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闵:迈向梦想的国度:我的计量经济学研究之路
——《计量经济学》精品课程培训有感
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融合前沿—《计量经济学》精品课程培训有感上海分中心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倪中新很高兴有机会聆听清华大学李子奈教授讲授国家级精品课程《计量经济学》。
在三天的培训课程中李教授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我国计量经济学教育的发展过程以及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主要的教学内容体系,阐释了“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问题。
同时也启发我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 如何才能将计量经济学建设成为一门经济学课程?2. 如何才能处理好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前沿性之间的关系?3. 如何才能处理好理论和应用的关系?4. 如何根据学校的定位和学生的培养规格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能否解决好这些问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计量经济学》课程开设的是否成功。
我感觉要使计量经济学建设成一门经济学课程,在讲授每一章前,教师的导论非常关键,尽量选取一些有趣的、具有代表意义的经济学案例,作为引入,启发同学去思考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我们都知道,计量经济学是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学三个学科的有机交叉和结合。
在这三者当中,数学是我们的工具,统计学提供了数据搜集的依据、思考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经济学则决定了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或者研究对象。
再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也很重要。
如果教师在授课中很重视模型设立的经济依据,估计及检验的原理,另外对于分析的结果给出很明确的经济学解释,那么学生在学习吸收的过程中就会有所偏重.我觉得这种导向很重要!在我们的具体教授过程中,我们可以对涉及到的案例其相应的经济背景给学生说明或者做简单解释,至于怎么样解决这些问题,是需要我们计量的理论知识的。
再有,我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模型求解的原理以及结果的解释和分析,因为这关系到问题的实际应用价值,这也和经济学的理论是分不开的。
另外我的体会是尽量以中国经济中具体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数据为演示案例,而不是简单照搬国外计量经济学教材中的案例。
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停留在方法的说明和解释的层面,使得同学有一种亲切感,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于如何才能处理好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前沿性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与任课老师有很大关系。
行政管理理论自信人物
行政管理理论自信人物导言在行政管理领域,有一些杰出的人物以其出色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成就成为行政管理理论领域的自信人物。
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多年的研究,为行政管理领域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理论财富,为学术界和实践界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指引。
本文将介绍一些行政管理领域的自信人物,他们在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中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为行政管理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韩伯纳姆韩伯纳姆(Herbert Simon,1916-2001)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也是行政管理领域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的事业跨越了多个领域,包括经济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管理学等。
他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有关“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的理论,这一理论对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有限理性理论主张,人类决策者的理性是有限的,他们在做出决策时无法完全了解所有的信息和因素,也无法做出最优化的选择。
因此,他们的决策过程是基于有限的信息和能力进行的,而非完全理性的。
这个理论对管理者的工作和决策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管理者提供了更加实际和可行的决策模型。
韩伯纳姆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有关“组织控制”(organizational control)的理论。
他认为,组织的目标是通过组织控制来实现的,而组织控制是由规则和程序来实现的。
韩伯纳姆的这一理论为组织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为管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韩伯纳姆的理论贡献不仅影响了行政管理理论领域,也对经济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研究成果为行政管理学科的老师和学生提供了重要的学习资源和参考资料,也为管理实践者提供了重要的管理经验和指导。
二、玛丽·帕克特·福利玛丽·帕克特·福利(Mary Parker Follett,1868-1933)是20世纪最重要的管理理论家之一,她被誉为“组织思想之母”。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2024)
假设截距项和解释变量系数都是随机 的,与误差项相关。随机效应模型可 以分为随机截距模型和随机系数模型 。
21
面板数据的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方法
面板数据的参数估计方法主要有最小二乘法(OLS)、广义最小二乘法(GLS)、极大似然法(ML)等。其中, 固定效应模型通常采用组内估计法(Within Estimation)或一阶差分法(First Difference Estimation)进行参 数估计;随机效应模型则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或极大似然法进行参数估计。
感谢您的观看
2024/1/29
27
风险对冲与分散
通过计量经济学模型,构建风险对冲策略,降低单一资产或投资组合的风险敞口;同时, 实现风险的分散化,提高整体投资组合的风险调整后收益。
压力测试与情景分析
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模拟极端市场环境下的金融风险暴露情况,进行压力测试和情景分 析,为金融机构制定应急预案和风险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26
THANKS FOR WATCHING
2024/1/29
24
计量经济学在金融市场的应用实例
2024/1/29
股票价格预测
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如ARIMA、GARCH等,对股票价 格进行预测,帮助投资者把握市场趋势,制定合理的投资 策略。
投资组合优化
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评估不同资产的风险和收益特性, 构建最优投资组合,实现资产配置的多样化和风险分散化 。
最小二乘法
通过最小化残差平方和来估计模型参数,适用于误差服从正态分 布的情况。
2024/1/29
13
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假设检验
模型的显著性检验
检验模型的整体显著性,即所有自变量对因 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2024年度李子奈计量经济学课件
数据收集与处理 变量选择与测量 实证分析
评价环境污染治理政策的 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采用环境经济学理论模型 ,如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 关系模型、环境规制效果 评价模型等。
收集相关地区和行业的环 境污染和治理数据,如污 染物排放量、治理投资额 等,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选择环境污染治理效果作 为被解释变量,选择治理 投资额、污染物排放量、 环保政策等作为解释变量 ,并进行测量。
27
实证研究设计思路及步骤
构建理论模型
根据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理 论或模型,构建实证研究的理 论框架。
变量选择与测量
选择合适的变量,并对其进行 测量,以便后续分析。
确定研究问题
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是 实证研究的出发点。
2024/3/24
数据收集与处理
根据理论模型的要求,收集相 关数据,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如数据清洗、转换等。
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如 面板数据分析、倾向得分 匹配等,对收集的数据进 行实证分析,评价环境污 染治理政策的效果及其影 响因素。
2024/3/24
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4
31
空间杜宾模型(SDM)
估计方法
同时考虑了因变量和自变量的空间滞后效 应,以及误差项的空间相关关系,更为全 面地揭示了空间效应的作用机制。
包括最大似然估计法、广义最小二乘法、 工具变量法等,用于对空间计量模型进行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2024/3/24
26
07
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
Chapter
2024/3/24
面板数据定义
指包含若干个截面个体成员在一段时间内的样本数据集合,其每 一个成员都有多个观测值。
高级经济学书籍
提高级别:计量经济学板块:1、中文名:《计量经济学》林文夫(理论计量经济学经典教材)英文名:Econometrics by Fumio Hayashi2、中文名:《计量经济学分析》格林(应用计量经济学经典教材)英文名:Econometric Analysis by Greene3、中文名:《横截面与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学分析》伍德里奇(上面两本的补充)英文名:Econometric Analysis of Cross Section and Panel Databy Wooldridge微观经济学板块:4、中文名:《高级微观经济理论》杰里/瑞尼(高微入门教材)没货英文名:Advanced Microeconomic Theoryby Geoffrey A. Jehle / Philip J. Reny5、中文名:《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范里安(高微基础教材)英文名:Microeconomics Analysis by Hal R. Varian6、中文名:《微观经济学》安德鲁.马斯-科莱尔等(哈佛教材,高微最顶尖教材)英文名:Microeconomic Theoryby Andreu Mas-Colell Michael D. Whinston Jerry R.Green (MWG)宏观经济学板块:7、中文名:《高级宏观经济学》戴维.罗默(高宏入门教材)英文名:Advanced Macroeconomics by David Romer8、中文名:《动态宏观经济理论》萨金特(高宏基础教材)英文名:Recursive Macroeconomic Theoryby Lars Ljungqvist Thomas I. Sargent9、中文名:《经济动态的递归方法》卢卡斯(高宏最顶尖教材)英文名:recursive method in economics dynamics by Robert E. Lucas。
计量经济学案例分析汇总
计量经济学案例分析1一、研究的目的要求居民消费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居民合理的消费模式和居民适度的消费规模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 而且这也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具体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不断增长。
但是在看到这个整体趋势的同时, 还应看到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不同, 居民消费水平也有明显差异。
例如, 2002年全国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为6029.88元, 最低的黑龙江省仅为人均4462.08元, 最高的上海市达人均10464元, 上海是黑龙江的2.35倍。
为了研究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变动的原因, 需要作具体的分析。
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可能很多, 例如, 居民的收入水平、就业状况、零售物价指数、利率、居民财产、购物环境等等都可能对居民消费有影响。
为了分析什么是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最主要因素, 并分析影响因素与消费水平的数量关系, 可以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去研究。
二、模型设定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各地区居民消费的差异。
居民消费可分为城市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 由于各地区的城市与农村人口比例及经济结构有较大差异, 最具有直接对比可比性的是城市居民消费。
而且, 由于各地区人口和经济总量不同, 只能用“城市居民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来比较, 而这正是可从统计年鉴中获得数据的变量。
所以模型的被解释变量Y选定为“城市居民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
因为研究的目的是各地区城市居民消费的差异, 并不是城市居民消费在不同时间的变动, 所以应选择同一时期各地区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来建立模型。
因此建立的是2002年截面数据模型。
影响各地区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有多种, 但从理论和经验分析, 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应是居民收入, 其他因素虽然对居民消费也有影响, 但有的不易取得数据, 如“居民财产”和“购物环境”;有的与居民收入可能高度相关, 如“就业状况”、“居民财产”;还有的因素在运用截面数据时在地区间的差异并不大, 如“零售物价指数”、“利率”。
2021超新星创新中国网课
创新问题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已完成本次成绩:1001【单选题】罗马俱乐部所出的报告《增长的极限》认为,全球系统中的五个因子是按照不同的方式发展的,其中人口、经济的发展是()。
A、算术方式发展,属于无限制的系统B、算术方式发展,属于有限制的系统C、指数方式发展,属于无限制的系统D、指数方式发展,属于有限制的系统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2【多选题】当今世界经济正经历着瓶颈期,下列哪些是目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A、经济增长趋缓B、资源、环境压力上升C、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下降,高龄化、少子化严重D、高福利国家财政不堪负担,政府面临破产我的答案:ABCD得分:25.0分3【判断题】二战后不同国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中在6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的是欧洲。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美国未来学家西蒙在《最后的资源》中表达了对资源紧缺的担忧。
()我的答案:×中国的创新发展轨迹已完成本次成绩:1001【单选题】中国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变成现在世界第二大科技实力国,得益于三个内在机制,下面不属于这三个内在机制的是()。
A、资源储备机制B、引进创新机制C、集成创新机制D、自主创新机制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2【单选题】郭永怀是我国中科院院士,他所从事的研究方向是()。
A、中微子物理B、纳米科技C、两弹一星D、载人航天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判断题】最早提出“落后就要挨打”的是斯大林,他所说的落后指的是综合国力的落后。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来的。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创新对中国发展的重要作用已完成本次成绩:1001【单选题】我国劳动力目前出现了减少的趋势,导致的后果不包括()。
A、劳动力成本增加B、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其它国家C、高端产业回到本国发展D、制造业利润增加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在“跟随时代”,中国对待外来技术的策略不包括()。
公共政策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 Daniel Lerner and Harold D. Lasswell, The Policy Sciences: Recent Development in Scope and Method. Standford, C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1. Harold D. Lasswell, A Pre-view of Policy Sciences. New York: American Elsevier, 1971. ——The Decision Process: Seven Categories of Functional Analysis. College Park, MD: Bureau of Governmental Research, University of Maryland, 1956. Yehezke Dror, Public Policymaking Reexamined. Scranton, Pennsylvania: Chandler, 1968. ——Ventures in Policy Sciences: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 American Elsevier, 1971. ——Design for Policy Sciences. New York: American Elsevier, 1971. ——Policymaking Under Adversity. New Jersey: Transaction, Inc., 1986. Stuart S. Nagel and Miriam K. Mill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Policy Sciences.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 Wood Press, 1993.
2024版计量经济学教案李子奈版ppt课件
计量经济学发展历史与现状
发展历史
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创时期、 经典时期和现代时期。初创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有弗里希、 丁伯根等,他们为计量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重要 贡献。经典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有克莱因、戈德菲尔德等, 他们进一步完善了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现代 时期则是在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的基础上,计量经济学 的研究领域和方法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和深化。
THANKS
感谢观看
计量经济学教案李子 奈版ppt课件
目录
• 计量经济学导论 • 经典线性回归模型 • 广义线性回归模型 • 时间序列分析 • 面板数据分析 • 非参数和半参数估计方法 • 计量经济学应用实例分析
01
计量经济学导论
计量经济学定义与性质
计量经济学定义
计量经济学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 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的一门经济学学科。
归系数的估计值。
无偏性
样本回归系数的期望值等于总体 回归系数。
一致性
随着样本量的增加,样本回归系 数趋近于总体回归系数。
有效性
在所有无偏估计量中,最小二乘 估计量的方差最小。
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假设条件及检验
线性关系假设
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误差项独立同分布假设
误差项之间相互独立且服从同一正态 分布。
计量经济学性质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分支学科。
计量经济学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计量经济学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对经济活动中的各种 因素进行数量分析。
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简介 -回复
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简介-回复文章: 中国管理研究概述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管理实践和理论在过去几十年中发展迅速。
中国管理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逐渐形成,并在学术界和商业界中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本文将介绍中国管理研究的背景、特点和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与价值。
一、中国管理研究的背景: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明的国家,有着自己独特的管理传统和文化。
然而,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管理实践主要依赖于计划经济体制,缺乏市场经济中的管理理念和技巧。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使得中国企业面临诸多挑战,管理问题也逐渐凸显。
因此,中国管理研究应运而生,旨在为中国企业提供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二、中国管理研究的特点:1. 结合理论与实践:中国管理研究将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相结合,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
研究者通常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深入了解其管理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提供解决方案。
2. 面向国内市场: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独特的经济环境,因此,中国管理研究更加关注国内市场和中国企业的管理需求。
这使得中国管理研究与西方管理理论有所不同,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体系。
3. 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中国管理研究在借鉴国际管理理论的同时,注重本土文化和传统的融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研究模式。
这种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特点使得中国管理研究在全球范围内独具竞争力。
三、中国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中国管理研究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几年将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多元化的研究方法:随着中国管理研究的深入,研究方法也将更加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外,还将出现更多的实证研究、案例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等。
2. 关注创新与创业:中国政府倡导创新与创业,并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未来中国管理研究将更加关注创新和创业领域,致力于研究企业如何通过创新和创业来提高竞争力。
魁奈的经济学说第四组
3.货币只是财富的一部分或一种形态
➢
魁奈明确把货币看做财富的一部分或一种
形态。真正的财富既可以是货币财富,也可以是
实物财富。
➢
反对把货币看做唯一的财富。有力地批驳
了重商主义的财富观。
4.财富与人口、需求、消费、价格
十六岁时到一外科医生处做学徒。不久到巴黎著名雕版术家 罗歇福的门下工作五年,同时在附近的大学研究医学,并学习化 学、植物学、数学、哲学等。
五年后回乡,在蒙脱开业做外科医生。作为医生,他的声誉 日渐提高,很多知名人士亦去就诊。
中年的魁奈······
1730年他发表了论文《放血效果的观察》,很受医学界 的重视,并因此和当时著名外科医学者佩洛尼等相识, 被聘为巴黎外科医学会的常任秘书,因而移居巴黎。
魁奈的经济学说
韩淞洲 赵晓松 乔羽 郑孝敬 王洋 孙理祥
魁奈的生平与著作
韩淞洲
一、魁奈的生平与著作
弗朗斯瓦·魁奈
------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之一 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
慈祥的魁奈······
中文名:弗朗斯瓦·魁奈 外文名:Francois Quesnay 出生日期:1694年 逝世日期:1774年 职业:经济学家 主要成就: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
魁奈关于财富的观点
01 什么是财富 02 价格与使用价值无关
03 货币与财富 04 人口、需求、消费、价格、财富、
1.什么是“财富”?
魁奈把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使用价值看做 是“真正的财富”、“真实的财富”。
只具有使用价值而没有出卖价值的东西, 还不能称为财富。
朱民:一位经济学家的家国天下
朱民:一位经济学家的家国天下朱民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也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学者。
他以其深厚的学识、独到的见解和卓越的贡献,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了我们敬爱的学术偶像。
朱民先生自幼聪慧过人,对经济学的研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他勤奋好学,努力钻研各种经济理论,并在大学期间开始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毕业后,他选择了留在学校,继续深耕学术,并且成为了经济学院的一名教授。
朱民先生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宏观经济和经济政策方面。
他深谙经济规律,对经济发展的趋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他不仅能够将复杂的经济理论浅显易懂地解释给普通人听,还能够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
朱民先生除了在学术研究方面大有建树外,还积极参与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他多次受邀参加国家级经济论坛,并就当前经济形势和政策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他的专业知识和独到见解在政府和学界都备受赞誉,成为了决策者倾听的重要声音。
朱民先生的家国情怀非常深厚,他一直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
他关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主张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和扶持农村经济改善贫困居民的生活。
他也十分关注青少年教育,认为教育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途径,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
除了对国家的贡献外,朱民先生对家庭也十分珍视。
尽管工作繁忙,他仍然尽量抽出时间和家人相处。
他理解家人对他的支持和理解,对家庭的付出表示感激。
他也教育子女要热爱祖国,努力学习,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朱民先生是一位充满智慧和情感的经济学家,他深厚的学术功底、为人正直和家国情怀让他成为了广大学生和社会人士的榜样。
我对朱民先生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深感敬佩,并且希望能够向他学习,成为像他一样有远见、有担当的人。
新书讯
N E W A R R I V A L S新书讯《中国是部金融史》作者:陈雨露杨忠恕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年3月本书以时间为纲,以朝代、人物、事件为目,围绕金融实践这个核心,用形象的语言,条分缕析中华文明进程中的盛衰密码和进退定律。
无论是“文景之治”、“开元盛世”的海晏河清,还是“五胡乱华”、“五代十国”的浑浊乱世,都有金钱的力量在背后驱动。
一部上下三千年的中国史其实就是一部金融史,透过这本书,你能将它看明白。
本书用生动诙谐的语言将中国古代的金融实践和历史经验逐一展现,从金融的视觉重新解读历史,让你读懂其间的贫富逻辑、金钱规则和盛衰玄机,历史故事迭宕起伏,文笔生动活泼。
作者陈雨露,金融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杨忠恕,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后、金融学博士。
《O2O: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革命》作者:张波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2月2012年是O2O元年,无论是成熟的传统企业、如火如荼的电子商务企业,还是以电信、银行、娱乐等为代表的与民生相关的企业,都在探索和践行O2O模式。
本书是国内首部O2O方面的著作,不仅宏观上叙述了O2O的概念、在各行业的应用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且还系统阐述和解读了各行业如何借助O2O来顺利实现商业模式的转型和升级。
理论上,本书饱含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知灼见,宏观且有高度;实践上,本书呈现和分析了大量成功的O2O案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作者张波,上海翼码公司(电子凭证行业领导者)业务支撑部总监,专注于电子凭证和O2O的研究和实践6年多,是该领域的先驱者之一。
《最好用的101个经济法则》作者:(韩)金敏周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3月很多人对经济毫无兴趣,但生活在当今社会,不能不了解一些经济知识,可是理论太多、图表太多、数据太多。
而《最好用的101个经济法则》则是一本教人如何使用经济理论的经济书,它将众多的经济原理以“好用”为目的串在一起,同时又充满丰富的知识和阅读乐趣,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很多历史、文化、科学、常识等知识。
浙江大学当代中国经济课程资料 科斯经典文章及相关 科斯的情怀
浙江大学当代中国经济课程资料科斯经典文章及相关科斯的情怀科斯的情怀——爱上从未谋面的中国(转贴)按语(罗卫东):下文是从张五常教授的博客上转帖过来的。
说实在的,这篇文章的叙事不是很紧凑,但是讲的事情有些意义。
文章中介绍科斯在这次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讨论会闭幕式上讲出来的那句话:“为中国奋斗就是为世界奋斗!”,真是令人感动。
“我将安眠,祝福中国!”多么像某莎士比亚戏剧中主角的独白,富有高贵和悲壮的气质,让人动容。
没有理由怀疑科斯教授的诚意,我也并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或者国家主义者,我有自己理解这句话的立场和角度。
我没有参加会议,没有能够亲耳聆听科斯的演讲,但还是被深深震撼了。
诸位,我们都该想一想这句话的涵义,也都要考虑自己该做些什么。
美国时间7月14~18日的五天里,我有幸参加了科斯发起的“中国经济改革”的学术研讨会。
这次会议有很多让我感到震撼的人和事,但其中之最要数科斯对中国这么一个他从未谋面的遥远的东方国度所表达出来的深沉、热烈的情怀。
无论是在公开的文章、演讲,还是私下的聊天、闲谈,张五常教授以前都曾多次提到,美国经济学家大多对中国非常友善,但没有谁比科斯对中国如此关心。
经过这长达五日的会议,我总算是切身地体会到这一点。
7月13日傍晚时分,我与友人飞抵芝加哥,就在入住的酒店附属的牛排屋吃晚饭。
本来是因为经过长达14小时的飞行而太累太饿,无法到外面另觅吃饭的场所,却因此而遇上意外之喜——科斯竟然就在我们旁边的桌子上与张五常教授的儿子等人一起吃饭。
科斯的助手王宁先发现我们,过来跟我们打招呼。
友人问我是否应该借此机会与科斯交谈并合照。
开始时我有点犹豫,因为经过长途飞行,风尘仆仆的,这个样子上前,似乎有点唐突。
但转念想到,明天开会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人都想跟科斯在一起,那时机会就没现在这样好了。
于是我就请原在香港理工大学、现在芝加哥大学访学并照顾科斯的蔡鸿达代为传达求见之意。
不久,蔡鸿达走到我面前说,科斯愿意与我们交谈,还说他记得我写的文章,对我有印象。
管理经济学课件第一章市场机制与需求研究
稀缺性 的存在意味着必须进行选择
选择 就必须放弃某些方案
次优方案的价值就构成了 机会成本
所以,我们是生活在一个权衡利弊的 世界里(the world of trade-off)
16 MBA管经经济学——市场机制与需求研究
选择就是用既定的资源 决定三个基本经济问题:
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经济头脑的来源: ——系统的理论学习 ——实践的经验积累
经理是什么? “经”是经验 “理”是理论
5 MBA管经经济学——市场机制与需求研究
具备经济头脑就是能用符合客观 经济规律的观点方法去分析研究
解决现实经济问题
• 人的任何行为都面临选择与权衡 • 得到某种东西的成本就是必须放弃的东西——机
会成本 • 人的理性决策需要边际分析 • 人们的行动是对激励刺激作出的反应 • 人们相互进行交易会使双方获益 • 市场通常能更好地组织经济活动 • 在市场失灵时,政府会改进市场结果 • ……
6
MBA管经经济学——市场机制与需求研究
要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问题
小王下海得失如何?——
小王原是某机关单位的一个处长,年薪2.4万。下海后
一年赚了5万。
下海的机会成本计算
因下海而放弃的处长年薪 处长的隐性收入(公费医疗,低价购房,公费度假,节日福利等) 因用储蓄做下海资金而失去的利息收入 过去给报刊写稿收入 机会成本合计
经济学就是“选择的科学”。
20 MBA管经经济学——市场机制与需求研究
什么是经济学?
•最古老的艺术 •最新颖的科学 •既简单又深奥 •经世济民的学说
21 MBA管经经济学——市场机制与需求研究
经济学的两个主要研究内容
• 稀缺资源的优化组合与优化配置 • 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
管仲:春秋时期的凯恩斯主义者
管仲:春秋时期的凯恩斯主义者管仲:春秋时期的凯恩斯主义者编者按很多现代的经济思想,其实都有很长的历史。
例如著名的凯恩斯主义,并不是二十世纪的产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它就曾被应用。
春秋时期齐国的名相管仲,就是“凯恩斯主义”的杰出代表。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吴晓波先生的这篇文章,认识一下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凯恩斯主义者,并体会一下其学说的是是非非吧!管仲像管仲,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也是先秦诸子中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一学派的思想集中体现于《管子》一书。
管仲博通坟典,淹贯古今,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
他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唯物论中“物质决定意识”的观念和《管子》的思想颇为接近。
中国历代的经济变革,应从公元前8世纪的春秋说起。
春秋之前,只有“天下”,而没有“国家”。
周天子封疆裂土,一千多个诸侯国恪守秩序,相安无事,因此没有任何求变的动机及欲望。
公元前77年1,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被犬戎杀死,西周终结。
从此,天子权威丧失,各国开始火拼,争强求富就成了新的时代主题,孔子称之为“礼崩乐坏”,我们则视之为变革的发生。
所谓国家,从来是血腥竞争的产物,这是举世之公理。
从统治者的策略来说,两千年的经济变革以千年为界,切为两截,从春秋时期到12世纪的北宋,变革是基于扩张的需求,而之后到18世纪初期的“康乾盛世”则以稳定为主题。
及至近当代,从洋务运动到现今,则出现了救亡、扩张、稳定,再扩张、再稳定的多个主题变奏,这期间的反复徘徊,值得我们细细体味。
春秋有“五霸”,首霸者为齐桓公,齐国之盛,正是第一场经济大变革的结果。
周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黄河中游,而齐国地处偏远的胶州半岛,很像改革开放之初的广东、福建,地狭、滨海、远离中央政治中心,齐国的开国者是姜尚公,非姬姓王族,变法之初,属边远小国。
所以,自古以来,弱者就是变革的发动机。
中国从第一次搞经济变革开始就呈现出一个鲜明的特点:观念的优先往往比资源的优先更重要。
自信与耐力: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勒教授访谈录
自信与耐力: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诺贝尔经济学奖获
得者米勒教授访谈录
王松青
【期刊名称】《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年(卷),期】1994(000)001
【摘要】在本访谈录中,默顿·米勒(MertonH·Miller)主要就美国期货市场发展经验,及其对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如何推进规范化的、透明度高的、能够公平竞争的期货市场阐述了自己的意见。
此外,他还从国民帐户角度分析了美国总统克林顿的经济政策及未来中美经济关系的发展趋势。
【总页数】8页(P53-60)
【作者】王松青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0
【相关文献】
1."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著名金融学家、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教授访谈录 [J], 宋宏
2.马克维茨、夏普和米勒——199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J], 张军
3.法国文艺复兴文学研究一隅:以重探加尔文为例——与索邦大学米勒教授访谈录[J], 左天梦;赵靓
4.企业举债能增加其价值吗?:评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勒教授的筹资理论[J], 李明;舒新国
5.文学研究的中西比较自觉意识与文化自信:傅修延教授访谈录 [J], 林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常凯申文集
常凯申文集简介常凯申,中国公共知识分子,媒体人,社会观察家,被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自媒体人之一。
他以其独立、大胆的观点和风格广受关注,被誉为中国公众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
本文集将为您介绍常凯申的部分重要文章,涵盖了他在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的观点和思考。
“因地制宜”的非凡智慧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常凯申提出了“因地制宜”的非凡智慧,并在多个发表的文章中详细阐述了该理论的重要性。
他认为,不同地区的发展和治理需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地采用相同的方法。
在他的文章《因地制宜:城市发展的非凡智慧》中,他指出,中国的城市发展必须根据地区的特点来进行规划和管理,避免出现“城市克隆”的现象。
他还从经济、环境、文化等角度对因地制宜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改革开放与中国经济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常凯申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他的文章《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中,他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分析了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的巨大影响,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他指出,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开创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新时代。
他还强调了改革开放对于提高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全球化时代中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常凯申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辩证思维,对中国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和分析。
在他的文章《中国社会问题:现象与根源》中,他探讨了中国社会问题的现状和根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他认为,中国社会问题的产生与中国的快速发展和经济转型密切相关,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完善社会制度来解决。
他还对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创新的观点和建议。
民主与治理的探索作为一个关注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媒体人,常凯申一直关注中国的治理和民主建设问题。
在他的文章《民主与治理的探索:中国的机遇和挑战》中,他对中国的民主和治理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位选择学术研究作为人生方向的人,多少都有一些不同的原因和机缘。
而我自年轻时的惨绿岁月起,一路跌跌撞撞,才逐渐踏上学术研究的这条路。
我在高中以前一直是成绩很好的学生,但是叛逆心理却使我荒废了在建国中学整整三年的时间,也使我几乎在大专联考中名落孙山。
然而我并没有因此洗心革面(至今回想起来,也不知该如何解释自己当年的心理)。
就读于文化学院经济系的期间,我仍然只读自己喜欢的书﹐听自己喜欢(但却吵死人) 的音乐﹐也与朋友们聊天打麻将,却不愿意多花一些时间读学校的书。
如是者四年。
服预官役时,我被分发到东引(一个面积仅 3.6 平方公里的小岛) 服役。
还记得乘船抵达东引那天,朔风强烈,天气严寒,我突然开始担忧自己的未来。
当晚在略微透风的寝室中,我几乎彻夜难眠。
在经过近七年的颓废生活后,我终于认真思考自己要走什么样的路。
我在入伍之前结了婚,也许是婚姻促使我必须严肃的面对未来。
在东引服役期间,我首先改变自己多年来对事情漫不经心的态度,开始认真去作每一件交付给我的工作,甚至改变了自己潦草的写字方式。
没有公事之余,我仍然读自己喜欢的书,但也拨出一半时间重新念那些在大学时被我弃置一旁的经济学教科书。
即使认真读了一些书,我对自己的未来却没有什么清楚的想法,更没有想到有一天会走上学术研究的路。
退伍后工作一段时间,我去了美国,于是有机会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
刚到美国时,一位亲戚远道来看我,他很剀切的对我分析美国的经济与就业市场,并且建议我重新念个电机或电子方面的学位。
他的看法不无道理,可惜我对电机电子毫无兴趣,所以我决定走自己较为熟悉的路:经济。
这是我人生中一个最重要的选择。
虽然事后看来当初的选择是对的,但我也必须承认这个正确的选择多少带有运气的成分。
我在1982 年进入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攻读经济硕士学位。
开学一星期之内,我就被彻底打败了,我仅有的一些微积分知识根本不足以应付经济研究所的核心课程。
即使卯足全力读书,第一个学季的成绩仍然惨不忍睹。
记得期末考最后一天,空气冷冽,而我心情极度恶劣。
当我骑车穿过枝枒横空的校园时,心中一再浮现的竟是一句:「他生未卜此生休」。
那是我生命中最低潮的时候。
我承认自己能力确实不足,但又不愿再像以前一样,只是「混」过这些课程。
我下定决心,给自己一次机会:重新开始,从根救起。
随后的几个学季与暑期,我全力重修大学部的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与微分方程),统计(初级统计,变异数分析,回归分析与数理统计),以及一些经济系的课程。
杂在大学部低年级学生中修课使我的自尊颇受打击,但我别无选择,必须为过去的荒废付出代价。
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第二年秋季当我重回经研所的课堂时,我惊喜的发现这些课程内容,以及当初像天书一般的数学公式,居然「变得」清晰易懂。
我于是知道自己已经踏出正确的第一步,有机会接近经济学的殿堂了。
那一年,除了认真的上经研所的课程外,我还继续上了大学部的实数分析以及统计研究所的数理统计(此后,到数学系修课就成为我的习惯)。
当我逐渐感受到自己已在进步,我的心思开始「不安分」起来,于是尝试转学到在经济学界较负盛名的学校。
转学的决定,是我人生中另一个重要转折,也最终使我走上了学术研究之路。
1984 年秋,我进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UCSD) 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
过去的阴影逐渐远离,我的学习也如同南加州的阳光一般明亮起来。
UCSD 经研所的课业非常重,即使有了以前的基础,我还是得步步为营。
我仍旧维持修数学课的习惯;即使只是旁听,我依然认真的整理笔记,并且自己做作业。
那时上过的数学课包括研究所的实数分析,以测度论为基础的机率理论,泛函分析,随机微积分,以及各种数学所的选修课。
这些额外的课使课业压力更形沉重,但也使自己更具自信,不再畏惧艰深而抽象的理论。
我后来的博士论文以及研究多受益于那些年所打下的数学基础。
也由于这些经验,我一直鼓励有志于念经济的学生们多上数学课(跟我写博士论文的学生则一定要修各种数学课),一方面训练抽象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则为未来的研究厚植基础。
在UCSD 经研所的课程中,「计量经济理论」似乎与我特别「投缘」。
计量经济理论主要是介绍各种计量模型,估计与检定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统计机率性质。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这种分析方式与我的思考逻辑最为接近,因此对课程内容也最能掌握。
1985 年春季我修了一门计量理论的选修课,老师要求暑期后要交一份题目自选的学期报告。
那时我正好想多了解追踪数据(panel data) 的模型与方法,便开始阅读相关文献,并向一位学长请教,逐渐整理出一些有关模型估计的新想法,然后写成报告。
开学后一个多月报告发回时,我不仅得了个A+,老师还建议我将论文投到计量经济的顶尖期刊Journal of Econometrics。
这个建议使我雀跃不已,更使我下定决心以计量经济学作为自己论文的领域;那位老师Halbert White 后来也成为我的论文指导教授。
完成这份学期报告的经验弥足珍贵,它使我学习到作研究的基本工夫:首先要全面性与批判性的掌握既有文献的精要,其次则是设法从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想法或作法。
其后在寻找论文题目时,我再次遇到困境。
有些教授习惯指定论文题目,而White 教授则听任学生自己在浩瀚的文献中摸索方向。
我对此极不适应,私底下颇有微词。
当时「类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的研究方兴未艾,White 教授本人也正全力投入此一领域,我因此涉猎了一些相关文献。
经过一些尝试,我首先得以在非常一般化的情况下分析类神经网络中最常用的「倒传递」(back propagation) 机制的极限性质,然后根据这些结果修正既有方法,从而建构出更为有效的学习机制(learning algorithm)。
随后我在网络模型中加入回馈(feedback) 结构,也建构出不同的学习机制,并且成功的分析其极限性质。
这两篇纯粹的理论分析就成了我论文的前两章,而后者经过修正,并与经济文献中的学习理论相结合,结果最后发表于经济学界中最重要的期刊之一:Econometrica。
即使我一开始对White 教授指导学生的方式颇不适应,日后回想时却非常感激他用这种方式带领我。
他不给论文题目,我只好自己设法寻找研究方向。
如果没有这一层磨练,毕业后一旦没人指定题目,研究工作就无以为继了。
在论文的发展过程中,他更正我的英文,提出问题让我重新思考与修正,但不会告诉我该做什么或怎么做。
多年后和另一位他的学生闲聊,我们打趣的说:他的指导似乎就是每周一次改我们的英文。
然而我们却一致同意,在他这种若有似无的带领下,我们其实受益良多。
除此之外,他极端认真与一丝不苟的态度更深深的影响了我后来的治学。
1989 年初,我在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上得到第一份教职。
我最先有三个工作机会,分别来自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UIUC)。
当时我颇贪恋加州的好天气,想选择Riverside,但UIUC 却无疑是较好的学校。
我正在犹豫不定时,内人适时提醒我:你多年的努力难道不是为了能在顶尖学校发挥所长吗?我猛然清醒,于是下定决心,接受了UIUC 的教职。
回首过去,1982 年时我还是一名手足无措,程度拙劣的研究生,如今竟然有机会进入全美前四十名的大学任教。
七年弹指,一切恍然如梦。
我在1989 年夏完成博士论文,举家东迁至伊利诺伊州,正式开始了我的学术生涯。
除了教书的准备工作,我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研究上。
最初两年,我将博士论文各章整理修订,并完成一些相关的衍生论文,包括建构新的类神经网络模型,分析新的学习机制,模拟分析与实证应用等,随后均陆续发表于不同期刊。
那时类神经网络虽已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如认知科学,讯号处理,生物科技等),但在(计量) 经济领域中却进展缓慢,迟迟未能打入主流。
我于是忧心我的努力是否能得到计量经济学界的重视,而UIUC 的经济系那时也提醒我不能仅在工程或类神经网络的期刊发表论文,这些压力都促使我在研究上另起炉灶。
即使后来我渐渐远离类神经网络的研究,那段时间所花的工夫并非白费,我也因为涉足其它领域而拓展了学术上的视野。
借着与其它学者合作,我的研究方向逐渐转向「结构性改变」(structural change) 的问题。
我们发展了新检定方法,并完成了一些论文。
但由于其它学者也同时发展出具有「最适性」(optimality) 的检定方法,我们的方法因此遭受许多质疑,论文也费尽周折才得以发表。
此一方向既然受到限制,我乃转而探讨结构改变点的估计式,而且着重在非恒定(non-stationary) 资料下估计式的性质。
一位博士班学生与我证明了常用的估计式往往会产生错误的估计结果;这是文献上第一次发现假性结构改变(spurious change) 的问题。
此结果在理论与实证上都极具参考价值,所以论文的发表极为顺利,也是我相关论文中被引用较为频繁的一篇。
1994 年是我人生另一个重大转折。
在UIUC 的生活虽然忙碌而且充实,与系上其它同仁也相处甚得,但是回台湾的念头却始终挥之不去。
美国当然不缺一位计量经济学者,但我总觉得我在台湾可以发挥更大的「边际贡献」。
然而我与台湾学界素无渊源,搬回台湾又对全家影响至剧,这些顾虑都使我犹豫再三。
这个时候内人的一番话再度发挥了关键作用,她说:「若不走这一遭,你将永远心存遗憾。
」我于是下定决心,向台湾大学经济系提出申请,然后在1994 年夏返台。
即使后来UIUC 在1995 年通过了我的升等与长聘(tenure),我还是在翌年夏正式辞去了UIUC 的教职。
回台时我即以正教授的身份进入台大经济系,五年后又转至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任职。
由于没有升等的压力与干扰,我得以在计量经济的领域中自由驰骋,尝试不同的研究方向。
我最先仍然做有关结构性改变的研究。
随着博士班学生的参与,我们开始将这些研究延伸到非整数差分(fractionally differenced) 数据,也同样发现了假性结构改变的问题。
此外,我们也探索其它计量经济学的重要议题,先后针对非涵盖性模型(non-nested model),时间可逆性(time reversibility),以及其它计量模型设定发展出新的检定方法。
这些研究成果都有超越文献中既有方法之处,因此均能陆续发表于国际上的一流期刊,我甚至认为其中一些结果未来有可能被写进计量经济学的教科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