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_乔治_阿克洛夫经济学思想述评_郭其友

合集下载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主要观点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主要观点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主要观点一、克鲁格曼的主要观点其主要思想观点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危机、汇率理论和经济与地理学理论。

(一)新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在于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以及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国际贸易理论也在不断发展。

二战后,国际贸易表现出新的特点与格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无法或不能全部解释这些现象,新贸易理论因此得以涌现发展。

1、新贸易理论的产生与假设前提新贸易理论认为传统的贸易理论前提不符合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使其无法解释现实。

应当放宽并建立更符合现实的前提假设:1)引入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结构假设转变为更符现实的不完全竞争。

2)规模报酬不再是不变的,而是递增的。

3)传统的2×2×2贸易模型过于简单化,新贸易理论改为J×N×M模型。

4)放弃赫克歇尔-俄林关于贸易国在获得生产技术方面具有相同可能性的假定,研究不同国家获得技术的可能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市场结构、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1)不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指的是随着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厂商因生产规模扩大而获得额外的报酬,规模经济也称为“规模报酬递增”。

但是,生产规模不可能无限地扩大,当规模报酬达到最大后,单位成本就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提高。

由于垄断的存在,厂商就能够运用自己的垄断力,扩大产量,获得规模报酬。

无论是内部规模经济或外部规模经济,厂商都可以降低成本,从而取得价格上的优势。

2)外部规模经济引发的国际贸易(1)存在外部规模经济时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国际贸易由于进入行业的企业增加,在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产品价格降低,使得产品能够出口到国外市场。

而之所以有更多的产品供出口,是因为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提高了整个行业的产量。

(2)存在外部规模经济时国际贸易的一般均衡“坎姆模型”。

由于规模报酬递增,两国最终将实现完全的专业化。

3)内部规模经济引发的国际贸易(1)垄断竞争企业与国际贸易对于垄断竞争企业来说,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参与国际贸易的结果都是产量的增加。

动物精神

动物精神

动物精神乔治·亚瑟·阿克洛夫(GeorgeArthurAkerlof,1940年6月17日-),美国经济学家,柏克莱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

他与迈克尔·斯彭斯、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一起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乔治·阿克尔洛夫是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代表,也是当代主流经济学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他在次品市场模型中对信息不对称现象及其结果的分析已经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经典理论,被广泛地引用来讨论市场失灵。

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分析,对市场失灵结论的论证,动摇了新古典主义的理论基础。

在几乎所有的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阿克尔洛夫的各种经典的分析第一部分(人们一直在想什么?)要理解经济如何运行,懂得如何管理经济并促进经济繁荣,我们就必须关注人们的某些思维模式,这些思维模式能够真实反映人们的思想和情感,或者说人们的动物精神。

如果我们不承认各起重大经济事件基本上都有人类心理方面的原因,就永无可能真正理解这些事件。

不幸的是,大多数经济学家和商业评论家似乎不谙此道,因而他们对经济事件的解释经常有很大的讹误。

他们想当然地认为,个人的情感、感受和激情是不重要的,经济事件是由神秘的技术因素或反复无常的政府行为驱动的。

实际上,正如我们在本书中所揭示的那样,这些事件的起因很普通,借助于我们的日常思维就能发现。

本书的写作始于2003年春天,从那时起到现在的世界经济走势只能用动物精神来解释。

世界经济好像过山车,先上升,而后在大约一年前,开始下降。

但奇怪的是,与通常在游乐场坐过山车不同,直到经济开始下滑,乘客才发现他们经历了一段疯狂的旅程;而且,游乐场的管理者置若罔闻,并不听从限制过山车攀升高度的建议,也不提供安全设备以限制随后下降的速度或程度。

人们一直在想什么呢?为什么直到诸如银行倒闭、失业、抵押品止赎这类事情真的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才注意到呢?问题的答案很简单。

有一个经济理论让公众、政府和大多数经济学家消除了疑虑。

诺贝尔经济学奖简介

诺贝尔经济学奖简介

诺贝尔经济学奖简介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其成立三百周年纪念之际,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

全称应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

每年由这家银行提供与当年诺贝尔奖金相同金额的奖金,交由诺贝尔基金会统一使用。

诺贝尔经济学奖金,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颁发。

对获奖候选人推荐、奖金的评判和授奖仪式的等规则,基本与其它诺贝尔奖金一致。

1969年获奖者简-丁伯根(荷兰)和拉格纳-弗里希(挪威)简·丁伯根和拉格纳·弗里希(RAGNAR FRISCH)共同获得1969年经济奖。

他们发展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

拉格纳·弗里希是经济计量学的奠基人,简·丁伯根是经济计量学模式建造者之父。

1970年获奖者保罗-安-萨默尔森(美国)保罗·安·萨默尔森(PAUL A SAMUELSON ) (1915-),他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

1971年获奖者西蒙-库兹列茨(俄国)西蒙·库兹列茨(SIMON KUZNETS ) (1901-1985),俄籍美国人,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2年获奖者肯尼斯-约瑟夫-阿罗(美国)和约翰-希克斯(英国)肯尼斯·约瑟夫·阿罗(KENNETH J. ARROW) (1921-)肯尼斯·约瑟夫·阿罗,美国人,与约翰·希克斯(JOHN R. HICKS)共同深入研究了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

约翰·希克斯(JOHN R. HICKS)(1904-1989)约翰·希克斯,英国人。

1973年获奖者华西里-列昂惕夫(美国)华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 (1906-)华西里·列昂惕夫,美国人,他发展了投入产出方法,该方法在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中得到运用。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及其学术观点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及其学术观点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及其学术观点示例文章篇一:哇塞!你们知道吗?诺贝尔经济学奖那可太牛啦!每年都有超级厉害的人获得这个大奖呢!比如说,1970 年获奖的保罗·萨缪尔森,他就像一位智慧的大师,提出了好多重要的观点。

他告诉我们经济就像一个大舞台,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就像舞台上的演员一起表演一样!他强调了经济学的综合性,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哟!还有1976 年得奖的米尔顿·弗里德曼,他的观点就像是一阵强风,吹开了很多人思想上的迷雾。

他觉得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可大啦,就好像是给一辆车加油,油加得合适,车就能跑得又快又稳!1991 年获奖的罗纳德·科斯呢,他的想法简直是给经济学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他说交易成本就像是路上的石头,会挡住经济发展的路,如果能把这些石头搬开,那经济就能跑得更快啦!再说说2001 年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他就像是一个勇敢的探险家,发现了信息不对称在经济中的重要性。

这就好比在一个游戏里,有人知道所有的规则和秘密,而有人却蒙在鼓里,那游戏能公平吗?肯定不能呀!这些获奖者的学术观点,可不是随便说说的,那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研究得出来的。

他们的观点有时候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对经济世界的认识;有时候又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理解经济难题的大门。

你们想想,如果没有他们的研究和发现,我们能这么清楚地了解经济是怎么一回事吗?能知道怎么让经济发展得更好吗?我觉得肯定不能!所以说呀,这些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他们可真是太了不起啦!他们的贡献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让我们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更有信心!示例文章篇二:哇塞!诺贝尔经济学奖,这可真是个超级厉害的奖呢!今天我就来和你们说一说历年那些获得这个大奖的厉害人物,还有他们超牛的学术观点。

先来说说保罗·萨缪尔森吧!他就像是经济学领域的超级英雄。

他提出的那些观点,就好比给经济学世界点亮了一盏盏明灯。

2001诺贝尔经济学奖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详细内容

2001诺贝尔经济学奖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详细内容

2001诺贝尔经济学奖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详细内容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克尔·斯彭斯。

他们获奖主要是因为在30多年前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理论。

一、何谓信息不对称理论简言之,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该理论认为: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买卖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市场信号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弊病,要想减少信息不对称对经济产生的危害,政府应在市场体系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这一理论为很多市场现象如股市沉浮、就业与失业、信贷配给、商品促销、商品的市场占有等提供了解释,并成为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被广泛应用到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到现代金融市场等各个领域。

30多年前提出的理论在今天获奖,这是耐人寻味的。

其主要原因:一是该理论指出了信息对市场经济的重要影响。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在市场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并将发挥更加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是该理论揭示了市场体系中的缺陷,指出完全的市场经济并不是天然合理的,完全靠自由市场机制不一定会给市场经济带来最佳效果,特别是在投资、就业、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方面。

三是该理论强调了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呼吁政府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督力度,使信息尽量由不对称到对称,由此更正由市场机制所造成的一些不良影响。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重要启示1、充分认识新经济的特点,高度重视信息对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影响。

我们正在进入由信息业推动,以生命科学、超级材料、航天技术等新知识和新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克洛夫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克洛夫

二、效率工资
阿克洛夫也对劳动市场也有独到的研究, 阿克洛夫也对劳动市场也有独到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效率工资理 论上,其观点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从而降低成本, 论上,其观点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从而降低成本,厂商们愿意使工 资水平维持在高于市场出清的水平上,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资水平维持在高于市场出清的水平上,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一高水 平的工资就是效率工资。厂商之所以会这么做, 平的工资就是效率工资。厂商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他们相信效率 是工资的增函数,是随工资的增加而提高的。阿克洛夫从两个方面考 是工资的增函数,是随工资的增加而提高的。 察了效率工资的合理性。首先, 察了效率工资的合理性。首先,雇主和求职者关于求职者信息的不对 称决定了效率工资的必要性,如同产品市场一样, 称决定了效率工资的必要性,如同产品市场一样,在劳务市场中也存 在信息不对称,而雇佣员工之前,厂商只知道, 在信息不对称,而雇佣员工之前,厂商只知道,不同求职者能力是不 同的,但不知道谁的能力强谁的能力弱,而求职者自己当然很清楚。 同的,但不知道谁的能力强谁的能力弱,而求职者自己当然很清楚。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能通过高工资来挑选高素质的员工,从而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能通过高工资来挑选高素质的员工, 整体劳动效率。 这是因为,高素质的员工会要求高水平的报酬, 整体劳动效率。 这是因为,高素质的员工会要求高水平的报酬,如果 工资定得偏低,则高素质的潜在员工会退出求职的队伍。因此, 工资定得偏低,则高素质的潜在员工会退出求职的队伍。因此,工资 定得高一些, 定得高一些,虽然在吸引高素质求治者的同时也会吸引低素质的求职 但是厂商可以从中进行筛选,例如通过求职者利用学历、着装、 者,但是厂商可以从中进行筛选,例如通过求职者利用学历、着装、
学位
1962年 1962年 耶鲁大学文学学士 1966年 1966年 麻省理工学院哲学博 直系亲属: 直系亲属: 配偶:珍妮特·耶伦( 配偶:珍妮特·耶伦(Janet L.Yellen) L.Yel8-1980年 伦敦经济 学院卡塞尔讲座教授 1994年 1994年 布鲁金斯研究 会高级研究员

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意义_对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介

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意义_对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介

●经济研究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意义———对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介刘向荣 摘 要 近二、三十年来,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自由竞争市场未必带来最高效率这一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对传统经济学的重大突破,它对解释当代许多经济活动规律,对我国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如何建立规范的市场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信息 不对称 败德行为 逆向选择 2001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彭塞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三位经济学教授,以表彰他们在信息经济学研究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

援引科学院的话就是:“本年度的获奖者在20世纪70年代用不对称信息为广泛的市场理论奠定了基础,形成了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

”20多年来,信息不对称问题一直是经济研究的重要领域,对解释当代许多经济活动的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获奖者提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为深入了解农产品、金融服务、价格定位、生产率、工资谈判、劳动力市场以及消费品和广告业的某些运行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起源自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问世以来,市场上的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调节资源配置上的神奇功能逐步为经济学家所认同,可是,经济学家却无法以精确的方式揭示价格机制的特性。

1953年,美国经济学家阿罗和德布勒提出了具有开创意义的阿罗—德布勒定理,他们假设如果社会上只有两种人:生产者和消费者,只要消费者的偏好和生产者的技术具有某些合情合理的特性(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报酬递减),那么,在消费者追求自己利润的前提下,一定存在一套价格体系,使得社会上的资源达到最有效的利用。

然而,他们的理论有一个盲点:假设信息是完整的,消费者与生产者都拥有作出正确决策所需要的完全信息。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信息往往是不完整的。

如在二手车市场上,卖方显然比买方拥有更多关于车的优、缺点的信息;在借贷关系中,借款人往往比放款人更了解其偿还能力的信息等等。

90年代以来诺贝尔经济学奖述评

90年代以来诺贝尔经济学奖述评

90年代以来诺贝尔经济学奖述评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目前经济领域当中非常有影响力的奖项,从获奖的经济理论当中我们可以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动态,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

现在许多获奖的经济理论都已经写进了我们经济金融专业的教材当中,本系列将把1990年以来的诺贝尔经济学获奖理论作一个介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找相关的书籍进一步研究。

1990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把该年度的经济学诺贝尔奖授予美国三所大学的三位教授,即纽约市大学的哈利·马克维茨、芝加哥大学的莫顿·米勒和斯坦福大学的威廉·夏普,以表彰他们在金融经济学中所作出的先驱性工作。

马克维茨的贡献主要在于开创了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理性投资者进行资产组合投资的理论和方法。

在此之前,虽然人们凭经验知道,多样化投资可以降低风险,但这只是一种来自经验的肤浅认识,从而使人们对资产组合的管理一直停留在定性分析上,而缺乏精确判断不同资产组合优劣程度的量化指标。

为解决这一问题,马克维茨用数学中的均值来测量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用方差测量资产的风险,这样就可以通过建立资产组合的数学模型,使人们按照自己的偏好,精确地选择一个最大程度分散了风险,并能提供最大收益的资产组合。

所以,皇家科学院的评语是,他发展了一个严格陈述的可操作的在不确定性条件下选择资产的理论——这个理论已演变成进一步研究金融经济学的基础。

在马克维茨工作的基础上,夏普进一步发展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称为CAPM)。

CAPM 的进步在于,夏普不是用证券收益率的方差作为对资产的风险度量,而是以证券收益率与全市场证券组合的收益率的协方差作为资产风险的度量,具体说就是,以现在股票市场上人们熟悉的β系数作为度量资产风险的指标。

这不仅大大简化了马克维茨模型中关于风险值的计算工作,而且可以对过去难以估价的证券资产的风险价格进行定价。

所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基金会对他的工作评价为,CAPM走出了从微观分析到金融资产价格形成的市场分析的关键一步。

近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

近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

近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2008年10月14日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2001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他们在“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领域贡献突出。

2002年,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弗农·史密斯。

卡尼曼成功地把心理学分析法与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为创立一个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

史密斯则开创了一系列实验法,为通过实验室实验进行可靠的经济学研究确定了标准。

2003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恩格尔和英国经济学家克莱夫·格兰杰。

他们分别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易变性”和“共同趋势”两种新方法分析经济时间数列,从而给经济学研究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2004年,挪威经济学家芬恩·基德兰德和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

这两位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难题”和商业周期的影响因素。

2005年,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罗伯特·奥曼和美国人托马斯·谢林。

这两位经济学家通过博弈理论分析增加了世人对合作与冲突的理解。

他们的理论目前被广泛应用在解释社会中不同性质的冲突、贸易纠纷、价格之争以及寻求长期合作的模式等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

2006年,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

费尔普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对当时盛行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提出了挑战。

费尔普斯指出,通货膨胀不仅与失业有关,也与企业和雇员对价格和工资增长的预期有关。

他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关系的理解,对经济学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2007年,美国经济学家莱昂尼德·赫维奇、埃里克·马斯金和罗杰·迈尔森。

他们在创立和发展“机制设计理论”方面作出了贡献。

“机制设计理论”最早由赫维奇提出,马斯金和迈尔森则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

信息不对称与市场缺陷_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克洛夫的经济学理论述评

信息不对称与市场缺陷_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克洛夫的经济学理论述评

!"国际经济评论#$$%&%%’%#因为对信息经济学的贡献,阿克洛夫和斯蒂格利茨、斯彭斯一起获得了#$$%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和其他两位经济学家相比,阿克洛夫对信息经济学的贡献更具有开拓性。

在这个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文献当属阿克洛夫%"()年发表的《旧汽车市场〔%〕:质量、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012%"()3。

事实上,这篇论文在它正式发表前六年*%"4(年3就已经完成。

之所以被推迟发表,是因为它曾先后被《美国经济评论》、《政治经济学杂志》和《经济研究评论》等三家权威的经济学杂志所拒绝。

《美国经济评论》的评价是:“虽然这是一篇有趣的文章,但我们不发表类似这样的琐碎东西”。

与此相反,《政治经济学杂志》的评价是:文章太具有普遍性,以至于失去了真实性。

《经济研究评论》拒绝它的理由和《美国经济评论》一样:文章所讨论的问题太无足轻重了。

最终,阿克洛夫在《经济学季刊》找到了市场。

用阿克洛夫本人的说法,这篇论文的坎坷经历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当时正统的经济学家担心信息因素引入经济学会改变均衡的稳定性和唯一性;二是文章的写作风格完全不同于流行的严谨表述风格*没有使用通行的数学语言3*567829:-;:-.<2%""=3。

自这篇论文发表之后,信息不对称方法在经济学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虽然它最终没有能影响主流经济学论文的表述风格*经济学的数学化仍然是主流趋势3,但前一种担心的确成为了现实。

阿克洛夫运用信息不对称方法得出了市场不会自动趋于均衡的结论,从而为>$年代兴起的新凯恩斯经济学奠定了微观基础。

一、“旧汽车”市场与逆向选择效应初看上去,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相比,旧汽车交易的确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特例。

然而,阿克洛夫正是由此出发对市场运行机制做出了全新的说明。

在旧汽车市场上,卖者对产品性能的了解肯定要多于买者。

这种信息不对称事实上是市场上的一种普遍现象: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之前不完全了解所购买产品的质量高低,卖方比买方拥有更多的信息。

国外著名经济学家

国外著名经济学家
而对方将被判刑十年;如果两人均招供
将均被判刑五年
于是
两人同时陷入招供还是不招供的两难处境
两个囚犯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是坦白招供
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不招供从而均被判刑1年就不会出现
这样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5年的结局被称为&quot;纳什均衡&quot;
也叫非合作均衡
&quot;纳什均衡&quot;是他21岁博士毕业的论文
他第二次运用了这种方法
他的著作《人
力资本》是被恰当地的描述为&quot;经济思想中人力投资革命&quot;的起点
这种思潮席卷了60年代的经济学
他在《犯罪与惩罚:经济分析法》(《政治经济学杂志》
他不仅改变了金融政策
也改变了美国的经济和未来
使美国经济得以平安&quot;软着陆&quot;
4. 让?雅克?拉丰(Jean-Jacques Laffont)
由于他在激励机制设计
公共经济学系和信息经济学等诸多领域的杰出贡献
拉丰教授是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未来诺内尔经济学奖得主
让-雅克?拉丰
1926年生于加拿大
1955年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毕业
并获得博士哲学学位
现在是耶鲁大学经济学系的终身教授
同时兼任美国经济计量学会会员
本人精心整理的文档,文档来自网络
本人仅收藏整理
如有错误
还请自己查证!
国 外 著 名 经 济 学 家
1.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Akerlof)
因为对非对称信息市场研究的卓越贡献
荣获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成果的主要观点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成果的主要观点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成果的主要观点(很长很长很长,慢慢看)1.1969年,拉格纳•弗里希(挪威),他在30年代初提出涉及循环理论动态分析,讲解了投资和消费支出的差分和微分方程的动态系统,指出某些货币限制如何产生4-8年的衰退波动,建造了分析波动如何变成永久和不均匀的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分析假设的统计检验方法。

他把统计看起来象乌托邦理论变成实际应用,努力让定量的分析能在微观和宏观的面上的得到应用,避免在经济政策上出现纯“理论”的争议,比如在衰退的时候有人认为要削减工资来刺激企业利润,而有人提出要增加工资来刺激消费;有人提出要削减利息来刺激企业投资,有人提出提高利息来增加银行存款所以能让银行有更多可以使用的贷款。

他在获奖的演讲中说:经济计划工作是效率和一种生动的民主的基础。

同年获奖的荷兰简•丁伯根,也是把统计应用于动态经济理论,设法定量地明确各个因素的重要性以便检验当时的许多商业循环学说的解释价值,建立了约50个方程的经济计量系统,借助统计分析测定反应系数和“前导及滞后”。

他在获奖演讲中认为官方福利经济学的科学策略不是最优的,要尽可能精确地规定社会福利函数,来求社会经济最优值,问题的真正未知数不是多少数量的消费和要作出的生产努力以及少数较传统的未知数,而是制度的集合,它们作为制度的集合来逼近福利经济最优值,他并认为在亚当•斯密的年代私人企业和市场会完成的任务在当代可能并不适用,比如某些税收要花费的成本很高2.1970年,保罗•萨缪尔森(美国),他因为在四个方面的理论研究获奖,A),动态理论和稳定性分析,他把从前认为完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应原理和动态分析结合起来,他举例说农民在贫穷的时候可能只吃得起马铃薯,这可能使马铃薯的价格上升而不是因为农民贫穷而下降。

B),消费者需求理论,分析家庭如何评价不同的消费品组合。

C),全部均衡理论,对外贸易如何在各国内部重新分配收入,谁有利和谁不利。

D)资本理论方法,他努力把社会中一切资本用货币表示,明确的定义和衡量一切资本的价格才可能更好理解投资行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获奖原因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获奖原因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获奖原因(1969~2011)1969~1973.1.31)1903.4.12~1994.6.9),因发展和应用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而共同获得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02009.12.13)因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萨缪尔森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全部领域。

19711985.7.9)因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2~1989.5.20)~)因“在一般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上的贡献”而共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3(1906.8.5~1999.2.5)因在投入产出方法及其应用上的贡献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4~1987.5.17);~1992.3.23)。

因对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理论的研究以及对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互相依赖性的敏锐分析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5奇·康托罗维奇(1912.1.19~1986.4.7)和美籍荷兰经济学家现代数理经济学的开~1985.2.26)。

他们因在资源的最优配置理论方面的贡献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6年,美国经济(1912.7.31~2006.11.16)。

因在消费分析、货币史、货币理论以及稳定性政策方面的贡献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7林(1899.4.23~1979.8.3)德华·米德(1907.6.23~1995.12.22)。

因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资本流动方面的开创性贡献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8(1916.6.15~2001.2.9)。

1979年, ~1998.2.26)和英国经济学(1915.1.23~1991.6.15)。

因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研究,特别是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80因以经济学说为基础,根据现实经济中实有数据所作的经验性估计建立起经济模型,并将这些模型应用于经济波动、经济政策的分析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方经济学中信息经济学理论的基点

西方经济学中信息经济学理论的基点

2021/11/18
10
• 史宾斯模型(3):
这一条件就是,做同样程度的教育投资对能力低 的人来说边际成本更高,比如,能力低的人学习起 来比能力高的人要更费劲。
史宾斯证明了,在这种情况下,虽有信息不对称, 市场交易中具备信息的应聘者可通过教育投资程度 来示意自己的能力,而雇主根据这一示意信号便可 区别开不同能力的人。
原因:是后者在好景时赢利很高,因此付得起较高的利息; 若时运不济亏损,就宣告破产。这种利率高低的变化对吸 引不同风险类别的借款人的不同的效应,意味着利率在信 息不对称时起到了筛选不同类型的借款人的作用。
结果:降低利率让需求大于供给反而有可能使信贷人的利 润上升,因为借款人群中低风险类型的比例会上升,从而 缓解了信贷人面临的逆向选择。
斯蒂格利茨等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这一问题:假定雇主不 能完全清楚地知道雇员工作的努力状况,这也是一种信息 不对称。设想雇主只能偶尔抽查雇员的工作,若没有发现 雇员“偷懒”的话,就发工资;一旦发现雇员“偷懒”, 雇主对他最大的惩罚就是开除他,将他投入失业大军。如 果市场工资使得供求平衡,没有失业,雇员就会缺乏努力 工作的动机,因为即使被发现偷懒而遭开除,他也可以立 即找到新工作。如果市场工资上升到并非所有失业者都能 在短时期内找到类似的工作,雇员就会有激励努力工作, 以保饭碗。这种高于使供给和需求平衡的工资被称为“效
2021/11/18
2
他们三人的贡献是提出了当买方和卖方 具有非对称信息时市场运作的理论,这一 理论的应用非常广泛,从传统的农业市场 到现代的金融市场。虽然过去经济学家对 不完全信息早有研究,但他们研究的是更 为复杂的不对称信息。市场中的买方和卖 方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称是生活中的常见现 象。
2021/11/18

200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财投资,及时止损为什么如此重要

200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财投资,及时止损为什么如此重要

200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财投资,及时止损为什么如此重要作者:暂无来源:《投资与理财》 2020年第11期我们对于已经付出的东西都看得很重,有的时候明知道付出的成本在某种程度已经是一个“错误”,但还是会继续下去,不能及时止损,不管是钱、时间、精力或者别的任何东西。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彭斯乔治·阿克尔洛夫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获奖理由:他们为不对称信息市场的一般理论奠定了基础,从传统的农业市场到现代的金融市场迅速得到应用。

所属领域:信息经济学前些天,小编和几位朋友一起吃饭聚会,吃完饭,临时决定看电影,各自花了50块钱买票进场。

看了20分钟后,发现电影其烂无比,不堪忍受。

这时候,有一位朋友A就提出来,这么烂的电影还是别看了,在电影院待上一个多小时,还不如直接出去边散步边聊天。

大家正犹豫要不要起身,另外一朋友B说,票都买了,来都来了,浪费了,就可惜了。

于是大家再度落座,看完电影。

最后当然不负我们所望,这是一部“以后再也别和我提起它”的电影。

出了影院门,B说当时就该早点撤,不该浪费大家时间,发誓再也不看这个导演的电影了。

小编转念一想,这种现象其实常常在生活中出现。

我们对于已经付出的东西都看得很重,有的时候明知道付出的成本在某种程度已经是一个“错误”,但还是会继续下去,不能及时止损,不管是钱、时间、精力或者别的任何东西。

两个人谈恋爱了,一段时间接触下来之后,却发现双方性格不合适,常常吵架,可是就是坚持不分手,因为已经花了这么多时间互相磨合。

有的人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上干了好几年,发展受限,却坚持不跳槽,认为已经干了几年,说不定明年就加薪升职了。

还有十赌九输的牌局,心想只要赢回老本,我就不玩了。

苦等不至的公交,已经等了这么久,车马上就来了,还是不打车了。

在经济学世界里,这是一个经典概念,叫做“沉没成本”,以上的这些例子或多或少与之有点关系。

沉没成本的经济学定义是指:“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克洛夫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克洛夫

通信地址 Professor George.Akerlof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549 Evans Hall #388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Berkeley ,California 947203880 E-mail:gakerlof@
这并不是因为种族歧视,而只是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 这并不是因为种族歧视,而只是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因此种族可以 显示出受教育的程度, 显示出受教育的程度,这种脍炙人口的内容在几乎所有的现代微观经济 学教科书中都能找到,由此可见阿克洛夫理论的影响。 学教科书中都能找到,由此可见阿克洛夫理论的影响。 另一方面,阿克洛夫也分析了解决不对称信息的一些机制,例如, 另一方面,阿克洛夫也分析了解决不对称信息的一些机制,例如, 一些商品通过长期的努力建立品牌让消费者认同, 一些商品通过长期的努力建立品牌让消费者认同,或者是一些商家通过 设立连锁店建立信誉,或者是在交易中提供担保。但是, 设立连锁店建立信誉,或者是在交易中提供担保。但是,上述种种解决 方案都表明,市场竞争是不完全的。 方案都表明,市场竞争是不完全的。不仅仅是如上所述出现一些市场消 失的现象,也有可能出现均衡得不到实现的结果,上述过程表明, 失的现象,也有可能出现均衡得不到实现的结果,上述过程表明,旧车 的平均质量是随着价格的下降而下降,所以购车者会通过价格的变动对 的平均质量是随着价格的下降而下降, 产品的质量进行推断。他会推断,若产品的价格低, 产品的质量进行推断。他会推断,若产品的价格低,它们质量低的可能 性就大,因为购车者更关心的是车辆的质量价格比,并且会推断, 性就大,因为购车者更关心的是车辆的质量价格比,并且会推断,当价 格降低时,很可能质量价格比也在降低,所以, 格降低时,很可能质量价格比也在降低,所以,购车者在价格降低时可 能反而会减少需求数量,这就与传统的需求定理相悖,于是, 能反而会减少需求数量,这就与传统的需求定理相悖,于是,旧车的供 给和需求都有可能和价格同方向变化,这也就意味着,市场可能不会出 给和需求都有可能和价格同方向变化,这也就意味着, 例如,出现供过于求时,如果降低价格, 清。例如,出现供过于求时,如果降低价格,则低损坏程度旧车退出市 供给减少, 场,供给减少,而消费者则可能推断市场上剩下的旧车质量比价格下降

五位经济学诺奖得主眼中未来全球经济的最大挑战

五位经济学诺奖得主眼中未来全球经济的最大挑战

作者: 李想
出版物刊名: 国际经济评论
页码: 155-160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6期
主题词: 全球经济;经济学;全球变暖;应对之策;阿克尔洛夫;2001年;2008年;发达经济体
摘要:2001年得主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A.Akerlof),认为现有的关于全球变暖的叙述方式没能激发个人和政府采取行动,每个国家都应该把应对全球变暖视为自身义务。

2008年得主保罗·克鲁格曼(PaulR.Krugman),指出经济决策机构并没有处理好庞大且持久的需求不足问题,亟须找到应对之策。

1987年得主罗伯特·索洛(Robert Merton Solow),提出欧洲、日本和北美等发达经济体现在陷入持续停滞阶段,这一现象并不常见,需开始思考合适的应对之策。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简介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简介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管理与财富》
【年(卷),期】2003(000)002
【总页数】2页(P6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19
【相关文献】
1.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市场——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及其理论贡献简介[J], 沈凯
2.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及其理论贡献简介 [J], 陈其;娄承耀
3.站在改革开放新起点上的中国——专访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塞 [J], 吴思
4.经济学界的“梦想家”——记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阿克洛夫 [J],
5.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
——专访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塞 [J], 吴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第11期外国经济与管理Vol.23No.11 2001年11月Foreig n Economies&M anagement Nov.2001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50(2001)11-00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阿克洛夫经济学思想述评郭其友 张晖萍(厦门大学经济学系,福建厦门3610057) 摘 要:本文在简单介绍了今年诺贝尔经常学得主之一的乔治·阿克洛夫的生平以后,比较系统地评述了阿克洛夫的主要经济学思想:“柠檬”市场理论———不完全信息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效率工资理论。

关键词:阿克洛夫;不完全信息;“柠檬”市场;效率工资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10月10日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宾塞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以表彰他们运用不对称信息理论研究市场经济所取得的成就。

众所周知,诺贝尔经济学奖认可的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成果,而经济学理论成果经过实践检验被认为是正确的,通常需要20、30年。

此次获奖三人的理论成果主要集中在20世纪70年代。

他们的获奖意味着国际上正式承认其理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其新闻公报中称,许多市场都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买卖的一方往往掌握比另一方更多的信息。

借款人比贷款人更了解自己的还贷潜力,企业经理和董事会比股民更了解企业的未来,客户比保险公司更了解他们发生事故的风险率。

而一个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需要买者和卖者之间拥有充分的共同信息。

如果信息不对称现象非常严重,那么就有可能限制市场功能的发挥,在极端情况下,会使整个市场不存在。

此次获奖的三位经济学家分别从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保险及资金市场等领域探讨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指出市场体制需要完善、设计。

这是对传统经济学的重大突破。

他们的研究揭示了当代信息经济的核心问题,奠定了关于市场经济不对称信息理论的基础,其分析理论用途广泛,既适用于对传统的农业市场的分析研究,也适用于对现代金融的分析研究。

本文主要是对乔治·阿克洛夫的一些主要经济思想进行简单的评述,以便大家更深刻地了解这位世界一流的经济学家。

一、乔治·阿克洛夫生平简介 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Akerlof)1940年出生于美国康涅狄州纽黑文,现年61岁;1962年,在耶鲁大学获得学士学位;4年后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他曾担任伦敦经济学院货币银行专业的经济学教授、经济顾问委员会高级经济学家、布鲁金斯小组(Brooking Panel)收稿日期:2001-10-22作者简介:郭其友(1963-),男,厦门大学经济系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张晖萍(1978-),女,厦门大学经济系硕士研究生。

经济问题高级顾问和美国经济联合会副主席;现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

他的理论研究范围集中在金融市场、宏观经济学、货币政策、贫困和失业以及种族歧视、犯罪、家庭问题等,在这些领域都有着大量的研究文献发表,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不完全信息论。

他于1970年发表的论文《“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首先提出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与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 litz)并称“不完全信息经济学之父”。

他的这篇文章具有典型的开创性特点,介绍了一种简单但深刻且普遍的观点,并对无数有趣的观点进行了广泛的运用,成为信息经济学最重要的文献之一,也奠定了他获得此次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基础。

如今,阿克洛夫关于逆向选择的深刻见解被普遍应用于本科生日常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这足以显示其影响之深远。

近20年来,他对失业问题的研究成果也十分突出。

二、“柠檬”市场理论:不完全信息论 传统经济学认为,市场是万能的,通过自由竞争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但是,这是以市场交换无摩擦为假定前提的。

而越来越多的人在经济生活中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自由竞争的市场未必能带来最高的效率。

所谓信息不对称性,是指契约关系的一方(如代理人)在某些方面掌握着“私人信息”,这些信息只有他自己最了解;另一方则不了解。

而造成信息不对称性的原因是不确定性以及社会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发展。

社会劳动分工使信息差别的程度加深,产生不同的信息优势和信息劣势;而信息优势和信息劣势的出现,意味着信息不对称性的存在。

专业化使得个人在其自身的专业领域比其他专业领域的个人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从而导致了专业性与非专业的信息优势与劣势。

市场上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引起了阿克洛夫的关注,他是第一个对存在所谓“逆向选择”信息问题的市场进行正式分析的人,解释了信息不对称可以如何引起市场的逆向选择。

当汽车卖者或买者拥用不完全信息时,具有较低偿付能力的借者或较低质量车子的卖者就会因此把市场中的其他人挤掉,阻止互利交易的存在。

他就此得出了“市场放开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信息是有价值的”的结论。

在《“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The market for“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market mechanism)的论文中,阿克洛夫分析了一个卖者比买者更加了解产品特性的产品市场,并以旧车为例对此进行经典分析。

在旧车市场上,既定的旧车卖者和关心车子质量的买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已经在车行里工作了几年的卖者对旧车的性能、保养程度或损坏程度了如指掌,而买者却无从得知这些信息。

阿克洛夫把这种市场描述为“柠檬”市场,把旧车比喻为“柠檬”。

从此,“柠檬”(有缺陷的车子的口语用词)就成为每位经济学家词汇中一个众人熟知的比喻说法。

阿克洛夫认为,买者常常必须依赖各种近似估计的技巧,使他们能从有形到无形作出推断。

如果对一辆虽有少许凹坑和划痕但装饰很好的汽车和一辆明显破旧的汽车进行比较,买者可能会推断前者比后者保养得好,据此估计汽车的技术可靠性。

然而,大多数人很快意识到这种推断是犯了Ⅰ型错误(指在统计检验中不接受正确的零假设),即提出了错误的主张,认为一辆漂亮的车等于一辆好车。

于是,涉及一些更重要的交易方面,消费者根据可靠性等近似估计技巧推测对一辆旧车作出的报价,可能会比那些知道旧车前主人如何小心翼翼地保养这辆车的人要来得低。

人们会预料到市场上的汽车外表华丽,但保养不当或有假疵。

如果购车者是个风险中性者,在他不能确知所购车辆的内在价值的前提下,他愿意接受的价格也只是所有旧车价值按概率加权计算的一个平均值,即预期价格,而不管购得的旧车质量如何。

结果,过了一段时间,这种预测增加了买者对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进一步降低了合理的报价。

随着时间的流逝,买者通过经验发现卖者把低于中等水平的产品投入市场,这种认为产品质量递减的意识反过来又会使产品的价格下降。

这一过程不断持续,最后市场上只剩下损坏最严重的旧车,所有稍好一点的旧车都从市场上消失。

阿克洛夫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他的观点。

假设一种产品以不可分割的单位进行买卖,并且具有固定比例λ和1-λ的低和高两种质量。

每个买者潜在地有兴趣购买一辆汽车,但在购买时无法识别两种质量之间的区别。

所有的买者对两种质量作出相同的估价:对买者来说低质量的车值W L美元,而高质量的车值W H美元,且W H>W L。

每个卖者了解他所卖的汽车的质量,评价低质量汽车的价格为V L美元(V L<W L),而高质量汽车的价格为V H美元(V H<W H)。

如果存在低质量和高质量分开的市场,那么正如高质量市场上V H和W H之间的每一个价格,低质量市场上V L和W L之间的每个价格将会导致对两者都有利交易。

这将接近于一个社会有效的结果:所有的贸易收益都会实现。

但如果市场没有受到管制,买者不能识别产品的质量,无道德原则的低质量产品的销售者就会选择在高质量市场上进行交易。

实际上,市场将会融合成一个所有产品价格相同的单一市场。

假设出现卖者对高质量产品的估价超过消费者平均估价这种情况,用代数表示即为V L>W(W=λW L+(1-λ)W H)。

如果贸易在这种条件下发生,买者的(理性)质量预期将会严格地为W。

换句话说,市场价格不可能超过W(假定消费者是风险厌恶者或风险中性者)。

高质量产品的卖者就会因此退出市场,仅留下低质量产品的这个逆向选择。

阿克洛夫另一个重要的深刻见解,是认为经济主体有强烈的动力去抵消有关市场效率信息问题的逆向效应,许多市场机制可以被认为是在试图解决不对称信息问题中出现的。

他主张防止市场失败的方式,是找到某种传递商品真实价值既便宜又可靠的方法。

如仅仅与亲戚朋友交易;提供证明合格的服务记录;通过长期的努力建立品牌让消费者认同;通过设立连锁店建立信誉;在交易中提供担保;等等。

他在论文中总结道:“这(逆向选择)可能解释许多经济制度”。

这种预言已经成为现实,他成为分析经济制度如何缓和不对称信息后果的重要工具。

在很多情况下,持有个人信息的各方会发现要安排高效率的交易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不完全信息的介入者一般是作为对策设计者,会影响双方之间的信息流动,促成协议,在某些情况下还实际决定问题的最终解决(例如,有约束力的仲裁)。

实际上,介入者创造一种双方必须参与的对策游戏。

因此,任何介入理论都必须与设计具有满意的均衡结局的对策游戏联结在一起。

阿克洛夫指出,如果介入者只能起旁听者的作用,而且如果不能使对策游戏的结局取决于双方的实际型,那么事后的低效率就是不可避免的。

这种理解导致了“效率刺激机制设计”理论的发展。

阿克洛夫在他的文章中,不仅解释了私人信息可能如何导致市场发生功能障碍,而且指出这种信息不对称出现的频率以及它们产生的深远后果。

他指出类似的信息不对称性具有普遍性和重要性,例子之一就是劳动力市场的社会分离和老年人购买个人医疗保险的困难。

他认为,这种理论尤其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可解释其市场上借款率猛升的原因。

他的逆向选择例子之一就是来自20世纪60年代印度乡村的借贷市场。

在这个市场上,当地货币借贷者收取两倍于大城市的利率。

但是,一个试图在这两个市场上套利的投机者,在不了解当地借款者信用的情况下,贷款给偿付能力较差的人将会冒一定的风险,从而有可能遭受重大的损失。

他还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证券市场的情况,认为证券市场上同样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

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和证券发行商关于证券质量的信息经常存在着巨大差异。

债务人比未来的债权人拥有更多关于债券安全性的信息。

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结果是未来投资者愿意报出一个假定证券仅有某种未履行责任平均风险的价格。

在这个市场上,质量不确定性的必然结果是,低质量证券的卖者将获利较多,而高质量的卖者获得利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