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熊喜云

合集下载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一、考点突破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程中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通过分析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阶段、问题与对策,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力和发展规律。

1. 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 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3. 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作用。

4. 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难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互关系;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其解决的一般方法。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思考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工业化?衡量工业化是否完成的指标是什么?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如何?〃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的内涵包括哪三个方面?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指标是什么?〃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如何?〃各国各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存在着怎样的差异?1.工业化(1)概念: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展并达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以农业生产占主导地位向以工业生产占主导地位的转变。

(2)衡量指标:国际通用的衡量工业化是否完成的3个结构性指标:(3)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农业产值比重:15.4%(基本实现);农业就业人口比重:50%;城镇人口比重:36.2%,与国际通用标准相比差距很大。

2.城市化(1)概念及内涵: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城市地域;农业活动→非农业活动;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

(2)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3.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工业发展、农民入城、城市人口日益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教育部参赛_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_胡继兰

教育部参赛_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_胡继兰

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地理科组胡继兰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高二学生2.学科:地理3.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二节,这节内容主要是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介绍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我们佛山正是珠三角的中心地区,所以教材中涉及的内容学生比较熟悉,并且有很高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佛山的案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目标: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促进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并找出其中的关键因素。

3.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的特点,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动力和发展规律。

教学重点:1.促进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因素2.结合本地案例具体分析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特点教学难点: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动力和发展规律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过程】【导入】课前播放MTV《春天的故事》/v_show/id_XMTkwNzA yNTU2.html这首歌讲述的是哪个城市的故事?深圳投影深圳东门和华强北的图片【百度图片】/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6%B7%B1%E5%9 C%B3%E4%B8%9C%E9%97%A8%E5%9B%BE%E7%89%87&ie=utf-8&in=2683&cl=2&lm=-1&st=&pn=0&rn=1&di=271181547650&ln=1998&fr=ala1&fm=ala1&fmq=1357109168959_R& 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3&-1&di197088591901& objURLhttp%3A%2F%%2FPic%2F2011-5%2F2011516158326414.jpg&fromUR Lippr_z2C%24qAzdH3FAzdH3F3q_z%26e3Btr5o_z%26e3BvgAzdH3Fft2ipAzdH3Frtv1jpwtsA zdH3F8daalAzdH3F89cml&W1280&H853&T7868&S210&TPjpg/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cl=2&cm=1&sc=0&lm =-1&fr=ala2&pn=0&rn=1&di=34425114250&ln=2000&word=%BB%AA%C7%BF%B1%B1% CD%BC%C6%AC#pn8&-1&di1861442050&objURLhttp%3A%2F%%2F201 20206%2F9183378_140314351000_2.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 3Bgtrtv_z%26e3Bv54AzdH3Ffi5oAzdH3F8AzdH3FnbAzdH3Fcm0m9cbhmvj8ckud_z%26e3Bip 4s&W1024&H683&T7954&S198&TPjpg今天的繁华商业街东门和华强北在改革开放之初都还是农村地区。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说课稿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说课稿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内容,学生在学习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在之前的课程中,他们学习了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相关内容,对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城市化进程的概念、影响等方面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对其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发展规律和现实意义尚需进一步探讨。
当前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的年龄阶段,他们对历史事件充满好奇,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然而,由于生活经验有限,学生在分析城市化进程中的复杂问题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3.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挑战:探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社会矛盾等问题,以及各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
4.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与现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演变,以及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4.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a.选择题:涉及城市化进程的基本概念、发展脉络、影响等方面。
b.简答题:分析工业革命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c.论述题:论述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5.观看一部关于城市化进程的纪录片,如《城市中国》等,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观后感,字数在500字左右。
作业布置要求:
3.掌握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影响,提高对城市化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2.运用历史比较法、史料分析法、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城市化进程的深入理解和评价。
3.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城市化问题,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件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件
肇庆 惠州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珠海
基础知识回顾
1、城市化定义
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 市地区的过程。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 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 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温州模式
• 与发展乡镇企业起家的“苏南模式”不同,温州模 式的发起者和创业者是千千万万的农民,农民办企 业,经营企业,承担风险,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是” 温州模式”的核心和主体. • 位置在浙江南部山区丘陵地区,交通闭塞,资源缺乏. 与内地相比,唯一的优势是沿海但是有远离经济中心, 发展经济的优势不多. •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把小商品做大,把小企业做大 做强,以小商品为主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逐渐占领 了国内国外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是温州本身在一定程 度上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这是”温州模式”的突出 特点.
东北地区城市的发展
• 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煤炭\铁矿资源的开 发,铁路和港口的建设,出现了一批以重化工 工业为主的城市. • 1949年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长春\吉林 \哈尔滨等. • 国家工业项目的布局改变出现了一些以重 工业为主的城市:石油开发的大庆等,化工为 主的辽阳等. • 城市化水平为46.55%(全国为26.08%)
• 问题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思考: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 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 何变化?试分析其原因。
图4.25直观的反映了长三角地区对珠三 角地区的冲击。左图“国际直接投资占全国的 比重”可以看出: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所吸纳 的国际直接投资总和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进 入20世纪90年代后,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 持续增长,并逐渐超过珠三角。 从右图“进出口贸易占全国的比重” 可看出,珠三角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很明显, 但正在缓慢的发生转变;而长三角地区的外贸 依存度在10年内迅速增长。 由此可见,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过程, 是伴随着该地特殊的经济发展相对自发地快速 推进,缺乏宏观而理性的规划。

2024年城市化说课稿

2024年城市化说课稿

2024年城市化说课稿2024年城市化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㈠.地位、作用:本节旨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从而达到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目的。

本节教材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二是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三是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㈡.目标确定:1.知识与技能: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理解工业化对珠三角城市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读图说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及城市分布特点。

②.运用教材材料和图片,剖析城市化进程,讨论“工业化对珠三角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提高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结合教材“活动”展开辩论——如何实现珠三角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城市观、发展观与环境观。

㈢.教学重点:1.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2.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㈣.教学难点:城市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今后城市应如何发展。

二.说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组织分组学生讨论。

三.说教法:1.多媒体教学法。

2. 探究式教学法。

分组探究,展示成果;鼓励各组之间相互补充,相互质疑。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说教学过程:1.整体感知教材并分组:学生分成四大组探究问题。

2.引入: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场景——“启航”的画面和音乐引入,同时提问:“启航”包含了哪些含义?(以上5分钟。

)3.新授:一.位置、范围:广义的珠三角泛珠三角二.城市化的含义(以上3分钟)三.分组探究:(看书讨论8分钟,展示成果共12分钟。

)第一组:珠三角城市化进程如何?各阶段有什么特点;第二组:珠三角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三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有哪些;第四组:如何实现珠三角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联系张家界市城市发展分组讨论:12分钟第一组:张家界市城市的发展过程如何;第二组:张家界市城市发展中哪个产业起到了推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三组:张家界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第四组:如何实现张家界市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学设计——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学设计——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学设计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发布时间:2021-11-26T03:33:35.798Z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11月下作者:麦少娴[导读] 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4章第2节。

本节教材内容分三部分:一是珠江三角洲发展条件;二是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三是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中山中学麦少娴广东惠州 516200【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4章第2节。

本节教材内容分三部分:一是珠江三角洲发展条件;二是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三是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教学重难点】1、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2、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2已经学过工业、城市的区位因素,但是学生知识的系统性还不强,通过本区学习树立工业与城市和协发展,共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教学方法】教法:总结归纳法、图文结合法、多媒体演示法。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本P70-P74,完成以下题目探究点1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条件读深圳发展变化表,探究下列问题。

(1)我国对外开放首先选择深圳,主要原因是什么?(2)香港对深圳工业化、城市化有何影响?(3)简要说明深圳目前在我国的地位。

(4)归纳总结珠江三角洲地区飞速发展的区位优势。

探究点2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阅读下列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广东流传着反映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阶段轻工业起步时的顺口溜:三水一瓶水(健力宝饮料),顺德一把扇(各种名牌电风扇),鹤山一条毯(拉舍尔毛毯)。

20世纪90年代后,众多优势如政策、廉价劳动力、土地价格等逐渐丧失,但多年初级阶段的资本积累已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实力大为增强,资金、设备、人才、经营管理经验优势明显,所以在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能抓住机遇,顺利实现产业的升级。

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堂讲授案

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堂讲授案

.影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第一阶段转移的最主要国家区位因素是( B.大量廉价劳动力
D.教育水平较高
例题3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珠三角地区污水排放量变化
材料二珠三角主要工业部门
(1)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多选,填正确项字母)。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D.生活污水排放量多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2)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

试从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一、课程标准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注重学习影响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因素、进程以及产生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重点在于对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及促进条件的理解。

本节内容以珠江三角洲为例,通过此案例对“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等问题进行了剖析。

运用图表和阅读资料了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和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概况,并通过对活动的探究和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区位条件,并通过与其他地区发展模式的对比理解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差异。

本节教材内容分为三部分。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主要探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区位因素二、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进,珠江三角洲不同阶段主导产业及工业特点探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工业化发展的进程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并在工业化发展的基础上理解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三、问题和对策,主要探讨珠江三江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和珠江三角洲的工
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

难点是城市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今后城市应如何发展。

高中地理_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精美课件_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_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精美课件_新人教版必修3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工业化的推进 2、城市化
城市化标志 城市数量增多 城市人口增多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表现
许多乡村地区变成城镇,城镇数 量猛增,乡村、城市交错分布
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多
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为城 城市人口比重提高 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工业基础薄弱 矿产资源贫乏
第二阶段 1990年以后
政策和劳动力 成本低优势丧 失
优势 主导产业
工业产值增长特点
政策和侨乡优势 劳动密集型产业 较慢
工业实力较强 高新技术产业 较快
影响增长速度的原 投资规模小劳动密 投资规模扩大 因 集型产业附加值低 高新技术产业 附加值高
1985年与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比较
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
第一阶段(起步) 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
工业基础薄弱 矿产资源贫乏 1979 年 至 1990 年 劳动力 丰富 __________ 政策、侨 引进 ____、技 建立 生活消费品 ______ 资金 加工厂 乡 ___优势 术、_____ 设备 改革开放 初期 外商投资 规模___ 小 吸引外资额 增长_____ 较慢
国际经济环境
与全国其它地区共同拥有的条件有哪些? 2、根据上题的结果,你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20世 对外开放的政策 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条件 是什么?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工业化的推进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 进程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
外向型是它的主要特点
举例: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1.起步: “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图来样 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高中地理(人教版)“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人教版)“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人教版)“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学设计作者:易超文乔斯佳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44期一、课程标准要求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探索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尝试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1] 。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属于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Ⅲ区域地理中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二节内容,本节内容与必修Ⅱ第二章《城市和城市化》这部分内容联系密切,是必修Ⅱ《城市和城市化》这一节内容的延伸和深化[2] 。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完第一节内容“区域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的深入学习,为第五章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本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教材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对外开放的前沿主要说明珠江三角洲快速发展的原因,第二部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主要说明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阶段及特点,第三部分问题和对策主要说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这三部分内容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湖北省监利县实验高中高二年级学生,学习能力属于中等水平。

从学生身心发展角度分析:相比初中生,高中生的学习兴趣较稳定,其兴趣取决于对课程价值的认识。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地理对生活的作用。

从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角度分析:高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知识,尤其是人文地理中“城市化”这一节的知识,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从学生的能力水平角度分析: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是仅仅只能对一些地理现象做初步分析,对于那些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不能够从多个角度去深入分析以及找到有效的解决地理问题的措施。

四、教学目标设计:(一)知识与技能:1.说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有利条件。

2.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各个阶段工业化与城市化特点。

高中地理成都工业化与城市化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成都工业化与城市化教学设计

《区域工业化与城化》教学设计xx铁中地理组袁琳一、课标分析:1.课标要求:以某经济兴旺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2.课标分析:本条课标要求具体区域为例,解决三个问题:〔1〕分析该区域工业化与城化的推进过程;〔2〕工业化与城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3〕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三个问题我预备用两个课时,第一个课时主要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化的推进过程。

分析该区域工业化与城化的推进过程这一点的行为动词是分析,是应用层面。

主语是工业化与城化,什么是工业化?什么是城化?这在必修已有解释,在这里我们应更多的关注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

其次分析推进过程,得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城化与工业化是怎样推进,支撑的区位条件是什么?二是分析清楚是什麼样的过程?二、学情分析1.认知起点:经过区域地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读图、析图能力以及分析案例的方法。

且学生在必修2已学习过有关工业、城、城化的相关内容。

2.学习兴趣:结合xx工业化与城化等土地理材料,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材料,分析xx工业化与城化的两次推进过程及阶段特征。

2.观看视频,分析xx工业化与城化快速推进的区位条件。

3.在分析xx工业化与城化进程的过程中,建立工业化与城化之间的联系,理解工业化与城化的相互影响关系。

素养目标:1.从区域认知的角度理解区位条件对xx工业化与城化推进的影响。

2.运用综合思维观点,系统的、动态的分析工业与城化的推进过程。

情感目标:1.了解家经济开展的巨大成就,激发关心、热爱家的思想情感。

2.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重点难点:重点:1.分析xx工业化与城化推进的区位条件。

2.分析xx工业化与城化的推进过程。

3.理解工业化与城化的相互影响关系。

难点:理解工业化、城化与区域经济开展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高中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案合集

高中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案合集

高中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精选教案合集第一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基本概念1.1 工业化的定义与特点理解工业化的概念分析工业化的特点1.2 城市化的定义与特点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分析城市化的特点1.3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探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影响分析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联性第二章:区域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与模式2.1 区域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介绍工业化发展的初期、中期和后期阶段分析各个阶段的特征和影响2.2 区域工业化的模式介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模式分析不同模式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性第三章:城市化的动力与过程3.1 城市化的动力分析城市化的经济、社会和政策动力探讨各种动力对城市化的影响3.2 城市化的过程介绍城市化的主要过程,包括人口流动、城市扩张和城市化水平提升分析各个过程的特点和影响第四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影响4.1 经济影响分析工业化与城市化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的影响4.2 社会影响分析工业化与城市化对社会结构、人口分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4.3 环境影响分析工业化与城市化对自然环境、资源利用和生态平衡的影响第五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政策调控5.1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政策支持探讨政府对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政策支持措施,如产业政策、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5.2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政策调控分析政府对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控的策略和手段,如环境保护、土地管理和人口政策第六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国际比较6.1 发达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经验分析发达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和特点6.2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挑战探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分析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特殊性第七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案例分析7.1 案例一:某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选取一个发达国家的案例,分析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7.2 案例二:某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选取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案例,分析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第八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8.1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介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背景和内涵分析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指导意义8.2 可持续发展策略在工业化与城市化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社会公平第九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未来趋势9.1 科技发展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分析科技进步对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影响,如互联网、等新兴技术9.2 全球化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趋势和特点,如跨国公司的影响、全球产业链的布局等第十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教学实践与反思10.1 教学方法与策略10.2 教学反思与改进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六、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国际比较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同经验和挑战。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要点解析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要点解析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要点解析作者:赵守拙储国方来源:《地理教育》2009年第05期“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知识是新课标中明确规定要求掌握的内容。

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等教材均选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作为案例,并且在内容编排上均按照“发展条件一发展特点一存在问题一今后发展方向(或对策)”条理进行组织。

但因三版本教材在“问题与对策”部分的表述各有差异,为了避免争议,各新课程地区的学业水平测试(或高考)均将重点放在了“发展条件”和“发展特点”部分。

掌握这两部分内容的关键是理清几组要素之间的关系。

1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推动理解这一对概念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

工业化一般是指“制造业或第二产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的过程。

”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工业化必然会推动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促进区域的工业化。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如图1所示。

2工业的区住因素与工业区的区住条件本质上相同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一般分成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四类。

最主要的有水源、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科技、政策等因素。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区(即高级工业地域)的发展条件虽有点和面上的不同,但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某区域发展工业的条件,一般从以下九大方面来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农副产品)、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

我国幅员辽阔,人多地广,但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这位老人为什么要选择珠江三角洲作为首个改革开放的实验田?说明珠江三角洲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但各区位条件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湘教版)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湘教版)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湘教版)
李会志
【期刊名称】《地理教育》
【年(卷),期】2015(000)0z2
【摘要】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作用;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页数】2页(P77-77,78)
【作者】李会志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 06600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导学案(湘教版)——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J], 杨永胜
2."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湘教版) [J], 谢凯;甘露
3.“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湘教版) [J], 张艳;李莉
4.区域认知视域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探究——以湘教版“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为例 [J], 郭定芳
5."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湘教版) [J], 张海月;向颢;魏大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转型时期我国教育科研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转型时期我国教育科研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转型时期我国教育科研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程云喜
【期刊名称】《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卷),期】2008(007)012
【摘要】本文认为,我国现行教育科研体制中的主要问题,是造成科技资源和新增投入产出分配低效的源头.教育科研体制改革要着眼于加强项目与经费管理,加强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与评估,摒除科研领域中的官本位.逐步形成一个以人为本、和谐有序、充满活力、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科研管理体制.
【总页数】2页(P51-52)
【作者】程云喜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我国教育投入引发的若干思考 [J], 郑建林
2.关于改革和完善我国教育体制的若干思考——以日本、美国和英国的教育改革为例 [J], 熊吕茂
3.对目前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若干思考 [J], 胡银根
4.关于建立我国教育仲裁制度的若干思考 [J], 王志英
5.能力本位: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的核心理念──对转型时期我国教育出路的再思考[J], 张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仙桃八中熊喜云
一、课标要求: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2节。

本册书核心内容为区域可持续发展。

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也必然各有其特点。

本节具体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着重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从而达到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学习了工业区位,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知识,有了区域联系、产业结构升级的知识储备,对区域分析、区域发展规划的一般方法有所了解,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两个阶段及发展特点。

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过程与方法:
1.设置问题情境,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原因。

2.运用曲线图和柱状图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的两个阶段及发展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2.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增强了解家乡,服务家乡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的两个阶段及特点。

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难点: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六、教法分析
1.多媒体演示法: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通过对东莞个案的分析,归纳出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3.问题探究法:将本节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八、教学过程
(一)图片和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二)问题情境,深化思维。

(三)概括升华、拓展迁移。

用图片和音乐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同学们都知道,城市的发展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而工业的发展又必然带来城市化。

所以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本节课,我们就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来探讨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有关问题,寻求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理念,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通过学生的自学,教师的启发、诱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探究一: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学生从其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方面分析)
为了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师生互动,我鼓励学生主动站起来发言。

同学们通过分析美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图找出其国际背景。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邓小平南巡图分析出其国内背景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通过读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图,可得出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拥有良好的区位。

3.良好的区位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这些有利条件中,最关键的条件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并完成活动。

20世纪80年代前后都有的条件:区位、侨乡
与全国其他地区共同拥有的条件:国际经济环境
所以珠江三角洲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条件是对外开放政策。

由此完成问题探究一。

展示习近平视察深圳腾讯公司的图片。

习近平上任之后第一次视察首选广东说明国家领导人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巨大成就。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问题探究二: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为了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我以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为例来进行分析。

我通过设计三个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①东莞是靠什么起步的?②东莞的发展有什么优势?③东莞发展过程中抓住了哪两次机遇?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很快得出了结论。

东莞的发展很好地印证了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成长的一般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图4. 20,可以发现,以1990年为界,珠三角地区的工业总产值增幅明显发生了变化。

我们以这个时间为界,将珠三角的工业化分为两个阶段。

同时,我把全班同学分为两个大组,一组同学结合图4.21分析第一阶段,二组同学结合图4.22分析第二阶段,并列表比较两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最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概括,得出结论。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形式,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可分为两个阶段。

在它的工业化的推进下,城市又有怎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对比1985与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分析。

结合图例可以看出: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珠三角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由此完成问题探究二。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而且发展
速度较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及时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问题探究三: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应采取哪些对策?
请同学们读图4.25,找出有关信息: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20世纪90年代后,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增长较快,并逐渐超过珠江三角洲。

原因是珠江三角洲产业基础薄弱,市场腹地小。

导致珠江三角洲:
问题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针对这些问题,珠江三角洲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同学们结合教材找到了具体对策。

对策: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以此推动地区产业升级。

展示图片,让学生思考:这几幅图揭示了什么问题?
经过分析同学们找出了问题所在:
问题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对策: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三角城市群,加强分工与合作展示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图片。

揭示:
问题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对策:加强规划与管理
通过规划与治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条理清楚,围绕“发展条件——发展特点——存在问题——今后发展对策”这一线索展开论述。

通过问题探究、读图分析等教学手段指导学生分析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反馈练习: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