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哲、罗思文《论语》哲学译本

合集下载

浅谈《论语》三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浅谈《论语》三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浅谈《论语》三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作者:何欣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9期[摘要]在中国,有很多的思想家、作家,而孔子是受到评论最多的,也是受到西方思想家和作家所研究最多的。

在孔子的著作里,《论语》是最能体现和集中孔子思想的。

这样,《论语》就成为了国内外翻译与诠释最多的典籍之一。

对于《论语》的各种英语译本就达到了二十种以上。

我们所能够看到的资料基本上是海外译本和国内译本的比较。

本文是对三个译本在翻译上的具体的差异的比较,并探讨对于译本所产生的误译和误读。

[关键词]《论语》理雅各韦利安乐哲[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053-01就本文选取的《论语》的三个译本,分别是英籍传教士理雅格的译本,汉学家亚瑟·韦利的译本,哲学家安乐哲和罗思文的译本。

译者尽量避免用西方哲学的超越的概念,二元论和中国基督教化与西方的翻译方法及其目的论来代替中国哲学。

时代的跨越,让我们认识到了《论语》的英语译本所发展的轨迹,这三个译本是海外影响很大的经典之作。

一、译本异化策略对比分析三个译本的共同点都是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共同点中也存在着不同。

传教士的身份,让理雅格在翻译《论语》时主要的目的很直接,把中国的哲学思想传给西方读者,并且在《论语》的翻译过程中保留了孔子的中心思想。

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尽量保持作者的原文,保持语言的流畅性。

韦利译本的出现要在理雅格几十年后,在这段时间,西方读者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更加的深入,加上英语本身的发展,韦利通过用现代英语将《论语》再次展现在西方人的面前,他的译本既能够表达中心思想,又不失掉语言的流畅。

安乐哲对于《论语》的英译,主要是对其中哲学部分的诠释,他主要提出了《论语》当中哲学思想的异化。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及语言文化之间转化的多样化,包括译者对原文、原语语法以及对作品当中的文学性的理解,所以译本中不能避免出现误读误译。

《论语》三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论语》三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v rin b o d aeif e t l Jm e e g ’ v rin Ar u le ’ v rin Ro e Am e n ny Ro e o t rSv rin eso sa ra l ni : a sL g eS eso ; t rWa yS eso ; g rT l n u a h sa d He r sm n . eso . J’
间 的比较非常 少见 。本 文希望通过对 这三个经 典译本 的比 较 ,找出三个译本 在翻 译策略上 的具体差异 ,并探讨误译产
生的根源 。

学色彩又有现代气 息, 注重英语语言 的流 畅和优 美, 力把 尽
古代汉语转化成地道的现代 英语 ;安乐哲和 罗思文 的译本 ,
19 9 8年 于纽约 出版 ,致 力于 《 论语 》的哲学诠释 。译者 反
策略也 呈现 细微 差异 。三个译本 因各种 因素 的局 限,都存在对原 文的误译。
关键词 :( < 论语》 ;理雅格; 韦利;安乐哲
中图分类 号:H3 5 1.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 -152 1)40 2 ・4 0 99 1(0 1 —0 80 0
A n r s i eS u y o Co t a tv t d n Thr eEn l h Ve so so h a e t e g i r i n fT e s An l cs
Al o g h y ala o t d f r in z t n i h a sai n h e sr tg e e si h l i e e tb c u e o i e e tta sa i n ams t u h t e l d p e o eg i ai n t et n lt ,t ta e i sa l t d f r n e a s fd f r n rn lto i h o r o l g y

辜鸿铭与安乐哲《论语》英译本中关键词比较分析

辜鸿铭与安乐哲《论语》英译本中关键词比较分析

274文|韩晓婷辜鸿铭与安乐哲《论语》英译本中关键词比较分析摘要:儒家思想一直以来是古代中国多个朝代的正统思想,涵盖中国的哲学,政治,军事,道德等多个领域,对中国人的影响更是根深蒂固。

而《论语》正是儒家思想的典范,是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体现。

因此,其翻译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

本文选择的是辜鸿铭的译本和安乐哲,罗斯文的合译本。

并试图从目的论出发,通过他们在对《论语》中关键词的英译中所采取的不同策略进行对比分析,来说明不同的译者由于其文化背景,所采用的翻译策略有差别,特别是其翻译目的和目标读者的不同也会引起译文具有不同的特色。

因此,在中国文化英译中,译者要对目标读者做一深入的调查分析,从而确立有针对性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论语》英译本;辜鸿铭;安乐哲;目的论一、引言由于《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思想的典范,乃至今日,依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有深刻的影响,是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因此也一直受到众多译者的关注,从十九世纪算起到现在为止已有三十多个全译本和节译本。

本文所研究的《论语》两个译本分别是中国国学大师辜鸿铭的译本以及美国汉学家安乐哲和亨利・罗斯文的合译本。

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其翻译目的也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对于《论语》的英译本使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具有研究价值。

辜鸿铭是中国清代著名的翻译家,从小受到西方教育的洗礼,但一直以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兴趣,他认为《论语》早期的翻译主要是通过西方的传教士,但这些传教士对中国文化并没有深刻的体会,所以翻译出来的译本有很大的弊端,对于西方人来说对于中国文化可能是一种误解。

因此,他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对之前翻译者的不足加以纠正,并尽可能用简单的语言能够让更多的英美人读懂并对中国文化产生共鸣。

因此,在翻译中,辜鸿铭也更多的使用了归化的手法。

也就是希望一般的西方人都能够理解,甚至使用一些西方人更加熟悉的文化点来解释《论语》。

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研究——以安乐哲、罗思文的《孝经》英译本为例

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研究——以安乐哲、罗思文的《孝经》英译本为例

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研究——以安乐哲、罗思文的《孝经》英译本为例胡春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00)摘要《孝经》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现象在其英译本中层出不穷。

本文基于文化专有项理论,采用列举实例的方法,探讨安乐哲、罗思文《孝经》英译本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现象,并探究影响其翻译策略的制约因素,以期为典籍翻译研究提供更多尝试的可能。

关键词《孝经》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0引言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是古代人民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瑰宝的一部分。

当今,随着国际间经济和文化交流的越来越频繁,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提高,要想在国际社会发挥影响力,必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典籍英译也就越发显得重要。

《孝经》是中国古代十三经之一,是一部集中论述孝道的著作,在中国古代典籍文化中影响深远。

然而,国内学者对《孝经》的研究还比较稀少,近十年来才有相关论文出现;以“孝经、安乐哲”为主题进行检索,结果只有8篇相关论文,这充分说明了国内学者对《孝经》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

本文将依照文化专有项的有关理论,采用实例列举的办法,探讨当代西方著名中西比较哲学家安乐哲、罗思文合作完成的《孝经》英译本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现象,并探究其翻译策略采用的影响因素,促进中国古代优秀典籍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1文化专有项理论艾克西拉在1996年给文化专有项下的定义是:在文本中出现的某些项目,由于读者的文化系统中不存在对应项目或者与该项目有不同的文本地位,因此其在源文中的功能和涵义转移到译文时发生翻译困难。

这个定义就是要表明文化专有项的理解与确定大部分取决于译语文化在解释这些特殊项目时所具有的意义和功能。

在张南峰(2004:22)认为,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定义源于翻译研究的需要,因而能够恰当的解释翻译的问题。

艾克西拉同时概括了11种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分别是重复、转换拼写法、语言翻译、文外解释、文内解释、使用同义词、有限世界化、绝对世界化、同化、删除和自创。

探析中西方对《论语》中“仁”的理解

探析中西方对《论语》中“仁”的理解

探析中西方对《论语》中“仁”的理解作者:刘微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08期摘要:“仁”作为贯穿《论语》的核心和灵魂,具有深刻的涵义和广泛的寓意。

在《论语》不同版本的训释中,注疏者对“仁”解读存在一定差别。

将《论语》译为英语在各国传播,其涵义是否保留,这一问题值得探讨。

本文欲选取何晏、朱熹的《论语》注疏与理雅各译本为例,分析中西方对《论语》中“仁”的理解,探讨其中的异同,有助于拓展人类文化和精神空间。

关键词:中西方;《论语》;学而第一;仁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3-0006-02《论语》中,共有五十八章提及仁①,“仁”字共出现109次②,且认为《论语》想要表达的寓意和传达的思想都与“仁”存在密切联系。

若将《论语》视为孔子思想的主要载体,《论语》中孔子所言“吾道一以贯之”说明孔子的思想是有其核心的。

因此,视“仁”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灵魂,应该算是有理有据的判断。

虽然孔子并未明言此种“一以贯之”之“道”具体指何思想,但从孔子针对不同弟子或同一弟子在不同场景下的“仁”的阐释,可以窥视孔子对“仁”的理解。

学者对“仁”的训释并非一成不变,它与中国发展演变密切相关。

后人对“仁”的理解首先基于前辈学者对《论语》中“仁”解释,再根据当代的社会环境等不同情况,给出了各自释义。

在本文中,笔者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来探讨“仁”的含义,主要通过对比分析何晏、朱熹以及西方传教士理雅各对《论语》中“仁”的理解。

笔者只截取《论语》中“学而第一”篇中一条言论来分析“仁”的解析:“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学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中国学者对“仁”的训释(一)何晏对“仁”的训释何晏是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撰写《论语集解》等作品,但此集解并非他一人之作,实则集五人之力完成。

一般认为,《集解》主要代表了何晏的思想观点。

论语文献综述

论语文献综述

• 文章首先对语域和语篇体裁的基本概念进行勾画,重点讨论语言的 “变异”与翻译的“变译”问题,并结合《论语》英译实例进行分析。 分析认为,译文变异存在三种情况:文本的语域变异、文本的语篇结构 变异、文本的语言变异
• 评价:该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变异”出发探讨论语的英译本,视
角比较新颖,而且最后得出的结论相对比较全面,文章结构的安排也
感言、《论语》翻译的传播史研究、《论语》中关键词翻译的研究
• 就研究视角而言, 国内研究许多属于语言层面的研究, 主要关注翻译 中对等的实现。其中有印象式的赏析和点评(如袁锦翔1990 ;刘重德 1994 ,2001 ;何刚强2005 , 2007), 也有运用一些理论从字、词、句
层面做的翻译技巧和方法的系统性总结 (如柳颖2000 ;杨天旻2002 ;
Philosophede la China,1688)。根据Leites(1978:155)的观点,
该法文翻译版本又被转译成英文版(1691:The Morals of Confucius, AChinese Philosophy),但法文版与英文版并不完全对等。到了1809
年,Joshua Marshman出版了《论语》上卷(前10篇的节译),英文的
• 随着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 人们的视角突破了语言层面, 文本外的 因素被纳入研究视野, 一些研究者也开始从外部因素来审视《论语》 英译(如王辉2004 , 2007 ;王芳2006 ;杨平2008a)
• 还有一些研究采取了综合性的视角, 如阎振瀛的《理雅各英译论语之 研究》。该书是目前唯一的《论语》英译研究专著, 于1971 年出版, 系统研究了理雅各(James Legge , 1815-1897)译本, 并附有《论语》

《论语》三个英译本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探索

《论语》三个英译本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探索

【专题名称】语言文字学【专题号】H1【复印期号】2009年06期【原文出处】《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2009年2期第49~52页【英文标题】A Functional Linguist Analysis of Thre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Lun Yu【作者简介】陈旸,佛山科技学院副教授,博士生,研究方向:功能语篇分析,翻译实践,应用语言学(广东佛山528000)。

【内容提要】语境和纯理功能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概念。

本文的目的是把这两个概念运用于《论语》英译研究之中。

本文首先探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和纯理功能思想用于《论语》英译研究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然后对取自阿瑟·威利、潘富恩和温少霞、赖波和夏玉和的三个《论语》英译本中的个别翻译范例进行功能语篇分析,旨在通过对比原文与译文的功能参数对译文的效果给予客观的评价。

我们的分析表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理论可为我们客观评估译本提供一定的依据。

Working within the Systemic Functional framework,this paper attempts to evaluate the translation of a fewquotations from Confucius's Lun Yu. To be specific,the translated quotations are taken from threedifferent versions (i. e. ,by Arthur Waley,Pan Fuen & Wen Shaoxia, and Lai Bo & Xia Yuhe) and the focusis on Transitivity analysis. The discussion not only indicates that a 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 helpsus to evaluate the translation product in a systemic and systematic way but also shows the feasibilityand applicability of 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studies.【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纯理功能/《论语》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context/metafunctions/Lun Yu《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最权威的文献典籍。

从《论语》的英译本浅谈古籍英译的特点

从《论语》的英译本浅谈古籍英译的特点

从《论语》的英译本浅谈古籍英译的特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了解异域文化的渴望也日益增强。

作为跨文化交际桥梁之一的翻译越来越受人重视。

翻译不仅是要进行语言符号的转换,而且要把一种语言中的文化转换成另一种文化形式,翻译便成为了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

文章便以古代文学作品的翻译为基础浅谈古籍英译过程中的特点,包括理解与表达的通俗化,形合和意合的转化,成语的译法。

【关键词】:《论语》古籍英译;理解与表达;形合和意合; 成语一、古籍英译的意义中国的文明久远而辉煌,先贤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具有永恒的美感与智慧,值得再三品味的不朽著作,讲起中国文化,必然会相起孔子的《论语》,他的思想就像中国文化同根发芽的沃土,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他作为中华文化遗产的一颗明珠在国内外极有影响!由于英语是世界上广泛应用的语言, 典籍英译———即把中国典籍翻译为英文, 自然构成了文化传播的重要方面,而以另一种文字来感官这些经典不惟有一番风味,或者还有其它的启发。

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保持中国固有的文化身份来说, 典籍英译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古籍英译的现状翻译难,而像《论语》等古籍作品的翻译可谓难上加难。

英语和汉语是两大差异颇大的独立语言系统。

同样的内容,用英语和汉语分别表达,信息成分的排列顺序难免会不尽相同,甚至有时可能非常大,典籍英译的现状与问题就是由于语言障碍等原因, 世界上对中国文化还很缺乏了解。

关汉卿的著作量比莎士比亚大,而世界上知莎翁者多, 知关翁者寡。

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文化传播的薄弱并不利于中外交流,三、古籍英译的特点Ⅰ理解与表达的通俗化《论语》中的语言文字,在我们看来似乎有些生僻,需要参考注释甚至现代汉语的译文才能看懂,但一经转译成了英语也就使得许多篇章通俗易懂。

用通俗流畅的译文可以体现他当时用的口语体,也可以缩短英语读者和我们这位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圣人之间的距离。

安乐哲《论语》英译本的及物性分析

安乐哲《论语》英译本的及物性分析

[作者简介]刘颖,女,安徽芜湖人,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安乐哲《论语》英译本的及物性分析○刘颖(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摘 要] 美国儒学家安乐哲基于过程哲学对《论语》重译,在国内外翻译界产生广泛的影响。

传统的研究集中于在词汇层观察、分析安乐哲对一些哲学术语的处理方法,尤为关注词汇的过程化。

在本文中,通过引入韩礼德的“及物性理论”搭建了一个更加完备的分析框架:过程哲学的思想→语言的过程观→小句的六种过程。

此后通过实例分析揭示了安氏译本中动态过程相比其他译本更为常见,从而可以初步得出在小句层也体现了过程哲学的思想这个结论。

[关键词] 《论语》英译本; 安乐哲; 过程哲学; 及物性理论; 小句[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6)01-0122-02 《论语》一书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已有众多的英译本,其中比较著名的译本有理雅各(1861)、辜鸿铭(1898)、韦利(1938)、刘殿爵(1979)等等。

本文研究的是安乐哲的英译本(1998)。

安乐哲是国际上公认的儒学家。

与其他译者,尤其是外国译者相比,他对《论语》一书更具有专业知识。

其次,他还是一位哲学家,坚持和发展过程哲学的思想。

该哲学认为,古汉语是一种“过程性”、“事件性”的语言,而英语是一种“实在性”、“本质性”的语言。

在早期的中国思想家们看来,唯一永恒的就是变化本身。

汉语是一种象形、会意的语言,侧重于表现事件、情景、感受等过程性。

相反,西方古代及现代的思想家着力于探讨事物的本质,并不关注事物的变化过程。

英语是一种字母语言,侧重于对事物本质化、概念化的描述。

[1]因此,过程哲学的思维反映在《论语》翻译中,就体现在用过程性的词汇对中国的思想和语言进行事件性和动态性的解读,而不是像大多数译本一样,用实体性的词汇把孔子的思想描绘成“恒久不变”的道理。

基于这种哲学观,安乐哲在翻译《论语》的时候就对一些哲学术语进行了特殊的处理。

典籍英译中译者的主体性选择——《论语》英译本比较研究

典籍英译中译者的主体性选择——《论语》英译本比较研究

典籍英译中译者的主体性选择——《论语》英译本比较研究杨林(北方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宁夏银川750021)摘要:典籍英译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是中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

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译者,由于个人背景和历史文化语境等因素,出于不同的兴趣和翻译动机,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推出了具有不同特色的译本。

辜鸿铭、安乐哲身处不同的历史时代,在《论语》英译的过程中,积极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分别采取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为促进中西方平等对话、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典籍英译;《论语》;归化;异化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627(2020)06-0139-05自16世纪以来,西方传教士、汉学家和华人译者纷纷尝试翻译中国典籍,这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

由于各自的社会文化身份和对儒家文化、哲学思想的理解不同,也出于不同的翻译目的,不同译者对中国典籍作出了不同的诠释。

辜鸿铭作为第一位在西方有影响力的华人译者,采取意译和归化的翻译策略,试图改变在西方人视野中被扭曲的中国人、中国文化和中国形象。

安乐哲、罗思文凭借自己深厚的语言学、哲学和汉学功底,大胆地采用直译的方法和异化翻译策略,从哲学角度对《论语》作出了创造性的诠释。

一、归化还是异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所传递的不仅仅是文本信息,还有文字背后所承载的深刻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

翻译是语言间的转换,同时也是跨文化交流活动,翻译既是译者对文本意义的理解,也是其对文本所包含的文化、哲学思想的诠释。

翻译研究不但涉及语言本体研究,即从源语文本向目的语文本的转换,而且重视对语言外部诸多因素的考察,强调社会文化、历史、哲学、宗教等因素的重要性,因为这些因素制约翻译活动并对翻译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社会文化身份的译者由于身处不同的历史时代,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出于不同的翻译目的和动机,往往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早在19世纪初,德国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就指出,翻译的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1](149)。

比较好的论语译本

比较好的论语译本

比较好的论语译本
《论语》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它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然而,由于古代汉字的繁体和语言的难度,很多人对《论语》的阅读和理解存在困难。

因此,选择一本好的《论语》译本十分重要。

以下是一些比较好的《论语》译本:
1. 《论语新译》:这是由著名学者钱穆先生所译的版本,以通俗易懂、文字简洁为特点,适合初学者阅读。

2. 《论语译注》:这是由清朝学者杨伯峻所译的版本,其翻译准确、注解详尽,帮助读者理解《论语》的深层意义。

3. 《论语译注汉英对照》:这是一本双语对照的版本,既方便中国人阅读,也适合外国人学习中文和理解中国文化。

4. 《论语集释》:这是由南京大学孔子研究所所编的版本,将《论语》中的每个篇章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注释,对于深入了解《论语》的人来说是一本不可或缺的书。

总之,选择一本好的《论语》译本,不仅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更可以帮助人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 1 -。

安乐哲 论语

安乐哲 论语

安乐哲论语
中国自古以来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论语》这部著作。

论语原名“安乐哲”,出自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孔子,其内容主要涉及政治、道德、哲学等方面的古典思想。

《论语》中大量地引用了孔子的言论,诸如“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恬淡为上,节俭为下”,“身正不怕影子斜”等等,都是古往今来的文章及其他著作中的不朽的句子。

《安乐哲论语》的著作者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是当时看待世界的理论家和思想家。

他把他的思想及精神的结晶倾注入《论语》中,通过自己的发言向后代传承了他的思想。

他的言论也为后世提供了许多深刻的见解及优秀思想,从而对后世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安乐哲论语》中最核心的思想是“仁”,“仁”,出自孔子的首句“仁者无敌,礼者天地,知者万物”,体现了他关于礼义、婚姻、政治、道德及家庭生活中最根本核心思想仁义无双、实践礼仪。

《论语》中更是对仁之道的深刻考察,如“孝子之仁,不报怨以事亲”,再比如“父子之仁,不倍怨以威刑”,以及“君子之仁,以慎律己而已乎”,都是证明仁义无双为核心所在的有力言论。

此外,《安乐哲论语》中还涉及政治,孔子认为“安乐正大为上”,这就是他提出的“修身以养民”的原则,他把“修身”理解为“守礼、节俭、勤勉”的概念,而“以养民”是指“恤补民贫,助其利,安乐以上”。

另外,他在道德观上也有着非常深刻的见解,如“君子谦让”、“君子和而不同”、“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等著名的道德原则,都是
孔子以道德而贯彻落实“仁者无敌”理念的坚定表现。

总之,《安乐哲论语》是一部古典思想名著,它不仅满载着孔子的伟大思想,而且也为后世提供了一种智慧思想,引导着中国人民经历高峰与低谷,承载着悠长的历史。

安乐哲《论语》英译的修辞解读——一个西方修辞视角

安乐哲《论语》英译的修辞解读——一个西方修辞视角

作者: 杨洋[1];张雅卿[1]
作者机构: [1]闽江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出版物刊名: 文教资料
页码: 15-16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8期
主题词: 安乐哲;《论语》;翻译;修辞策略;西方修辞
摘要:本文基于西方修辞视角考查安乐哲的《论语》英语重译。

通过比较安乐哲译本与现有译本的差异,考查安乐哲的"哲学译本"是否成功扛起了该重译行为在学术创新方面的举证责任。

考查发现,无论是哲学还是逻辑方面,安乐哲译本均未能如期证明其优越性。

本文反思了其译本在中西学界存在一褒一贬的反差的深刻原因,认为译本所用的修辞策略及中西方修辞代差是根本原因。

浅析安乐哲译本对《论语》的哲学诠释

浅析安乐哲译本对《论语》的哲学诠释

2013.04学教育16浅析安乐哲译本对《论语》的哲学诠释高腾藤(曲阜师范大学东方语言与翻译学院,山东日照276826)[摘要]《论语》是记载孔子思想的重要儒家经典,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经典书籍之一。

本文主要选取安乐哲和罗思文合译的《论语》英译本,从译者背景,翻译策略的选择及译本特色等不同侧面出发探讨安译本对《论语》的诠释,旨在说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考虑和安译本中独特的诠释视角和翻译策略及译本对中西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贡献。

[关键词]《论语》;安乐哲;哲学诠释《论语》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和体现。

它对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引起西方传教士和汉学家的重视。

孔子的思想深刻但是含蓄,许多哲学概念没有确切界定。

古汉语的语言简练含糊,其古语词汇和省略语法使得文中所指并不清晰,再加上中外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给《论语》的翻译和诠释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数百年间出现的众多译者中,他们的教育背景、文化倾向、社会环境、价值取向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翻译和诠释的方式与手段。

本文所研究的安乐哲、罗思文译本就是把《论语》当成一个前后连贯的哲学文本来解读,在译作内外多次强调中国哲学的独特性和中西哲学的差异,并且指出儒家思想的社群观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的联系。

任何译本的产生都离不开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因此有必要先探讨安乐哲《论语》翻译的背景。

一、20世纪的儒学文化传播最初的儒学传播者多为传教士,由于他们的宗教文化背景和传教动因,这些译本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郁的神学色彩及严重的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倾向。

任何一个早期译本里都能够发现一些固定的惯用翻译方式,随处可见西方思想传统的痕迹。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和不断融合,加之70年代后期中国大陆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迅速崛起,西方人开始以一种“去文化中心主义”的他者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

美国的汉学界也将注意力集中到儒家思想内涵和概念的分析上来,和以往的译本相比,这一阶段大部分译本都有意识地避免西方文化前见对诠释的影响,尽量回归儒家特有的思想。

安乐哲罗思文论语国外评论

安乐哲罗思文论语国外评论

安乐哲罗思文论语国外评论
安乐哲罗思文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弟子之一,其思想主张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安乐哲罗思文的思想也受到了国外哲学家的关注与评价。

在西方哲学界,安乐哲罗思文的思想被称为“儒家哲学”,被认
为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为重要的一派。

其中,他强调了“仁爱”、“礼”、“中庸”等概念的重要性,认为这些概念是人类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关键。

同时,安乐哲罗思文也提出了“天命”、“道德自我修养”等观点,强调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国外哲学界,安乐哲罗思文的思想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有些哲学家认为,他的思想与西方的柏拉图主义、亚里士多德主义等存在共通性,而有些则认为儒家哲学与西方哲学存在着根本的差异。

总之,安乐哲罗思文的思想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在国际哲学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乐哲、罗思文的《论语》哲学译本探析摘要:安乐哲、罗思文致力于从中国哲学本源的角度来诠释《论语》,反对用西方哲学来剪裁中国思想的“文化化约主义”翻译方式,这是其译本的最大特色。

他们通过对《论语》的哲学解读,向西方世界彰显中国传统和中国哲学的独特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证明孔子对西方哲学反思重构的价值。

关键词:安乐哲;罗思文;《论语》;哲学诠释;文化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172-02
《论语》是一部承载了厚重文化积淀的传统经典。

它对中国社会、文化乃至民族心理结构等方面都产生了非常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而随着近代以来中外交流的日益密切,《论语》更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经典,集中代表了东方儒家文化的思想智慧,对世界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论语》的英文全译本自20世纪中叶就出现了,其后,又有多种译本问世。

西方传教士、汉学家、哲学家、中西方学者以及翻译家都曾投身于《论语》的英译之中。

由于他们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致使众多译作风格迥异,褒贬不一。

但总地来说,为儒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选取安乐哲和罗思文在1998年合译的《论语》the analectsof confucius:a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该英译本为20世纪中后期比较权威的《论语》英译本。

一、《论语》英译本及其作者简介
安乐哲,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和汉学家,1987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夏威夷大学哲学系,亦是《东西方哲学》和《国际中国书评》的主编。

安乐哲教授的学术研究范围主要是中西比较哲学。

曾出版了一系列蜚声国际的中国哲学专著。

罗思文,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和汉学家,华盛顿大学哲学博士,马里兰大学圣玛丽学院人文科杰出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哲学、宗教、伦理和政治理论、宗教哲学、语言哲学。

主编或翻译了《莱布尼茨:中国书简》等6本书。

现任“亚洲社会与比较哲学论丛”主编。

1998年,安乐哲与罗思文合译了《论语》,英文译本名为the analectsof confucius:a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

该译本包括前言、导论、译文和附录。

在前言中,作者相信翻译对文化的交流和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西方思想家多用一种非历史、非文化的方式进行哲学化的探讨;但是,孔子与之相反,他深切地关注身边的现实问题。

两位教授深蕴中国哲学的特点,用自己的理解和英译方法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哲学的态度,也越来越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经典;他们的比较研究论著纠正了西方人对中国哲学思想长时间以来的深深误解,清除了西方学界对“中国没有哲学”的成见,开辟了中西哲学和文化深层对话的新路。

(贺翠香,中国儒家的民主与宗教,2002:34)
二、哲学思维下的《论语》英译
安乐哲、罗思文致力于从中国哲学本源的角度来诠释《论语》,反对用西方哲学来剪裁中国思想的“文化化约主义”翻译方式,这
是其译本的最大特色。

安乐哲和罗思文认为,西方学界对于中国哲学的理解极其有限,一直以来中国哲学经受着非常严重的误解。

最初传教士们对儒家学作神学化诠释,用基督教神学附会儒学,他们翻译《论语》是为了突出原儒文化的宗教成分,强调基督教与儒家思想的相同之处。

其次,西方汉学家在“东方主义”的理念影响下,多从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角度阐释《论语》。

因此,安乐哲、罗思文所以致力于《论语》的哲学诠释,是给西方读者以启迪,让他们能够尽可能多地理解儒家哲学思想,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文化教育背景,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和是非标准随意夸大、弱化或剪裁中国哲学;“只有当我们注意到积淀与中国人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中的那些非同寻常的观念时,我们才能抵御文化化约主义的强烈引力”。

(安乐哲、罗思文,1998:preface)安乐哲、罗思文从哲学和语言学背景来考察翻译,认为古汉语是一种“过程性”、“事件性”的语言。

与西方的思想家不同,中国早期的思想家们并不着力探寻事物的本质,他们认为唯一永恒的就是变化本身。

这种哲学思维反映在《论语》翻译中就体现为尽量不用实体性的词汇来诠释《论语》,而使用过程性的词汇来翻译。

例如,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学而·十一》)以下是不同译者对这段话后半部分的不同翻译,通过比较,可以很明确地证明上述观点。

理雅各:if for three years he does not altar from the way of his father, he may be called filial.
亚瑟·韦利:if for the whole three years of mourning he manages to carry on the household exactly as in his father’s day,then he is a good son indeed.
刘殿爵:if,for three years,he makes no changes to his father’s ways,he can be said to be a good son.
安乐哲、罗思文:a person who for three years refrains from reforming the ways of his late father can be called a filial son.
安乐哲、罗思文指出,前三种名家译文都认为,如果儿子能够在父亲去世后三年内仍然遵循父亲的“道”,他会终生不渝,始终坚持这样一种“道”。

但是,关键应该是在充分领会并践行其“父之道”后,用自己的方式将其道发展完善。

他们的译文暗示,子辈在遵循先辈的礼仪传统的基础上,定要消化吸收,再加以利用,使之与自己的独特环境相协调。

(安乐哲和罗思文,1998:280-281)对中西方思维和语言差异的独特理解促使安乐哲、罗思文在英语中寻找新的儒学关键词译名。

看看他们有关“仁”的翻译,一改以往译者benevolence,goodness,humanity等译法,安乐哲、罗思文把“为仁”视为一种行动或者状态,根据过程性和关联性思维,译成authoritativeconduct,强调“成仁”的过程性。

同样的思维过程也体现在他们把“为仁由己”中的“由己”译成
self-originating。

史嘉伯(davidschaberg)这样评价,这种翻译显得冗长而且加上一些自造的术语,有人可能不喜欢,但有人会
觉得雅致,能够作为东西哲学对话的一种新尝试。

(david schaberg,recent translations of lunyu,2001)
安乐哲和罗思文没有把“道”译成常见的theway,而只是译成way,前者对绝对真理和权威的形而上学式的崇拜,而后者则强调在得“道”过程中对自身内在修养的不断追求,是儒家思想过程性的考量。

两位教授还摈弃了对于“德”这一核心概念的诸如virtue 和power这样的传统译法,主要是由于virtue容易使人联想到autonomy,individual,freedom这样典型的西方哲学类概念;此外power一词又太强势,与儒家提倡的“以德治国”理念相左。

他们用excellence来译“德”,意在传达儒家道德的实践性与过程性,做到“以善德施之他人,以善念存诸心中”。

“神”和“心”的常见英译是humans pirituality,divinity,heart或mind。

这种译法导致了含糊其辞和文化偏见。

安乐哲和罗思文翻译“心”这个概念时,通过在英语中创造了一个新的概念,来尽可能多地展示中文原文的几种内涵。

例如heart-and-mind和pneuma(精神、灵魂)。

正是这些陌生的新词提醒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迥异的哲学世界,给读者以足够的想象空间来解释新词。

这种方法对读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却极大地减少了译文和注释评鉴中出现问题的几率。

三、结论
20世纪以来,有些西方汉学家和哲学家出于“东方主义”角色和“西方文化化约主义”倾向,总试图用西方熟悉的哲学词汇来翻
译中国哲学作品,在他们的译作中,我们只能看到一种西方形而上学式的哲学范式,他们的解读中,没有任何中国哲学的特色突显,因而他们没能够以端正的态度去接受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

安乐哲和罗思文尖锐地批评了这种倾向,并在自己的《论语》英译中从中国哲学本源的角度出发,对《论语》中的中国儒学核心词汇做出了新的哲学阐释。

安乐哲和罗思文《论语》译本向西方世界彰显了中国传统和中国哲学的独特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证明了孔子对西方哲学反思重构的价值。

参考文献:
[1]roger t.awes & henry rosemout,jr.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a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m].new york:the ballantine publishing group,1998.
[2]安乐哲,罗思文.论语的哲学诠释[m].余瑾,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陈国兴.论安乐哲《论语》翻译的哲学思想[j].中国比较文学,2010,(1).
[4]韩国茹.非超越的宗教性——安乐哲古典儒学宗教性思想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9,(8).
[5]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m].何金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