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合集下载

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

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

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一、引言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人或组织对社会和环境的关注和承担,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本报告旨在调查和分析社会责任感在当代社会的普及情况,以及对个人、组织和社会的影响。

二、社会责任感的定义和重要性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人或组织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关注并承担起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它体现了人们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关注和参与,是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社会责任感的个人和组织会关注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并积极参与改善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2. 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感使个人和组织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主动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

3. 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能够赢得消费者和投资者的认可,提高企业形象和声誉,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4. 培养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公民的社会意识和参与度,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三、社会责任感的普及情况1. 个人层面调查显示,大多数人对社会责任感有一定的认识和意识,但在实际行动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有近六成的受访者表示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捐款捐物等,但只有三成左右的人会主动关注社会问题并主动采取行动。

这表明个人层面的社会责任感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2. 组织层面大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并在其经营活动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例如,许多企业通过设立慈善基金会、开展公益活动等方式,回馈社会。

然而,仍有一些企业只关注利润最大化,忽视了社会责任感的履行。

这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和引导,促使企业更加重视社会责任。

四、社会责任感的影响1. 对个人的影响有社会责任感的个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也有助于提升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认同感。

2. 对组织的影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更多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关注。

关于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调查分析

关于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调查分析

关于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调查分析就目前学校教育现状而言,一方面提出狠抓教育质量,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另一方面却忽视了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忽视已到了迫切需要改革的程度。

针对目前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结合学校在校生的实际,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人员对我校5个班级120名初中生进行了有关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的问卷调查,同时还就某些个别问题对学生进行了访谈,深入剖析和研究,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现状激发了我们对于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问题研究的强烈愿望,认识到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现代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 20个问题,问题设计针对性强,涉及范围广泛,包括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意识、环保意识、感恩意识、参政议政等政治、学习和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

共发放问卷120份, 回收120 份,涉及到全校各个年级,其中七、八年级参与学生分别为35名,九年级50名,所回收调查问卷均填写规范完整,有效率为100%。

现将关于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调查数据统计如下:关于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调查数据统计表其结果显示总体情况较好。

一是具备责任感认识能力。

大部分青少年能够很好地认识到责任感对自身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把握自己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当然,这与年龄和心理成熟程度有很大关系,家庭教育相对全面、青少年心理发展较为成熟的或年龄越大、年级越高的,这方面的认识就越全面、清晰。

二是自我责任感较强。

大多数青少年对自己的学习目的有较好的认识,对未来有一定的规划,自尊、自爱、自强、自我控制的意识较强,具有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强烈愿望。

三是关注政治。

主要表现为热爱祖国,关心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期盼祖国兴旺发达,愿意为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是有同情心和爱心。

大多数青少年有爱心,对社会公益事业比较热心,对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或贫困家庭愿意提供帮助。

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报告

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报告

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报告在当今社会,社会责任感被认为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探讨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培养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参考。

一、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社会和他人的福利负有一定道德义务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然而,当前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普遍存在不足之处。

首先,一些中学生缺乏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对于社会不公平、环境污染等现象缺乏关注和思考。

其次,一些中学生过于自我中心,关注自身利益远多于社会利益。

再次,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乏行动力,即使意识到社会问题,也很难付诸实践行动。

二、影响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因素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

家庭教育对于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影响,家长的言传身教、家庭氛围以及家庭价值观的塑造都会影响中学生的责任感培养。

学校教育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学校中是否有相应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活动,是否有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都会对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产生影响。

社会环境也会对中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媒体的内容以及同伴间的互动,都可能对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三、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策略为了提高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家庭和学校要密切合作,形成共同育人的合力。

家庭和学校应该加强沟通,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活动,共同关注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增设相关课程或模块,引导学生了解社会问题,提高他们对社会问题的认识。

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社会问题,激发他们的责任感。

最后,社会环境应该积极向中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

媒体可以加大对社会问题的报道和宣传,引导中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总结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素质之一。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建设和谐社会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建设和谐社会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建设和谐社会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任务。

为了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建设和谐社会为出发点。

一、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学校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阵地。

通过教育,学校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是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拥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能够主动参与社会事务,关心他人,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行动。

2. 促进社会和谐:社会责任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会道德水平,加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3. 培养自我意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选择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

学生通过实践和参与社会活动,能够逐渐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并在成长过程中发展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

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策略和方法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校可以采用以下策略和方法:1. 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学校可以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社区,走进农村,参与公益活动等。

通过亲身体验社会的多样性和不公正现象,学生可以加深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并激发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 引导讨论和思考: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讨论和思考空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社会意识。

3. 设置课程与活动:学校课程可以设置关于社会责任的内容,如公民教育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

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社会责任相关的活动,如社区服务、环保行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责任与担当。

4. 规范行为准则:学校应该建立和完善学生的行为准则,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明确的行为规范和奖惩制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树立责任感。

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调查结果分析

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调查结果分析

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调查结果分析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对社会所感到的责任和义务,是社会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与教育理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为了深入了解中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与履行情况,并为教育者提供参考,我们开展了一项关于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调查。

调查主要针对某市高中学生群体进行,共计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

在问卷中,我们通过一系列问题,探讨了中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理解以及履行的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对社会责任感有着较好的认知与理解。

超过80%的受访学生认为社会责任感是每个人应该拥有的品质,近70%的学生认为个体应该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这表明中学生普遍意识到个体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并对社会责任感有着正确的认知。

此外,约60%的学生认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是履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方式。

然而,尽管认知程度较高,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感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

仅有不到50%的学生表示每月会参与一次以上的社会公益活动,仅有约40%的学生表示愿意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这反映了中学生在现实履行社会责任感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了进一步分析影响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因素,我们将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性别对于社会责任感的认知与履行存在一定的差异,女生在此方面表现较为积极。

此外,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方式亦对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产生影响,来自社会公益活动参与较多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具备较好社会责任感的中学生。

此外,学校教育也是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开设的社会实践课程在增强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课程,学生更容易理解社会的需求和自己的责任,进而更加主动地履行社会责任。

综合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中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与履行水平存在差距。

为了提高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加强家庭教育,家长应该起到示范的作用,鼓励孩子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并给予积极的肯定和支持。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精选5篇)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精选5篇)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精选5篇)第一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摘要: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问题是一个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因为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未来的希望,作为青年知识分子,他们的精神价值选择,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社会乃至人类的精神价值走向。

那么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情况如何?据这一次调查显示,从目前高校的实际来看,大学生思想纯净,理想高远,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多数具有较高的责任感。

但是,勿庸讳言,一部分大学生的责任感明显淡化的现实令人担忧,他们漠视自己的责任,不愿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本文将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进行简单的梳理、综述,并为高校进一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为完整、系统化的政策建议。

调查目的: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

大学生是我们为社会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否树立强烈而牢固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关系个体理想信念的实践,更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悠悠相关。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使其积极承担自己的人生责任,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调查形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因此,在实践之前,我上网搜集了调查报告的相关资料,认真研究了这次实践活动的行动安排、计划方案,从而以确保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有广度、有深度的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工作由本组成员全程负责,共发放问卷40份,收回32份,其中有效问卷是30份,有效率为75%,符合问卷调查的一般规律和标准,可以进行数据分析。

调查内容:Ⅰ。

次实践我们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①你觉得现在的大学生是否缺乏社会责任感②你是否认为应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③你是否参加过爱心活动④你是否愿意做些工作,改变你认为社会存在的弊端⑤你是否在公共场所注意自己的行为等Ⅱ。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拟需要解决的问题及采取的方法及实施方案: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思想上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不够客观。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建设和谐社会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建设和谐社会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建设和谐社会社会责任感是指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困难问题持有积极态度,并愿意为解决这些问题作出贡献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旨在通过教育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塑造学生积极向上、关心社会、乐于帮助他人的价值观,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教育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追求真理、担当社会责任的信念;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和愿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技能。

二、课程设置学校应重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将之融入学科教学中,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和活动。

比如,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让学生运用文学、诗歌、小说等文本解读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可以设置社会关怀、公益慈善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实践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倡导和弘扬社会责任感的校园文化氛围,包括宣传社会正能量的思想、倡导学生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等。

学校可以通过德育公告栏、校园广播、班会主题等形式,向学生们传递社会责任感重要性的信息,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家庭教育家庭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力量。

家庭教育是学生性格、价值观等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家长应成为模范,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引导孩子从小学会感恩、乐于助人,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父母可以带孩子参观社会公益机构、参与公益活动,让孩子亲身体验并思考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五、实践活动学校和家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比如,组织学生去养老院看望老人、为弱势群体送温暖;参与环保行动,进行社区清扫、垃圾分类等;组织学生参观社交公益机构,让学生了解社会问题,并鼓励他们提出解决方案等。

高等学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报告

高等学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报告

高等学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报告一、引言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的认识和感受,以及对社会问题和挑战的关注和积极参与。

在当前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下,高等学校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旨在探讨高等学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方法和有效策略,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1. 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帮助他们更加关注社会问题,主动参与公益和社会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2. 个人成长发展: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学生更加注重他人需求,关心社会发展,这种积极的价值观念能够帮助他们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3. 培养综合素养: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涉及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管理、与他人的合作与沟通等多个方面,因此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三、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方法和策略1. 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在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应该加入社会责任感相关的内容,例如开设公共事务、社会公益、公民道德等课程,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理论。

同时,采用互动式、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模拟实验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提高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和理解。

2. 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是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与社会组织、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和志愿者活动的机会。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能够亲身感受社会问题,加深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意识。

3. 师生互动和榜样引领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参与公益和社会实践的兴趣。

此外,学校可以邀请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影响力的榜样人物来校园演讲或举办座谈会,借此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和责任心的重要性。

四、高等学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挑战与对策1. 学生的自身因素:部分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原因是他们对社会问题的认知不足,或缺乏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

个性来否定社会责任感 , 就是个人本位论。二者貌 似针锋相对 , 其实乃是一根藤上结 出的歪瓜。这根
藤就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以一种孤立 的抽象 的方法来看待人 的本质 。它只看到人在社会 中的主体地位 , 而看不到人同时又是社会实践 的产

个人与社会双向互动的社会学依据
个 人 与社会 的关 系 是社 会 学 的核 心 问题 , 会 社
学家们关于这一 问题 的理论 大致可分 为两大类 : 单 向决 定 的观点 和双 向互动 的观 点 。
单向决定的观点大多将个人与社会划分 为对立
的两极 , 突出强调 、 关注其中的一极, 而忽 略另外一 极。其中主要包括两种观点 :
了纠正 , 广大青年满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高扬 自己 的个性 , 积极投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 为祖国的繁荣 , 民族的振兴 , 和谐社会 的构建做
收稿 1 :0 6— 5— 2 3期 20 0 2
基金项 目: 本文系 江苏省高校 哲学 社会科学规划 课题《 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青少年文化价值 观培 育》 0 JD 10 8 ( 6S 8 00 ) 阶段性 成果。 作者简介 : 志祥 (9 6一) 男 , 张 16 , 甘肃 民乐人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 院教授 。 苏州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 院博士 生 , 主要 研 究方 向为青年社会问题 。
二、 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 位论的哲学基础
以社会责任感来否定个性 , 就是社会本位论 ; 以
性、 反省性 、 创造性和改造能力却在结构 主义者 、 功 能主义者 的论述 中被置于次要的地位 。方法论整体 主义关注的重点是诸如社会现象 、 社会结构等整体
性概念及其对个体行为 的制约 , 其关 于个体与社会 的关系可归纳为“ 社会决定 、 约个体” 制 的单向影响 或决定关系。

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研究报告

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研究报告

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研究报告标题: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

青少年是未来的社会主体,他们的责任感关系到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然而,在现代社会,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报告旨在探讨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通过教育和实践来培养和提升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

二、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特点青少年阶段是个人社会责任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一阶段,青少年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同时他们的价值观、信仰和责任感也在逐步形成。

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动参与:青少年通常会主动参与到各类社会活动中,如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展现出强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关注社会热点:青少年对社会热点问题较为敏感,如环境保护、教育改革等,并能对此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责任感与自我实现:青少年往往将社会责任与个人的成就感和自我实现联系在一起,他们渴望通过承担社会责任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三、影响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主要因素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等。

1.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因素。

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氛围等都会对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产生影响。

2.学校教育:学校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和实践,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青少年成长的土壤,它通过媒体、社区和社会事件等因素影响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

4.个人经历:个人经历是塑造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参与社会活动、社区服务等活动能使青少年更深入地理解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四、培养和提升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方法1.家庭教育:家长应当树立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家庭决策和社会活动。

2.学校教育:学校应加强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将社会责任教育融入课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大批具 有和谐精 神 的人 。《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关 于 进

责任 , 行各 种义 务 的 自律 意识 和 人格 素 质 。社 会 履
步加强 和改进 大学生 思想政治 教育 的意见》 出 , 指
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严萍昌 , 梁燕 雯 莫锡坤2 ,
(. 1广西财经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学部 , 广西 南宁 500 ;.广西财经学院 科研 处 , 3032 广西 南宁 500 ) 303 [ 摘 要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 时期做 出的重要 战略 决策。大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 力量 , 加强对 大学生进行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 定》 明确 提出构建 社会 主义和谐社 会 的思 想 , 锦涛 胡 总书记将 其基本 特征概 括为 :民主法治 , “ 公平 正义 , 诚信 友 爱 , 满 活 力 , 定 有 序 , 与 自然 和 谐 相 充 安 人 处 。为 了实现构 建 和谐社 会 的伟 大 目标 , ” 必须 培 养
A s at C nt c o f a o i ss i yi O eo t p r n sa g e io s f P e nw r o .C l g u e t ae b t c : os u t no r n u c t s l h i o a t l l i dc i C i t e d o ees d n r r r i h m o o e l f e m t re c sn oC nh  ̄4 l t s
社会责任 感教 育,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 求和重要途径。同时, 责任感教 育为培 养合格人才、 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思想基础 ,
并提 供 精 神 动 力 。
[ 关键词 ] 社会责任感 ; 和谐社会 ; 大学生思想道德

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意识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意识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意识调研报告在现代社会中,社会责任感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和素养,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更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参与和回馈。

因此,本文将对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意识进行调研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调研目的及方法为了解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意识情况,我们针对某大学的100名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我们设计了一份包括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的问卷,以收集参与者在社会责任感方面的观点和看法。

调查的问题主要包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程度、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情况、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解以及对提升社会责任感的建议等。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1. 社会问题的关注程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对社会问题持有较高的关注度。

其中,有8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非常关注贫困问题,60%的受访者关注环境保护问题,而有3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关注教育公平问题。

这些结果表明,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不仅局限于眼前的个人利益,而是能够关注到更广泛的社会议题。

2. 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情况对于是否参与过社会公益活动,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受访者表示曾参与过社会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服务、捐衣捐物等。

同时,有2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正在积极寻找合适的机会参与公益活动。

然而,还有2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从未参与过任何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

可见,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识与行动存在一定的差距。

3. 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解在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解问题上,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将其定义为个人对社会所产生的义务和责任。

其中,有70%的受访者认为社会责任感是关心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表现,20%的受访者认为社会责任感是守法遵纪、不做出伤害社会的行为,另外还有10%的受访者将社会责任感定义为对家庭和亲人的责任。

这些定义展示了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解多样性。

4. 提升社会责任感的建议大学生对提升社会责任感的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加强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与引导、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加强社会问题的宣传与报道、树立良好的社会榜样、建立更多的志愿者组织等。

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

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

2011年第11期一、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1、社会责任感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社会责任感是指一个人认识到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履行责任和义务。

具体表现为把思考对象由自我扩展到社会,还表现为个体对社会生活的参与行为。

人的社会责任感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通过教育和培养逐渐形成。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个人稳定的个性品质,在个体身上形成后,就会使自我力量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建设性元素。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全体社会成员推动的结果,每个成员对社会的发展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构建和谐社会时曾经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所以,只有每个社会成员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社会责任感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体现。

责任一词源远流长。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把责任作为道德哲学的核心,开了义务伦理学的先河。

美国把“尊重和责任”视为普遍道德价值观的核心,是学校必须教授的课程。

责任已作为一种规范固定下来,责任感居于整个道德体系的最高层次。

社会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来维护其健康和谐发展,而首要、基本的问题是激发人的社会责任感。

2、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教育。

和谐社会构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的伟大实践期待着每一个中华儿女长期共同的努力。

当代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栋梁,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他们社会责任感的有无及强弱将直接关系到其能否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也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成败与得失。

因此,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对和谐社会构建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李小月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59就人的发展过程和教育的整体性而言,青少年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逐步确立、巩固、发展和提升的关键时期,因而也是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关键时期。

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研究报告

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研究报告

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一、课题研究背景责任感是每个社会公民都应具备的根本素质,是个人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在任何社会中,都是社会开展和前进的精神支撑力之一,是先进阶层实现自己的社会历史使命的必要条件,是关系人类生存状态的重大课题,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全球教育的核心目标。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推动社会开展的生力军,他们担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的历史重任。

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强弱,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开展、社会的进步、中华民族的国民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

对个人来讲,责任感反映着他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德,凡对国家对民族做出卓越奉献的优秀人物都在少年时期就形成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责任感使他们刻苦学习努力攀登的强大动力,是他们不懈奋斗、追求卓越、将才学奉献给社会的重要保证。

一个人具有好的品德、性格、心理。

应该说与其责任感使分不开的,责任感会陪伴一个人的终生。

对国家而言,责任感反映其国民素质的高低。

在任何社会中,先进阶层要实现自己的社会历史使命,就必须拥有一批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牺牲精神,赤胆忠心的战士。

今天祖国的富强,中华民族的振兴,更是需要一批又一批优秀儿女为之前仆后继、勇挑重担、奉献智慧和心血。

因此,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现实意义培养社会责任感是青少年安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强烈的责任感是安康人格的核心品质之一,也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安康开展的重要因素。

培养社会责任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社会责任感是维系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纽带。

社会责任感是和谐社会道德与法律得以遵守的前提条件。

社会责任感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精神动力。

增强社会责任感是适应市场经济开展的迫切需要。

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开展,容易诱发自私自利、损公肥私和损人利己的个人主义思想。

青少年只有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抵御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开展。

培养社会责任感是应对当今世界新挑战的必然要求。

青少年如何培养正确的社会责任感

青少年如何培养正确的社会责任感

青少年如何培养正确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义务感和责任感,是一种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和行为表现。

对于青少年来说,培养正确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有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探讨青少年如何培养正确的社会责任感。

第一部分:家庭教育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他们的言传身教对于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父母应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他们应该以身作则,做到家风正派、诚实守信,用实际行动引导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和尊重他人。

其次,家庭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父母可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适当地给予他们责任,例如每周分担家务或者参与公益活动,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对社会的意义。

此外,家庭教育中也要培养孩子的关心他人的意识。

父母可以通过鼓励孩子与他人分享、帮助他人等方式,让他们学会关注社会的需要与他人的困境,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第二部分:学校教育学校是青少年知识和思想的重要来源,通过课程设置和教育环境的创设,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首先,学校可以注重课程的社会化设计。

如将社会伦理、公民教育等内容纳入日常课程中,并结合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社会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社会服务中。

这样的经历可以让他们深入了解社会的需求,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此外,学校还可以设立荣誉制度,肯定和激励那些在社会责任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提高他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性。

第三部分:社会参与除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外,社会参与也是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青少年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社会的需求与差距。

首先,青少年可以加入志愿者组织,参与志愿服务。

通过参与各类公益活动,他们可以亲眼目睹贫困的现象、弱势群体的困境,进而产生社会责任感。

学生社会责任感总结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和谐

学生社会责任感总结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和谐

学生社会责任感总结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和谐在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变得尤为重要。

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指学生对社会问题所产生的意识和责任心,同时也是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和对社会问题做出贡献的表现。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本文将从教育、家庭与社区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并总结其对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影响。

一、教育方面的培养学校作为学生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任务。

首先,学校应在课程设置方面注入相关内容,并通过各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涉及社会问题的文学作品,通过分析作品中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亲身感受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此外,学校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

学生应该被教导,他们的行为不仅仅关乎个人利益,也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学校可以通过道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进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植树造林、志愿者服务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家庭方面的培养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环境。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首先,家长应树立自身的榜样作用。

家长要以身作则,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务,并向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孩子往往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和态度,因此家长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认识到身为一个社会成员所应承担的责任。

其次,家庭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与责任,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家庭事务的管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庭日常事务的决策过程,比如安排家庭活动、制定家庭规则等。

培养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建设和谐社会

培养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建设和谐社会

培养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建设和谐社会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对社会问题负有的道德和伦理关切,以及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意愿和行动。

建设和谐社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而高中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其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教育与教学1.课程设置高中阶段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可以加强社会科学类课程,如政治、历史、伦理道德等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发展、社会热点问题、公民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知识,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2.实践教学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环境保护、扶贫帮困等。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社会问题的存在和解决的重要性,进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3.约束与引导学校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让他们明白自己在校园乃至社会中的责任。

同时,学校应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中的不良行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二、家庭教育与指导1.家庭价值观的传承家庭是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场所。

家长应向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教育他们认识到个人权益与社会责任的平衡,培养他们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意识。

2.亲身榜样的作用家长应以身作则,亲自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孩子看到家长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参与。

这将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积极参与家庭事务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通过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方式,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对社会事务的关注。

例如,让孩子参与家庭的公益捐助,参与家庭决策等。

三、社会环境与文化塑造1.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媒体和社会力量应通过各种渠道传播正能量,宣传高尚的价值观和行为模范,倡导公民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观念。

高中生在接受正面社会影响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2.文化教育的熏陶传统文化是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资源。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建设和谐社会的希望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建设和谐社会的希望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建设和谐社会的希望近年来,建设和谐社会成为了全社会的共同追求。

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学校肩负着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任务。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是个人素质的培养,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希望所在。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期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一、教育理念的转变学校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视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传统的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品德、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为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校应重视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社会意识以及道德感。

只有通过改变教育理念,学校才能真正将社会责任感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

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问题与挑战。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参观社会公益机构,参与环保宣传等。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与责任,从而培养起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三、课程设置的创新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强社会责任教育的内容。

可以将社会责任教育贯穿于各学科中,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社会问题和解决方法。

例如,在语文课上,可以引导学生读取关于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等方面的文章,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在数学课上,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的数学模型,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这样的创新,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将得到更好的培养和锻炼。

四、校园文化的塑造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环境。

学校应该打造积极向上、尊重他人、关注社会的校园文化。

可以通过举办主题演讲比赛、开展志愿者活动、搭建社团组织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的机会。

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观,从小事做起,培养他们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意识。

五、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师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主体,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力量。

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教育研究报告

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教育研究报告

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教育研究报告1. 引言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对于他们成长为有担当、有意识的公民有着重要的意义。

社会责任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他们关心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因此,本报告旨在研究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教育,以探讨其有效方法和策略。

2. 学校教育2.1 课程设置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可以引入相关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课程,内容涵盖社会问题、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关心。

2.2 校园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类校园活动,如社会实践、义卖活动、环保主题日等,通过亲身参与让学生体验社会问题,并引导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3. 家庭教育3.1 家庭影响家庭是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可以树立正确的榜样,积极传递社会责任感的价值观,从小给予孩子相应的社会参与机会。

3.2 家庭互动家庭可以进行一些互动活动,如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家庭共同义工等,通过亲身参与让孩子感受到社会需要他们的关心和帮助,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合作开展各类社会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了解社会问题、体验困境,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并激发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

5. 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和社区可以共同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如义卖、志愿教学、环保行动等。

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学生能够了解社会问题、提高自身的责任心和主动参与意识。

6. 教师引导和激励教师在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他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讲座、引导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社会责任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7. 结论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研报告---------------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一、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

1、社会责任感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社会责任感是指一个人认识到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履行责任和义务。

具体表现为把思考对象由自我扩展到社会,还表现为个体对社会生活的参与行为。

人的社会责任感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通过教育和培养逐渐形成。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个人稳定的个性品质,在个体身上形成后,就会使自我力量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建设性元素。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全体社会成员推动的结果,每个成员对社会的发展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构建和谐社会时曾经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所以,只有每个社会成员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社会责任感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体现。

责任一词源远流长。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把责任作为道德哲学的核心,开了义务伦理学的先河。

美国把“尊重和责任”视为普遍道德价值观的核心,是学校必须教授的课程。

责任已作为一种规范固定下来,责任感居于整个道德体系的最高层次。

社会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来维护其健康和谐发展,而首要、基本的问题是激发人的社会责任感。

2、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教育。

和谐社会构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的伟大实践期待着每一个中华儿女长期共同的努力。

当代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栋梁,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他们社会责任感的有无及强弱将直接关系到其能否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也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成败与得失。

因此,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对和谐社会构建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就人的发展过程和教育的整体性而言,青少年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逐步确立、巩固、发展和提升的关键时期,因而也是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关键时期。

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就是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点,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和具体措施,有目的地开展系统的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从对自我负责开始,引导他们逐步超越个人利益,了解周围的世界,进而关注整个人类社会,以形成社会责任感。

通过社会责任感教育,青少年能认知和把握应尽的社会责任,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相联系,不断完善自我,实现德智体等全面和谐地发展。

3、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给整个社会的价值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整个社会呈现出价值多元化、利益多样化。

在这种社会氛围下,当前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甚至淡化。

主要表现在:社会责任感的稳定性差,知行不统一。

表面上关心社会问题,但并不愿意付出实际行动,尤其是在涉及到个人利益时,他们往往更看重个人的利益,追求目标的功利化和短期效应,而不愿意为社会的整体利益作出牺牲。

由此可见,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仅仅停留在“外化”的阶段,还没有完成“由外而内”的转化。

因此,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缺乏稳定性,导致其缺乏自我调控能力,难以自觉、主动地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

学校是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教育的失当是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淡化的重要成因。

第一,由于受社会功利思想的冲击,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把重点放在实用性知识和技能上,课程的设臵、教材的编写亦是如此。

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这也无可非议。

但是,学校如果忽视了学生责任品质、道德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就会使学生容易形成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实用主义人生观,因而也就难以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没有建立融知识性、活动性、隐蔽性、渗透性为一体的隐性课程体系,把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使青少年随时随地都能受到积极的教育影响。

第三,缺乏亲身的社会体验,使学生无法形成对社会责任的理性认识,他们一旦踏入社会,受各种思想的影响,社会责任感也就很难形成起来。

第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分离,未能形成有效合力,阻碍了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顺利形成。

二、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的途径和谐社会构建是一个全面系统工程,而培养德才兼备的青少年则是这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源,理应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努力。

1、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改革,打造和谐社会构建的思想基础。

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体现了时代的要求,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学校多样化的德育课程对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如果不构建和谐社会,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就会出现与和谐社会理念相背离的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贪污腐败、社会保障不健全等许多复杂的社会矛盾,致使学校德育毫无意义。

我国目前学校德育依然沿用大德育体系,课程的设臵虽历经变革,依然偏重知识教育、政治教育的倾向,忽视学生的自主选择,忽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其教育效果一直备受质疑。

作为一种道德原则和个体品质,社会责任感的内涵与德育学科的教育内容完全吻合,责任感教育成为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共同的基础,因而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更应作为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来看待和实施。

2、营造全方位的责任氛围,增强和谐社会构建的制约力。

社会责任感教育不仅限于课堂教学或德育活动,更要着力营造社会责任氛围,让德育的内容、观点、要求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校园文化是第二课堂,对于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能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之成为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新载体、新平台。

第一,要广泛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设计制作体现责任精神的主题景观、名家雕塑、画像、格言、名人题词、宣传标语等,吸引青少年观赏、感悟。

第二,要充分发挥校刊(报)、广播、宣传栏、板报等舆论阵地的覆盖力和影响力,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

第三,利用信息时代方便迅捷的网络资源,建立网络德育阵地,引导青少年了解国内外大事,关注国家以及全世界面临的社会问题,关心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培养他们的忧患意识,使青少年一代成为胸怀宽广、视野开阔、目光远大的世界公民。

3、优化教师素质,发挥和谐社会构建的示范带头作用。

和谐社会需要的青少年要靠高素质的教师来培养,和谐的人是教育的结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具有明显的向师性,教师的言行会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起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

孔子曰:不正其身,如正人何。

”柯瓦列夫说:儿童从小就把自己的老师看成是他们要努力学习的道德模范。

所以,教师的道德面貌就起着这样重要的作用,他们在课堂内外、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的全部言行,都是给学生作出的榜样。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形形色色的道德现象。

交织在快速发展和复杂多变的社会和经济现象中,对于是、非、善、恶的识别比以前要困难得多。

面对这种形势,教师必须跟踪当代学术的发展,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与储备,同时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用自己高度的责任感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没有深刻的知识内涵和文化气质的老师是不能有道德影响力的,仅靠说教的德育必定是苍白的。

同时,仅有深刻的知识内涵和文化气质、缺乏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老师,必定缺乏道德感召力和亲和力。

4、搭建复合型的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和谐社会构建的动手能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在德育实践中形成和发展。

青少年短暂的人生旅程和简单的生活阅历使他们缺少社会经验和生活实践方面的知识,容易对片面反映社会现象的说法产生认同感,从而导致社会责任感淡化。

只有将社会责任感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在承担责任的实践学校可以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社会实践的主旨、内容,减少盲目性。

如开展环保活动、参观历史文化古迹和革命历史纪念场馆等。

让青少年关注了解社会现实,积淀起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的关爱感情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育与社会一体化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与设施,寓德育于各种实践活动中。

欧美国家将校园生活、社会服务等作为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开展以情景和活动为中心的各种校园生活,通过学生自发自主的创意,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态,培养成熟的主体意识,并通过走出校门,投入具有社会发展和政治意义的社会服务性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爱祖国、爱社会、服务他人的道德信念。

5、构建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长效机制,确保和谐社会构建的持久实效。

社会责任感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努力构建长效机制。

这不仅仅是学校的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就家庭而言,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气氛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父母要在道德品质和学识上,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就学校而言,要把责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体系,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正面引导,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

社会也应充分发挥其功能,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宣传责任文化,表彰责任事迹,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是社会对教育提出的现实使命,它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落实、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也是德育发展的一个新的命题。

广大教育工作者及有识之士应继续努力探索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新途径,服务社会,传承美德,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