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双师素质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

合集下载

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匪
教 论 中 职 学 校 双 ! “ J 币型 " 师 队 伍 的 建 设
王 萍
( 苏省 赣 榆 中等 专 学 校 , 苏 赣 榆 江 江 摘 要 : 双 师 型 ” 师 是 指 具 备 良好 的 师 德 修 养 、 育 “ 教 教 教 学能力 。 具备 良好 的 行 业 职 业 态度 、 识 、 能 和 实 操 能力 知 技 的 . 有 “ 证 ” 教 师 资 格 证 和 专 业 技 能证 书 ) 专 业 教 师 。 持 双 ( 的 作 者 通 过 对 “ 师 型 ” 师 队 伍 建 设 的 思 考 , 讨 了提 高 中职 双 教 探 220 ) 2 10


种 能 力 , 要 具 有 较 丰 富 的 教 育 教 学 能 力 与 专 业 知 识 . 要 一 二 具 有 较 强 的行 业 或 职 业 岗 位 的 专 门 知 识 与 实 践 动 手 能 力 , 第 二 种 能 力 是 职 业 教 育 对 教 师 的必 然 要 求 。 因此 , 职 院 校 在 中 培 养 “ 师 型 ” 师 的 过 程 中 , 从 深 层 次 把 握 “ 师 型 ” 师 双 教 应 双 教 的 内涵 , 争 为 学 校 培 养 出 技 术 过 硬 的 、 正 的 “ 师 型 ” 力 真 双 教 师 队伍 。 二 、 双师 型 ” “ 教师 队伍 建 设 的 现 状 “ 师 型 ” 师 行 业 经 历 普 遍 不 足 。 多数 “ 师 型 ” 师 双 教 大 双 教 是 从 高 等 院校 毕业 后 直 接 从 事 教 育 工 作 的 ,来 自企 业 生 产 一 线 的 专 任 教师 凤 毛 麟 角 。 且 职 后 实践 锻 炼 机 制 尚未 形 成 , 并 有 企 业 挂 职 实践 经历 的教 师更 少 .绝 大 多 数 教 师 的行 业 经 历 呈 空 白状 态 , 践 能 力 普遍 不 强 . 其 是 与行 业 动 态 接 轨 的 实 际 实 尤 应 用 能 力 相 当 匮乏 “ 师 型 ” 师 培 养 体 系 不 够 健 , 职学 校专 业 门类 繁 多 . 双 教 中 参 差 不 齐 , 织 “ 师 型 ” 师 的专 门培 训 操 作 困难 , 作 成 本 组 双 教 运 高 。当 前 ,双 师 型 ”教 师 基 本 上 是 一 般 教 师 培 训 的配 角 与 陪 “ 衬 ,双 师 型 ” 师 培训 难 以 自成 一 体 。 业 课 教 师往 往课 务 较 “ 教 专 多 , 业 课 教 学 的 替 代 性 差 , 出培 训 难 以找 到 合 适 的教 师 代 专 外 课 。 种 种 主 客 观 条 件 的 限制 , 受 多数 专 业 课 教 师 外 出 培训 与 交 流 的机 会 很 少 , 分 教 师 从 未 外 出 参 加 过 培 训 学 习 . 加 “ 部 参 双 师 型 ” 师 专 门培 训 的不 足 , 致 教 师 不 了解 新 的 职 教 精 神 , 教 导

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讨

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讨
“ 师 型 ” 师 及 “ 师 型” 资 队 伍 的 基本 内涵 双 教 双 师 ( ) 双 师 型 ” 师 的基 本 内 涵 一 ‘ ‘ 教
的 要 求 , 有 实 质 上 的 规定 。因 此 . “ 师型 ” 师 队伍 的理 解 更 对 双 教 和 建 设 不 能仅 仅 局 限在 教 师 个 体 和 学 校 内 部
上 , 校 制 定 了 教 师 发 展 规 划 . 动 了 “ 师 工 程 ” 建 立 了 兼 职 我 启 名 .
“ 师 型 ” 师 通 常 指 持 有 “ 证 ” 即持 有 教 师 资 格 证 和证 双 教 双 . 明 其 专 业 实 践 技 术 水 平 的相 关 职 业 资 格 、 业 能 力 或 专 业 技 术 专 职务 等 级 证 书 的 专 业 教 师 。在 实 际工 作 中 . 既 能 胜 任 理 论 教 对 学 、 能指导学 生实践 , 有“ 体化 ” 点 的专 、 职教 师 , 又 具 一 特 兼 也
师资 培 养
21_ 01 7
中职“ 师型” 双 市 职 业教 育 中心 山 东 青 岛 26 0 ) 平 6 7 0
摘 要 : 通 过 制定 教 师 发展 规 划促 使 教 师进 行 职 业 生涯 设计 , 动 “ 师工程 ” 建立 兼职 教 师队伍 、 化 师资 结 应 启 名 , 优 构 , 进和 保 障 师资 队伍建 设 良性 发展 , 促 从而 建 立起 一支 数量 足 、 量高 、 质 专兼 结合 的 “ 师型 ” 教 师资 队伍 。 双 职 关键词 : 中职 ; 师型 ; 资 队伍 建 设 : 力 素质 : 业 发 展 双 师 能 专
( ) 强组 织 领 导 一 加
就我 国职 业 学 校 师 资 现状 来 看 . 双 师 型 ” 师 资 队 伍 的 构成 “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建设现状分析及模式探索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建设现状分析及模式探索

中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及模式探索马吉帆1041006摘要: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关键在人,教师素质的提高是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

要“以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为抓手,以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适应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满足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

针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着重从教师的培养培训方面开展工作,并对“双师型”教师培训做出“传帮带”式、标杆式、专项式模式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双师型;现状;培训模式随着中央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各职业院校也积极的响应中央的要求,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

作为当前职业教育主体的中等职业教育而言,其办学质量的提高将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提升。

要满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要求,以及培养出满足生产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综合专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依赖于“双师型”教师。

当前,中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教师培养培训机制逐步建立,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正常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节奏加快,教师队伍结构得到调整,专业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改善“,双师型”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基本能适应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但是,双师型师资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双师型”教师应能覆盖各个产业部门的各个专业群。

它所针对的不能只是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师的发展问题,而忽略了职业院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基础课程教师的发展问题。

在有关文件中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双师型”教师的相关规定似乎主要针对的是理工科专业,而将文科类专业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从产业部门看,似乎更多的是针对第一、二产业的相关行业、部门,而对第三产业关注不多。

但按照目前各个产业部门的就业人数和就业岗位来看,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和岗位远远地多于第一、第二产业。

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小议

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小议

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小议【摘要】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前中职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从定义与特点、重要性、建设目标、培养途径和方法、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未来发展方向以及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分析,旨在为中职学校提供借鉴和指导,推动师资队伍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文章旨在引起社会对中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关注,促进中职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关键词: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定义与特点,重要性,建设目标,途径和方法,问题和挑战,教育意义,发展方向,重要性,必要性1. 引言1.1 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小议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正是为了适应这一发展需求而提出的一种重要教育改革措施。

在传统的中职教育模式中,教师通常只负责教学任务,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培训能力。

而“双师型+”模式要求教师不仅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还要具备相关行业工作经验和技能培训能力。

这一模式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性,能够更好地培养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对于中职学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培养具备双重特长的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推动中职教育的转型升级。

也能够提高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整体发展。

将在接下来的内容中进一步展开讨论。

2. 正文2.1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定义与特点“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指在中职学校中拥有双向教师培养和交流机制的师资队伍。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双师型+师资队伍具有教师专业化水平高、教学质量高的特点。

这种师资队伍不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够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能够适应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需求,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变革,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中职院校作为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受到了高度重视。

而“双师型”教师作为教学模式的一种新型形态,在中职院校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传统的“知识传授”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需求。

而“双师型”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

中职院校急需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以适应教育教学的新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将对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概念、构成、现状分析、建设策略和路径、实施和实效评价等方面内容,旨在为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的明确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有效的策略和路径,为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改进与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全面了解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构成和现状,为进一步分析问题奠定基础;二是深入剖析目前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挖掘问题根源;三是探讨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和路径,提出可行性建议;四是通过实施一定的方案,评估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效,为未来发展提供经验总结和发展方向。

通过研究目的的实现,可以进一步提升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水平,促进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3 研究意义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重要性在于推动中职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中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中职院校在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

近年来,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教育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概念、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中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一、概念解释“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行业工作经验和教育专业知识的教师,他们不仅具备专业技能和知识,还具备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由于行业技能和教育教学的双重背景,这类教师能够更好地将课堂内容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中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被视为校园中的“金字招牌”,是推动中职教育质量提升和学生发展的关键力量。

二、建设现状目前,我国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完善。

由于历史原因、学校条件限制等因素,中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普遍以学历较低、工作年限较短的教师为主,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

二是教师培训不足。

目前,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双师型教师,但由于教师培训体系不健全,导致双师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教育资源不足。

不少中职院校由于经费不足、设施条件差等原因,难以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和教学资源,制约了双师型教师的发展。

三、发展趋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将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一是政策支持。

国家将加大对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为中职院校提供更多的政策倾斜和扶持措施。

二是培训体系完善。

为了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教育部门将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工作,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和评价机制。

三是资源投入增加。

政府将加大对中职院校的经费投入,提升学校的教学设施和资源条件,为双师型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平台和实践条件。

对于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讨

对于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讨

对于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讨中职“双师型”教师,顾名思义,是指具有教学和实践双重能力的教师。

这类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办学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并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而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更多这样的双师型教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市场需求。

在新时代中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为此,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当前的困境以及应对措施。

一、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中职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其面向市场和实践的特点。

中职学生需要具备实践性较强的技能。

在学生人数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仅靠学校来教授相关技能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更需要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

因此,“双师型”师资队伍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他们不仅具备理论知识,也具有实践经验,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

此外,“双师型”教师还具备较强的办学经验,能够以不同的方式管理班级,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

因此,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竞争力和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的困境虽然中职“双师型”教师的优势显而易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

一方面,由于市场和社会的需求不断变化,教师的专业知识与实践不能够及时跟进更新。

因此,教师要保持自身实践能力一直处于新时代持续改进的状态。

另一方面,教育机构缺乏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支持,往往只关注传统的学科研究,而忽略了教师实践经验的培养。

这都限制了教师的发展,难以满足市场和教育机构对于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

三、应对措施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应的政策和投入以保证其成功。

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来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一方面,教育机构要加强对中职“双师型”教育的培训和教师的管理。

可以通过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课程设置的创新和标准的评估制度来前行。

中职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析

中职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析

伍 建 设 是 张 扬 中 职特 色 、 养 学 生创 新 和 实践 能 力 、 培 开展 教 学
改 革 、 高教 学质 量 的 关键 。 文 就 我 国 当前 中职校 “ 师型 ” 提 本 双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存 在 问题 , 建 立激 励 机 制 , 造 治 学氛 围 , 从 营 重
摘 要 : 着 我 国教 育体 制 的 改 革 和 中 职教 育 的 快 速 发 随 展 , 设 一 支 “ 师 型 ”的 师 资 队伍 已成 为 当 务 之 急 , 资 队 建 师 型 ” 师 队 双 教 “ 教
考 试 周 0 年 6 刊2 2 第 期 1
中 职 校 “双 师 型 币 资 队 伍 建 设 探 析 ’ ’
郑 家 庆 郑 涵 方
(江 苏 省 赣 榆 中等 专 业 学 校 , 苏 赣 榆 1 江 2 2 0 ;1 东 大 学 威 海 分 校 新 闻传 播 学 院 , 2 10 21 1 山东 威 海 24 0 ) 6 2 0
视 培 养 “ 师 型 ” 师 . 强产 学研 结 合 等 方 面提 出 了加 强 中 双 教 加
职校 “ 师 型 ” 资 队伍 建 设 的具 体 对 策 。 双 师 关键词 : 中职 校 “ 师 型 ” 资 队 伍 建 设 问题 双 师 对 策
《 国家 中长 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00 2 2 年 ) 2 1- 0 0 》 把 职业 教 育 作 为 专 门 一 章 进 行 论 述 , 明确 指 出 :大 力 发 展 职 “ 业 教 育 , 业 教 育 要 面 向 人 人 , 向社 会 , 力 培 养 学 生 的 职 职 面 着 业 道 德 , 业 技 能 和 就 业 创 业 能 力 ” “ 强 ‘ 师 型 ’ 师 队伍 职 ,加 双 教 和 实训 基地 建设 . 升 职 业 教 育 能力 ” “ 持 建 设 一 批 教 育 实 提 。支 训 基地 . 升 职 业 教 育 实 践 教 学 水 平 . 成 一 大 批 ‘ 师 型 ’ 提 完 双 教 师 培 训 , 任 一 大 批 有 实 践 经 验 和技 能 的 专 兼 职 教 师 , 持 一 聘 支 批 中 等 职业 教育 改 革 示 范 校 和 特 色 校 建 设 ” 《 苏 省 中 长期 。 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0 0 2 2 )指 出 :创 新 发 展 职 2 1- 0 0 》 “ 业 教 育 , 养 高 素 质 人 才 。 职 业 能力 为 核 心 . 革 教 学 方 法 培 以 改 和 管 理 体 制 。 化 学 生 技 能 训 练 , 进 创 业 创 新 教 育 , 施 职 强 推 实 业 教 育 基 础 能 力 建 设 工 程 , 化 职 业 院 校 ‘ 师 型 ’ 师 队伍 强 双 教 平和创新精神。 三、 高校 教 师 绩 效 评 价 模 式 构 建 途 径 高 校 教 师 绩 效 评 价 模 式 的构 建 是 一 项 系统 工程 。需 要 全 社会共同推动 . 认为 , 我 主要 从 以下 几 个 方 面 努 力 。 1树 立科 学 发展 观— — 注重 人 文关 怀 , 重 个体 差异 。没 . 尊 有 教 师 的 学 术 劳 动 和 精 神 生产 。 学 将 不 复存 在 。 校 教 师 绩 大 高 效 评 价 应 该 树 立 以 教 师 发 展 为 本 的理 念 ,充 分 关 注 和 尊 重 教 师 的 个 体 特 点 及 差 异 .创 造 有 利 于 优 秀人 才脱 颖 而 出 的 学 术 环境。学校管理者要与时俱进 , 过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 , 通 为 教 师 提 供 符 合 个 性 特 征 的 指 导 和 帮 助 ,实 现教 师 个 人 与 学 校 组 织 目标 和 谐 发 展 。 此 外 , 于 各 学 科 的 差 异 性 ( 研 究 的 途 由 如 径 和 方 法 、 期 的 长 短 和 成 果 的 形 式 等 )对 不 同 学 科 的 教 师 周 , 也 适 宜 采 用 不 同 的 绩 效 考 核 办 法 。 如 , 人 文 社 会 学 科 的考 例 对 核 在 短 期 内 要 求 论 文 或 著 作 数 量 越 多 ,就 越 可 能 导 致 教 师 一 味 追 求 成 果 数 量 而 难 以 保 证 质 量 。 此 , 人 文 社 会 学 科 教 师 因 对 的业绩考核要给予他们充分的积累时间。 2采 取 定 量 与 定性 评 价 相 结合 . 力促 进 公 平 。定 量 评 价 . 努 可 以 有 效 地 避 免 定 性 评 价 中主 观 因素 的影 响 .增 强 评 价 的客 观 性 和 可 操 作 性 。 此 , 评 价 标 准 中适 于 量 化 的方 面 用 科 学 因 对 合 理 的 数 量 指 标 反 映 出来 。但 是 我 们 还要 看 到 量 化 成 果 后 面 隐 藏 的 信 息 。仅 用 数 量 指 标 作 为 教 师 工 作 的评 价 标 准 欠 缺 评 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 容易助长急功近利的短期化行为。 也 例 如 , 价 教 师 科 研 水 平 . 能 只 以 刊 发 论 文 、 作 的 数 量 或 刊 评 不 著 物 级 别 的 高 低 论 英 雄 , 要 看 引 用 率 、 载 率及 学 术 贡 献 和 社 更 转 会 的 影 响 等 :评 价 教 师 教 学 水 平 .不 能 只 以 课 时 的 多 少 论 高 低 , 要 把 学 生 对 教 师 的评 价 作 为 重 要 依 据 。 因此 , 教 师 评 更 对 价 既 要 进 行 适 度 量 化 管 理 , 教 师 的 工 作 提 出 目标 要 求 。 要 对 更 注重对工作质量的评价。 外 , 另 高校 为 鼓 励 多 出高 水 平 教 学 科 研 成 果 ,要 为 教 师 创 造 宽 松 的学 术 环 境 ,让教 师 充 分 释 放 潜 能 , 挥创造力 。 发

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是当前中职教育领域中的热门话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教育的发展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而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已经成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

中职学校是培养具有一定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则是实现中职教育质量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一环。

在这个背景下,中职学校急需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培养更多具有职业技能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双师型”教师。

只有通过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中职学校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背景介绍结束】1.2 问题提出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是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传统的中职学校教育中,师资队伍的结构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专业水平不高、教学理念陈旧等,这些问题制约了中职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如何建设一支适应时代需求、具有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教育现代化的挑战和中职学校教育的发展需求,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构建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成长需求。

本文将探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和挑战,以期为中职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在于满足中职学校发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也在不断调整,需要更加专业化、实用化的师资队伍来支撑教学工作。

双师型师资队伍不仅拥有教学理论知识,还具备实际工作经验,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教学质量。

双师型师资队伍还可以带来教学理念的碰撞和融合,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学方面的知识 ,有较强 的教 育教 学组织 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能将 自己的 知识 、技能 、技术卓有成效地传 授给学
大多数学者认为 ,双师 型”教 师是 “ 指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 ,又能指导 专
业 实 践 ,具 有 教 师 资 格 证 和 职 业 技 能 等
生 。操作能力是指履行职业 岗位职责 的
干教师 和专业带 头人 缺乏等 ,难 以满足
培养大批高 素质 劳动者的求 。培养 一
批既能讲授专业 理论 又能指导生产 实习 的“ 双师 型” 师 队伍 , 推动 中等职业 教 是
教 育 改 革 和发 展 ,提 高 职 业 教 育 质 量 的

“ 师 型” 师 的 内涵 与特 征 双 教
师 的内在素质上 ,具体表现 在以下三个
方面 :
及敬业 精神。职业素质不仅包括任 职职
业 岗位 直接 要求的知识和能力 ,还 包括 职业 岗位所 要求 的行业眼光 、 知觉能力 、
思 维方 式 和 行 为 方 式 。 二 、中职 学 校 教 师 队伍 的 现 状
师队伍的有效途 径。目的是通过对“ 双师
投入 、 改善 办学 条件外 , 关键在 于建设一 支与之相适应 的教师 队伍 。 目前 ,我国 中职学校教 师队伍的现 状与 中职教育 以就业 为导 向的定位和方 向还不够适应 , 出表现在 : 业课和实 突 专 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 ;专 业教师实践能 力不强 ,大部分青年教 师缺乏专业实践
能 力 、 业 技 术 能 力 、 新 能 力 、 究 开 专 创 研
第三 , 素质结构 。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 的教 师 ,必须 具有 良好 的道德素质 和职 业素质 ,具有 良好 的社 会公德和职业道

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

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

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作者:张建国来源:《职业·下旬》2010年第01期学生能通过职业教育习得一技之长是其求学的愿望,也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但就实际来看,学生的愿望并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呈现出来的就是中职学校招生困难、学生流失严重等现状。

究其原因,学校和教师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要改变这种教学质量不高、办学没有特色、培养的人才不适应社会需求的现状,打造一支具有“双师型”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一、“双师型”教师的含义及要求什么是“双师型”教师?简单地说,就是既具有作为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具有本专业高级工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是指集普通教师素质和工程师(农艺师、会计师等)素质于一体的教师,也就是说他们应该是学术性与示范性相统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高素质的复合型教师,概括起来就是必须取得本科以上毕业证、技术等级证和教师资格证。

要求应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具有两年以上在基层生产、服务第一线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且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称。

既有中级以上职称,又有本专业中级或中级以上的技术职称。

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项目研究,研究成果被社会、企事业单位实际应用,具有良好经济或社会效益。

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性“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势在必行。

对比德国、澳大利亚等的职业教育,可以看出,这些国家的职业教育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以“能力”为人才培养的重心,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目标,在这些职业教育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普通中等学校偏重于“学科本位”,以学科知识的认知、掌握、创新为其特色,而中职教育则偏重于“能力本位”,以应用技能和合作态度、应用性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特色,中职教育同普通教育相比更强调教师的综合素质,更强调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从满足有效需求的角度看,我国现阶段的中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不能满足学生技能练习的要求,对学生服务相对较差。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学校革新定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教材、教法。

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适应行业发展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中职学校急需建立一支与时俱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即既有产业经验又有教育背景,能够将实际技能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

本文将探讨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解决办法,并结合实际经验进行深入探讨。

一、现状分析1. 教师结构不合理:目前中职学校教师队伍中,多数是传统的理论型教师,缺少产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

这种教师结构使得学校在实践教学中存在较大的盲区,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由于中职学校教师的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吸引了较少的高素质人才进入这一领域。

这就导致了中职学校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无法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二、问题分析1. 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目前中职学校的老师大多数是从普通高校毕业进入教育系统,虽然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但是缺乏产业实践经验,无法真正把握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的趋势,这就影响了他们对学生的实践指导能力。

2. 教师团队合作意识弱:由于老师们的专业背景不同,导致了他们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分歧,这就导致了协作与配合不足,无法形成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解决办法1. 加强教师培训:对现有教师进行系统的产业实践培训,鼓励老师们到企业进行实习,加深他们对行业和市场的了解,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2. 招聘产业经验丰富的教师:中职学校要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招聘力度,吸引产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进入教育系统,构建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3. 健全激励机制: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薪酬待遇,确保教师的物质生活质量,从而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中职学校。

学校还可以建立奖励机制,激励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产业实践和科研活动,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和专业水平。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职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也变得愈发重要。

中职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构建能够适应时代需求、具有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就显得尤为关键。

当前,虽然中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师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不足、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等,这些问题制约了中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加强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已成为当前中职教育的紧迫任务之一。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对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研究背景的分析和梳理,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问题的实质和研究的重点,为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因素,提出有效的策略和措施,以促进中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研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效果,为中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持续深入,为中职院校培养更多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研究对于学术界和实践界的重要性和意义。

对于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来说,其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职院校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双师型”教师是中职院校教育的核心力量。

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该领域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职院校教育的特点和需求,为提升中职教育质量和培养更多合格技术人才提供参考和支持。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建设探析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建设探析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建设探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中职创新教学改革研究、校企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做为中职学校,应该怎样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本文将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与标准、建设面临问题、建设路径三方面进行探析。

一、深刻理解“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与标准1.“双师型”教师概念内涵的演变。

国家政策中“双师型”教师概念最早提出于1995年《国家教委关于开展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自此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不断演变深化,既有“双重身份”(同时具有“教师资格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双重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双重证书”(“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重职称”(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和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等多种表述。

政策文件的推进促进了“双师型”这一概念的发展和完善,这一概念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丰富的过程。

2022年7月,教育教师司发出《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对<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函》,基本明确“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为“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具备较强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能够熟悉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丰富的实践经历和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能够准确把握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理念,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模式。

能够运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参加决策咨询、技术培训、企业诊断、联合研发、专利转化、创新创业指导等,积极为社会服务”。

2.“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

2022年7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对<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函》第一次在国家层面规定了“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范围、标准要求、组织实施、监督评价,明确了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和分级认定标准。

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小议

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小议

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小议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中职教育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承担着培养各类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

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则是中职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之一。

在中职学校中,教师素质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至关重要,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的专业人才和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一、“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意义重大1. 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具备优秀的教育教学能力。

他们既是工匠,又是教育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积累的行业经验和技能成功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通过实践和指导掌握职业技能,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有效提高学生成为产业技能人才的竞争力。

2. 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也增强了学校教学资源整合的能力,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教师们将自身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技能实训等方式,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3. 推动产学融合,促进学生就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产学融合提供了更多的优质资源。

教师们具备丰富的产业经验和实践经验,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需要,提升就业竞争力。

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建立长效机制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师资队伍建设机构,负责规划、组织、指导和监督全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建立评价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增强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新动力。

2. 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和提升学校可以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教育教学方法培训、行业经验交流等活动,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实践和科研活动,不断提升自身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能力。

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小议

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小议

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小议1. 引言1.1 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中职教育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中职学校的办学目标已经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而“双师型+”师资队伍正是适应这一变化的需求而产生的。

在这种新型师资队伍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只有建设起这样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中职学校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教学的转型升级,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不仅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中职教育进步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字数:215】2. 正文2.1 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必要性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必要性,是中职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需要更多具备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师资力量来引领学生。

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对教师进行“双师型+”培训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增强他们的综合竞争力。

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还可以使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多样,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教育服务。

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必要性在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增强教师能力以及丰富教育资源,这对中职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 加强教师专业素养与能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能力提升是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

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教师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发展的迅速变化,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小议

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小议

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小议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中职学校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中职教育的基础工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年来,中职学校开展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适应时代需求,提升教育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本文将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进行论述和讨论,探讨其中的意义、挑战和发展方向。

1、适应社会需求随着社会的大发展和国家对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也逐渐从传统的“培养适龄学生就业”转变为“培养具有一技之长、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人才”。

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企业经验和社会实际工作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双师型”的素质。

2、提升教育质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培养教师的教学技能、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旨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中职学校的学生以实践能力为主,因此需要教师要有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能力。

只有教师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实训任务,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从而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

3、倡导示范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施,将引领全国中职学校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形成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引领效应。

这样的示范效应将会引领更多的中职学校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从而带动整个中职教育的质量提升。

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挑战1、教育资源不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了对教师教育资源的更高要求,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教育资源并不足够。

教师的培训和学习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需要学校和政府投入大量的资源,然而目前我国的教育资源并不充足,这就给“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了挑战。

2、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目前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中,学历较低、职业能力较差的教师仍然较多。

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中职教育日趋重视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其中,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前中职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生职业发展的关键。

“双师型”师资队伍,即既具备教学知识和技能,又具备职业技能和经验的教师队伍。

这种师资队伍可以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和指导,同时也能够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因此,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在推动中职教育改革、促进学生职业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师资队伍优化发展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需要从学生的需求和要求出发,引导教师队伍向学生教育和职业发展方向进行优化发展。

在具体实践中,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开展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师资培训等活动,引导和激发教师队伍的创新意识和教学热情,促进师资队伍的优化发展。

例如,在课程改革方面,中职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开设符合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课程,结合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元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

同时,学校还可以引入行业专家和企业实践人员,与教师一起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和指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需要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和不断更新。

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培养,以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

培训形式可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利用各种课程、论坛、研讨等平台进行交流和学习。

具体实施方案包括:1.采取“师徒制”、“导师制”等方式,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和帮扶,传递经验和技能,提高教师职业技能水平。

2.以学校为基础,联合其他职业学校、大学、企业等单位,创办教育培训中心,提供行业前沿资讯、职业技能培训、教学设计等支持和服务。

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学生就业与教师队伍建设HEBEIZHIYEJIAOYU河北职业教育2019年12月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探索刘学柱(舒城职业学校,安徽六安231300)摘要:中职教师素质状况是目前中职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打造“双师型”教师,是中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所在。

目前“双师型”教师在中职教师队伍中占比偏低、质量不高,中职教师队伍建设,在于提高“双师型”教师占比和质量;在于把好新进教师入职关;在职称评定等方面,做好导向等工作。

打造中职“双师型”教师,并发挥其骨干作用,与中职教育改革是一致的,并相互推动,比如吸纳企业参与中职管理,加强中职课程建设,深化校企合作等。

关键词:中职;“双师型”教师;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顺应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

发展职业教育,校园建设、教学设施和设备的改善与升级诸如此类的硬件方面存在的问题,随着职业教育投资的增加,能够迎刃而解;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课堂结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这些方面的改革,需要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加强研究,也能够顺利解决。

而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则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

如今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十分必要并且迫切需要解决。

一、中职“双师型”教师现状中职教育教师有别于普通中学,其突出特征就是带有鲜明的“职业”属性,“双师型”教师则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能胜任学校的教学工作,又具备操作和操作指导能力,能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层面操作的教师。

当下中职学校很大一部分教师是从普通中学转型而来,或者是由普通中学与半职业性学校合并而成。

在职业教育原本不很发达,为了推进职业教育发展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地区,这种现象尤为突出。

比如县级职业教育学校,基本属于这种情况,甚至时至今日,不少中职学校教师职称序列尚未从普通中学转换过来。

这种由普通中学整合转型而来的中职学校,教师原本也是中学教师,毫无收稿日期:2019-10-07职业学校的“血统”,其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都是中学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操作 ; “ ” 精 ,能 精 通所 教 专 业 课 相 应 的 职业 技 能 ;
பைடு நூலகம்
职业 教 育 的职 业性 和 实践 性 特 点 ,决 定 了职 业 学 校 的专 业 教 师 不 仅 必 须 具 备 教 师 的基 本 能力 和 素 质 , 还 必须 有 丰 富 的 现代 新 型 知 识 和 实践 能 力 。但 是 , 目 前 中职 学 校 普 遍存 在 着 师 资 队伍 质 量 与 实 际要 求 之 间 的 差距 较 大 的 问题 。许 多 学 校 的 “ 师 素 质 型 ” 教 师 双 仍 大量 短 缺 ,教 师 忙 于 应 付 繁重 的理 论 教 学任 务 ,难
兼 结合 ” 的原 则 ,充 分利 用现 有 条件 ,挖 掘 潜 力 ,走 自主式发 展 之路 等 方 面 ,对 “ 师 素质 型 ” 师 资 双 队伍 的建 设进 行 了有 效探 索 。 [ 关键 词 】 “ 师素 质型 ”教 师 ;师 资建设 ;探 索 双
【 者 简 介 】万 桃 仙 , 湖 南 省 桃 源 县 职 业 中 专 ( 南 桃 源 作 湖 450 ) 170
( ) 以 改 善 与 调 整 师 资 现 状 为 抓 手 三
通 过 对学 校 师资 现 状 调研 ,充 分 掌握 第 一手 资 料 ,
对 师资 队伍进 行 优化 调 整 ,根 据 教师 个人 特 点 与意 向 ,
进 行 专 业 岗 位 、专 业 模 块 等 方 面 的调 整 ,取 长 补 短 , 合 理 搭配 ,充分 利用 当前 资 源 ,取得 最 大收 效 。
手 段 等 方 面难 以达 到 职业 技 术 教 育 的要 求 。 因此 很 难 培 养 出适 应 就 业 市 场 需求 、符 合 岗位 要 求 的技 能 型 人 才 。如 何解 决 这 些 突 出 的矛 盾 就 成 了 中职 学 校 课 程 改 革 中 必须 思 考 的 问 题 。笔 者 认 为 , “ 师 素 质 型 ” 教 双 师 队伍建 设 的途 径 ,主要 有 以下几 个 方 面 :
二 、 理 清 思 路 。 制 定 “ 师 素 质 型 ” 教 师 队 伍 建 双 设 的 方 案


以顾 及 学 生实 践 能 力 的 培 养 ,加 之 许 多 教 师 自身 学 历
偏 低 、 动 手 能 力 不 强 , 在 教 学 内 容 、 教 学 方 法 和 教 学
是 在 制 定 培 养 规 划 时 ,坚 持 “ 优 先 原 则 ” 三 :重
这 个 理论 架 构 指 引 下 ,也 对 我 们 的课 程改 革 提 出了 新 要 求 。 笔者 认 为 ,只有 切 实 抓 好 以 下 方 面的 “ 师 素 双 质 型 ”教 师 建 设 目标 的规 划 ,才 能有 效 地 完 成 “ 师 双 素质 型 ”教师 队伍 建设 。
( ) 专 业 分 析 与 教 师 分 析 并 重 一
・ ‘ 筋啪 盎

●2 9 0 年第6 ( 0 期 上半月刊) ●
中职 学校 “ 双师 素质 型 ’ 资 队伍 建设 的探 索 ’师
万桃 仙
【 摘 要J中职 学校 的 “ 双师 素质 型 ” 教 师 队伍 初 见雏 形 ,但在 其 建设 中存在 着 诸 多 问题 ,阻 碍
了 “ 师 素质 型” 教 师队 伍 的发展 。本 文从 筹 划 “ 师 素质 型 ”师 资 建设 目标 , 坚持 “ 双 双 内培 外 引 ,专

点 专 业 、 学 科 、 实 训 指 导 等 教 学 基 本 建 设 需 要 的 人 才
优 先 培养 ;中青 年 骨 干 教师 和专 业 带 头人 培 养 对 象 优
先 培 养 ;积 极 参 与 教 学 改革 ,在 教 学 、科 研 方 面 有 突 出 业绩 的教 师 优 先 培 养 。根 据 学 校 专业 发 展 规 划 对 专 业 教 师 的需 求 ,要求 教 师 制 定 个 人 成 长计 划 和 阶 段 目 标 ,经 学 校 领 导 小组 协 商 、批 准 ,纳入 学 校 和 个 人 培 训 规 划 之 中 ;学校 课 题 组 定 期检 查 、评 估 教 师个 人 成 长 计划 的 落实 情况 ,使 学校 的 规划 落 到实处 。 二是 在 落实 培 养规 划 时 ,采 取 “ 四层 次 ” 二 :将 教 师 分 为 合格 教 师 、骨 干 教师 、专 业 教 学 带头 人 、名 师 等 四个 层 次 的 类 别 ,制 定 各层 各类 教 师 的 达 标 要 求 、 达 标 时 间 、培 养 途径 、评 估 办 法 等 ,分 别 要 求 取 得 中
高级技 能 证 书 ;对 教 师 的专业 技 能提 出 “ ” “ ” 会 、 熟 、
“ ” “ ” 四个 层 次的 要求 : “ ” 精 、 专 会 ,基 本 掌握 相关 技 能 ,会 实 际操作 ; “ ”,熟 练掌 握 相关 技 能 ,能熟 熟
所谓 专 业分 析 ,指对 专业 需 求教 师 的数 量 、质 量 、 专 业 在 学校 中 的地 位 及 发 展趋 势 等 进 行分 析 ,从 而 确 定 以专 业需 求 为基 础 的 培 训 目的 、内容 、形 式 、时 间 等 。所谓 教 师 分 析 ,指 对教 师 个 体 的 个性 特 长 、知 识 及 能 力结 构 、身 心 素质 、家 庭 环境 与发 展 方 向等 进 行 分析 ,并 根 据其 从事 的具体 工作 ,发现 其 优 势和 不 足 。

全 面 分 析 。筹 划 “ 师 素 质 型 ” 师 资 建 设 目标 双
随 着 现 代 职 业 教 育 的 发 展 , “ 持 以 就 业 为 导 坚
向 ” “ 能 力 为 本 位 、 以 职 业 实 践 为 主 线 、 以 项 目课 , 以
程 为 主 体 ” 的模 块 化课 程 体 系正 逐 步 地深 入 人 心 ,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