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二(2018年6月6日)复习课程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专题电大答案形考二

教育心理专题电大答案形考二

1.学习学习是指通过经验而造成持久的变化2.自发恢复在经典条件反应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叫作“自发恢复"的现象, 即不良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反弹”, 只要能够耐心地继续使用消退法,“老毛病”不论自发地恢复多少次, 最后总.能彻底消除。

3.分化与泛化相对立的是分化, 也就是对条件刺激做出精确的反应。

即对目标条件刺激加强保持,而对非目标条件刺激进行消退, 亦即不重复非目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联结。

一个分化过程就是一个辨别学习过程。

4.条件刺激的泛化条件刺激的泛化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反应形成后,有机体对类似于条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做出同样的条件反应。

泛化表明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的识别不精确。

5.效果律效果律的大意是: 如果在一个情境和一种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 并且伴随着一种令学习者满意的事态, 那么这项联结会增强; 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令学习者烦恼的事态, 那么这项联结会削弱。

桑代克修正了对效果律的表述,归结起来就是:虽然满意子总能加强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可是烦恼子却并不总能削弱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

6.强化强化是指这样的程序、过程或机制, 即学习者的行为结局提高了该行为的发生可能性。

7.惩罚一有机体的行为结局是出现了烦恼子。

它的作用在于降低特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8.对象-对象期望对象-对象期望是指认识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9.替代学习替代学习是相对亲历学习而言, 模仿学习、观察学习也可以称为"替代学习"。

学习者把他人的经验保持在自己的记忆里,也就是“他人替代我付出代价而使我学到了怎样会成功、受奖,怎样会失败、遭罚"。

10.行为-结局期望行为-结局期望是指认识了自己的行为和结局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11.简述人的意识在经典条件作用学习里的作用。

答:人的意识在人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中是有重要作用的。

(1) 人的经典条件反应有时可以非常迅速地形成, 甚至 CS-US 仅仅联结一次就够了。

教育心理学网上形考答案任务二

教育心理学网上形考答案任务二

教育心理学网上形考答案(任务二)1.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应对电视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电视作为文化和信息的载体一直以来对受众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着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于儿童来说,电视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他们提高认知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提供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充斥于电视中的不利于儿童收看的内容又在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研究发现,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如果超过1小时,其成年后产生暴力倾向的可能性将增加1倍。

对大多数人来说,在舒适的环境中,边吃美食边看电视,放松而惬意。

而在电视中大量呈现的电视暴力,就在不知不觉中对受众,特别是对正处于社会化进程中的儿童,产生了强大的适应力,也使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暴力行为从开始的憎恶、反感到默认和接纳。

玛格丽特•托马斯等人研究发现,长期观看暴力电视,使一些孩子对攻击和暴力行为的容忍心更强,唤醒水平更低,即产生去敏感化。

我国社会心理学家时蓉华也提出,过多观看暴力电视节目,不仅导致儿童情绪淡漠,缺乏同情,同时也降低对他人的信任感。

儿童长期在电视上看到大量的暴力场面会渐渐感到麻木,习以为常。

不仅是电视的暴力内容会使青少年产生暴力倾向,长期沉迷于电视还会影响儿童的交往能力,以至于当他们与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不能妥善处理。

由此可见,电视暴力的频繁呈现给儿童的认知及行为造成了一系列影响,进而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化进程。

如何应对电视暴力呢?这需要家长和学校方面合作应对:1、家长在通常情况下,儿童看电视的行为是在家庭中发生的。

为此,家长应担当起对儿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责任,帮助儿童正确评价电视中的暴力信息,在教育中应尽量多提供正面、积极的榜样,少提供反面、消极的榜样。

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及时了解儿童对电视节目的理解程度。

通过陪同孩子一起观看,观察他们对哪些内容感兴趣、注意力集中发现其收视兴趣,通过对话了解他们对节目内容的理解程度。

第二,引导儿童分辨电视信息与现实生活的差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业2一、解释概念1.学习心理指导:指的是教育者根据自己对学习概念和学习过程的理解, 针对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过程.2.情感教育: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

3.人际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4.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已经形成的心理特点和正在发生进行的全部心理活动的认识,以及自己与外界事物相互联系的认识。

5.心理诊断:指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的心理活动和人格特征进行评估和鉴定的过程,目的是确定其心理变化的程度和性质。

6.自认改变法:指通过自我意识层次的认知,从而改变自己原来的想法。

7.榜样示范法:指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促使其形成优良品德的方法。

8.心理训练法:指通过有目的的心理练习,对被训练者进行有意识的影响,使其心理状态发生变化,以达到适宜的心理程度,满足提高心理水平,增强身心健康需要的教育手段。

9.心理修养法:通过别人或自身的意识或行为对自身的心理品质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

10.环境陶冶法:指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方法。

二、简述题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分为3个层次:(1).学生心理健康维护。

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

具体包括:①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且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而设计的不同训练话动等;③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③情感教育,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如敏感性训练、自我表达训练、放松训练等;④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冲突解决、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社交往原则;⑤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

最新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任务02

最新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任务02

最新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任务01最新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教育心理专题》形考共有5个任务,任务1和至任务4是客观题,任务5是主观题。

做考题时,利用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一、名词解释 1. 环境环境指能引起个体反应的外部刺激之总称。

2. 认知“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3. 图式皮亚杰的“图式”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4. 平衡皮亚杰“平衡”概念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5. 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6. 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

同化没有使图式的结构发生变化,只是维持着原有的图式。

换言之,当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去认识一种新事物时,叫做同化,打个比方,图式好比一个气球,同化好比充气;充气使气球变大,却不改变气球的形状。

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时,叫作顺应。

顺应从套用原有的图式为开始,而以形成新的图式为结束。

同化和顺应,是适应环境的两种基本的机制,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两种基本的机制。

7. 依恋依恋在心理学上可以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8. 儿童的社会化儿童的社会化是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9. 基因的显形效应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10. 遗传遗传不但造成亲子相似性,或者说造成亲子间和家族成员间的生物性状的相似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教育心理专题电大答案形考二

教育心理专题电大答案形考二

教育心理专题电大答案形考二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1.学习学习是指通过经验而造成持久的变化2.自发恢复在经典条件反应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叫作“自发恢复"的现象, 即不良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反弹”, 只要能够耐心地继续使用消退法,“老毛病”不论自发地恢复多少次, 最后总.能彻底消除。

3.分化与泛化相对立的是分化, 也就是对条件刺激做出精确的反应。

即对目标条件刺激加强保持,而对非目标条件刺激进行消退, 亦即不重复非目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联结。

一个分化过程就是一个辨别学习过程。

4.条件刺激的泛化条件刺激的泛化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反应形成后,有机体对类似于条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做出同样的条件反应。

泛化表明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的识别不精确。

5.效果律效果律的大意是: 如果在一个情境和一种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 并且伴随着一种令学习者满意的事态, 那么这项联结会增强; 反之, 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令学习者烦恼的事态, 那么这项联结会削弱。

桑代克修正了对效果律的表述,归结起来就是:虽然满意子总能加强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可是烦恼子却并不总能削弱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

6.强化强化是指这样的程序、过程或机制, 即学习者的行为结局提高了该行为的发生可能性。

7.惩罚一有机体的行为结局是出现了烦恼子。

它的作用在于降低特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8.对象-对象期望对象-对象期望是指认识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9.替代学习替代学习是相对亲历学习而言, 模仿学习、观察学习也可以称为"替代学习"。

学习者把他人的经验保持在自己的记忆里,也就是“他人替代我付出代价而使我学到了怎样会成功、受奖,怎样会失败、遭罚"。

10.行为-结局期望行为-结局期望是指认识了自己的行为和结局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11.简述人的意识在经典条件作用学习里的作用。

教育心理专题电大答案形考二

教育心理专题电大答案形考二

教育心理专题电大答案形考二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1.学习学习是指通过经验而造成持久的变化2.自发恢复在经典条件反应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叫作“自发恢复"的现象, 即不良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反弹”, 只要能够耐心地继续使用消退法,“老毛病”不论自发地恢复多少次, 最后总.能彻底消除。

3.分化与泛化相对立的是分化, 也就是对条件刺激做出精确的反应。

即对目标条件刺激加强保持,而对非目标条件刺激进行消退, 亦即不重复非目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联结。

一个分化过程就是一个辨别学习过程。

4.条件刺激的泛化条件刺激的泛化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反应形成后,有机体对类似于条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做出同样的条件反应。

泛化表明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的识别不精确。

5.效果律效果律的大意是: 如果在一个情境和一种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 并且伴随着一种令学习者满意的事态, 那么这项联结会增强; 反之, 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令学习者烦恼的事态, 那么这项联结会削弱。

桑代克修正了对效果律的表述,归结起来就是:虽然满意子总能加强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可是烦恼子却并不总能削弱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

6.强化强化是指这样的程序、过程或机制, 即学习者的行为结局提高了该行为的发生可能性。

7.惩罚一有机体的行为结局是出现了烦恼子。

它的作用在于降低特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8.对象-对象期望对象-对象期望是指认识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9.替代学习替代学习是相对亲历学习而言, 模仿学习、观察学习也可以称为"替代学习"。

学习者把他人的经验保持在自己的记忆里,也就是“他人替代我付出代价而使我学到了怎样会成功、受奖,怎样会失败、遭罚"。

10.行为-结局期望行为-结局期望是指认识了自己的行为和结局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2018年电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考任务2答案

2018年电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考任务2答案

未回答满分4.00标记题目题干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有:选择一项或多项:a. 家庭经济条件b. 家庭环境因素c. 家长的自身素质d. 家庭的教育方式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的教育方式, 家长的自身素质题目2未回答满分4.00标记题目题干改进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有哪些对策:选择一项或多项:a. 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b. 构建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c. 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d. 形成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构建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 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 形成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 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未回答满分4.00标记题目题干学校教育与教学的哪些方面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有影响:选择一项或多项:a. 学校应试教学管理方式b. 学校教学方法c. 学校教师水平d. 学校应试教学模式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学校应试教学管理方式, 学校应试教学模式题目4未回答满分4.00标记题目题干学校心理支持网络系统的功能:选择一项或多项:a. 宣泄功能b. 调试功能c. 辅导功能d. 治疗功能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宣泄功能, 调试功能, 辅导功能题目5未回答标记题目题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模式的构建有哪些方面:选择一项或多项:a. 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载体b. 以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为阵地c. 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导d. 以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以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 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导,以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为阵地, 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载体题目6未回答满分4.00标记题目题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主要形式:选择一项或多项:a. 社会实践活动b. 体育及艺术活动c. 故事活动d. 游戏活动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游戏活动, 体育及艺术活动, 故事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题目7未回答满分4.00题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设计形式有:选择一项或多项:a. 行为艺术b. 案例分析c. 角色扮演d. 游戏活动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角色扮演, 游戏活动, 案例分析, 行为艺术题目8未回答满分4.00标记题目题干投射测验理论有:选择一项或多项:a. 家庭动力画测验b. 画人测验c. 房树人测验d. 罗夏墨迹测验e. 绘画综合运用测验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罗夏墨迹测验, 画人测验, 房树人测验, 家庭动力画测验,绘画综合运用测验题目9未回答满分4.00题干小学生心理剧的理论基础有:选择一项或多项:a. 精神分析理论b. 存在主义理论c. 角色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角色理论, 存在主义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题目10未回答满分4.00标记题目题干纲要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减少和避免多种不利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心理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册也是复习重点

教育心理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册也是复习重点

《教育心理专题》课程考核本课程由国家开放大学组织考核,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课程考核总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50% ,终结性考核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50% ,两部分成绩合成为课程考核总成绩。

课程考核总成绩60分(含60分)以上为及格。

本学期的考试是第一次实施网考,就是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都要及格综合成绩才能及格。

《教育心理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册这个也是复习重点,请大家多复习第1次作业一、名词解释:1、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2、遗传不但造成亲子相似性,或者说造成亲子间和家族成员间的生物性状的相似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表明人们看到了遗传造成相似性。

而且也造成相异性。

3、环境指能引起个体反应的外部刺激之总称。

4、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5、图式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6、平衡概念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7、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她)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8、依恋在心理学上可以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9、儿童的社会化是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她)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二、简答题:1、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也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同胞之间的相异性。

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于是在先后生育两名孩子时,父母一方的这个隐性基因若与另一方的等位显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不近视的子女,若与另一方的等位隐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近视的子女。

这样就出现了遗传造成兄弟姐妹间的差异。

2、布鲁纳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规律。

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2023年)

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2023年)

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2023年)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5篇【篇1】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人文英语3》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单元自测3一、选择填空,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能填入空白处的最正确选项。

(每题10分)题目1We must keep our classroom _____________.选择一项:A. clean题目2There is only one thing that people can“t _____________you, and that is your wisdom.选择一项:B. take away from题目3He asked John ______ he could swim.选择一项:B. if题目4You“d better ________ to hospital at once.选择一项:A. go题目5She said she __________ lost a pen.选择一项:C. had题目1We found him ___________ in the laboratory.选择一项:B. working题目2John asked me _______ to visit his uncle“s farm with him.选择一项:C. whether I would like题目3He is worth ____________.选择一项:C. trusting题目4She _________ the children not to make any noise.选择一项:B. told题目5She is a ___________ woman.选择一项:A. confident young题目1We must keep our classroom _____________.选择一项:A. clean题目2There is only one thing that people can“t _____________you, and that is your wisdom.【篇2】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文论专题》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篇3】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拿答案:2937748743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一答案题目1:基因的显形效应题目2:遗传题目3:环境题目4:认知题目5:图式题目6:平衡题目7:最近进展区题目8:同化与顺应题目9:依恋题目10:儿童的社会化题目11:请按显性基因效应来举例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

国家开放大学山东03119《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二作业资料

国家开放大学山东03119《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二作业资料

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二复习题(带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号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号后再下载!
【题号】
【多项选择题】防治或消除学生的无力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A. 培养意志,增强免疫
B. 防止学生产生“结果不可控”的认知
C. 消除学校中的“不可控状况”
D. 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消除学校中的“不可控状况”, 防止学生产生“结果不可控”的认知, 培养意志,增强免疫
【题号】
【多项选择题】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主要由以下()三个阶段构成。

A. 应用性阶段
B. 自动化阶段
C. 程序化阶段
D. 陈述性阶段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陈述性阶段, 程序化阶段, 自动化阶段
【题号】
【多项选择题】费茨等将动作技能分成相互联系的()几个阶段。

A. 联系定位阶段
B. 自动化阶段
C. 分解阶段
D. 认知阶段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认知阶段, 分解阶段, 联系定位阶段, 自动化阶段
【题号】
【多项选择题】根据学习策略的涵盖成分,可将学习策略分为()。

A. 自我监控策略
B. 资源管理策略
C. 自学策略
D. 认知策略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资源管理策略, 认知策略, 自我监控策略, 自学策略
【题号】
【多项选择题】自我调节学习是一个循环过程,包括()。

A. 目标设置与策略计划。

国开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二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二参考答案
题目16.简述攻击性影片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答案】:
⑴真人的攻击行为和影片角色的攻击行为对儿童的影响是一样的。
⑵如果我们不拘泥于特定的攻击动作,单讲攻击性行为,那么比之真人的行为,影片角色的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影响比真人的攻击行为对儿童的影响更大,而动画片又比真人扮演角色的影片对儿童有更大的影响。
题目18.论述经典条件反应联结次数的教育含义。
【答案】:
形成一项经典条件反应所需的联结次数多寡不一,难以预定,这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一般意义的启示:⑴当学生老学不会或学不好教师意欲学生学会的项目时,教师要耐心,这耐心的最起码的表现是等待,等待水到渠成;⑵学生也可能偶然经历一两次后就学会了教师不欲其学会的项目,而且相当巩固,祛除不掉,这样的情况值得教师当心。
【答案】:
分化就是对刺激做出精确的反应。
题目4.条件刺激的泛化
【答案】:
条件刺激的泛化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反应形成后,有机体对类似于条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做出同样的条件反应,它表明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的识别不精确。
题目5.效果律
【答案】:
如果在一情境和一种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并且伴随着一种令学习者满意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或跟随的是一种令学习者烦恼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削弱。
托尔曼的这个实验确立了两个相联系的重要观念:
⑴“学习”和“表现”是两回事;⑵强化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它只影响学习成果的表现。换言之,没有强化也能学习,而学到的东西也未必就表现出来;我们不能因为一个有机体没有做出一项行为来,就断定它没有学到或学会该行为;真相很可能是这样:学习者已经学到了、学会了,但是没有强化就不表现出来。这就是“潜在学习”的含义。
题目6.强化
【答案】:

教育心理专题 电大答案 形考二

教育心理专题 电大答案 形考二

1.学习学习是指通过经验而造成持久的变化2.自发恢复在经典条件反应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叫作“自发恢复"的现象, 即不良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反弹”, 只要能够耐心地继续使用消退法,“老毛病”不论自发地恢复多少次, 最后总.能彻底消除。

3.分化与泛化相对立的是分化, 也就是对条件刺激做出精确的反应。

即对目标条件刺激加强保持,而对非目标条件刺激进行消退, 亦即不重复非目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联结。

一个分化过程就是一个辨别学习过程。

4.条件刺激的泛化条件刺激的泛化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反应形成后,有机体对类似于条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做出同样的条件反应。

泛化表明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的识别不精确。

5.效果律效果律的大意是: 如果在一个情境和一种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 并且伴随着一种令学习者满意的事态, 那么这项联结会增强; 反之, 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令学习者烦恼的事态, 那么这项联结会削弱。

桑代克修正了对效果律的表述,归结起来就是:虽然满意子总能加强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可是烦恼子却并不总能削弱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

6.强化强化是指这样的程序、过程或机制, 即学习者的行为结局提高了该行为的发生可能性。

7.惩罚一有机体的行为结局是出现了烦恼子。

它的作用在于降低特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8.对象-对象期望对象-对象期望是指认识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9.替代学习替代学习是相对亲历学习而言, 模仿学习、观察学习也可以称为"替代学习"。

学习者把他人的经验保持在自己的记忆里,也就是“他人替代我付出代价而使我学到了怎样会成功、受奖,怎样会失败、遭罚"。

10.行为-结局期望行为-结局期望是指认识了自己的行为和结局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11.简述人的意识在经典条件作用学习里的作用。

答:人的意识在人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中是有重要作用的。

(1) 人的经典条件反应有时可以非常迅速地形成, 甚至 CS-US 仅仅联结一次就够了。

2018年XXX《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任务五份网考试题及答案

2018年XXX《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任务五份网考试题及答案

2018年XXX《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任务五份网考试题及答案2018年XXX《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任务五份网考试题及答案01任务一、名词解释(共10道试题,共30分。

)1.命题网络的形成命题网络就表征着个体头脑里的知识结构。

命题网络的形成:当两个命题有一共享成分时,就形成命题网络。

2.视觉意象视觉意象即指闭上眼睛时能够浮现出来的形象,仿佛“心里的画”,是心里的知识又一种基本的表征形式。

3.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指可以用语词来表达或表达清楚的知识;一般所说的“书本知识”都可以算在陈述性知识的范畴里。

4.精制精制也称作“精细加工”,是指对有待研究并记住的信息做增强意思的添加。

5.组织组织就是把一个大的信息集即信息总集,划分成诸多的子集,并且表明子集之间的关系;通俗地说,这就是分门别类,甚至是分层地分门别类。

6.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事或做成一事的知识,也是关于如何解决问题的知识。

产生式作为知识的一种表征,它表征程序性知识。

7.模式模式宽泛地界定为一个刺激或反应的结构,其中含有若干必要的元素或成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组织方式。

8.概念一个概念,就其最简单的语言形式而言,是一个词,用来指一类对象或其中的一个成员。

概念不能用错。

它可以规范地表现为“……是……”的命题。

9.序列行动序列行动指一系列或一整套行动或行为或动作。

一组奏效的序列行动将有条不紊地、敏捷流畅地展开至结束。

10.合成合成是研究行动序列知识的第二个子过程,它的任务是把若干独立的小产生式组合成一个更大的产生式,乃至形成独一无二的“大一统”产生式。

二、简答题(共6道试题,共30分。

)1.简述意象作为知识表征的特点。

1)命题的表征是线形的,而意象的表征是有块面的;2)命题的表征以字词为点,因而是分离的;意象的表征以线条衔接,因而是连续的;3)在命题的表征里,表示不同大小的事物的文字都一般大,因为命题表征的乃是抽象的意思,而在意象的表征里,不同大小的事物就可以有相对的大小,因为意象表征的乃是事物的空间方面。

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一(2018年6月6日)

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一(2018年6月6日)

3教育心理专题形成性考核形考任务一一、名词解释(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题目13基因的显形效应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题目2遗传遗传是指亲代将基因传递给子代(后代)的现象。

题目3环境环境是指能引起个体反应的外部刺激之总称。

题目4认知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图式图式是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题目6平衡平衡概念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题目7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题目8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同化没有使图式的结构发生变化,只是维持着原有的图式。

顺应是指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

题目9依恋依恋在心理学上可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题目10儿童的社会化儿童社会化是指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二、简答题(共 6 道试题,共30 分。

)题目11请按显性基因效应来举例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

答:基因的显性效应告诉我们遗传既可以造成相似性,也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差异性。

不完全显性的效应不造成“截然不同”而只是程度不同。

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

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则两人的隐性基因就可能组合起来,从而决定生出来的特定子女是近视,这就产生了遗传造成亲子间在是否近视方面有差异。

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也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同胞之间的相异性。

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于是在先后生育两名孩子时,父母一方的这个隐性基因若与另一方的等位显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不近视的子女,若与另一方的等位隐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近视的子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二(2018年6月6日)教育心理专题形成性考核形考任务二一、名词解释(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题目1学习学习是指通过经验而造成持久的变化。

题目2自发恢复在经典条件反应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叫作“自发恢复”的现象,即不良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反弹”,只要能够耐心地继续使用消退法,“老毛病”不论自发地恢复多少次,最后总能彻底消除。

题目3分化与泛化相对立的是分化,也就是对条件刺激做出精确的反应。

即对目标条件刺激加强保持,而对非目标条件刺激进行消退,亦即不重复非目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联结。

一个分化过程就是一个辨别学习过程。

题目4条件刺激的泛化条件刺激的泛化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反应形成后,有机体对类似于条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做出同样的条件反应。

泛化表明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的识别不精确。

题目5效果律效果律的大意是:如果在一个情境和一种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并且伴随着一种令学习者满意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令学习者烦恼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削弱。

桑代克修正了对效果律的表述,归结起来就是:虽然满意子总能加强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可是烦恼子却并不总能削弱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

题目6强化强化是指这样的程序、过程或机制,即学习者的行为结局提高了该行为的发生可能性。

题目7惩罚一有机体的行为结局是出现了烦恼子。

它的作用在于降低特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题目8对象-对象期望对象-对象期望是指认识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题目9替代学习替代学习是相对亲历学习而言,模仿学习、观察学习也可以称为“替代学习”。

学习者把他人的经验保持在自己的记忆里,也就是“他人替代我付出代价而使我学到了怎样会成功、受奖,怎样会失败、遭罚”。

题目10行为-结局期望行为-结局期望是指认识了自己的行为和结局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二、简答题(共 7 道试题,共 30 分。

)题目11简述人的意识在经典条件作用学习里的作用。

答:人的意识在人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中是有重要作用的。

(1)人的经典条件反应有时可以非常迅速地形成,甚至CS-US仅仅联结一次就够了。

这里的原因在于人类个体有意识,他(她)可以把实际刺激的偶然一次联结保存在头脑里,然后在头脑里浮现出这样的刺激联结景象,浮现一次就相当于这些刺激联结一次。

由于人类个体可以众多次地浮现这样的景象,这就相当于众多次的实际联结,于是就人而言,为形成一项经典条件反应,CS-US 的多次联结就未必是必要的。

(2)也正因为人类个体可以在头脑里众多次地浮现CS-US的联结景象,因此CS与US在实际上的多次不联结也未必能使一项经典条件反应消退掉,除非当事人在脑海里遗忘了这样的情景,或者虽然忘不了,但是以后这种情景再度浮现于脑海时已经不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了。

这里都体现了意识在人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里所起的作用。

题目12系统脱敏与暴露法的应用区别有哪些?答:系统脱敏法和暴露法,都是用来矫治学生不良条件性情绪反应(如焦虑和恐惧)的专门的心理辅导和治疗技术。

当不容易真实再现焦虑或恐惧情景时,以采用系统脱敏法为宜;否则以采用“暴露法”为上。

题目13强化四式的特点是什么?答:强化四式的特点为:(1)固定比率强化。

当学习者每做满一定次数的行为就强化一次。

典型的例子是计件报酬制。

可以在短时间里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就是描述的固定比率强化。

(2)可变比率强化。

平均强化比率是不变的,但是行为次数与1次强化的配比不是固定的,强化次数不受学习者控制。

(3)固定时距强化。

每隔固定的一段时间就给予一次强化,而不论学习者做了多少次正确的反应行为。

这种强化的特点是学习进步的轨迹呈一节一节的J形曲线,固定时距强化常见于周期性的事件里。

“干好干坏一个样”,“临时抱佛脚”或“临阵磨枪”,“一张一弛,文武之道”都是描述固定时距强化。

(4)可变时距强化。

在一个长时段里随机分配强化次数。

可变时距强化最有利于特定行为的长期保持和巩固。

题目14简述尝试-错误的含义。

答:(1)学习要成功,多少需要尝试;(2)尝试难免产生错误;(3)后继尝试会消除先前尝试的错误;(4)足够多的尝试就会排除足够多的错误,达到最终的成功;(5)此时,学习者会很快地把最初的问题情境与达到成功的关键操作联结起来,从而表现出熟练地解决问题的行为。

题目15托尔曼的用三组老鼠做的潜在学习实验确立了什么重要观念?答:“潜在学习”是指在行为不表现的同时,心里却“悄悄地”、“偷偷地”学会了。

托尔曼的用三组老鼠做的潜在学习实验确立了以下重要观念:(1)学习与表现是两回事;(2)强化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它只影响学习成果的表现。

题目16简述攻击性影片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答:攻击性影片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1)真人的攻击行为和影片角色的攻击行为对儿童的影响是一样的。

(2)如果我们不拘泥于特定的攻击动作,单讲攻击性行为,那么比之真人的行为,影片角色的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影响比真人的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影响更大,而动画片又比真人扮演角色的影片对儿童有更大的影响。

题目17替代学习的长处有哪些?答:替代学习是相对亲历学习而言,模仿学习、观察学习也可以称为“替代学习”。

学习者把他人的经验保持在自己的记忆里,也就是“他人替代我付出代价而使我学到了怎样会成功、受奖,怎样会失败、遭罚”,替代学习的最大长处是风险大大降低,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挫折、不受伤害,非常安全,也就容易没顾虑,轻易做出行为来,结果造成难以或根本不可挽回的结局。

三、论述题(共 6 道试题,共 40 分。

)题目18论述经典条件反应联结次数的教育含义。

答:形成一项经典条件反应所需的联结次数多寡不一,难以预定,这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一般意义的启示:(1)当学生老学不会或学不好教师意欲学生学会的项目时,教师要耐心,这耐心的最起码的表现是等待,等待水到渠成时;(2)学生也可能偶然经历一两次后就学会了教师不欲其学会的项目,而且相当巩固,祛除不掉,这样的情况值得教师当心。

题目19论述用语言来控制儿童行为的优点。

答:(1)方便。

不必呈现真实的事物,不必制造实际的事件,就能有效地控制儿童的行为。

(2)安全。

对于有些真实的事物或实际的事件改用语言来控制,则可以避免伤害。

(3)传递。

不但可以指着事物或事件来解释一个词,而且还能够以另一个词来解这一个词。

(4)灵活。

人的特殊性在于主要是按词的意思来控制行为的,因此其反应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口音、语气等物理线索的影响。

题目20论述惩罚及其作用、局限和有效使用的原理。

答:惩罚的作用在于降低特定行为的发生可能性,因此恰与强化提高行为发生的可能性相反,老师们对此要有十分明确的认识。

惩罚的局限性在于它无力瓦解行为的结构,因此惩罚无法消除不当行为。

不明白惩罚的这个局限性,就容易滥用惩罚,而滥用惩罚不但于事无补,还会引发其他更糟糕的问题。

有效使用惩罚的原理可以概括为:(1)惩罚要有效,则惩罚不能违法。

(2)惩罚要有效,则惩罚就要有良知。

因此教师实施不违法的惩罚时也要慎思明辨,不要仅仅为“出一口气”而惩罚学生。

(3)惩罚要有效,则惩罚要符合心理学程序。

于是要注意两点:①当不当言行实际上干扰了集体活动的正常进行时,应当机立断地实施惩罚,以立即压制住不当行为的持续或蔓延;②惩罚之后要跟随以强化,惩罚之后的强化,既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

在惩罚之后跟随以强化,可以使学生从烦恼转移到愉快来,从退缩转移到进取来,从不知所措转移到清楚地知道如何行为。

题目21论述两种期望的转化及教育含义。

答:期望也是一种内部表征。

期望分为两种对象-对象期望和行为-结局期望。

对象-对象期望是指认识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行为-结局期望是指认识了自己的行为和结局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两种期望可以转化:一方面,个体形成了特定的对象-对象期望后,如果觉得自己可以操控其中一个对象,就会操控之,并期望另一个对象会出现,这就转化为行为-结局期望了。

另一方面,行为-结局期望也可转化为对象-对象期望,这就是把自己的行为放在“心里”“看”,放在头脑里想,从而巩固或提炼特定的关系,这反过来更有利于形成行为-结局期望。

期望的教育含义:如果预料的关系屡试不爽,那么关于特定关系的期望就会转化为“信念”,其中对象-对象信念开始成为儿童的一般世界观的砖石,而行为-结局信念开始成为儿童的一般人生观的砖石。

学校的教育教学对儿童的期望之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1)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帮助儿童形成对象-对象期望,进而在帮助儿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和无神论世界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道德和人文学科知识帮助儿童形成行为-结局期望,进而在帮助儿童形成符合我国教育理想的历史观、人生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题目22联系实际,论述保持与消退原理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答:所谓保持,是指当学生做出合乎我们的教育理想的条件反应行为时,要时常伴随以无条件刺激。

所谓消退,是指当学生做出不合乎我们的教育理想的条件反应行为时,不伴随以无条件刺激。

但是消退过程中会出现自发恢复现象,不过总的趋势仍然是反应的力度、强度或频率在减弱、在下降。

这样的保持与消退具有基本的教育含义。

一方面,保持启迪教师不要吝啬表扬,这对生性比较严肃的教师而言尤其如此。

另一方面,在消退过程中的“自发恢复”现象对教师有启迪,教师预计到学生在改正错误时会有反复,从而事先做好思想准备。

这样,当学生真地出现反复时就既不会急燥,又不会失去帮助的信心。

相反,根据自发恢复现象的本性,教师会坚定地一以贯之地实施消退过程,最终使学生持久地改变不良行为。

题目23联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实施辨别学习的。

答:所谓“辨别学习”,就是从泛化走向分化的学习过程,即有机体精确地只对条件刺激作反应。

小学教师容易忽视辨别教学有小学仍然具有基础性,应该列在小学生教育和教学序列的最初部分。

教师不要被自己的经验所蒙蔽而看轻了辨别学习对小学生的重要性。

⑴小学里的辨别学习最明显地体现在识字和音乐、美术、体育的教学中。

汉字的形体区别只在一点一划的有无和长短上;音乐教学中也首先要求学生聆听时能辨别音阶和节奏,歌唱时更要自我监控对音阶和节奏的操作;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善于帮助学生辨别和抓住动作到位睦的肌肉感觉。

⑵辨别学习也发生在小学儿童的概念学习中。

需要运用概念教学的一系列技巧,在概念所辖的成员里个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儿童能对千姿百态的具体事物作正确的分类。

⑶辨别学习也发生在小学儿童的日常行为守则学习中。

我们希望少年儿童既活泼可爱,又遵守纪律。

可是他们常常把握不好其间的分寸,有时太过拘谨,有时又雀跃欢腾得妨碍当前工作的进行。

这些都是泛化的表现。

正需要教师通过辨别教学过程而使学生能够准确地分辨情境,从而作出合乎情境的反应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