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平时作业(一)(第一~三章)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一)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根据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
(1)什么是增加值?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如何计算增加值?
机构单位增加值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
其核算方法有两种:①生产法:机构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总产出-机构单位中间投入②收入法: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产业部门增加值指一个产业部门的全部基层生产单位在一定时期生产创造的增加值之和,其核算方法有以下两种:①生产法:某产业部门增加值=该产业部门总产出-该产业部门中间消耗②收入法:某产业部门增加值=该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该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该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该产业部门营业盈余
(2)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
从生产活动和范围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从生产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国内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也就是各部门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从收入分配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由诸生产
要素的收入构成的,也就是各部门生产要素收入即劳动报酬和资本报酬相加之和;从使用的角度看,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的最终产品是被用于同期全社会的最终使用:积累和消费。
(3)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我国“十一五”时期粮食产量、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十一五”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100.91%
=
“十一五”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发展速度115.32%
=
2、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包括哪些内容?
《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主要统计数据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和全国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资本形成和构成、名地区最终消费及构成、投入产出表和消耗系数、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
从内容上看,包括生产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国民储蓄、投资与资本形成、金融资产和负债、产业结构和消耗水平,以及国际经济往来的国际贸易、国际劳务、国际投资、国际资本和金融等内容。
3、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三种计算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列举近两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排名。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1) 生产法:是从货物和服务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总产品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新
增价值的方法。
即: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2) 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的收入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
即: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3)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角度来反映国内生产总值最终去向的一种方法。
最终使用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三部分内容。
即:增加值=总消费+总投资+出口-进口。
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无论是从生产、收入(分配)和支出的哪一个角度核算,理论上结果都应该是一致的。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资料来源不同,计算结果会出现某些差异,这种差异称之为统计误差,而一定限度内的统计误差是允许出现的。
目前,根据资料的来源情况,在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中多采用收入法,但其三种方法可以同时并用,相互验证。
仅供参考(请自己再核实下):中国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340506.9亿元,排名世界第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575元,大约排名世界第124名。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排名世界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9524元,大约排名世界第92位。
二、计算分析题(写出计算公式及过程)
1、某企业2003年各项生产活动支出的全部劳动报酬32亿元,提取的全部固定资产折旧4亿元,向政府交纳的全部生产税净额8亿元,企业全部营业盈余21亿元。
要求计算企业2003年增加值。
解:增加值=劳动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32+4+8+21=65(亿元)
2、已知某地区2001年以下统计资料:
(1)总产出15000亿元;
(2)最终消费811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5600亿元,公共消费2510亿元;
(3)资本形成总额2037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0亿元,库存增加24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3亿元;
(4)出口1200亿元;
(5)进口1060亿元;
(6)固定资本消耗1480亿元;
(7)劳动者报酬5240亿元;
(8)生产税610亿元;
(9)生产补贴15亿元。
要求:(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
解:(1)国内生产总值=总投资+总消费+净出口
=2037+8110+(1200-1060)=10287(亿元)
中间消耗=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15000-10287=4713(亿元)
营业盈余=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消耗
=10287-5240-(610-15)-1480=2972(亿元)(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
国内生产总值帐户单位:亿元
3、已知如下我国实际最终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单位:亿元
要求:(1)计算各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
(2)计算各年度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并做出分析。
(3)计算各年度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并做出分析。
解:(1)国内生产总值、各年度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及各年度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率计算如下表:
(各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额+资本形成总额+货物与服务净出口)
(2)各项分析如下:
本期间内,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呈小幅下降,但从绝对数值看逐年增长,表明我国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
本期间内,我国的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率呈上升状态,说明这一期间国民经济投资较多,发展速度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