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视阈下的秦汉文学研究_读刘跃进先生_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_杨栋
论秦汉时期文学研究
论秦汉时期文学研究摘要:长期以来关于秦汉游仙文学的研究却存在着相当大的分歧和忽视。
或评价甚低,或将之视作不成熟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随着研究思路的拓展,陆续取得了一些显著的研究成果。
本文旨在通过对二十世纪以来秦汉游仙文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加以系统梳理,以期引发未来进一步研究的前瞻性思考。
回顾二十世纪以来秦汉游仙文学研究,呈现出文学史定位回归正态,具体研究多围绕发生动因、渊源、内容分类、创作主旨、游仙模式、具象解析、文本细读等方面展开,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与出土文献、与汉代仙文化的关系方面,地域研究、阶层研究方面都有不小的开拓空间。
关键词:秦汉时期游仙文学前言:曹植作《游仙诗》,始以游仙名篇;萧统《文选》第一次把“游仙”作为诗歌题材的一类,并列于“咏怀”、“咏史”。
故魏晋以降的游仙文学创作堪称显豁,研究者亦颇众。
相比之下,秦汉作为一个仙论发达、仙风炽盛的时代,以游仙为题材的作品,遍布骚、辞、赋、诗、歌、乐府、文章、小说等诸多体裁,并富于鲜明的时代特色,但长期以来关于秦汉游仙文学的研究却存在着相当大的分歧和忽视。
1.秦汉游仙文学发生动因及渊源关于秦汉游仙文学的发生动因,学者们主要从内外两个方面着眼。
一是内在动因,如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于“两汉乐府”一编中单独开辟“幻想”一类来指称“游仙之作”。
并提出游仙创作的发生原因有二:一为希图不死,如秦皇汉武是也;一为逃避现实,如屈原《远游》是也。
张振龙提出:游仙文学的产生一是秦汉特定时代文化精神的契合,二是汉民族重现实、非理性的特定心理因素所决定的。
这是从内在精神和心理发生来寻找动因的。
二是外部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巫楚文化为主要之影响因素。
台湾苏慧霜《以情悟道——屈原对游仙文学之影响论略》、张树国《论巫文化对游仙文学艺术结构生成的影响》提出巫楚文化对游仙文学艺术结构的生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鲁红平“从神仙源于巫,游仙源于巫通神、仙境源于巫对神界的加工改造以及楚巫文化与游仙文学之关系这四个方面着手,阐述游仙文学虽萌芽于古神话,虽与神仙之说有关,但不源于古神话、神仙之说,而实质上却源于巫。
刘跃进先生学术访谈录
走向通融:汉魏六朝文学史的文献学研究———刘跃进先生学术访谈录●刘跃进1马世年2(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北京100732;2.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提要〕本访谈约请刘跃进先生就秦汉魏晋六朝文学与文献研究以及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作了深入的论述。
刘先生从自己的学术经历谈起,具体论述了“文学史的文献学研究方法”、汉魏六朝文学研究的困境及其出路、《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与秦汉文学的再评价等问题。
他在访谈中提出传统文献学的四层次说、文献学在当代的发展、东汉文学研究领域的新开拓、新世纪古典文学研究“走向通融”的趋势及其深刻的变化:文学本位意识、文献基础意识、理论创新意识等诸多创见。
访谈也体现出凝聚在刘跃进先生具体研究背后的学术理念与学术方法。
这些新意迭出的见解不仅对汉魏六朝文学的研究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青年学者而言,也具有启发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古文学;文献学;通融;学术史〔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06)03-0178-09 马世年(以下简称“马”):刘老师,您好!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受《甘肃社会科学》主编董汉河先生的委托,对当前的一些学术名家作学术专访,很高兴您接受我的访谈。
我们知道,您的研究领域颇为广泛。
为了使这次谈话的内容更为集中,或许可以将主题设定在您关于秦汉至六朝文学与文献的研究,以及凝聚在具体研究背后的您的学术理念与方法上。
刘老师,很多年龄和我相仿的青年学子,最初都是从您对中古文学与文献的研究中了解您的。
的确,从《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1996)开始,《中古文学文献学》(1997)、《古典文学文献学丛稿》(1999)、《玉台新咏研究》(2000),《南北朝文学编年史》(2000)等一系列著作奠定了您在中古文学研究方面的学术地位,它们也正在相关学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我注意到,您在部分著作的后记中多少会提到自己的学术经历。
大学语文第2编 秦汉文学
✓ 历史散文 :历史学家司马迁 著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史记》,对后世的散文创作影响深远 。班固的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影响也颇大 。
乐府民歌
它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 ,是继《诗经》、《楚辞》 之后的第三个发展里程碑 。其中《孔雀东南飞》 是汉末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 。
《史记》既是一部伟大的 历史著作 ,又是一部伟大 的传记文学作品 。其中记 Nhomakorabea简析
• 本文描写项羽走上穷 途末路的境况 。司马 迁不以成败论英雄 , 而是用充满激赏和同 情的笔触展现了项羽 失败时的英雄本色 , 真可谓成也英雄败也 英雄 ;也中肯地指出 了项羽起兵灭暴秦的 伟大历史功绩和所犯 的缺乏政治远见 、专 恃武力经营天下的致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
《古诗十九首》
•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背景材料
• 《文选》载 “ 古诗 ” 共十九 首 ,后人习惯把它们看成一个 整体 ,称 “ 古诗十九首 ”。 这些诗的作者姓名已失传 ,大 约写于东汉末年的建安以前 , 非一人一时一地之作 。内容是 一些游子怀乡 、闺人怨别 、游 宦无成 、追求享乐等 ,思想感 情复杂且带有浓郁的感伤情绪 , 反映了在汉末社会大动乱的前 夕 , 失意士人对现实生活和内 心要求的矛盾 、苦闷 。
讨论要点
讨论要点
文中是如何刻画和展现项羽性格的 ?
你认为文章中哪些地方有小说写法的因素 ? 说说这种处理有何作用 ? 结合课文或其他艺术形象 , 谈谈你对文学 艺术中 “ 悲剧艺术 ” 的认识 ?
高考常考古代文学常识:秦汉文学
高考常考古代文学常识:秦汉文学一、秦汉文学概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
但是由于秦王朝实行思想文化专制,且历时短暂,因此“秦世不文”是秦代文学的主要特征。
两汉王朝历时四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昌盛时期,国力增强,社会进步,汉代文学也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汉代文学样式丰富,许多文学形式在这一阶段孕育而生,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秦汉文学的内容(一)秦与两汉散文1.秦与两汉散文综述秦汉是中国古代散文诸多文体渐趋完备的时期。
秦汉散文,一方面继承了先秦文学的旧传统,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2.秦代散文(1)《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秦丞相吕不韦的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
由于《吕氏春秋》出于众人之手,风格不完全统一。
但其中有些文章精练短小,文风平实畅达,用事说理颇为生动,可以称得上是优秀的文学散文。
《吕氏春秋》中还保存大量的寓言故事,全书的寓言故事共有两百多则。
《吕氏春秋》中的寓言大都化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而来,还有些是作者自己的创造,在中国寓言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李斯的散文秦代唯一的作家是李斯,楚上蔡(今河南)人。
曾从荀卿学,入秦为秦相吕不韦舍人。
因说秦王并六国,拜为客卿。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李斯为丞相,定郡县制,下焚书令,变籀文为小篆。
《史记》有传。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曾多次巡游各地并在泰山,琅玡、峄山等地刻石表功。
这些刻石文大多出自李斯之手。
内容虽没有更高的文学价值,但它是最古的碑文,对汉魏碑铭有直接的影响。
2.西汉散文(1)贾谊的政论文秦王朝虽然在文学上没有取得大的成就,政治上的失败却给西汉初年的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思的课题,也使那些才华横溢的汉初文人有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
先是陆贾,早在刘邦称帝之初就在其面前时时称说诗书,并著文12篇纵论秦所以失天下、汉所以得天下和古代帝王的兴衰成败之理,号为《新语》。
二、秦汉文学史[1]
2、漫游经历
司马迁在二十岁那年开始了漫游生活。这就是他 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说的: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 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 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以后又因侍从武帝巡狩、封禅,游历了更多的地 方。这些实践活动丰富了司马迁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 验,扩大了司马迁的胸襟和眼界,对他后来著作《史 记》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去曲阜、长沙、淮阴、大 梁、长城、丰沛等地。
此外,汉代其他散文尚有司马迁《报任安书》、 东方朔《答客难》等。
第二十讲 司马迁和《史记》
一、司马迁生平
1、家世影响
司马迁(前145—前87?),字子长,夏阳龙门(今陕 西韩城)人。父司马谈有广博的学问修养,曾撰《论六 家要旨》批评了儒、墨、名、法和阴阳五家,特别推 崇道家,这说明他深受当时流行的黄老思想的影响。而 司马谈在文中所表现的明晰的思想和批判精神,无疑给 司马迁后来为先秦诸子作传以良好的启示,而且对司马 迁的思想、人格和治学态度也必然有影响。司马迁少年 曾师从董仲舒学习《春秋》,师从孔安国学习古文《尚 书》。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隋和之宝,垂明月之珠, 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 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 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官;而骏马駃騠,不实 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 官,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 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 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 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 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 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 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 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 之术也。
中国文学之秦汉文学(讲义+笔记)
中国文学之秦汉文学(讲义)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宋代文学学元明清文1.汉赋(汉赋四大家:张扬如故)司马相如(赋圣)《子虚赋》:子虚乌有《上林赋》:帝王游猎《长门赋》班固《两都赋》张衡扬雄2.汉代诗歌①汉乐府:《孔雀东南飞》《陌上桑》《长歌行》《孔雀东南飞》——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汉)《木兰诗》(北朝)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汉)《木兰诗》(北朝)《秦妇吟》(唐)2.汉代诗歌②“古诗十九首”——“五言之冠冕”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汉代散文(史书)①《史记》(司马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②《汉书》(班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历史著作知识梳理巩固练习1.下列不属于“汉赋四大家”的是()。
A.扬雄B.司马相如C.司马迁D.张衡2.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壁”的是()。
A.《秦妇吟》B.《孔雀东南飞》C.《长歌行》D.《陌上桑》、3.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治世思想的史学家是()。
A.司马迁B.司马相如C.班固D.司马光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中国文学之秦汉文学(笔记)【说在课前】欢迎来到粉笔课堂,这是系列课程的第二次课程秦汉文学,讲义对应着幼儿在250页,小学在232页,中学在241页。
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宋代文学元明清文学【解析】今天讲第二个阶段,秦汉文学,秦汉文学要比先秦文学内容少很多,主要是秦朝和汉朝。
【解析】1.秦朝是一个短命王朝,秦始皇使用焚书坑儒,留下的文学作品不是很多,记两个即可,《吕氏春秋》《谏逐客书》。
(1)《吕氏春秋》:和吕不韦有关,吕不韦是商人出生,当时是重农抑商,因此商人地位很低,吕不韦有钱之后就想谋求政治地位,嬴异人当皇帝以后嬴政继位,只有13岁,吕不韦为了证明自己有文化,召集门客著书。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秦汉散文一、秦汉散文的发展脉胳和演变轨迹。
答:秦仅李斯,受战国纵横家影响。
汉散文创作的主流,文体:政论文,文风:切中时事,朴厚无华。
西汉初期贾谊等的情感浓重、文气纵横——西汉中后期刘向等的引经据典——东汉前期王充等的崇实诚、斥虚妄,通达深刻——东汉后期王符、仲长统等的抨击时弊,愤世嫉俗。
行文造语在东汉后期向骈俪方向发展。
二、《新序》、《说苑》的文学价值。
刘向散文的代表作,采集群书中的逸闻琐事编撰而成,寓含劝戒训教之意。
其中很多篇章类于后来的志人小说,最具文学价值。
如“嗟来之食”,以简短的笔墨,描写人物言行,传达其形貌和精神,主要继承《左传》的写人笔法,但已成为独立的故事。
这类故事,对后来的文言小说(尤其是志人小说)有不小影响。
三、王充散文的特点。
答:王充最重要的作品是《论衡》85篇,全书以“疾虚妄”为宗旨,对汉世以来的阴阳灾异及今文经学学风、俗儒品格等给予有力的批驳,也包含对东汉神学政治的批判。
王充崇实尚用,倡导通俗,反对“华而不实”、“实而不华”。
主张独创,不反对文辞的各具特色。
“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自纪篇》)这是王充为文的追求,他为了把其“疾虚妄”的思想说明说透,必须“喻深以浅”,“喻难以易”,所以他的文章有时也写得繁冗累赘。
四、仲长统散文的特点。
答:文风较质朴,而富于论辩色彩,往往言辞激烈。
仲长统的代表作是《昌言》34篇,今仅存十分之一。
《昌言》和东汉末年许多著作一样,思想比较庞杂,也比较活跃,而总的倾向是崇实尚用,充满变革思想。
仲长统坚决反对宦官、外戚干政,反对社会不公。
《昌言》的文风较为质朴,而富于论辩色彩,往往言辞激烈。
因为仲长统也受老庄思想影响,有的文章也写得潇洒美丽。
第二章司马迁与汉代史传散文一.司马迁的生平和创作心态。
答:1、司马迁,字子长。
司马氏曾长期担任史官。
至西汉,他的父亲司马谈重为太史。
司马谈学术思想的博通兼容而倾向道家,其撰著史书的夙愿,对司马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010-201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作品名单统计
43 民族地理学 管彦波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44 中国宗教思想通论 詹石窗 四川大学
45 楚辞与简帛文献 黄灵庚 浙江师范大学
46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 吴承学 中山大学
47 文人结社与明代文学的演进 何宗美 西南大学
48 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 左鹏军 华南师范大学
49 盛唐诗坛研究 袁行霈 北京大学
50 两宋士大夫文学研究 陶文鹏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51 清代唐宋诗之争流变史 王英志 苏州大学
52 孙犁十四章 滕 云 天津日报社
53 儒、释、道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 陈 炎 山东大学
54 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研究 董乃斌 上海大学
55 中国古代曲体文学格律研究 俞为民 南京大学
28 中国宪法学说史研究 韩大元 中国人民大学
29 冷战与新中国外交的缘起(1949-1955) 牛 军 北京大学
30 欧盟单一市场政策调整对我国商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陈淑梅 东南大学
31 清代学术源流 陈祖武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32 天命与彝伦:先秦社会思想探研 晁福林 北京师范大学
20 清代县域民事纠纷与法律秩序考察 吴佩林 西华师范大学
21 英美法原论 高鸿钧 清华大学
22 信赖保护原则及其在民法中的构造 朱广新 中国法学杂志社
23 地方人大监督权论 任喜荣 吉林大学
24 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研究 陈卫东 中国人民大学
25 信访和谐问题研究 宋协娜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序号 成果名称 作者/主编 单位
1 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与实践 李爱华 山东师范大学
实事求是 走向通融._从《秦汉文学论丛》说到刘跃进先生的学术贡献
实事求是走向通融——从《秦汉文学论丛》说到刘跃进先生的学术贡献刘德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2008级博士生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内容摘要:从《秦汉文学论丛》的阅读感受谈起,系统地分析了刘跃进先生在中国中古文学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
刘先生的研究富于学术个性和创新精神,他以文献学方法为基础,注重对具体问题的整体观照,视野开阔,历史意识强烈,分析问题往往切中肯綮,从关键处深入开掘。
在文学研究理念方面,他提出了“三重境界”、“两个跳出”理论,并以“实证立学,走向通融”作为自己的学术追求。
他的中古文学研究,始终基于一个宏大的研究构想,有着独具匠心的研究体系。
关键词:刘跃进秦汉文学论丛学术理念学术体系继《秦汉文学编年史》和《先秦两汉史料学》(与曹道衡先生合著)之后,2008年12月,刘跃进先生推出了《秦汉文学论丛》。
该书收集了他最近十年来所发表的关于秦汉文学研究的29篇文章,分上编、下编和附录三部分。
上编以作家作品研究为重点,共15篇。
下编以区域文化研究为骨干,共10篇。
附录4篇。
这部论著形式上虽是论文集,内容上却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不仅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先生近年来的秦汉文学研究成果,还多方面、多角度地体现了他独具学术个性的治学方法,为寻求学术门津者指出了‚向上一路‛;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部论著还比较系统地展示了先生关于中古文学研究体系的宏观建构设想和具有创新意义的文学研究理念。
这正是我的阅读期待,因而感受最深。
一富于学术个性的研究方法刘跃进先生的研究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文献学研究方法在我国学术发展史上,目录、版本、校勘、文字、音韵、训诂等历来为‚根柢之学‛,凡是在中国文史研究方面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学者,无不奉此为圭臬。
刘跃进先生治学也以此为根底,在文献收集方面努力做到‚竭泽而渔‛。
他认为,从最基本的文献入手,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做法。
当然,收集文献、占有文献,只是奠定了学术研究的基础;重要的是如何在此基础上分析文献、整理文献,得出学术见解。
空间视阈下的秦汉文学研究_读刘跃进先生_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_杨栋
空间视阈下的秦汉文学研究_读刘跃进先生_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_杨栋2013年5月古籍整理研究学刊May 2013第3期Journal of Ancient Books Collation and Studies No3空间视阈下的秦汉文学研究——读刘跃进先生《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杨栋刘跃进先生在秦汉文学领域已耕耘十五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先后出版《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与曹道衡合著,中华书局,2005年)、《秦汉文学编年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秦汉文学论丛》(凤凰出版社,2008年)等几部厚重的著作,获得了学界的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
最近又出版的《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从空间视阈对秦汉文学作了全新的解读。
该书充分重视文献史料,将秦汉文学置于宏阔的历史地理背景下,综合考察了秦汉时期不同区域文学的空间分布及兴衰变迁,实证研究与理论建构相结合,为古代文学与相关学科的融合与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范本,具有方法论意义,同时也必将引领秦汉文学研究逐渐走向通融。
此书秉承作者多年的学术风格,特色鲜明:一、立意高远视野宏阔刘先生在从事文学研究的过程中,特别强调历史意识,将作家和作品置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当中,以确定其独特价值。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作者从时间维度编纂了《秦汉文学编年史》,又从空间维度围绕着秦汉文学地理以及文人流布展开系统研究撰成《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
该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探讨秦汉时期八大区域文学的特点及兴衰变迁;下编以汉代郡国为单位对文人的分布进行“系地”编排。
通观全书,作者在广泛搜集秦汉文学史料的基础上,突破过去秦汉文学的狭隘观念,将秦汉文学与文人置于宏阔的历史文化视野中进行综合研究,从空间维度勾勒出了秦汉时期的文学风貌。
在对八个区域的文化文学作具体研究时,又从地理沿革、学术风尚、文化传统、民风民俗等不同方面分析其对各地域文学的影响,将空间问题转换成时间问题,并同时注意上承先秦下探魏晋,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论述秦汉文学的发展和源流。
秦汉文学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秦汉文学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内容提要】本文先从“文学家”和“文学作品”的界定说起,具体分析了秦汉文学史研究中的若干困惑问题,并以此为基点,提出了文学史研究的三重境界说。
作者认为,文学史研究的最基础性工作当然是回归原典,即根据秦汉文学史的实际,尽可能地勾画出当时的文学风貌、文体特征及文学思想的演变过程。
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进入综合研究境界。
这里所说的“综合研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泛泛而论的大视角,而是对各种文体、各门学科作通盘的考察,创造出一种全新形态的文学史框架。
而文学史研究的最高境界应当是对文学史作更加理性的思考,进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命题及文学理论体系。
【关键词】秦汉文学文学本质中国文学理论董乃斌、陈伯海、刘扬忠主编的三卷本《中国文学史学史》已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就资料的丰富性、论述的系统性而言,称该书为近年来古典文学研究界的重要成果,殆不为过。
它不仅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清理了传统的中国文学史学观念的演变历程,近现代中国文学通史、断代史编纂的得与失以及各类文学专史的形成与繁荣,同时还提出了许多有待进一步思考的重要理论问题。
承蒙主编信任,本人有幸参与了有关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和中国散文史等章节的写作,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在感叹这门学科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时常会有一些疑惑萦绕于怀。
通读全书,也找到了一些继续研讨的线索。
但还是有些原则性的问题难以理解。
我常常想,研究文学史,基本出发点是什么呢?是研究历史上的原始文学生存状态呢,还是阐释我们心目中的文学史观念?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客观性标准问题,即我们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审视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
按理说,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变化,不同时代,对于文学史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差异。
不过就目前所能看到的文学史而言,除了研究对象的不同外,大体上沿袭着相近的研究模式,给人一种大同小异的感觉。
究其原因,往往理念先行,用舶来的文学观念将中国文学笼统地分为诗歌、散文、戏曲、小说四大块。
秦汉时期的文学空间——《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出版侧记
秦汉时期的文学空间——《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出版
侧记
刘跃进
【期刊名称】《学术动态(北京)》
【年(卷),期】2012(000)022
【摘要】《秦汉文学地理与人文分布》是我本人关于秦汉文学研究的第二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50万字。
【总页数】5页(P2-6)
【作者】刘跃进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委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6
【相关文献】
1.先秦秦汉时期漆树的分布及其影响初探 [J], 刘进有
2.内蒙古河套地区秦汉时期城址的分布及类型 [J], 王晓琨
3.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文献所见杭州地区的食料分布 [J], 吴昊;金相超
4.秦汉时期越人的族群分布与文化认同 [J], 许智银;王彦霖
5.中国出版简史(8) 第二章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出版(公元前221年一公元581年) 第四节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著作 [J], 方厚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秦汉文学1
2、人物形象个性化:
作者根据他对某一历史人物的主要思想、主
要贡献的认识而对历史材料进行精心地取舍,
把能够表现人物主要特征的事件加以详细地
记述和描写,把不能表现主要特征的事件加
以摒弃或简单带过,这样就使得人物的思想
和性格突出出来,而且一般都能具有鲜明的
个性色彩。
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能准确地把握表现对 象的基本特征加以渲染,使许多人物形象的 个性非常突出。
(一)叙事艺术:
1、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 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 从传说中黄帝至汉武帝,历代帝王兴废和政
治大事。
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 七十列传组成。虽然五种体例各有区别,但 它们却是相互配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纪:记载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迹
世家: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的传记
董仲舒:
董对策文字,将剑拔弩张、纵横驰骋变 为坐而论道,典雅醇正,含蓄委婉。 与贾谊相比——“贾茂董醇” 。
刘向:
《说苑》、《新序》二书,均广泛搜罗先秦 至汉初的史事和传说,杂以议论,以阐明儒 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点,具有一定的文献 价值。 《战国策书录》,描述了春秋战国之际的政 治变化,纵横策士游说诸侯局面的形成,以 及当时错综复杂的历史。叙事中杂有议论说 理,见解深刻,语言简洁,文笔生动。
王朝应该注意的政策。故全文取一句野谚结
尾:“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晁错
稍后于贾,学兼百家,兼通古今。
文章论军事,谈经济,切中时弊,切实可行。 文风仍然直率激切,有战国风。 代表作《论贵粟疏》等。
(二)西汉中后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时儒学已吸收进道、 法、阴阳五行思想等)。 思想、学术变迁带来文风变化。 纵横之风向儒士之风转变。
文本研究的空间与挑战——第七届周秦汉唐读书会综述
文本研究的空间与挑战——第七届周秦汉唐读书会综述如果“作者”被淡化,“作品”的内在统一性消失,文学史研究的“作家——作品”模式会否存在挑战?这又将为文学、历史研究带来怎样的方法论思考?针对此类问题, 2018年3月23-25日,图像·实物·文本——“汉唐文献研究的多维思考与探索”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周秦汉唐读书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召开。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世界宗教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所以及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中央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辽宁师范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的五十余名学者参加会议,围绕“早期文本”“抄本”“图像”“实物”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跃进所长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分别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实物及图像与文字载体的关系、走出文学与回归文学的关系、学术研究的“边界”与“综合”的关系、口述和文字的关系、历史研究的途径与目的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文史研究的方法与理论思考。
会议共提交论文11篇,主要议题如下:第一,文本与历史叙述的关系。
徐建委《战国儒家与先秦历史知识的塑造——以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的考察为中心》讨论了春秋中期至西汉前期的文献,是如何被儒家作为塑造先秦历史叙事的基础和主线的问题,指出对于五经文献的使用来说,不仅要关注其长时段性、作者身份,也要暂时放弃传统上我们使用此类文献时的背景知识,即汉唐以来的形成的关于先秦历史与知识的常识性、体系性叙事。
第二,文本与文学批评观念的关系。
罗剑波《司马相如为“辞宗”考》讨论了政治、文学、时代的需要如何将司马相如推上文学前台,并被班固、刘勰评价为“辞宗”的过程,认为他们对司马相如的文学评价,经过了一个从“政治性”评价到“文学性”评价的转变。
第三,文本与历史、政治、信仰关系的研究。
童岭《石勒“赵王元年”与慕容儁“燕王元年”——从“春秋列国故事”看十六国前期政权的正统化》认为,从公元304入塞南匈奴建国开始,此后羯族所建立的后赵与鲜卑族所建立的前燕,分别非常微妙的采用过“赵王元年”与“燕王元年”这样比帝王“年号纪年”次一等的“列国元年”纪年法。
刘跃进丨“文学文献研究专刊”导言
刘跃进丨“文学文献研究专刊”导言《文献》2021年第2期“文学文献研究专刊”导言刘跃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本期专刊围绕着文学文献问题刊发十四篇文章,研究对象从北宋西湖莲社到现代鲁迅、陈寅恪的著作,时间跨度很大。
从选题类型看,这十四篇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其一是对新见文献的考辨。
近年从韩国流归国内的《杭州西湖昭庆寺结莲社集》是宋刻孤本,根据这个本子,陈斐对西湖莲社的社集编纂情况做了稽考。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元刻孤本《秋堂邵先生文集》,由于作者不详,所收二百馀首诗亦为《全元诗》失收。
罗鹭考出作者是元人王旭的友人,名不详,字伯诚,号秋堂,山西泽州人,解决了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
黄成蔚《彭宗孟<侍御公诗集>考论》,从版本信息、交游唱和入手,通过明末彭宗孟《侍御公诗集》考察了晚明党争的复杂情况。
澹归是一位诗僧,在明末清初江浙及岭南文坛有一定影响。
其著述丰富,可惜在乾隆年间遭遇禁毁。
薛涓、谢谦《澹归散佚诗文辑录与探析》从笔记史料及方志等文献中,辑录出澹归散佚诗歌十二首,残联一句,文两篇,多为澹归出家前或出家初期作品,颇有鲠慨不平之气,丰富了澹归研究资料。
吴留营《江户写本<使琉球赠言>与康熙中期文坛》涉及到琉球历史。
2013年5月8日《人民日报》刊发张海鹏《论〈马关条约〉与钓鱼岛问题》一文,谈到“历史上悬而未决的琉球问题也到了可以再议的时候”。
文章发表后,在海内外产生强烈反响。
其后,他又为《琉球救国请愿书整理与研究(1876—1885)》(新华出版社,2018年)作序,再次呼吁学术界关注琉球问题。
吴留营特别指出,康熙年间三次册封琉球,尤以康熙二十一年(1682)汪楫为正使、林麟焻为副使的册封之行,留下的诗文资料最为丰富。
汪楫将同僚及亲友陆续赋诗题序汇为一编,作者多至180 馀人。
这些资料的意义自是不言而喻的。
有关《儒林外史》的文献资料,近年时有发现。
朱泽宝《新见<增补儒林外史眉评>考论》则就他所发现的清末文人童叶庚的《增补儒林外史眉评》展开讨论。
古代文学史2秦汉文学
秦汉文学秦汉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第二个重要阶段。
短暂的秦朝文学成就相当有限,“秦时不文”,秦政权对知识的当代性、实用性和官方一统性的倡导,没有为文学提供适于成长的土壤。
但是它在大一统国家的前提下,所采取的统一思想意识、统一文字等的社会政治措施,对后来的文人和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汉代是中国文化定型的关键时期,继承秦朝而来的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以“经明行修”为标准选举士人为官的制度,所有这一切都成为了文学发展的重要背景。
一般认为,汉代的文学成就主要是赋、散文、乐府和五言诗歌。
其中,赋是最具代表性的汉代文体,吸引了当时大量的才华之士进行创作;以贾谊等汉初文人为主的诸子散文,以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为体现的历史散文,被看作是中国古典散文的典范,所以有“文必秦汉”的说法;乐府诗歌,尤其是其中的民歌,乃是《诗经》“国风”之后的又一重要收获;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新兴的五言诗,不仅在《诗经》的四言时代之后,开创了新的诗体,而且将日益成熟的文人的趣味和情绪自由地表达出来。
汉代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有更深刻之所在。
对于文字本身的审美效果的清晰认识,文体的成熟,文章观念的发展,文学价值的较为普遍的社会意识,文人的增多及其社会地位的提高,等等,这些文学要素的汇聚,使得文学在汉代,特别是东汉时期有了长足的进展,并呈现出较为自觉的态势。
要之,汉代虽不是中国历史上文学成就最高的阶段,却对于文学传统的塑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了此后中国文学的形态和方向。
第一章汉赋第一节汉赋的概况一汉赋的起源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是两汉四百年间文人创作的重要文学样式。
它的产生具有多源性,与先秦时期的一些作品和文体,如荀赋、战国纵横家散文、楚辞等的关系。
二赋的定义及其体制特点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
三汉赋的几种不同的形式及其阶段长信宫灯(西汉)骚体赋、散体大赋、抒情言志赋等,其文体特点以及流行的时期。
拓展汉魏六朝文学研究的空间(最终修订版)
第31卷 第5期 天中学刊 V ol. 31 No. 52016年9月 Journal of Tianzhong Sep. 2016收稿日期:2013-02-25作者简介:柏俊才(1970―),男,陕西麟游人,教授,博士。
拓展汉魏六朝文学研究的空间——刘跃进教授的汉魏六朝文学研究柏俊才(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摘 要:刘跃进先生是当代著名的汉魏六朝文学研究专家,其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文献资料整理与考订方面。
从作家梦到学者梦、从现代文学到古代文学、从古代文学到古典文献学、从文献研究到理论思索,长期孜孜不倦的追求,刘跃进先生练就了良好的文学感悟能力。
在汉魏六朝文学与文献研究领域,他不断转换思路,诠释文学理念、注重研究方法的突破与转变,取得了学术界公认的成就。
关键词:刘跃进;秦汉;汉魏六朝;文学;文献;研究 若从1986年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关于〈水经注校〉的评价与整理问题》算起,刘跃进先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学研究已近三十年了。
在这短短的三十年里,跃进先生围绕着“编写一部综合性的《中古文学思潮》,以现代文学观念为中心,从秦汉到隋唐,勾画这个重要历史时期的文学变迁风貌”[1]的目标,研究领域由魏晋南北朝文学上溯至秦汉、乃至先秦文学,出版专著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尤以《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秦汉文学编年史》《秦汉文学论丛》《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四部著作以及相关论文影响甚大。
古人云:十年磨一剑。
跃进先生的研究,不仅使我们看到了这把锋利的干将莫邪,而且领悟到铸剑的方法与技巧。
一、秦汉文学的新观照在中国文学史上,秦汉文学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因而历来受到学术界青睐。
但以往的研究,多局限于《史记》、《汉书》、《古诗十九首》、汉乐府和汉赋而已,大量的文人创作,以及相关文献材料仍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5261(2016)05−0001−02柏俊才:拓展汉魏六朝文学研究的空间——刘跃进教授的汉魏六朝文学研究·2·尘封在故纸堆里。
秦汉文学
秦汉代文学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学初步开始自觉的时期。
秦代国祚甚短,并且实行了严酷的文化专制政策,在文学文化上的成就不高,传世的作品仅有极少数的诏令奏疏法律文书等,较有成就的作家不过李斯一人。
汉代初期,以黄老思想治国,汉武帝之后,包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使汉代文学具有巨丽之美(以大为美)。
立功扬名的价值取向,使汉代文学作品中贯穿着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保持着激扬高昂的格调。
文人在作品中寄托圣主贤臣理想,表现出对机遇、命运的感慨。
汉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汉朝历四百余年,社会安定。
汉朝国力强盛,疆域辽阔,从精神、物质两个方面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汉代文学带有鲜明的大一统特点。
先秦时期,文学上鲜明的地域差别逐渐消失。
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文学相互融合,给汉代文学注入了蓬勃的生机。
大一统时代给汉代文学发展提供了精神土壤,造就了一种恢弘开阔的时代精神。
士人们昂扬奋发、积极进取、重视名节,希望建功立业,普遍带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在文学作品中,就表现为宏大的气势和高昂的激情,风格浑厚雄健。
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展,为文学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歌舞风气的盛行导致了汉乐府、汉赋的盛行。
汉代出现了造纸术,为书面作品的传播提供了便利。
国力强盛的局面下,统治者开始进行文化建设。
汉代进行过几次大规模的图书手机与整理活动,这就提倡了一种主流意识形态。
从汉武帝开始,倡导儒学,独尊儒术,并以利禄为手段吸引知识分子读经。
儒家思想被广泛接受,其积极的一面在于给社会提供了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但也让很多知识分子以做官为目的而读经,使得儒学僵化。
两汉文学中,儒家思想为主导,以《礼记》中的《乐记》,《毛诗》中的《诗大序》为代表。
二者也是汉代文艺思想的代表,它重视文学和社会的关系,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
《毛时序》又称《诗大序》,是汉代解说《诗经》的著作。
毛诗在《诗经》的每一篇名下都有解释诗文的序言。
首篇《关雎》下有一篇总纲式的序论,比较全面的阐述了诗歌的性质、作用、体裁、表现手法,主张诗歌要“发乎情,止乎礼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5月古籍整理研究学刊May 2013第3期Journal of Ancient Books Collation and Studies No3空间视阈下的秦汉文学研究——读刘跃进先生《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杨 栋刘跃进先生在秦汉文学领域已耕耘十五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先后出版《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与曹道衡合著,中华书局,2005年)、《秦汉文学编年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秦汉文学论丛》(凤凰出版社,2008年)等几部厚重的著作,获得了学界的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
最近又出版的《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从空间视阈对秦汉文学作了全新的解读。
该书充分重视文献史料,将秦汉文学置于宏阔的历史地理背景下,综合考察了秦汉时期不同区域文学的空间分布及兴衰变迁,实证研究与理论建构相结合,为古代文学与相关学科的融合与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范本,具有方法论意义,同时也必将引领秦汉文学研究逐渐走向通融。
此书秉承作者多年的学术风格,特色鲜明:一、立意高远 视野宏阔刘先生在从事文学研究的过程中,特别强调历史意识,将作家和作品置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当中,以确定其独特价值。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作者从时间维度编纂了《秦汉文学编年史》,又从空间维度围绕着秦汉文学地理以及文人流布展开系统研究撰成《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
该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探讨秦汉时期八大区域文学的特点及兴衰变迁;下编以汉代郡国为单位对文人的分布进行“系地”编排。
通观全书,作者在广泛搜集秦汉文学史料的基础上,突破过去秦汉文学的狭隘观念,将秦汉文学与文人置于宏阔的历史文化视野中进行综合研究,从空间维度勾勒出了秦汉时期的文学风貌。
在对八个区域的文化文学作具体研究时,又从地理沿革、学术风尚、文化传统、民风民俗等不同方面分析其对各地域文学的影响,将空间问题转换成时间问题,并同时注意上承先秦下探魏晋,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论述秦汉文学的发展和源流。
既然是文学地理研究,为了研究的系统而深入,就要从整体上对秦汉地理进行区域划分,作者认为秦汉区域文化的划分应当综合考虑,特别要注意的是自然地理因素,在这一学术思想指导下,作者将秦汉文化划分为八个区域。
纵观两汉四百年时间,文化发展多集中在黄淮流域和江淮流域,其中西汉时期,文化中心在齐鲁地区和荆楚地区,而东汉则转到河洛地区和三辅地区。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不同时期这些地区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作者从不同区域文化的兴衰变迁展开了对秦汉文学地理的深入探讨。
该书的下编是对秦汉文人分布进行“系地”的文献整理,作者根据史书所载作家籍贯将秦汉文人分别纳入到《汉书·地理志》所载的103郡国中,既为文学地理的“系地”工作和文人分布研究提供了最扎实的文献资料,又照应了著者对秦汉文化八大区域的划分,呈现出秦汉文学的全新图景。
这样的研究方法可谓别开生面,可以说是直接承继严耕望先生《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的研究思路。
严耕望在研究魏晋南北朝佛教时,与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的研究方法截然不同,他先把500多座寺庙的空间布局好,然后将僧人、佛教典籍填充到每个佛寺里,这样很多问题就可以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
收稿日期:2013-01-10作者简介:杨栋(1982-),山东郓城人,文学博士,黑龙江大学文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与文献研究。
·111·二、回归原典 守正出新重视文献,在文献考订的基础上作深入的理论思考,是该书最鲜明的特点。
刘先生曾跟随姜亮夫攻读中国古典文献学,接受过传统文献学的专门训练,深刻体悟到文献学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因此他常说:“谁绕开文献,学术界一定绕开他。
”刘先生是这样倡导的,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从《中古文学文献学》到《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从《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到《秦汉文学编年史》,从《古典文学文献学丛稿》到《秦汉文学论丛》无不体现着这样的治学路径。
所以,在他的博士论文也是其第一本学术专著《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出版时,曹道衡先生就指出:“刘跃进同志之所以能取得这许多成绩,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不但有比较深入和宽广的思路,而且能够刻苦地钻研历史文献,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①可谓确论。
刘先生谈到治学时,特别强调要从最基本的文献入手,备受其推崇的严耕望也说“真正高明的研究者,是要能从人人能看得到、人人已阅读过的旧的普通史料中研究出新的成果。
”②刘跃进先生的《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便做到了这一点,著作所引资料除一些新发现的出土资料外,主要是正史、地志、诗文集等秦汉基本文献,尤以《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正史资料为基础。
通过对这些最基础文献的排比梳理,然后再辅以细密的考证,最终得出客观而又公允的结论。
比如该书第五章《河西走廊文学》作者将有文献可考的西北文人搜罗殆尽,再结合河西四郡的建置、两汉之际文人向西北迁徙的历史背景,论述了以河西走廊为中心的西北文学的发展演变历程,指出这一地区在加强中西交流、保存文化资源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西北文人的学承、著作等基本情况,若有相应学养和精业之心应不难考察搜集,但最关键的还是如何组织运用这些材料,所以著者在该书《后记》中有感而发:“这就再次证明了一个平凡的道理:学会整理资料,是学术研究的起点。
”作者不仅于文献考据方面功力深厚,而且还能在“义理”上新见迭出。
比如本书的第三章《“鲁学”与鲁地文化》和第四章《“齐气”与齐人创作》,分别从齐、鲁两地文人所习尚的经籍入手,结合各自不同的学术文化传统,论述齐、鲁两地不同的文化特色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很好地诠释了“齐学”和“鲁学”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所述所论实事求是,原原本本,全从史料中得出。
可谓将“考据”和“义理”相互为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综合研究 走向通融任何时代的文学都不是孤立的,都植根于当时的历史文化土壤中,同历史、地理、宗教、哲学、艺术有紧密的联系,要想如实完整而深刻地了解文学发展的历史,总结文学发展的规律,就必须打破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间的壁垒,从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上入手进行综合研究。
这种研究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也是切合中国古代文学实际的。
当然运用这种方法,需要研究者具备广泛的文化素养,既要有文学的本位意识,又要有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积累。
秦汉文学地理研究,实际上就是文学与地理学的跨学科研究。
秦汉地理沿革非常复杂,该书将秦汉文化划分为八个区域,把秦汉文学的“地理”落在了实处,使秦汉文学研究有了更直观的图景,体现了作者宽广的知识背景。
在具体论述区域文化时作者还注意到人口变迁对文化和文学的影响。
如第一章探讨三辅地区文学时,作者发现作为政治中心的三辅地区,由于西汉初期移民政策带来的人口骤增是其最显著的变化,这种情况促进了当地各个民族各种文化的交融发展。
迁移到三辅地区的王公世家、商贾富人、豪杰游侠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三辅地区社会风尚的变化,他们或招集门客,或据徒讲学,推动了三辅地区文化的发展,后来逐渐形成一些文化世家,像班氏、傅氏、窦氏、马氏、韦氏及弘农杨氏便极具代表性。
第六章《江南地区文学》,作者也指出人口的增加为江南经济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又不仅仅是文学与地理学的跨学科研究,也是在秦汉地理的空间布局下,融合史学、经学、目录学等各种学科的对文学的综合研究。
在讨论“鲁学”、“齐学”以及黄河以北地区的① 曹道衡《〈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序》,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三联书店,1996年,第5页。
② 严耕望《治史三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3页。
·112·文学时作者就充分论述了经学对文学的影响,在撰写“秦汉区域文化的载记”时则充分显现了作者的目录学功力,史学的知识素养更是几乎渗透在每个章节中。
以文学为本位的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新时期古代文学研究的趋向,新世纪文学研究更加注重厚实的历史感和文献的积累,“这在某种程度上昭示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正逐渐走向融会贯通的境界。
研究文学必须跳出文学,研究中国文学必须跳出中国范围,这样才能‘走向通融’——多种学科的通融,古今中外的通融。
当然这种通融不是为了炫耀虚幻的博学,而只是为了求得历史的本真,因为在中国的学术传统中,一切本就是通融的。
”①《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可以说是作者“走向通融”的典范之作。
《秦汉文学地理研究与文人分布》对于推进秦汉文学研究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其一,对于推进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具有地域性,自不待言。
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揭开了20世纪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序幕。
钱穆先生1962年给新亚书院学生作《历史与地理》学术讲座时说,“我曾这样想:若有人能把《全唐诗》来分着地域作研究,其中也必有许多新发现。
”②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可看做是对钱穆先生这一设想的实践。
袁行霈在1987年于日本讲学时指出:“中国文学的研究……还有一个被忽视了的重要方面,就是地域研究。
”③这一论断具有先导性意义,彼时至今出现了一系列这方面的研究专著,但是文学地理学的断代研究还是一个薄弱环节,这方面的著作迄今只有胡阿祥的《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一书。
刘跃进先生的《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对于推进断代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
其二,为重写秦汉文学史打下坚实的文献基础。
刘先生曾在《秦汉文学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一文中提出这样的问题:“即以秦汉文学史研究为例,那些内容该进入文学史?具体说,哪些人可以称之为文学家?哪些作品属于文学创作?运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这些作家作品?”④这些问题看似平实却很尖锐,因为我们的文学史一百年来被紧紧地钉在了西方文学史书写的模式中。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的文学史需要重写,需要回归我们本来的传统。
而重写文学史最根本的还必须从最基础的文献出发,离开了文献史料,文学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在新的秦汉文学观念的指导下,立足于秦汉文学史料,材料详实、考证有据,勾画出了秦汉文学的基本风貌,为今后重写秦汉文学史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三,为古代文学研究走向通融提供了学术范式。
古代文学研究在新材料、新视角、新方法、新领域不断涌现的情况下,突破学科限制进行综合性研究已经是大势所趋。
这种综合研究必须建立在重视文献资料考辨工作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泛泛而论的大视角;必须是抓住文学与各学科之间关联的通盘考察,而不是为了跨学科而跨学科。
《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为我们在这方面做出了示范,全书是对文学、地理、历史、经学、文献学等多学科的融会贯通,而不是对某一学科简单的嫁接拼凑,因此具有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