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

浅谈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
浅谈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

浅谈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告诉我们:国情教育要放在整个世界环境的大背景下进行。要帮助人们系统地了解我国经济、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社会、文化、人口、资源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了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步骤和宏伟前景,并从中国和世界其他不同类型国家的对比中,看到我国的优势和差距、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更好地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创业精神。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方式和方法,把德育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把立德树人融入各级各类教育,融入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地位,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开展民族团结、国情省情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学生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组织开展学生志愿者活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和健全人格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当前学生的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社会责任感缺乏,为什么会这样、又该怎样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呢?在这一个多月的培训中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浅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浅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摘要】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学界长期以来讨论的话题。责任感的有无不仅对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密不可分,对国家及社会的协调、健康、和谐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成为各高校必须承担的教育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反思大学生责任感的产生的源头和缺失的缘由,分析大学生出现没有担当,不敢面对自身责任等现象,提出构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理论研究水平、独立思考和准确判断力,同时还必须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既满足社会发展的智力需要也要满足人的道德需要。但是随着改革不断地深入,经济飞速发展、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不断碰撞,对大学生责任感形成提出了挑战。以金钱和利益为导向的价值观正在影响着新时期的大学生,使他们在责任感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偏差或缺失。因此,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进行培养与指导越来越成为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 1.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 责任感是产生社会责任感的基础,社会责任感是对人的更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应从对责任感的理解、认同,并身体力行开始。 多数学者将责任进行两层面的解读:首先,责任是指份内应做的事,即份内之事;其次,责任是指导致未能做好份内之事的过错或过失。这两种解释的实质是责任即是人的义务。而责任感则是人对这种义务的精神趋向,变被动的义务为主动承担的内心希望与追求。因此,责任感作为一种社会情感,“是在一定社会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培养起来的,也是社会化的结果。它含有较多的理性成分,并表达着一定的价值观和人生信仰。”[1] 既然责任感反映的是人的价值取向,那么作为人的价值问题,实质上就是个体的人在社会关系中表现的对自我需求的满足和对社会贡献的问题,即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人正是通过不断满足自我和社会的需求来实现人生的两种价值。同时,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越是能承担各种社会责任,就越有某种社会责任感,并表现出相应的责任行为。因此,社会责任感是“人们对社会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与崇高的意志、态度,是与人的理想、志向与价值观高度统一的,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一种巨大的驱动力”[2]。因此,社会责任感是一种公共责任意识,是对社会、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的关怀。 2.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缘由 新的历史时期,由于时代发生了变化,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有了新的内容。但是对于80、90后的大学生,社会存在诸多质疑,包括对责任感的质疑。究其原因是大学生出现了道德滑坡、诚信缺失,过分追求个人

浅谈“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

浅谈“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的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首要表现在品德方面,主要表现在学习、行为、心理方面。学生的痛苦莫过于成为班级的问题学生,他们的自尊找不到支点,心理承受着焦虑和自卑的压力,所以问题学生都渴望被了解,被关注,被尊重,被信任,被关爱,他们内心里都想早日脱掉“差生”的帽子,消除被人冷漠的失落感。新课程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由于受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素质发展速度很难一致,因此在教育教学中问题学生很难避免地出现在学生群体之中,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正视的实际问题,因此,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已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转化问题学生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要坚信,只要付出爱心、信心、恒心和耐心,问题学生是可以转化的。下面,就部分问题学生类型谈几点转化办法: 一、有自卑感,在情感表现上具有封闭性的特点。表现为心里话不愿对老师说,怕老师批评,怕同学讥笑,怕被别人瞧不起。 转化方案:“师爱+鼓励=成功的一半”。情感是无形的力量,爱是情感的“催化剂”,采取“优先倾斜”政策,建立民主、平等的

师生关系,给予关切的目光,热情激励的话语,消除问题学生的失落感,用情感开启他们封闭的心灵,用精神动力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情感沟通了,问题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这就是“补差”先“补心”的道理。 二、信心不足,稳定性差。表现在学习上显得被动,认为自己笨,觉得学习太难,没有意思,容易泄气或失去学习信心。 转化方案:寻找问题学生的闪光点,不吝激励性评价,帮助他们找回自尊,建立自信,促使问题学生改变被动的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克服课堂精力不集中,作业质量差的现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脱去“差生”帽子,明白自身价值,这说明“补知识”先要“补态度”。 三、基础知识差,知识链脱节,造成知识面上的“空白点”,使知识无法衔接,难以延伸。表现为思维无头绪,做作业时生搬硬套。 转化方案:查清“困因”,找到“盲点”,分析其知识缺漏是属于暂时性脱节还是长期积累出现的断层,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加强个别辅导,扫清知识障碍,促使后进学生早日解“困”,尽快进入良性的学习循环之中。转化问题学生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最忌教师急躁、粗暴、冷漠和厌弃。平时除教师坚持个别辅导之外,还应采取优、差生“一帮一”、“学习小组承包制”等转差方式,让问题学生处在全方位,全时段的被关心、被帮助的环境与氛围当中。 四、问题学生的内心活动是激烈的,他们同样有强烈的表现欲,但往往缺乏自信,被恐惧心理和自卑感所抑制。课堂上他们想发言但

班主任德育论文: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班主任德育论文: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鼓励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自觉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我们 学校教育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下面谈谈本人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具体做法: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让学生从小懂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只有从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长大后才能不辜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自己的勉 励和期望,坚持周一升国旗仪式,让学生从庄严的国歌声中和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的鼓 舞下增添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课余聘请老红军和校外辅导员讲述革 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体会祖国创业的艰辛不易,让学生从小自觉地崇敬英雄,自觉地向英 雄人物靠拢,时刻不忘长大后立志报效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华。 二、对学生进行爱的情感教育 “只要人人都奉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人间”。从小培养爱的情感,可使同 学之间、家庭之间、师生之间充满爱的氛围,增强亲情、友情,增强凝聚力和团结精神。 平时可以从一件小事做起:让学生做件让父母高兴的事、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帮助差生补课、让学生亲手为老师端上一杯热茶。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学之间的真诚,而师 生之间的融洽和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习惯教育 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 生活习惯能造就人才、助人成功;不良的生活习惯则能埋没人才、毁人一生。为从小培养 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正确行为习惯教育,平时要求学生自觉从《小学生手则》、《小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具体做法为:一要礼貌待人;二要团* 结同学;三要尊敬师长;四要助人为乐。一争做好人好事;二争说真话;三争做三好全优。及时开展例如上述。“四要三争”的行为教育活动,在学生中间引进竞争激励机制,相互 监督,互评互学,短期内可使学生中间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美好的道德风尚蔚然成风,从而 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良好行为习惯,有益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对学生进行从小胸怀大志的理想教育 平时让学生阅读张衡、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爱迪生等古今中外名人的书籍画册, 从名人的成长经历中汲取力量、感受心灵、时刻对比,从而使自己幼小的心灵受到震撼, 得到勉励和启示,平时要教育学生特别注意理想和实际相结合,切不可好高*骛远、华而 不实。让学生在逐步实现自己远大理想的大目标中不断设立相应的阶段性小目标,让他们 懂得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去做,才能不断克服许多外在困难,不断战胜自私、 骄傲、懦弱等内在“障碍”,不断地超越自我,才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内涵”。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 识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报告 汉语国际教育151班惠艳娇 调查时间:2016年6月29日——2016年8月23日 调查地点:图书馆、家中、街道 调查人员:惠艳娇 调查对象:身边同学、图书馆中的大学生 调查方式:调查问卷 调查目的: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大学生是我们为社会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生能否树立强烈而牢固的社会责任感,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悠悠相关。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并分析原因,找出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 【内容提要】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切美德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人类理性与良知的集中表现,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石,也是大学生不断成熟和完善的重要标志。通过社会调查的数据结果,客观地反映了目前未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认识状况。调查显示社会责任感现状总体较好,但是它在很多方面得不到体现。同时,针对调查的问题,我们也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通过调查能够得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初步材料,提出具体可行的社会责任感意识的培养建议、相应教育方案,为我们的学生工作部门制定工作思路提供参考。最后呼唤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来。 【正文】“社会责任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国家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社会责任感则是人们对这种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情感、意志,或者说是一个社会成员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国家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及使命的态度。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切美德的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人类理性与良知的集中表现是社会得以存继的基石。年轻一代是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直接影响着祖国的前途和未来。特别是作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是他们逐步走向成熟的开始,因此如何使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使他们关心社会的发展,并把它与自身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感,是我们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通过查阅了近年来的研究文献,从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研究结果来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水平并不容乐观,问题很多,主要存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和缺失,但是针对个别地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却很少,这难免造成了研究结果的片面性。但因其各地大学生、各个学校的大学生因其所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家庭的差异,各自的社会责任感也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以下我将研究现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并讨论如何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问题学生教育对策与启示

问题学生教育对策与启示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品行上有缺点、学习上有困难、心理上有障碍的学生。我们当班主任的知道,当前在农村中小学校,“问题学生”绝绝大部分来源于“留守学生”,所以,在当前“留守儿童”占了我们农村中小学校在校生的绝绝大部分的背景下,重提“问题学生”的转化,具有重大而长远的现实意义。 安徽省作为劳务输出大省,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相关统计表明,我省有800万农民工外出务工,留守儿童估计应在100万人以上。“父母外出打工之后,对于一些调皮的孩子来说,就像脱缰的野马。于是,学校里留下空荡荡的一张桌子,游戏厅、网吧多了一个光顾者,马路边多了一个打架闹事的小伙子,结果,这些孩子思想变坏了,成绩下降了。几年前,有一部电影叫《留守孩子》,影片的高潮是“留守孩子”读信,刚刚被网吧老板打了的王小福,倾吐了对长期不在身边的父母的怨恨:“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我恨你们,你们一走就是两年,一回来把我打一顿,走时候扔点钱。我学习不好的时候你们在哪?我生病的时候你们在哪?有人欺负我的时候你们在哪?有人打我的时候……我恨你们 寄回来的钱,你们出去挣钱,把我变成孤儿、野种,叫我被人打,有爹妈没爹妈一个样,不如靠我自己。爸,妈,我跟没人管的仙人掌一样,混身长满刺,长的难看,扎人!” 留守儿童,他们每天不能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忍受城里孩子无法想象的孤独和寂寞。中国有句俗语:“三岁到老”,留守儿童,儿时形成的性格将会影响他(她)一辈子,他们在儿时就没有给予爱、接

受爱的经历,成年之后,就会相对成为一个比较冷漠的人。对社会没有信任感,这种态度很容易使他们走向极端。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教育、生活、心理、道德行为、安全等突出问题,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刻不容缓。 做好这个问题群体的教育辅导工作,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之一,也是衡量一个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个人认为,在张扬学生个性、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引导促动“问题学生”的成长,就需要教师用“心”交换。 听到有老师在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上课时认真听讲的学生少,不听课甚至捣乱的学生多了;工整完成作业的学生少了,作业马虎甚至不做的多了;对家长言听计从,对老师毕恭毕敬又听话的学生少了,不把家长、老师的话当回事的学生多了。确实,因为生源的原因,我校学生的素质较以前有了很大的下滑,优秀生流失,而中下等成绩的学生却基本没少,他们沿袭了小学时期的一些坏习惯并有所发展,成绩上因为基础差底子薄学习难度又增大,破罐子破摔,干脆放弃不学的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样的学生在班级中有那么几个,就够老师头疼的了,而由他们所产生的消极辐射给班级各项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但作为班主任不但要做好班级工作,还要把“问题学生”的转化当为我们的教育之重。如何转化,我作了一些尝试。 一、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倍加关爱每一位问题学生 一般的“问题学生”和教师的感情比较疏远。为此,教师必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给予全心的呵护,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和信任,更多

如何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

如何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 类学生在班上所占比例虽小 ,但活动能量大 ,影响面广 ,常常妨碍班级活动的顺利开展。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1、尊重问题学生的自尊心。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从某种程度上讲问题学生的自尊心甚至比一般人还强些。由于种种原因,问题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创伤,如:多次受到批评,或纪律处分,同时成绩又差,因而他们十分自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真诚地去关心他们,用炽热的爱去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另外,尤其是班主任不要过多注意他们的缺点、短处,而要多肯定其长处和优点,不要动辄在办公室、教室或公众场所批评、讽刺、贬低、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学生经常受到批评指责,就会对老师产生反感和憎恨等逆反情绪,事后见了老师横眉冷对,老师说东他偏往西。长此以往,不仅会严重打击他们的自尊心,影响他们的正常发展,而且会使师生感情产生隔膜,关系十分紧张。 己的成长进步缺乏信心。我们要以正面引导为主,多安排合适的工作让他们干,一旦工作干出了一点成绩,就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使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比如:我在任班主任期间,曾有一位姓张的问题学生,我了解到这位同学热爱劳动,酷爱体育运动,对问题学生有一定的感召力。我就发挥他的特长,正确引导,并让该同学担任劳动卫生委员,以后学校组织的有关体育比赛由这位同学协助体育委员共同完成。我又同几个班干部一起,制定了帮助该生克服缺点、改进学习方法的计划。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生各方面情况明显好转。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了他,使他信心大增,在他的影响下,班上的其他问题学生也慢慢地开始变了。 3、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的积极因素,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并适时教育学生扬长避短。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很重要,利用其“闪光点”更重要。我们可尝试抓住问题学生的一个“闪光点”进行赞扬,使他们感到温暖,使他们有获得成功的喜悦。要想捕捉问题学生的闪光点,就要时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对待他们要一视同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班里的工作要多听他们的意见,大胆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给他们以施展才华的机会。对诱使问题学生产生错误行为的消极因素,不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在采取与外部不良诱因隔绝以免故态萌发的同时,更主要的是通过消除他们不合理

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的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那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下面我谈几点想法: 一、结合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课本知识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来源,如果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总结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课本中的德育道理。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能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就可以满足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这样一来,我们进行语文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让学生自觉的接受了德育教育。 二、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

学生最害怕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这样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下次也不敢再跟老师进行交流了。与其高声严厉的训斥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不如表扬品学兼优、道德良好的学生。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没有一无是处的学生,那么教师就要从平时着手去了解、去发现、甚至去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从关心和爱护出发,抚慰他们稚嫩的心灵,不给他们增添痛苦,不去触动他们心灵的创伤。反而让他们的内心因此表扬而感到特别温暖。表扬的同时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地学习从别人的优点,自查到自身的不足。教师还要用放大镜去寻找他们的点滴进步和微小变化。这样受到表扬的孩子会越来越多,在班里也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风气。从而起到德育教育的功效。 三、教师以身作则 有人说,教师的职业就是一种良心的职业。是的,当班主任这几年来,我才真正地体会到,教师的工作不能用简单的时间和量来衡量。学生占据你的不只是时间还有你的思想和灵魂。我才真正的体会到了什么是魂牵梦绕,多少次半夜醒来,梦境中全是学生。而且要教育好学生,你面对的不只是一名学生,还有他的整个家庭,他的家庭背景,他的成长环境,你要关注的不只是他们的学习还有他们的举止行为。 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迪福说过:“如果我自己的表不准 它只能欺骗我一个,但城里的大钟走的不准,受骗的就是整个教区的居民。”班主任的言行有如城里高耸的大钟直接影响一大批人,所以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问题是一个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因为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未来的希望,作为青年知识分子,他们的精神价值选择,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社会乃至人类的精神价值走向。 那么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情况如何?据这一次调查显示,从目前高校的实际来看,大学生思想纯净,理想高远,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多数具有较高的责任感。但是,勿庸讳言,一部分大学生的责任感明显淡化的现实令人担忧,他们漠视自己的责任,不愿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本文将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进行简单的梳理、综述,并为高校进一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为完整、系统化的政策建议。 调查目的: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大学生是我们为社会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否树立强烈而牢固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关系个体理想信念的实践,更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悠悠相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使其积极承担自己的人生责任,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调查形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在实践之前,我上网搜集了调查报告的相关资料,认真研究了这次实践活动的行动安排、计划方案,从而以确保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有广度、有深度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工作由本组成员全程负责,共发放问卷40份,收回32份,其中有效问卷是30份,有效率为75%,符合问卷调查的一般规律和标准,可以进行数据分析。 调查内容:Ⅰ。次实践我们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①你觉得现在的大学生是否缺乏社会责任感 ②你是否认为应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③你是否参加过爱心活动 ④你是否愿意做些工作,改变你认为社会存在的弊端 ⑤你是否在公共场所注意自己的行为等 Ⅱ。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拟需要解决的问题及采取的方法及实施方案: 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思想上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不够客观。 ②行为上重视个人价值,轻视集体与社会的价值。 ③实践上重视权利的享受,轻视义务的履行等 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成因 ①不同思想文化的冲击。 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

问题学生教育心得

精选范文:问题学生教育心得(共2篇)“问题学生”是最令班主任头痛的工作对象,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中,笔者摸索出几点疏导、教育这类学生的心得体会。“问题学生”的种类很多,包含行为孤僻、性格乖张、心理压抑或有阴影的学生,调皮捣蛋的学生当然是“问题”学生。而我要谈的就是后者,我们在做这类“问题学生”的思想工作时,笔者认为要把握几点。一、处理这类“问题学生”学生时,班主任在情绪上不能有太过激烈的反应。这类学生往往最不怕的就是老师的羞辱和训斥,因为他领教得实在太多了。二、对每次教育的期望值不要太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既然是“问题”学生,其问题必然早已存在,是长期不良的坏习惯培养出来的,教育时应把握先易后难的原则。三、教育这类学生,要选准时机和角度,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怎样去说,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要不痛不痒,泛泛而谈。否则,不仅不能对学生的心理防线有所触动,反而让他看扁你,增强抗击你的信心。泛泛而谈的教育他接触的也很多,我们也不可能讲出更多的新颖东西。四、要明白这类学生的心理需求。我认为这类学生的心理需求就是得到老师应有的尊重。在教育中,我们会很主动的去寻找优秀学生的优点,而对“问题”学生很显露的优点且“视而不见”;我们往往很容易去宽容一个优秀学生的缺点,而很难让自己真诚的去表扬一个“问题学生”的优点或者进步。这在心理需求上是不平衡的,也是不公平的,但这就是教育的现实。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有渴望被肯定、被尊重的欲望,他们也是如此。要发掘闪光点,真诚地赏识他们那些曾经被“遗忘”了的光辉。这样对帮助他们维护自尊心和自信心至关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千万要维护好“问题学生”内心深处那仅有的那一点积极向上的火种,那就是唯一的希望,要想办法让这颗火种慢慢燃烧起来,最后就照亮了每个阴暗的角落。而尊重一名学生和无私的爱就是维护火种最好的办法,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标本兼治。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未走入社会的学生感情更丰富,“问题学生”也不例外,班主任只要用自己的真诚和不图回报的爱去感染学生,我相信总有冰雪融化的那一天。 [问题学生教育心得(共2篇)]篇一:学习问题学生教育策略的心得体会 学习问题学生教育策略的心得体会 问题学生的产生是非常复杂的原因的,如家庭、个人、学校、社会等等。在大多数老师的眼中这类学生是令人讨厌的,他们不仅自己不能按要求遵规守纪,完成学习任务,反而会影响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无疑给班级的正常管理带来难度但只要我们细心的观察,就能发现这些问题学生是十分敏感和脆弱的问题学生的存在令班主任、任课老师十分头疼,,因此,如何教育问题学生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许多问题学生的内心存在一个常人无法触及的痛处,或者思想上存在一个暂时无法打开的结,也许他们平时表现的生龙活虎,但更多时候在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是一种茫然和不知所措,内心充满着矛盾。如果班主任能用心的教育,我想挽救的不仅是一个孩子的命运,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以我们作为老师关键是: 一、理解、尊重、坚持 问题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还包括思想品质、日常行为处于一个越轨的边缘。也许他们不在乎学习,不在乎成绩,甚至不在乎父母的打骂和老师的责备,但是,他们内心始终有一种渴望,那就是一种成人式的理解和尊重。如果班主任能放下架子,真心诚意的与他们交流、沟通,本着关爱的精神,细心的观察,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进步,哪怕是很小的光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帮助他们建立信心,让他们感觉到有人在关心和帮助他们。需要长时间小心翼翼的呵护与维持。如果一个闪光点或者一个进步只能建立千分之一的信心,那么十个闪光点或者十个进步

浅谈如何解决问题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浅谈如何解决问题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名音乐老师,跟学生接触是少之又少,音乐课是学生一个星期上的最少的课,所以也许很难了解到学生出现的问题,学生在一两节课中也反映不出来问题的所在。但是我们学校开展的社团工作跟带一个班集体也是非常相似的,早中晚都会跟学生有亲密的接触,加上不定期的参加各种比赛与活动,不管学习或生活中都会时常在一起,所以在管理这些学生中,常常也会出现很多每个班级所要出现的问题学生。下面通过亲身经历对某个问题学生的教育,总结了一下的几点: 一, 了解学生出现问题的原由 我带的是模特社团,训练中,有一个学生,每天迟到,而且从来不请假,我行我素, 慢慢也影响到其他训练的同学, 本来不会迟到的同学看她天天迟到也开始变得散漫,如果这样持续下去,一定会影响到整个模特队。 在每次训练中,其他提前请假了迟到的同学都会按要求来了跑两圈作为惩罚, 可她既不请假, 来了之后要她跑步也不跑, 就一直站在那里跟着训练。当时, 为了不影响其他学生, 我只能继续训练, 但是为了表示他的行为让我很不满, 我没有像以前一样给她纠正动作或是帮她压背和腿, 而是每次到她那就跳过, 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下课后,带她来办公室跟她谈。从她为什么迟到开始,逐一了解原因,让她说出并非借口的真正迟到原因, 比如她说闹钟没响, 或是家离学校的距离太远等等提都不用提, 这都是解脱自己罪名的借口, 而真正促使自己迟到的就是太早了起不来。 首先,我让她从现状来看,为什么别的同学都能够准时,就她不可以,而且家离学校最远的也不是她, 但别人都能够不迟到, 为什么她就要找这一切不是借口的借口来狡辩,认识不到最根本的问题。一旦就业后,如果在单位迟到一次、两次, 就不是批评这么简单了, 那就是直接炒鱿鱼。可这些她还是认识不到严重性,还一直说到了工作后就不会这样了。如果到了工作后再改变,一切就晚了, 那时候工作的压力、同事之间的各种事情都已经让你焦头烂额了, 回到家后, 更想轻松, 然而一直养成的

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汇编)

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鲁勋 学生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常识﹑法律、法规常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几年来的教育实践,谈一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加强自身的修养,以德育人 德育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者如何去育人。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说过:“教育的作用,就是按照一定的形式,培养一定的人格,为一定的社会服务。”我认为教师只有加强自身修养以德育人,才能做好德育工作。 (一)、为人师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中,要运用文明语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成为学生的模范和表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为孩子竖起榜样,以自己美好的心灵和言行影响孩子们的身心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为人师表是教师在平时展现在学生面前所留下的良好形象,如:看道操场上的塑料袋、食品袋、碎纸,拾起来放到垃圾箱里;为学生整理学习用品;天热时问一声热不热,天冷是问一声冷不冷。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从而对他们起到潜移默化的良好品德熏陶。 (二)、用爱心进行爱的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的核心内涵是一个“爱”字,即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德育教育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

懂得爱,教育学生会爱。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首先要把自己作为是学生的第二父母,让学生在离开家庭和父母时,在教师面前体现出父爱和母爱,即爱所有的学生,不管其家境如何,也不管学生是聪明的还是迟滞的,教师要把自己诚挚的爱洒向每一位学生的心田。家庭困难的、父母离异的、孤儿、学习差的学生更需要爱。我是在德育处工作的,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班主任送到德育处的学生,多数是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孤儿、学习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压抑感和失落感,对这些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因人制宜。在他们面前处处体现出母爱和父爱。对学习差的学生要对他们进行前途和理想教育。用爱心去呵护学生的心灵,焕发学生生命的活力。 二、抓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机 抓住教育学生的“时机”,就是要求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和运用最适合的方法和手段,在最有效、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新学期开始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最好起点,要抓住这个时机对学生进德育教育。 新学期一开始,学生都有一种强烈的新鲜感受,加之内心潜藏的自尊心的催化作用,这时总是暗暗提醒自己要干出个新样子来。教师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激发和鼓励他们要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倍增学生的进取心。因此,我们德育处十分注意新学期开始的第一早会。在这个早会上,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爱家乡教育。激起同学们的自信心,然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的开创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但我们看到,不少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加强当今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教育工作研究者所面临的重要难题。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是每个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正文】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应深知自己身上所担负的历史重任,从而以此为动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为能更好的建设伟大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全社会给予我们的期望。但是不得不承认,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总体欠缺,更有甚者,彻底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准则。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并采取对策来应对这种现状。下面我就来浅谈一下我的看法与感悟。一.社会责任感的含义 何谓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具体点说就是社会并不是无数个独立个体的集合,而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尽管社会不可能脱离个人而存在,但是纯粹独立的个人却是一种不存在的抽象。简单点说就是没有人可以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对社会负责、对其他人负责的责任感,

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这样才能使社会变的更加美好。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 1.思想上对社会责任感认识不足。部分学生不了解什么是社会责任感,对其认识不够全面,不够均衡,甚至把社会责任感与家庭责任感混为一谈。同时,也有一些大学生认为社会责任感与自己毫无关系,对其持无所谓的态度。 2.实践上重视权利的享受,轻视义务的履行。不可否认的是,一部分大学生在提到社会责任感时,总是苛求别人,苛求社会该怎样做。但在自身的义务履行方面,却又避之不谈,他们忘了自己有义务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很明显他们存在着从意识到实践的断裂,如缺少社会公德意识,缺少积极实践的行为。 3.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在利益关系上表现为以“我”为中心。这些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个人施展才干、大显身手提供了理想的舞台,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但同时又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无情,惟有坐上个人奋斗的小舟才能游弋到功成名就的彼岸。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压力下,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拼搏上,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崇尚“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当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是,只强调个体,并以“我”为主;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则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高收入和自我实现并重。在最近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在考虑择业的因素时,有62%的大学生考

浅谈对待问题学生的一些看法

浅谈对待问题学生的一些看法 一些教师认为,“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心理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关注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关注的时候,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帮助和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每一个问题学生。“问题学生”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也有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缺失,还有社会环境的影响等。 春雨润物细无声,要用一个教育者的良知对待问题学生,要用爱心感化、用耐心转化、用细心激励,心中有问题学生,但眼中千万不要有问题学生,不少问题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品德、行为、心理问题。要有的放矢地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只有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善于了解“问题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习惯,才能对“症”下“药”,找到恰当的教育方法。 班主任应大胆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程资源和课外资源,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关注点,体现人文关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很多教师对品德问题学生的主要印象是“坏”,我认为,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初步阶段,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是难免的。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少犯错误,这是为人的准则。”对待“问题学生”,我们更要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切不可操之过急,期望他们在短时间内就能改掉几年养成的坏习惯。唯有宽容,耐心等待,他们身上的“问题”才能逐步改正,直至问题彻底解决。特别是少年儿童向善向上的本质,需要加以呵护。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班同学主动捐款,其中有一名叫杨明峰的问题学生,平时经常迟到,学习不认真,还经常去网吧,就是这样一名学生,把父母给他过生日买礼物的50元钱全部捐给了灾区,师生为之震撼。 实行赏识教育,要赏识一个人,必须接受一个人,对学生也是如此,但教师往往比较容易喜欢那些学习好、听话的学生,而对纪律松懈、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比较不喜欢,并常常横加指责。使他们失去了上进的动力,往往会破罐子破摔,成为让学校、老师都头疼的学生。我班曾有这样一位学生,入学时成绩较差,考试经常不及格,纪律意识淡薄,老师曾多次对他批评教育,但收效甚微。有一次放学时,我发现班级的课桌里乱七八糟地塞满了纸屑和塑料瓶,正想发火。就这位学生举起手,说“老师,我们可以把它变为宝。”他提出勤工俭学的方案。我抓住这件事,在班里大力表扬了他聪明,有经济头脑,为班集体获得了班费。从此我发现这个学生变了,迟到、早退少了,作业认真了,上课注意力集中了。我时常到教室转转,及时发现他的闪光点,适时拿起表扬的武器。后来他对我说:“老师对我的帮助,鼓励使我有了进步,以后不能再给您添麻烦了。”由此我体会到,每个人都不会自甘落后,我们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要有耐心、爱心,善于挖掘他们的优点,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变被动为主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赏识不等于骄纵,无原则的赏识就是骄纵,是教育中的大忌。 总之,对问题生,我们更要倾注爱心,以尊重、赏识唤起他们的进取心,以真诚、宽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力争上游、健康成长。只要我们从热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一定能更好地转化问题生。

浅谈如何教育转化问题学生

浅谈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 一、什么是问题学生 什么是“问题学生”?问题学生也就是人们习惯上所谓的后进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品德行为上暂时存在一些问题,跟不上班级的整体要求,完不成课程标准规定的起码目标,在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上存在问题和障碍,反复出现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首先准则和纪律,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问题学生多数成绩不好,但成绩不好一般不是他们问题的起始原因。 二、问题学生的常见类型 1、厌学型:这类问题学生比较常见,比如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不听讲,不爱写作业,对考试成绩无所谓,这一类学生的品德方面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就是讨厌学习,甚至害怕学习。 2、品德型:此类孩子的主要问题在于品德方面。比如打架骂人,破坏公物,欺负同学,撒谎,小偷小摸等。他们多数学习成绩不好,不守纪律。 3、心理障碍型:此类孩子的主要问题在心理方面。如自闭、忧郁、退缩、躁动,有攻击行为,无法集中注意力,多疑,无法与他人沟通等。外向的学生有纪律问题,内向的学生一般不会违犯纪律。 4、纪律型:此类孩子的主要问题是不守纪律,逃课,打架,喜欢去网吧,易和老师、同学发生冲突,对集体影响较大。 5、“好学生”型:在学校一般是公认的好学生,各方面都不错,问题处于隐蔽状态,常见问题有:双重人格,自我“消失”,自我中心,虚荣心,抗挫能力极差等,一旦违纪就是比较严重的事件。 三、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相信每个班级都会有以上类型的问题学生,让各位班主任头疼不已。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学生呢?以下,我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感想。 (一)对待问题学生,首先要了解、研究他们 作为班主任遇到问题学生,都会非常生气,头痛。和他们谈话就会用命令的口气告诉学生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用自己熟悉的一套方法,软硬兼施,使学生就范,用“管理代替教育”。这样做的效果一般会很不理想,有时还适得其反。因

浅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人,他会努力地学习;同时,一个正在丰富自己知识的人,他的道德修养也会在逐渐地提高。知识与品德应该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对于一个中学生,如果不把品德培养放在首位,就很难使之成为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元朝的学者吴澄说:“学必以德性为本。”清末的康有为也提出“以德育为先”的口号。我赞成前人的观点和主张。在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把自己的言传身教与学生的自我约束结合起来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为人师表。”记的《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篇题目为《一个母亲的抗争》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孩子,从小崇拜爸爸妈妈。一上学就开始崇拜老师,不再崇拜家长。原因一个是老师知识多了,更重要的是,孩子从人格上不再崇拜父母,因为父母说话总不算数,或者家长自己说的,却经常做不到。”这一段话说得是比较中肯的。在工作中我总是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平时我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那么我本人在工作中首先就早来晚走,经常深入班级。有的学生自习时坐不住凳子,我就在这个时间到教室里备课、刻题,这样做既保持了自习纪律,又为那些坐不住凳子的学生作了“示范”。应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从老师的身上,学生们会无形中感到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他们会自觉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地约束好自己、管理好自己。 二、把情感教育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作为教师,有时当我们真心诚意地把你的爱心奉献给有些学生时,你并不一定使他们马上克服缺点、改正毛玻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对那些平时比较散漫、不够遵守纪律的学生投入很多精力。比如他们犯错误时我不止几次地耐心给他们讲道理;有的学生生病时我从家里给他们拿药、买营养品;有的学生家庭困难,我毫不吝惜地资助他们生活费,可是,在他们身上有时仍然出现问题。我深刻反省,最后发现自己只做了一半工作,还有一半没有做到,那就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就有“慈”是母亲,“严”是父亲的解释。而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则应该既要当好母亲,又要做好父亲,也就是对学生既要慈爱,又要严管。正如小树的成长,既需要浇灌,也需要修剪。实际上,慈爱是爱,严管又何尝不是爱呢?古人云:“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我们教师都应该是君子。因此在情感教育的前提下,对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我总是让他们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配以灵活的措施。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们感到他们是生活在充满温暖而又有秩序的集体中。 三、把理想教育与刻苦学习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且引导他们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对“理想”这个诱人的字眼儿,谈起来容易,让学生们实现起来就困难了。因为在现实通向理想的道路上充满着各种阻碍,学生们只有发扬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才能实现理想的目标。所以作为教师,既要用理想激发学生们去刻苦学习,又要帮助他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对于每位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容易波动,情绪不够稳定,遇到困难犹豫徘徊,这些虽然属于正常现象,但却很容易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那么教师就要经常给他们讲述学习的目的,激发他们拼搏进取,让他们清楚刻苦学习是实现理想的重要途径。因此,我经常利用小班会时间或者课余时间给学生们介绍学习方法,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其培养机制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其培养机制研究 姓名:朱庚尚学号:22131463 班级:机械13-2班得分:91 摘要: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品质与人格魅力。现社会,社会责任感更是衡量大学生素质与人品高低的重要因素,尽管社会已经飞速发展,社会责任感仍不失其本身的价值与导向性。笔者从分析社会责任感的内涵与社会责任感的机理与构成作为本文的逻辑起点,接着分析当代大学生个人社会责任感缺乏的原因。个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进而更进一步分析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马克思主义基础,最后点明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实意义,对个人及社会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培养 一﹑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其机理研究 (一)社会责任感的内涵 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为了建立立美好社 会而承担的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它是通过社会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内化而形成的,是社会群体或个人对其相应的社会人角色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认识,情感和行为。责任感是对自己职责的感知,也是促进道德行为完善的能力。 从德育角度看,社会责任感是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己在道德活动,道德任务的情况是否满足的点的判断。尽管受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的影响,世界各国关于社会责任感的内容存在一定差异性,但各国都非常重视责任感教育。 从人的本质角度看,人的责任感反应的是人的价值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包括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人的价值所在于承担各种社会责任而实现的。个体越是深刻的认识到社会的客观要求和他人的具体需求,以及自己在满足这些需求中的作用,他就越有某种社会责任感,并表现出相应的责任行为,他就越能实现自我价值,并且体现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二)社会责任感的机理分析与构成 1、自我责任感,提升自我内涵 自我责任感包括对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责任。当代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不容乐观,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生命,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丰富自己的精神文明生活,有着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人生奋斗目标。提升自我内涵追求有价值的人生;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履行自己的义务。 2.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由小及大,肩负起历史使命 ○1对家庭的责任感 当代的大学生活在父母与长辈的溺爱之下,认为被爱是理所当然。我们大学生,应当在我们的大学生涯时期学会去爱,去爱我们的家人。我们大学生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维护家庭团结,勤工俭学,努力减轻父母负担。 ○2对他人和集体的责任感 我们接触到的最小集体就是宿舍,其次是班级,专业,系,院。我们能给予他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关心他人,相互尊重,乐于助人,诚实守信,帮助他人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