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隋唐制度渊源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书笔记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书笔记姓名吴俊指导老师华翔专业名称外交学学号 xxxxxxxxx时间 2016年11月25日本月我有幸阅读陈寅恪先生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最初在高中学习当中一直零零星星阅读到陈先生的一些观点,就对他的观点历史研究的功底所折服。
陈先生在考据方面的真的是大家,对他考据的精神也深深感动,对于本书的史料积累考据,考察了上百个墓志铭,这种认真做研究的精神真的需要后人所学习的。
现在说说此书,陈先生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制度变化发展的史料,对隋唐制度的渊源这种方面做了很多功课,不仅清楚的梳理出隋唐制度与魏晋南北朝之间的继承关系,又接着对唐代政治的史料考察分析,提出了一些新观点,纠正了一些史学上一些错误的观点,对于隋唐时期制度渊源及新的史学观点的启发有很大的帮助。
并且在他在观点的得出过程中,是一步步基于分析推出来的,论证的可信度高、逻辑清晰、思路清晰、论点明确,所以陈寅恪先生可谓是魏晋南北朝史学研究之大家。
本书逻辑:此次所读的虽然是两本书,但是主要的思路观点是一致的,并且有继承关系,有很多隋唐渊源和唐代政治问题是有交叉的地方,可以相互借鉴了解。
我想在全书逻辑方面先做以别论,在问题阐发在进行两本书的一起分析。
首先对于第一本书《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作者开篇就道明自己写此书的原因,以及主要所论述的观点。
陈寅恪先生在绪论中提到,隋唐时为中古盛世,然而当时却鲜有论述制度的渊源及流变过程的专著,所以先生为补其缺憾作此书。
陈寅恪先生在本书中“推论其源流,聊供初学之参考”。
陈先生在绪论中首先开门见山的指出,虽然隋唐之制广博繁多,但是隋唐制度总的来说逃不出三个来源:一曰(北)魏、(北)齐,二曰梁、陈,三曰(西)魏、周。
“渊源”一词也就在全文中占据了主要的论述范围。
随之,陈先生先总结性的对三个源头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陈述,再到后面的礼制、职官、兵制等进行分别穿插的论证。
隋唐政治史述论稿简介
、本书开篇即引朱子语:“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并为此加按语曰:“然即此简略之语句亦含有种族及文化二问题,而此二问题实李唐一代史事关键之所在。” 2、 陈先生指出:“自鲜卑拓跋部落侵入中国统治北部之后,即开始施行汉化政策……此汉化政策其子孙递行不替,及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其汉化程度更为增高。至宣武、孝明之世,则已达顶点,而逐渐腐化矣。然同时边塞六镇之鲜卑及胡化之汉族,则仍保留其本来之胡化,而不为洛都汉化之所浸染。故中央政权所在之洛阳其汉化愈深,则边塞六镇胡化民族对于汉化之反动亦愈甚,卒酿成六镇之叛乱,尔朱部落乘机而起。至武泰元年(公元五二八年)四月十三日河阴之大屠杀,遂为胡人及胡化民族反对汉化之公开表示,亦中古史划分时期之重要事变也。”其后,他又进一步指出,“汉人与胡人之分别,在北朝时代文化较血统尤为重要,凡汉化之人即目为汉人,胡化之人即目为胡人,其血统如何,在所不论。” 3、 唐代的“关中本位政策”或“关陇集团”是承袭宇文泰而来的。而“宇文泰率领少数西迁之胡人及胡化汉族割据关陇一隅之地,欲与财富兵强之山东高氏及神州正朔所在之江左东南二敌,故必别觅一新途径,融合其所割据关陇区域内之鲜卑六镇民族,及其他胡化土著之人为一不可分离之集团,匪独物质上应处同一利害环境,即精神上亦必具同出一渊源之信仰,同受一文化之熏习,始能内安反侧,外御强敌。而精神文化方面尤为融合复杂民族之要道……此新途径即就其割据之土依附古昔,称为汉化发源之地。” 4、“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中国整个历史发展中也占有极其关键的地位。 虽则表面上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被平息了,但事实上大唐帝国的根基也遭受了重大的打击。陈寅恪先生指出,“唐代中国疆土之内,自安史乱后,除拥护李氏皇室之区域,即以东南财富及汉化文化维持长安为中心之集团外,尚别有一河北藩镇独立之团体,其政治、军事、财政等与长安为中央政府实际上固无隶属之关系,其民间社会亦未深受汉族文化之影响,即不以长安、洛阳之周孔名教及科举仕进为其安身立命之归宿。”并且陈先生尤其强调“故论唐代河北藩镇问题必于民族及文化二端注意,方能得其真相所在也。” 5、陈先生在翻检《新唐书》之《藩将传》中发见两点:“一为其人之氏族本是胡类,而非汉人;一为其人之氏族虽为汉族,而久居河朔,渐染胡化,与胡人不异。前者属于种族,后者属于文化。质言之,唐代安史乱后之世局,凡河朔及其他藩镇与中央政府之问题,其核心实属种族文化之关系也。”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学习笔记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学习笔记说明:陈寅恪先生的著作《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与同时代的其他学术名著,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讲,有一定的阅读难度。
难度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内容上,文白交杂,不易读透,且读者若对其中有些背景知识缺乏了解,会造成一定的理解障碍;二是结构上,本书没有今天的论文著作一般严谨,对各部分内容界定十分清晰。
以《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为例,全书共有三大标题: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中篇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下篇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
但各部分内容之下,没有再进行形式上的细分。
故,阅读障碍较大之处在于,如何在长篇大论中如何把握作者的论述思路。
本人在阅读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后,对上篇的内容进行结构梳理,归纳出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并抽象出三个小标题。
现将本人的思考及整理展示如下(分两部分,第一是本篇结构;第二是本篇内容提要):绪论一、氏族源流:李唐皇室之世系李唐皇室先祖考李唐皇室世系考二、胡汉问题:北朝之文化与统治政策胡汉文化冲突及其结果“关中本位政策”形成之背景宇文泰改易氏族之过程改易氏族之因:文化重于血统“关中本位政策”的崩解与社会阶级的变动三、阶级升降:唐代统治集团的分化长安中央政府之统治阶级河北藩镇之种族文化与统治阶级河北藩镇之文化河北藩镇之种族河北藩镇之胡族人小结绪论:研究范围与内容一、氏族源流:李唐皇室之世系李唐皇室先祖考:李重耳李唐皇室世系考:赵郡李氏二、胡汉问题:北朝之文化与统治政策胡汉文化冲突及其结果:六镇起义与周齐分立“关中本位政策”形成之背景:宇文泰割据关陇,维持统治之需要宇文泰改易氏族之过程改易氏族之因:文化重于血统;北朝胡汉之别的特点“关中本位政策”的崩解与社会阶级的变动:武则天与唐玄宗时期科举的兴盛与府兵制的瓦解;外朝文武大臣集团与内廷宦官集团三、阶级升降:唐代统治集团的分化长安中央政府之统治阶级:士大夫集团、蕃将集团、宦官集团河北藩镇之种族文化与统治阶级河北藩镇之文化:胡化河北藩镇之种族:胡人河北藩镇之胡族人小结。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书笔记模板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目录分析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说明
下篇
政治
变化
党派
全史
财政
略论稿
制度
文化 政治
革命
制度
刑律
附论
外族
五音乐六 兵制
连环性
职官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这本书包含了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等与隋唐制度及其建置相关的 内容,涵盖了隋唐史、民族学、社会学、考古学、文化史、语言文字学等与中古史相关的诸多领域,显示了陈寅 恪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西文化的关系、种族与文化的界定、胡化汉化的实质等问题的高标卓识。《唐代 政治史述论稿》这本书对唐代政治史作了精辟的论述,综观全史,上溯西晋、南北朝与隋世,下讫唐以后之变化。 【说明】如内有☐☐☐,为原书缺损文字,不是乱码。
目录分析
隋唐制度渊源 略论稿
பைடு நூலகம்
唐代政治史述 论稿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一叙论 二礼仪 三职官 四刑律 五音乐 六兵制 七财政 八附论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 中篇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 下篇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
谢谢观看
隋唐之制度虽极广博纷复,然究析其因素,不出三源:一曰(北)魏、(北)齐,二曰梁、陈,三曰(西) 魏、周
盖自汉代学校制度废弛,博士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学术中心移于家族,而家族复限于地域,故魏、晋、南 北朝之学术、宗教皆与家族、地域两点不可分离。
其第一事即宇文泰所以令苏绰、卢辩等摹仿周官之故及其制度实非普遍于全体,而仅限于中央文官制度一部 分。第二事即唐代职官乃承附北魏太和、高齐、杨隋之系统,而宇文氏之官制除极少数外,原非所因袭。
从民族文化的角度解读历史————读《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从民族文化的角度解读历史——读《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分三篇对李唐王朝由兴变衰的原因作了探讨。
上篇通过对李唐皇室之家世渊源考证,引出新论:李唐皇室者之所以能够统治三百余年,主要是继承了西魏,北周及隋以来之绩业,依靠的是以宇文泰“关陇集团”下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及其后裔。
随后论述其与新兴统治阶级,即科举进士集团,藩镇集团之间争斗之事,及后来产生“安史之乱”之原因。
中篇主要论述唐皇室帝位不稳,多有有政变,其原因也在于“关中本位政策”所造成的内重外轻。
到后来,牛李党争在与武后破坏关陇集团后,科举进士集团形成新兴统治阶级,与原来旧族集团之间的权力斗争。
下篇论述外族盛衰变化及外患内政的关系,具体考证李唐与高丽,南沼,吐蕃,回纥之关系,及这些关系对李唐政策的影响。
和其他历史学研究角度不同,作者没有从阶级斗争方面来探讨唐王朝兴衰的原因,而是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研究。
他在本书开篇引用朱子的话:“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并加以解释:“然即此简略之语句亦含有种族及文化二问题,而此二问题实李唐一代史事关键之所在。
”陈先生对唐代史事的考证基本上都上溯到南北朝时期,认为李唐王朝的血统和北方少数民族有很大渊源,这点阎步克老师在“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课上讲得很清楚了。
在陈先生看来,无论是唐前期的“关陇集团”,还是唐中后期的藩镇割据,形成中央与地方的对立,其根源皆在文化上。
唐代的“关陇集团”是承袭宇文泰而来的,而“关陇集团”发展成为能够影响天下局势的重要力量,对汉文化的吸收起了很大作用。
“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虽燃表面上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被平息了,但事实上李唐帝国的根基也遭受了重大的打击,很多军阀集团拥兵自重,并不是真心拥立李唐王朝。
陈先生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军事措施失当和少数民族将领的问题,而且还涉及到整个这一地区的人口。
他的论据是指边境地区长期胡化造成的文化冲突,也就是说他认为“安史之乱”和后期的藩镇格局与中央政府的问题实质是民族文化的关系。
《唐代政治史略稿》
《唐代政治史略稿》《唐代政治史略稿》-简介《唐代政治史略稿》即《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是陈寅恪先生继《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之后撰写的又一部唐史研究著作。
寅恪先生在精心考证的基础上,集中探讨了唐代政治演进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尤其是种族及文化这两个“李唐一代史事关键之所在”的问题,所论多唐以后研究唐史学者所未论,别具只眼,极其精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为中国中古史研究中的里程碑著作。
此书曾于1943年5月由时在重庆的商务印书馆出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曾于1988年出版此手稿影印本,书名作《唐代政治史略稿(手写本)》,系从寅恪先生原署。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当年的印本已很难再觅,因此重印,以纪念寅恪先生。
《唐代政治史略稿》-内容本书共包括三大部分: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
《唐代政治史略稿》-相关资料寅恪先生的手稿留存的不多,极为珍贵。
但想不到这份手写清稿尚存天壤。
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陈寅恪文集》后,接到陶菊隐先生转来的王兼士来信,说他保存有陈寅恪先生“唐代政治史略”的手稿,计143页,请菊老联系出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即派魏同贤同志去拜访王兼士先生。
王先生是无锡人,民族资本家,时任市政协委员,七十多岁。
他告诉魏同贤,他收到陈寅恪先生寄来的手稿后,曾谋求出版未果。
现在能交给出版社出版,总算没有辜负陈先生的嘱托,了却了一件心事。
正因为此稿有排印本所不可替代的价值,不仅可作校勘之用,更准确地了解寅恪先生的著述之意;而且可以一睹大师手泽,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8年出版此手稿影印本,书名作《唐代政治史略稿(手写本)》,系从寅恪先生原署。
转眼间,又是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印本已很难再觅。
因此,此次重印,一是为了纪念寅恪先生,二来也是让更多的读者有一睹大师手泽的机会。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后感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后感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后感(一)长河一烁作者简介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得一见的人物,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在清华任教期间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被称为清华四大国学大师。
从史学时期来看,他主要专注于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等,这方面主要代表作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等。
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朱子语"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陈寅恪认为此简略之语句亦含有种族及文化二问题,而此二问题实是李唐一代史事关键之所在。
先论李唐皇室的氏族问题,再论其他统治阶级的种族和文化问题。
关于李唐祖先来自于哪里,是胡人鲜卑,还是汉人,一直有纷争。
据各类史书,如《旧唐书》、《新唐书》等,也应该是李唐自己的说法,来自于陇西李氏,十六国西凉创建者李暠的后代,李暠自称是陇西李广的后代。
经陈寅恪考证,李唐更可能是赵郡李氏的后代,先世很可能是赵郡李氏的“破落户”或“假冒牌”,随宇文泰至西魏,取了胡人的名,根据宇文泰的"关中本位政策",认了陇西李氏。
南北朝时期,胡人的汉化和汉人的胡化也是常有的事情,汉族本身也是一个大一统的民族。
看李唐的祖上,李渊的上三四代祖上的母系张氏,贾氏都是汉人,到祖母的梁氏,胡汉都有可能,从李渊母亲开始的三代母系独孤氏,窦氏,长孙氏都应该是胡人鲜卑,所以从李渊开始都应该说是胡汉融合的。
自高祖、太宗创业到高宗的前期,唐朝的将相文武大臣大多继承西魏、北周和隋以来的世业,也就是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下统治集团的后裔。
武周开始改变“关中本位政策”,府兵制开始崩溃,科举上轻明经科,重进士科。
武周之代李唐,不仅为政治的变迁,也为社会的革命。
另外,关陇集团自西魏到武周也已历时一百五十年之久,其自身也已衰落腐朽。
武周之后,恢复唐室,然而改变“关中本位政策”的趋势仍继续进行,到玄宗之时,可以说是破坏无遗。
从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看影响皇权的因素
从《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看影响皇权的因素皇权看起来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然而在古代历史上,皇权一直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各种力量此消彼长,构成了古代政治史的基本线索。
从陈寅恪先生的著作《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可以看出唐代皇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以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为患。
现在将唐朝皇帝的名号列出: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中宗。
睿宗、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哀帝。
一、藩镇割据与安史之乱要理解藩镇割据,首先要了解统治阶级的氏族问题。
宇文泰凭借关陇集团的势力,实行关中本位政策,称关中为汉文化的发祥地,比如府兵制和周官即可作为例证。
为了解决好胡汉之争,宇文泰改易氏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改易西迁关陇汉人中山东郡望为关内郡望;第二为取鲜卑族的制度来管理士兵。
到了周末隋文帝专政,又将胡姓改为汉姓,然其结果是多数氏族仍停留于第一阶段之中,因此李唐虽然去掉了大野的胡姓,但仍称为陇西郡望。
唐代继续实行关中本位政策,因此统治阶级多其实六朝遗族山东氏族,而山东氏族也因为其高贵的血统和悠久的历史,而歧视关陇望族。
当武则天主持政权后,便逐渐破坏关中本位政策。
武则天出身低微,其氏族是在其父亲时地位才得到提升,因此武则天便要破坏现有的氏族观念,来提升自己氏族的地位。
其途径则是大力发展科举制,并逐渐将进士科设为最重要的环节。
科举制的大力实行,产生了许多新兴地主阶级,他们在政治事务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关陇集团、山东集团的政权尊位不得不被新兴地主所替代。
到唐玄宗时期,关中本位政策完全破坏无遗。
既然关中本位政策不能维持,那么统治阶级也必定会有变迁。
统治阶级变迁的情况可从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来分析。
在中央,则是受高深文化之汉族,且多为武则天以后通过进士科的考试提拔起来的新兴地主阶级。
在地方,特别是河朔地区,则多为蛮夷或汉化之蛮夷。
在唐玄宗逝世迄唐朝灭亡,掌其军权的实则为蛮夷之族。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共有三篇文章,《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的关系》。
三篇虽然内容不同,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实际上说的是一件事。
陈先生开始是破解李唐皇室的氏族之谜,引用各种资料证明李唐先祖是赵郡李氏的破落户或者冒牌货,并不是他们自称的陇西李氏。
又分析这宗冒认祖先的公案的缘由,引出从北周宇文泰到隋唐一直沿袭过来的“关中本位政策”,这是陈先生的独特发现。
“关中本位政策”可以说是北周、隋、初唐的“国本”,因为有它,所有的政权更迭都只有在中央进行才能成功,地方上闹不起来。
自从武则天有意识地破坏“关中本位政策”,到唐玄宗时破坏已尽,地方上的力量就起来了,唐室也从此衰落。
陈先生又分析了当时各民族的“汉化”与“胡化”,用大量事实,指出胡汉之分和种族没有关系,起作用的是文化。
汉人可以胡化,胡人也可以汉化。
安禄山、史思明以及后来的河北藩镇,之所以强盛和不可动摇,实在是因为他们是与中原文化迥异的胡化地域和胡化集团。
唐朝中后期的朋党之争,也被陈先生用“文化”分析得明明白白。
执掌朝政的“关中集团”被武则天打烂之后,一直受压的山东士族势力和以科举博取功名的庶族势力都抬起头来。
阀阅士族有家学渊源,门风优美,重经学而轻科举;庶族势力重词采并以科举得势。
斗争了多年的牛李两党,不是出于个人的恩怨,而是由于双方属于截然不同又相互对立的文化圈。
而把持宫廷的宦官集团,则是出于四川、福建等地的“蛮夷”,形成的特殊势力,另是一种文化。
陈先生论述“外族盛衰的连环性”,从当时唐朝与周边各民族力量的消长和相互的作用着眼,分析唐朝对外关系的成败荣辱,指出突厥、回纥、吐蕃、高丽、南诏等民族的兴衰,有的和唐朝有关系,有的和其它民族有关系,还有的纯属天灾人祸,并非全是唐朝如何如何。
而论述“外患与内政的关系”则说明了唐朝国运的盛衰与周边民族的影响密不可分。
唐朝的灭亡,一方面固然是黄巢起义摧毁了唐朝的经济命脉--江南地区,另一方面也和西南方向南诏民族的搔扰牵制大有关系。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书评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书评
《唐代政治史述论》是一本重要的专著,涵盖了唐代政治发展的方方面面。
作者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和相关研究的梳理和整理,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唐代政治制度、官僚文化、皇权与宰辅关系等问题。
本书首先对唐代政治制度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
作者指出,唐代政治制度庞杂且复杂,有其独特性。
他详细阐述了唐代的君主专制统治体系,包括皇帝的权力范围、宰相和其他官员的职责以及朝廷的组织结构等。
他还重点讨论了唐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变革,指出唐朝政治的发展与历史背景和社会变革密切相关。
其次,本书探讨了唐代官僚文化对政治的影响。
作者以新史学的视角,分析了官僚文化在唐朝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他指出,唐代官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政治的稳定和统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他还分析了官员素质的提高和政治理念的变迁对唐朝政治的影响,揭示了唐朝政治制度的内在机制和发展规律。
最后,本书详细论述了唐代的皇权与宰辅关系。
作者通过对历代宰相的事例分析,深入探讨了唐朝宰相的权力和地位。
他指出,虽然唐朝君主是统治者,但宰相在政治决策和行政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详细描述了宰辅与皇帝的博弈和争权斗争,揭示了宰相对于唐朝政治的影响力和贡献。
总体而言,《唐代政治史述论》是一本独具深度和广度的专著。
作者通过纵横比较、事例分析和理论研究并重的方法,全面而系统地呈现了唐代政治发展的历史图景。
该书凝聚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是研究唐朝政治的重要参考书籍。
无论是对于专业学者还是对于对唐代政治感兴趣的读者来说,都是一本值得阅读和研究的精品之作。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1 唐朝政治史唐朝是历史上中国主要朝代之一,从618年统治地区延伸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均有几乎不可磨灭的影响。
唐朝政治是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也影响了以后几个世纪,今天仍在影响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
2 唐朝政治体系唐朝政治体系是严格的,其特点是由中央政府力量强大且统治全局,直辖政府自上而下直接管理,这称为“中央集权”。
同时也采取“府省交替制”,建立省衙署,以协调省、市和县的关系,农民的居住权和财产权则受到严格的官方监管,因此唐朝政治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中央集权的加强。
3 唐朝的政治思想唐朝的政治思想以汉代的传统思想为基础,发展到设置“三省六部”,以事实、有道德和良好礼仪、节操为指导原则,探索新的政治思想、地方行政机构和科举考试体系等方面的发展。
唐朝在宗教、文化和哲学等方面也促进了朝代建设。
这种新兴思想以《大唐论》、《新义精论》、《太学专论》等为代表,巩固了当时的政治稳定和国家的强大。
4 唐朝政治的发展唐朝的政治在官僚制度、统治者的看法、地方行政机构和科举制度等方面发展繁荣,为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政治经验和依据。
在唐朝,官吏以学者为主,社会上普遍流行一种以素质出众者担任贤臣的形式,以促进和谐的政治体系的稳定。
唐朝的政治思想也在儒家、法家、道家等多学科的统一中得到发展,增强了国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创新性的政治制度的重要代表。
5 结语唐朝的政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仍在影响着中国的传统社会。
它促进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为历史上的中国政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唐朝政治在实务政治,政治思想和府省政府实务等方面,建立了一种完整和持续发展的经验和依据,对国家后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读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读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有感陈寅恪先生是近世以来的研究大家,他在诸多领域例如古典文学、语言学、历史学等都有很大的成绩,尤其是他对中古史的研究更是影响深远。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是陈先生对中古政治史研究著作之一,本人假期拜读陈先生大作,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下面对此书作以简要的介绍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总分三篇: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本篇中最重要的是指出研究李唐一代史事的关键在于种族和文化。
这是值得我们唐史学习者所借鉴的。
首先陈先生对唐室氏族世系作了精密的考证,指出“李唐先世若非赵郡李氏之‘破落户’,即是赵郡李氏之‘假冒牌’”。
陈先生这种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治史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然后在本篇还介绍了关于世系改易历程以及胡汉文化问题。
提出了“关中本位政策”并介绍了其由来和发展,尽管有许多学者并不同意这种看法但是对后来治唐史者影响仍然很大。
提出胡汉之别在北朝时代“不论其血统,只视其所受之教化。
”指出科举制之兴盛于府兵制之破坏俱起于武后、成于玄宗。
这些观点,对于刚刚研究隋唐史的学生来讲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中篇: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本篇起始介绍了唐代中央革命和地方革命,并指出安史之乱前地方革命均不能成功且对当时政权的影响较小。
而中央革命之所以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掌握北门禁军。
1.玄武门乃是中央革命成败之关键。
陈先生从北门禁军一个单一的历史事件,经过严密的考证和推理得出北门(玄武门)禁军乃是唐代中央革命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
他的这种通观历史、小中见大的方法非常值得我们的学习。
2.皇位继承之无固定性。
陈先生对唐德宗以前的皇位继承做了整体的梳理,总结出唐代皇位继承的不确定性,太子地位的不稳定。
这引发我的思考,唐朝乃是中国古代最繁荣昌盛的时代,且政治清明、万国款附,何以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独独出现这种不确定性,甚至经常伴随着宫廷政变?我觉得这是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德宗之后的皇位继承并非就是稳定,陈先生之所以以此为界是由于其后皇位继承与唐后期的党派分野有直接的关系。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后感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后感《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是一本关于唐代政治史的论文,作者通过对唐代政治史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对唐代政治制度、政治变革、政治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读完这本论文,我深受启示,对唐代政治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读后感。
首先,这本论文对唐代政治制度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政治制度的稳定与发展对于国家的繁荣与强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通过对唐代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分析了唐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优点和不足之处。
我从中了解到唐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相对稳定和完善的,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皇权过重、官僚主义等问题。
这些问题对于我理解唐代政治史的发展和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这本论文还对唐代政治变革进行了深入研究。
唐代是一个政治变革频繁的时期,政治变革对于唐代政治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通过对唐代政治变革的历史背景、原因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使我对唐代政治变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从中了解到唐代政治变革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包括内外因素的影响,政治变革的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对唐代政治史产生了积极影响,有些则产生了消极影响。
这些政治变革的历史事实和分析对于我深入了解唐代政治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这本论文还对唐代政治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唐代是一个涌现了许多杰出政治家的时期,这些政治家对于唐代政治史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通过对唐代政治家的生平事迹、政治思想和政治成就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使我对唐代政治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从中了解到唐代政治家的特点是多样的,有些政治家在政治思想上有独到之处,有些政治家在政治实践中有卓越的成就。
这些政治家的研究对于我理解唐代政治史的发展和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读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让我对唐代政治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对唐代政治制度、政治变革、政治家等方面的研究,我对唐代政治史的发展和演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
唐代政治制度概述
官僚制度
唐代的官僚制度以尚书省、中 书省、门下省为核心,实行三 省六部制,形成了相对完善的
官僚体系。
监察制度
唐代设立了御史台作为最高监 察机关,负责监督百官行为, 维护政治纪律。
军事制度
唐朝实行府兵制,军队由中央 统一调度,同时设立节度使等 地方军事领导机构。
法律制度
唐代的法律制度以《唐律疏议 》为代表,体现了封建法律的 严密与完备,为后世法制建设
这些研究论题展现了唐代政治制度的多个层面,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唐代政治 制度的内涵与特点。
03
CATALOGUE
唐代地方政治制度
道、州、县行政设置
道级行政设置
唐代地方行政的最高层级为“道 ”,道作为监察区域,在后期逐 渐转化为行政区域,设有道观察 使等职务,负责监管下辖各州县
的政务。
州级行政设置
唐代政治制度研究 论集
目录
• 绪论 • 唐代中央政治制度 • 唐代地方政治制度 • 唐代的军事制度 • 唐代政治制度的变迁与影响 • 结论与展望
01
CATALOGUE
绪论
研究背景与意义
历史背景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 其政治制度具有深远的影响,对后世 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研究意义
州是唐代的中间行政层级,下辖 若干县,州的长官为刺史,负责
州的全面政务和司法。
县级行政设置
县是唐代地方行政的基础单位, 直接管理百姓,县长官为县令, 负责县内的财政、司法、治安等
事务。
地方官员的选拔与任命
选拔方式
唐代地方官员的选拔主要有科举 、举荐、世袭等方式,其中科举 是最主要的选拔方式,通过考试
唐代政治制度的变革也影响了军事制度的发展。中央集权的 削弱导致军事资源的分配更加依赖于地方,进一步促进了节 度使在军事上的崛起。同时,政治制度的腐败和不稳定也对 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产生了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txt爱情是彩色气球,无论颜色如何严厉,经不起针尖轻轻一刺。
一流的爱人,既能让女人爱一辈子,又能一辈子爱一个女人!上篇统治階級之氏族及其升降《朱子語類》壹壹陸《歷代類》叁云:唐源流出於夷狄,故閨門失禮之事不以為異。
朱子之語頗為簡略,其意未能詳知。
然即此簡略之語句亦含有種族及文化二問題,而此二問題實李唐一代史事關鍵之所在,治唐史者不可忽視者也。
兹請先論唐代三百年统治階級中心皇室之氏族問題,然後再推及其他統治階級之種族及文化問題。
若以女系母統言之,唐代創業及初期君主,如高祖之母為獨孤氏,太宗之母為寶氏,即紇豆陵氏,高宗之母為長孫氏,皆是胡種,而非漢族。
故李唐皇室之女系母統雜有胡族血胤,世所共知。
不待闡述,兹所論者專以男系父統之氏族為範圍也。
唐之皇室本有自撰之譜牒,原書今不可見。
然如《册府元龜》及《兩唐書》等唐皇室先世淵源之記载固出自李唐皇室自撰之譜牒,即唐太宗御撰之《晉書》亦唐皇室自述其氏族淵源之要籍。
故兹依據此類唐室自叙其家世之著述,復取其他史料互相參證,以討論此問題焉。
李唐世系之紀述,其見於《册府元龜》壹《帝王部帝系門》、《舊唐書》壹《高祖紀》、《新唐書》壹《高祖紀》、《北史》壹百《序傳》及《晉書》捌柒《凉武昭王傳》等書者,皆不及《新唐書》柒拾上《宗室世系表》所載之詳備,今即依此表與其他史料討論之。
表云:(李)歆字士業,西凉後主。
八子:勗、紹、重耳、弘之、崇明、崇產、崇庸、崇祐。
重耳字景順,以國亡奔宋,為汝南太守。
後魏克豫州,以地歸之,拜恒農太守,復為宋將薛安都所陷。
後魏安南將軍豫州刺史,生獻祖宣皇帝諱熙,字孟良,後魏金門鎮將(《舊唐書》壹《高祖紀》云:“率豪傑鎮武川,因家焉。
”《新唐書》壹《高祖紀》同)。
生懿祖光皇帝,諱天賜,字德真。
三子:長曰起頭,長安侯。
生達摩,後周羽林監太子洗馬長安縣伯。
次日太祖(虎),次日乞豆。
此表所载必出唐室自述其宗系之舊文。
兹就其所紀李重耳、李熙父子事實,分析其内容,除去其為西凉李焉之正支後裔一事以外,尚有七事,條列於下:(一)其氏為李。
(二)父為宋汝南太守。
(三)後魏克豫州,父以地歸之。
(四)父為後魏恒農太守。
(五)父為宋將薛安都所陷,即所擒。
(六)父為後魏安南將軍豫州刺史。
(七)子為後魏金門鎮將。
考《宋書》伍《文帝紀》云:(元嘉)二十七年二月辛巳索虏寇汝南諸郡,陳、南頓二郡太守鄭琨,汝陽、潁川二郡太守郭道隱委守走。
索虜攻懸瓠城,行汝南郡事陳憲拒之。
又同書柒贰《南平穆王鑠傳》云:索虜大帥拓拔燾南侵陳潁,遂圍懸瓠城,太守陳憲保城自固。
又同書柒柒《柳元景傳》略云:(元嘉)二十七年八月(隨王)誕遣振威將軍尹顯祖出貲谷,奮武將軍魯方平、建武將軍薛安都、略陽太守龐法起入盧氏。
(中略)。
(閏)十月法起、安都、方平諸軍入盧氏。
(中略)。
法起諸軍進次方伯■,去弘農城五里。
(中略)。
諸軍造攻具,進兵城下。
偽弘農太守李初古拔婴城自固,法起、安都、方平諸軍鼓譟以陵城。
(中略)。
安都軍副譚金、薛係孝率羣先登,生禽李初古拔父子二人。
(中略)。
殿中將軍鄧盛、幢主劉骖亂使人入荒田,招宜陽人劉寬糾,率合義徒二千餘人,共攻金門隖,屠之。
殺戍主李買得,古拔子也,為虜永昌王長史,勇冠戎類。
永昌聞其死,若失左右手。
又同書玖伍《索虜傳》略云:(元嘉)二十七年,燾自率步騎十萬寇汝南。
(中略)。
宣威將軍陳、南頓二郡太守鄭緄(《文帝紀》作琨),綏遠將軍汝南、颍川二郡太守郭道隱並棄城奔走。
虜掠抄淮西六郡,殺戮甚多。
攻圍懸瓠城,城内戰士不滿千人。
先是,汝南、新蔡二郡太守徐遵之去郡,南平王遣左軍行參軍陳憲行郡事,憲嬰城固守。
(中略)。
燾遣從弟永昌王庫仁真步騎萬餘將所略六郡口北屯汝陽。
(中略)。
太祖嘉憲固守,詔曰:“右軍行參軍行汝南、新蔡二郡軍事陳憲盡力捍衛,全城摧寇,忠敢之效宜加顯擢,可龍驤將軍汝南、新蔡二郡太守!”又《魏書》陸壹《薛安都傳》云:後自盧氏入寇弘農,執太守李拔等,遂逼陝城。
時秦州刺史杜道生討安都,仍執拔等南遁。
及世祖(拓拔燾)臨江,拔乃得還。
據上引史實,則父稱李初古拔,子稱李買得,名雖類胡名,姓則為漢姓,其氏既為李,是與上列第一條適合。
李初古拔為弘農太守,弘農即恒農,後魏以避諱故改稱恒農,是舆第四條適合。
李初古拔為宋將薛安都所擒,是與第五條適合。
《宋書·柳元景傳》言:“生擒李初古拔父子”,《魏書·薛安都傳》言:“執李拔等,仍執拔等南遁。
及世祖臨江,拔乃得還”,則李初古拔當不止一子,殆買得死難,以弟或兄代領其職,今不能確知。
但《册府元龜》壹《帝王部帝系門》及《兩唐書》壹《高祖紀》等書李熙率豪傑鎮武川因而留居之記载,乃後來宇文泰所改造,並非事實,俟後詳論之。
總之,李熙為金門鎮將,李買得亦為金門隖戍主,地理專名如是巧同,亦可認為與第七條適合,至於北魏諸鎮設置之時代及其地望等問題則别為一事,非兹所討論者也。
又第二條李重耳為宋汝南太守一事,徵諸上引史實,绝不可能。
蓋既言:“為宋將薛安都所陷”,其時必在元嘉二十七年。
當時前後宋之汝南太守其姓名皆可考知,郭道隐則棄城走,徐遵之則去郡,陳憲則先行郡事,後以守城功擢補實官。
故依據時日先後,排比推計,實無李重耳可為宋汝南太守之餘地。
據《宋書·柳元景傅》言:“李買得為永昌王長史,永昌聞其死,若失左右手”,則李氏父子與永昌王關係密切可以推知。
《宋書·索虜傳》又言:“永昌王北屯汝陽”,考《資治通鑑》繫永昌王屯汝陽事於元嘉二十七年三月,繫李初古拔被擒事於元嘉二十七年閏十月,而汝陽縣本屬汝南郡,後别為汝陽郡者,故以時日先後、地理接近及人事關係論,李初古拔殆於未被擒以前曾隨永昌王屯兵豫州之境,因有汝南太守之授。
然則此唐室譜牒所言之汝南太守寅非宋之汝南太守,乃由魏之汝南太守所修改而成者也。
第六條之安南將軍豫州刺史當即與第二條有關,檢《册府元龜》壹《帝王部帝系門》之文,豫州刺史之上有“贈”字,是豫州刺史乃後來追赠之官,故於此不成問題,可不討論矣。
《魏書·薛安都傳》言:“(安都)仍執(李)拔等南遁。
及世沮臨江,拔乃得還”,是李初古拔原有自北至南復自南還北一段因緣,李唐自述先世故實,竟或因此加以修改,以傅會李重耳之由北奔南,又由南歸北耶?幸赖其輿他種記載符合及矛盾,留一罅隙,千載而後遂得以發其覆也。
復次,《魏書·薛安都傳》之李拔即《宋書·柳元景傳》李初古拔之渻稱及雅名。
《梁書》伍陸《侯景傳》載景之祖名周,而《南史》捌拾《侯景傳》作羽乙周,正與此同例。
蓋胡人名字原是對音,故成繁鄙,異於華夏之雅稱,後代史官屬文,因施删略。
夫侯景稱帝,七世廟諱父祖之外皆王偉追造(見《梁書南史·侯景傳》),天下後世傳為笑談。
豈知李唐皇室先世之名字亦有與此略相類似者乎?又據《魏書》肆貳《薛辯傳附長子初古拔傳》(《北史》叁陸《薛辯傅》同)云:長子初古拔,一曰車輅拔(《北史》輅作轂),本名洪祚,世祖賜名。
同書叁貳《高湖傳》亦附載高各拔之名。
然則初古拔或車輅拔乃當日通常胡名,頗疑李初古拔如其同時薛洪祚之例,亦本有漢名,特以胡名著稱於史耳。
總而言之,前所列之七條,第一、第四、第五、第七四條之中,李重耳父子事實皆與李初古拔父子事實適合。
第六條乃第二條之附屬,無獨立性質,可不别論。
第二條、第三條實互相關連,第五條既言:“為宋將薛安都所陷”,則元嘉二十七年南北交兵之際李氏父子必屬於北,而不屬於南,否則何得謂為宋將所擒?故今易原文之劉宋為後魏,則第二、第三條之事實不獨不與其他諸條相反,而且與之相成。
況其他諸條中涵有“元嘉二十七年”一定之時間、“李氏”“薛安都”之姓名專名、“弘農”“金門”之地理專名,而竟能兩相符應,天地之間似無如此偶然巧值之事。
故今假定李唐為李初古拔之後裔,或不至甚穿鑿武斷也。
抑更有可論者,據《唐會要》壹《帝號》條上云:獻祖宣皇帝諱熙(凉武昭王暠曾孫、嗣凉王歆孫、弘農太守重耳之子也。
)武德元年六月二十二日追尊為宣簡公,咸亨五年八月十五日追尊宣皇帝,廟號獻祖,葬建初陵(在趙州昭慶縣界,儀鳳二年五月一日追封為建昌陵,開元二十八年七月十八日詔改為建初陵)。
懿祖光皇帝諱天賜(宣皇帝長子)。
武德元年六月十二日追尊懿王,咸亨五年八月十五日追尊光皇帝,廟號懿祖,葬啟運陵(在趙州昭慶縣界,儀鳳二年五月一日追封為延光陵,開元二十八年七月十八日詔改為瞥運陵。
)《元和郡縣圖志》壹柒(參閱《舊唐書》叁玖《地理志》,及《新唐書》叁玖《地理志》趙州昭慶縣條):趙州。
昭慶縣,本漢廣阿縣,屬鉅鹿郡。
皇十三代祖宣皇帝建初陵。
高四丈,週迴八十丈。
皇十二代祖光皇帝啟運陵。
高四丈,週迴六十步。
二陵共塋,週迴一百五十六步。
在縣西南二十里。
《册府元龜》壹《帝王部帝系門》略云:唐高祖神堯皇帝姓李氏,隴西狄道人。
其先出自李暠,是為凉武昭王,薨,子歆嗣位,為沮渠蒙遜所滅。
歆子重耳奔於江南,仕宋為汝南郡守,復歸於魏,拜弘農太守,贈豫州刺史。
生熙,起家金門鎮將。
後以良家子鎮於武川,都督軍戎百姓之務,終於位,因家焉。
生天賜,仕魏為幢主,大統時贈司空。
生太祖景皇帝虎,封趙郡公,徙封隴西公;周受魏禪,錄佐命功,居第一,追封唐國公。
生世祖元皇帝昞,在位十七年,封汝陽縣伯,襲封隴西公;周受禪,襲封唐國公。
高祖即元皇帝之世子,母曰元貞皇后,七歲襲封唐國公,義寧二年受隋禪。
今河北省隆平縣尚存唐光業寺碑,碑文為開元十三年宣義郎前行象城縣尉楊晉所撰,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有拓本,頗殘闕不可謂。
兹取舆黄彭年等修《畿輔通志》壹柒肆《古蹟略》所载碑文相參校,而節錄其最有關之數語於下:(上略)皇祖瀛州刺史宣簡公謹追上尊號,謐宣皇帝,皇祖妣夫人張氏追上尊號,謐宣莊皇后。
皇祖懿王謹追上尊號,謐光皇帝,皇祖妣妃賈氏謹追上尊號,謐光懿皇后(中略)。
詞曰:維王桑梓,本際城池(下略)。
案:李熙、天賜父子共塋而葬,即族葬之一證。
光業寺碑頌詞復有“維王桑梓”之語,則李氏累代所葬之地即其家世居住之地,绝無疑義,而唐皇室自稱其祖留居武川之說可不攻自破矣。
又據《魏書》壹佰陸上《地形志》南趙郡廣阿縣條、《隋書》叁拾《地理志》趙郡大陸縣條及《元和郡縣圖志》壹柒趙州昭慶縣條等,知李氏父子葬地舊屬鉅鹿郡,舆山東著姓趙郡李氏居住之舊常山郡壤地鄰接,李虎之封趙郡公當即由於此也。
又《漢書》贰捌《地理志》載中山國唐縣有堯山,《魏書》壹佰陸上《地形志》載南趙郡廣阿縣即李氏父子葬地復有堯臺。
李虎死後,追封唐國公,蓋止取義於中山、鉅鹿等地所流傳之放勳遺蹟,並非如通常廣義兼該太原而言也。
至《大唐創業起居注》所云:初,帝奉韶為太原道安撫大使,帝以太原黎庶陶唐舊民,奉使安撫不踰本封,因私喜此行以為天意。
則為後來依附通常廣義之解釋,殊與周初追封李虎為唐國公時暗示其與趙郡相關之本旨不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