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合集下载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最新版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最新版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最新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最新版于2020年发布,共有7个章节,包括导则、一般规定、岩土勘察项目、岩土勘察方法、勘察成果、仪器设备和信息系统、附录等。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导则部分主要介绍了该规范的立项背景、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以及相关术语和定义。

其中明确指出该规范适用于岩土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等各个阶段。

一般规定部分包括了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勘察单位的资质要求、勘察报告的组成和编制要求,以及勘察合同的签订和执行等内容。

该部分旨在规范勘察单位的行为,确保勘察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

岩土勘察项目部分详细列举了各类岩土工程的勘察项目,并对每个项目的内容、要求和方法进行了规定。

例如,岩石锚杆支护工程的勘察项目包括岩石体的裂隙、破碎程度和坚固程度等,而土桩基础的勘察项目则包括土壤的性质和承载力等。

岩土勘察方法部分是整个规范的核心部分,详细描述了岩土勘察的各类方法和技术。

包括现场勘察、取样和试验、室内试验和分析、地质雷达勘探等。

该部分对每种方法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设备与仪器的选用、采样和试验的操作步骤、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

勘察成果部分规定了勘察报告的组成和内容要求,包括现场勘察记录、数据汇总和分析、勘察结论和建议等。

该部分强调了勘察成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要求勘察单位提供准确、完整的勘察报告,以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仪器设备和信息系统部分对勘察所需的仪器设备和信息系统进行了规定,包括仪器设备的选型和检定要求、仪器的使用和维护、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等。

该部分旨在确保勘察单位具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信息系统,提高勘察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附录部分包括了一些相关的参考资料和标准,并对一些技术指标进行了补充说明。

通过附录的内容,可以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术。

以上就是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最新版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通过遵守该规范的要求,可以保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为岩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一、总则(一)依据《工程建设法》、《建设工程勘察管理条例》、《工程勘察技术规范》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范(二)本规范针对岩土工程的勘察工程实施的规范。

要求在勘察组织、勘察设计、勘察实施、勘察结果技术管理等方面,发挥勘察的正确导向,保证勘察质量,为结构安全、地质灾害防治、城市排水、水土保持、环境保护、能源(水、石油等)开发和节水等工程提供勘察基础。

二、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岩土工程的勘察(如结构、堤坝、地下结构、挡墙、混凝土桩等)。

三、勘察任务(一)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任务是勘测并提供包括地质、地类、岩土力学及生态等岩土工程工程条件,预测存在隐患,为下阶段设计工作和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二)勘察任务应穿透土木构筑物和地基处理表面以及其他任何结构单元之间密不可分的综合效应,增强系统设计的能力。

(三)岩土工程勘察任务要包括可行性研究、基本调查、工程标准分析、报告编制、地震分析探测室测定等,各项调查及其报告的质量、准确性、完整性由勘察单位负责。

四、勘察组织(一)勘察组成前,应由勘察任务定位选择专业人才和相关配套专业,结合实际情况组成勘察组织。

(二)勘察组组应由参加工作的技术人员和勘察负责人组成。

技术人员应由岩土工程专业技术人员(有证书)和其它学科专业技术人员(有证书)组成,并且要保证技术人员资质、数量和组织方式符合国家和部门有关的要求。

(三)勘察组应当有负责人,负责完成本项目的全过程工作,在资格审批、形象展示和文字报告编写等方面,保证勘察质量。

五、勘察设计(一)应根据勘察任务,重点研究地质结构、地基强度、灾害类型等,制定科学、可行的勘察方案及相对应的地质探测工作要求。

(二)勘察设计内容应当含有现场勘察、室内计算分析、形象展示及报告编制等,以保证勘察质量。

六、勘察实施(一)拟开展的勘察工作应在勘察组组负责人的指导下,由熟知相关专业技术规范、能独立指挥完成任务的技术人员负责实施。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0一
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的重要性,提高相 关人员的意识。
要点二
培训
组织专业培训课程,确保相关人员掌握规范要求,提高执 行能力。
规范执行监督
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岩土工程勘察活动的全过程进 行监督。
违规处理
对违反规范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维护规范的权威性和 严肃性。
初步勘探和测试应包括钻孔、原位测 试、取样等。
初步勘察应收集地质资料,包括地形 地貌、地层结构、地下水状况等。
详细勘察规范
详细查明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详细勘察应对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进行详细查明,包括地层结构、 岩土性质、地下水状况等。
勘探和测试方法
详细勘察应采用多种勘探和测试方法,如钻孔、原位测试、取样等。
原位测试
总结词
直接在现场测试岩土性能的方法
详细描述
在建设场地直接对岩土进行测试,如载荷试验、触探试验等,以获取岩土的力学性能参数,为设计提 供依据。
室内试验
总结词
对采集的岩土样品进行详细检测 的方法
详细描述
将采集的岩土样品带回实验室进 行详细的检测,如土工试验、岩 石试验等,以获取岩土的详细物 理和力学性能参数。
随着工程实践和技术研究的深入,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将继续不断完善和更新 ,以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同时,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将逐步实现信息化、智能化,提高勘察效率和精度。
02
勘察阶段与规范
勘察阶段划分
01
初步勘察阶段
确定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对场地 稳定性和适宜性进行评价,确定 建设规模和主要建筑物。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目录
• 概述 • 勘察阶段与规范 • 勘察方法与技术 • 岩土工程评价与报告 • 规范实施与监督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1、岩石质量指标RQD的定义。

(2.1.8)按RQD对岩石进行分类,见3.2.5条。

2、岩土参数标准值的定义:岩土参数的基本代表值,取0.05分位数。

(2.1.13)3、工程重要性分级:三个等级。

(3.1.1)4、场地的分级:三个等级。

(3.1.2)5、地基的分级:三个等级。

(3.1.3)6、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分级:三个等级。

(3.1.4)7、岩石坚硬程度分类。

(表3.2.2.1)8、岩体完整程度分类。

(表3.2.2.2)9、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

(表3.2.2.3)10、岩石软化系数的定义及特殊性岩石的定义。

(3.2.4)11、对岩石的描述项目。

(3.2.5)12、岩体的描述项目与岩层按厚度分类。

(3.2.6)13、对地下硐室及边坡工程,进行岩体结构分类。

(3.2.7)14、对Ⅳ级和Ⅴ级岩体描述的注意事项。

(3.2.8)15、土按年代及成因分类。

(3.3.1)16、碎石土的定义及分类。

(3.3.2)17、砂土的定义及分类。

(3.3.3)18、粉土的定义。

(3.3.4)19、粉质粘土与粘土的定义。

(3.3.5)20、“互层、夹层、夹薄层”的定义及单独分层厚度的规定。

(3.3.6)21、肉眼鉴别粉土与粘性土的方法。

(表3.3.7)22、按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划分碎石土密实度。

(表3.3.8.1-3.3.8.2)23、按标贯试验击数划分砂土密实度。

(表3.3.9)24、按孔隙比划分粉土密实度。

(表3.3.10.1)25、按含水量划分粉土湿度。

(表3.3.10.2)26、按液性指数划分粘性土稠度状态。

(表3.3.11)27、。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是为了确保岩土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而制定的规范文件。

岩土工程勘察是指对工程区域进行系统的勘测、地质、水文、地震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以确定地下工程建设的可行性、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法。

下面是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一些要点。

1. 勘察目的和任务: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工程区域地质、地貌、地下水和地震等情况,并对其进行评估和分析。

勘察任务包括地质勘察、地下水勘察、地震勘察等。

2. 勘察范围和方法:岩土工程勘察的范围包括工程区域内的全部或部分地方。

勘察方法包括钻孔、取样、观测、实验、测量等。

3. 勘察内容: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包括地质情况、地下水情况、地震情况、地下坚硬岩石、地下孔隙和断裂等。

勘察还需要对地下水、地质灾害、基础地质条件、地震烈度等进行评估和分析。

4. 勘察方法和设备:岩土工程勘察需要使用各种钻探设备、测量设备和实验设备,其中包括岩土工程钻机、土层声速测定仪、力学参数测定仪等。

5. 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包括项目概况、勘察数据和分析、工程地质地下水地震评价、勘察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勘察报告应由专业人员编写,并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审核和审定。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制定和遵守对于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非常重要。

它能够提供准确的地质和地下水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同时,规范的遵守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

因此,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应得到严格的重视和遵守。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THANKS.
目的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为工程建设提 供准确的地质、岩土信息,评估场地 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为工程设计、施 工和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保障工程安全
岩土工程勘察能够揭示场地地质、岩 土条件,评估其稳定性和适宜性,为 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 保障工程的安全性。
提高工程质量
降低工程风险
案例四:历史建筑保护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
历史建筑保护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涉及到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需要采用特殊的勘察技术 和方法。
在历史建筑保护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中,需要重点考虑建筑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建筑材 料等因素,并采用无损或微损的勘察手段和技术,如红外线探测、地磁探测等。
历史建筑保护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的难点在于如何保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如何处理建 筑的特殊材料和结构,以及如何解决勘察和修复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和文化冲突。
数据准确
报告中的数据应准确可靠,测试和分析方法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以保证报告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图表丰富
报告中应包含丰富的图表,如地层柱状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原位 测试成果图等,以便于读者直观理解岩土工程勘察结果。
报告的评审与修改
专家评审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完成后,应邀请相 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以确保报告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原位测试
总结词
在岩土体所处的位置进行各种力学试验和观测,以获取岩土体的原位应力、变 形特性等参数。
详细描述
原位测试是岩土工程勘察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包括静力触探、动力触探、 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等。通过原位测试可以获取岩土体的原位应力、变形 特性等参数,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室内试验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oc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oc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0 2 年3 月1 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通知建标[2002]7 号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 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21 2001,自2002 年3月1 日起施行。

其中1.0.3、4.1.11、4.1.17、4.1.18、4.1.20、4.8.5、4.9.1、5.1.1、5.2.1、5.3.1、5.4.1、5.7.2、5.7.8、5.7.10、7.2.2、14.3.3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94 于2002 年12 月31 日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244 号文的要求,对1994 年发布的《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修订。

在修订过程中,主编单位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会同有关勘察、设计、科研、教学单位组成编制组,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重点修改的部分编写了专题报告,并与正在实施和正在修订的有关国家标准进行了协调,经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先后形成了《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经审查报批定稿。

本规范基本上保持了1994 年发布的《规范》的适用范围、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作了局部调整。

现分为14 章: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4.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5.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6.特殊性岩土;7.地下水;8.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9.勘探和取样;10.原位测试;11.室内试验;12.水和土腐蚀性的评价;13.现场检验和监测;1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范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范是国家对于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各项技术要求的规范文件。

该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勘察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1.1 目的: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准确、完整的土壤和岩石工程性质的数据,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1.2 任务: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包括:工程地质调查、岩土试验、地下水观测和实地勘探等。

二、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和要求:2.1 工程地质调查:根据工程地质调查的结果,确定工程地质条件,并对地质灾害进行评价分析。

2.2 岩土试验:进行工程用土壤和岩石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渗透性、冻融性等试验,以评价其工程性质。

2.3 地下水观测:观测和研究地下水位、水头、流速、水温等参数,以评价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

2.4 实地勘探:进行钻探、打孔、取样等实地勘探工作,获取土壤和岩石的层位、性质、分布等信息。

三、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和技术要求:3.1 工程地质调查方法:工程地质调查主要采用钻探、探槽、地质剖面图绘制等方法,应对地质灾害进行全面评价。

3.2 岩土试验方法:岩土试验主要包括标贯试验、钻孔动力触探试验、钻芯试验等,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

3.3 地下水观测方法:地下水观测主要采用水位计观测、水样采集以及水文测验等方法,应连续观测并记录数据。

3.4 实地勘探方法:实地勘探主要采用钻探和取样等方法,应根据勘察范围和工程要求进行。

四、岩土工程勘察的报告编写要求:4.1 勘察报告应包括:勘察范围和目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勘察结果和分析、评价和建议等内容。

4.2 勘察报告应按照规范要求编写,包括文字描述、图表、附件等,并应由专业人员签字盖章。

4.3 勘察报告中应准确、全面地记录勘察数据和分析结果,并对勘察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建议。

总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范对于岩土工程勘察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规定和要求,是保证勘察质量和科学性的重要依据。

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最新范本

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最新范本
采样试验及
原位测试
使用薄壁取土器采集粉质粘土试样6组,试样等级Ⅰ级,进行了原生土样的物理力学室内试验。采取中等风化带岩样12组,进行天然及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以及三轴剪切试验。
提交主要的
成果资料
岩土工程面图(1:200);
钻孔柱状图(1:100~1:200)。
计划勘察
起止时间
外业:3天
内业:10天
项目负责人
(职称)
Xx(注册岩土工程师)
合同价款
按《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
下浮50%计取勘察费
工程概况及
设计意图
场地现状地形图和拟建物总平面图,拟建场地总占地面积3201m2,总建筑面积约17500m2,主要拟建物为综合楼13~14F/-5F楼、地下车库-5F以及附属商业组成,拟建物重要性等二级,框剪结构,基础形式待定。
工程名称
某某地块项目
工程地址
某某
建设单位
某某某某工程有限公司
执行的主要
及相关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修订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周边环境及相邻有关建(构)筑物状况

岩土工程
勘察等级
工程重要性等级:二级
场地复杂等级:二级
地基复杂等级:二级
边坡安全等级:一级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甲级
场地
工程地质
基本状况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详细调查,场地位于某某背斜南西翼,岩层呈单斜状产出,产状为268°∠9°。经地质调查,发育有构造裂隙两组:①组产状为130°∠73°,裂面平直,闭合,裂隙间距0.10m~0.30m,无充填,裂隙延伸长度1.5-3.0m;②组产状为②37°∠78°,裂面平直,微张,泥质充填,裂隙间距0.10m~0.3m,延伸长度0.80~2.00m。场地范围内岩体结构面主要为岩层面及裂隙面,裂隙组数为3组(含层面),裂隙结合程度较差,层面结合程度一般,均为硬性结构面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oc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oc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0 2 年3 月1 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通知建标[2002]7 号6.2.4 红粘土地区勘探点的布置,应取较密的间距,查明红粘土厚度和状态的变化。

初步勘察勘探点间距宜取30~50m;详细勘察勘探点间距对均匀地基宜取12~24m,对不均匀地基宜取6~12m。

厚度和状态变化大的地段,勘探点间距还可加密。

各阶段勘探孔的深度可按本规范第4.1 节的有关规定执行。

对不均匀地基,勘探孔深度应达到基岩。

对不均匀地基、有土洞发育或采用岩面端承桩时,宜进行施工勘察,其勘探点间距和勘探孔深度根据需要确定。

6.2.5 当岩土工程评价需要详细了解地下水埋藏条件、运动规律和季节变化时,应在测绘调查的基础上补充进行地下水的勘察、试验和观测工作有。

关要求按本规范第7 章的规定执行。

6.2.6 红粘土的室内试验除应满足本规范第11 章的规定外,对裂隙发育的红粘土应进行三轴剪切试验或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必要时,可进行收缩试验和复浸水试验。

当需评价边坡稳定性时,宜进行重复剪切试验。

6.2.7 红粘土的地基承载力应按本规范第 4.1.24 条的规定确定。

当基础浅埋、外侧地面倾斜、有临空面或承受较大水平荷载时,应结合以下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红粘土的承载力;1 土体结构和裂隙对承载力的影响;2 开挖面长时间暴露,裂隙发展和复浸水对土质的影响。

6.2.8 红粘土的岩土工程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1 建筑物应避免跨越地裂密集带或深长地裂地段;2 轻型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应大于大气影响急剧层的深度;炉窑等高温设备的基础应考虑地基土的不均匀收缩变形;开挖明渠时应考虑土体干湿循环的影响;在石芽出露的地段,应考虑地表水下渗形成的地面变形;3 选择适宜的持力层和基础形式,在满足本条第 2 款要求的前提下,基础宜浅埋,利用浅部硬壳层,并进行下卧层承载力的验算;不能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时,应建议进行地基处理或采用桩基础。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

培训员工:对员工进 行应急救援培训,提 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 自救互救能力。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建立专业的应急救援 队伍,确保在事故发 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并 展开救援工作。
01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
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
现场勘察: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质、水文等环境因素 历史资料分析:收集和分析工程所在地的历史地质灾害资料,评估风险 专家评估:邀请地质专家对岩土工程勘察进行风险评估 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
01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基本要求
人员安全培训与资质
必须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员工 了解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
员工需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证书, 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
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前,应对 参与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培训,提 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 能力
设备安全性能与维护
设备应具备可靠的安全性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设备维护和检修时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吸取教训与改进措施
案例分析:某工程勘察现场发 生的安全事故原因及教训
改进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吸取教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 规程,确保勘察现场安全
改进措施: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监督检查
提高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
案例分析:介绍 实际工程中发生 的安全事故案例, 分析原因和教训。
安全意识培养: 强调在勘察工作 中时刻保持警觉, 遵守安全规定, 提高安全意识。
制定勘察方案,明确勘察目的、 范围、方法等
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 并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最新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最新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最新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是指根据国家有关岩土工程勘察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出来的用于规范岩土工程勘察活动的文书。

最新版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于2016年发布,共有58个规范,其中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定:规定了岩土工程勘察活动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要求,包括勘察单位的资质、勘察人员的资质、勘察报告的编制要求等。

2. 勘察方案和勘察设计:规定了岩土工程勘察方案和勘察设计的编制要求,包括勘察范围、勘察方法、勘察点的设置等。

3. 勘察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规定了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的要求,包括现场调查、室内试验、历史资料的收集等。

4. 勘察报告的编制:规定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要求,包括报告的结构、主要内容、质量要求等。

5. 勘察成果的评定和验收:规定了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评定和验收的要求,包括勘察成果的评价标准、验收程序、验收结论等。

6. 复核和抽查:规定了岩土工程勘察复核和抽查的要求,包括复核程序、复核内容、抽查程序、抽查内容等。

7. 勘察活动中的管理和质量控制:规定了岩土工程勘察活动中
的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要求,包括勘察组织、勘察人员管理、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等。

8. 监督和检查:规定了岩土工程勘察的监督和检查的要求,包括监督部门的职责、检查程序和方法等。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最新版对于规范岩土工程勘察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地保障勘察工作的质量和安全,为岩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依据。

勘察单位和勘察人员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活动时应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勘察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一、引言岩土工程勘察是岩土工程设计的基础,它通过对地下岩土体的调查和分析,获取岩土工程设计所需的各项参数和信息。

岩土工程勘察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岩土工程设计的准确性和施工质量。

为了确保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科学、规范和高效进行,制定本规范。

二、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以下信息:1.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通过调查和分析地质遗迹、构造和地层分布,确定地下岩土体的类型、结构和分布情况;2.岩土层位及其物理和力学性质:通过调查和测试,获取岩土层位的分布、厚度以及物理和力学性质;3.岩土状况和地下水位:通过现场勘察和测试,了解岩土体的含水量、密实度、含量和地下水位等信息;4.地下岩土脆弱位置和隐患:通过岩土工程勘察,发现地下岩土脆弱位置和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等隐患;5.岩土工程加固和处理方案:通过岩土工程勘察,为岩土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从而制定合理的加固和处理方案。

三、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岩土工程勘察包括以下内容:1.野外地质勘察:包括野外地质地貌观察、地质构造调查、地层分析等;2.岩土层位调查:包括岩土层位分布的勘察和确定;3.岩土物理和力学性质测试:包括野外取样和室内试验等;4.岩土工程地质灾害调查:包括地下岩土脆弱位置和地质灾害隐患的调查;5.地下水位调查:包括地下水位的测定和水文地质调查;6.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包括将勘察结果整理和分析,形成综合勘察报告。

四、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包括以下方面:1.野外地质勘察:采用实地观测、测量和记录的方式,获取地质构造、岩层分布和地貌等信息;2.岩土层位调查:采用钻探、挖掘、显露和采样等方法,确定岩土层位的分布和性质;3.岩土物理和力学性质测试:采用野外测试和室内试验等方法,获取岩土体的物理和力学性质参数;4.岩土工程地质灾害调查:采用现场观察和记录的方式,发现地下岩土脆弱位置和地质灾害隐患;5.地下水位调查:采用水位测定和水文地质调查等方法,获取地下水位和水文地质信息。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一、《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总则1.0.3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应按工程建设各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

4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4.1房屋建筑和构筑物4.1.11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1、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设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3、查明建筑范围内的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征,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4、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5、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6、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7、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8、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1.17详细勘察的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个;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

4.1.18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1、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1.5倍,且不应小于5m;2、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计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超进地基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下0.5~1.0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3、对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的裙房,当不满足抗浮设计要求,需设置抗浮桩或锚杆时,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抗浮承载力评价的要求;4、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5、在上述规定深度内当遇基岩或厚层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应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GB50021-9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9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发布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个单位进行修实践经验最后由我部会主要内容有在编制过程中土工程界专家的建议经年号邮编建设部年月主要符号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第一节第二节岩土分类与鉴定第三章各类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要求第一节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第二节地下洞室第三节岸边工程第四节管道与架空线路工程第五节尾矿坝与贮灰坝第六节边坡工程第七节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第八节第九节岩土加固与改良第十节现有建筑物的加载与保护第四章场地稳定性第一节岩溶第二节滑坡第三节崩塌第四节泥石流第五节采空区第六节地面沉降第七节强震区场地与地基第八节断裂第九节地震液化第五章特殊性岩土第一节湿陷性土第二节红粘土第五节填土第六节多年冻土第七节膨胀岩土第八节盐渍岩土第九节风化岩与残积土第十节污染土第六章地下水第一节地下水作用第二节地下水参数测定第三节地下水试样第四节工程降水第七章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第八章勘探与取样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钻探第三节第四节岩土取样第五节地球物理勘探第九章原位测试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载荷试验第三节静力触探试验第四节圆锥动力触探第五节标准贯入试验第六节十字板剪切试验第七节旁压试验第八节现场剪切试验第九节波速测试第十节岩体原位应力测试第十一节块体基础振动测试第十章室内试验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土的物理性质试验第三节土的压缩固结试验第四节土的抗剪强度试验第五节土的动力性质试验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地基基础的检验与监测第三节岩土体性状的监测方法第四节地下水的监测第十二章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与成果报告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第三节反分析第四节成果报告的基本要求第十三章第一节调查内容第二节取样和测试项目第三节腐蚀性评价第四节防护措施附录一岩土分类附录二洞室围岩质量分级与围岩压力计算附录三岸边工程地基计算附录四附录五沉井外壁与土的单位摩阻力附录六泥石流的工程分类附录七附录八红粘土分类附录九多年冻土融陷性分级附录十附录十一盐渍土分类附录十二花岗岩残积土细粒土试验附录十三附录十四取土器技术标准和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附录十五原位测试方法的适用范围附录十六附录十七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主要符号压缩系数基础底面或载荷板宽度回弹指数相对密实度地基变形模量地基承载力基本值静力触探头侧壁摩擦力土的液性指数土的塑性指数主动土压力系数轻型动力触探锤击数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超固结比先期固结压力无侧限抗压强度土的饱和度孔隙水压力地层压缩波波速地层剪切波波速土的天然含水量冻土总含水量土的塑限地基压缩层计算深度国家技术监督局实施土的泊松比抗剪强度内摩擦角第一章总则第条第条第条第条可行性研究勘察应符合确定场地方案要求对面积不大且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场地或有建筑经验的地区第条第二章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第一节岩土工程勘察分级第条第条工程安全等级应根据工程破坏后果的严重性按表表工程安全等级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工程类型一级很严重重要工程二级严重一般工程三级不严重次要工程第条地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小于向二级三级推定以最先满足的为准条亦按本方法确定地基等级第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以及其他情况复杂需作专门处理的岩第条表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勘察等级确定勘察等级的条件工程安全等级场地等级地基等级一级一级任意任意二级一级任意任意一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或三级三级二级三级一级任意任意一级二级二级三级二级三级三级三级二级三级三级二级或三级第二节岩土分类与鉴定第条岩石作为工程地基和环境可按下列原则分类当软化系数值小于或等于值大于第条对对岩浆岩和变质岩尚应描述矿并宜符合下列规定表岩层厚度分类第条土按堆积年代可划分为以下三类第四纪晚更新世文化期以来新近堆积的土层第条土根据有机质含量分类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一附表第条碎石土和砂土的划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一附表粒径大于的颗粒不超过全部质量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的土应定为粉当塑性指数大于为粉质粘土当塑性指数大于注确定塑性指数塑限以搓条法为准第条土的综合定名除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外并应符合下列规定时宜定名为厚的土层写在前面时第条第条的第条砂土的密实度应根据标准贯入锤击数合表表按标准贯入锤击数第条粉土的密实度应根据孔隙比中密和密实其湿度应根据含水量密实度和湿度的确定应分别符合表和表的规表按孔隙比表按含水量第条粘性土的状态应根据液性指数表表按液性指数值确定粘性土状态第条其鉴定与描述除按本规范第针状和片状颗粒的含量以及颗粒表面的泥膜情况第条碎石料和砂料的分类应分别符合表和表表碎石料分类表砂料分类第条砂料的平均粒径和细度模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第三章各类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要求第一节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第条其主要工作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第条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并应符合下列要求第条第条要工作第条在微地貌和地层变第条表注表中间距不适用于地球物理勘探第条初步勘察勘探孔深度可按表确定表勘探孔深度探井铲孔及原位测试孔旁压试验长期观测等钻孔除外第条控制性勘探孔宜占勘探孔总数的第条初步勘察取土试样和原位测试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每层土均应采其数量不得少于第条应根据其埋藏特征采取有代表性的水试样进行腐蚀性分析其取样地点不宜少于第条详细勘察应按不同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对建筑地基应作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治等具体方案作出论证和建议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对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度的场地并应计算当基坑降水设计时尚应查明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提供地层的渗第条第条详细勘察的勘探点间距可按表表勘探点间距第条详细勘察勘探孔的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其值应符合下列规定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勘探孔深度对条形基础应为基础底面宽度的倍对单独柱基应为但不应小于基础的影响其深度可按表表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当地基为多层土时可根据表列数值予以调整代替基础底面宽度第条详细勘察取样和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并宜取勘探孔总数的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宜为据不应少于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孔内原位测第条岩土条件与原勘察资料不符时第条高层建筑详细勘察勘探点的布置除应符合第应满足下列要求其间距宜取个其中控制性勘探点不宜少于第条高层建筑勘探孔的深度宜按下列要求确定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大于压缩层的下限一般性勘探孔应能控制主要受力层式中与压缩层深度有关的经验系数注表中当土的堆积年代老密实或在地下水位以上时取小值反之取大值第条提供降水设计所需的计算参数和方案建议第条室内土工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试验的最大压力值应大于预计的有效土自重压力与附加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的计算应取自土的有效自重压力至有效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的压力段当需考虑深基坑开挖卸荷和再加荷影响时曲线和确定先期固结压力与压缩指数组当荷载施加速率较低时可采用宜采用自重压力预固结第条根据地按下列规定确定第条固结历史足对总沉降的大小和不同部位间的沉降差的限制外第二节地下洞室第条地下洞室的岩土工程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第条地下洞室各勘察阶段的工作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初步查明各拟选方案的地质条件进行围岩的初步分类查明所选洞址的洞口及围岩的工程地质开挖中当发现与地质资料有重大不符时应提出修第条宜避开表水及地下水汇集的地段通过第条距洞壁外侧城市地区洞室的孔距不宜大于勘探孔深度应穿越洞底设计标高以下大型洞室或地质条件复杂的洞室需进行条件允许进行岩体应力和变第条第条岩体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应采用工程地质分析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并应符合下列规定第条宜采用机械掘进或控制爆破第条第条孔距宜取位宜小于勘探孔深度应达到洞底设计标高以下一倍洞径当遇暗浜等不良地质条件时其深度可取第条第条第条跨度第条本节规定适用于在水陆交界处或近岸浅水中兴建的水工建筑物第条岸边工程勘察应着重查明下列特征第条第条其工作内容除应满足本规范第七章的勘探孔深度一般为第条勘察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仍宜按本款第按表和表注以基岩为持力层的称岩基以土层为持力层的称土基第条勘探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和表各类建筑物所需物理力学性质试验项目可按本规范附录三附表可按本规范附录三附表表第条岸边工程应对验算岸坡和地基稳定性提出建议并应满足下列要求也可根据当地情况对直立式堤应计入波浪的作用对斜坡式堤可不计入波浪作用但当预计滑动面可能通过堤身时第条验算稳定性宜采用下列方法确定抗剪强度指标第条岸边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第条第条对岩土第条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阐述线路各方案通过地区包括第条第条段时宜避开下列河段第条初步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第条对地质条件复杂的大中型河流跨越方案宜布置勘探点第条跨越工程详细勘察的内容及工作布置应按本第条列要求勘探点深度应达到管道埋设深度以下勘探点间距宜采用深度以下第条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第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以及设计和施工方案建第条第条第条对影响线路取舍的岩土工程问题作出评价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并进行线路宜避开可采矿层第条第条选择架空线路工程的路径及线路大跨越地段可按本规范第条和第条详细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弱夹层情况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并提出处度时应判定饱和土在地第条详细勘察阶段对直线塔基和地质条件简单的地段可每个塔基布置一个勘探点深度宜根据杆塔受力性质和地质情况确定宜为基础埋置深度与基础底面宽度的第条第五节尾矿坝与贮灰坝第条第条第条第条初步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第条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宜采用勘探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其间距宜采用勘探点的数量确注当上述深度范围内遇到基岩时应穿过强风化带第条第条表尾矿库等级应符合表表尾矿库等级指标第条第条当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第条当条件允许第条尾矿坝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符合下列要求根据并论证其应根据室第条第条第条可行性研究勘察应查明拟选灰坝坝址稳定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对坝址的稳定性为第条坝轴第条灰坝坝型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第条对坝基的稳定和渗漏作出第条对岩土及沟谷形态变化不大的场地可沿坝对河沟洼地等的松软地第条初步设计勘察勘探点的布置每条勘探线上不少于第条初步设计勘察勘探点的深度在上述勘探第条施工图设计阶段仅对未查明的岩土工程问第条灰坝专门性勘察包括前期坝的下游坝面贴坡加高和坝前灰渣土上加筑子坝的并应符合下列要求宜沿后期平行坝轴线的勘探线不宜少于度或大于第条筑坝材料场筑坝材料的储量宜大于设计需要量的第条产地和储量筑坝材料的质量和储量并提出地基处理等有关岩坝基灰第六节边坡工程第条第条一般情况下边坡坡度容许值可按本规范附录四采第条在覆盖层地区还应查明其厚度及下伏基岩面的第条初对人工边坡提出最优开挖坡角必要时第条测绘范围应包勘探点间距不宜大于当遇有软弱夹层或不利结构面勘探点深度应穿过潜在滑动面并深入稳定层内角的钻孔每层的试样不应少于三轴试验的最高围压及直剪试验的最对控制边坡稳定的软弱面可进行原第条边坡的稳定评价宜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图解分析法和极限平衡计算法结合进第条评价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和发展趋势并对下列不利条件进行分析或交角小于第条图解分析法宜根据赤平极射投影进行下列分析第条边坡稳定系数值第条边坡稳定系数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要求值宜采用级为二级的边坡工程宜采用取大值值可采用第条宜进行边坡稳定的可靠性分析第条当需要对不稳定边坡加固时根据边坡的岩土工程条件可采用下列措施射混凝土等方法进行表面加固度大于第条边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论述下列内容第七节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第条第条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勘察应满足下列要求在详细勘察阶段并宜在开挖边界外及开挖深度的对于软土勘探点的深度应满足本规范第并应评第条第条第条当墙背有地下水时力小于相应高度上的水压力时当主动土压力任何高度上小于倍土自重压力第条其计算应表锚杆挡土结构的土压力系数除应按表查出土压力系数的相应数值外尚应考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土压力系数确定后土压力计算应符合本规范第条规定但宜按三角形分布并计入坑条规固深度及锚杆受力图锚杆体系稳定性检验范围系数宜取锚杆的拉拔试验不应少于实际使用锚杆总数的当无条件在粉土和砂土压浆锚固的锚杆抗拔力式中式中与粘性土不排水抗剪强度有关的折减系数确定图粘性土中锚杆抗拔力的折减系数应取足图当锚杆的间距小于图所示的距离或锚杆全设计拉力采用第条内撑式挡土结构的土压力分布应根据被支撑土体的土类确定侧视图锚杆在土体中的装设位置并应计入水压力和槽边第条验算基坑的基底数可按下式计算式中取值第条当基坑附近有建筑物时图中当基底下存在较厚的软粘土时图内撑式挡土结构土压力分布图形基坑的深宽比图基底稳定系数按图分为物的等级及其基底所在的区域按表确定基按图件的下端应落在当相邻基础位于应计入基础荷载对图深基开挖对相邻基础影响的分区表相邻建筑物基础处理要求第条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勘察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第条桩或墩的岩土工程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第条桩或墩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相邻勘探点的持力层层面高差不应超过当岩土条件复杂时每个大口径的桩或墩宜布置深度或在桩尖下取基础底面宽度的当在该深度范围内遇坚硬岩土层时可终止勘一般性勘探孔深度宜进入持力层对需要估算桩的极限摩阻力其固结压力应大于桩基土层实际受力条每个场地的载荷试验数量不宜少于个对承受较大水平荷载的桩或墩应进行水平载荷试验对承受上拔力的桩或第条桩或墩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根据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参数第条沉井的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第条沉井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面积小于应布置个勘探点面积等于或大于的大型沉井应布置大型沉控制孔宜占勘探点总数的第条沉井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当采用排水法施工时应提出排水设施的要求及封底方法当采用井第九节岩土加固与改良第条岩土加固与改良应符合下列要求第条并宜符合下列要求式中指数可取的倍对渗透第条并应验算垫层底面下卧层的承载力和抗滑稳第条抗剪强度小于振冲孔间距可通过现场试验并按下式计算式中系数正方形布置为表填料级配适宜性评价按下式计算式中层厚度可按下式计算式中固深度第条列要求采用电渗排水时第条深层搅拌法宜用于淤泥和淤泥质土等软弱粘土并宜符合下列要求第条并宜符合下列要求第条第条第十节现有建筑物的加载与保护第条现有建筑物的加载与保护的岩土工程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应分析新建建筑物在现有建筑物地基土中引起第条每幢单独建筑物的勘探点不应少于一倍基宽的深度范围内宜为第条其数量不应少于个土试样及旁压试验间距宜为压缩试验结果应以关系的形式整理第条评价地下水抽降影响的岩土工程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压缩试验结果应以关系的形式整理第条评价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岩土工程勘察宜符合下列要求提出坑现有和第条评价地下开挖对建筑物影响的岩土工程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并提出第条评价桩基施工或强夯法加固地基土对建筑物影响的岩土工程勘察应符合下列桩步骤波形曲线第条评价地基与基础事故的岩土工程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包括不合理的加载对斜坡的不适当开挖使滑坡复活以及振动效第四章场地稳定性第一节岩溶第条第条岩溶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当基础采用大直径嵌岩桩或墩基时第条对于划分不同的第条各阶段的勘探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在测绘与物探中发现的异常地对建筑物基础以下和近旁的物探异常点或基础顶面荷载大于均应布置验证性当发现有危及工程安全的洞体时其勘探应符合下列规定当基底以下土层厚度不符合第当在预定深度内遇见洞体时应沿基础轴线或在每个单独基础位置上以较大密度布置静力触探或小口对大直径嵌岩桩或墩基以下桩径的倍并不应小于对重要或荷载较大的工程第条岩溶水呈集中渗流时第条岩溶勘察的测试和观测宜符合下列要求必要时可第条定性的不利影响倍或条形基础宽度的之一时第条当不符合本规范第顶板形状岩体结构及第条岩溶地基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对土洞和塌陷宜采对重要第条第二节滑坡第条滑坡地区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的内容应满足下列要求鼓丘等要素第条滑坡勘察的勘探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除沿主滑方向勘探孔的间距不宜大于在滑床转折处宜布设一定第条滑坡勘察的试验宜符合下列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要求可取可取给定粘聚力或内摩擦角第条滑坡稳定性验算应符合下列要求可按本规范第图滑坡稳定系数计算可按图和下列公式计算式中应取负值块段的剩余下滑动力传递至应符合下式要求式中个式中第条滑坡的治理应符合下列要求并采取排水天沟截水或在滑坡当需考虑滑坡体上工程的安全时对抗滑地段可采应对滑坡体越过支挡区第条第条下列规定第条第条崩塌勘察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宜采用尺宜采用第条第条崩塌区可根据其规模和处理的难易程度划分为以下三类类崩塌区落石方量大于类崩塌区介于类崩塌区落石方量小于第条类崩塌区线路工程通过第条对对易崩塌岩体应采用锚索或锚第四节泥石流第条泥石流勘察应在可行性研究或初步勘察阶段进行并应查明建筑场地及其上游并对其建筑场地作沟床的冲估算一次发后产生的灾害情况第条第条泥石流的工程分类划分第条类和类和线路应避类和线路可在洪积第条堆积区第条泥石流动态监测可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泥石流基本参数变化的短周期动态第条其勘察应分别查明老采空区上覆岩层的稳定性并判定第条和预测下列内容第条对老采空区和现采空区第条规定第条对于缓倾可按表表地表移动和变形预测计算公式式中矿层的采出厚度主要影响半径第条采空区场地的建筑适宜性评价应根据开采情况。

岩土地质勘察规范最新标准

岩土地质勘察规范最新标准

岩土地质勘察规范最新标准岩土地质勘察是确保工程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程实践的积累,岩土地质勘察的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以下是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制定的岩土地质勘察规范:1. 勘察目的与范围:勘察工作应明确其目的,包括为工程设计提供地质资料、评估工程地质条件、预测可能的工程地质问题等。

勘察的范围应根据工程规模、类型和地质条件确定。

2. 勘察方法:勘察方法应包括地质调查、钻探、取样、试验、原位测试等。

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勘察方法。

3. 勘察深度:勘察深度应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需要,通常应达到工程基础深度以下一定范围内的地质条件。

4. 勘察精度:勘察精度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来确定。

对于重要的工程,勘察精度应更高。

5. 地质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勘察过程中应收集全面的地质资料,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并进行综合分析。

6. 工程地质评价:应根据勘察结果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评价,包括稳定性评价、承载力评价、渗透性评价等。

7. 风险评估:对可能影响工程安全的地质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8. 勘察报告:勘察报告应详细记录勘察过程、结果和结论,包括地质图、剖面图、钻孔柱状图等,并附有必要的地质参数和推荐意见。

9. 勘察质量控制:勘察过程中应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0. 后续服务:勘察单位应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包括地质问题咨询、地质条件监测等。

11. 环境保护:在勘察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2. 技术更新:勘察规范应定期根据新的科研成果、技术进步和工程实践进行更新和修订。

本规范旨在指导岩土地质勘察工作,确保勘察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勘察单位和工程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本规范执行勘察任务,以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0 2 年3 月1 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通知建标[2002]7 号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 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21 2001,自2002 年3月1 日起施行。

其中1.0.3、4.1.11、4.1.17、4.1.18、4.1.20、4.8.5、4.9.1、5.1.1、5.2.1、5.3.1、5.4.1、5.7.2、5.7.8、5.7.10、7.2.2、14.3.3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94 于2002 年12 月31 日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244 号文的要求,对1994 年发布的《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修订。

在修订过程中,主编单位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会同有关勘察、设计、科研、教学单位组成编制组,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重点修改的部分编写了专题报告,并与正在实施和正在修订的有关国家标准进行了协调,经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先后形成了《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经审查报批定稿。

本规范基本上保持了1994 年发布的《规范》的适用范围、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作了局部调整。

现分为14 章: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4.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5.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6.特殊性岩土;7.地下水;8.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9.勘探和取样;10.原位测试;11.室内试验;12.水和土腐蚀性的评价;13.现场检验和监测;1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 B+H B D B岩土工程勘察常用资料摘录12345678 岩土的承载力压缩性指标 (17)9 岩土指标统计精度表 (19)10 原位测试 (20)11 统计方法及野外工作量的布置 (25)12 野外工作量的布置 (26)13场地和地基 (28)14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32)15 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37)GB 50021-20013.1.3条款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标准注;①高寒区是指海拔高度>﹦300m的地区;干旱区是指海拔高度﹤3000m,干燥度指数k ≥1.5的地区;湿润地区是指干燥度指数k﹤1.5的地区;②强透水土层是指碎石土、砾砂、粗砂、中砂和细砂;弱透水层是指粉砂、粉土和粘性土;③含水量ω﹤3%的的土层可视为干燥土层不具有腐蚀条件;④当有地区经验时,环境类型可根据地区经验划分;但同一场地出现两种环境类型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定。

场地土覆盖层厚度划分标准GB50021——2001规范规定:建筑场地的类别应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为准。

甲、乙类建筑应严格执行。

不超过10层且高度不超过30m丙类建筑及丁类建筑可据岩土名称和性状,先划分土的类别,再估计岩土的剪切波速,最终给出建筑场地类别。

岩土层的剪切波速测量:初勘时剪切波速测量钻孔不宜少于3个,应占控制性钻孔的1/3——1/5。

祥勘时单栋建筑剪切波速测量钻孔不宜少于2个,密集的高层建筑群每栋不宜少于1个。

岩土分类GB 50021-2001 表3.3.3 DB42/169-2003 表G.O.8 DB 42/242-2003 表4.1.7粉土的分类DB42/242-2003表4.1.9粉土湿度DB 42/169—2003 4.2.6条款残积土与风化岩的划分土类的夹层互层规定GB 50021-2001 表3.3.8砂的密实度DB42/169-2003 表G.0.4 DB 42/242-2003表粒组划分及各粒组土粒的性质特征抗震设防烈度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对应关系GB50011—2001 表3.2.2及附录A岩土层剪切波速确定DB42/169—2003表j.0.2 DB42/242—2003表B.0.2利用标贯锤击数平均值确定粉细砂剪切波速DB42/169—2003表j.0.3 DB42/242—2003表B.0.3DB42/169—2003表j.0.5 DB42/242—2003表B.0.5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方面岩土参数的变异性标准三倍标准差法剔除异常数据注:由表可知压缩性、固结系数、标准贯入、无侧限强度以及渗透性等参数其自身变异性本身就高或很高。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勘察规范GB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勘察规范GB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勘察规范GB引言本规范旨在规范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勘察的要求和程序,以确保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根据国家标准GB/T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以及实际工程经验,制定本规范以提供指导和参考。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岩土工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隧道、地铁、高速公路、水库、大坝等。

地质灾害勘察应在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前进行,以识别潜在风险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勘察内容1. 对工程区域的地形地貌进行调查,包括地势、坡度、土壤类型等。

2. 对地下水情况进行调查,包括水位、水质、水流方向等。

3. 对地质构造进行调查,包括断裂、褶皱、岩层倾角等。

4. 对地震烈度和地质灾害历史进行研究,评估可能的地震和地质灾害风险。

5. 对局部地质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如岩溶、滑坡、泥石流等。

勘察方法1. 采用现场勘察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保勘察结果准确可靠。

2. 现场勘察应包括地质、水文、地球物理等方面的观测和测量。

3. 实验室分析应进行取样和试验,包括土壤和岩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方面的测试。

评价与报告1. 对勘察数据进行评价和分析,判断地质灾害的风险等级。

2. 编制地质灾害勘察报告,包括勘察结果、评估分析、预防和控制建议等内容。

施工措施根据地质灾害勘察报告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和工程处理,确保工程的安全实施。

结论本规范提供了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勘察的基本要求和程序,对于预防和控制工程施工中的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程中,应严格按照本规范进行勘察和报告,以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HBDB岩土工程勘察常用资料摘录版目录1工程、场地、地基、岩土勘察等级标准 (1)2 岩土的分类 (3)3 碎石土、砂土、粉土的密实度 (6)4 建筑抗震 (7)5 岩土层、标贯、静力触探与剪切波速的关系 (8)6 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 (9)7 岩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指标 (10)8 岩土的承载力压缩性指标 (17)9 岩土指标统计精度表 (19)10 原位测试 (20)11 统计方法及野外工作量的布置 (25)12 野外工作量的布置 (26)13场地和地基 (28)14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32)15 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37)工程重要性等级标准工程类型破坏效果工程重要性等级说 明重要工程 很严重 一级工程 规范条文说明:住宅和一般公用建筑30层以上定为一级;7~30可定为二级;6及以下可定为三级一般工程 严重 二级工程 次要工程不严重三级工程GB 50021-2001 3.1.1条款场地等级(复杂程度)标准场地等级等级标准说明一级场地(复杂场地)①建筑抗震危险地段②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③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强烈破坏④地形地貌复杂⑤多层地下水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专题研究。

1、第⑤条为新增,2、从一级开始推,3、抗震有利、不利按GB50011规定确定。

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①建筑抗震不利阶段②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③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坏④地形地貌较复杂⑤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场地。

三级场地 (简单场地) ①地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小于6度②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③地质环境基本未受破坏④地形地貌简单⑤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

GB50021-2001 3.1.2条款地基等级(复杂程度)标准地基等级等级标准 说明一级地基(复杂地基)①岩土种类多很不均匀、性质变化大、需特殊处理②严重失陷、膨胀、盐滞、污染的特殊岩土,需作专门处理的岩土。

将原规范的地下水影响去掉了,强调了岩性的均匀性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 ①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性质变化较大②一般地基规定以外的特殊岩土 三级地基(简单地基) ①沿土种类单一、均匀、性质变化不大②无特殊性岩土。

GB 50021-20013.1.3条款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标准勘察等级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条件说明甲级 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中,有一项或多项为一级注:建筑在岩土地基上一级工程,当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时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可定为乙级(与原规范一致)乙级除勘察等级为甲级和丙级以外的勘察项目丙级 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GB50021-2001 3.14条款环境类型分类环境类别场地环境地质条件Ⅰ高寒区、干旱区直接临水;高寒区、干旱区含水量ω≥10﹪的强透水土层或含水量ω=20﹪的弱透水土层Ⅱ湿润区直接临水;湿润区含水量ω≥20%的强透水土层或含水量ω=30﹪的弱透水土层Ⅲ高寒区﹑干旱区含水量ω﹤20%的弱透水土层或含水层ω﹤10%的强透水层;湿润区含水量ω≤30%的弱透水土层或含水量ω﹤20﹪的强透水土层注;①高寒区是指海拔高度>﹦300m的地区;干旱区是指海拔高度﹤3000m,干燥度指数k≥1.5的地区;湿润地区是指干燥度指数k﹤1.5的地区;②强透水土层是指碎石土、砾砂、粗砂、中砂和细砂;弱透水层是指粉砂、粉土和粘性土;③含水量ω﹤3%的的土层可视为干燥土层不具有腐蚀条件;④当有地区经验时,环境类型可根据地区经验划分;但同一场地出现两种环境类型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定。

场地土覆盖层厚度划分标准GB50011—2001 4.1.4条款Vsc——等效剪切波速注意:GB50021——2001规范规定:建筑场地的类别应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为准。

甲、乙类建筑应严格执行。

不超过10层且高度不超过30m丙类建筑及丁类建筑可据岩土名称和性状,先划分土的类别,再估计岩土的剪切波速,最终给出建筑场地类别。

岩土层的剪切波速测量:初勘时剪切波速测量钻孔不宜少于3个,应占控制性钻孔的1/3——1/5。

祥勘时单栋建筑剪切波速测量钻孔不宜少于2个,密集的高层建筑群每栋不宜少于1个。

岩土分类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残积土人工填土特殊土DB42/242-2003 4.1.1条款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坚硬程度类别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kMpa) frk>60 60≥frk>30 30≥frk>15 15≥frk>5 5≤frk划分标准一般情况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特殊情况当地面5m以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相邻上层土剪切波速2.5倍的土层,且其下卧岩剪切波速均不小于400m/s时,可按地面至该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孤石、透镜体,应视同周围土层土层中的火山岩硬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应从覆盖土层中扣除注:当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时,可不进行坚硬程度的划分。

GB 50021-2001 表 3.2.2-1 DB 42/169-2003 表 G.O.1 DB 42/242-2003 表4.1.3岩土完整程度分类完整程度等级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极破碎完整性指数KV >0.75 0.75~0.55 0.55~0.35 0.35~0.15 <0.15 岩石质量指标RQD>90 (好)90~75 (较好)75~50 (较差)50~25 (差)﹤25 (极差)注:1、完整性指数为岩体纵波波速与岩块纵波波速之比的平方。

选定岩体、岩块测定波速时要有代表性。

(国标) 2、岩石质量指标为用75mm 金刚石钻头和双层岩性管在岩石中连续取芯,回次钻进所取岩心中,长度大于10cm 的岩芯段长度之和与该回次进尺的比值,以百分数计。

(地标) 3、好、较好为国标第3.2.5GB 50021-2001 表 3.2.2-2 DB 42/169-2003 表 G.O.3 DB 42/242-2003 表4.1.4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GB 50021-2001 表3.2.2-3碎石土分类土的名称 颗粒形状 粒组含量漂石 圆形及亚圆形为主 粒径大于200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 块石 棱角形为主 卵石 圆形及亚圆形为主 粒径大于20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 碎石 棱角形为主 圆砾 圆形及亚圆形为主 粒径大于2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角砾棱角形为主GB 50021-2001 表3.3.2 DB42/169-2003 表G.O.5 DB 42/242-2003 表4.1.5砂土分类土 的 名 称粒组含量砾砂 粒径大于2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25-50% 粗砂粒径大于0.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完整程度 坚硬程度完整 较完整 较破碎 破碎 极破碎 坚硬岩 Ⅰ Ⅱ Ⅲ Ⅳ Ⅴ 较硬岩 Ⅱ Ⅲ Ⅳ Ⅳ Ⅴ 较软岩 Ⅲ Ⅳ Ⅳ Ⅴ Ⅴ 软 岩 Ⅳ Ⅳ Ⅴ Ⅴ Ⅴ 极软岩ⅤⅤⅤⅤⅤ注:国标3.2.3条规定:当缺乏有关实验数据时,可按野外定性资料进行演示坚硬程度和完整程度判别。

中砂 粒径大于0.02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 细砂 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85% 粉砂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GB 50021-2001 表3.3.3 DB42/169-2003 表G.O.8 DB 42/242-2003 表4.1.7粉土的分类DB 42/242-2003表4.1.9粉土湿度含水量w 湿度 w <20 稍湿 20≤w ≤30 湿 w >30很湿GB 50021-2001 表 -2粘性土的状态分类液性指数/L 标贯击数N 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Mpa) 状态 I l ≤0 N ≥25 Ps ≥4.5 坚硬 0<I l ≤0.25 10≤N <25 2.2<ps <4.5 硬塑 0.25<I l ≤0.75 2.5≤N <10 0.7≤ps ≤2.2 可塑 0.75<I l ≤l 0.8≤N <2.5 0.4≤ps <0.7 软塑 I l >1 N <0.8Ps <0.4流塑 (国标、地标一致)(地标)注:1、低塑性粘性土,粉砂、粉砂互层的粘性土,应以原位测试为主。

2、表中N 为未经修正的平均值。

GB 50021—2001表 DB 42/169—粘性土的压缩性分类压缩系数a压缩性分类 a 1-1<0.1 取平均值低压缩性土0.1≤a 1-1<0.5 中压缩性土 a 1-2≥0.5高压缩性土DB 42/169—2003 4.2.6条款残积土与风化岩的划分粉质粘土 粘土 10<Ip ≤17Ip >17粉土粒径大于0.075的颗粒质量超过总重量50% Ip ≤10判别指标 沉积岩花岗岩DB 42/169—2003 表C.0.4 DB42/242—2003 表岩石厚度分类层厚分类 单层厚度h (m )层厚分类 单层厚度h (m ) 巨厚层 h >1.0 中厚层 0.5≥h >1.0 厚层1.0≥h >0.5薄层h ≤0.1GB50021—2001表3.2.6强风化岩石 残积土 强风化岩石 残积土 标贯击数NN ≥35 N <35 N ≥50 N <50 剪切波速V S (m/s ) V S ≥350 350> V S >210V S ≥400V S <400注:表中N 为为经修正的平均值。

土类的夹层互层规定命名命名原则互层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夹层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10~1/3时薄层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小于1/10时注意:单一土层厚度大于0.5m时,宜单独分层GB50021—2001 3.3.6条款碎石土密实度重型动力触探击数N63.5超重型动力触探击数N120密实度N 63.5≤5修正值N120≤3修正值N120≤3 松散5<N63.5≤103<N120≤6 3<N120≤6 稍密10<N63.5≤206<N120≤11 6<N120≤11 中密N 63.52011<N120≤14 N120>11 密实(国标、地标一致)N120>14-- 很密适用于平均粒径小于50mm、最大不超过100mm的碎石土超过后现场及经验判别(国标)(地标)GB 50021-2001 表3.3.8砂的密实度标贯击数N 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Mpa)密实度粉细砂中粗砂N≤10 PS≤4――松散10<N≤15 4<PS≤6 3<Ps<5 稍密15<N≤30 6<PS≤11 5≤Ps<8 中密N>30 PS>11 Ps≥8 密实(国标、地标一致)(地标)注:表中为未经过修正的平均值GB 50021-2001 表3.3.8O.7 DB 42/242-2003 表4.1.7粉土的密实度空隙比e 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MPa)密实度e≥0.9 Ps≤1.0 稍密0.75≤e≤0.90 1.0<Ps≤2.5 中密e<0.75 Ps>2.5 密实(国标、地标一致)(地标)DB42/169-2003 表G.0.4 DB 42/242-2003表粒组划分及各粒组土粒的性质特征粒组名称粒径范围(mm)一般特征漂石或块石颗粒卵石或碎石颗粒>200200--20透水性很大,无粘性,无毛细作用圆砾或角砾颗粒粗中细20--1010--55--2透水性很大,无粘性,毛细水上升高度不超过粒径大小砂粒粗中细粉2--0.50.5--0.250.25--0.10.1--0.075易透水,无粘性,无塑性,遇水不膨胀,干燥时松散,毛细水上升高度不超过1m.粉粒粗细0.075--0.010.01--0.005透水性小,湿时稍有粘性,遇水膨胀小,干燥时松散,饱和时易流动,毛细水上升高度较大较快,易冻胀,易液化粘粒<0.005 几乎不透水,湿时有粘性,可塑性,遇水膨胀大,干时收缩大,毛细水上升高度大,但速度缓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