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考现代教育学重点大总结
现代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
现代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①教育学研究对象: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内在本质及其发现规律的一门学科/科学;②教育学的主要内容:(四大部分——教育概论、教学论、德育论、学制;或五大部分,加课程论)③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④教育学的性质:属于社会科学的体系,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教育学的发展概况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中国:孔子的因材施教、启发教学、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到战国末年出现了一本专门论述教育的专著《学记》,《礼记》中的一部分。
中国乃至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对教育问题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很多教育术语来自学记(启发教学、教学相长、长善救失、豫时孙摩)。
欧洲: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和柏拉图的《理想国》)古罗马教育家;柏拉图在教育上主要两大贡献:①西方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国家化的思想,教育是公共事业,国家应该来办教育,在其《理想国》,教育是这个理想国家的重要支柱。
②提出了它的理念论的世界观,在此指导下,对教育学习的本质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看法:学习就是回忆,先验论;二、教育学的独立和规范阶段①独立标志,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近代西方教育学发展的奠基人,《大教学论》为代表,在教育学史上标志着教育学的产生。
夸美纽斯之后,西方教育学就从传统的哲学、政治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②规范标志,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806年《普通教育学》问世,以哲学、心理学为基础,论述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他在教育学史的地位,如果说夸美纽斯让教育学独立的话,赫尔巴特使教育学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被认为是教育学规范的标志。
两本书《普通教育学》(1806),《教育学讲授纲要》(1836);“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三、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①德国教育家梅伊曼、拉伊,主张将实验心理学观察、实验、统计的方法引入教育教学研究,反对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
②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提出其“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的主张。
现代教育学全书知识要点00442
《现代教育学》全书知识要点梳理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概念的界定(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教育”这一概念理解多样化的原因:(P2,领会)由于教育活动本身比较复杂,且在历史长河中又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社会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人类社会对教育的认识,也一直在发展变化着。
1、“教育学之父”的夸美纽斯他在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大教学论》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卢梭发展了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他的教育名著《爱弥儿》中提出,教育就是要让儿童的天性获得率性的发展。
19世纪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斯宾塞(H.Spencer)则从社会的角度看待教育,认为教育是为受教育者未来的美好生活做准备。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J.F.Herbart)在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对教育世界的面貌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他在书中构建了一个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按教育者的意图主动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严密的教育学体系。
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他认为教育并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教育就是生活本身,“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2、著名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L.Scheffler)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就把这种在教育学科领域不按逻辑规则而仅仅通过语言陈述来进行定义的方式称之为“定义性陈述”,他列举了三种定义性陈述:(P4,领会)第一种是“规定性定义”。
指创造的定义,也就是下定义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有关概念或术语下定义。
第二种是“描述性定义”。
“描述性定义”是非逻辑定义中最常见的一类,在词典中一般见到的大多是描述性定义的罗列,在教育学教科书中可以见到大量这类定义。
第三种是“纲领性定义”。
这类定义主要不是揭示概念内涵的实际状况,而是旨在说明概念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即“事物应该是什么”。
3、逻辑规则与“教育”概念的科学界定(P5,领会)首先,让我们看一看对“教育”概念的一些权威性界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现代教育学考试重点及题型
现代教育学题型及重点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题型,共有以下七种题型: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或有选错的,该题计零分)三、填空题四、改错题五、名词解释题六、简答题七、论述题第二部分:重点知识点(必须掌握):第一章:1、领会:我国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及定义。
2、识记:教育概念的科学界定第二章:1、领会:教育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中的地位;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诸社会功能的联系与特点;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的人的制约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2、识记: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第三章:1、领会:现代教育的一般原则。
2、识记:教育规律的概念;教育规律的分类;教育原则的概念;教育艺术的概念;教育的口头言语艺术及体态言语艺术。
第四章:1、领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对立的根源以及历史的具体的统一;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特征;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特征;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精神;建国以来教育目的的演变;2、识记:教育目的的概念。
第五章:1、领会:教育改革的第一阶段(美国、苏联);教育改革的第二阶段(美国、苏联);教育改革的第三阶段(美国、苏联)第六章:1、领会: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劳动的价值。
2、识记: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教师的社会地位的构成;教师的权利;教师的义务;教师的角色构成;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的前瞻性素质。
第七章:1、领会:课程编制的原则;课程编制的方法。
2、识记:课程的概念;课程的类型、结构;课程现代化的内容;集中课程编制的模式;我国中小学课程编制的三个层面。
第八章1、领会:媒体设计与开发原理;环境设计与开发原理;教学活动设计与开发原理。
现代教育学复习重点
现代教育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教育是什么?P151.广义: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2.狭义:即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制度化的、专门性的实践活动。
什么是课程?P159课程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下,受教育者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全部教育内容。
教育学中的“讲授法”是什么?P225讲授法是教师运用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
学校教育制度?P119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组织其学校教育活动的规则体系和各级各类学校体系。
人的现代化(核心观念)?P63人的现代化是‘人在心理、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上都从比较传统的一端逐渐转变到现代化的一端’,是一种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变化的动态过程,是‘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过程。
教育目的?P97教育目的实质上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人的素质的预期结果。
二、了解知识脉络教育和身心发展的关系课程实施的策略P1831.给予学校课程实施的自主权;2.创设良好的课程实施外部环境;3.运用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实施及其研究。
教育和经济的关系P715.经济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标设定;社会生产力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6.教育对经济的作用: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主要手段;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是发展、创造科学技术的重要阵地。
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P647.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8.首先,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全面系统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培养了人的劳动能力和其他能力、兴趣和爱好。
9.其次,教育能够促进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形成。
现代教育学考试知识点整理
现代教育学考试大纲模拟试题集大纲说明:识记:填空题、名词解释领会:简答题、综合题简单应用:论述题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识记:(1)教育的定义广义的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标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2)学校教育的定义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额,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2、领会(1)给“教育”这一概念下定义的意义(2)对“教育”这一概念含义理解的多样化的原因A.定义者的哲学观、价值观以及逻辑方法不同,对教育认识和解释也不同,他们总是从某一角度提出对于教育的理解。
B.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实验和定量研究尚不成熟,人们对某一概念下定义主要根据事实和历史事实。
C.不同的时代对于教育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利益集团的人群对于教育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D.根本原因:有事人给“教育”下定义时没按照逻辑规则来进行,而是采取了“定义性陈述”的方式,导致了“教育”定义的混乱。
(3)谢弗勒有关教育概念的三种定义性陈述。
1、规定性定义:指创造的定义,也就是下定义者用自己的语言对于有关概念或术语下定义。
“规定性定义”对于下定于本身并无特殊的规定,而只是要求被定义的概念或术语在著作或文献中始终保持表示这种规定的含义。
2、描述性定义:指适当的描述被界说的对象或使用该术语的方法。
在这类定义中没有任何逻辑要求或规定,定义的质量完全取决于下定义者的主观意图的和知识、语言水平。
优点:避开了繁琐的逻辑规则,缺点:随意性太大,对下定义者的知识水平依赖性太大。
3、纲领性定义:旨在说明概念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即“事物应该是什么”。
(4)给概念下定义的逻辑规则形式逻辑是从思维的形式结构方面研究思维规律的科学,对于如何给概念下定义有着明确的规则:吧被定义的概念放在它邻近的属概念里,并且指出它和同一一个属概念下的其他概念之间的差别,即“种差”。
自考教育学重要知识点汇总
自考教育学重要知识点汇总教育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是有目的地培养社会人的活动。
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必须对其进行研究,经过长期积累而成为教育学特定的研究对象。
下面是关于教育学的重要知识点汇总,一起来看看。
一、“教育”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2.受教育者,即各级各类学生,也即教育的对象;3.教育影响,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三、教育的发展及其每一阶段的特征1.原始社会与原始教育特征:1教育水平低2教育没有阶级性3教育与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着紧密的联系。
2.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奴隶社会及其教育特征:(1) 古代学校的出现。
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的第一次分离(2) 教育阶级性的出现。
(3) 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封建社会及其教育特征:(1)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牧师或骑士。
(2) 学校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
(3) 教育内容主要是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经典为主。
(4) 教育教学方法主要以严格的纪律约束为主,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
(5) 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
3. 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教育特征:(1) 教育的目的在于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又要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
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是普鲁士。
《现代教育学》复习重点
《现代教育学》复习提纲与练习使用注意事项:1、结合《现代教育学学习指导》,理解、记忆这复习重点,不断重复,熟练掌握,分章节做好练习题;2、使用《现代教育学学习指导》后面附录得三套样卷,进行应考训练,着重记忆其改错题(填空题);3、调整心态,注意方法,做好计划,踏实践行:最后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教育学概念得界定及阐释1、对“教育”概念得理解:卢梭得《爱弥儿》教育就就是让儿童得天性得到发展,斯宾塞认为教育就是为受教育者未来得美好生活做准备。
赫尔巴特在1806年发表得《普通教育学》构建了一个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三中心”论)。
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P2,识记)2、学校教育:就是由专门得教育机构所承担得、由专门得教职人员所实施得有目得、有计划、有组织得,以影响学生得身心发展为首要与直接目标得教育活动。
(P9,识记) 在我国,正式得学校产生于夏朝。
传说当时已有“庠”、“序”、“校”三种教育机构。
到西周,已有比较完备得学校教育体制,学校分国学与乡学。
国学分为大学与小学。
西方主要就是:斯巴达(国家办学)与雅典教育(私人办学)(P19,识记)3、教育学得概念:教育就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得科学。
第一,作为教育科学总称得教育学从学科归属上属于带有人文学科特点得社会科学,它得研究对象就是教育现象,目得在于揭示教育规律。
(宏观)第二,作为单一学科得教育学就是教育科学体系中得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就是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得发展得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得各个方面进行研究。
(中观)第三,作为课程得教育学就是一门师范院校得学生必修得专业基础课程,就是向学生传授有关广义教育得理论知识与学校教育得实践规范。
(微观)(P15,不用记)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得产生与发展5、教育产生得原因:人类对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得满足便就是教育产生得最根本得原因。
自考教育学的知识点总结
自考教育学的知识点总结一、教育学的基本理论1. 教育的本质和功能教育学认为教育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社会活动,是一种有意识地引导和影响后代的发展的活动。
同时,教育的功能主要包括社会化功能、传承文化功能、个性发展功能等。
2. 教育的规律教育学强调,教育活动有其固有的规律,包括认知规律、情感规律、行为规律等。
同时,教育的规律也包括社会、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规律。
3. 教育的发展阶段教育学认为,教育活动在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等不同的生命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需要因时制宜地进行教育指导。
4. 教育的原则教育学主张进行教育活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个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因时制宜原则等。
二、教育学相关的研究方法1. 实证研究方法教育学强调对教育现象、教育规律进行实证研究,借助统计学、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获得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2. 观察法通过观察学校、教室等教育场所的教学实践和教育活动,可以发现教育现象的特点和规律,从而为教育改革和实践提供依据。
3. 访谈法采用访谈法可以深入了解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想法、需求和反馈,为教育政策制定和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4.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教育学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法规等各类文献资料,可以系统地了解教育学的发展和研究现状,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三、教育学的分支学科1.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学习、记忆、思维、情绪等心理活动,探讨教育对个体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的影响,为教育教学提供心理学理论支持。
2. 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分配、教育改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问题。
3. 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研究学校管理、教育机构的组织管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等问题,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提供管理理论和方法。
4.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研究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问题,为教育投入的决策提供经济学理论支持。
《现代教育学基础》考试重点(精)
《现代教育学基础》复习要点第一章教育学与教师专业化(P1 —P34P6【填空】教育的概念:从广义上讲,教育是一种以教与学为形式,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根据实施教育的机构与场所,教育可以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便是所谓的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P6 【多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有着以下特点:1、教育内容生活化2、教育方式情感化3、教育时间的持久性4、教育作用的显著性P8【单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而不是教育现象、教育事实或教育规律。
P10 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创立时期、发展阶段。
【填空或单选】注意:识记各阶段的代表人和代表作(一萌芽阶段P12古代中国:《学记》是《礼记》中一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作品,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P11古代西方:柏拉图《理想国》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又译《论演说家的教育》(P12西方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二创立时期(P13—P16【下面第1和7小点稍微了解一下,其他点识记】P13 1.(英培根《论学术的价值和发展》(1623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
2.(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萌芽。
“班级授课制”P14 3.(英洛克《教育漫画》(16934.(法卢梭《爱弥儿》(17625.(瑞士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1781—1787P16 6.(德康德哥尼斯堡大学于1774年首次开设教育学讲座,由哲学教授轮流讲授教育学,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课程。
康德在1776—1777学年讲授教育学,其后又有数次主讲。
7.(德特拉普1779年担任哈勒大学教育学教授,世界上第一位教育学教授。
1780年出版了《教育学探讨》,第一本以教育学命名的著作。
现代教育学复习汇总(复习提纲+要点概括)
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等)复习提纲(识记、理解、应用)第一讲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广义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是学校教育概念,定义为: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教育学的概念:宏观,教育学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
中观,教育学是一门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教育科学。
微观,教育学是以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教育的构成(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产生的主要原因和条件。
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便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
人类劳动的进行,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件。
语言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另外一个必要条件。
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学校教育出现的原因和条件:历史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客观条件:体脑分工的出现,专职教师的出现。
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与应用独立形态教育学创立的主要标志是什么?著名教育家的思想及其代表作“教育学之父”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上的哥白尼”的卢梭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实施教育。
《爱弥儿》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形成的标志,从而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首创“实验教育学”的是德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梅伊曼和拉伊对“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基本认识与评价。
第二讲人、社会、教育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具有矛盾性,又具有一致性。
(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性的含义就是指人认识、适应、改造社会的现有力量,与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与未来趋势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矛盾。
(二)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一致性的含义,从总体上看,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上看,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二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相互决定。
现代教育学知识重点(完整)
教育学重点1.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2.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学科形成的标志。
3.教育目的的功能:定向、调控、评价4.个人本位论的代表:卢梭。
社会本位论的代表:涂而干5.《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是中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是世界上最早系统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
6.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欧洲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7.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被认为是教育学学科形成的标志。
8.英国哲学家洛克1693年出版《教育漫话》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9.教育的产生:神话起源说《尚书·泰誓》、生物起源说:法国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史家孟禄、劳动起源说、交往起源说。
10.教育目的定义: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
是对教育对象所要达到的规格和要求做出的规定。
11.课程计划定义:是课程设置与编排的总体规划、是国家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2.德育定义:狭义的德育指道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13.因材施教的定义: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别教育。
14.课程标准定义: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目的、水准、结构与教学要求的纲要性文件。
15.教科书定义: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接受能力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16.教学方法的定义: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活动途径与手段。
17.教师的职业素质定义: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现代教育学总结
《现代教育学》复习总结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施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3、教育者:教育活动的主体,以教育为目的,把受教育者作为对象,以其自身的活动来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和变化。
4、成为教育者的条件:(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促进学生按照一定社会要求发展或变化。
教师是社会要求的代表。
(2)理解在自己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教书育人。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教师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知识、技能(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从事教育职业的人的总称,更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教师不同于常人5、受教育者: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是一个求知的、不成熟的、缺乏技能的、可塑性很强的个体。
6、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一切“中介”的总和。
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及其运用这种影响的方式和方法,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都属于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分为五种:教育媒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动方式方法、教育环境7、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2)教育影响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8、教育的起源(了解)(1)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与其它万事万物一样,是由上帝或天创造的。
(2)生物学起源论: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
主要观点: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而且,存在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中。
现代教育学重点
1 教育的发展的各个时期的特征a.原始社会的教育:原始性,宗教性。
无阶级性。
b.古代社会的教育:出现了学校教育教育目标狭窄,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具有阶级性,以伦理道德,宗教经典为主要的内容,教育内容封闭。
进行呆板的知识传授和强迫的道德灌输,教育的方法机械,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获得了初步的科学教育认识。
c.现代教育的共同特征: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
现代教育还重视教育的公平性。
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
学习的内容极为丰富,教育的内容具有开放性。
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
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
重视教育的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
2.现代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基于生物实体与社会实体的矛盾,通过“育人”,这种活动方式而展开的,教育正是首先通过此矛盾解决,培养自然性与社会性全面的,和谐发展的人,然后再作用于社会的。
教育的本质特征在于“育人”,其育人的支撑点是教育者的主观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客观水平的矛盾,生物实体与社会实体的矛盾。
3.现代教育的属性a教育的永恒性b教育的生产性c教育的历史性d教育的继承性e教育的相对独立性f教育长期性g教育的民族性4.教育的基本功能:影响人的发展,教育的扩展功能:影响社会的发展.1.现代教育的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人才的总要求,是培养人才的规格于标准,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
所谓的教育目的,就是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存在的教育活动所要取得的结果,它是指教育要达到的标准和要求,说明办教育为的是什么,所培养的人要达到什么样的规格。
2.现代教育目的的特点:1宏观性2 预期性3 强制性4时代性3.现代教育的内容包括对教育的性质与价值取向,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与人才规格做出的具体规定。
也就是说,要给教育目的明确地定性,定向,定位,定点4. 现代教育目的的功能:1 激励功能 2 指导功能 3 评价功能5.现代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人们的价值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目的确定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观新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完满生活的教育目的观,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6.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的目的应该一个价值为中心,应当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代表人物:法国的卢梭和萨特,瑞士的裴斯泰洛奇,德国的康德,美国的马斯洛。
现代教育学重点(终极归纳版)
1、生产力发展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对(1)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和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与发展2、现代社会的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重视精英教育---------------------------错(1)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具有生产性(2)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具有广泛性(3)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具有开放性(4)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5)重视教育科学研究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6)教育贯穿人性,教育具有终身性(7)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3、教学就是上课-----------------------------------------------------------错教学与上课不是一个概念,教学与上课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包括上课,上课只是教学的一个环节,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是教师运用教材以及相关教育科学理论,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种重要方式。
除上课外,教学还包括诸如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学业评价等环节,教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上课来完成的。
4、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必须对教师的角色重视和重新定位,怎样看待这一问题?教师角色是指教师在跟学校课程有关的关系中所表现的一种身份并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
论述题1、现代德育过程有哪些特点?就一个特点联系实际,怎样根据这个特点实施教育?特点:(1)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活动与交往的过程,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很强的实践性;(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即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它具有侧重性和同时性;(3)德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具有塑造性和能动性;(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5)德育过程是一个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可控性和不可控性。
自学考试《教育学》知识点
绪论识记:“教育学”的概念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揭示出一半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识记: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问题识记:教育学创立的标志1908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领会:教育学创立的条件领会:教育学创立的简要过程领会: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领会: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识记:“教育”的定义的实践活动。
识记: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识记: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的概念③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与学生的全部信息。
领会:教育发展的阶段及其每一阶段的特征1原始社会与原始教育联系2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1)奴隶社会及其教育脱离(2)封建社会及其教育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
3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1)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教育(2)社会主义社会及其教育基础学校2)学校与社会途径①学校积极鼓励和学生识记:杜威关于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观点112领会: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③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识记:儿童个体发展的定义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领会:儿童个体发展概念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领会:儿童个体发展表现出的几个普遍的特点与互补的协调性领会:实现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需要把握的几项要求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④教育过程要尊重发挥儿童的主体性领会: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领会: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的几个基本原则第四章教师识记:教师概念的含义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识记:教师地位的含义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
领会: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理领会: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地位的根本途径134领会: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1)识和技能②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2力(3献②热爱学生③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识记:教师资格分类识记:教师资格条件学历或者进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④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识记:教师资格的认定机构和认定程序2)原则①教育目的2)所有能够传递2)处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2)内容:①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识记:智育的概念领会:智育的功能195领会:中小学智育的任务与内容(1联系)③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识记:体育的概念指以发展体能、锻炼体魄为目标的教育活动领会:体育的功能健体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领会: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的知识技能③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识记:美育的概念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领会:美育的功能直接功能、间接功能、“超美育”功能领会:中小学美育的主要任务和理想境界的能力第七章课程识记:课程的概念218领会:国内外关于课程的定义主要观点216-217领会:决定课程有哪几个基本关系主义识记:课程包括哪些基本范畴识记:课程目标可以垂直分为哪几个层次目标领会:课程一般结构的发展变化①在统一基础上增加灵活性②在多样性基础上增加调控识记:课程设计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领会:泰勒设计模式的基本观点244第八章教学识记:教学的定义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识记:教学的任务领会:教学活动的本质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的分类教学原则的概念教学学生集体与集体教育识记:班级的概念领会:班级组织的结构职权结构、角色结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领会: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③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家庭及社会的纽带领会:班主任在班级体组织培养中的影响334-339第十一章学校咨询与辅导识记: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举办主体的类型及其内涵识记: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基本任务①干预与矫正②预防与发展③预防与干预的平衡领会: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发展概况341领会:学校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工作识记:咨询的目标与原则(1)目标:使学生解除心理困扰,顺利度过当前的危机(2生的主动参与④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识记:主要咨询方法(1重训练行为的方法①系统脱敏法②行为契约③模仿学习(3认知的方法(4)关于游戏及艺术活动的运用(5关于环境因素领会:学校咨询的一般过程结束咨询及追踪效果第十二章教育测验与评价识记:测验的类型364及其含义362领会:良好测验的标准是什么368识记:如何进行测验的编制370识记:编制测验的要求是什么?识记: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377及其含义?领会:如何对教师授课的质量进行评价379领会:如何对中小学生的作文能力进行评价?第十三章教育法制领会:教育的国家化和教育法产生的关系394领会:西方国家教育法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395领会: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几个基本层次397识记:我国学校的法律地位399识记:我国教师的法律地位401识记:我国学生的法律地位?领会:学校的权利400与义务401领会:教师的权利401与义务402领会:学生的权利403与义务403?407教育法规定的408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免责条件及其责任形式409?415416、归责原则?417及其责任形式和制裁方式418?419423424424425。
自考教育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自考教育学必考知识点总结自考教育学必考知识点总结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原理和教育方法的学科,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具备一定的教育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自考教育学是一门自学考试科目,考察学生对教育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对自考教育学的必考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教育学基本概念1. 教育的定义和特征教育是一种有计划地影响、引导和改造人的活动,通过课程的传授、教学的组织、学生的参与等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个性全面成长。
2. 教育学的定义和特点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的学科,具有严谨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3. 教育目标的分类和特点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个体目标和社会目标,个体目标是指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社会目标是指培养合格公民和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人。
二、教育学的理论流派1. 教育学的主要流派教育学的主要流派包括经验主义、理性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等,每种流派都有自己的教育观和教育方法。
2. 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一种儿童中心的教育方法,强调儿童的自由发展和自主学习,注重创造性的教学环境和教具。
3. 规划与评估教育规划教育是通过确定学习目标和教学过程,使其达到一种预期效果的方法,而评估教育则是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促进个体发展。
三、教育学的教学方法1. 教学方法的分类教学方法可以分为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问题解决法等多种形式,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法的选择原则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目标和教学资源等因素,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四、学习过程与教育方法1. 学习过程的基本要素学习过程包括注意、理解、记忆、应用和评价等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决定了学习的效果。
2. 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包括导入、讲授、练习、巩固和复习,通过合理安排这些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现代教育学重点知识
导论1.教育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教育学阶段;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2.前教育学阶段:孔子,孟子,荀子,朱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论语》:孔子的弟子对孔子言论的汇集;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3.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1623培根《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学的艺术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提出来;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班级授课制,泛智教育),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开端;洛克《教育漫话》,绅士教育理论体系;卢梭《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要素教育;教育学学科形成标志,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4.实用主义教育学观点: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个人经验的增长;学校即社会;学校的课程是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的;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中心;要注重儿童的创造性发挥,提倡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探讨、发现。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克伯屈《设计教学法》第一章1.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教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而非一种特殊社会现象。
利托尔诺,沛西·能2.教育的心理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孟禄3.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恩格斯4.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教育与宗教等活动联系密切,教育具有宗教性;教育对象没有等级的区分,教育无阶级性5.古代社会教育特征:出现了学校教育,教育目标狭窄;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具有阶级性;以伦理道德、宗教经典为主要内容,教育内容封闭;进行呆板的知识传授和强迫的道德灌输,教育方法机械;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获得了逐步的科学教育认识.6.现代社会教育的共同特征: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判断改错
• 所出题目全部有错误,所以题目名称名不副实, 实质还是为填空题,但是此类题目因为有错误答 案,有时可以作为正确答案的提示。
• 著名学者古莱德、施瓦布和菲尼克斯等人提出并 建构起了“学生中心说” 学科中心说
(三)简答题
这种题目一般来说不应答得过长,只要把主要 知识点写上,稍作展开即可,但应该注意的是, 知识点一定要回答全面.因为这种题型一般是按照 知识点来计分的,这就要求考生对某个问题大概 包含几个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另外,答题时一 定要注意条理清楚、字迹工整,最好用序号标明, 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做此类题的时候一定要控 制好时间,不能无限制地拖延,毕竟后面还有更 大分值的论述题。对自己暂时回忆不起来的内容 可先跳过去,等论述题答完之后再返回来作答。
第九章 本章分值为六分左右,考点分布教学 策略和教学评价部分,多以小题出现,但 是偶尔会出大题。
第十章 本章分值为十二分左右,考点分布本 章各节,也是考点比较分散的一章,所以 备考难度稍大,但是本章知识较好理解, 理解的基础上识记,进度相对于其他重点 章节较快,几乎每年一道简答。也为本书 的重点章节之一
•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1)人的发展是与人的活动相一致的。 (2)旧分工是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 (3)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并提供 了可能。 (4)自由时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5)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6)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 方法”。
• 教育规律就是教育系统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内部诸要素之 间、教育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的一种本质或必然的联系。
二、教育原则 P95
所谓教育原则,是人们在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 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整个教育 的根本性准则。
三、人道性原则 P95 教育的人道性原则,主要是指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珍重学生 的生命、学生的幸福,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利,使 教育过程和教育目的充满仁爱、人道精神和生命的意义。 四、教育的个性原则 P97 主要是指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独立性和自主 性,并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个性。 五、创造性原则 主要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的 主体性,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放在极其重要的位臵。
答题的顺序依个人习惯而定,只要能保证在 150分钟内答完全部试题即可。如果遇到不太熟悉 的题目,一定要冷静思考。即使有不会的题目也 要作答,而且要借此显示自己的知识面和知识积 累程度,无论如何,不能出现漏题现象。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大总结 之 重点章节篇
第一章 一般考试为三分左右,主要为单选、多 选,和判断题目,考试内容主要集中在第 二节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部分。本章为 最不重要章节之一。
第六章 本章分值为十五分左右,考点分布本 章各节,是考点最为分散的一章,所以备 考难度稍大,但是本章知识较好理解,理 解的基础上识记,进度相对于其他重点章 节较快,几乎每年一道简答或论述。也为 本书的重点章节之一
第七章 本章分值为五分左右,考点主要分布 在第一节的课程类型与结构、第二节的我 国中小学的课程编制内,多为小题出现。 第八章 本章分值为五分左右,考点分布教学 系统和教学原则部分,多以小题出现,但 是偶尔会出大题
单选答题技巧 一、几乎没有连续选项 二、每个选项至少出现两次
多选答题技巧 一、至少有一道题目、但不超过两道题目全选 二、选三项或四项的居多
• (二)填空题
• 填空题也是识记性质的,主要考查考生记忆 知识的牢固程度。填空题要求所填入的内容一定 要准确、简练。在这一部分考生没有选项可选, 没有蒙混过关的可能,考生不仅要知道答案是什 么,还要能准确地写出来,错字、别字不能得分。 所以,考生一定要仔细检查,不要做无用功。遇 到不会做的题目,不要花费太多时间,毕竟这一 题目所占的分数不多,可以把剩下的时间集中到 大题上去。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性(P73-75) 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对教育的制约 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按次序发展 2.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教育的制约
人的身心发展所具有的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发 展重点和发展特征
3.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教育的制约 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所具有的在发展速 度的快慢和发展时间的早迟上的不均衡的特性。
现代教育的一般原则
P95 (选择、改错、简答、论述)
我们试图有选择地提出若干条教育原则: 人道性原则 个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
民主性原则
• (一)人道性原则 P95
• 教育的人道性原则,主要是指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珍 重学生的生命、学生的幸福,尊重学生的人格、尊 严和权利,使教育过程和教育目的充满仁爱、人道 精神和生命的意义。
教育是劳动者再生产的基本手段P49
劳动力再生产包括5种情况:
(1)把可能的劳动者转化为现实的劳动者 (2)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化为专门性的劳动者 (3) 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 (4)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改造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 (5)把单维度的劳动者改变为多维度的劳动者
教育的文化功能(P56-59)
• 提出人道性原则的依据:
根据现代教育理应具有的人道精神而提出的
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内在要求
是培养学生人道主义精神的需要
贯彻教育的人道性原则的基本要求(5点)
1、满足学生作为人的正常而合理的需要。
2、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
3、创造旨在培养人性的留有余地的学校生活
4、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人道精神。
5、向学生提出严格而合理的要求。
第十一章 一般考试为三分左右,主要为单选、多 选和填空。本章也是为最不重要章节之一。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大总结 之 重点知识篇
第二章
人· 社会· 教育
学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因(44-47)
(1)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3)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4)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门性。 (5)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
(二)个性原则 P97
• 教育的个性原则,主要是指教育过程中要尊 重学生的独特性、独立性和自主性,并有意 识地培育学生的个性。 • 个性原则提出的主要依据有两点:
第一,学生之间有千变万化的身心差异。
第二,培养学生个性的需要。
贯彻教育的个性原则的基本要求(4点) P97-98
1、端正对个性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六、教育的活动性原则 P101 教育的活动性原则是指通过教育活动并在教育活动中 去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和获得主动发展。 七、所谓教育艺术 P104 是教育者在长期艰苦的教育实践中,在遵循教育的客 观规律的基础上,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并通过比 较完美的教育双边活动,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等方 面稳定、综合地表现出来的具有创造性和感染力的教育个 性特点和美感。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P76-79)【选择、简答】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2、教育的存在具有必然性 3、教育具有自身质的规定性:培养人 4、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它的发展是渐进的
5、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章 教育规律教育原则教育艺术
名词解释
一、教育规律 P80
(1)联系实际问题和通过实际活动实施教育。 (2)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深层内在的教 育活动。 (3)多让学生自主活动。
(4)加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碰撞。
(5)提高教师的组织才能。
第四章 教育目的
名词解释
一、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即以人为中心和以人自身精神上的完善与发展为 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目的观。 二、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 即以社会性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科学为中心 的功利性教育目的观
3、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4、培养学生的特长。
(三)创造性原则 P99
• 主要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的
主体性,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 提出创造性原则的依据: • 创造性原则提出的依据主要有两点: 一是未来社会是以创新为重要标志的社会。 二是未来教育正越来越成为创新教育。
• 提出活动性原则的依据:
• 第一,活动是人的生命的基本形式。活动既是人的生命存 在的形式,也是人的发展的基本前提。
• 第二,活动是教育过程的基础。教育过程总是由一系列教 育活动所构成的,在教育过程中,人的思想品德、知识、 智力、能力等总是在一定教育活动中得以形成和发展,并 通过活动得以表现。
贯彻教育的活动性原则的要求(5点)
第二章 本章分值大概为20分左右,占试卷总分 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之间,为本书最重 要章节之一 重点主要集中在第二节和第三 节和第四节。
第三章 本章分值为十分左右,考点主要分布在 第二节,其中现代教育的一般原则尤为重 要,几乎每年一道简答。也为本书的重点 章节之一
第四章 本章分值分布为5分左右,主要以小题形 式出现,本章要注意第五节“五育”每年 必出题,本章涉及的考题比较简单,一般 均为送分题,很少需要死记硬背,所以一 定要全部把握住。 第五章 本章每年出题为1到2分,主要集中在人力 资本部分,常以填空或是判断题目出现, 本章也为最不重要章节之一。
(四)论述题
论述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类题目比较灵活,不局限于书本知识,也没有 标准答案。答题时不仅要思路清晰,而且要全面 展开,先把理论讲清楚,再联系实际作相应的陈 述。考生在答这类题的时候一定要有理有据,抓 住关键的知识点展开论述,抓住了知识点也就抓 住了得分点。同样,此题也可用序号标明知识点, 并要注意把核心句子放在段首。如果题目要求联 系实际,一定要结合本人或学校的工作实践经验, 把它们作为阐述观点的材料,观点和材料要统一, 语言要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