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兴盛初一政史地政史地初中教育教育专区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汉的兴盛教案川教版
《西汉的兴盛》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西汉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掌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收复边疆等史实,探讨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评价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历史功绩。
(2)思考“推恩令”巧妙在那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图片和史料创设历史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阅读和独立思考,对历史史实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
(2)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共享探究成果。
培养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初步掌握评价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到汉武帝所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从思想上使秦始皇创立的封建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巩固下来。
(2)“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并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的思想基础。
【教学重点】1.文景之治的内容。
2.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教学难点】1.“大一统”的含义。
2. 推恩令的内容和实施所起的作用。
【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汉武帝的相关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楚汉战争的图片,教师讲述: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刘邦终于把项羽置于死地。
那么,刘邦建立了什么朝代呢?他的后继者们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巩固刘邦建立的朝代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2.讲授新课:本课共学习三个板块:刘邦称帝汉朝立文景之治汉朝兴武帝一统汉朝盛学生:齐读三个板块内容。
师:强大的秦朝仅仅持续了十几年就被一个新的朝代所取代---汉朝。
汉朝是怎样建立的呢?让我们进入板块一:板块一:刘邦称帝汉朝立1.汉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师:汉朝,也就是西汉,你们知道西汉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是什么呢?生:公元前202年,刘邦在长安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初中历史】西汉的兴盛PPT课件5
西南夷
思想文化
a.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
b.加强礼制建设,重视儒学,重用儒生,确立了儒 学在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c.兴办太学,发展儒学教育;
军事上
大力扩建军队,任用卫青、霍去病等有才干的 将领,征战四方,打败匈奴,开疆拓地。
2.结果
巩固了“大一统”帝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 期。西汉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核心思想: 万物要一统于天, 国家要一统于皇帝。
董仲舒
补充:汉武帝还采取措施整理财政。规定 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食盐和铁由国家垄 断经营,私人不得铸造货币和经营盐铁。
重 量 实 为 五 铢
西 汉 铜 币 五 不 铢 易 钱 盗 铸 西汉郡国齐国铁官使用的封泥 检验产品的证明
巩固练习
1.下列与“文景之治”相关的表述不准 确是的 A.指刘邦统治的时期
守业更比创业难
秦时明月汉时关 壮士铁马将军剑 女儿柔肠男儿胆 大漠无垠江湖远 美人泪 杯中酒 风潇潇 路漫漫 生死盟 山河恋 何必回头伤往事 万里江山千均担 滚滚黄河蓝蓝的天 旌旗半卷出长安 滔滔热血汗衣冠 暴雨惊雷亦如磐 天下任 丈夫肩 情切切 意绵绵 君与臣 恩与怨 且把风流唱少年
守业更比创业难
第13课 西汉的兴盛
一、西汉的建立
1.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 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刘邦治国
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政治上,实行分封,推行郡国并行制。
二、“文景之治”
1.原因 ——继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重视农业,奖励农耕;
进一步减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民的负担;
废除了一些酷刑;
B.指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统治
西汉的兴盛PPT课件3 川教版
负责监督地方官员, 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刺史的官品很低,但是 权利较大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你如何看待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 儒”和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
秦始皇
独尊儒术”?
加强思想控制,巩固 中央集权。 采用法家思想,对思 想文化进行粗暴的破 坏。
汉武帝
目的
目的
加强思想控制,巩固 中央集权。
方式
长安 西 西安西北 汉
河 套
汉军第一次出击匈 奴方向 汉军第二次出击匈 奴方向 汉军第三次出击匈 奴方向
黄
西汉战胜匈奴后的 疆界 西汉设置的河西四 郡
海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时间 过程 战果
公元前127年 匈奴南进汉派 汉收复河套地区 (漠南战役) 卫青出击 公元前121年 汉派霍去病北击匈奴 匈奴退出河西走廊
影响
西汉建立
文景之治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堂小结
措施 原因
作用
提出者
含义 影响 加强监察制度 成立中朝
目的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削弱封国 势力
强化集权
的举措
盐铁准买 ,严禁私 铸货币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当堂达标
【1】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 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 是( C )
外国人眼中的汉武帝和他的帝国
汉武帝是古代中国巅峰状态的万世一君,是中国最
有作为的帝王。他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
国家,他堪称中国的凯撒。
---西方人眼中的汉武帝 即使当中国的GDP总量超过美国时,中国也无法恢复 当时汉朝时的支配地位。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
合作探究
人们为什么习惯把“秦皇汉武”相 提并论?你认为秦始皇和汉武帝在 我国历史上谁的功劳大?为什么?
西汉的兴盛PPT课件5 川教版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盐铁官营
D.巩固边防
4.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日:‘愿陛 下令诸侯得推恩,令分子弟以地,侯 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的“上” 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黄帝。请你判断 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建立行省制度
D.创立科举制度
核心思想: 万物要一统于天, 国家要一统于皇帝。
董仲舒
补充:汉武帝还采取措施整理财政。规定 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食盐和铁由国家垄 断经营,私人不得铸造货币和经营盐铁。
重 量 实 为 五 铢
西 汉 铜 币 五 不 铢 易 钱 盗 铸 西汉郡国齐国铁官使用的封泥 检验产品的证明
巩固练习
1.下列与“文景之治”相关的表述不准 确是的 A.指刘邦统治的时期
挫折的名言 1、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2、 “不耻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鲁迅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战胜挫折的名言 1、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2、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3、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4、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 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1、 请记得,好朋友的定义是:你混的好,她打心眼里为你开心;你混的不好,她由衷的为你着急。 2、 要有梦想,即使遥远。 3、 努力爱一个人。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不付出,却一定不会有收获,不要奢望出现奇迹。 4、 承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美好的东西往往不会变为现实。 工作座右铭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 反省不是去后悔,是为前进铺路。 3、 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国学经典名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青春座右铭 1、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2、把手握紧,什么也没有;把手伸开,你就拥有了一切。 3、不在打击面前退缩,不在困难面前屈服,不在挫折面前低头,不在失败面前却步。勇敢前进! 4、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5、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激励向上人生格言 1、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2、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3、为了不让生活留下遗憾和后悔,我们应该尽可能抓住一切改变生活的机会。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 6、打击与挫败是成功的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激励自己的名言 1、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2、销售是从被别人拒绝开始的。 3、好咖啡要和朋友一起品尝,好机会也要和朋友一起分享。 4、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5、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6、有识有胆,有胆有识,知识与胆量是互相促进的。 7、体育锻炼可以(有时可以迅速)使人乐观(科学实验证明)。 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素。(注意:传统观念认为勤奋和机会是成功的要素,但是经过统计学和成功人士的分析得出,乐观是成功的第三要素) 9、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10、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Fra bibliotek西南夷
七年级历史上册《西汉的兴盛》教案、教学设计
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秦朝的统一和灭亡,对于历史变迁有一定的认识。他们能够理解朝代更替的基本概念,但对于西汉的具体情况,如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的成就、汉武帝的改革等,可能缺乏深入的了解。
(二)学生的学习能力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他们能够通过合作学习、问题探究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对于复杂的历史概念和深层次的历史分析,可能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西汉的兴盛》这一章节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西汉时期历史事件的短文,要求涵盖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的繁荣等内容,字数在500字左右。通过此项作业,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2.设计一道关于西汉政治制度的选择题或简答题,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正确回答问题。此举旨在检验学生对政治制度的理解和运用能的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他们通过之前的学习,对历史事件的时间线、历史人物的认知以及历史现象的分析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对于西汉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学生可能还不够熟悉,尤其是西汉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成就以及对外关系等方面。以下是对学情的具体分析:
此外,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仍需引导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转变。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运用多种学习方法,提高历史学科素养。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5.情境体验,情感共鸣:通过角色扮演、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西汉时期的历史场景,感受历史人物的情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民族自豪感。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3(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3(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一. 教材分析《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是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时期的繁荣景象。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引导学生了解西汉的建立过程以及文景之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时期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需要通过图片、图表和文字等资料,深入理解西汉建立的过程以及文景之治时期的特点。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等也需要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西汉的建立过程。
2.理解文景之治时期的繁荣景象。
3.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综合归纳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西汉的建立过程。
2.文景之治时期的特点。
3.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图片、图表展示:通过展示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时期的图片、图表,引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背景。
2.史料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史料,深入了解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时期的特点。
3.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课堂提问: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等问题。
六. 教学准备2.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时期的图片、图表。
3.史料分析资料。
4.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时期的图片、图表,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西汉和文景之治的了解。
2.呈现(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呈现西汉建立的过程,提问学生对于西汉建立的理解。
–教师呈现文景之治时期的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史料,了解文景之治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时期的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等问题。
【初中历史】西汉的兴盛ppt4 川教版
韩信
诸侯王问题的解决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 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大者王,小者侯)。功臣侯者百有余 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跨)州兼郡,连城 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 ——《汉书· 诸侯王表》
诸侯王问题的解决
刘邦陆续将“异姓王”铲除后,又分封刘姓子弟为王,
左面表现盐井的井架和人们向上提取盐卤的情况;右面为一 排盐锅在熬煮盐;中间有人在担柴为煮盐锅供应燃料。
统一货币铸造,盐铁专卖
西汉盐官、铁官分布图
汉墓壁画纺车,现收藏于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
返回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诸侯王问题的解决
在楚汉战争后期,为了战胜 项羽,刘邦封韩信、彭越、英布 等大将为 “异姓王”。西汉建立 后,刘邦陆续将“异姓王”铲除。
第13课
西汉的兴盛
西汉的建立 文景之治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导入
“汉并天下”瓦当
我们现在常用的汉族、 汉姓、 汉语、 汉字、 汉服、 汉子等概念 的形成,都与汉朝直接相关。仅此一点就可知道汉朝对中国历史发展 的深远影响! 那么, 汉朝是怎样建立的?汉初为什么要让老百姓“休养 生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历史上处于什么地位?
汉武帝时的长城防线
卫青、霍去病
国画:漠北之战
“河西四郡”之一,甘肃武威城
青铜匈奴当户跪举灯
青铜匈奴当户跪举灯为中山靖王刘胜生前使用的灯具,以匈奴官 吏下跪举灯的形式,显示了西汉统治者战胜匈奴后的喜悦心态。
河仓城遗址(俗称大方盘城,建于西汉,位于敦煌西北的戈壁滩中)
汉武帝重新设置郡县,加强对五岭以南广大地区的 管辖,把“西南夷”地区直接纳入汉朝的统治之下。
滇王之印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西汉的兴盛》说课稿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西汉的兴盛》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西汉的兴盛》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讲述了西汉初期,我国历史的发展和汉武帝时期的繁荣景象。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又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汉兴盛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把历史人物、事件混淆,对历史发展的脉络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顺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汉兴盛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掌握西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汉兴盛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西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教学难点:西汉兴盛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脉络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讲授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西汉时期的历史景象,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则关于西汉时期的历史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西汉兴盛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西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总结西汉兴盛的原因。
4.教师讲授: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重点讲解西汉兴盛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5.课堂互动:学生回答问题,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共20张PPT)
课后活动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 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博赋敛”。 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
想一想,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一方面,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是当时社会的 根本,农业收入是国家主要财源。
另一方面,农业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存, 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巩固统治。
•
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 ,许多 城市都 出现了 争取自 治权的 斗争。
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 到严重的破坏。有些将相出行只能坐牛车,人民 流离失所、大片土地荒芜,人民得不到温暖。
自主学习(二) 默读课文第二子目 休养生息政策 思考下列问题
●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 休养生息政策的具体内容 ● 休养生息政策的延续
合作探究(二) 小组讨论 总结归纳
一、原因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 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 休养生息政策
二、政策的具体内容
1、士兵还乡务农 2、将奴婢释放为平民
增加了农业劳动力
3、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
稳定民心,让人民致力于农业生产
三、政策的延续
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 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 重农业生产,使汉初的经济 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 局势稳定下来
•
这些新兴城市的交通便利,更容易获 得廉价 原料, 也方便 产品的 销售。 城市以 手工业 和商业 为主, 大量的 商人和 手工业 者聚集 ,逐渐 形成了 市场和 居民区 ,并在 此基础 上扩大 ,最终 形成了 城市。 城市的 规模很 小,人 口一般 在5000人左右 ,13世 纪时, 英格兰 最大的 城市伦 敦只有4万人 左右, 法国的 巴黎大 约为6万 人,而 与此同 时的中 国,北 宋的都 城开封 已经有 百万人 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