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改感悟
低年级语文教学课改心得感悟
低年级语文教学课改心得感悟
低年级语文教学课改心得感悟:
在我教授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不断地进行课改,试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
习氛围中提高语文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第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对阅读兴趣比较浅薄,容易厌倦。
因此,我注重选取生动有趣的故事、童话和诗歌等,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乐趣,激发
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第二,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我不仅仅注重学生的
阅读,还会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的训练。
例如,在阅读故事后,我会提问学生一些
问题,让他们思考并回答。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例如,根据学生的阅读材料,让他们进行故事性写作。
同时,我注重提供写作指导和反馈,
帮助他们改进写作技巧。
第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会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
互动。
例如,在讲解课文内容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
法和观点。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总之,低年级语文教学课改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只有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关注学
生的需求,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我对新课改反思
我对新课改的反思新课改在我校实验已将近四年,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通过这几年的实验,新课程教学使我深深地感受到:课堂比以前活了,方式方法多了,课程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活了。
但在听课、评课、教研过程中,也反思了课改存在的一些疑惑。
一、急需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高低是直接影响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我认为: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努力学习,深挖教材广泛涉猎相关专业知识,做到宏观上把握教材,微观上吃透重点,不至于在课堂上出现卡壳、讲述不清的现象。
其次,加强网络学习,深入课堂,吸取他人长处,补己之短,上网了解国内外本学科研究动向,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课改由课内走向课外,进一步促进新课改教学。
第三,每位教师都应有明确的课改意识,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去落实,使每位教师都向科研型教师转变,课改才有希望。
二、如何处理和使用新教材在目前,呈现在每位教师面前的新教材是“薄薄的一本”。
有的教师这样说,新教材没什么可教的,没办法教。
真的是这样吗?我认为:教者应当把教材当作一个范例,大胆地处理和使用教材,深挖教材,联系生活,补充相关材料,把薄书教厚,把课上实在,让课堂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不要拘泥于课堂,不要局限于课本,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例如,在教材上还出现了大面积的空白,这是新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这样编排有利于对话和开放,教者应大胆尝试,向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方向发展。
三、双基教学与新课改并不矛盾新课改呼唤新的课堂,更富有激情的课堂,要求方式的转变,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但不排斥传统教学中的双基教学。
新课改的课堂是让学生在感悟、体验中掌握知识,只是教学方式发生转变,只不过学生获得知识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只不过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不同而已,我们不但要给学生“授鱼”,还要“授渔”,切忌进入另一个误区。
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方法和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纠正不重视双基或过于偏重双基的做法,这正是我们在新课改中正视和探索的问题。
课程心得及感悟(精选8篇)
课程心得及感悟(精选8篇)课程心得及感悟(精选8篇)课程心得及感悟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课程心得及感悟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供你选择借鉴。
课程心得及感悟篇1新课程教学实施了几个年头了,通过这一个阶段的学习和反思,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下就是我在学习中总结出的一些心得。
新课程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
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新课程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尤其是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
在培养目标上,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形成,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转变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更多地采取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主张把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作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在教学上,主张改变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多进行探究式教学,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提倡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情况,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在新的教学方式下,教师要由主要的讲授者转变为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在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以及在实践中学习上,倾注更多的心血。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科综合,要求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每位老师都会体会到知识的困乏。
现在的课堂是开放的,无法预见的,面对学生的畅所欲“问”,怎样对答如流?所以,新课改要求我们终身学习,做学习型的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改变并完善教育教学行为。
2024年语文课改心得体会范本
2024年语文课改心得体会范本____年语文课改心得体会自从____年语文课改实施以来,我对这个新模式有了深刻的体会和感受。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在学习语文方面一直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通过这次课改,我发现自己在语文学习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首先,我认为____年的语文课改在教学内容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在过去,我们主要学习的是文言文和古诗词,这些内容对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但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太实用。
而在新的课改中,我们学习了更多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文本,比如时事热点、社会问题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不仅增长了见识,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表达思想的能力。
另外,____年语文课改还加强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以前,我们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了解甚少。
而在新的课改中,我们学习了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文化习俗等,这使我们对不同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尊重。
通过学习多元文化,我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让我更加开放和包容。
此外,____年语文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在过去,我们学习语文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注重的是死记硬背和应试技巧。
而在新的课改中,我们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通过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和写作比赛,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还发现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潜力。
最后,____年语文课改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工具。
过去,我们主要依靠教科书和纸质阅读材料进行学习,但在新的课改中,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获取更多的资讯和学习资源。
这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总的来说,____年语文课改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通过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我不仅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能力,也对世界有了更广阔的视野。
我相信,这个新的语文课改模式将会使更多的学生受益,并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课程改革个人总结范文
课程改革个人总结范文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我有幸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到了改革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我通过参与课堂实践、阅读相关文献和与同事进行交流,不仅深刻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也总结出了一些个人的经验和感悟。
首先,课程改革要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课程设计往往将教师视为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
而在课程改革中,我们要突破这种单向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在我的实践中,我尝试使用互动式讲解、小组合作学习和问题导向学习等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这样的改变,我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其次,课程改革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
传统的课程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
而在课程改革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情感素养等。
在我的课程改革实践中,我尝试加入了更多的案例分析、问题解决和实践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锻炼各种能力。
同时,我也加强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情感交流和关心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再次,课程改革要与教学资源的开发相结合。
传统的课程设计往往只依赖于教师的讲解,而忽视了其他有效的教学资源。
而在课程改革中,我们要与教学资源的开发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在我的实践中,我使用了多媒体教学、网络课堂和教学软件等教学资源,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最后,课程改革要注重评价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只注重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
而在课程改革中,我们要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养的评价。
在我的实践中,我鼓励学生进行项目研究和作品创作,通过跟踪记录和评估表进行评价,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个人课改经验总结
个人课改经验总结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一名教师,我逐渐认识到课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积累了一些个人的课改经验,通过这篇总结,我希望能分享给大家,并希望能够对其他教师有所启发。
一、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改中,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我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多元化教学方法在课改中,我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尝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网络教学,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验课程增加学生的参与度等。
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三、注重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在课改中,我注重课程设计的科学性,通过科学教学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课程目标。
我会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和课程内容。
同时,我也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保证课程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四、提高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在传统教学中,评价往往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在课改中,我开始尝试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试外,我还采用了学科竞赛、小组合作评价等方式,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这些方式,不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积极参与学校和教研活动在课改中,积极参与学校和教研活动对于教师的个人发展非常重要。
我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和研讨会,与其他教师交流学习心得和教学经验。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我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和课改能力。
六、与学生家长密切沟通在课改中,密切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经常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背景,与家长共同讨论学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精选7篇)
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精选7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精选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随着教材难度的不断加深,班上学生两级分化的现象严重。
一年级时对识字教学的学习,班级学生还可以每天跟着一同学习,在学校有老师的不断复习巩固,回到家中,有家长的辅导,学生的成绩理想;但到三年级时,阅读教学成了语文学习的重点,成绩较好的学生能掌握其阅读方法,自主学习,并且从中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但对于基础差的孩子来说,这就是一个“拦路虎”,不愿多读,多想,一次做不到,心灰意冷了,每次回家也是同样的问题,家长的素质不高,无法辅导,就这样导致这些孩子无兴趣学习,长此以往,学习便下沉,从而出现班级的两级分化现象。
教学内容较多,教学时数较少,完成任务太难。
每一册教材足足十二个单元,每一个单元包括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其中“语文天地”又包括五大方面的内容“日积月累”“畅所欲言”“笔下生花”“开卷在益”“金钥匙”,可以这样说,一个语文天地的内容比上三篇主体课文要的时间还要多,学生的“听、说、读、写、练”都在这里呈现。
就拿如今来说吧,其他的教材差不多接近尾声了,而我们北师大版的语文还在不停地“追课”。
学校的条件有限,学生的活动得不到落实。
在新教材中安排着许多活动,如“到附近的工厂去参观了解环境”,“到爸爸或是亲人上班的地方看看上班时间表,了解他们的工作的情况”诸如此类还有许多许多。
学生不亲自去活动,就没有把活动得到落实,让学生此时练习说话,就无从说起。
考试类型多样,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成绩不理想。
在课堂中,我们努力传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把书本中“死”的知识化作“活”的运用,书本上的掌握了,但每次检测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也许是学生的能力有限,传统高分的影响,导致学生成绩不好,受到家长的责备和不理解,因而老师也觉得压力过大,有时感到无从施教。
课改之我见
课改之我见史高飞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在这一个月的课改工作中,我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积极把课改精神贯彻于课堂教学,既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体会:1.新课程改革的成功实施,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建立一种充满宽松、和谐、平等、开放、自由、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重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信地想、大胆地说,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
变过去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实现教师主导型课堂向学生自主学习型课堂转变。
2.课改的成功实施,取得真正的实效,源于教师的敬业和技艺。
上好一堂课不容易,上一堂好课且让学生真正掌握技能,乐学语文更不容易。
课改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教师增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勤奋学习、勤于思考,更新教育观念,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扎实教学基本功,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涉足新领域、提高新能力,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而且要求教师更准确地理解把握教材,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具有更深厚的知识底蕴和更高超的课堂教学机智。
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相关的资料,认真备课,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这样上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3.建立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实现教师主导型课堂向学生自主学习型课堂转变的前提。
教师要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自我建构过程。
语文课改心得体会(14篇)
语文课改心得体会(14篇)语文课改心得体会篇1学校践行语文的教学模式,已经三年有余了。
在这三年里,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改实践中,有了一些收获,也有了一些体会。
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扩大学生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我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
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拓宽学习和运用知识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我努力实现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2、我还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备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难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经过一番阅读分析,我总结出二年级教材主要是以识字为主,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于是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识记生字词。
在教学语文时,我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先把握教材内容,然后来设计教学方案。
在阅读教学中,首先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利用多种形式来读,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年课改我在数学课的收获和感悟
课改十年我的收获与困惑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当年自己刚刚师范毕业,怀着对教育的憧憬踏上了三尺讲台。
当时恰逢教育课程的大改革我也有幸赶上了新课改的列车。
如今课程改革的春风已经吹过十个年头了,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这十年里我一直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中学习着,摸索着,感受着,总结着。
十年里我深感课改的势在必行与肩上的重任,我品尝到了课改收获的喜悦,同时也面临着课改的种种困惑。
首先我想谈一下自己在实践新课程改革中的收获:一、教材的不断改革,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新教材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中,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孕育创新精神,使他们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此外新教材注重培养思想方法、关注学生不同需求,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天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理性精神,使学生体会数学探索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学会借助数学符号和逻辑关系进行数学推理和探究,推求新的事实和论证猜想,从而发展学生认识事物的“数”“形”属性和规律、处理相应的逻辑关系的悟性和潜能,养成逻辑思维的习惯,能够有条理地、符合逻辑地进行思考、推理、表达与交流。
同时新教材也注重总结,除了数学的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等基本概念,还强调数学的思维方法,特别是通性通法,在每一章的小结中,除了归纳本章知识结构,还在“思考与交流中”从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出本章知识与相关内容的联系,注意数形结合以及知识间的联系。
二、新课改打造开放性课堂,使学生学习气氛更加浓厚“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了体现。
我本着这个态度对待自己的学生,学生的变化和进步是明显的。
对学生来说,学习不再成为一种负担、压力,而是发自内心的,是学生自己的精神需要。
个人课改经验总结
个人课改经验总结在我个人的课改经验中,我意识到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下面是我个人的课改经验总结。
首先,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往往扮演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只是听从老师的讲解。
然而,这种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开始尝试采用一些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问题导向的学习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探索和思考问题,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次,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知识点的传授为重点,而忽视了知识的实际应用。
然而,学生只有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因此,我开始尝试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项目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应用所学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再次,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往往是孤立地学习,与其他同学缺乏交流和合作。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够独立完成任务,多数任务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
因此,我开始尝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鼓励他们与其他同学合作讨论,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互相学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最后,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很少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然而,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
因此,我开始鼓励学生思考和提出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创造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总之,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
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我相信将来的课堂教学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创造出更加积极和有趣的学习环境。
教学改革培训心得体会(8篇)
教学改革培训心得体会(8篇)教学改革培训心得体会篇4本人有幸参加了我校组织的“20__-20__学年__届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一系列学习活动。
本次培训,学校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对培训对象从听课量、课件、教案、技能课、试卷、说课、评课、调查报告、论文、理论学习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要求与培训。
最终,邀请县教科所参与考核认定。
我十分珍惜这次的学习,经过学习我有许多的感触:一、对自我的重新认识:经过学习使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作为一位英语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英语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异常是骨干教师,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
在英语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再把英语知识的传授作为自我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同学们一齐寻找答案,在探究英语的道路上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
所以,在英语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构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将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的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转变到“平等地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学生英语探究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教师的这种主角的特征是:(1)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到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景,研究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2)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适当的方式,给学生精神上的安慰与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的热情更加高涨。
(3)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本事,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同学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4)教师应全程参与学生的任务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而非代替学生活动,代替学生思考,教师应陪伴学生共同成长,做培养学生英语素养的启蒙者。
课改伴我成长
课改征文雄县米家务中学孟雪松课改伴我成长雄县米家务中学孟雪松作为一名一线的中学教师我参加工作已经十四年了,我县的高效课堂改革的实施也已经近一年了,回顾我与课堂改革共同成长的历程,有艰辛与挫折,也有欢笑与成功。
课改让我学会了正视自我,反思自我,实践自我。
刚接触,觉得课改很大是专家们研究的事儿;又觉得课改很小,小到跟自己无关。
我甚至都没认真思考过:课改要改什么?为什么要课改?如何改?次数不多的课改精神下的理论学习、公开课教学也都是支差应付,流于形式。
随着课改的推进,渐渐知道课改的必要性,但仍是被动的。
把自己的不思上进归功于客观环境的不成熟,其实更主要的是没有潜下心来去思考,实践。
当自己精心准备的公开课被指出:师生定位不准,教师不敢放手,没有体现学生为主;缺乏对学生的关注与评价;教法与学法陈旧,没有体现课改精神;.....一系列问题摆在眼前,我才深切感受到自己知识的贫乏与浅薄。
我必须正视自己的不足,正视课改,唯有潜下心来切切实实加强理论学习,接受课改的洗礼,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才能重新给自己定位。
经过一年多的大胆、刻苦实践,课堂终于变样了!可以说爆发了青春的活力。
课改使课堂变活了,变得更有趣了,使老师更亲切了,使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他们回答更主动了,敢讲、敢说、敢问、自信又活泼。
真正体现新型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
我力求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有兴趣和热情;力求从挑战性问题出发,引起学生关注及研究的兴趣,在过程中体验,养成探究的习惯,注重过程。
分组学习中鼓励学生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承担个人的责任,小组成员之间要沟通,解决冲突。
课堂里多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多了小组合作;多了资料交流;多了语言积累……我也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上不再是固守“一言堂”的传统,而是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交互学习的平台,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了。
我对普通高中新课改的认识
我对普通高中新课改的认识引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实施了新的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人才。
本文将就我对普通高中新课改的认识进行探讨。
背景介绍普通高中新课改是在传统课程基础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其目的是推动教育的质量提升和教育方式的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
新课改的实施涉及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的调整和创新。
新课改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传统课程中的知识传授和应试教育放在次要位置,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设置和学科交叉,新课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适应能力。
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传统课程体系下,学生主要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而新课改则更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发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适应社会需求新课改旨在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在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新课改的实施能够培养更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提高他们的就业率和竞争力。
新课改所面临的挑战尽管新课改有诸多的优点和价值,但其实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教师培训问题新课改要求教师具备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培养的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专业性和培训存在差距。
因此,新课改需要加大对教师培训的力度,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课程内容调整问题新课改需要对传统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创新。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课程内容的调整可能存在不完善或欠缺的情况。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加强与社会的交流和合作,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发展动向。
学习小学语文课改的心得体会5篇
学习小学语文课改的心得体会5篇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十余年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积极参与到课改的大潮中。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刻地体会到,改革,首先就要革思想,有了全新的思想,才能有全新的作为。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深入,强调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潜能、学习成绩、学习愿望和能力等,方法上将突出过程评价,分数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
在教学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到今天,经过几年的亲身实践,有些心得想浅谈一下:一、思想观念的更新。
课程改革是一场文化的变革,教师要融入这个变革之中,追求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不是一般的拓展知识面,多读几本书,而是以思考的眼光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知识更新。
做为一名实验者首先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
做为语文教师,我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平等的姿态走近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议,大胆地评,让创新的火花在读中迸发,从而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新为本的现代阅读教学观念。
并做到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树立了个性教育意识。
二、教师角色地位的转变。
课改让我渐渐认识到,教师角色该转变了,不再是从前课堂的导演者,转变成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参与者。
我在课堂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我则是主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把握好与学生的亲和度、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参与度、小主人翁地位。
三、知识结构的更新。
面对新教材的新内容、新要求,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看到自己在存在的缺漏和差距,在吃透课程标准,精研教材的同时,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深入学习所教语文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把握专业领域发展的前沿动态,及时吸收专业推出的新成果;以形成能适应新教材教学要求的过硬的业务功底。
课改的教学反思范文
这是一个关于课改的教学反思,课改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对于一名教育工作者来说,不断反思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我个人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也有一些教学反思,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些学生比较被动,不太善于表达自己。
我认为这与我过去传授知识一直比较“讲课”,缺少多元化教学手段有关。
因此,我决定引入一些与学生互动更多的教学方法。
例如,推动教学组织探究式活动,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项目,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思维性,创造性,、探究性,将知识点体现在实际操作中。
同时,我发现在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有些知识难以理解和接受,往往容易枯燥无味。
于是,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多媒体、网络等资源网络融为一体,让学生更直接、直观、生动地了解当时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人民身世、人民思想等等,加强知识点的交流,让学生更好理解。
再举个例子,数学是一个看似枯燥乏味、抽象难懂的学科。
我发现有些同学在学习中很快就失去了兴趣。
于是,我开始采用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例如将数学和生活实例结合起来,让学生看到数学的生活化、课堂趣味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们将所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育是一门科学。
在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实践中,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与理念,时刻寻求更好的教育方法。
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扬“教学相长”,让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精选7篇)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精选7篇)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1开学初,学校至上而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理念改变改革的热潮,最近我又在网上观看了淘师湾的16节教学视频,我感受到教育的实质就是充分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渴求欲望,实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个学校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课堂活了,真正告别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学生当之无愧的成了学习的主人,走进课堂,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渴望求知、渴望解惑的充满激情的人,正像人们说的那样“主动是学习之本,活跃是课堂之魂”。
(一)新课改与教师、学生一起成长在参加了多次关于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培训后,把大脑彻底的洗刷了一遍,有人说“换的不只是教材,而是教法,也就是大的教育改革!”什么都是新鲜的:排了几十年的课桌太死板了,要排成“圆周会议”形的,千篇一律的教室布置也太沉闷了,教室布置要有个性化,课堂是学生的……。
校长教师在一起,听讲座、提问题,激昂的转变观念、互动、自主学习、探究“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很多以前看上去是不可动摇的,没有丝毫怀疑的,颠扑不破的教育真理、教育信条就要重新审视和反思,要注入新的诠释了。
许多新鲜的词句“自主、快乐、高效”如急风骤雨,容不得你半点犹豫就劈头盖脸而来,看着大家突然忙碌起来,我的压力骤然而升:不学习,就要落后,不转变观念,就要被淘汰!容不得半点犹豫,带着“自主、快乐、高效”的新理念用于课堂实践,让孩子们自主,让孩子们快乐,让孩子在自主快乐中实现课堂学习的高效。
几节课下来,看着孩子们乱哄哄,孩子们自主快乐了,一节课下来,体会只有一个字:乱!刚刚涌起的一点激情也逐渐冷却下来。
难道新课改就是乱,乱就是新课改?我疑惑了:难道这就是课堂教学改革?不,课改决不是这样!是不是哪里做不到位呢?通过实践,渐渐地,我的思维变得开阔了,对课改的理解逐渐拨云见日:我之所以茫然,是因为把课改想得过于神秘而无法企及;之所以感觉乱,是自己的思维还定格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从心理上还没有彻底的接受新课改的教学模式。
我的课改我的课——我的语文课改小获
2013-03课改论坛卷的阅读量、答题量,多角度完善试题的参考答案。
根据实际估计试卷难易度,应用分值调整试卷难易度。
四、高质量试卷的标准好的试卷大概含以下几个方面:从效果来看要有信度与效度,区分度合理;经得起视觉的考验,字体、字号要恰到好处,尽量同中考吻合,标点要规范,图文并茂不单调;知识点分布均衡,覆盖面广;阅读量、答题量适中,题型新颖,能反映热点问题;个别问题中要兼顾德育与人文关怀;选择题的题干不宜超过三行,材料综合题的问题有层次、有梯度等。
总之,命题是教师基本功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反映了一名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驾驭教材、把握教学的一种综合能力。
教师的命题实质上是教学过程的延伸和对课程教材的深度开发,是教师走向专业化的新起点。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定县第三中学)新一轮的语文课程要求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
这对我们语文教师来说是一次机遇、一个挑战、一次考验,我也顺应时代潮流,以高涨的热情,本着“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的原则,在摸索、试探、尝试、探求出以下小获,权作抛砖引玉。
一、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新学期伊始,我不马上急于教授课文,而是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了解全册书的内容结构。
介绍学习语文的方法,如,拿到一篇文章,看到标题,你首先想到什么,然后再看看课文内容和你所想的差异在哪里,再看看作者简介、课文主旨及本文写作特色或学习所得等,让学生先粗略表述……这样,学生每拿到一篇文章就不会出现“不知所措”“无从下手”等,尤其是让学生先粗略表述所得,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或两点,教师都予以表扬肯定,这不仅训练了学生动手动脑,还训练了他们的口语表达、概括、总结、归纳能力。
二、让学生团结协作,分工合作在教学上,力图改变教师教,学生学,日复一日地重复单调枯燥的教学状况,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分工合作的形式。
如,把全班学生分为七到八个学习小组,教师课前将课文内容用导学案形式分发到每个小组,同小组共同讨论、完成,并每次每组推选一人将所分得内容板书到本小组黑板上,且读、讲、评、议板书内容,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口语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团结协作,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课改感悟
十一学校刘亚
自从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的那刻起,我就深知我的梦想注定与学生连在了一起。
他们是快乐的,我才是幸福的;他们是进步的,我才是欣慰的;他们是成功的,我才是优秀的。
然而,我们所遇到的学生受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应响,真正有良好的读书习惯、有较强的求知欲的并不多。
大多数的学生都觉得学习有必要但不是很重要,不少学生甚至厌学,学校只一个长身体的场所,一个没有其他选择的选择,根本没想到自己到学校应该要学到对自己的人生有利的知识。
一系列的不利因素,要“让好学生会学,让中等生学会,让学困生能学,让全体学生乐学”举步为艰。
正在我犹豫,徘徊时,课改的浪潮席卷而来,第一次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特别是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使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它更注重的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深深吸引了我。
我觉得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恰似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为此这些年我在课堂教学模式上不断探索、不断追求。
从最初的“目标教学”,到学习“洋思”、“杜郎口”教学模式,再到后来的“三主五步”教学模式,在对这些教学模式的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因地制宜,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反思和探索,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优化了课堂教学的结构,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在课改历程中,我感想颇多,现略陈如下与各位共同探讨。
一、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更应该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就像钻山洞一样,老师领着学生钻比学生自己摸索可能更快一些。
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这样做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
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
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般情况下,平时老师需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可以了。
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基本就能做练习题了。
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不是看一遍就全部都会了。
这样,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
因为老师规定学生定向自习后就要汇报、做练习题,学生有一种紧迫感,不认真看就不会做练习题,落在别人后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所以目标引路,自主学习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课积极得多,这样让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的得到了体现。
当然,学生自主学习绝不是“放羊式”的。
具体说就是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主要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
课堂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设计问题、质疑问题、讨论问题、表达想法的机会,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一种教学模式。
在课堂中教师要坚持“少讲多学”,即教师少讲,学生多学。
其优点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个别辅导后进生。
二是在学生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实际是好学生教后进学生的过程。
好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明白了,而后进生还有一些问题没搞清楚,通过好学生的讲解,自然也就明白了,在这里实际上运用了陶行知的小先生制。
后进生光靠老师一个人忙不过来,发动好学生都来帮后进生力量就大了。
三是这种做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旦自学能力形成了,他们进步的幅度就会加快,而且终身受益。
在课堂中教师要坚持放手原则:凡是学生能读的就让学生读,凡是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说,凡是学生能想的就让学生想,凡是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讨论,凡是学生能写的就让学生写,凡是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做。
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
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
有些老师放不开是因为不相信学生,要坚信给学生一个舞台,他们定能跳出优美的舞姿,给学生一片蓝天,他们一定会展翅翱翔。
与此同时不能忘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体地位就像放风筝一样,风筝飞的再高,放风筝的线始应该终拽在手中!
二、正确对待课堂学生的错误,课堂因“错误”而精彩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精彩的,在师生互动生成的过程中,其中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创造的迸发……往往会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过,我们容易忽略另一种“精彩”——错误。
我们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同的表达方式,也就有着参差不齐的思维水平,难免会出错。
对待错误,许多教师视为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或“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或亲自“上阵”,把答案“双手奉上”,这样堵住学生迈向“错”的脚步,也就阻断了他们迈向成功的道路。
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的教育秘诀之一就是:宽容地、理性地看待学生的一切,包括错误。
正因这样,我常微笑着对学生说:“这个问题大家畅所欲言,发表大家的意见,错了没关系,没有谁天生就会,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如果你们都不出错,还要我干嘛。
”其实,这不仅仅是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还在于我有一个清晰的教育理念:错误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是的,学生的错误是宝贵的,课堂正是有了错误,才变得更加精彩。
我们要让错误美丽起来,只有在“出错”、“纠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活的,教学才是美的,教师才是称职的。
三、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激励和促进作用
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评价学生,不断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对学生而言,不管是教师的评价,还是学生的互评,他们都渴望得到一定的认可,获得成功感,因此,评价应以激励为主。
例如,当学生的想法有道理,但表述得不够清楚时,教师千万不可全盘否定,可以说,“你的想法很有道理,老师已经明白了你的
意思。
如果说得更明确些,那么大家都能明白你的意思了,试试看。
”如果学生的想法完全错误,也应用委婉的口气说:“看得出,你正在积极思考,但这种结论是错误的。
没关系,再想想。
”如果有的学生的想法出乎教师的意料,但很有道理,教师可以欣喜地说:“好!有创意!老师也从你的想法中长了见识。
”当然,激励的语言要注意恰到好处,千万不要言过其实,给人带来虚假的感觉,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单调枯燥,机械重复一些套语。
四、实施课改的同时教师自身也得到了发展
“三主五步“教学模式其实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从教师的业务知识方面讲有更高的要求。
它要求教师必须深钻教材,在真正吃透教材的前提下,才能设计好前置练习,这样学生的定向自学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而且思维活跃的学生不知有多少奇谈怪想,这也就要教师有足够丰富的知识去应对。
而且还要与时俱进,不但开拓自己的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会让课堂充满生机。
(二)就教师的驾驭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以前的课堂,基本上杜绝了学生个性化的问题,所以一堂课一般都是水波不惊。
但实施三主五步教学模式你根本难以预料学生会提什么问题,会碰撞出怎样的思想火花,所以这就要求老师拓展知识面的同时,要有更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三)实施三主五步教模式的课堂,师生关系更融洽了教师是走下讲台与学生近距离接触,有时甚至是零距离接触,这就使得教师的修养、品德、言行等直接影响学生。
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还有修身,要不断的完善自我,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学生如何做人。
信息时代,改革的步伐日新月异,我一定坚信:教师与学生的成长是“交相辉映”的。
所以,我们要转变角色,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传递者,而应成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并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与学生共同发展、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