学的进展观。
我们党所主张建立的和谐社会,是一具全面系统的目标,仅靠GDP的增长,无法支撑起一具人民所憧憬的全面的小康社会。
所以,各级党委必须把降实科学的进展观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然,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实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进展。
要坚定克服一些地点在经济建设上舍得投入,而在社会事业进展上无所作为的倾向,要切实把社会事业的进展放到重要位置,与经济建设一同部署、一同推动、一同检查、一同降实,促进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环境爱护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协同共进。
二是正确处理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为改革进展制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具既充满活力又富有秩序的社会。
一方面,我们要经过改革,激发社会各阶层的制造性活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治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社会财宝的源泉充分涌流;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把改革的力度、进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生机和活力的前提下谋求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始终做到“活而别乱”。
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改革中因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幸免体制转轨、社会转型阶段社会矛盾的激化。
要自觉把社会和谐作为稳定工作的最高目标,坚持以和谐指导稳定工作,以和谐检验稳定工作,切实解决妨碍社会稳定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咨询题。
三是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妥善协调别同社会阶层、群体和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
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两根支柱。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在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中,应处理好以下四个重要关系:(1)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2)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4)不同方面群众利益的关系。
标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明;稳定;效率;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我们要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遵从和谐社会发展的规律,积极开展保持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工作。
我们在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任务中,应该处理好以下四个重要关系。
一、处理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物质文明的发展处于基础的地位,为和谐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决定着和谐社会的发展。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保证。
政治文明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政治和法律保障,对和谐社会的发展能够产生促进作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精神文明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重要的思想保证。
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物质文明发展和政治文明发展、精神文明发展等多种力量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
构建和谐社会的论文
构建和谐社会的论文作者:未知来源:应用文写作网加入时间:2005-12-29 月光软件站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三中全会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又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角度,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高度,从而使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奋斗目标,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三位一体的总体格局,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总体格局,这无疑是我们党在执政理念上的又一次大的飞跃。
一在21世纪初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这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深刻洞察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趋势、顺应人民群众根本要求的基础上所做出的战略性举措。
从国内情况来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我国社会生产力整体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综合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大关,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但是,同时应当看到,在我国由传统的二元社会结构向多元社会结构转化、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这一进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社会阶层分化十分迅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许多社会问题开始显现,如弱势群体问题、地区发展平衡问题、收入差距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等,新情况新问题可谓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大量的矛盾甚至会集中出现,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显示,从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样一个时期往往是多事之秋。
可以说,中国的发展面临关键的临界点,能否顺利地度过这一临界点,将决定着中国社会能否进入一个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的轨道。
在这一特殊时期,我们党要带领全国人民稳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就必须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执政基础,保持和提升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
浅论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浅论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摆在全党面前一个新的时代课题,是当代中国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集中反映了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对待诸多矛盾和问题,妥善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旋律正在神州大地回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促社会和谐稳定,已成为亿万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对我国所处的历史地位的准确把握,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
建设和谐有序、稳定安定的社会,是古往今来人类的不懈追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的发展,人的自觉活动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强调,要正确处理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应当看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对以往的历史和知识问题的简单回复,而是反映了我们党对现代性过程的实践理论,以及中国社会的经验现实提出的根本性问题,所做出的积极回应。
所谓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用社会运行论的术语来说,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对当代中国社会来说,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些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和谐社会论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须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摘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发展模式的内在要求和突出优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
我们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候,要深入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三大文明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发展模式的内在要求和突出优势。
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重大命题提出以来,国内的理论界就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提出了很多富有新意的思想理论观点,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谐社会建设问题很
有帮助。
我们认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整个人类解放、社会进步的政治理论。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经典体现。
这一理论不仅包括了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动力以及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系统阐述,而且也囊括了对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具体社会形态所进行的研究。
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候,要处理好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理论基石,构建和谐社会符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精神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在当代的一种合理的表现状态。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从三个层面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即和谐社会建设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三个层面的和谐关系上。
马克思主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方向上和方法上的指南,它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直到今天依然是最有力、最科学的指导思想。
二、要正确处理好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关系
从价值目标与历史过程、长期历史过程与特定发展阶段、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等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小康社会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进一步扩展了小康社会建设的内涵,使其在理论描述和实践内容上都更加系统和完整,使其
内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了和谐稳定的社会条件。
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依然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整个过程中的一项战略任务,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和经验,
从而在理论上不断丰富和完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个过程,并超越这个过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到新的、更高的阶段提供更加和谐、更加充满活力、更加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三、要正确处理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作为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也是统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
因此,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紧密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指针,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确立了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生动地展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科学发展的基本观点、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都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原则、基本路径和有效方法。
我们要把它们看做是同一实践过程中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的目标
愿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是对全面实现
小康社会宏观目标的进一步诠释。
(下转13页)
(上接7页)
四、要正确处理好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
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成为包括和谐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
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也是紧密相连的,它们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又有着各自的特殊规律。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撑。
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
同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创造有利的条件。
通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为三大文明建设提供公平正义、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妥善协调和处理好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利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以为三大文明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使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使整个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可以为三大文明建
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和高效顺畅的社会运行机制,有利于实现社会体制与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良性互动。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建设都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就会得到全面的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更
是一项需要长期去努力的任务。
面对这样艰巨的目标,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付出自己的心血认真学习,勤奋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徐贵相.中国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李增生.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J].西部科教论坛,2009,(6).
[3]阎树群.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两种形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4]肖贵清.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个问题[J].思想教育研究,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