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虚词用法汇总
精心整理版-初中古诗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精心整理版-初中古诗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1. "则": 表示假设、推论、转折、对比等关系。
- 例句:晚风摇树发宜州,则可怜横波落不休。
(《桂枝香·咏鹅》)2. "或": 表示不确定、可能的意思。
- 例句:或共山鸠高飞,天风共北斗星。
(《鹧鸪天·人道旁白》)3. "皆": 表示全部、都的意思。
- 例句:试上高台招句曲,轻移画扇坐中流,不觉香残粉影落,尽是花枝万里愁。
(《虞美人·听雨》)4. "乃": 表示结果、原因等。
- 例句:不施纶绔,陈力就列,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尚书·大禹谟》)5. "岂": 表示疑问或反诘的语气。
- 例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桃花源记·嵩阳书院记》)6. "宁": 表示表示选择、态度等。
- 例句:宁吞吴雁,无食我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 "非": 表示否定,有时也表示强调。
- 例句:乃不知有汉,无论齐燕。
(《观沧海》)8. "吾": 表示第一人称。
- 例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天下篇》)9. "何": 表示疑问、反问等。
- 例句:一片冰心在玉壶,何况于野。
(《赋得古原草送别》)10. "其": 表示指示、连接作用。
- 例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云客路思悠悠,现在地球无穷处。
(《黄鹤楼》)。
中考语文常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汇总
中考语文常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汇总中考语文常考18个文言虚词汇总一、之1、代词。
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等。
问所从来,具答之。
——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桃花源记》操蛇之神闻之。
——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
《愚公移山》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论语.》)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代人。
他,指曹刿。
)(《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
(代这件事。
)(《曹刿论战》)默而识之。
(代学习所得。
)(《论语.》)渔人甚异之。
(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
)(《桃花源记》)闻之,欣然规往。
(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
)(《桃花源记》)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
(指代小石潭的情景。
)(《小石潭记》)执策而临之(代千里马)(《马说》)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代乐趣)(《醉翁亭记》)属予作文以记之。
(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岳阳楼记》)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代齐军)(《曹刿轮战》)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邹忌讽齐王纳谏》)2、助词(1)相当于“的”。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大道之行也》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当余之从师也。
《送东阳马生序》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夫专诸之刺王僚也(3)宾语提前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宋何罪之有?《公输》(4)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马之千里者。
《马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5)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公将鼓之《曹刿论战》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完整版)初中常见文言文实词虚词用法
(完整版)初中常见文言文实词虚词用法实词1.<形> 安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2.<形> 安逸。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动> 养。
《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所安:养生的东西。
)4.<副> 表疑问或反问。
《木兰诗》:“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可译为“怎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隆中对》:“君谓计将安出?”《马说》:“安求其能千里也?”5.<代> 表处所。
可译为《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哪里”,“什么地方”。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本 1.<名> 根源,起初。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请循其本。
”2.<副> 本来,原来。
《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愚公移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鱼我所欲也》:“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天性,天良。
)比1.<动> 靠近。
《核舟记》:“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动> 比较。
《隆中对》:“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3.<动> 比拟,认为《隆中对》:“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和……一样。
4.<介> 及,等到。
《陈涉世家》:“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鄙 1.<形> 鄙陋,目光短浅。
《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毕 1.<动> 完毕。
《送东阳马生序》:“录毕,走送之”。
2.<副> 尽;都;全。
《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
《口技》:“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初中
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初中初中文言虚词用法一、“以”的用法(一)作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把”“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4.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例如:A.屠惧,投以骨,庞然大物也,以为神(以:把)B.“能以径寸之木”,“醒能述以文者”(以:用)C.“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以天下之所顺”(以:凭借)D.虽不能察,必以情。
策之不以其道。
(以:根据)E.以弱为强——(以:由、从)F、不以物喜;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G、咨臣以当世之事;悉以咨之(拿)(二)作连词。
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2.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3.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
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
4.表示目的关系,译作“来”、“用来”“以便”;5.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6.表原因,可译作“由于”、“因为”。
如:A、属予作文以记之(以:用来)B、以伤先帝之明——(以:以致)C、以光先帝遗德D、以昭陛下平明之理E、以彰其咎F、以告先帝之灵G、故为之文以志H、以激怒其众I、以知天地之广大J、将以攻宋K、杀之以应陈涉(三)、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
1、皆以美于徐公。
2、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四)、特殊用法:1、通“已”,已经。
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2、助词:无意如:“有以异乎”3、相当于“而”:如,醉则更相枕以卧二、“而”的用法(一)、表顺接关系的连词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中考文言文虚词18个用法归纳一篇全掌握
中考文言文虚词18个用法归纳一篇全掌握在文言文中,有实词和虚词之分。
虚词不像实词那样有固定单一的意思,往往在不同的语境有着不同的意思,这也就造成了识记的困难。
因此本文总结了常见的18个虚词,并给出了相应例句。
可当做文言文虚词的背诵,亦可作为查阅之用。
而1.连词:(1)转折关系。
(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
(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
(3)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
(4)并列关系。
(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
(于是、就)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
(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
(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
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动作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何1.疑问代词:(1)作宾语,“什么、哪里”。
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
例:大王来何操?(2)作谓语,“为什么”。
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
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3)作定语,“什么”。
何+名词。
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4)做主语,“什么”。
例:何谓阁子也?2.副词:(1)程度副词,“多么”。
何+形容词。
例:开国何茫然?(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
何+动词,位于句首。
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2)无何:不久、没多久。
(3)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拿什么、凭借什么”。
初中文言文虚词总汇
初中文言文虚词总汇在古代汉语中,虚词是一类没有实际意义但对语言结构和语法有很大影响的词语。
虚词大多数起到连接句子成分的作用,用以标明关系或修饰性质,使句子更加严谨、完整、一致、流畅。
虚词在汉语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其中有很多常用词汇,但也有些较为生僻或容易混淆。
下面我们将会一一介绍虚词的分类和用法。
一、连词类1.和:表示并列、且、一致、加入等意思。
例如:百度和谷歌都是网络搜索引擎。
2.与:主要用于文言文,表示并列、串连、转折等意思。
例如:如今臣与君俱老,老以重忆之,欣以相劝之。
3.以:表示手段、条件、方式、动作等,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以目送别,哀不自禁。
4.虽:表示转折,意为“尽管”的意思。
例如:虽然我不想去,但是我还是答应了他。
5.然:表示转折,相当于“但是”的意思。
例如:我很想帮你,然我真的没有时间。
6.若:表示条件,意为“如果”的意思。
例如:若不是你帮我,我一定做不到。
7.既:表示同时、二者都、已经等意思。
常与“而且”连用,表示双重含义。
例如:我既喜欢运动,而且也喜欢看电影。
8.亦:表示也、同样等意思。
例如:你喜欢看书,我亦是如此。
二、助词类1.的:表示所有、修饰意义和他关系密切。
例如:这是我的书,不是你的。
2.地:表示方式、方法等。
常在副词后面使用。
例如:慢慢地走,不要着急。
3.得:表示结果、程度等意思。
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他跑得非常快。
4.了:表示完成、变化等。
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你已经考过了,不用再担心了。
5.过: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经历。
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昨天我去过了你家。
6.吗:表示疑问。
例如:你是不是喜欢他?7.呢:表示提问、询问、强调等意思。
例如:你那天在哪里呢?8.罢:表示责备、劝止等。
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别玩了,都快放学了,都该回家了罢。
三、介词类1.在:表示位置、场所、状态等。
例如:他在教室里学习。
2.中:表示处在两个、幾个当中、在一段时间里、在行为或活动中等。
例如:他站在人群中心。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的25个虚词用法汇总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的25个虚词用法汇总(一)之1. 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2. 用作助词(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三)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四)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3. 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二)其1. 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
(《乐阳子妻》)2. 活用为第一人称。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3.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4.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三)以1. 用作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为学》)/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2. 用作连词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初中最全文言文虚词用法-例句含翻译
初中最全文言文虚词用法-例句含翻译文言文常用虚词1.之(一)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胜帮助他一同杀死了两个军官。
《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
(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
《曹刿论战》)2.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①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假如太尉认为我是个可教之才而不吝赐教,那就是我的福气了。
《上枢密韩太尉书》)(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
《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根据实情去处理。
《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我认为大王手下的官吏攻打宋国,是和这种做法一样。
《公输》)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①公将鼓之(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很久,狼好像闭上了眼,神情十分悠闲《狼》)③怅恨久之(因失望而叹息了许久《陈涉世家》)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何陋之有?(这有什么简陋呢?《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呢?《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但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罢了《满井游记》)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
《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
中考考点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总结归纳
中考考点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总结归纳虚词是指不能单独成句,也不能表达独立意义的词语。
在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较为灵活,掌握好虚词的用法,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水平。
下面对文言文中的虚词进行总结归纳。
1.助词(1)“之”:“之”是文言文中最常用的助词,常用来替代名词,代替前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如:“人之生也”“终不弃之”“志之难也”。
(2)“乎”:“乎”是一种疑问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如:“人乎,不可无恒也”“何乐而不为乎”。
(3)“者”:“者”是一种指示助词,用在名词或代词后面,指代前面的事物或人。
如:“吾之所闻者”“耳之所闻者”。
2.连词(1)“与”:“与”是一种并列连词,连接两个并列句或并列词组。
如:“贤与不肖,相辉以映”“远与近,过去不论”。
(2)“或”:“或”是一种选择连词,表示“或者……或者……”的意思,具有二选一的意味。
如:“进或退、静或动”“志在四方,求则有得,求不得,则或其闲而居”。
3.副词(1)“已”:“已”是一种表示已经完成的状态的副词,常用来表示过去完成的动作。
如:“吾曾为太子詹事,已而为袭人”。
(2)“皆”:“皆”是一种全面性的副词,表示全体、全部。
如:“国士无双,不知皆伤心”“人皆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4.介词(1)“于”:“于”是一种表示方位、时间、范围、关系等的介词,常用来表示动作发生的地点、时间、范围和状态。
如:“于春秋之际,晋楚之间”“吾与郑人有疏”。
(2)“以”:“以”表示手段、方式、原因、标志等,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副词之前,表示目的、手段或程度等。
如:“以毒攻毒”“以君之计,得蒙宁”。
以上就是文言文中常用的虚词与用法的总结归纳。
虚词在文言文中的运用较为灵活,需要我们在长期的学习中逐渐积累和熟悉,也需要多加练习和理解,才能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语言表达。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一、【之】1.代词⑴人称代词①第三人称——可代人、事、物,译为:“他(们)”、“它(们)”。
例:A 臣请入,与之同命。
(《鸿门宴》)B 子孙视之不甚惜。
(《六国论》)C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②第一人称(较少见),译为:“我”。
例:A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B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⑵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种)、这样、这些”。
例:A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D 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2.助词⑴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译为:“的”。
例:A 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B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谏太宗十思疏》)⑵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A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之于国也》)B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逍遥游》)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⑶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例: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B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⑷表明定语后置,不译。
例: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B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⑸音节助词,不译。
例:A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B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说》)3.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译为:“到、往”。
例:A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五人墓碑记》)B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兰亭集序》)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二、【为】1.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翻译比较灵活,如:⑴做、作例:A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⑵治、治理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⑶担任、充当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中考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
之
于
以
而
其
虽
焉
为
或 乃
பைடு நூலகம்
一、“之”的用法
1、用作代词
①代指人【例】余悲之:他,代指蒋氏。 ②代指物【例】策之不以其道:它,代指千里马。 ③代指事【例】操蛇之神闻之:代指愚公率领子孙移山
④指示代词,可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这。
2、用作助词 的 ①结构助词,可译为“的”【例】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用于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 【例】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助词,不译。
3、用作副词,表示时间,可译为“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
4、用作动词。一般译成“认为”、“以为”。 【例】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考考你】
⑴以伤先帝之明: ⑵以中有足乐者:
以致
因为
⑶计日以还: 相当于“而”,可不译 ⑷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 ⑸属予作文以记之: 来 ⑹不以木为之者: 用 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根据
凭
三、“而”的用法:
1、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或者不译。 【例】黑质而白章
2、表示承接关系,一般连接两个有先后关系的动词, 可译为“就”、“然后”,或者不译。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等。 【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表示修饰关系。相当于 “地”,或者不译。 【例】则弛然而卧。
.
二、“以”的用法.
1、作介词。可译为“把”、“对”、 “用”、 “凭”、 “因为”、 “根据”、 “按照” 等。 【例】 ⑴策之不以其道 ⑵以刀劈狼首 ⑶而吾以捕蛇独存 ⑷何以战 ⑸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2、作连词。可译为 “来”、 “用来”、“因为”、 “以致”等,也可以不译。 【例】⑴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⑵以塞忠谏之路也 ⑶俯身侧耳以请 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中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中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初中文言文常见的二十个虚词用法
初中文言文常见的二十个虚词用法(一)且1. 副词(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
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2.连词(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
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
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马说》)(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
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二)乃1.副词(1)可译为“竟然”。
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2)可译为“于是”、“才”、“就”。
例:乃重修岳阳楼。
(于是,就)(《岳阳楼记》)/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才)(《狼》)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
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
例: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三)矣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相当于“了”、“啊”。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啊)(《岳阳楼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了)(《论语》十则)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
例:甚矣,汝之不惠!(了)(《愚公移山》)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
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曹刿论战》)(四)乎1.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2)表反问,可译为“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3)表推测,可译为“吧”。
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4)表感叹,可译为“啊”。
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2.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出的处所,相当于“于”。
例:醉翁至于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五)所1. 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
初中最全文言文虚词用法-例句含翻译
初中最全文言文虚词用法-例句含翻译文言文中常用的虚词之一是“之”。
作为代词,它可以代替人、事或物。
通常用于第三人称,翻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
例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XXX和XXX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XXX作战。
《曹刿论战》),“XXX,并杀两尉”(XXX帮助他一同杀死了两个军官。
《陈涉世家》),“肉食者谋之”(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
《曹刿论战》)。
有时也可以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翻译为“我”。
例如,“XXX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假如XXX认为我是个可教之才而不吝赐教,那就是我的福气了。
《上枢密韩太尉书》)。
作为助词,它有多种用法。
作为结构助词,通常翻译为“的”,有些情况下可以不翻译。
例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
《岳阳楼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根据实情去处理。
《曹刿论战》)。
作为音节助词,通常用于调整音节,无实际意义,一般不翻译。
例如,“公将鼓之”(XXX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论战》)。
作为动词,它可以翻译为“到”或“往”。
例如,“吾欲之南海,XXX?”(我想到南海去,你觉得怎么样?《为学》)。
另一个常用的虚词是“者”。
作为结构助词,通常翻译为“……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例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XXX”(于是XXX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挖土《愚公移山》)。
①《出师表》中提到,对于那些作恶违法的人或是行为忠善的人,都应该交由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
②《为学》中说,如果去做一件事情,就算这件事情看起来很难,也会变得容易;但如果不去做,本来容易的事情也会变得困难。
③《唐雎不辱使命》中提到,XXX之所以能够存活下来,仅仅是因为有先生您的存在。
①《愚公移山》中提到,北山下有一个名叫XXX的人,他已经快90岁了。
②《隆中对》中提到,XXX这个人就像是人间卧伏着的龙一样。
部编初中语文文言虚词(18个)用法与举例
中考语文常考18个文言虚词汇总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常见的文言虚词有20个。
文言文中,虚词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
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下面仅列出部编初中语文的18个文言虚词及课文中的例子。
供大家集中复习和参考。
一、之1、代词。
代人、代事、代物。
问所从来,具答之。
——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桃花源记》操蛇之神闻之。
——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
《愚公移山》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论语.》)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代人。
他,指曹刿。
)(《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
(代这件事。
)(《曹刿论战》)默而识之。
(代学习所得。
)(《论语.》)渔人甚异之。
(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
)(《桃花源记》)闻之,欣然规往。
(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
)(《桃花源记》)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
(指代小石潭的情景。
)(《小石潭记》)执策而临之(代千里马)(《马说》)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代乐趣)(《醉翁亭记》)属予作文以记之。
(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岳阳楼记》)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代齐军)(《曹刿轮战》)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邹忌讽齐王纳谏》)2、助词(1)相当于“的”。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大道之行也》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当余之从师也。
《送东阳马生序》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夫专诸之刺王僚也(3)宾语提前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4)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马之千里者。
《马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中考考点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总结归纳
中考考点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总结归纳
中考将近,很多同学们在备考中文时,可能会发现文言文的虚词用法比较难以掌握。
虚词是指没有实在意义,只起连词或语气助词作用的词语。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文言文中常用的虚词用法。
1.“之”:代替名词或代词,常用于主语、宾语或定语中,具有强调作用或表示抽象意义。
例如:“之言”、“是之谓”、“书之读者”、“故天之生物也”等。
2.“乎”:表示疑问或感叹,常用于疑问句、祈使句。
例如:“汝何不食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乎”等。
3.“兮”:表示语气,可以用在句中或文章结尾,多表达感叹、思考、疑问等情感。
例如:“人生几何兮”、“尘缘空相碍,佛义自然兮”等。
4.“者”:通常作为“的”或“之”的意思,也可以表示抽象概念或人物身份,常用于定语或状语从句中。
例如:“人之所以在天地之间者,以其安乐也”、“所得者多而所失者少,此人之幸也”等。
5.“而”:表示并列关系或转折关系,还可以表示条件、目的、结果等。
例如:“天生万物而不能自存,地载万物而不能自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已”等。
6.“之所以”的结构:表示原因,起到强调作用。
例如:“之所以爱情难以用金钱衡量,是因为人类的感情是无价之宝”等。
7.“曰”:表示说的意思,通常用于引出直接引语或者是引出自己要说的话。
例如:“曰:‘人生在世,应当多读书’”等。
2023年中考文言文复习之重点虚词总结
2023年中考文言文复习之重点虚词总结文言文复习中,虚词的掌握对于正确理解和翻译文言文的意思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2023年中考文言文复习中的重点虚词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助词1. 之:表示所属关系,可用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之后。
示例:夫妇之间应该相亲相爱,共同度过每一天。
2. 乎: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汉语中的“吗”、“呢”、“哪”等助词。
示例: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乎?3. 者:用于名词之后,表示人或事物的属性或身份。
示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4. 也: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疑问。
示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二、连词1. 而: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汉语中的“并且”、“而且”等连词。
示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 且:表示顺承关系或停顿,相当于汉语中的“并且”、“而且”等连词。
示例:学习不仅要钻研,且要注重实践。
3. 若:表示条件,相当于汉语中的“如果”、“假如”等连词。
示例:吾欲速成,若可教我而忘形。
三、副词1. 自:表示主动或自然产生的意思。
示例:自古以来,就有“行者常自怀”之说。
2. 忽:表示突然发生或转变的意思。
示例:亲情忽而至,亲情忽而离。
3. 皆:表示全都、都、都是的意思。
示例:义者,希声吸阳,县之至一,曰纯,纯者,皆光曰盛。
4. 未:表示否定、程度不深或未曾的意思。
示例:未来的道路上,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四、介词1. 以:表示手段、方式、目的、原因等。
示例: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
2. 为:表示目的、作用或原因等。
示例:以忠诚为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
3. 与:表示共同、关系等。
示例:人与人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4. 由:表示原因、出处等。
示例:由于天气恶化,比赛被推迟到明天。
五、语气助词1. 吧:表示祈使语气或建议。
示例:请你多注意安全吧。
2. 兮:表示感叹或加强语气。
示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兮。
以上是2023年中考文言文复习之重点虚词总结,希望能够对你的学习有所启发。
中考文言虚词的用法
中考文言虚词的用法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中考文言虚词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中考文言虚词的用法,欢迎阅读中考文言虚词之的用法一、意义或用法:1、. 作代词(1)指代人、事、物,译作“他(们)” “她”“它(们)”“这件事”等。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② 属予作文以记之③人皆吊之。
④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⑵我。
例:君将哀而生之乎?⑶复制代词:这,此。
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2、动词“往”,“到......去”例: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辍耕之垄上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送孟浩然之广陵3、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也可不译。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②小大之狱③渤海之尾④公输盘之攻械尽4、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甚矣,汝之不惠。
5、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
①怅恨久之②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6、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③莲之爱,同予者何人7、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8、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①一室之内②郊田之外③四海之内中考文言虚词以的用法一、意义或用法:1、表行为动作的原因。
译为“因为”“由于”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扶苏以数谏故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表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译为“拿”“用” ①以刀劈狼首②祭以尉首③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3、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依靠”①何以战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4、行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把”例:屠惧,投以骨5、行为动作发生的根据可译为“按照”、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6、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例: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②家贫无从致书以观③河曲智叟无以应④以昭陛下平明之理⑤属予作文以记之7、表结果可译为“以致” “以至于”①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②以伤先帝之明8、动词,“以为,认为”。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之1、用作代词(1)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
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例句:1、问所从来,俱答之。
《桃花源记》——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2、操蛇之神闻之。
《愚公移山》——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3、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5、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代人。
他,指曹刿。
)5、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代人。
他,指吴广。
)6、肉食者谋之。
(代这件事。
)7、默而识之。
(代学习所得。
)8、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指代前面的“骨头”)9、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指代前面的狼。
)10、渔人甚异之。
(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
)闻之,欣然规往。
(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
)11、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
(指代小石潭的情景。
)12、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代千里马)1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代乐趣)14、环而攻之而不胜。
(代城)15、属予作文以记之。
(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16、下视其辙,登軾而望之。
(代齐军)17、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2、用作助词①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例句: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5、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例句: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3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4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6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唐雎不辱使命》7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言文虚词用法汇总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
(《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十则》)
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
(《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
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狼》)
③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
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大铁椎传》)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
可不译。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译作“然后”“就”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
③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涉世家》)
3、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马说》)
4、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
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①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冯婉贞》)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
③敏而好学。
(《<论语>十则》)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
(《捕蛇者说》)
③睨之,久而不去。
(《卖油翁》)
6、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醉翁亭记》)
②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他。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③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黄生借书说》)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等。
①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2、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岳阳楼记》)
②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土,士以故归之。
(《读孟尝君传》)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④而吾以捕蛇独存。
(《捕蛇者说》)
3、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用、按照”等。
①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马说》)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二章)
④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愚公移山》)
二、连词
1、表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出师表》)
③故为之说,以俟夫人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④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出师表》)
2、表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3、表并列或承接,因果关系。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三、动词:
译为“认为”。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