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第7版,2011)感觉检查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
感觉关键点
• C2 枕骨粗隆 • C3 锁骨上窝 • C4 肩锁关节的顶部
感觉关键点
• C5 肘前窝外侧 • C6 拇指近节背侧皮肤 • C7 中指近节背侧皮肤 • C8 小指近节背侧皮肤
感觉关键点
• T1 肘前窝内侧 • T2 腋窝顶部
感觉关键点
• 锁骨中线
– T3 第3肋间 – T4 第4肋间(乳线) – T5 第5肋间(在T4 一T6
。(T1以上)
相关定义
• 神经损伤平面(NLI)
– 指身体两侧有正常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 ,该平面以上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 感觉平面
– 指身体两侧具有正常感觉(针刺觉和轻触觉)功能的 最低脊髓节段。
• 运动平面
– 指身体两侧具有3级及以上肌力的最低关键肌确定的脊 髓节段,其上关键肌功能正常。
感觉关键点
• L1 T12与L2连线中点处 • L2 大腿前中部,T12与
L3连线中点处 • L3 股骨内髁
感觉关键点
• L4 内踝 • L5 第3跖趾关节足背侧
感觉关键点
• S1 足跟外侧 • S2 腘窝中点
• S3 坐骨结节或臀下皱襞
• S4/5 肛周1厘米范围内,皮肤粘膜交界处外 侧(作为1个平面)
脊髓损伤的临床综合征
• 后束综合征
− 脊髓后部损伤,造成损伤平面以下本体感觉丧失 ,而运动和温痛觉存在。
• Brown-Sequard(半切)综合征
− 脊髓半侧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受损平面以下同 侧的运动及本体感觉障碍,对侧的温痛觉障碍。
脊髓损伤的临床综合征
• 圆锥损伤综合征
− 脊髓圆锥和椎管内腰段脊神经损害,临床表现除 运动、感觉障碍外,通常为无反射性膀胱和肠道 运动障碍,下肢反射消失。骶段神经反射如球海 棉体反射和排尿反射、肛门反射有时仍可保留。
新版AIS评估方法
脊髓休克
脊髓休克:脊髓受到外力作用后短时间内 损伤平面以下的脊髓神经功能完全丧失。
休克期结束:远端骶反射出现或损伤平面 以下出现肌张力升高或病理征出现,一般 以球肛门反射阳性为判断依据,但伴有马 尾神经损伤者或除外。
球肛门反射:摩擦患者龟头或阴蒂时引起 其肛门括约肌收缩。
SCI平面评定
神经平面:身体双侧正常感觉+运动功能的 最低脊髓节段。(总损伤平面) 感觉平面:感觉完全正常的最低脊髓节段 运动平面:肌力>3级且该节段以上节段 肌力≧4级的神经节段。
基本康复目标 桌上动作自立、其他依靠帮助
需用支具轮椅种类 电动轮椅、平地可用手动轮椅
C6
ADL部分自立、需中等量帮助 手动电动轮椅、可用多种自助
具
C7
ADL基本自立、能乘轮椅活动 手动轮椅、残疾人专用汽车
C8-T4
ADL自立,轮椅活动支具站立
同上,骨盆长支具,双拐
T5-8
同上,可应用支具治疗性行走
同上
B:不完全损伤:脊髓功能损伤平面以下至骶段 S4、5无运动功能而有感觉的残留。
C: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 能保留,但一半以下关键肌在的肌力在3级以下 。
D: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 能保留,且一半以上关键肌肌力均大于或等于3 级。
E:正常:运动、感觉功能正常。
感觉检查
T9-12
同上,长下肢支具治疗性行走
轮椅,长下肢支具,双拐
脊髓损伤的规范化查体
3. 选择性感觉检查项目
D 检查部位 建议下列关节作为标准检查部位: 腕 拇指的指间关节 小指的近端指间关节 膝 踝 大脚趾的趾间关节
3. 选择性感觉检查项目
(2) 深压觉 A 检查原理 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观察到,肢体其它感觉 完全丧失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如果肢体远端有深 压觉存在预示着感觉和/或运动功能可能会恢复。 建议深压觉检查仅用于轻触觉和针刺觉缺失的患 者。
必查项目
(2) 轻触觉 A. 检查方法d 检查患者时,每个关键感觉点依次被检查。 在每个关键点要求患者说出被棉束轻触时的感觉。 对能说出触觉的患者要求他们说明这种触觉是否 与面颊触觉一样。必要时,再次用棉束轻触面颊, 以提醒患者正常的轻触感觉。
必查项目
(2) 轻触觉 A. 检查方法e 每个关键感觉点检查后,根据以下分级定义 进行分级记录。
3. 选择性感觉检查项目
B 检查方法c 在每个检查部位给予患者一定压力,要求患 者说出感觉到压力时的感觉,随后要求患者描述 没有给予压力时的感觉,以评估患者描述的可靠 程度。
3. 选择性感觉检查项目
C分级 0 缺失:给予压力时患者没有感觉。 1 存在:给予压力时患者能可靠地感觉到。
3. 选择性感觉检查项目
必查项目
如果关键感觉点因为石膏包裹、伤口、 敷料覆盖或截肢等原因而无法检查时,同一被推 荐的皮肤节段内的任何一点可作为替代检查点。 建议选择替代检查点时应特别注明。
必查项目
推荐感觉检查的实用步骤是从可疑的损伤 部位开始,向头端逐个皮节进行锐/钝辨别觉检 查,直到患者报告锐/钝辨别觉都变为正常为止。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
附录-2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6 版,2006)1.定义1.1皮节(dermatome)指每个脊髓节段神经或神经根内的感觉神经元轴突所支配的相应皮肤区域。
1.2肌节(myotome)指受每个脊髓节段神经或神经根内的运动神经元轴突所支配的相应的一组肌群。
1.3神经平面(neurological level) 、感觉平面( sensorylevel) 和运动平面(motor level) 见插图。
神经平面是指身体两侧有正常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
实际上,感觉、运动检查正常的神经节段在身体两侧常常不一致。
因此,在确定神经平面时,要选4 个节段,即右侧感觉和左侧感觉及右侧运动和左侧运动平面来区分。
对于两侧正常节段不同的病例,我们极力推荐使用上面的方法对每个节段进行记录,而不采用单一的“平面”,以免造成误解。
感觉平面是指身体两侧具有正常感觉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
运动平面的概念与此相似,指身体两侧具有正常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
脊髓损伤平面通过如下神经学检查来确定:①检查身体两侧各自28 个皮节的关键感觉点。
②检查身体两侧各自10 个肌节的关键肌。
2.神经学检查2.1感觉检查必查项目感觉检查的必查部分是检查身体两侧各自的28 个皮节的关键点。
每个关键点要检查2 种感觉,即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3 个等级分别评定打分。
0 缺失1 障碍(部分障碍或感觉改变,包括感觉过敏)2 正常N T 无法检查针刺觉检查时常用一次性安全针。
轻触觉检查时用棉花。
在针刺觉检查时,不能区别钝性和锐性刺激的感觉应评为0 级。
两侧感觉关键点的检查部位见:表1。
2.2 运动检查必查项目运动检查的必查项目为检查身体两侧10 对肌节关键肌,左右侧各选一块关键肌。
检查顺序为从上而下。
肌力分为6 级。
0 完全瘫痪1 可触及或可见肌肉收缩2 在无重力下全关节范围的主动活动3 对抗重力下全关节范围的主动活动4 在中度阻力下进行全关节范围的主动活动5 (正常肌力) 对抗完全阻力下全关节范围的主动活动5* (正常肌力) 在无抑制因素存在的情况下,对抗充分阻力下全关节范围的主动活动。
脊髓损伤的神经系统查体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一
脊髓损伤的概念
发生率:全世界每年有15-40例/百万人口。150-400
脊髓损伤可分为原发性脊髓损伤与继发性脊髓损伤。 前者是指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脊髓所造成的损伤。后者 是指外力所造成的脊髓水肿、椎管内小血管出血形成血肿、 压缩性骨折以及破碎的椎间盘组织等形成脊髓压迫所造成 的脊髓的进一步损害。实验研究证明,原发性脊髓损伤常 常是局部的、不完全性的,而损伤后在局部有大量儿茶酚 胺类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的释放和蓄积, 使脊髓局部微血管痉挛、缺血,血管通透性增加,小静脉 破裂,产生继发性出血性坏死。
1、皮节:每个神经根接受来自相应皮肤区域的感觉 信息。皮节通常代表一块独立且与其他相连的皮 肤区域。 2、感觉平面:身体两侧具有正常感觉功能的最低脊 髓节段。 3、肌节:每一神经根支配一组肌群 。多数神经根支 配一块以上肌肉,大多数肌肉受多个神经根支配。 4、运动平面:身体两侧具有正常运动功能的最低脊 髓节段。 5、瘫痪:四肢瘫、截瘫 全瘫、不全瘫 6、神经平面:指身体两侧有正常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的最低脊髓节段。
传导路 1、感觉传导路 浅感觉:痛、温、触觉——脊髓丘脑束 深感觉:位置觉、运动觉、振动觉——薄束楔束 2、运动传导路 锥体系:上运动神经元 ——中央前回 皮质核束 锥体束 皮质脊髓束 下运动神经元——脊髓前角细胞、脊神经 脑神经核、脑神经 锥体外系
浅反射:
大脑皮质
脊髓感觉N 感受器
锥体束 效应器
3、神经反射检查:腱反射不对称是N损害的重要定位体征 浅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肛门反射 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骨膜反 射、球海绵体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 病理反射——Hoffmann征、Babinski征、Oppenhei征、 Gordon征、Chaddock征、Gonda征、髌阵 挛、踝阵挛、总体反射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检查表最新修订及解读
DOI:10.3969/j.issn.1006-9771.2015.08.002·专题·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检查表最新修订及解读王一吉1,2a,周红俊1,2a,李建军1,2b,刘根林1,2a,郑樱1,2a,郝春霞1,2a,张缨1,2a,卫波1,2a,康海琼1,2a,逯晓蕾1,2a,袁媛1,2a[摘要]目的探讨最新版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ISNCSCI-2013)检查表的修订之处及其意义。
方法通过详细对比ASIA国际标准委员会提供的最新版ISNCSCI-2013检查表(英文版)与ISNCSCI-2011检查表(英文版),找出修订之处,同时根据ISNCSCI-2011检查表使用体会,分析其修订意义。
结果与ISNCSCI-2011检查表相比,ISNCSCI-2013共有11处改动。
新版的检查表更便于区分和强调某些条目,同时对某些条目进行了细化。
结论ASIA标准委员会根据应用ISNCSCI-2011检查表的实践体会,对该检查表进行较大的修改,提出了更加科学的记录方法,使之能更加直观、清楚地反映出检查结果。
本次修订更有利于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估结果的记录和判定。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版本;修订;解读Latest Edi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Neur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 WorksheetWANG Yi-ji1,2a,ZHOU Hong-jun1,2a,LI Jian-jun1,2b,LIU Gen-lin1,2a,ZHENG Ying1,2a,HAO Chun-xia1,2a,ZHANG Ying1,2a,WEI Bo1,2a,KANG Hai-qiong1,2a,LU Xiao-lei1,2a,YUAN Yuan1,2a1.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Schoo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Beijing100068,China;2.a.Department of Spi-nal Cord Injury Rehabilitation,b.Department of Spinal and Neural Function Reconstruction,Beijing Bo'ai Hospital, 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er,Beijing100068,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Neur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 (ISNCSCI)worksheet(2013version)and the significa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Methods The latest English version of ISNCSCI work-sheet-2013was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version to find the advantages of current version and analyze its significance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from using the worksheet-2011.Results11modifications were found in ISNCSCI-2013,in which some were just discrimination, some were for emphasis,and the others were detailing.Conclusion The ASIA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Committee made prudent modifica-tions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 ISNCSCI-2011to make the worksheet more scientific and clear for recording.The modifi-cation will be more beneficial to record and determine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neurological examin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 in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Neur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version;modification;interpretation[中图分类号]R6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771(2015)08-0879-04[本文著录格式]王一吉,周红俊,李建军,等.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检查表最新修订及解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8):879-882.CITED AS:Wang YJ,Zhou HJ,Li JJ,et test edi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Neur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 Worksheet[J].Zhongguo Kangfu Lilun Yu Shijian,2015,21(8):879-882.美国脊柱损伤委员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在1982年首次提出脊髓损伤神经功能分类标准[1],并被美国脊柱损伤委员会和国际脊髓学会(International Spinal Cord Society,ISCOS)共同推荐为国际标准。
脊髓损伤评估
L1:T12与L2连线中点
L2:大腿前内侧,腹股 沟韧带中点(T2)和股 骨内侧髁连线中点处
L3:膝上股骨内侧髁处
L4:内踝
L5:足背第3跖趾关 节
S1:足跟外侧 S2:腘窝中点
S3:坐骨结节或臀 下皱襞
S4-5:肛周1cm范围 内,皮肤粘膜交界 处外侧(作为一个 平面)
感觉检查
关键点 统观
运动检查
运动检查的必查部分通过检查10对肌节 (C5-T1及L2-S1)对应的肌肉功能来完成。
推荐每块肌肉的检查应按照从上到下的顺 序,使用标准的仰卧位及标准的肌肉固定 方法。
体位及固定方法不当会导致其他肌肉代偿, 并影响肌肉功能检查的准确性。
运动检查
肌肉的分级为6级: 0=完全瘫痪 1=可触及或可见肌收缩 2=去重力状态下全关节活动范围(ROM)
肛门深部压觉(DAP):检查者用食指插 入患者肛门后对肛门直肠壁轻轻施压(该 处由阴部神经S4-5的躯体感觉部分支配)。 还可以使用拇指配合食指对肛门施加压力。
感知的结果可为存在或缺失(在记录表上 填是或否)。
该部分检查如发现肛门处任何可以重复感 知的压觉即意味着患者为感觉不完全损伤。
S4-5有轻触觉或针刺觉者,DAP评估不是必 须检查的项目,但仍建议完成。
患者体位:肩关节旋转屈曲中立 位,肩内收。肘关节完全伸直, 前臂完全旋后。腕关节屈伸中立 位。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固 定在伸直位。
检查者体位:使用两手抓住患者 手部,将腕关节固定在中立位。 两手将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 伸直固定,同时将第3指分离出 来进行测试。用对侧拇指固定第 三指掌侧。或使用一手同时固定 三个地方。
脊髓损伤的评估
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范亚蓓
脊髓损伤的感觉评定课件
根据评定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 练计划,以提高患者的感觉功能。
05
评定案例分享
案例一: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感觉评定
评定概述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感觉评 定主要评估患者的感觉功能,包
括痛觉、温觉、触觉等。
评定方法
通过使用不同刺激物(如针、热刺 激器、触觉棒等)对患者的不同部 位进行刺激,观察患者的反应和感 受。
确保患者处于适当的体位,以 便进行感觉检查。
感觉检查
对患者的痛觉、触觉、温觉、 位置觉等进行检查,并记录检
查结果。
结果分析
根据检查结果,分析患者的感 觉功能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治
疗方案。
评定注意事项
确保评定环境安静、 舒适,避免干扰因素 。
对于感觉功能异常的 患者,需要定期进行 评定,以便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位置觉评定
总结词
位置觉评定是评估脊髓损伤患者对肢 体位置和运动状态的感知能力。
详细描述
通过移动患者的肢体并观察患者的反 应,评估患者对肢体位置和运动状态 的感知和反应,从而判断脊髓损伤对 位置感觉神经的影响程度。
振动觉评定
总结词
振动觉评定是评估脊髓损伤患者对振动刺激的感知能力。
详细描述
通过给予患者一定频率和振幅的振动刺激,观察患者是否能够感知到振动,以及振动的性质和强度, 评估患者对振动的敏感度和阈值,从而判断脊髓损伤对振动感觉神经的影响程度。
案例三:脊髓损伤后恢复期的感觉评定
评定概述
脊髓损伤后恢复期的感觉评定主要评估患者感觉 功能的恢复情况。
评定方法
通过定期进行感觉评定,观察患者感觉功能的恢 复情况。
评定结果
患者感觉功能逐渐恢复,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障 碍。
脊髓损伤分类标准
脊髓损伤分类标准分类: 康复评定1. Frankel法 1969年由Frankel提出。
其将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和运动存留情况分为五个级别(表1)。
表1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法等级功能状况A 损伤平面以下深浅感觉完全消失,肌肉运动功能完全消失B 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功能完全消失,仅存某些包括骶区感觉C 损伤平面以下仅有某些肌肉运动功能,无有用功能存在D 损伤平面以下肌肉功能不完全,可扶拐行走E 深浅感觉、肌肉运动及大小便功能良好,可有病理反射Frankel法对脊髓损伤的程度进行了粗略的分级,对脊髓损伤的评定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但对脊髓圆椎和马尾损伤的评定有一定的缺陷,缺乏反射和括约肌功能判断,尤其是对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状况表达不够清楚。
2.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定法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在Frankel分级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
与Frankel法最大区别是对C级和D级从肌力的角度进行了量化:ASIA C 为损伤平面以下半数以上的关键肌的肌力<3级,ASIA D为损伤平面以下半数以上的关键肌的肌力>=3级;ASIA脊髓损伤分法与Frankel法相比区别不大,仍是一种划分等级的方法,而且各等级间的界限也不十分的清楚,因此也不能很好地克服Frankel法的缺点。
上述各种修订方法虽然各有特点,但都属于同一种划分损伤等级的方法,都没能将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加以量化,其结果为各级损伤间划分界线模糊,所得资料可比性差。
3.国际脊髓损伤神经分类标准国际脊髓损伤评分标准是参照美国国立急性脊髓损伤研究会(NASCIS)评分标准(18)制定出的一种用积分的方式来表达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的方法。
其将脊髓损伤程度进行量化,便于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和学术间相互交流。
故国际脊髓损伤神经分类标准被认为是迄今最为先进的脊髓损伤评分方法,并于1992年9月在巴塞罗那被国际截瘫医学学会批准使用。
国际脊髓损伤神经分类标准的神经检查包括感觉检查、运动检查及肛门指检,测试肛门外括约肌。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2011年修订)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Neur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International Spinal Cord Society( 国际脊髓损伤学会, ISCOS)[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第七版前言本手册内容为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ISNCSCI)第七版,该标准描述了脊髓损伤的查体方法(称之为国际标准查体方法)及美国脊髓损伤委员会(ASIA)残损分级。
基于世界各国脊髓损伤治疗和研究领域的临床医师和研究人员的意见、问题和建议,本标准对一些概念和表达进行了澄清和修订。
关于ISNCSCI某些问题的澄清已经在最近发表的一些论文中进行详细阐述[13]。
另外,所作出的修订也尽可能与InSTeP培训项目保持一致[15]。
委员会对修订采取了审慎的态度,主要是考虑到重大修订应有循证学基础。
自上一版ISNCSCI修订以及参考指南出版以来,ASIA开始了一项电子(e)在线培训项目,称之为国际标准化培训e-学习项目(InSTeP)。
该项目包括一个6模块的课程,目的是使临床医师能够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准确和一致的神经学检查[15]。
这些模块包括:基础解剖、感觉检查、运动检查、肛门直肠检查、评分、分级、AIS分类以及一个可选模块。
另外委员会还开发了儿童脊髓损伤国际标准检查方法(WeeSTeP)和植物神经检查标准e-项目(ASTeP)。
建议在检查时同时完成自主神经检查表格,但该检查目前尚不是ISNCSCI检查的一部分。
本版标准澄清的内容包括:1)对运动和感觉检查进行了更详细的描述,包括运动部分肌力4或5级检查时的体位摆放(原文20-21页)。
关于检查更详细的内容见InSTeP项目[15]。
脊髓损伤感觉关键点的评估标准
脊髓损伤感觉关键点的评估标准你还在为脊髓损伤感觉评定程序烦乱而烦恼吗?甚至为28个关键点的记忆而困扰吗?本文参照2011版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进行整理,看完所有的答案都会铭记于心!相信我,没骗你哦……首先一起来回忆28对感觉关键点:“速记歌诀”枕二窝三四肩锁,肘五拇六指间错胸一胸二到腋窝,胸三胸十一排排坐十二沟、腰二股,三髁四踝芭蕾五骶从足跟到腘窝,三结四五肛周落28个关键点详细定位:C2:枕骨粗隆外至少1 cm(或耳后3 cm)C3:锁骨上窝(锁骨后方)且在锁骨中线上C4:肩锁关节的顶部C5:肘前窝的外侧(肘横纹桡侧)C6:拇指近节背侧皮肤C7:中指近节背侧皮肤C8:小指近节背侧皮肤T1:肘前窝的尺侧,肱骨内上髁近端T2:腋窝的顶部T3:锁骨中线和第3 肋间(第3肋间确诊的两个方法:触诊胸骨柄,该处为第2肋骨水平,自该点向外可触及第2肋,远端为第3肋,其下即为第3肋间;先不急着找T3,先找T4平乳头水平,再向上一个肋间就找到T3)T4:锁骨中线第4 肋间(乳线)T5:锁骨中线第5 肋间(T4~T6的中点)T6:锁骨中线第6 肋间(剑突水平)T7:锁骨中线第7 肋间(T~T8的中点)T8:锁骨中线第8 肋间(T6~T10的中点)T9:锁骨中线第9 肋间(T8~T10的中点)T10:锁骨中线第10 肋间(脐水平)T11:锁骨中线第11 肋间(T10~T12的中点)T12:锁骨中线腹股沟韧带中点L1: T12与L2连线中点处L2 :大腿前中部内侧L3 :膝上股骨内髁处L4 :内踝L5 :足背第3 跖趾关节S1:足跟外侧S2:腘窝中点S3:坐骨结节或臀下皱襞S4-5:肛周1 cm范围内,皮肤粘膜交界处外侧(作为1 个平面) (红色:是第一找到的平面;绿色:是第二找到的平面.剩下的找中点就可以了)感觉检查一般自上而下进行,快速检查时,根据脊柱损伤平面确定脊髓损伤平面,在脊髓损伤平面上下各3个平面进行感觉的检查。
脊髓损伤评估
L1:T12与L2连线中点
L2:大腿前内侧,腹股 沟韧带中点(T2)和股 骨内侧髁连线中点处
L3:膝上股骨内侧髁处
L4:内踝
L5:足背第3跖趾关 节
S1:足跟外侧 S2:腘窝中点
S3:坐骨结节或臀 下皱襞
S4-5:肛周1cm范围 内,皮肤粘膜交界 处外侧(作为一个 平面)
感觉检查
感觉检查
轻触觉检查需要在患者闭眼或视觉遮挡的情况 下,使用棉棒末端的细丝碰触皮肤,接触范围 不超过1cm;
针刺觉(锐/钝区分)常用打开的一次性安全别 针的两端进行检查:尖端检查锐觉,圆端检查 钝觉。在检查针刺觉时,检查者应确定患者可 准确可靠区分每个关键点的锐性和钝性感觉。 如存在可疑情况时,应以10次中8次正确为判定 的标准,因为这一标准可将猜测的几率降低到 5%以下。无法区分的为0分。
T3:锁骨中线第3肋间(胸前触诊,确 定第3肋骨,其下即为相应的肋间)
T4:锁骨中线第4肋间(乳线) T5:锁骨中线第5肋间(T4-T6的中点) T6:锁骨中线第6肋间(剑突水平) T7:锁骨中线第7肋间(T6-T8中点) T8:锁骨中线第8肋间(T6-T10中点) T9:锁骨中线第9肋间(T8-T10中点) T10:锁骨中线第10肋间(脐水平) T11:锁骨中线第11肋间(T10-T12中点) T12:锁骨中线腹股沟韧带中点
的主动活动 3=对抗重力下全ROM的主动活动 4=肌肉特殊体位的中等阻力情况下进行全
ROM的主动活动
运动检查
5=(正常)肌肉特殊体位的最大阻力情况下全 ROM的主动活动。最大阻力根据患者功能假定为 正常的情况进行估计。
5*=(正常)假定抑制因素(即疼痛、废用)不存 在情况下,对抗重力和足够阻力情况下全ROM的 主动活动,即认为正常
2020年脊髓损伤国际分类标准运动检查指南
2020年脊髓损伤国际分类标准运动检查指南
2020年普髓损伤国际分类标准运动检查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感觉检查:检查患者的感觉功能,包括触觉、温度觉、病觉等。
通过轻触患者的手指、脚趾等部位,观察患者是否有感觉异常或缺失。
2.肌力检查:检查患者的肌肉力量,包括上肢和下肢的肌肉。
通过让患者进行肌肉收缩、抬起等动作,观察患者的肌肉力量是否正常。
3.关节活动度检查:检查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等。
通过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判断患者的关节功能是否正常。
4.平衡和协调检查:检查患者的平衡和协调功能,包括站立、行走等动作。
通过观察患者的姿势和动作是否稳定、协调,判断患者的平衡和协调功能是否正常。
5.反射检查:检查患者的反射功能,包括浅反射和深反射。
通过轻敲患者的皮肤或刺激神经,观察患者的反射是否正常。
6.自主神经功能检查:检查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包括出汗、皮肤温度等。
通过观察患者的皮肤温度和出汗情况,判断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是否正常。
以上是2020年脊髂损伤国际分类标准运动检查指南的主要内容。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全面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神经系统功能。
为脊髓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脊髓损伤诊断标准
脊髓损伤诊断标准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功能障碍。
为了对脊髓损伤进行准确的诊断,医学界制定了一套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症状和体征
脊髓损伤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包括肢体麻木、无力、感觉异常、尿便障碍、肌肉痉挛等,医生可以通过对这些症状和体征的观察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脊髓损伤。
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脊髓损伤的重要手段,包括X线、CT、MRI 等多种检查方法。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脊髓的结构和损伤程度,对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神经功能评估
通过神经功能评估可以进一步确定脊髓损伤的类型和程度,并为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ASIA)评分法和国际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估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Neur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 ISNCSCI)。
四、病因诊断
脊髓损伤的病因多种多样,可能是创伤、炎症、肿瘤、血管病等引起的。
对于不同的病因,治疗策略也有所不同,因此进行病因
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评估也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脊髓损伤的诊断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诊断体系,需要医生综合运用不同的诊断手段,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判断。
脊髓损伤的神经系统查体
5、瘫痪:四肢瘫、截瘫 全瘫、不全瘫
6、神经平面:指身体两侧有正常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的最低脊髓节段。
-12- 2020年7月15日星期三
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感觉检查:检查28对皮节的轻触觉和针刺觉以确定感觉平面
C2 枕骨粗隆
C3 锁骨上窝
专科情况:胸腰椎生理弯曲变直,T12棘突压痛明显,胸腰部活 动痛性受限。双髂前上棘连线至双大腿中部皮肤痛、触 觉均减退,以下的皮肤感觉缺失。双下肢肌力均为0级,肌 张力可。腹壁反射未检出、提睾反射及肛门反射未引出, 双侧跟腱反射、膝腱反射未引出,Babinski征阴性。肛门 指检见肛周皮肤感觉缺失,肛门外括约肌轻微收缩。双上 肢未见明显异常。
-3-
2020年7月15日星期三
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4-
2020年7月15日星期三
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上行(感觉性)传导束 薄束楔束——同侧本体觉、精细触觉 脊髓丘脑束——痛、温、粗触觉 脊髓小脑束——非意识性的本体觉
下行(运动性)传导束 皮质脊髓束——随意运动 红核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5-
2020年7月15日星期三
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6-
2020年7月15日星期三
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传导路 1、感觉传导路
浅感觉:痛、温、触觉——脊髓丘脑束 深感觉:位置觉、运动觉、振动觉——薄束楔束 2、运动传导路 锥体系:上运动神经元 ——中央前回
皮质核束 锥体束 皮质脊髓束 下运动神经元——脊髓前角细胞、脊神经 脑神经核、脑神经 锥体外系
S1 足跟外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C2 枕骨粗隆外侧至少1 cm(或耳后3 cm) • C3 锁骨上窝(锁骨后方),且在锁骨中线上 • C4 肩锁关节的顶部
• C5 肘前窝的外侧(桡侧)(肘横纹近端) • C6 拇指近节背侧皮肤 • C7 中指近节背侧皮肤 • C8 小指近节背侧皮肤
• T1 肘前窝的内侧(尺侧),肱骨内上髁近端 • T2 腋窝的顶部
• T3 锁骨中线和பைடு நூலகம்3肋间(IS),后者的判定方法 是胸前触诊,确定第3肋骨,其下即为相应 的IS*。
• T4 锁骨中线第4肋间(乳头线) • T5 锁骨中线第5肋间(乳头线~剑突中点) • T6 锁骨中线第6肋间(剑突水平) • T7 锁骨中线第7肋间(剑突~脐的1/4水平) • T8 锁骨中线第8肋间(剑突~脐的1/2水平) • T9 锁骨中线第9肋间(剑突~脐的1/3水平) • T10 锁骨中线第10肋间(脐水平) • T11 锁骨中线第11肋间(脐~腹股沟韧带中点) • T12 锁骨中线腹股沟韧带中点
• 轻触觉检查细节
• 需患者闭眼或视觉遮挡 • 使用棉棒末端的细丝触碰皮肤 • 接触范围不超过1 cm
• 针刺觉(锐/钝区分) :
• 用安全别针的两端检查,尖端查锐觉,圆端查钝觉 • 存在可疑时,应以10次中8次正确为判定标准 • 准确区分关键点的锐性和钝性感觉为2分 • 无法区分锐/钝性感觉者为0分。
觉不完全损伤。 • 在 S4-5 有轻触觉或针刺觉者,因患者已经可以判定为感觉不完全损
伤,DAP评估不是必须检查的项目。即便如此,仍应建议完成检查表 中该部分项目的检查。肛门指诊必查的另一个原因是判定运动功能的 保留(即肛门括约肌自主收缩)。
感觉检查 选择项目
• 关节运动觉和位置觉细化的标准
• 分级方法。0分(缺失)说明患者无法正确报告关节大幅运动时的关节运动情况。1分(受损)说明患 者 10次中有 8次能够正确报告关节运动情况——但仅在关节大幅度运动情况下,无法正确报告关 节小幅度运动情况。2分(正常)说明患者10次中有8次能够正确报告关节运动情况,这其中包括关 节大幅度运动和关节小幅度运动(运动大约为10°)。可检查的关节包括拇指指间关节、小指近端 指间关节、腕关节、足大拇趾趾间关节、踝关节和膝关节。
*:确定 T3 的另一个方法是触诊胸骨柄, 该处为第2肋骨水平。自该点向外可触及第2
肋,远端为第3 肋,其下即为第3肋间。
• L1 T12与L2连线中点处 • L2 大腿前内侧,腹股沟韧带
中点(T12)和股骨内侧髁连线 中点处
• L3 膝上股骨内髁处 • L4 内踝 • L5 足背第3跖趾关节
• S1 足跟外侧 • S2 腘窝中点 • S3 坐骨结节或臀下皱襞 • S4-5 肛周 1 cm范围内,皮肤粘膜交界处外侧(作为1个平
• (注:可在检查表中的评注部分记录此项)。
• 深部压觉/深部痛觉的感知细化的标准
• 对轻触觉和针刺觉检查为 0 分(缺失)患者的肢体可以进行深压觉检查(对腕、指、踝、趾的不同部 位皮肤施加 3~5 s稳定的压力)。因为这项检查主要用于轻触觉和针刺觉缺失的患者,因此以拇指 或食指对患者下颌稳定施压获得的感觉为参照,将检查结果分为0分(缺失)或1分(存在)。
面)
修订说明
• 肛门深部压觉(DAP):食指插入肛门后对肛门直肠壁轻轻施压(该处由
阴部神经 S4-5 的躯体感觉部分支配)。还可以使用拇指配合食指对肛门施 加压力。
• 关于“压”的一致意见是,检查者的拇指和食指末节对肛门直肠壁施 压,而不采用其他更剧烈的方法。
• 感知的结果可以为存在或缺失(在记录表上填是或否)。 • 该部分检查如发现肛门处任何可以重复感知的压觉即意味着患者为感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第7 版,2011)感觉检查
感觉检查 必查项目
• 检查左右侧各28个皮节的关键点 • 每个关键点要检查 2种感觉:轻触觉
和针刺觉(锐/钝区分)。 • 以面颊部的正常感觉作为参照 • 按3个等级评分。
• 0=感觉缺失 • 1=感觉改变(受损或部分感知,包括
感觉过敏) • 2=正常或完整(与面颊部感觉类似) • NT=无法检查