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2000年修订)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1c809c66294dd88d0d26b4d.png)
感觉关键点
• C2 枕骨粗隆 • C3 锁骨上窝 • C4 肩锁关节的顶部
感觉关键点
• C5 肘前窝外侧 • C6 拇指近节背侧皮肤 • C7 中指近节背侧皮肤 • C8 小指近节背侧皮肤
感觉关键点
• T1 肘前窝内侧 • T2 腋窝顶部
感觉关键点
• 锁骨中线
– T3 第3肋间 – T4 第4肋间(乳线) – T5 第5肋间(在T4 一T6
。(T1以上)
相关定义
• 神经损伤平面(NLI)
– 指身体两侧有正常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 ,该平面以上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 感觉平面
– 指身体两侧具有正常感觉(针刺觉和轻触觉)功能的 最低脊髓节段。
• 运动平面
– 指身体两侧具有3级及以上肌力的最低关键肌确定的脊 髓节段,其上关键肌功能正常。
感觉关键点
• L1 T12与L2连线中点处 • L2 大腿前中部,T12与
L3连线中点处 • L3 股骨内髁
感觉关键点
• L4 内踝 • L5 第3跖趾关节足背侧
感觉关键点
• S1 足跟外侧 • S2 腘窝中点
• S3 坐骨结节或臀下皱襞
• S4/5 肛周1厘米范围内,皮肤粘膜交界处外 侧(作为1个平面)
脊髓损伤的临床综合征
• 后束综合征
− 脊髓后部损伤,造成损伤平面以下本体感觉丧失 ,而运动和温痛觉存在。
• Brown-Sequard(半切)综合征
− 脊髓半侧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受损平面以下同 侧的运动及本体感觉障碍,对侧的温痛觉障碍。
脊髓损伤的临床综合征
• 圆锥损伤综合征
− 脊髓圆锥和椎管内腰段脊神经损害,临床表现除 运动、感觉障碍外,通常为无反射性膀胱和肠道 运动障碍,下肢反射消失。骶段神经反射如球海 棉体反射和排尿反射、肛门反射有时仍可保留。
脊髓损伤神经分类课件
![脊髓损伤神经分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5a3675c1c708a1284a44db.png)
除对上述两侧关键点进行检查 外,还要求检查者做肛门指检 测试肛门外括约肌。感觉分级 为存在或缺失(即在患者的总 表上记录有或无)。鞍区存在 任何感觉,都说明患者的感觉 是不完全性损伤。
运动 检查 必查 项目
运动检查的必查项目为检查身 体两侧各自10个肌节中的一个 关键肌(一个右侧和一个左侧) 见下页。检查顺序为从上而下
除对以上这些肌肉进行两侧检 查外,还要检查肛门外括约肌,以 肛门指检感觉括约肌收缩,评定 分级为存在或缺失(即在患者总 表上填有或无) 。如果存在肛门 括约肌自主收缩,则运动损伤为 不完全性。
感觉 评分 和感 觉平
面
每个皮节感觉检查项目有4种状 况,即:右侧针刺觉、右侧轻 触觉、左侧针刺觉和左侧轻触 觉。按总图所示,把身体每侧 的皮区评分相加,即产生2个总 的感觉评分,即针刺觉评分和 轻触觉评分,并用感觉评分表 示感觉功能的变化。
基
不提倡使用这些术语,因为它
本
们不能精确地描述不完全性损
概
伤。相反,用ASIA残损分级较
念
为精确。
皮节(dermatome) 指每个脊髓节段神经的感觉神 经轴突所支配的相应皮肤区域。
基
肌节(myotome) 指受每个脊髓节段神经的运动
本
神经轴突所支配的相应的一组
概
肌群。
念
神经平面是指在身体两侧有正常 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 段。
本
指最低骶段(S4–S5)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 消失。
概
部分保留带(ZPP)
念
此术语只用于完全性损伤,指在神经平面 以下一些皮节和肌节保留部分神经支配。
有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最低节段范围称
为部分保留带。例如,如果右侧感觉平面
脊髓损伤分型
![脊髓损伤分型](https://img.taocdn.com/s3/m/ca1384f16294dd88d0d26bdf.png)
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分级神经功能分级(一)Frankel分级:1969年由Frankel提出将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和运动存留情况分为五个级别,该方法对脊髓损伤的程度进行了粗略的分级,对脊髓损伤的评定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但对脊髓圆椎和马尾损伤的评定有其一定缺陷,缺乏反射和括约肌功能判断,尤其是对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状况表达不够清楚。
(二)国际脊髓损伤神经分类标准:1982年美同脊髓损伤协会(ASIA)提出了新的脊髓损伤神经分类评分标准,将脊髓损伤量化,便于统计和比较。
1997年ASIA对此标准进行了进一步修订,使之更加完善。
该方法包括损伤水平和损伤程度。
1、脊髓损伤水平(1)感觉水平检查及评定:指脊髓损伤后保持正常感觉功能(痛觉、触觉)的最低脊髓节段,左右可以不同。
检查身体两侧各自的28个皮区的关键点,在每个关键点上检查2种感觉,即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3个等级分别评定打分(0为缺失;1为障碍;2为正常。
不能区别钝性和锐性刺激的感觉应评为0级)。
检查结果每个皮区感觉有四种状况,即:右侧针刺觉、右侧轻触觉、左侧针刺觉、左侧轻触觉。
把身体每侧的皮区评分相加,即产生两个总的感觉评分,即针刺觉评分和轻触觉评分,用感觉评分表示感觉功能的变化。
正常感觉功能总评分为224分。
(2)运动水平的检查评定:指脊髓损伤后保持正常运动功能(肌力3级以上)的最低脊髓节段,左右可以不同。
检查身体两侧各自10对肌节中的关键肌。
检查顺序为从上向下,各肌肉的肌力均使用0-5临床分级法。
这些肌肉与相应节段的神经支配相一致,并且便于临床做仰卧位检查(在脊髓损伤时其它体位常常禁忌)。
按检查结果将两侧肌节的评分集中,得出总的运动评分,用这一评分表示运动功能的变化。
正常运动功能总评分为100分。
(3)括约肌功能及反射检查:包括肛门指检、肛门反射、尿道球海绵体反射,测试肛门外括约肌。
该检查用于判定脊髓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损伤。
2、脊髓损伤程度:鞍区皮肤感觉的检查应环绕肛门皮肤粘膜交界区各个方向均仔细检查,任何触觉或痛觉的残存均应诊断为不完全性损伤。
最新脊髓损伤的神经和功能分类的国际标准-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脊髓损伤的神经和功能分类的国际标准-药学医学精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ec001df7c1cfad6195fa757.png)
参考手册概要
• 定义Definitions • 神经学检查 Neurological examination • 感觉和运动评分/平面 Sensory and motor scores/levels • ASIA残损分级(根据 Frankel分级修订) ASIA impairment scale (modified from Frankel) • 临床综合征Clinical syndromes • 功能独立性评定FIM
主讲:钱佳岑
功能独立性评定(FIM)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FIM基本概念: 一种评估脊髓损伤对个人日常生活活动和 功能影响的方法
主讲:王银龙
定义部分
• 四肢瘫 • 指由于椎管内神经元遭破坏所造成的颈段 脊髓感觉和/或运动功能的损伤或丧失 • 截瘫 • 指胸椎,腰椎或骶段脊髓的感觉和/或运动 功能的损伤或丧失
• 皮节 • 每个脊髓节段的神经(根)通过感觉神经 轴突支配相应的皮肤区域 • 肌节 • 每个脊髓节段的神经(根)通过运动神经 轴突支配相应的肌群
不完全性损伤(感觉或运动缺损)
选择项目的检查: 不用于评定神经和功能只是用于对特定患 者临床表现进行补充。
感觉检查:食指和大母趾 运动检查:隔肌、三角肌、腹肌、腘绳肌、 髋内收肌 主讲:彭水银
感觉运动 评分
感觉评分
右侧针刺觉 针刺觉评分
感 觉 功 能 变 化 右侧轻触觉
身体每侧评分相加
左侧针刺觉 轻触觉评分
• 神经平面:指身体两侧有正常的感觉 和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 (感觉平面、运动平面分别对应身体两 侧具有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最低脊 髓节段)
脊髓损伤ASIA神经功能分类标准参考PPT
![脊髓损伤ASIA神经功能分类标准参考PPT](https://img.taocdn.com/s3/m/2c5e26cbfe4733687e21aac3.png)
脊髓损伤ASIA神经功能分类标准
运动检查误区
➢ 全幅度 ➢ 区分肌肉的代替运动模式
三头肌(肩部肌) 屈指(肌腱挛缩) 小指外展(伸小指)
➢ 反射性运动 ➢ 痉挛发作
中山二院 骨科
脊髓损伤ASIA神经功能分类标准
直肠神经学检查
中山二院 骨科
直肠神经学检查 直肠神经学检查
• 感觉 • 肛门括约肌收缩 • 肛门反射 • 海绵体反射
体检患者:先感觉后运动 先轻触(先右后左) 再针刺(再右再左)仰卧为先测到S2,最后统一体位测
S3-S5专人记录 运动:从上到下,先右后左 确定感觉平面 确定运动平面 确定神经平面(不分边,只有一个) 确定是否是完全性损伤(ZPP只适用于A级) 确定残损分级
脊髓损伤ASIA神经功能分类标准
杨睿
中山二院 骨科
优势 ✓鉴别能力最强
脊✓髓量损化伤运AS动IA的神经损功伤能和分损类伤标后准恢复 ✓较高的判断一致性 (interobserver reliability)
优势
中山二院 骨科
➢ 感觉检查 ➢ 运动检查 ➢ 直肠检查
脊髓损伤ASIA神经功能分类标准 内容
中山二院 骨科
脊髓损伤ASIA神经功能分类标准 反射
在AISA中没提及
中山二院 骨科
脊髓损伤ASIA神经功能分类标准
残损分级
中山二院 骨科
脊髓损伤ASIA神经功能分类标准
残损分级
残损分级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的国际标准2000年 修订,2002年重印。 AISA/IMSOP
中山二院 骨科
完全性/不全性
中山二院 骨科
残损分级
脊髓损伤ASIA神经功能分类标准
¤ C:神经平面之下存在运动且一半以 上的关键肌肌力<3级
脊髓损伤ais分级标准
![脊髓损伤ais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e52ac5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1.png)
脊髓损伤ais分级标准
脊髓损伤AIS分级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描述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的分类系统。
AIS分级系统根据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将脊髓损伤分为A、B、C、D、E五级。
A级: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B级:不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和运动功能部分保留,可以独立站立和行走。
C级:不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和运动功能部分保留,需要辅助行走和日常生活活动。
D级:不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和运动功能部分保留,但需要轮椅辅助行走和日常生活活动。
E级:无损伤,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AIS分级系统可以帮助医生和治疗师更好地了解和评估患者的损伤程度,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和康复方案。
同时,AIS分级系统还可以用于研究和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和预后。
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
![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https://img.taocdn.com/s3/m/c2becc72f524ccbff021847e.png)
国际脊髓功能损伤程度分级(ASIA病损指数)
级别
指标
A
完全性损伤
骶段(S4~S5)无感觉或运动功能
B
不完全性损伤
神经平面以下包括骶段有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
C
不完全性损伤
神经平面以下包括骶段有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肌力<3级
D
不完全性损伤
神经平面以下包括骶段有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肌力≥3级
T8
第8肋间(在T6~T10中点)
T9
第9肋间(在T8~T10中点)
T10
第10肋间(脐)
T11
第11肋间(在T10~T12中点)
T12
腹股沟韧带中点
L1
T12与L2之间1/2处
L2
大腿前中部
L3
股骨内踝
L4
内踝
L5
第3跖趾关节足背侧
S1
足跟外侧
S2
腘窝中点
S3
坐骨结节
S4~S5
肛门周围(作为1个平面)
ADL自理,可应用支具治疗性步行
同上
T9~T12
ADL自理,长下肢支具治疗性步行
轮椅,长下肢支具,双拐
L1
ADL自理,家庭内支具治疗性步行
同上
L2
ADL自理,社区内支具功能性步行
同上
L3
ADL自理,肘拐社区内支具功能性步行
短下肢支具
L4
ADL自理,可驾驶汽车,可不需轮椅
同上
L5~S1
无拐足托功能步行及驾驶汽车
相应节段神经支配的感觉关键点
椎体
感觉关键点
C2
枕骨粗隆
C3
锁骨上窝
C4
肩锁关节的顶部
脊髓损伤分级标准
![脊髓损伤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31b539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bd.png)
脊髓损伤分级标准
脊髓损伤分级标准主要采用了美国国家脊髓损伤协会(ASIA)
的标准,将脊髓损伤分为五个等级,即A、B、C、D、E级。
其中,A
级表示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在脊髓损伤部位以下没有感觉和运动
功能;B级表示脊髓损伤较严重,患者在脊髓损伤部位以下有一定
感觉,但没有运动功能;C级表示患者在脊髓损伤部位以下有一定
的运动功能,但运动功能受限;D级表示患者在脊髓损伤部位以下
有较好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E级表示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完
全正常。
在临床实践中,脊髓损伤分级标准对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制定
治疗方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
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脊髓损伤分级,从
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A级和B级的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手
术治疗以减轻脊髓的压迫和修复神经功能;对于C级和D级的患者,则可以采用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除了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外,脊髓损伤分级标准还
对患者的预后评估和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患
者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脊髓损伤分级情况,
评估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总之,脊髓损伤分级标准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医生应该熟练掌握脊髓损伤分级标准,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同时,科研人员还应该不断完善脊髓损伤分级标准,以适应临床实践的需要,为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bb995fb49649b6648d74762.png)
11.运动评 分
14.ZPP
13.完全损 伤
12.不完全 损伤
二 神 经 学 检 查
引 言
患 者 无 法 检 查 时
感 觉 检 查 必 查 项 目
选 择 项 目
运 动 检 查 必 查 项 目
选 择 项 目
三 感觉和运动评分/平面
感 觉 平 面
感 觉 评 分
运 动 平 面
进 一 步 考 虑
运 动 评 分
(NLI)
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经 损 伤 平 面
A B
四 AISA残损分级
C
D E
圆锥综 合征
中央综 合征
五 临床 综合征
Brown
Sequard 综合征
马尾综 合征
前柱综 合征
THANK YOU !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 (2011年修订版)
荆州一医康复医学科 赵峰
一 定义 二 神经学检查 三 感觉和运动评分/平面 四 ASIA残损分级(AIS) 五 临床综合征
一 定义
1.四肢瘫
2.截瘫
3.四肢轻瘫 和轻截瘫
7.运动平面
6.感觉平面
5.肌节
4.皮节
8.NLI
9.椎骨平面
10.感觉评 分
脊髓损伤ais分级标准
![脊髓损伤ais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6535d2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3.png)
脊髓损伤ais分级标准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指因外伤、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脊髓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可通过AIS(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分级标准来评估。
下面将简要介绍AIS分级标准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AIS分级标准是根据脊髓功能受损的程度对脊髓损伤进行分级的一种评估方法。
它主要依据患者在感觉和运动方面的损害程度进行评估。
AIS分为A、B、C、D和E五个等级,分别表示完全损伤、不完全损伤、不完全损伤、不完全损伤和正常。
下面是各等级的具体描述:- AIS A:完全损伤,表示患者没有保留任何感觉或运动功能,即均无自主感觉运动。
- AIS B:不完全损伤,表示患者保留了感觉功能,但没有保留运动功能,即能感受到触觉、温度、压力等刺激,却不能做出相应的运动反应。
- AIS C:不完全损伤,表示患者保留了某些运动功能,但运动功能受限。
在大部分运动组织均能收到神经冲动,而仍无法控制肌肉活动。
- AIS D:不完全损伤,表示患者保留了某些运动功能,但运动功能已基本正常。
即能够做出可操作控制的运动反应,但力量、速度、协调性等方面有所限制。
- AIS E:正常,表示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正常。
在进行AIS分级时,通常需要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如对触觉、痛觉和深部感觉进行测定,并根据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估。
此外,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病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相关信息。
AIS分级标准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并对指导脊髓损伤的治疗和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AIS分级,医生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和康复计划,有助于更好地评估患者的预后和恢复情况,提供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此外,AIS分级还可以用于统计研究和临床试验中,以便进行患者的分类和比较。
综上所述,AIS分级标准是一种评估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的常用方法,通过对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将脊髓损伤分为A、B、C、D和E五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